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绘画
- 格式:doc
- 大小:36.50 KB
- 文档页数:4
浅谈装饰绘画摘要:装饰性绘画是一种富有想象和意境的绘画,带有程式化的美,是最具特色、最典型的艺术表现形式。
关键字:装饰绘画;装饰元素装饰绘画以其特有的装饰韵味和独特的艺术语言陶冶着人们的心灵,美化着人们的生活环境,很早便成为了绘画门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门类。
装饰绘画通过多种材料的制作,通过画面表达作者内心的情感及思想内涵,并运用装饰规律于装饰空间,其内容主要用来反映生活、记录历史、装点空间。
1.装饰绘画简介装饰绘画的源头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期的彩陶艺术以及夏、商、周时期的青铜器纹饰。
秦汉时期的瓦当和画像石纹样,汉唐时期丝绸制品上的图案纹样,敦煌莫高窟的壁画以及宋明时的陶瓷器皿纹样,明清时代的文人绘画,以及历代那些富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民间手工艺都充分体现了传统装饰艺术的特有神韵。
已故著名现代美术教育家、工艺美术家陈之佛先生在他有关装饰学的手稿中写道“装饰可以说是一种思想”,也可以说装饰绘画是画家对自己内心精神世界的表现,和其他门类的绘画同样具有其时代的烙印。
2.装饰元素的表现形式装饰性绘画作为一种富有想象和意境的绘画,是最具特色、最典型的艺术表现形式,各种装饰语言的运用浓缩着艺术家的主观情感和审美情趣。
线性装饰大多是意象造型,言简意赅,具有极强的表现力,为抒情写意提供了极为广阔的空间。
从顾恺之的细劲连绵的“形”线到梁楷潇洒淋漓的“意”线,都充分体现了艺术家对线条的美的再创造和再表现。
再如,敦煌壁画中的“飞天”婀娜多姿,线条圆润、流畅,四肢伸展,彩带似云飘拂。
西方作品也不乏经典之作,后印象派凡高的作品《星月夜》和《向日葵》就以急速蜿蜒的粗大线条,构成画面的一种紧张的运动感。
高更则以他那独特的黑色轮廓线勾画出物体的轮廓,极其富有装饰味道,比如《塔希提少女》,就是以装饰性手法展现这片景色。
《拥抱》是象征派席勒的作品,席勒的作品吸收了克里姆特画面的曲线的旋律和装饰性,经常采用令人颤栗的线条来表现一种装饰的感觉。
装饰绘画课件一、引言装饰绘画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内涵的艺术形式,它在我国古代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
随着时代的发展,装饰绘画逐渐融入现代设计领域,成为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学科。
本课件旨在介绍装饰绘画的基本概念、分类、发展历程、艺术特点、创作方法和应用领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掌握这门艺术。
二、装饰绘画的基本概念1.定义:装饰绘画是一种以装饰性为主要特征的绘画形式,它强调图案的规律性、对称性和重复性,追求形式美和意境美。
(1)平面装饰绘画:以平面图案为主的装饰绘画,如剪纸、布贴画等。
(2)立体装饰绘画:以立体造型为主的装饰绘画,如雕塑、陶艺等。
(3)综合材料装饰绘画:运用多种材料进行创作的装饰绘画,如拼贴画、装置艺术等。
三、装饰绘画的发展历程1.古代装饰绘画:古代装饰绘画起源于新石器时代,经历了彩陶、青铜器、壁画等阶段,形成了丰富的艺术传统。
2.中世纪装饰绘画:中世纪装饰绘画以宗教题材为主,强调图案的规律性和对称性,如拜占庭艺术、哥特艺术等。
