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物理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
- 格式:ppt
- 大小:926.50 KB
- 文档页数:29
《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几个力的共同作用效果可以用一个力来代替,这个力就是那几个力的合力。
(2)能举例说明什么是力的合成。
(3)知道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和相反的两个力的合成方法。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探究实验假设的验证来培养学生对物理现象的归纳总结能力。
(2)通过总结出同一直线上两个力合成的方法,初步认识等效替代的科学研究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合力的一些事例和实际的实验操作,体会到团结合作、交流互助的重要性。
(2)培养实事求是、尊重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探究认识同一直线上二力合成的情况。
教学难点:合力在力的作用效果上的等效替代性。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1)展示图片,播放《众人划桨开大船》歌曲,这是一首富含哲理又包含物理道理的一首老歌,今天我们大家一个集体,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一名船手,让我们一起开动物理的大船驶向成功的彼岸。
(2)请两位女同学拉拉力器到某一位置,问:两位女同学共同作用在弹簧的一端的力,作用效果是什么?请一位男同学拉拉力器到刚才女同学拉到位置,问:这位男同学共同作用在弹簧的一端的力,作用效果是什么?学生观察回答。
(3)请同学们根据刚才的思路描述课本上的两幅图,并展示。
引导学生得出:力的作用效果是等效的。
二、新课教学1、合力的概念根据学生的回答讲解:几个力共同作用在一个物体上时,它们的作用效果可以用一个力来代替,这个力称为那几个力的合力。
强调:1)“几个力”必须是同时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的力。
2)合力并不是物体受到的又一个力,实质是“等效力”。
3)合力和分力不共存。
问:两位女同学对拉力器施加的拉力与这位男同学的拉力是什么关系呢?引导学生分析出:由于它们的作用效果相同,男同学的拉力可以替代两位女同学拉力的合力。
请各小组用橡皮筋来体验一下。
问:那么如果知道分力能不能知道合力呢?2、实验探究: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指出:已知分力的大小和方向,求合力的大小和方向,叫力的合成。
四、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教材依据北师大版、第七章、四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
教材分析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是本章的重点,合力的概念、力的合成是解决力学问题的基础。
教材先通过“提水”和“拉木箱”两个实例说明两个力产生的效果可以用一个力来代替,这个力就叫做那两个力的合力,引出求合力的问题。
接着研究两个力沿同一直线作用在同一物体上这种最简单情况下的二力合成问题。
通过“研究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的两个力的合成”和“研究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反的两个力的合成”两个演示实验,得出结论。
最后联系实际,应用知识分析两个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几个力的共同作用效果可以用一个力来代替,这个力就是那几个力的合力。
(2)能举例说明什么是力的合成。
(3)知道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和相反的两个力的合成方法。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探究实验假设的验证来培养学生对物理现象的归纳总结能力。
(2)通过总结出同一直线上两个力合成的方法,初步认识等效替代的科学研究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合力的一些事例和实际的实验操作,体会到团结合作、交流互助的重要性。
(2)培养实事求是、尊重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探究认识同一直线上二力合成的情况。
教学难点合力在力的作用效果上的等效替代性。
教学准备弹簧测力计(2)、橡皮筋、细线、图钉、木板、白纸、多媒体。
教学方法实验小探究,实践活动,归纳总结。
课时安排1教学过程一、复习师:力的作用效果有哪些?生: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二、引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1.创设情景,理解合力。
