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脊穴埋针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23例临床观察
- 格式:pdf
- 大小:151.84 KB
- 文档页数:2
•610•光明中医2021 年2 月第36 卷第4 期CJGMCM February 2021. Vol 36.4针灸埋线联合穴位注射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腰腿痛临床观察韩志敏摘要:目的探讨针灸埋线联合穴位注射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腰腿痛效果。
方法选取2017年10月一2019年12月接诊的 绝经后骨质疏松腰腿痛患者108例。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54例。
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 针灸埋线联合六位注射疗法。
观察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治疗后2组生活质量均有提高且观察组提高更为明显,P<0.05。
观察组腰腿痛、下肢抽筋、下肢无力、麻木等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采用针灸埋线联合穴位注射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腰腿痛,治疗效果有显著提升,生活质量得到改善,腰腿痛等症 状得到更好的控制。
关键词:骨质疏松腰腿痛;针灸埋线;穴位注射doi : 10. 3969/j. issn. 1003-8914. 2021.04. 041 文章编号:1003-8914( 2021 )-044)610-03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主要表现为骨量下降、骨小梁变薄等,骨的结构发生变化后容易发生骨折情况。
该 疾病患病人群普遍年龄偏大,因为中老年妇女的雌性激素、降钙素的不断减少,以及甲状腺素的不断增加,从而影响骨的生产和骨量[1]。
腰腿痛是骨质疏松症临床上常见表现,治疗方法以口服药物为主,但效果不是特别理想。
中医外治在治疗疼痛方面有较好的效果。
因此本次研究探讨针灸埋线联合穴位注射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腰腿痛患者的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般资料将我院2017年10月一2019年12月接收诊治的绝经后骨质疏松腰腿痛患者108例,随机分为2组,各54例。
对照组年龄57 ~ 78岁,平均年龄(67_ 25 ±3. 71)岁;病程2 ~ 13周,平均病程(5.97 ±1.08)周;疼痛模拟视觉评分(VAS)3 ~ 7分,平均(5.46 ±1.05)分;骨密度T值- 5.2 ~ -2. 8,平均骨密度(-3.58 ±0.41)。
华佗夹脊穴不同治疗方式的临床应用摘要:华佗夹脊穴其定位为“以背部正中线为基点,从第1胸椎棘突下起至第5腰椎脊突下止,从正中线两侧各旁开0.5寸处是穴,每侧17穴,左右共34穴,并归入经外奇穴,现多将“华佗夹脊穴”简称为“夹脊穴”。
其临床运用中范围较广,如腰椎间盘突出,腰痛,颈椎病,脑卒中后运动功能障碍,吉兰巴雷综合症,格林巴利综合症,多发性硬化,呃逆,强直性脊柱炎,失眠,冠心病,过敏性鼻炎,胃肠功能障碍等疾病,疗效卓著,以往研究以华佗夹脊穴治疗疾病分类进行了总结,但往往不同的治疗方式带来的治疗效果不经相同,本研究就近10年华佗夹脊穴的不同针刺方法以及不同的治疗方式在临床的应用做一个综述。
关键词:华佗夹脊穴治疗方式综述1.针刺1.1斜刺斜刺华佗夹脊穴可用于运动性下腰痛。
梁飞等[1]发现斜刺华佗夹脊穴治疗运动训练性下腰痛可以提高髋关节的活动度,缓解疼痛,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1.2输刺输刺腰华佗夹脊穴可用于治疗腰突症引起的下肢麻痛。
“输刺者,直入直出,深内之至骨,以取骨痹,此肾之应也。
”李华等[2]采用输刺方法配合艾灸治疗腰突症引起的下肢麻痛疗效显著。
刘如林等[3]则输刺腰夹脊穴配合电针治疗腰突症同样效果显著。
1.3芒刺杨茗[4]纳入108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芒针针刺双侧华佗夹脊穴腰3、4、5,秩边、环跳、臀中,均不留针,毫针针刺肾俞、大肠俞、殷门、委中、承山,对照组均采用毫针上述腧穴,结果显示芒针针刺华佗夹脊穴为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1.4恢刺吕子旭等[5]探索华佗夹脊穴椎管内恢刺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其操作方法为缓慢探索进针,直至椎管内神经根走行处,上下挑拨针柄,充分剥离神经根椎管内粘连,以松解减压,治疗一周后,效果优良,因此方法操作要求较高,故需慎重。
1.5排刺温针法华佗夹脊排刺温针法适合于老年骨质疏松患者。
安然[6]纳入74例脾肾亏虚的骨质疏松患者,随机分成2组,在常规康复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补脾益肾的方法,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排刺温针法,结果显示华佗夹脊穴排剌温针法联合补脾益肾法能明显改善脾肾亏虚型骨质疏松症的中医临床症状,提高骨密度。
夹脊穴埋线联合常规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下肢痉挛临床观察徐婉月;汪宗保;王从振;万自成;常梦娟;许静