3.近现代装饰绘画:近现代装饰绘画受到现代艺术运动的影响,呈现出多样化、个性化的特点,如新艺术运动、装饰艺术运动等。
4.当代装饰绘画:当代装饰绘画融入现代设计领域,与建筑、室内设计、产品设计等紧密结合,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四、装饰绘画的艺术特点1.装饰性:装饰绘画强调图案的规律性、对称性和重复性,追求形式美和意境美。
2.抽象性:装饰绘画往往采用抽象的手法,简化形象,突出图案的装饰效果。
3.情感性:装饰绘画注重表达艺术家的情感和审美观念,具有强烈的个性特征。
4.多样性:装饰绘画融合了多种艺术元素和表现手法,呈现出多样化的艺术风格。
五、装饰绘画的创作方法1.素材收集:通过观察、体验和思考,收集具有装饰性的素材。
2.构思立意:确定作品的主题和表现手法,进行创意构思。
3.草图绘制:根据构思,绘制装饰绘画的草图,确定构图和色彩。
4.制作过程:运用各种材料和技术,完成装饰绘画的制作。
第一章装饰绘画的概述一、装饰绘画的基本概念与应用装饰作为基于一种形式冲动的根本艺术活动,其特征是在于根据对称、均衡、节奏等形式原理赋予作品以抽象化、规则化的形式美。
实际上,装饰本身就是艺术,装饰性与艺术性是密不可分的一个整体。
装饰绘画是介于绘画和图案之间的一门绘画艺术.主要包括装饰性壁画以及商业美术中的广告画等。
偏重于表现形式的装饰性(画面本身的装饰特征,和对环境、器物等起到装饰作用。
)强调写意。
现代装饰画飞速发展,已经广泛用于生活的各个领域,装饰绘画的概念也具有了多元性、模糊性和边缘性的特点。
已经分为“实用型装饰画”与“非实用性型装饰画".“非实用性型装饰画”即带有装饰意味的绘画创作。
运用构成、图案等装饰造型手法的绘画,是现代派绘画的主要特征。
这类装饰画不依附环境、器物而独立存在。
“实用性型装饰画"即对环境和器物等起到装饰作用的画,包括壁画、窗画、瓶画、盘画、书籍插图、产品包装装饰、广告装饰画、服饰装饰画等等。
这类装饰画依附于环境、器物等而存在。
1室外应用:门窗、梁柱、墙壁、地面等于建筑的完美结合.2室内应用:地毯、屏风、墙壁、窗帘、家纺等3装潢艺术设计中的应用:海报招贴、书籍装帧、广告设计等.4服装设计中的应用:补子、头巾、围裙等,少数民族服饰运用最广泛。
5工业产品设计中的应用:美化产品,赋予产品更多文化内涵.6其他方面的应用:除了艺术设计与绘画应用之外,在邮票、舞美、人体彩绘、网络媒体等多方面随着艺术的不断发展,应用空间更多.二、现代装饰绘画的特点现代装饰画是受现代绘画与现代设计理论以及实践影响而产生的特定艺术。
现代装饰画是审美,材料,工艺三位一体而构成的,是造型艺术与科学技术的完美结合,是时代精神与物质的综合反映。
表现特点:1/ 装饰绘画具有平面性.所有的题材,材料,技法均在二维平面空间来应用。
2/ 装饰绘画注重工艺性.一般绘画注重手绘的技法要求,现代装饰画更强调材料的使用和制作工艺。
什么是装饰绘画?(简答)装饰绘画不象中国画,油画,版画那样是一个非常明确的画种(认为是一个画种也可),与其说是一个画种,不如说装饰绘画是造型艺术的一种风格类型,是一个领域。
装饰这个词,在西方最早出现于18-19世纪,泛指艺术修饰,稍后出现了装饰艺术,装饰派艺术等词汇。
这个词在中国最早出现于5-6世纪,指修饰,打扮。
《辞海》对装饰绘画一词的解释是:“广泛指凡属于器物装饰方面的绘画。
狭义指装饰壁画,商业美术中的广告画等。
装饰绘画偏重于表现形式的装饰性,和一般写实的绘画不同。
”《中国工艺美术大词典》对装饰绘画一词的解释是“与写实的绘画相对应,偏重于表现形式具有浓郁装饰性的画种。
形态有两类:《1》运用工艺材料和手段制作而成。
《2》即装饰画,运用一般绘画的材料和工具绘制而成。
”装饰绘画有以下几种类型:1,从属于器物,装饰器物的装饰绘画;2,从属于环境,装饰环境的装饰绘画;3,从属于工艺制作,用材料制成的装饰绘画;4,某些具有极强装饰风格的绘画;5,某些类型的装饰画。
