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奥中心规划
- 格式:docx
- 大小:62.89 KB
- 文档页数:3
南京青奥场馆规划建设及赛后利用问题探析崔志华;顾心星;刘伟【摘要】对南京2014年青奥赛后场馆再利用状况的调研中,出现南京部分新建的青奥场馆仍旧处于未完工,停工、闲置的状态,同时部分旧有场馆设施在比赛中及赛后未得到充分的利用,也未对南京的城市发展带来足够的推动,文章借鉴其他城市在奥运场馆规划建设及赛后利用的成功经验,从场馆规划建设、改造设计及经营维护等方面对南京的青奥场馆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the situation of Nanjing after the 2014 youth Olympics stadium reuse research, some of the new youth Olympic buildings in Nanjing are stil in the state of unfinished, shutdown, and idle. at the same time, some old facilities and after the game is not fuly used in the game, also did not bring enough to promote development of Nanjing city, this paper draw lessons from other cities in the Olympic stadium about successful experience concerning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and after the use, concrete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about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retrofit design and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of Nanjing youth Olympic stadium.【期刊名称】《建筑与文化》【年(卷),期】2016(000)009【总页数】3页(P126-128)【关键词】体育场馆设施;规划建设;改造设计【作者】崔志华;顾心星;刘伟【作者单位】南京林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正文语种】中文1.南京青奥会概况2014 南京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以下简称青奥会)办赛的核心理念为“绿色可持续发展”,其场馆设施建设中的节俭,注重赛后的可持续利用成为赛事之外世界对南京青奥关注的一个焦点。
中共南京市委、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建设亚洲体育中心城市和世界体育名城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南京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2.09.01•【字号】宁委发[2012]56号•【施行日期】2012.09.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体育正文中共南京市委、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建设亚洲体育中心城市和世界体育名城的意见(宁委发〔2012〕56号)为贯彻落实市十三次党代会关于成功办好 2013 年亚洲青年运动会(以下简称“2013 年亚青会”)和 2014 年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以下简称“2014 年青奥会”),把南京建设成为亚洲体育中心城市的决策部署,建设更加美好的新南京,创造更加幸福的新生活,现就建设亚洲体育中心城市和世界体育名城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以“科学发展、人民幸福”为主题,以筹办 2013 年亚青会和2014年青奥会为契机,以体育为重要抓手,推动城市体育生活化、城市影响国际化、城市转型科学化,让体育成为市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市民生活品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让体育成为建设现代化国际性人文绿都的重要特色,增强城市宜居性,扩大城市影响力,提升城市竞争力,努力把南京建设成为体育文化繁荣昌盛、体育健身蔚然成风、体育资源集聚辐射、体育影响传播全球的著名体育城市。
