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九年级(上)物理13章第一节《内能》基础练习
- 格式:doc
- 大小:642.50 KB
- 文档页数:10
第一节物体的内能测试时间:20分钟一、选择题1.关于内能和温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 ℃的冰块内能为零B.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C.物体内能增加,温度一定升高D.物体温度升高时内能增加2. 甲、乙两杯水的温度各为40 ℃、8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加热才能使水升温B.甲杯中水的内能一定比乙杯中的小C.乙杯中水的温度降低,水的内能一定减小D.甲杯中的水分子运动一定比乙杯中的剧烈3.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多B.物体的内能增加,一定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C.液体的沸点随液面上方气压的增大而降低D.冰水混合物吸热时,温度不变,内能增大4.下列实例中,用热传递的方式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用热水袋暖手,手的温度升高B.用锯条锯木板,锯条的温度升高C.两手相互摩擦,手的温度升高D.用手反复弯折铁丝,弯折处铁丝的温度升高5.下列各图所列举的事例中,属于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对试管加热,管内水温升高B.冬天搓手,手会变暖C.从滑梯滑下,臀部发热D.迅速压下活塞,筒内气温升高6. 如图(a)所示,把凉牛奶放在热水里加热,经过一段较长时间,它们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b)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是牛奶温度变化图像B.水和牛奶最后温度相同C.水的温度变化比牛奶大D.牛奶温度变化比水慢7.(多选)如图是某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过程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1时刻物体分子动能比t2时大B.t2、t3时刻物体内能相等C.t3时刻物体内能比t2时刻小D.t4时刻物体分子动能为零二、填空题8.如图所示,在空气压缩引火仪的玻璃筒底部,放入一小团干燥的棉花,用力将活塞迅速下压,玻璃筒内的空气温度升高,空气的内能(填“增加”或“减少”),空气的内能是通过方式改变的;筒内的棉花由于温度升高到着火点而燃烧,棉花的内能是通过方式改变的。
第一节物体的内能知识点1内能1.分子因做而具有的动能叫做分子动能。
由于分子之间存在而具有的势能叫做分子势能。
物体的内能是指物体(选填“所有”或“部分”)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内能的单位是。
2.如图-1所示,甲、乙、丙三杯水的内能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图-13.下面有关内能和机械能的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具有内能时,就一定具有机械能B.物体具有机械能时,同时也具有内能C.物体不具有机械能时,它也不具有内能D.内能和机械能的单位都是焦耳,因此它们的意义完全相同4.同种物质组成的甲、乙两物体,甲物体比乙物体的温度高,这说明()A.甲物体的内能大B.乙物体的内能大C.甲、乙两物体的内能一样大D.甲物体的分子热运动剧烈知识点2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途径5.改变物体内能的途径是和。
其中,热传递有三种方式:热传导、和。
太阳的光和热是通过的方式传到地球的。
6.如图-2所示,当将活塞迅速下压时,活塞对筒内部的空气,空气的内能,温度,这说明:。
图-27.“钻木”能“取火”,说明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烤火”能“取暖”,说明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这两种方式在改变物体的内能上是(选填“等效”或“不等效”)的。
8.写出下列现象中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
(1)给自行车打气时,气筒变热:。
(2)用锯锯木头,锯条发热:。
(3)热鸡蛋放到冷水中变凉:。
(4)一盆冷水放在太阳下晒热:。
(5)搓手感到手变热:。
(6)冬天往手上呵气,感到手变暖和:。
(7)来回弯折铁丝,弯折处会发烫:。