【期刊名称】《实用中医药杂志》
【年(卷),期】2024(40)3
【摘要】目的:观察夹脊穴埋线联合常规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下肢痉挛的疗效。
方法: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两组均予以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加用夹脊穴埋线治疗。
结果:两组治疗后MAS、FMA及BI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差异(P<0.05),且观察组改善更好(P<0.05)。
结论:夹脊穴埋线联合常规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下肢痉挛效果较好。
【总页数】3页(P581-583)
【作者】徐婉月;汪宗保;王从振;万自成;常梦娟;许静
【作者单位】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安徽医院;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安徽中医药大学针灸康复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45.933.3
【相关文献】
1.头针百会透太阳联合阳明经穴位埋线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观察
2.电针夹脊穴治疗中风后下肢痉挛性瘫的临床观察
3.口服中药联合穴位埋线治疗中风患者下肢痉挛的临床疗效
4.中药熏蒸疗法联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临床观察
5.口服中药联合穴位埋线治疗中风患者下肢痉挛临床疗效分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夹脊穴在埋线减肥中的临床疗效观察发表时间:2017-12-27T15:28:23.150Z 来源:《中国蒙医药》2017年第15期作者:朱务荣[导读] 难以推广,因此嵌入式工具的规范也是未来发展的重点;这种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无副作用等特点,已广泛应用于临床。
湖南颐而康保健连锁股份有限公司湘潭金侨店岳塘朱务荣医疗美容诊所湖南湘潭 411100 【摘要】目的:观察夹脊穴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200例女性肥胖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的100例采用常用埋线减肥方法,对照组的100例采用常规接种埋点肠包治疗。
将长1.5cm的消毒肠线置于7号腰穿针的针头上后,针头快速穿刺穴位,同时将针线埋入皮下组织或肌层,用无菌棉签按压针孔并覆盖消毒纱布。
两组治疗2.5个疗程后,评估效果。
结果:总有效组96.5%,对照组73.1%。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夹脊穴位应用埋线减肥效果显着,是可以广泛使用的减肥方法。
【关键词】夹脊穴;埋线减肥;临床疗效观察肥胖是由慢性代谢疾病等多种因素引起的身体脂肪过多积累的一种情况。
肥胖患者多伴有代谢异常现象,如糖脂、心血管代谢异常及相关代谢异常。
[1]肥胖程度更严重者,可引起糖尿病、心血管和脑血管疾病、高血压,血脂异常等疾病。
夹脊穴位于人体的腰背部,当第一胸椎到第五胸椎棘突下两侧,后正中线旁开0.5寸,一侧17个穴位。
夹脊穴治疗范围广,具有调节人体五脏六腑,舒筋活络的功效。
在减肥方面的应用并不多,通过在其埋线方法的研究中,我们可以观察到它的减肥效果。
1资料与方法1.1.2一般资料通过选取2015-2017年,我诊所200例患者,诊断为单纯性肥胖,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
观察组中男22例,女78例,平均年龄28岁。
轻度肥胖48例,中度肥胖42例,重度肥胖34例。
对照组男24例,女76例,平均年龄31岁。
22例肥胖前期,46例肥胖中期,32例肥胖后期。
背俞穴透夹脊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0例的临床观察作者:蔡华来源:《今日健康》2015年第01期【摘要】目的:观察运用背俞穴透夹脊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
方法:将30例患者运用背俞穴透夹脊穴的针刺方法治疗二个疗程后,观察治疗前后腰椎间盘突出症VAS 评分及临床疗效的评价。
结果:两个疗程后,治愈10人,治愈率33.33%;显效12人,显效率40%;好转4人,好转率13.33%;无效4人,无效率13.33%。
两组治疗前后VAS法疼痛评分的比较(分)(x±S):治疗前:8.40±2.57,两个疗程后:3.57±1.54,治疗后疼痛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
结论:背俞穴透夹脊穴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治疗方法。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夹脊穴背俞穴临床观察【中图分类号】 R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 ;1671-5160(2015)01-0068-02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致髓核突出,因椎间盘发生退行性病变,或外力作用引起腰椎间盘内外平衡失调,压迫或刺激到脊神经根,而产生股神经或坐骨神经痛为主的一组综合症候群。
