【部编版】2019版三下语文:口语交际 习作 语文园地 教学课件
- 格式:pptx
- 大小:28.96 MB
- 文档页数:283
1.古诗三首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会认“鸳、鸯”等6个字,会写“融、燕”等12个字。
过程与方法: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这三首古诗。
根据注释理解诗意,结合诗意,想象画面,体会作者心情。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感受作者的心情,体会祖国语言文字的韵律美,意境美。
重点难点1.理解古诗的意思,感悟古诗表达的情感。
2.在比较欣赏中体会古诗中饱含的“情”。
教学课时 3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会认“鸳、鸯”2个字,会写“融、燕”等4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通过看注释,查字典,联系学过的古诗、成语,根据上下文和生活积累推测、判断重要字词的意思,从而完整地理解诗意。
3.了解《绝句》的内容及诗中景物的季节特点,感受春天的美丽。
教具准备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导语激趣,简介作者1.同学们,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唐代大诗人杜甫的诗作《绝句》。
师读:古诗《绝句》。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2.学生自由朗读。
简介作者。
(课件出示)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汉族,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市)人。
世称杜工部、杜拾遗,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一生写诗1400多首,诗艺精湛,被后世尊称为“诗圣”。
官至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代表作有“三吏”、“三别”等,有《杜工部集》传世,纪念地有杜甫草堂、杜甫墓、杜公祠、杜甫公园、杜陵桥、杜陵书院等。
二、初读感知,学习字词。
(一)初读课文,感知诗意。
1.鼓励交流:同学们,首先请你们自由朗读这首古诗,用你们平时学会的学习古诗的方法学习交流,朗读的时候,要把字音读准,然后边读边边记下自己读懂了什么,标出读不懂的地方。
2.(课件出示)阅读与交流的要求:(1)自己读,定位识字,读准字音。
(2)自由读,圈出不理解的词语。
(3)小组读,合作学习,理解词义。
3.生自由朗读,小组交流。
4.检查交流情况。
(课件出示:生字)rónɡ yàn yuān yānɡ融燕鸳鸯(1)指名朗读,师生评价,纠正不正确的读音。
口语交际:我的暑假生活人教部编版 三年级语文上册1.看一看:先仔细观察课本中的插图,再想一想自己在暑假里经历了哪些新鲜事。
2.说一说:和同学互相说一说,说的时候可以借助实物或图片,选择别人可能感兴趣的内容来说,同时要注意态度自然大方,把事情说清楚、完整。
3.听一听:认真听别人说,听完后,可以评价或补充;有不懂的问题可以问,但要有礼貌。
4.评一评:谁讲得最好?好在哪里?我的暑假是在乡下爷爷家度过的。
在那里我经历了不少新鲜事,其中我觉得最新鲜的是我跟爷爷奶奶学会了做简单的农活。
现在我会摘茄子,还会给菜地锄草。
这个暑假,我真正体会到了什么是“粒粒皆辛苦”。
你们见过真的大海吗?暑假里,妈妈带我去大连看海。
第一眼看见大海,我不禁叫了起来:“哇!海可真大啊!”那一眼望不到边的海,就好像和天连在一起,真新鲜。
暑假里,爸爸妈妈带我去了动物园。
看,大象用鼻子给其他动物洗澡,长颈鹿仰着长长的脖子;猴子们有的拽着树枝荡秋千,有的追逐打闹,还有的在吃游客给的香蕉……动物们太可爱了。
习作猜猜他是谁这次习作的主题是“猜猜他是谁”。
要求选择一个同学,用几句话或一段话写一写他。
不能在文中出现他的名字,但要让别人读了你写的内容就能猜出你写的是谁。
1.确定“目标人物”。
闭上眼睛,在脑子里把自己的同学像放电影一样快速过一遍,看一看哪个同学的形象能一下子在你脑子里浮现出来,那么,不要迟疑,他(她)就是你的“目标人物”了。
2.精心雕琢,突出特点。
每个人都有自己最突出的特点,或者样貌独特,或者性格开朗,或者心灵美好,或者兴趣、爱好广泛等。
确定好要写的人物后,就需要围绕你要表达的中心,对这一人物进行“加工”,即把能体现这位同学的精神面貌的地方,用生动传神的语言描述出来,使别人一看就知道你写的是谁。
3.完成习作,认真修改。
写完后要认真修改,发现错别字及时改正;对读起来不通顺的句子,要根据自己想表达的意思增、删字词;对文中的标点符号要反复推敲,力争用得恰当、准确。
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八【学习目标】1.引导学生在通过请教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掌握向别人请教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2.写一篇习作,介绍自己玩得高兴的事。
3.明确并掌握默读课文的方法。
4.认识和“目”有关的字。
5.理解词语的意思,并学会给词语分类。
6.读背名人警句。
【学习重难点】1.重点:口语交际和习作。
2.难点:把自己玩得高兴的一件事写下来,表达出当时的快乐心情。