概括的说,装饰绘画有以下几种性质:1,凡是具有特定装饰功能的;2,凡是具有明显装饰风格的;3,凡是装饰功能和装饰风格兼备的绘画----都属于装饰绘画,或带有装饰绘画的性质。
从以上论述可以看出,装饰绘画是一个广阔的造型艺术领域。
从属性,工艺性,装饰行是其主要性质和特点。
就环境装饰来看,一切从属,依附于建筑及室内外环境的壁画,壁饰,壁毯,屏风画,建筑彩绘,广告画等都属于装饰绘画的范畴。
在造型艺术领域中,就绘画而论,古今中外一直存在着两大风格类型。
当然风格类型是多元的,丰富多彩的,千变万化又互相交融,不断发展的,但主要是两大风格类型。
装饰风格便是其中一大类型。
所以装饰绘画有如此广阔的领域。
写实风格则是另一大类型。
填空:装饰风格的绘画偏重于表现,写意,强调主观感受,富于浪漫主义,多表现为主观时空;写实风格的绘画偏重于再现,写实,强调客观真实,崇尚现实主义,多表现为客观时空。
概念:装饰绘画是绘画艺术中的⼀个类别,它是⼀种以绘画形式出现的,利⽤⼯艺材料和⼯艺⼿段制作的、富于装饰性的绘画.
中国传统装饰绘画分为古代帛画,壁画,民间⽊板年画。
⼀.古代帛画
•中国古代画种,因画在帛上⽽得名。
•帛是⼀种质地为⽩⾊的丝织品,在其上⽤笔墨和⾊彩描绘⼈物、⾛兽、飞鸟及神灵、异兽等形象的图画,约兴起于战国时期,⾄西汉发展到⾼峰。
与古代的丧葬礼俗有密切联系。
⼆.壁画
•以绘制、雕塑或其他造型⼿段在天然或⼈⼯壁⾯上制作的画。
作为建筑物的附属部分,它的装饰和美化功能使它成为环境艺术的⼀个重要⽅⾯。
•壁画为⼈类历最早的绘画形式之⼀。
三.民间⽊板年画
⽊版年画是汉族传统艺术之⼀。
多流⾏于农村。
宋代已出现,明中叶起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东潍县以及⼴东佛⼭、四川绵⽵等地⽊版年画作坊纷纷设⽴,清乾隆年间更为盛⾏。
有分版彩⾊⽔印的;有先印⼈物、背景轮廓的墨线,再以⼈⼯敷彩的。
年画都蕴涵着各地汉族独特的艺术风格,形式变化多样,内容⼴泛,各类武将门神、灶爷、财神、观⾳、⼋仙、寿星、戏曲⼈物、耕织农作、民间传说、历史故事、花卉动物、仕⼥、娃娃、风光景⾊等应有尽有。
《 装饰绘画 》教学大纲课程编号: S112002 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程名称:装饰绘画英文名称:Decorativepainting学 分: 2 适用专业:装饰设计、环艺设计、平面设计第一部分大纲说明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装饰绘画》是艺术设计专业学科基础课程,也是一种高度概括、体现设计者意识和审美观念的艺术形式。
目的和任务是着重使学生了解装饰绘画的历史与现状,使学生在装饰形象思维方面获得锻炼,能运用美的形式规律,高度概括、体现设计者意识和审美观念,用夸张、变形等手法,对自然物象进行加工与创造,重点探讨不同的材料不同的表现方法在装饰绘画上的应用,为后续的艺术设计课程和艺术设计实践教学环节提供技法基础和审美依据。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知识要求:1、了解装饰绘画的基本概念、起源、风格及思想理念与创作;了解装饰绘画形式美的基本原理;了解装饰构图、装饰造型和装饰色彩知识。
2、熟悉装饰绘画的基本创作规律和过程,重点掌握黑白装饰绘画、色彩装饰画和沥粉贴金画的制作流程以及材料工具。
能力要求:能够根据设计要求,运用所学知识选择相应的材料创作装饰绘画,能独立进行黑白、色彩、沥粉贴金等材料装饰画的制作。
三、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在课程设置上,先修课程有《二维设计基础》、《传统图形》,后续课程有《广告设计》、《雕塑》、《综合材料》等课程。