9.下列过程,通过热传递增加物体内能的是()A.火车经过后,铁轨的温度升高B.压缩筒内空气,使乙醚达到着火点C.铁片在室外被太阳晒热D.流星在空气中高速下落,发出光和热知识点3热量10.在热传递的过程中,物体间叫热量,热量通常用字母表示,常用单位是,符号为。
11.下列关于热量的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越高的物体,热量越多B.内能大的物体,具有的热量也多C.物体的内能增加,一定是吸收了热量D.热量是物体在热传递过程中内能的改变量【能力提升】12.如图-3所示的现象中,使物体内能减小的是()图-313.[2019·广州]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物体温度相同,内能一定相同B.两物体相比,分子动能越大的物体,内能越大C.甲物体传递热量给乙物体,说明甲物体内能大D.扩散现象中,分子能从低温物体运动到高温物体14.将“气压火箭”发射筒内充满气体,并在发射管外安装好纸火箭外壳。
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三章内能与热机第一节物体的内能习题新版沪科版第十三章内能与热机第一节物体的内能知识要点基础练知识点1 物体的内能1.雪山上的冰块有( 选填“有”或“没有” )内能。
2.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同一个物体( 体积不变 ),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内能就越大。
3.下列关于内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D )A.具有机械能的物体不一定具有内能B.物体温度不变,内能一定不变C.物体没有吸热,内能一定不变D.在温度、状态和物质种类均相同的情况下,物体的质量越大,内能越大知识点2 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途径4.( 淄博中考 )“烧烤”是年轻人喜欢的一种美食。
空气中弥漫着“肉香”味,这是分子无规则运动的结果;食物烤熟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其内能的。
5.( 怀化中考 )铁水很热,冰块很冷,但它们都具有内能。
冬天搓手可以感到温暖,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内能;用热水袋取暖,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内能。
6.( 北京中考 )下列实例中,属于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 )A.锯木头时的锯条温度升高B.加入冰块的饮料温度降低C.倒入热牛奶的杯子温度升高D.放入冷水中的热鸡蛋温度降低知识点3 热量7.关于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热量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B.热量表示热能的多少C.热量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变化D.热量表示物体间内能传递的多少8.( 泰州中考 )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D )A.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B.0 ℃的冰内能为零C.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多D.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大综合能力提升练9.( 河池中考 )如图是某物质的熔化图像,由图像可知,该物质是非晶体(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熔化过程中,物质的内能增大( 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
10.通常所说的“热”包含内能、热量、温度三种含义,请指出下面“热”的含义。
( 1 )摩擦生热:内能;( 2 )天气很热:温度;( 3 )吸热升温:热量。
物体的内能一.单选1.将一高温物体与一低温物体接触达到相同温度(两物体与外界没有热量交换),则有()A.高温物体放出的热量一定大于低温物体吸收的热量B.高温物体放出的热量一定等于低温物体吸收的热量C.高温物体降低的温度一定大于低温物体升高的温度D.高温物体降低的温度一定等于低温物体升高的温度2.下列实例中,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与其它三个不同的是()A.用力搓手,手会发热B.用炉灶烧水,水温升高C.气缸内气体被压缩,温度升高D.用锯条锯木头,锯条温度升高3.下列实例中,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擦燃火柴B.炭火烤肉C.用热水袋取暖D.用冷毛巾降温4.