多数临床上患者以腰痛或下肢放射痛来就诊。
病情严重时,疼痛剧烈,甚至不能活动,伴有下肢麻痹、发凉、无力、间歇性跛行,甚至肌肉萎缩及神经功能障碍等。
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正常生活。
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手段有手术治疗及非手术治疗,而手术治疗有费用昂贵,风险大,长期疗效不确切等缺点。
西医非手术治疗,包括止痛药物治疗、神经根封闭治疗、物理治疗、整脊治疗及其他的电疗、热疗、磁疗等多种手段。
镇痛药物治疗及神经根封闭治疗毒副作用大,疗效因人而异,临床意义不明确,而物理治疗和整脊治疗等方法,仅在患处进行治疗因而疗效也不甚理想,且仅表现为局部作用。
中医治疗腰突症,有多方法,如针灸、推拿、刮疹、穴位贴敷、拔罐、针刀、火针等等。
绝大多数患者经保守治疗能够缓解症状,甚至痊愈。
夹脊穴温针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例临床观察夹脊穴温针法是一种中医骨伤科技术,通过温针刺激夹脊穴,并引导人体的生物能量,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等疾病治疗中取得了一定的临床效果。
本文将从夹脊穴温针法原理、治疗方法、临床观察等方面进行介绍和分析,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一、夹脊穴温针法原理夹脊穴位于后背正中线,以第3腰椎椎体下方为中心点,向上3椎间距,向下5椎间距。
按摩此穴即可使人体经络畅通,促进血液循环和代谢,改善脊椎疾病。
夹脊穴温针法是在针灸和艾灸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种新技术。
治疗时,将细如头发的银针置于夹脊穴处,并用灯火或温水加热,使针渐渐温热。
热针所产生的生物能量通过夹脊穴,入循环系统,自然修复受损的软骨、韧带,促进腰椎的再生和修复。
二、治疗方法(一)患者准备:患者需要保持全身放松,尽可能不要做过于剧烈的活动,避免感冒和饭后进行治疗。
在治疗之前,需要先进行诊断和鉴别,确定病情及部位。
(二)治疗前准备:对于久病不愈或严重疼痛的患者,需要提前采取一些措施,如紧身内衣,用热水袋或暖宝宝加热患处,以保证治疗的效果。
(三)治疗过程:将银针刺入夹脊穴,经过几分钟的加温后,使其产生能量,渗透入患部,再经过发散,以达到治疗的效果。
通常一次治疗数分钟至20分钟左右,疗程一般为3-5次,每周治疗一到两次。
(四)治疗后注意事项:治疗后要千万谨记保持患处干燥和保暖,不要进行剧烈运动,以后的饮食和生活要养成好习惯,禁止熬夜和身体过度疲劳,做好防护和预防措施。
三、临床观察在我们的案例中,我们采用夹脊穴温针法治疗了一位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治疗期间进行了相关的临床观察记录。
以下是我们对其治疗效果的分析和总结。
患者背部呈现弧形,双腿无力,常常长时间站立或坐着后,会出现腰部疼痛,甚至影响运动。
在治疗前,我们通过观察和诊断,明确了患者的病情和部位。
在治疗中,我们先采取了一些加热和吸氧疗法,逐步加温夹脊穴,使针头逐渐温热,产生能量。
针灸埋线结合穴位注射治疗骨质疏松腰腿痛临床研究俞华;赵翠霞;张大锐;杨茜【摘要】目的:观察针灸埋线结合穴位注射对骨质疏松腰腿痛的影响.方法:收集126例骨质疏松腰腿痛患者临床资料,平均分成两组各63例,对照组常规抗骨质疏松处理,研究组针灸埋线结合穴位注射治疗,观察不同方法处理后在疗效、临床表现和生活质量等方面差异性.结果:生活质量上,两组治疗后躯体、角色、认知、情绪、社会功能和疲劳、失眠、食欲丧失症状积分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5),治疗后观察组在以上指标下降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症状上,两组治疗后腰腿痛、下肢抽筋、下肢无力、麻木积分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5),治疗后观察组以上指标下降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疗效上,对照组显效率41.27%、总有效率74.6%,研究组显效率63.49%、总有效率90.48%,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埋线结合穴位注射能改善骨质疏松腰腿痛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促进骨吸收.%Objective: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embedding combined with point injection on osteoporosis low back pain.Methods:The clinical data of 126 cases of osteoporosis patients with low back pain were collected.The average data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of 63 cases.