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生化检测项目分析方法及参数设置
- 格式:doc
- 大小:32.50 KB
- 文档页数:6
探讨东芝40FR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项目参数设置标签:东芝40FR;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应用提高了检验质量和速度。
本文将常见的分析参数进行了探讨,随着分析方法的提高及试剂的更新,分析参数也随之变化。
随着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不断发展,大大地提高了生化检验的准确度,增加了检验项目,提高了分析速度,大大减轻了检验人员的劳动强度,为临床作出诊断、决定治疗方案等提供了可靠依据。
为了更好地使用好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恰当设置各种项目的参数顺序,本文就东芝4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为例,报道了在日常使用过程中总结的一些项目参数顺序的设置经验,以便和同道进行交流。
1材料与方法①仪器:东芝4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②试剂:甘油三酯试剂、总胆固醇试剂、葡萄糖双试剂、尿酸试剂、无机磷试剂、镁试剂、肌酸激酶试剂、白蛋白试剂、碱性磷酸酶试剂。
质量控制血清,购于Roche公司。
方法:从病房送检标本中随机选取10份标本,按以下3种组合方式分别对10份标本进行测试,方法1:单独测定葡萄糖、磷、白蛋白、镁;方法2:按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镁顺序测定;方法3:按GLU、UA、P顺序测定;方法4:按肌酸激酶、葡萄糖顺序测定;方法5:按碱性磷酸酶、白蛋白顺序测定,以上各种方式测试均先测定质量控制血清在控后才测定血清样本。
2结果表明方法2所测得的镁结果偏高,说明总胆固醇试剂和甘油三酯试剂对镁的测定产生严重正干扰,方法3测得的磷结果偏高,说明葡萄糖试剂和尿酸试剂对无机磷测定产生严重正干扰,方法4所测的葡萄糖结果偏高,说明肌酸激酶试剂对葡萄糖的测定产生正干扰,方法5所测得的白蛋白结果偏低,说明碱性磷酸酶对白蛋白的测定产生负干扰。
经查阅厂家试剂盒说明书发现,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试剂中都含的镁离子,因此使镁测定结果偏高。
葡萄糖和尿酸试剂均采用了磷酸盐缓冲液,导致磷的测定结果偏高。
肌酸激酶试剂中含有葡萄糖,所以葡萄糖测定结果会偏高。
方法5所测得的结果偏低,有可能是碱性磷酸酶试剂的PH是碱性,经测试剂的PH大于10.0,而白蛋白测定的最适PH在4.0左右。
生化分析仪的常用检测方法
生化分析仪以机械化的设备模仿代替以前的手工操作,它的应用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主观误差,具有灵敏、准确、快速、标准化等特点,成为医院检验科必备的检测设备。
按照生化分析仪的结构原理,生化分析仪可以分为管道连续流动式、分立式、离心式和干片式等几种,目前临床最常用的是分立式生化分析仪,其常用检测方法包括终点法、固定时间法和连续监测法。
终点法:
被测物质在反应过程中完全被转变为产物,即达到反应终点,根据终点吸光度的大小求出被测物浓度,称为终点法。
终点法参数设置简单,反应时间一般较长,精密度较好
固定时间法:
指在时间-吸光度曲线上选择两个测光点,此两点既非反应初始吸光度亦非终点吸光度,这两点的吸光度差值用于结果计算,称为固定时间法。
该分析方法有助于解决某些反应的非特异性问题。
连续监测法:
又称速率法,是在测定酶活性或用酶法测定代谢产物时,连续选取时间-吸光度曲线中线性期的吸光度值,并以此线性期的单位吸光度变化值(ΔA/min)计算结果。
连续监测法的优点即是可以确定线性期并计算ΔA/min,根据此值再准确地计算酶活性,因而使自动生化分析仪在酶活性测定方面显著地优于手工法。
通常情况下,全自动的生化分析仪是几种检测方法并存,如海力孚的HF240-3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方法就包括终点法、动力学法、免疫比浊发、固定时间发、双试剂法等,仪器检测范围宽泛,是基层医院首选的医疗设备。