四、学时分配本课程学分为2学分,建议开设48学时。
章(节) 内 容 讲课学时 课堂讨论(习题课)学时现场教学学时总学时第一章 装饰绘画概述;基本原理概说 4 8 12第二章 黑白装饰绘画与色彩装饰绘画 4 8 12第三章 材料装饰画 4 8 12第四章 装饰绘画的社会实践训练 4 8 12合 计 16 32 48五、教材与参考书教材:吴培秀编著《装饰绘画》,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7月版(2007.10重印)参考书:李明伟著《装饰绘画》,广西美术出版社2003年8月版;张一民主编《装饰绘画》,山东美术出版社1999年8月版;唐星明甘小华编著《装饰艺术设计》,重庆大学出版社2002年8月版;任焕斌等编著《装饰艺术设计》,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年1月版陈敬良编著《装饰画》,中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8月版;邬烈炎著《装饰语意设计》,江苏美术出版社2002年2月版六、教学方法与手段建议根据本课程的性质、目标、特点,制订以下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1、讲授法用语言和多媒体工具系统地向学生教授知识要点,条理清楚,重点突出,循序渐进,使学生掌握本课程的基本原则和涉及内容。
内容摘要:当前,绘画的装饰性语言在各画种中都得到了普遍的重视和运用,但也出现了使用不当的问题。
本文认为应重视这一问题的研究,并就装饰绘画与绘画装饰的异同进行了比较,指出绘画装饰性语言的使用应把握好准确适度的原则。
关键词:装饰绘画绘画装饰度
常言道:万事皆有度。
绘画装饰语言的运用也不例外,也是有度的。
当前,绘画的装饰语言在各画种的创作中都得到了重视和运用,极大地丰富了各个画种的绘画语言,但同时我们也不难看到,一些绘画作品存在着装饰语言使用过度和不当的问题。
过于理性、刻意的装饰处理,混淆了绘画变形与图案变形的区别,把复杂丰富的绘画形式等同于简单概念的平面构成原理,等同于装饰画和图案纹样。
如何准确有度地运用绘画的装饰语言,是值得我们高度重视的、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
长期以来,人们在谈论装饰问题时,忽视了装饰绘画和绘画装饰两者之间质的区别,这便影响到对装饰绘画和绘画装饰的概念的理解与解说,也影响到绘画创作中对装饰语言度的把握。
所以,我们有必要弄清什么是装饰,什么是装饰绘画,什么是绘画装饰,以及它们之间的异同。
在绘画艺术创作中,“装饰作为基于一种形式冲动的根本艺术活动,其特征是在于根据对称、均衡、节奏等形式原理赋予作品以抽象化、规则化的形式美”①。
实际上,装饰本身就是艺术,装饰性与艺术性是密不可分的一个整体。
装饰绘画是绘画却不是纯绘画,虽然它和纯绘画都强调主观感受,偏重于表现与写意,艺术风格也比较接近,但它们仍然是有区别的。
一般来说,装饰绘画的装饰性强而外露,绘画装饰的装饰性弱而含蓄。
绘画装饰有着自己鲜明的个性特征:一是它的从属性,装饰绘画表现出对装饰物主体的依附与适应,也就是装饰作品依附于某一物体或适应于某种环境,这种从属性正是装饰绘画赖以生存的基础;二是它的独立性,装饰绘画有着自己独立的审美风格和样式,它淡化内容、淡化思想性,强化形式美与装饰美,突出了人工创造与自然状态的区别,刻意追求错彩镂金的华美艺术风格。
而绘画装饰不仅仅讲究绘画的形式美,更注重表现画家的思想感情以及鲜明的个人风格。
在造型和形式上,装饰绘画和绘画装饰有许多相同之处。
如在造型上,都注重夸张变形,突出高度的概括性与简练性;在构图上,都注重追求自由时空,表现平面化的无焦点透视的多维空间;在色彩上,都讲究化繁为简,不追求明暗、远近及写实的冷暖关系,而追求色彩的象征性。