二、建设目标到2015年,基本建成亚洲体育中心城市;到2020年,建成具有鲜明特色和较强国际集聚辐射能力的世界体育名城。
为此,要积极打造“一城、两中心、两基地”:--全民健身活动广泛开展的活力之城。
建设完善的体育基础设施,建成城市社区“10分钟体育健身圈”,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 2.0 平方米以上;把河西新城建成亚洲体育中心城市核心区,核心区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 3.0 平方米。
全市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达到55%以上。
体育进一步融入城市生活,市民体育消费活跃,形成较为浓厚的体育文化氛围。
--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型体育赛事举办中心。
第十届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论文集绿色生态城区发展模式新探索——以南京河西国家绿色生态示范城区为例罗海明李婷(南京河西新城区开发建设指挥部、南京新城生态技术工程中心,南京210019)摘要:本文基于当前各地低碳生态城工作普遍面临的四方面核心制约问题“长效化管理机制有待完善、市场化运营机制有待完善、后评估监测机制有待完善、可实施技术标准有待完善”,立足南京河西国家绿色生态示范城区的实践,探索性的建立了一套集“指标、规划、技术、管理、市场、政策、行动”等七位一体的新模式,试图为我国低碳生态城工作提供可资借鉴的参考。
关键词:河西;绿色生态城区;低碳生态城1面临问题和挑战据《中国低碳生态城市发展报告》统计‘11,截止2012年3月,我国提出“生态城市”“低碳城市”等生态型发展模式为城市发展目标的地级以上的城市约280个,但至今仍未形成公认的成功案例。
总的说来,存在问题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1.1长效化管理机制有待完善全过程管理机制没建立。
国省市层面提出了绿色建筑的总体发展要求,各生态城市也建立了一套低碳生态指标体系,但是与之配套的基本建设管理流程没建立,导致低碳生态和绿色建筑要求难以落地。
1.2市场化运营机制有待完善政府市场共建生态城格局未形成。
生态城工作基本上是政府主导推进,市场活动不足;市场化发育不足。
节能服务公司、新型物业管理公司等企业队伍,合同能源管理等市场机制有待继续培育完善。
1.3后评估监测机制有待完善国内已有近300城市提出生态城市的建设目标,但截至当前尚没有一个大家公认的绿色建筑推广机制与模式真正意义上的低碳生态城,核心在于大家都没有建立一个能够体现低碳生态城建成之后、运营期间的减碳、节能、节水等检测数据,以体现低碳生态城的实效。
全生命周期的理念没建立。
如绿色建筑项目只重视设计和建设,但对于后期的运营维护却有所缺失,而运营管理恰恰是发挥绿色建筑实际绿色效果的关键所在。
1.4可实施技术标准有待完善中观规划超前,但实施设计滞后。
迎青奥城市建设千日行动计划摘要: 为了迎接2014年在南京举办世界青年奥运会,制定并分析了南京市白下区城市建设千日行动计划目标及工作保障措施,内容包括:市政道路建设、环境综合整治、绿地游园建设、防汛排涝建设、古城墙维修及整治等,打造百姓宜居幸福谐的新南京。
关键词: 迎青奥城市建设千日行动计划白下区是南京市中心城区之一,面积约30平方公里,常驻人口65万人,历史人文荟萃,商贸商务发达,科教文化繁荣。
为了进一步优化城市环境,增强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彰显南京人文特色,须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综合整治,白下区迎青奥城市建设千日行动计划如下:一、市政道路建设项目目前,我区路网密度严重不足,结构不合理,特别是东部地区由于受到宁芜铁路、绕城公路、秦淮河、社会大单位和自然条件的分割限制,主次干路骨架尚未形成,南北向和东西向均缺乏贯通性通道,造成主要通行方向的交通往往集中于苜蓿园大街-光华路-现状友谊河路一条路径,大量出入主城的机动车流直接汇入区域内干道系统,造成苜蓿园大街、光华路和大明路的交通严重拥堵,尤其是现状友谊河路路幅狭窄,在下穿宁芜铁路箱涵处仅8米宽、两个车道,安全隐患大,严重制约着我区公共交通发展。