【学前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师)【课时安排】4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口语交际:请教)一、谈话导入,引出“请教”。
1.生活中,当你们遇到一些不好解决的问题时,会怎么办?2.板书“请教”。
3.请教别人是我们学习和生活中经常做的事,别看它简单,其实大有学问。
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请教中的学问。
二、示例引路,明白“请教”。
1.播放录像:星期天,一学生骑车去朋友家,半路上向一位老大爷问路。
他没有下车,径直骑到老大爷身边大声问:“去李林家怎么走?”老大爷装着没有听见,继续在路边干活。
2.看完录像,你有什么想说的吗?3.学生交流,老师归纳板书。
(用语礼貌表示诚意)三、模拟情境,学习“请教”。
1.课件出示文中的两个情境。
2.同桌合作,选择一个进行表演。
3.学生上台表演。
4.师生结合请教的注意点进行评议。
四、总结收获。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明白了请教别人时应注意些什么?2.学生交流。
第二课时(习作指导:那次玩得真高兴)一、谈话导入。
你平时喜欢玩些什么?有没有哪次玩得特别高兴、印象特别深刻?这次习作我们就来写一写自己玩得高兴的事。
二、拓展思路,展开话题。
1.在自己经历的事情中,选一件印象特别深刻、特别高兴的说一说。
2.学生共同讨论,教师提示。
(1)游戏娱乐活动,如:老鹰捉小鸡、捉迷藏、扔沙包、跳绳……(2)同家人去玩,如:和爸爸去钓鱼、一家人去动物园玩……教师根据学生的描述,相机指导。
教师在习作内容上给予指导。
口语交际·讲一个有趣的故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举办“趣味故事会”,激发学生讲童话故事的兴趣。
2.培养学生认真听别人说话的习惯。
3.提高学生讲故事的能力。
教学重点:提高学生讲故事的能力。
教学难点:抓住故事的主要内容,绘声绘色地讲童话故事。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
课前指导学生选择有趣的童话故事,读熟并记住故事的主要情节。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今天我们举行一场趣味故事会,谁讲的故事最好,将被评选为“故事大王”。
二、小组故事选拔赛
1.明确比赛规则;请各参赛组员先在小组内交流童话故事,然后各小组推选出一名组员参加比赛,注意:有趣的内容想想如何突出趣味性,如:注意语气、表情的变化,加上适当的手势。
2.小组交流,推选代表。
3.代表参加全班交流。
4.自主探究评说。
让学生当裁判,评价哪一组讲得最好?为什么?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通过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既创设了一个语言沟通的环境,学生间相互启发,相互交际,又进一步锻炼了学生积极思维的能力,发展了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
】
三、评价反馈,表扬总结
1.表扬优胜小组,颁发“故事大王”奖。
2.请优胜小组或个人总结获奖原因。
四、课外延伸,强化交际
请大家把自己所讲的或听人讲的有趣的童话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并让他们评一评。
板书设计:
讲一个有趣的故事
注意语气
加上手势。
部编版三下第四单元语文园地作文《我的植物朋友》
多肉的样子可有趣啦!它们有的像一朵盛开的莲花,层层叠叠的叶片簇拥在一起;有的像一个胖乎乎的小手掌,嫩绿嫩绿的,可爱极了。
我最喜欢的那一盆多肉,叶片是淡紫色的,上面还覆盖着一层薄薄的白霜,就像洒了一层糖霜似的,让人忍不住想咬一口。
多肉非常坚强,不需要我太多的照顾。
有一次,我不小心忘记给它们浇水了,好多天都没有管它们。
我心里想:“这下完了,我的多肉肯定都死了。
”可是当我跑到阳台一看,它们依然生机勃勃地站在那里,好像在对我说:“小主人,别担心,我们可坚强啦!”
从那以后,我更加喜欢多肉了。
它们不仅是我的植物朋友,还是我学习的榜样,让我懂得了坚强和勇敢。
《放风筝》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春天到了,正是放风筝的好时节。
周末,我和爸爸妈妈一起来到公园放风筝。
一到公园,我就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
天空中已经飘满了各种各样的风筝,有凶猛的老鹰,有可爱的金鱼,还有长长的蜈蚣……它们把天空装点得格外美丽。
我迫不及待地拿出我的风筝,那是一只漂亮的蝴蝶风筝。
爸爸帮我把风筝举过头顶,我则一手拿着线轴,一手拉着线,飞快地向前跑。
跑了一段距离后,我感觉风已经把风筝托起来了,就大声喊道:“爸爸,快放手!”爸爸一松手,风筝就摇摇晃晃地飞了起来。
我一
边跑,一边放线,风筝越飞越高。
看着自己的风筝在天空中自由自在地飞翔,我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
放风筝真是一件有趣的事情,它让我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也让我享受到了和爸爸妈妈在一起的快乐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