(1)多媒体展示图片:几十人才拖动一木箱,而一只大象就能拖动了.师:几十个人干的活能用一只大象来代替,说明什么呢?生:几十个力的共同作用效果和大象提供的一个力的作用效果是等效的。
能用大象的一个力代替几十个人的力。
(2)多媒体展示图片:两个小孩把一桶水提高H,一个大人也把一桶水提高H。
师:这两副图有哪些相同?又有哪些不同?生:力的作用效果相同,第一次有两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第二次有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
北师大版《7.5 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教学设计北师大版《7 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教学设计教学题第五节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几个力的共同作用效果可以用一个力代替,这个力就是那几个力的合力.(2)能举例说明什么是力的合成.(3)知道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和相反的两个力的合成方法.2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探究实验假设的验证培养学生对物理现象的归纳总结能力.(2)通过总结出同一直线上两个力合成的方法,初步认识等效替代的科学研究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合力的一些事例和实际的实验操作,体会到团结合作、交流互助的重要性.(2)培养实事求是、尊重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探究认识同一直线上二力合成的情况.教学难点合力在力的作用效果上的等效替代性.仪器材料弹簧测力计、橡皮筋、细线、图钉、木板、白纸教学方法实验小探究,实践活动,归纳总结时安排1板书设计第五节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一、合力:如果一个力产生的效果跟几个力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就叫做那几个力的合力.注意:1“几个力”必须是同时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的力.2合力并不是物体受到的又一个力.3合力的实质是“等效力”,它可以代替那几个力.大小:F合=F1+F2二力同向二力反向方向:与F1、F2同向大小:F合=|F1 -F2|方向:与较大力同向二、实验探究: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教学过程教师活动设计学生活动设计1.创设情景,理解合力(1)播放视频:几十只蚂蚁挪动一只昆虫.展示图片:几十人才拖动一物体,而一只大象就能拖动了.师:几十只蚂蚁作用的力的效果如何?几十个人干的活能用一只大象代替,说明什么呢?(2)师:如果一个力产生的效果跟几个力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就叫做那几个力的合力.(3)师:请大家举例说明对合力的理解.(4)注意:1“几个力”必须是同时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的力.2合力并不是物体受到的又一个力.3合力的实质是“等效力”,它可以代替那几个力.观察现象,思考前后作用效果.生:几十个力的共同作用效果和大象提供的一个力的作用效果是等效的.生:得两个女同学抬的矿泉水桶请体育委员一个人拎起.理解合力是针对同一物体所受的某几个力说的;理解合力不是指简单的总和,而应从力的作用效果判断.2.实验探究: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1)演示实验:把一个0克的钩码竖直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弹簧伸长一圈;挂上两个0克的钩码,弹簧伸长两圈.现在弹簧受到钩码作用的两个向下的力,这两个力的合力情况如何呢?即用一个多大的何方向的力可以代替呢?(尝试挂上一个100克的钩码时,弹簧也正好伸长两圈)(2)展示图片:一图中两小孩分别同向拉车和推车,一图中两小孩反向拉车.(3)师:你觉得这两种情况下合力情况如何呢?(4)师:请按书上步骤进行实验,并作好记录.同一直线上二力F1/NF2/N F/N同向反向希望了解合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
XXX县XX学校教学设计知识与技能:1.知道几个力的共同作用效果可以用一个力来代替,这个力就是那几个力的合力。
2.能举例说明什么是力的合成。
3.知道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和相反的两个力的合成方法。
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探究实验假设的验证来培养学生对物理现象的归纳总结能力。
2.通过总结出同一直线上两个力合成的方法,初步认识等效替代的科学研究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合力的一些事例和实际的实验操作,体会到团结合作、交流互助的重要性。
2.培养实事求是、尊重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