为了完善我市“经六纬九”主干道系统,连通我区与仙林、东山新城区及沧波门地区的交通联系,计划分步推进以下道路建设项目:(一)新建及拓宽改造工程1、石杨路西延和象房南村路拓宽改造工程位于秦淮河北侧,东起苜蓿园大街南下路与石杨路交叉口,西至长乐路,全长约3.8公里,规划宽40米,投资估算约1.45亿元。
目前石杨路拓宽改造工程正在建设中,将石杨路西延和象房南村路一并考虑,将石杨路向西延伸至长乐路,彻底解决东部地区东西向交通连接不畅的问题,极大地缓解光华路的交通压力,为下一步光华路的提档升级提供实施条件。
2、星海路西延建设工程位于宁铜铁路南侧,东起现状星海路,西至大明路,长约4.75公里,规划宽24米,投资估算约5200万元。
南京青奥中心南京青奥中心,位于南京的西部建邺区,面朝江心洲岛,是青奥轴线的终点。
它的南侧是江山大街,北临乐山路和金沙江路,西侧是扬子江大道。
青奥会议中心,是青奥轴线的终点。
青奥轴线呈T字形,共分三层。
最下面一层是车辆通行区,即青奥会议中心的江山大街下面,将改造成隧道,通过隧道,可以直达中心地下车库,而在上面两层,则规划为商业街,吃喝玩乐一条龙。
青奥会议中心,建成后首先用于第二届世界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会议中心及接待酒店使用。
区内按照使用功能不同可以分为会议中心、高星级酒店、商业办公建筑:4层会议中心建筑面积约8平方米,其中包括专用会议室7700平方米、多功能区6000平方米、通用会议区14000平方米、会前服务区20000平方米、配套服务区33000平方米。
高星级酒店和商业办公建筑,地上建筑面积约16万平方米,酒店内设置中、西餐厅及1000张床位的酒店客房。
米高的6层会议中心、一栋314米68层的五星级酒店及办公;一栋249.5米58层的会议型酒店及配套设施。
两栋高层与会议中心在15米和21.12米通过空中走廊连通。
会议中心,包括一个2181座的大会议厅,一个505座的音乐厅,四个1000㎡—1800㎡的多功能厅,以及中小会议室、贵宾室、演员化妆室、厨房、员工用房、设备机房等相关配套设施。
建筑物地上六层,地下二层。
249.5米高的塔楼,为会议酒店,地上58层,地下3层,裙房5层,主要布置五星级酒店配套服务、餐饮用房,如自助餐厅、咖啡厅、酒吧、宴会厅、健身房、游泳池、SPA、水疗等康体设施。
地下平时为酒店后勤区及地下停车场。
314.5米高的塔楼,地上68层,地下3层,裙房5层。
地上首层为酒店入口大堂,裙房为酒店配套的康体娱乐,塔楼部分为办公、酒店、SPA及公寓,地下为酒店后勤区及地下停车场。
青奥村,南临江山大街,东接扬子江大道,计划建造10/11栋住宅楼。
下面裙楼9层,都是精装房,青奥会时是运动员们的住所;上面塔楼共27层,是毛坯房,届时不住人。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黑龙江省冰雪经济发展规划(2022—2030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2.03.22•【字号】黑政发〔2022〕7号•【施行日期】2022.03.2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发展规划正文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黑龙江省冰雪经济发展规划(2022—2030年)的通知黑政发〔2022〕7号各市(地)人民政府(行署),省政府各直属单位:现将《黑龙江省冰雪经济发展规划(2022—2030年)》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2022年3月22日黑龙江省冰雪经济发展规划(2022—2030年)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充分发挥冰雪资源优势,着力发展寒地冰雪经济,持续释放冰雪产业红利,变“冷资源”为“热经济”,助力龙江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基础与面临形势(一)发展基础。
黑龙江省是中国最早开发冰雪、运营冰雪的省份,中国现代冰雪产业肇兴之地,中国冰雪体育强省。
几十年来,作为中国冰雪资源、冰雪运动和冰雪旅游第一大省,黑龙江省冰雪事业、冰雪产业取得长足发展,第一个国际冰雪节、第一个滑雪旅游度假区、第一个国际滑雪节、第一个固定雪道滑雪场、第一个国际滑雪产业合作论坛、第一个“全民冰雪活动日”、第一个冰雪旅游产业发展指数等都从这里起步,我省始终走在冰雪经济发展前列。
“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实践地建设成效显著。
冰雪资源优越。
黑龙江省是中国纬度最高的省份,与世界冰雪经济发达地区处于同一纬度带,是每年最早与冰雪相遇的地方,独特的地理环境决定了冰雪资源的优越性。