下列各项都能使如图瓶内铁屑内能增加,其中属于做功的是()A.不断晃动瓶子B.用酒精灯加热C.用手捂瓶子D.在烈日下照射5.母亲节,小秦为妈妈煮了一锅热气腾腾的面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面条入锅后温度升高,内能增加B.煮面条时,主要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了面条的内能C.闻到了面条的香味,表明扩散只在气体中发生D.面条没有粘到一起,表明分子间有斥力6.关于热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相同的物体,其内能的大小一定相同B.熔点越高的物体,熔化时吸收的热量越多C.物体的内能减小,一定是对外做了功D.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7.甲、乙两杯水温度各为40℃、8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有加热才能使水升温B.甲杯中水的内能一定比乙杯中的小C.乙杯中水的温度降低,水的内能一定减小D.甲杯中的水分子运动一定比乙杯中的剧烈8.下列现象中用热传递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放大镜聚光使纸片着火B.反复弯折后铁丝的温度升高C.压缩空气内能增大D.冬天户外搓手取暖9.如图所示,塞子从试管口跳出,是由于水蒸气对塞子做了功,这个过程中能量的转化是()A.内能转化为机械能B.化学能转化为内能C.机械能转化为内能D.只有内能的转移10.在汽油机的做功冲程中,高温、高压的燃气推动活塞运动做功,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燃气的内能减少,温度升高B.燃气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C.燃气的内能减少,温度降低D.燃气的内能增加,温度降低二.多选1.下列实例中,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两手相互摩擦,手的温度升高B.用煤气炉给水加热,水的温度升高C.把蔬菜放进冰箱,蔬菜的温度降低D.在阳光照射下,公园里石凳的温度升高2.关于如图所示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这个实验说明物体内能可用来对外做功B.对木塞做功的过程中水蒸汽的内能增加C.此过程中酒精的化学能直接转化为木塞的机械能D.这个实验基本反映出了热机的工作原理3.如图所示的四个实验与所揭示的规律和应用的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A.A B.B C.C D.D4.小李喜欢喝咖啡,冲调咖啡时总能闻到浓浓的香味.以下关于咖啡的说法正确的是()A.咖啡在变冷的过程中,内能不断增加B.咖啡在变冷的过程中,以热传递的方式改变了内能C.咖啡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D.咖啡香飘四溢是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运动5.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大B.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越多C.物体内能增大,一定从外界吸收热量D.物体的温度不变,其内能就一定不变三.填空1.因地球环境破坏,全球气候普遍变得恶劣,今年夏天印度某些区域异常狂热,气温高达50℃,道路开始融化,图中所示,太阳暴晒后的路面材料温度急升,材料内能(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这是通过方式(选填“热传递”或“做功”)改变了材料的内能.2.将一壶热水置于室内,过一段时间后水的温度会降低,它的内能将,这是通过的方法改变水的内能.3.星期天小星帮妈妈包馄饨.拌馅时闻到了阵阵香味,这是现象,煮馄饨时,馄饨的内能(填“增大”“减小”),水面上漂着油花,这是因为油的比水小.4.中国首艘国产航母于2017年4月在大连正式下水,可以看出我国国防实力的提高.如图,这是航母上简化的蒸气弹射装置,能带动舰载机在短时间内达到较高起飞速度.牵引索与蒸气活塞连接的两个滑轮为(选填“定”或“动”)滑轮;汽缸内的蒸气体积膨胀对外做功,内能(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同时推动活塞,使舰载机获得巨大的牵引力.5.火药在子弹壳里燃烧生成的高温高压的燃气推出弹头后温度,这是用方法使燃气内能,将燃气的一部分内能转化为弹头的能.6.小孩从滑梯上滑下时,臀部有灼热感,这是利用的方法改变内能;汤勺放到热汤中会变热,这是利用的方法改变内能的.7.端午节有“吃粽子”的习俗,煮粽子时,通过的方式增大了粽子的内能,闻到粽子的清香,说明分子是的.8.如图所示,在空气压缩引火仪玻璃筒的底部放一小团干燥的棉花,用力将活塞迅速向下压,棉花会燃烧起来.