实验过程与方法设计实验以橡皮筋为研究对象,使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先用两个力(同一直线上)作用在橡皮筋的另一端,使其沿某一方向伸长至某一点,再用一个力作用于该端,并使它也沿该方向伸长至该点,以保证这一个力的作用效果与刚才的两个力共同的作用效果相同.比较这一个力与刚才的两个力之间的关系.进行实验先把白纸用图钉固定在水平木板上,再用图钉将带有两个细绳套的橡皮筋的一端也固定在木板上,如图所示.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分别钩住橡皮筋上的两个细绳套,用适当的力朝同一个方向将橡皮筋拉到某一位置O,在白纸上记下O的位置并将两个力的大小记录在表1中,换用一个弹簧测力计将橡皮筋朝同一个方向也拉到O点,记录下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大小并填入表1中.表1同一直线上同方向二力的合成力的大小F/N方向用两个弹簧测力计拉F1=F1+F2=同向F2=用一个弹簧测力计拉F=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分别钩住橡皮筋上的两个细绳套,用适当的力朝相反方向将橡皮筋拉到某一位置O′,如图,在白纸上记下O′的位置并将两个力的大小记录在表2中.换用一个弹簧测力计将橡皮筋也拉到O′点,记录下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大小并填入表2中.表2同一直线上反方向二力的合成。
7.4 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一)教学目的知识与技能:(1)知道几个力的共同作用效果可以用一个力来代替,这个力就是那几个力的合力.(2)能举例说明什么是力的合成.(3)知道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和相反的两个力的合成方法.2.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探究实验假设的验证来培养学生对物理现象的归纳总结能力.(2)通过总结出同一直线上两个力合成的方法,初步认识等效替代的科学研究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合力的一些事例和实际的实验操作,体会到团结合作、交流互助的重要性.(2)培养实事求是、尊重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二)教具铁架台、两个弹簧秤、大弹簧、刻度尺.(三)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举例:两个人同方向拉犁匀速耕地,若用一头牛替代两个人拉犁匀速耕地,效果一样.引导学生分析:若两个人同方向拉犁的力为F1、F2,牛拉犁匀速耕地的力为F3,则F3产生的效果与F1、F2产生的效果相同.阅读课本上的实例.分析两个实例的共同点:一个人作用的力产生的效果,跟两个人共同作用的力产生的效果相同.本节课将研究上面实例中一个力与两个力的关系,引出课题.二、同一直线上两个力的合力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归纳:一个力产生的效果跟两个力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叫那两个力的合力.求两个力的合力叫二力的合成.演示1:把大弹簧的下端固定在铁架台上,在大弹簧的旁边立一个刻度尺,用一个弹簧秤拉着弹簧,用另一个弹簧秤通过一根细绳也拉着弹簧,使其伸长.记下弹簧伸长到的位置;记录两弹簧秤的示数F1、F2.用一个弹簧秤拉弹簧,使它伸长到跟刚才相同的长度,读出此时弹簧秤的示数F.比较F与F1、F2的大小,F与F1、F2的方向.引导学生分析:F产生的效果与共同产生的效果相同,故F是的合力.从上面实验可知,F的大小等于F1、F2之和.F的方向与F1、F2的方向相同.结论:同一直线上两个同向力的合力大小等于两个分力之和,F=F1+F2,合力的方向与分力的方向同.演示2:将弹簧的上端固定在铁架台上,用一个弹簧秤竖直向下拉弹簧,用一根细绳拴在弹簧下端的钩上,用弹簧秤通过细绳竖直向上拉弹簧,记下弹簧伸长到的位置,记下两个弹簧秤的拉力F1、F2.用一个弹簧秤拉弹簧,使弹簧伸长到相同的位置,记下弹簧秤的拉力F.比较F与F1、F2的大小,F与F1、F2的方向.从实验可知F产生的效果与F1、F2共同产生的效果相同,故F是F1、F2的合力.结论:同一直线上两个反向力的合力大小等于两个分力之差,F=F1-F2.合力的方向与教师在黑板上图示演示实验1的F及F1、F2,如图8—22所示.图8—22图8—23教师在黑板上图示演示实验2的,如图8—23所示.三、巩固练习1.一个物体受向东的力为100牛,向西的力为60牛,物体受到的合力方向________,合力大小为________.2.一辆汽车陷在泥里,两头牛并列向北拉,一个力为1000牛,另一个力为1500牛,汽车受到的合力为________,方向________.3.水桶受重力300牛,用一个竖直向上的力提水桶,水桶受的合力为100牛,方向竖直向上,则人提水桶的力为________牛.答案1. 向东 40N2. 2500N 北3.400N板书设计7.4 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1.几个概念(1)合力与分力:注:合力与分力只是等效替代(2)力的合成:求几个力的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