得天独厚的冰雪资源、独具匠心的冰雪艺术、美不胜收的冰雪风光为我省赢得了“冰雪之冠”的美名。
气候条件适合冰雪运动时间长达5—6个月。
冰雪运动基础扎实。
每年浇建群众性冰雪活动场所3000余处,现已开发70余处滑雪场,优质滑雪场资源面积占全国13%。
南京市青奥村地区整体规划与城市设计意向图青奥村地区是南京2014年青奥会的主要功能板块,在青奥会期间承担运动员的居住、集会、休闲游览等活动以及媒体信息发布、会议等相关功能。
该片区是青奥会建设的重点区域,也是未来带动河西新城南部片区以及江心洲片区发展的关键。
青奥村地区将形成青奥会期间的重点特色区域。
根据规划该片区中将建设青奥运动员村、青奥中心、青奥广场、滨江青奥公园、国际风情街等项目,此外还包括河西CBD三期、金融城二期等河西未来的重点工程。
结合河西新城的总体发展态势、空间结构和青奥会举办的要求,整体城市设计突破原有青奥广场的单一概念,着眼于城市地段的整体与体系结构,将广场概念优化为以轴线序列为特色的空间——沿江山大街打造由庐山路延伸至青奥公园的青奥绿色轴线,形成整个地段的公共活动核心空间。
轴线的定位兼具城市交通功能、景观轴线功能和城市生活功能,是融合了绿色景观、市民活动、商业休闲、文化展示的特色城市空间和场所。
依据空间景观视觉的分析并综合考虑交通要求、土地利用效率,轴线的中心绿地宽度被确定为70米,其长度约为1.5公里(含青奥广场和公园),以建立良好的景观活动条件和空间活动感受。
轴线两侧地块的开发将与轴线空间建立良好的空间关系,通过合理的界面设计打造城市“街墙”,形成青奥村周边地区整合一体的空间景观和青奥形象。
青奥轴线空间将形成整体的序列,其中,庐山路至江东路的地段是青奥轴线的起点,也是河西CBD轴线与青奥轴线的交汇点,规划通过标志性的地标建筑打造空间和视觉的节点;由燕山路至青奥公园的地段中集中了青奥中心、国际风情街以及青奥村等项目,由它们围合形成的青奥广场与国际著名建筑师ZaHa设计的造型独特的青奥中心相结合,共同形成青奥轴线的高潮节点和对景空间;而青奥公园由青奥广场延伸,形成绿色、滨江的市民休闲活动公园。
此外,油坊桥至庐山路的地段作为轴线的前导空间在景观和空间上也强调了协调和整合的手法。
各段落、节点之间各具特点又整合一体,共同形成未来河西以及南京整体的核心城市特色。
南京青奥中心
南京青奥中心,位于南京的西部建邺区,面朝江心洲岛,是青奥轴线的终点。
它的南侧是江山大街,北临乐山路和金沙江路,西侧是扬子江大道。
青奥会议中心,是青奥轴线的终点。
青奥轴线呈T字形,共分三层。
最下面一层是车辆通行区,即青奥会议中心的江山大街下面,将改造成隧道,通过隧道,可以直达中心地下车库,而在上面两层,则规划为商业街,吃喝玩乐一条龙。
青奥会议中心,建成后首先用于第二届世界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会议中心及接待酒店使用。
区内按照使用功能不同可以分为会议中心、高星级酒店、商业办公建筑:
4层会议中心建筑面积约8平方米,其中包括专用会议室7700平方米、多功能区6000平方米、通用会议区14000平方米、会前服务区20000平方米、配套服务区33000平方米。
高星级酒店和商业办公建筑,地上建筑面积约16万平方米,酒店内设置中、西餐厅及1000张床位的酒店客房。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单位:平方米
项目指标
用地面积6万
总建筑面积49万
米高的6层会议中心、一栋314米68
层的五星级酒店及办公;一栋249.5米
58层的会议型酒店及配套设施。
两栋高
层与会议中心在15米和21.12米通过空
中走廊连通。
会议中心,包括一个2181座的大会
议厅,一个505座的音乐厅,四个1000㎡—1800㎡的多功能厅,以及中小会议
室、贵宾室、演员化妆室、厨房、员工用房、设备机房等相关配套设施。
建筑
物地上六层,地下二层。
249.5米高的塔楼,为会议酒店,地上58层,地下3层,裙房5层,主要
布置五星级酒店配套服务、餐饮用房,如自助餐厅、咖啡厅、酒吧、宴会厅、
健身房、游泳池、SPA、水疗等康体设施。
地下平时为酒店后勤区及地下停车场。
314.5米高的塔楼,地上68层,地下3层,裙房5层。
地上首层为酒店入
口大堂,裙房为酒店配套的康体娱乐,塔楼部分为办公、酒店、SPA及公寓,地
下为酒店后勤区及地下停车场。
青奥村,南临江山大街,东接扬子江大道,计划建造10/11栋住宅楼。
下
面裙楼9层,都是精装房,青奥会时是运动员们的住所;上面塔楼共27层,是
毛坯房,届时不住人。
等到青奥会后,会统一对外销售。
青奥村,是开放式小区,建筑面积46万平方米。
其中小于90平方米的共
210户,90-140平方米的588户,140-200平方米的1127户,大于200平方米
的23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