常用生化检测项目分析方法及参数设置一、常用生化检测项目分析方法举例1.终点法检测常用的有总胆红素(氧化法或重氮法)、结合胆红素(氧化法或重氮法)、血清总蛋白(双缩脲法)、血清白蛋白(溴甲酚氯法)、总胆汁酸(酶法)、葡萄糖(葡萄糖氧化酶法)、尿酸(尿酸酶法)、总胆固醇(胆固醇氧化酶法)、甘油三酯(磷酸甘油氧化酶酶法)、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直接测定法)、钙(偶氮砷Ⅲ法)、磷(紫外法)、镁(二甲苯胺蓝法)等.以上项目中,除钙、磷和镁基本上还使用单试剂方式分析因而采用一点终点法外,其它测定项目都可使用双试剂故能选用两点终点法,包括总蛋白、白蛋白测定均已有双试剂可用.2.固定时间法苦味酸法测定肌酐采用此法。
3.连续监测法对于酶活性测定一般应选用连续监测法,如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乳酸脱氢酶、碱性磷酸酶、γ谷氨氨酰基转移酶、淀粉酶和肌酸激酶等。
一些代谢物酶法测定的项目如己糖激酶法测定葡萄糖、脲酶偶联法测定尿素等,也可用连续监测法。
4.透射比浊法透射比浊法可用于测定产生浊度反应的项目,多数属免疫比浊法,载脂蛋白、免疫球蛋白、补体、抗”O”、类风湿因子,以及血清中的其他蛋白质如前白蛋白、结合珠蛋白、转铁蛋白等均可用此法.二、分析参数设置分析仪的一些通用操作步骤如取样、冲洗、吸光度检测、数据处理等,其程序均已经固化在存储器里,用户不能修改.各种测定项目的分析参数(analysis paramete)大部分也已设计好,存于磁盘中,供用户使用;目前大多数生化分析仪为开放式,用户可以更改这些参数。
生化分析仪一般另外留一些检测项目的空白通道,由用户自己设定分析参数。
因此必须理解各参数的确切意义。
一、分析参数介绍(一)必选分析参数这类参数是分析仪检测的前提条件,没有这些参数无法进行检测.1.试验名称试验名称(test code)是指测定项目的标示符,常以项目的英文缩写来表示。
2.方法类型(也称反应模式) 方法类型(assay)有终点法、两点法、连续监测法等,根据被检物质的检测方法原理选择其中一种反应类型。
生化检验项目生化检验项目是临床医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份,通过对人体血液、尿液等生物样本进行化学分析,可以匡助医生判断疾病的类型、程度和治疗方案。
本文将从生化检验项目的意义、常见项目、检验流程、结果解读和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生化检验项目的意义1.1 生化检验项目可以匡助医生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及时发现疾病。
1.2 生化检验项目可以评估患者的器官功能,如肝功能、肾功能等。
1.3 生化检验项目可以监测治疗效果,指导临床治疗方案的调整。
二、常见生化检验项目2.1 血常规:包括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等指标。
2.2 肝功能检查:包括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总胆红素等指标。
2.3 肾功能检查:包括肌酐、尿素氮、尿酸等指标。
三、生化检验项目的检验流程3.1 采集标本:根据医嘱要求采集相应的生物样本,如血液、尿液等。
3.2 样本处理:对采集的样本进行处理,如离心、分装等。
3.3 仪器检测:将样本放入生化分析仪器中进行化学分析,得出相应的检验结果。
四、生化检验项目结果的解读4.1 结果分析:根据检验结果和参考值范围进行分析,判断是否存在异常。
4.2 异常判断:对异常结果进行进一步分析,确定是否需要进一步检查或者治疗。
4.3 结果报告:将检验结果整理成报告,及时反馈给医生和患者,指导临床决策。
五、生化检验项目的注意事项5.1 饮食禁忌:在进行生化检验前需要遵守医生的饮食禁忌,以免影响检验结果。
5.2 检验时间:有些生化检验项目需要在特定时间进行检测,如空腹状态下的血糖检测。
5.3 医嘱遵从:在进行生化检验时,需要按照医生的指导和要求进行操作,以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总之,生化检验项目在临床医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通过对患者生物样本的化学分析,可以为医生提供重要的诊断和治疗参考。