此实验得到的结论是:对(选填“棉花”或“筒内气体”)做功,它的内能将会增大,其能量转化情况与四冲程汽油机的冲程相同.9.新型防空导弹“红旗-9”试射,导弹上升过程中,其与空气摩擦导致内能(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此内能改变是通过的方式实现的.10.夏天到了,人们常用电热驱蚊器灭蚊,当把蚊香片放在通电的驱蚊器发热板上时,蚊香片的温度会升高,这是通过方式改变蚊香片内能的,过一会儿整个房间都能闻到蚊香片的气味,这是因为.四.解答1.有甲、乙两种不同品牌的保温杯,为了比较这两种品牌的保温杯盛水时的保温效果,小明按照科学探究的程度,明确了具体的探究问题,选择了适当的器材,在控制变量的前提下,在室内进行了实验,得到了一段时间内,甲、乙两种保温杯内的水的温度的实验数据,根据数据绘制的图象如图所示.请你根据图象所提供的信息回答以下问题:(1)小明探究实验问题中的自变量是,因变量是.(选填选项前的字母)A.水的温度B.水冷却的时间C.保温杯的品牌(2)根据图象比较甲、乙两种保温杯的保温效果:.(选填选项前的字母)A.甲保温杯的保温效果好B.乙保温杯的保温效果好C.甲、乙两种保温杯的保温效果一样好(3)请据图象估计实验过程中第5小时的室温:℃.2.由于怕饭菜太烫,来不及冷却而影响小明的早餐,妈妈总是很早就起床了.为了让妈妈多睡一会儿,小明就想找到一种让物体快速冷却的方法.为此小明进行了如下的探究:小明注意到妈妈是把饭菜放在空气中冷却的,而厨房中适合用来冷却的另一种物质就是水.水和空气哪个的导热性能好呢?为此小明用两个相同的牛奶瓶,都装入热牛奶,一个放在温度与室温相同的水中,另一个就放在空气中,为了尽量减少其他因素的影响,他把两个瓶都用木块垫起来,放在同一个桌面上,如图所示.实验时他每隔一定的时间记录一次甲、乙两温度计的示数,得到的数据如下表:(1)对甲、乙两个瓶中的牛奶,小明要控制它们哪些量相同?;(2)小明通过实验,得到的正确结论是什么?;(3)进一步分析表中甲的数据,小明又发现,在冷却过程中,牛奶冷却的快慢前后并不一致,是越来越的.小明想用“冷却速度”(用字母V代表)来定量表示冷却的快慢程度,请你给物理量下个定义:叫做冷却速度.(4)小明又仔细分析了冷却速度变小的原因,认识到这是因为牛奶冷却的快慢还会受到的影响.3.如图所示,在一个厚壁玻璃筒里放一块浸过乙醚的棉花,把活塞迅速地压下去,棉花会燃烧,这是因为空气的增加,升高,达到了乙醚的着火点,棉花才燃烧起来,此实验说明了.4.如图所示,把一个底端密闭的薄壁金属管固定在桌上,管里放一些酒精,管口用塞子塞紧,用绳子在管外绕几圈并迅速地来回拉动,一会看到塞子被弹起.(1)拉动绳子克服摩擦做功,是将机械能转化为能.(2)请说出该实验中的塞子弹起的瞬间,还能看到管口有现象出现.由此可以推断,瓶中的气体在这一瞬间温度会.(填“升高”“降低”或“不变”)这个实验说明物体对外界做功时,内能会.(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初中物理·沪科版·九年级全一册——第十三章 内能与热机第一节 物体的内能测试时间:25分钟一、选择题1.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高的物体内能比温度低的物体大B.热量总是由内能大的物体传递给内能小的物体C.一块0 ℃的冰熔化成0 ℃的水,内能增加D.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变大,温度一定升高2.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相等的1 kg水和100 g水的内能相同B.物体内能增加,一定要从外界吸收热量C.温度为0 ℃的物体没有内能D.在相同物态下,同一物体温度升高,它的内能会增加3.如图所示,在厚玻璃筒内放一小团浸有少量乙醚的棉花,快速压下活塞,观察到棉花燃烧。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实验说明只有做功才能改变物体的内能B.该实验说明热传递不能改变物体的内能C.该实验也能说明构成空气的微粒之间有间隙D.活塞对棉花做功,使棉花内能增大,温度升高而燃烧4.下列事例中,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双手相互摩擦,手会变暖和B.用热水袋焐手,手会变暖和C.反复弯折铁丝,弯折处变热D.气缸内气体被压缩,温度升高5.热水和冷水混合时,不计热量损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热水降低的温度一定等于冷水升高的温度B.热水初温高,它降低的温度一定多C.热水放出的热量一定等于冷水吸收的热量D.冷水初温低,它吸收的热量一定多6.下列四种情景中,属于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冬季,搓手取暖B.开水冷却C.弯折铁丝,弯折处发热D.划火柴,火柴燃烧7.下列关于热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温度越高,含有的热量越多B.内能大的物体,具有的热量多C.物体的内能增加,一定是吸收了热量D.热量是物体在热传递过程中内能的改变量8.(多选)如图是某物体由液态变为固态过程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1时刻物体的平均分子动能比t2时刻大B.t2、t3时刻物体的内能相等C.t3时刻物体的内能比t2时刻小D.t4时刻物体的分子动能为零二、填空题9.如图所示,将一根铁丝用手快速反复弯折数十次,铁丝弯折处会发热,铁丝的内能将 。