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conventional anti-osteoporosis treatment.The study group was treated with embedding with acupuncture and acu-point injection.The curative effect,Clinical manifestations and quality of life differences.Results:On the quality of life,the scores of somatic body,role,cognition,emotion,social function and fatigue,insomnia and loss of appetite in both groups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before treatment (P<0.05).After treatment,thelumbocrural pain,lower extremity cramp,lower extremity weakness and numbness scores of both groups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before treatment (P<0.05).After treatment,the above indexe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decreased (P<0.05).The effective rate was 41.27%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74.6%,the effective rate in the study group was 63.49% and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90.48%,which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in the study group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group(P<0.05).Conclusion:Acupuncture embedding combined with acupoint injection can improve clinical symptoms of osteoporosis low back pain,improve quality of life and promote bone re-sorption.【期刊名称】《陕西中医》【年(卷),期】2018(039)001【总页数】3页(P128-130)【关键词】骨质疏松/针灸疗法;穴,夹脊;穴,阿是;穴,肾俞【作者】俞华;赵翠霞;张大锐;杨茜【作者单位】乌鲁木齐市中医医院针灸科乌鲁木齐 830000;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乌鲁木齐830000;乌鲁木齐市中医医院针灸科乌鲁木齐 830000;乌鲁木齐市中医医院针灸科乌鲁木齐 83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1骨质疏松症是临床上中老年常见疾患,因年龄增加造成性激素、降钙素分泌减少和甲状旁腺素增加,影响骨生成和骨量维持。
第11卷 第3期 2009 年 3 月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JOURN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CMVol. 11 No. 3 Mar . ,2009反比,当半径缩小一半时,气道阻力增大16倍。
气道阻力增大,则影响肺通气功能,即中医所说气机不畅,肺失宣肃,如《诸病源候论》云:“……肺管不利,不利则气道涩,故气上喘逆,鸣息不通……”。
寻根溯源,哮喘肺气不畅乃因痰留肺窍所致。
而现代医学则发现了气道黏蛋白高分泌是哮喘痰液增多,痰液粘稠,乃至痰栓形成的根源。
所以,气道黏蛋白是哮喘痰气交阻的物质基础之一。
◆参考文献[ 1 ] 张占伟,王春玲,王鹏,等.温阳化瘀法在治疗哮喘中的应用 [ J ] .中医药研究,2000,16 ( 8 ):55-57.[ 2 ] Leikauf GD, Borchers MT, Prows DR, et al. Mucin apoprotein exp- ression in COPD [ J ] .Chest,2002,121:166S-182S.[ 3 ] Kirkham S, Sheehan JK, Knight D, et al. Heterogeneity of airways mucus: variations in the amounts and glycoforms of the major olig- omeric mucins MUC5AC and MUC5B[ J ] .Biochem J,2002,361: 537-546.[ 4 ] 黄建民,何韶衡,赵卫华.气道黏液、黏蛋白及其分泌调节[ J ] .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03,19 ( 9 ):1267-127.穴位埋线疗法的临床和机理研究进展姜军作,指导:刘志诚(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 南京 210029)收稿日期:2008-09-13作者简介:姜军作(1976-),男,山东蓬莱人,主治医师,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针灸治疗内分泌代谢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