因此,在进行生化检验时,患者和医生都需要严格遵守检验流程和注意事项,以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常用生化检测项目分析方法及参数设置一、常用生化检测项目分析方法举例1.终点法检测常用的有总胆红素(氧化法或重氮法)、结合胆红素(氧化法或重氮法)、血清总蛋白(双缩脲法)、血清白蛋白(溴甲酚氯法)、总胆汁酸(酶法)、葡萄糖(葡萄糖氧化酶法)、尿酸(尿酸酶法)、总胆固醇(胆固醇氧化酶法)、甘油三酯(磷酸甘油氧化酶酶法)、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直接测定法)、钙(偶氮砷Ⅲ法)、磷(紫外法)、镁(二甲苯胺蓝法)等。
以上项目中,除钙、磷和镁基本上还使用单试剂方式分析因而采用一点终点法外,其它测定项目都可使用双试剂故能选用两点终点法,包括总蛋白、白蛋白测定均已有双试剂可用。
2.固定时间法苦味酸法测定肌酐采用此法。
3.连续监测法对于酶活性测定一般应选用连续监测法,如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乳酸脱氢酶、碱性磷酸酶、γ谷氨氨酰基转移酶、淀粉酶和肌酸激酶等。
一些代谢物酶法测定的项目如己糖激酶法测定葡萄糖、脲酶偶联法测定尿素等,也可用连续监测法。
4.透射比浊法透射比浊法可用于测定产生浊度反应的项目,多数属免疫比浊法,载脂蛋白、免疫球蛋白、补体、抗"O"、类风湿因子,以及血清中的其他蛋白质如前白蛋白、结合珠蛋白、转铁蛋白等均可用此法。
二、分析参数设置分析仪的一些通用操作步骤如取样、冲洗、吸光度检测、数据处理等,其程序均已经固化在存储器里,用户不能修改。
各种测定项目的分析参数(analysisparamete)大部分也已设计好,存于磁盘中,供用户使用;目前大多数生化分析仪为开放式,用户可以更改这些参数。
生化分析仪一般另外留一些检测项目的空白通道,由用户自己设定分析参数。
因此必须理解各参数的确切意义。
一、分析参数介绍(一)必选分析参数这类参数是分析仪检测的前提条件,没有这些参数无法进行检测。
1.试验名称试验名称(testcode)是指测定项目的标示符,常以项目的英文缩写来表示。
2.方法类型(也称反应模式)方法类型(assay)有终点法、两点法、连续监测法等,根据被检物质的检测方法原理选择其中一种反应类型。
血液生化分析的常用参数及临床意义血液生化分析是一种常用的临床检验方法,通过检测血液中各种生化指标的值,可以评估人体内部的代谢状况和器官功能。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血液生化参数及其临床意义。
1. 血糖:血糖是评估糖代谢的重要指标,可以帮助医生判断糖尿病的程度和控制情况。
血糖异常可能导致糖尿病、低血糖等疾病。
2. 血脂:血脂包括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等参数。
血脂异常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如冠心病、动脉硬化等。
3. 肝功能指标:包括血清谷丙转氨酶、血清谷草转氨酶、总胆红素等。
肝功能异常可能与肝炎、脂肪肝等肝脏疾病相关。
4. 肾功能指标:如血清肌酐、尿素氮等。
肾功能异常可能与肾炎、肾衰竭等疾病有关。
5. 电解质:包括钠离子、钾离子、氯离子等。
电解质平衡失调可能导致心律失常、神经系统功能异常等问题。
6. 炎症指标:如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等。
炎症反应可以反映疾病的严重程度和治疗效果。
7. 铁代谢指标:如血清铁、铁蛋白等。
铁代谢紊乱可能导致贫血等问题。
8. 免疫功能指标:如免疫球蛋白、淋巴细胞计数等。
免疫功能异常可能与免疫系统疾病有关。
以上只是部分常用的血液生化参数,每个指标的临床意义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综合评估。
通过血液生化分析,医生可以更好地了解患者的健康状况,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注意:本文所述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还需咨询专业医生。
参考文献:1. 李明. 血液生化分析.中国卫生杂志, 2019, 24(5): 610-613.2. 陈刚, 王娟. 国内外临床检验参考值测定结果比较分析. 中国医药导报, 2018, 15(13): 97-99.3. 丁典, 单平, 张健全. 血液生化指标及参考值中的估值问题探讨. 医学研究杂志, 2017, 46(10): 18-21.。