物体的内能.单选1.关于温度、比热容、热量、内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一块0 c的冰没有内能,它的分子不会运动B.一个物体放出了热量,它的温度一定会下降C.一个物体温度升高了,它的一定内能增加D.一个物体吸收了热量,如果质量、温度不变,说明它的比热容增大了2.下列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的说法,正确的是()A. 0 c的冰没有内能B.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C.物体温度越高,所含热量越多D.物体的机械能越多,其内能就越多3.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吸收了热量,温度一定会升高B.物体的温度越高,它所含的热量就越多C.0 c的冰内能为零D.0c的冰和0c的水,它们之间不发生热传递4. (2017秋?宁城县期末)如图所示的实验或机器均改变了物体的内能,其中改变内能方法相同的是()5.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南极的冰山由于温度较低,不具有内能B.让铅笔变热,只能通过加热的方法来实现C.铁块熔化成铁水后内能增加D.内能增大一定是由分子的热运动引起的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0c的物体没有内能B.雾霾弥漫是因为分子在不停地运动C.物体的机械能增加时,其内能却不一定增加D.用手捏海绵,海绵的体积变小了,说明分子间有间隙7.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热量越多8.物体温度不变时内能可能增加C. 0c的冰块内能一定为零D.内能不同的两个物体相互接触时一定会发生热传递8.下列过程中,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A.汽油机的压缩冲程8.水蒸气顶起水壶盖的过程C.流星在大气层中穿行的过程D.小孩沿滑梯下滑的过程9.关于图所示提供的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酒精在燃烧的过程中,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B.塞子被推出的过程中,瓶内气体的内能转化为塞子的机械能C.水在沸腾之前,温度升高,内能增加D.水的内能是通过做功改变的10.如图所示的四个实例中,主要是利用热传递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B.划火柴点火.多选D.铁丝来回弯折温度升高A.物体吸收热量,其温度一定升高B.固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固体中的分子间存在着斥力C.物体运动越快,它的动能越大,其内部分子无规则热运动就越剧烈D.沙漠地区比沿海地区昼夜温差大,主要原因是沙石的比热容比水的比热容小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内能增加,可能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B.流星与空气摩擦生热、发光,内能转化为机械能C.用保鲜袋装蔬菜放入冰箱,为了减慢液体蒸发D.在高山上烧水时,90c水就能沸腾,说明水的沸点与气压无关3.关于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温度低于0c的物体也会具有内能B.物体具有内能,也可以同时具有机械能C.具有机械能的物体不一定具有内能D.内能是不同于机械能的一种形式的能4.关于温度、热量、内能,以下说法不正确得是()A. 0摄氏度的冰没有内能B.物体的温度越高,物体得的内能越大C.物体的温度越低,所含的热量越少D.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只要温度不变,物体的内能就一定不变 5.如图为“钻木取火”的示意图,先将钻杆放入木板的钻孔中,然后持续、快速地搓动钻杆,最终可使木板底部蓬松的干草着火.下列有关分析合理的是()A.钻木取火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来改变木板的内能B.干草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并达到着火点C.干草保持蓬松,可提高干草周围空气中氧气的含量D.钻木取火和干草燃烧这两个过程中能量转化的形式相同.填空1.