但在对装饰语言的具体运用上却是有区别的:绘画装饰较为内在含蓄,强调天然去雕饰,不露痕迹,浑然一体,强调艺术语言的个性化,并注重把思想性与艺术性融为一体。
而装饰绘画更注重外观的视觉形式美感的设计性,有明显的人工美化的刻意匠心,其形式概念化、艺术语言程式化,共性大于个性。
因此,它的依附性、实用性和局限性决定了它缺乏绘画作品对客观事物进行充分表现的自由度和独立性,自然也就缺乏充分展示画家思想情感的艺术空间。
另外,在审美体验上,装饰绘画由于是以实用为目的,是外部生活的装饰,主要供人们消遣和玩赏,给人们以轻松愉悦的快感,较少思想和情感意蕴,因而它给人的审美体验只是浅表性的,缺乏深度。
而绘画装饰是以运用装饰语言来表现画家情感,挖掘人的丰富性,以表达自己对人生、对社会的深刻理解为目的,具有丰富的意蕴和深刻的含义。
可以看出:装饰绘画与绘画装饰在表现手法、表现目的以及审美体验上都有许多不同。
现代绘画创作普遍引入西方平面构成的装饰原理,使画面具有强烈的平面化、单纯化、夸张性、稳定感、韵律感和秩序感等特点,给人以所谓现代感。
但过分强调规则、秩序等构成因素,会导致画面形式的僵化和呆板。
因为镂刻太甚,损伤内美,过分人工化的斧凿修饰,会使艺术形象远离生活真实,丧失自然之美的纯朴性。
平面构成只是初级的、理性的、共性
的一般形式规律,其简单概念、缺少个性的符号语言和形式法则,是无法直接表现客观世界的复杂性和丰富性的。
现代感也不仅仅是一种构成语言,还应包括现代人的意向、情感和趣味。
构成是艺术思想和个性表现的载体,而非艺术创造的最终目的。
如果把构成的基本规律变成僵死的程式与教条,便违背了艺术的规律。
因此,绘画创作应创造性地运用这种装饰语言,表现自己的艺术思想,还应重视对中国传统绘画形式及美学原理的研究与继承。
中国画在绘画装饰上力求体现精神与自然的统一,表现与再现的统一,似与不似的统一,人工美与自然美的统一,意识与无意识、理性与非理性的统一。
在具体处理上讲求虚实相生、浓淡相宜,以及藏与露、方与圆、聚与散、疏与密、动与静、曲与直、开与合、连与断、有与无、纵与横、大与小、长与短、阳与阴等对偶范畴,这些都处处体现了适度的原则。
这一原则是对“以天和天”的自然之美的崇尚。
清代刘熙载在《艺概》中对自然之美进行了总结分析,他认为既要“肇于自然”、“无我”、“以万物为我”,即“立天定人”,又要“造于自然”,回到自然,“由人复天”。
这是对自然之美认识的一个提升,也是要在更高层次上达到自然和真实。
这种自然之美包含有装饰成分,只不过“既雕既琢”后能“复归于朴”,不留人工痕迹,这是艺术加工、装饰应遵循的原则,也是艺术创作的规律。
因此,装饰之美与自然之美并不是绝然对立的,而是相互为用的。
艺术创造首先是人和生命的创造,是精神的体现。
如何运用好绘画装饰语言,准确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是装饰语言使用的目的,也是画家的经历、修养和能力高下的具体体现。
因此,每个画家都应从自己的情感和立意出发,去深入探索研究绘画装饰的原理和方法,并能创造性地运用,把装饰性与思想性融为一体,从而真正创造出意蕴深邃、感人至深的绘画作品。
一、《装饰绘画与材料》课程简述
《装饰绘画与材料》课程是艺术设计专业的一门绘画与图案之间以综合材料为媒介进行工艺设计的专业实践课,它注重课程整合、画种多样,充分展示各种材料的表现技法,将造型语言、构图形式与材料媒介结合起来,进行重构训练,强调综合材料在艺术作品中的表现形式的完美结合。
活动目标:
1、运用已掌握的美术知识与技能装饰节日帽。
2、会在轮廓内均匀涂色。
活动准备:
各式卡纸、剪好的节日帽、彩色笔、快乐的舞曲磁带。
活动过程:
l、出示节日帽材料,(空白)启发幼儿为节日帽装饰绘画的愿望与兴趣。
2、讨论可以怎样装饰,可以画花、画蝴蝶、画小鸟、画熊猫、画小鱼、画小鸡....