生化分析仪技术参数一、技术要求1、全自动,分立/任选式2、测试速度:≥360测试/小时(纯生化),≥600测试/小时(带ISE),3、测试方法: 终点法、速率法、两点终点法,两点速率法、双波长法、免疫比浊法、双试剂法、非线性检测等4、项目存储:≥1000个5、吸光度测试范围:0。
0-5。
0Abs6、吸光度的重复性CV≤1。
0%7、样品位:≥70个样本位,支持样本杯、原始采血管、塑料试管等8、样本量:5μL -75μL 0。
1μL递增9、试剂位:≥60个试剂位10、试剂量:10μL-400μL 0。
5μL递增11、试剂冷藏功能:24小时冷藏系统,冷藏温度2-8℃12、样本和试剂加样针具有液面感应、随量跟踪功能,具有立体防撞、自动保护功能13、试剂和样本加样针去离子水内外壁清洗14、仪器具有独立搅拌针▲15、携带污染率:≤0。
1%16、光学系统:全封闭静态阵列式斩波后分光光学系统17、波长范围:340nm ~ 800 nm,共10个波长,波长准确度±1nm18、反应量:150μL~900μL19、温度控制:37℃±0。
1℃▲20、比色杯:≥120个比色位21、比色杯清洗系统:八步一体化清洗,具有独立反应杯清洗液通道;针对高污染项目,项目间可插入独立清洗22、质控:仪器在测试过程中可随时插入质控,可预定义不同质控物,每项检测可同时带四种以上质控物,可存储、显示、打印质控图23、预稀释/重测功能:软件可自动识别底物耗尽、超线性范围等样本,可选择重测,稀释倍数可自行编程;稀释倍数最大可达250倍24、数据重置:对于测试异常样本能够再次选择测量点,重新计算而无需重新检测;25、耗水量≤6L/H蒸馏水▲26、试剂配套:可提供与仪器同品牌的配套生化试剂,且生化试剂项目≥50个(附产品注册证予以证明)27、溯源体系:提供与仪器同品牌原厂配套、经药监局注册的复合校准品和质控品的注册证,且经药监局注册的项目校准品≥25种。
日立LST008:日立7180:1个分析单元+ISE单元*(AU5811)分光光度法:2000测试/小时ISE法**:900-1800测试/小时同时测定项目:57项(含ISE)高通量连续进样系统,可一次性装载400样本独立3条样本轨道高精度微量加样技术拥有专利技术的光学系统永久性石英比色杯高稳定性、低维护性拓展性贝克曼库尔特DXC800:• 最大测试速度:1440测试/小时• 同时测试项目:70项• 样本容量:140个,可连续进样• 测试原理:比色法、ISE法、免疫比浊法、糖氧化电极法、电导电极法、酶免疫法、近红外免疫粒子测定*• 测试项目菜单: 〉200项(〉100项预编程;100项用户自定义)贝克曼库尔特DXC600:•最大测试速度:990测试/小时• 同时测试项目:65项• 样本容量:96个,可连续进样• 测试原理:比色法、ISE法、免疫比浊法、糖氧化电极法、酶免疫法、近红外免疫粒子测定*• 测试项目菜单:>200项(〉100项预编程;100项用户自定义)特点:• 血凝块自动检测系统,自动检测血凝块,使测定结果更加准确• 多头双清洗式搅拌系统,搅拌更充分,冲洗更干净,交叉污染最低• 高可靠性和低维护成本• 冷藏试剂仓和急诊模块• 高质量、永久性石英玻璃反应杯• 高精度的微量加样技术• 长寿命的电极• 150个样本连续进样系统• 重检优先的通道• 方便快速的二维码校准系统• 双进样系统,轨道式连续进样和独立的急诊样本进样盘• 智能的探针系统• 专利技术的恒温系统• 高精度的反应比色系统• 更少的试剂用量和反应体积• 完整的溯源性• 少于3步/60秒的简便维护技术参数:系统分类:全自动、随机任选式、带急诊功能的临床生化分析系统。
分析方法:比色法、透射比浊法、胶乳凝集法、均相免疫法以及终点法、速率法、固定时间法以及间接离子选择电极法。
处理能力:800光度法测试/小时:600电解质测试/小时(离子选择电极法).同时分析项目:60项光度法+3项离子选择电极法.样本类型:血清、血浆、全血、尿液及其他.样本系统:双样本系统:样本架(轨道方式):每架10个样本(原始管和样本架上均有条码);一次可上150个样本;可连续进样. 样本转盘(圆盘方式):独立冷藏,使质控和校准可全天候随时进行。
生化检验项目生化检验项目是一种常见的医学检验方法,用于评估人体内各种生化指标的水平,以帮助医生诊断疾病、监测疾病的进展和评估治疗效果。
本文将详细介绍生化检验项目的标准格式和相关内容。
一、项目名称:生化检验项目二、项目背景:生化检验项目是临床医学中常用的一种检验方法,通过对人体血液、尿液等生物样本中的生化指标进行分析,可以了解人体的生理功能、代谢状态以及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情况。