冬天一场大雪后,在雪地里玩耍的小宝宝被冻哭了,妈妈心疼地把宝宝的小手放在自己的手心中搓揉了一会儿,又放在怀中.“搓揉”是利用方式使宝宝的小手暖和的;“放在怀中”又是利用方式使宝宝的小手暖和的;这两种方式都能让宝宝的小手暖和起来,表明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内能上是的.2.冬天,小明利用俗称“小太阳”的电暖气取暖,这是通过方式使房内气温升高.电暖气前放一小蝶醋,一会整个房间内都飘着醋味,这是现象.3. (2017秋?上杭县期中)改变物体的内能有两种方式,火柴可以擦燃也可以点燃,前者是用的方式使火柴燃烧;后者是用的方式使火柴燃烧.4. (2017秋?上杭县校级月考)过春节时,人们总喜欢燃放鞭炮,其中有一种鞭炮无需用火点燃,只要稍用力将它甩向地面,鞭炮与地面发生碰撞时通过的方式, 使它的内能,从而引爆鞭炮.5. (2017秋?顺庆区校级月考)我们感到冷时,有时会搓手,有时会对着手哈气,前者是通过的方式取暖,后者是通过的方式取暖.两种方式都能增加物体的内能.6. (2017秋?顺庆区校级月考)如图所示,瓶子里装有少量的水,用力打气,瓶塞向上跳起,瓶内有水雾产生.瓶塞向上跳起的过程中,瓶内气体对外 ,温度降低,内能减小;其能量转化情况与四冲程汽油机的冲程相似.7.装着开水的暖水瓶,有时瓶内的水蒸气会把瓶塞顶起,在这个过程中,暖水瓶内的水蒸气对瓶塞做功,温度(填“升高”或“降低”),内能—(填“增大”或“减小”).8.海南黎族钻木取火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钻木取火是通过(填“做功”或“热传递”)的方式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阳春三月,襄阳万亩桃花香气袭人、飘香万里,这属于现象.9.如图所示,在空气压缩引火仪的玻璃筒底部,放入一小团干燥的棉花,用力将活塞迅速下压,玻璃筒内的空气温度升高,空气的内能(填“增加”或“减少”),空气的内能是通过方式改变的;筒内的棉花由于温度升高到着火点而燃烧,棉花的内能是通过方式改变的.10.如图所示,两个容积相同的保温杯,同时装满温度相同的热水,过了一会儿,甲杯的外壁比乙杯热,由此可判断杯保温性能较好,杯壁变热是通过的方式改变了它的内能.四.解答1.如图所示,拿一个大口玻璃瓶,瓶内装少量的水,用塞子塞紧,通过塞子上的开口往瓶里打气.(1)当塞子从瓶口跳起来时,可以看到瓶内会出现 .(2)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瓶内的空气膨胀做功时,内能(选填“增加” 或“减少”),温度(选填“升高”或“降低”),使瓶内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2.先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壁玻璃筒里放一小团棉花,然后迅速压下活塞,筒内棉花燃烧起来.对这一现象的解释是,活塞压缩玻璃筒内的空气,对筒内空气,使空气的增加,温度升高,达到棉花的就燃烧起来了.3.如图所示是四个热学实验. 阅读相关说明后,请将实验的字母序号分别填入下面空格处:(1)说明做功可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2)说明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3)说明分子之间有作用力的是; (4)说明分子是在永不停息地运动的是A.两块表面贴合的铅块压紧后,吊起重物也不分开B.加热试管使密闭的试管内产生高温高压的水蒸气C.抽掉玻璃板,两种气体混合在一起D.绳子摩擦铜管,管内乙醛沸腾产生蒸气将塞子推出.4.如图所示,在玻璃瓶中放入少量水,用瓶塞盖紧瓶口,然后往瓶中打气.当瓶塞被推开时,可以看到瓶内有白气产生.这是由于瓶内气体对瓶塞 ,气体内能 ,瓶内气体温度 ,水蒸气液化小水滴而形成的.5.如图所示,在空气压缩引火仪的玻璃筒底部,放入一小团干燥的棉花,用力将活塞迅速下压,玻璃筒内的空气温度升高,空气的内能(填“增加”或“减少”),空气的内能是通过方式改变的,筒内的棉花由于温度升高到着火点而燃烧,棉花的内能是通过方式改变的.6.如图所示,在试管内装些水,用橡皮塞塞住,加热使水沸腾.(1)水沸腾后会出现的现象是 .这个过程中,燃料的能转化为能,又通过做功,把能转化为能(2)利用该实验过程的原理完成工作的是 .7.如图所示的三个演示实验中,分别说明了什么物理问题.图甲图二图丙(1)图甲说明通过方式使物体内能(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2)图乙所示现象叫 ,表明分子在 .(3)图丙现象主要是因为铅块分子之间存在(选填“引”或“斥”)力.。
九年级物理全册13.1 物体的内能练习(新版)沪科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九年级物理全册13.1 物体的内能练习(新版)沪科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九年级物理全册13.1 物体的内能练习(新版)沪科版的全部内容。