3、自由装饰绘画,注意引导可以画的对称,也可以不对称,色彩搭配鲜艳,顺同一方向,涂色均匀。
4、戴上节日帽,在乐曲中自由舞蹈。
装饰绘画的绘制材料及技法
教学思路:
装饰绘画是一种绘画的样式,是一种介于绘画和图案之间的一种边缘艺术,涉及内容非常宽泛,它以饱满的构图、夸张的变形,绚丽的色彩诱发人们无穷的想象。
本课题是《绘画》模块的拓展内容,通过材料、技法的体验,加深对“绘画”和“装饰”的认识。
教学目标:
1、通过装饰画绘制材料和技法的学习,体验到不同与一般写实绘画的表现
方法、特殊肌理和视觉效果,赋予装饰画的形式美感以丰富生动的活力。
2、增进学生对装饰画的兴趣和表现欲望
教学重点:
装饰画三种技法的表现
工具材料:
水粉笔、油画笔、毛笔、勾线笔、水粉纸、卡纸、画布、木板、高丽纸、水粉、丙烯、墨等
课前准备:
老师——装饰范画、步骤图或着色前的线稿、课件或图像资料
学生——临摹或自创的装饰画线描稿
教学内容:
一、以水粉材料作装饰画
现代水粉画被称作不透明水彩画,它形式风格多样,其中出现了大量以现代构成方式处理的装饰风格的作品。
水粉画材料特点:
表面无光泽,覆盖力较强,色彩感觉明快、柔润、绚丽、丰富。
它兼有油画与水彩画之长,厚涂浑厚强劲,薄绘透明淋漓,不仅适合完成写实技法,更宜于描绘平面性装饰效果,平涂、渲染、推晕、喷绘都可。
弱点:
颜色潮湿时与干燥后明度、纯度变化较大,干燥速度较快,使色彩层次的衔接过渡有一定难度,色层过厚易干裂剥落等。
基本技法:
A、干画法:着色时色稠水少,干燥后色彩变化不大,效果坚实厚重;
B、湿画法:着色时色稀水多,连续着色时对水分的对水分的控制较为
重要,干后颜色变化较大,效果滋润轻快;
C、干湿结合法:作画中时干时湿,干湿交替,两种效果并置呈现;
二、以丙烯材料作装饰画:
丙烯画材料特点:
性能优越,附着力极强,耐光、耐热、防水,有一定的透明度,干燥速度较快。
色泽艳丽、柔和、典雅、表面亚光,肌理丰富。
丙烯的表达性能强于水粉,可画在纸、布及制作过的模板与墙壁上,是室内大型壁画的常用材料。
基本技法:
干画法、湿画法、干湿结合法、先薄后厚或先厚后薄等。
弱点:
干燥速度较快,不利于反复修改和层次衔接,可使用慢干剂,或去除剂,清洗色层重新绘制。
三、以高丽纸作装饰画:
高丽纸的特点:
纸的性能接近与宣纸,渗透与晕化性较强,高丽纸上作画既可写实描绘,又可制造具有传统风格的笔墨韵味,还可显示出奇异的肌理变化。
基本技法:
利用纸的渗透性正反两面色彩相互渗化,映现丰富的变化,一般反面颜色较浓重,正面以浅色、鲜亮色为主,用笔准确,线条勾勒流畅。
(颜色以水粉为主)
弱点:
纸张较薄,干的速度较慢,涂画过程中纸宜破裂,涂色的厚薄,用笔的轻重不宜掌握,需要反复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