三、项目目的:生化检验项目的目的是评估人体内各种生化指标的水平,以辅助医生进行疾病的诊断、治疗和监测。
四、项目内容:生化检验项目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指标:1. 血常规指标:- 血红蛋白浓度:用于评估贫血的程度。
- 白细胞计数:用于评估炎症和感染的程度。
- 血小板计数:用于评估凝血功能的状态。
2. 肝功能指标:- 谷草转氨酶(AST):用于评估肝细胞损伤的程度。
- 谷丙转氨酶(ALT):用于评估肝细胞损伤的程度。
- 总胆红素:用于评估胆红素代谢的情况。
3. 肾功能指标:- 血尿素氮(BUN):用于评估肾脏排泄功能的状态。
- 肌酐:用于评估肾脏滤过功能的状态。
- 尿酸:用于评估尿酸代谢的情况。
4. 血脂指标:- 总胆固醇:用于评估血脂代谢的情况。
- 甘油三酯:用于评估脂肪代谢的情况。
-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用于评估心血管健康的指标。
5. 血糖指标:- 空腹血糖:用于评估血糖代谢的情况。
- 糖化血红蛋白:用于评估血糖控制的情况。
6. 电解质指标:- 钠离子:用于评估体液平衡的情况。
- 钾离子:用于评估细胞内外电解质平衡的情况。
- 钙离子:用于评估骨骼和神经系统的功能状态。
7. 其他指标:- C-反应蛋白:用于评估炎症反应的程度。
- 甲状腺功能指标:用于评估甲状腺功能的情况。
- 血清铁蛋白:用于评估铁代谢的情况。
五、项目流程:生化检验项目的流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采集样本:根据具体的检测项目,采集相应的生物样本,如血液、尿液等。
方法及参数有关的知识1、导向知识:生化分析仪的基本原理是分光光度计,或者俗称比色计.分光光度计的依据是“朗伯—比尔定律”。
朗伯—比尔定律阐述了液体吸光度与液体浓度的关系,并且引申出相应的公式及推导公式。
吸光度越高,溶液的色度也就越深,反之越浅。
当然前提是同波长下.一般来说,生化反应把吸光度增加的叫做正反应,或者叫做上升反应,色度越来越深;吸光度下降的反应叫做负反应或者下降反应,色度越来越浅.应用和维修的界限其实很难划分,一般来说操作问题属于应用,故障属于维修。
但结果问题有可能是应用问题,也有可能是故障,所以生化仪区分应用和维修我认为纯属找麻烦。
2、生化的测试方法:从分光光度计的方法来说,有透射和散射两种方法,生化仪只用到透射法,因为它只有一套光路。
贝克曼的自有机型和特定蛋白仪及免疫类血凝类设备,还增加有散射法等等.生化的测试方法只有两种,那就是终点法和速率法,其余方法都是衍生法。
而单试剂或者双试剂与否与方法关系不大,只跟衍生法有关。
2。
1 终点法顾名思义,在反应终点进行吸光度测定的方法,其衍生方法有一点终点法,对应单试剂;两点终点法对应双试剂.还有一些相关的概念:试剂空白、血清空白。
先声明一下,下面出现的所有例图都是选自日立、奥林巴斯、东芝、拜耳这些生化仪的手册,选择的目的一是有代表性,而是清晰度好,并非我个人有所倾向。
2。
2 一点终点法:也就是单试剂采用的方法.这是奥林巴斯的曲线示意图,它是R1+S方式,所有生化仪都是以样本S的加入为正式读点的开始,之前加入的试剂读点都为0或负数。
所有试剂和样本加入后,都进行搅拌。
上图中R1加入搅拌后进行第一个读点吸光度测试,读点编号为0,然后加入样本再次搅拌开始正式读点1-27。
而测试读点是27,也就是反应终点。
当然,不一定非要到最后一个读点,很多蛋白反应速度很快,几分钟就到达终点,所以根据情况设置。
奥林巴斯的机型算是一类机型,与贝克曼自有机型类似,R和S间隔读点,也正是这个特性引发了试剂空白和血清空白的应用。
生化分析仪常用分析方法共有三大类,分别为终点法、固定时间法和动力学法。
终点法:指经过一段时间的反应,反应达到平衡,由于反应的平衡常数很大,可认为全部底物(被测物)转变成产物,反应液的吸光度不再变化,只与被测物的浓度有关。
这类方法通常称为“终点”法,更确切地说应称“平衡”法。
单试剂单波长终点法:t1时刻加入试剂(体积为V),t2刻加入样本(体积为S),然后搅拌并反应,之后开始测量反应液的吸光度,在t3时刻反应达到终点,t3-t2为测定时间。
反应度R=At3-At2-1×V/(V+S),或R=At3-ARBLK。
其中:Ati为i时刻的吸光度,ARBLK为试剂空白吸光度。
单试剂双波长终点法:基本上同“单试剂单波长终点法”,只是对于每一个测定周期,其实际吸光度等于Aλ1-Aλ2。
双试剂单波长终点法:t1时刻加入第一试剂(体积为V1),t2时刻加入样本(体积为S)之后立即搅拌,t3时刻加入第二试剂(体积为V2)并立即搅拌,t4时刻反应达到终点。
t3-t2为孵育时间,t4-t3为测定时间。
在项目参数中,如果反应起始时间设为0,则反应度R=A时刻吸光度-双试剂空白吸光度。
如果反应起始时间小于0,则反应度R=At4 -双试剂空白吸光度-t3到t2间设定点的吸光度×(V1+S)/(V1+S+V2)。
双试剂双波长终点法:基本上同“双试剂单波长终点法”,只是对于每一个测定周期,其实际吸光度等于Aλ1-Aλ2。
固定时间法:又称为一级动力学法、二点动力学法等,指在一定的反应时间内,反应速度与底物浓度的一次方成正比,即v=k[S]。
由于底物在不断的消耗,因此整个反应速度在不断的减小,表现为吸光度的变化越来越小。
这类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很长,理论上可以在任意时间段进行监测,但由于血清成份复杂,反应刚启动时反应较复杂,杂反应较多,必需经过一段延迟时间才能进入稳定反应期。
t1时刻加入试剂(体积为V),之后测量试剂空白的吸光度,t2时刻加入样本(体积为S),t3时刻反应稳定,t4时刻停止对反应进行监测;t2-t3为延迟时间,t3-t4为测定时间。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技术参数
分析方法
终点法、速率法、固定时间法和间接离子选择电极法(ISE)
分析原理
乳胶凝集法、比色法、比浊法、均相酶免疫分析法、间接离子选择电极法(ISE)同时测定项目
双试剂测试>54项
测试速度
分光光度法≥2000测试/小时,离子选择电极法≥900测试/小时
离子选择电极测试
至少包含K、Na、Cl三个项目,各项目测试电极可独立更换
样本类型
血清、血浆、尿液和其他体液
样本容量
样本架轨道式进样,同时可容纳样本数量≥380个
急诊测试
通过独立的急诊进样区(口)和独立的急诊进样轨道进行急诊样本进样
样本管
可使用原始样本管、分样样本管、可嵌套微量样本杯等
样本量
最小样本体积≤1.0μL(0.1μL步进)
试剂仓
在机试剂位≥100个;试剂仓均为冷藏
总反应体积
最小总反应体积≤85μL
反应杯
永久性玻璃反应杯或UV塑料反应杯
孵育方式
干式反应孵育系统
波长
同时提供≥12个固定波长,波长范围340–800nm,可进行单/双波长测试
校准
可预设≥100个校准品,可储存历史校准图形数据
质量控制
内置Westgard质控规则、Twin Plot和Levey Jennings图形规则,可预设≥99个质控品
试剂系统
试剂系统完全开放,同时可提供全套同品牌原厂试剂、校准品和质控品
操作系统
基于Windows平台的图形化操作界面
平均水耗
平均≤65 升/小时(含离子选择电极单元)
配套纯水机1台,制水≥65 升/小时。
常用生化检测项目分析方法及参数设置一、常用生化检测项目分析方法举例1.终点法检测常用的有总胆红素(氧化法或重氮法)、结合胆红素(氧化法或重氮法)、血清总蛋白(双缩脲法)、血清白蛋白(溴甲酚氯法)、总胆汁酸(酶法)、葡萄糖(葡萄糖氧化酶法)、尿酸(尿酸酶法)、总胆固醇(胆固醇氧化酶法)、甘油三酯(磷酸甘油氧化酶酶法)、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直接测定法)、钙(偶氮砷Ⅲ法)、磷(紫外法)、镁(二甲苯胺蓝法)等。
以上项目中,除钙、磷和镁基本上还使用单试剂方式分析因而采用一点终点法外,其它测定项目都可使用双试剂故能选用两点终点法,包括总蛋白、白蛋白测定均已有双试剂可用。
2.固定时间法苦味酸法测定肌酐采用此法。
3.连续监测法对于酶活性测定一般应选用连续监测法,如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乳酸脱氢酶、碱性磷酸酶、γ谷氨氨酰基转移酶、淀粉酶和肌酸激酶等。
一些代谢物酶法测定的项目如己糖激酶法测定葡萄糖、脲酶偶联法测定尿素等,也可用连续监测法。
4.透射比浊法透射比浊法可用于测定产生浊度反应的项目,多数属免疫比浊法,载脂蛋白、免疫球蛋白、补体、抗"O"、类风湿因子,以及血清中的其他蛋白质如前白蛋白、结合珠蛋白、转铁蛋白等均可用此法。
二、分析参数设置分析仪的一些通用操作步骤如取样、冲洗、吸光度检测、数据处理等,其程序均已经固化在存储器里,用户不能修改。
各种测定项目的分析参数(analysis paramete)大部分也已设计好,存于磁盘中,供用户使用;目前大多数生化分析仪为开放式,用户可以更改这些参数。
生化分析仪一般另外留一些检测项目的空白通道,由用户自己设定分析参数。
因此必须理解各参数的确切意义。
一、分析参数介绍(一)必选分析参数这类参数是分析仪检测的前提条件,没有这些参数无法进行检测。
1.试验名称试验名称(test code)是指测定项目的标示符,常以项目的英文缩写来表示。
2.方法类型(也称反应模式)方法类型(assay)有终点法、两点法、连续监测法等,根据被检物质的检测方法原理选择其中一种反应类型。
3.反应温度一般有30℃、37℃可供选择,通常固定为37℃。
4.主波长主波长(primary wavelength)是指定一个与被测物质反应产物的光吸收有关的波长。
5.次波长次波长(secondary wavelength)是在使用双波长时,要指定一个与主波长、干扰物质光吸收有关的波长。
6.反应方向反应方向(response direction)有正向反应和负向反应两种,吸光度增加为正向反应,吸光度下降为负向反应。
7.样品量样品量(sampling volum)一般是2μl~35μl,以0.1μl步进,个别分析仪最少能达到1.6μl。
可设置常量、减量和增量。
8.第一试剂量第一试剂量(first regengt volum)一般是20~300μl,以1μl步进。
9.第二试剂量第二试剂量(second regengt volum)一般也是20~300μl,以1μl步进。
10.总反应容量总反应容量(total reacting volum)在不同的分析仪有一个不同的规定范围,一般是180~350μl,个别仪器能减少至120μl。
总反应容量太少无法进行吸光度测定。
11.孵育时间孵育时间(incubate time)在终点法是样品与试剂混匀开始至反应终点为止的时间,在两点法是第一个吸光度选择点开始至第二个吸光度选择点为止的时间。
12.延迟时间延迟时间(delay time)在连续监测法中样品与反应试剂(第二试剂)混匀开始至连续监测期第一个吸光度选择点之间的时间。
13.连续监测时间连续监测时间(continuous monitoring time)在延迟时间之后即开始,一般为60~120s,不少于4个吸光度检测点(3个吸光度变化值)。
14.校准液个数及浓度校准曲线线性好并通过坐标零点的,可采用一个校准液(calibrator);线性好但不通过坐标零点,应使用两个校准液;对于校准曲线呈非线性者,必须使用两个以上校准液。
每一个校准液都要有一个合适的浓度。
15.校准K值或理论K值通过校准得到的K值为校准K值(calibrate coefficient)或由计算得出的K值为理论K值。
16.线性范围即方法的线性范围(linearity range),超过此范围应增加样品量或减少样品量重测。
与试剂/样品比值有关。
17.小数点位数检测结果的小数点位数(decimal point digit)。
(二)备选分析参数这类分析参数与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有关,一般来说不设置这类分析参数,分析仪也能检测出结果,但若样品中待测物浓度太高等,检测结果可能不准确。
1.样品预稀释设置样品量、稀释剂量和稀释后样品量三个数值,便可在分析前自动对样品进行高倍稀释。
2.底物耗尽值底物耗尽值(substrate exhaust limit)在负反应的酶活性测定中,可设置此参数,以规定一个吸光度下降限。
若低于此限时底物已太少,不足以维持零级反应而导致检测结果不准确。
3.前区检查免疫比浊法中应用,以判断是否有抗原过剩。
将终点法最后两个吸光度值的差别(ΔA)设置一个限值,如果后一点的吸光度比前一点低,表示已有抗原过剩,应稀释样品后重测。
4.试剂空白吸光度范围超过此设定范围表示试剂已变质,应更换合格试剂。
5.试剂空白速率连续监测法中使用,是试剂本身在监测过程中没有化学反应时的变化速率。
6.方法学补偿系数用于校准不同分析方法间测定结果的一致性,有斜率和截距两个参数。
7.参考值范围对超过此范围的测定结果,仪器会打印出提示。
(三)某些参数的特殊意义1.最小样品量最小样品量是指分析仪进样针能在规定的误差范围内吸取的最小样品量。
一般分析仪的最小样品量是2μl,目前也有小至1.6μl的。
在样品含高浓度代谢产物或高活性酶浓度的情况下往往需采用分析仪的最小样品量作为减量参数,从而使分析仪检测范围(与线性范围不同)的上限得以扩大。
2.最大试剂量方法灵敏度很高而线性上限低的检测项目,如血清白蛋白的溴甲酚氯法测定,以往手工法操作时样品量10μl,试剂量4ml,这样试剂量/样品量比例(R/S)为200,线性上限则为60g/L。
此法移植到分析仪上后,R/S却很难达到200,致使线性上限变低。
因此对这类检测项目最大试剂量非常重要。
3.弹性速率在酶活性测定中,当酶活性太高,在连续监测期中已不呈线性反应时,有些仪器具有弹性速率(flexrate)功能,能自动选择反应曲线上连续监测期中仍呈线性的吸光度数据计算结果,使酶活性测定的线性范围得以扩大。
如AST可从1000U/L扩展至4000U/L,从而减少稀释及重测次数、降低成本。
4.试剂空白速率当样品中存在胆红素时,胆红素对碱性苦味酸速率法或两点法测定肌酐有负干扰。
因为胆红素在肌酐检测的波长505nm有较高光吸收,而且胆红素在碱性环境中可被氧化转变,因而在肌酐反应过程中胆红素的光吸收呈下降趋势。
若在加入第一试剂后一段时间内设置试剂空白速率,因为此段中苦味酸尚未与肌酐反应,而胆红素在第一试剂的碱性环境中已同样被氧化转变,因而以第二试剂加入后的速率变化,减去试剂空白速率变化,便可消除胆红素的负干扰。
二、单波长和双波长方式(一)概念采用一个波长检测物质的光吸收强度的方式称为单波长(mono-wavelength)方式。
当反应液中含有一种组分,或在混合反应液中待测组分的吸收峰与其它共存物质的吸收波长无重叠时,可以选用。
在吸光度检测中,使用一个主波长和一个次波长的称双波长方式。
当反应液中存在干扰物的较大吸收、从而影响测定结果的准确性时,采用双波长方式更好。
(二)双波长的作用双波长(di-wavelength)测定优点是①消除噪音干扰;②减少杂散光影响;③减少样品本身光吸收的干扰。
从光源,到比色杯、单色器、检测器的整个光路系统中,均存在着随时间发生变化的不稳定的检测信号,即噪音,而双波长检测是同时进行的,两种波长检测产生的噪音基本上相同,因而能消除噪音干扰。
当样品中存在非化学反应的干扰物如甘油三酯、血红蛋白、胆红素等时,会产生非特异性的光吸收,而干扰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采用双波长方式测定可以部分消除这类干扰,提高检测的准确性。
(三)次波长的确定方法当被测物的主波长确定之后,再选择次波长。
如根据甘油三酯等干扰物吸收光谱特征,选择次波长,使干扰物在主、次波长处有尽可能相同的光吸收值,而被测物在主、次波长处的光吸收值应有较大的差异。
一般来说,次波长应大于主波长100nm。
以主波长与次波长吸光度差来计算结果。
(四)双波长的具体应用对于某些反应速度快且无法设置为两点终点法的分析项目,尤其是单试剂分析中,可以利用双波长的方式来部分消除样品本身的光吸收干扰。
目前用单试剂法测定的项目应用双波长的为血清总蛋白(双缩脲法)主波长500nm,次波长576nm;血清白蛋白(溴甲酚氯法)主、次波长分别为600和700nm;钙(偶氮砷Ⅲ法)主、次波长分别为660、770nm;磷(紫外比色法)主、次波长为340、405nm,镁(二甲苯胺蓝法)主、次波长为505和600nm。
三、单试剂和双试剂方式反应过程中只加一次试剂称单试剂方式,加两次试剂便为双试剂方式。
目前的生化分析仪大多可用双试剂方式分析,其优点是:①可提高试剂的稳定性,多数双试剂混合成单一工作试剂时,其稳定时间缩短;②能设置两点终点法,来消除来自样品本身的光吸收干扰;③在某些项目检测时能消除非特异性化学反应的干扰。
如血清ALT测定,血清中的内源性丙酮酸及其它酮酸也可与试剂中的指示酶(乳酸脱氢酶)起反应,使结果偏高。
若先加入缺乏α-酮戊二酸的第一试剂,使其它酮酸与指示酶反应之后再加入含有α-酮戊二酸的第二试剂,启动真正的ALT酶促反应生成丙酮酸,而丙酮酸与乳酸脱氢酶的反应消耗的NAD+能真正反映ALT的活性,从而消除以上副反应的影响。
四、测定过程的自动监测各种自动生化分析仪或多或少都具有对测定过程进行各种监测的功能,以便在没有人"监督"化学反应的情况下提高检测的准确性。
高档分析仪的监测功能更强。
1.试剂空白监测每种试剂都有一定的空白吸光度范围,试剂空白吸光度的改变往往提示着该试剂的变质:如利用Trinder反应为原理的检测试剂会因酚被氧化为醌而变为红色;碱性磷酸酶、γ-谷氨酰转移酶、淀粉酶等检测试剂会因基质分解出硝基酚或硝基苯胺而变黄;有些试剂久置后变浑浊。
这些情况均可使空白吸光度升高。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等负反应检测项目,其试剂在放置过程中空白吸光度会因NADH自行氧化为NAD +而下降等。
试剂空白的测定方法有两种:①每瓶试剂在使用前通过对试剂空白校准来确定试剂空白吸光度,这种方式适用于先取样品后加试剂的分析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