《物体的内能》1、(2016•绥化)学校举办春季运动会,参加拔河比赛的同学双手发热,这说明可以改变手的内能,某同学用手握住棒棒冰给手降温,这是利用的方法改变内能。
(选填“做功”、“热传递")2、(2016•济南)如图所示是一个配有活塞的厚壁玻璃筒.先将一块浸有乙醚的棉花放入筒内,然后迅速压下活塞,会发现筒内浸有乙醚的棉花燃烧起来.在迅速压下活塞的过程中,机械能转化为筒内空气的;将浸有乙醚的棉花放入筒内时,即使隔着一段距离也能闻到乙醚特殊的气味,这一现象说明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3、(2015•龙岩)如图,将一根铁丝快速反复弯折数十次,铁丝弯折处会发热,表明铁丝弯折处的升高,内能增大,说明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4、(2016•揭阳)关于温度、热量、内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0℃的冰没有内能B.冰熔化时虽然温度保持不变,但它的内能增加C.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越多D.只要物体的温度不变,物体的内能就一定不变5、(2016•淄博)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多B.物体的内能增加,一定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C.液体的沸点随液面上方气压的增大而降低D.冰水混合物吸热时,温度不变,内能增大6、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相同物态下,同一物体温度降低,它的内能会减少B.物体内能增加,一定要从外界吸收热量C.温度为0℃的物体没有内能D.温度相等的1kg水和100g水内能相同7、(2016•安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内能增加,则一定是外界对物体做了功B.物体的温度升高,则一定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C.物体的温度越高,含有的热量越多D.内能是物体内所有分子动能和势能的总和8、(2016•随州)如图(a)所示,把凉牛奶放在热水里加热,经过一段较长时间,它们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b)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是牛奶温度变化图象B.水和牛奶最后温度相同C.水的温度变化比牛奶大D.牛奶温度变化比水慢9、(2016•莆田)如图所示是古人锻造铁器的过程,关于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加热和锻打属于热传递,淬火属于做功B.加热属于热传递,锻打和淬火属于做功C.加热和淬火属于热传递,锻打属于做功D.加热和淬火属于做功,锻打属于热传递10、如图所示,第二届亚洲青年运动会前夕,主办方通过古老的钻木取火方式,在几分钟内取得火种,并点燃火炬.请你用物体内能改变的方式说明钻木取火的过程.答案与解析1、做功;热传递2、内能;分子3、温度;做功4、B解析:任何物体在任何温度下都具有内能,0℃的冰也有内能,故A错误;冰是晶体,晶体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但内能增加,故B正确;描述热量的术语只能用"吸收“或”放出“,不能用“具有、所含”,故C错误;内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状态和温度都有关系,所以单凭温度不变,不能确定物体的内能就不变,故D错误。
第一节物体的内能基础闯关全练拓展训练1.寒冷的冬季夜晚,许多人喜欢用热水将脚泡一泡才入睡。
在此过程中,脚的内能变化情况是( )A.减小B.不变C.增大D.无法确定2.(2018重庆江津实验学校月考)下面几个例子中,属于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 )A.点燃爆竹,使爆竹腾空而起B.给烧杯加热,使杯内水的温度升高C.冬天,人站在阳光下感到暖和D.用锤敲石头,石头和锤都要发热3.如图所示,女孩哈气是通过方式取暖;男孩搓手是通过方式取暖。
能力提升全练拓展训练1.(2018安徽阜阳九中月考)关于能量及能量之间的转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火山具有内能,冰山不具有内能B.火箭在加速上升时,机械能保持不变C.拦河大坝使水位升高,增加了水的重力势能D.坠落的陨石在空中划过一道亮光时,内能转化为机械能2.如图,将一根铁丝快速反复弯折数十次,铁丝弯折处会发热,表明铁丝弯折处的升高,内能增大,说明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3.(2017江苏盐城中考)5月5日,我国自主研发的大飞机C919首飞成功,飞机升空时,地面人员看到机翼下方红色的“中国商飞”字样,是因为这些字(吸收/反射)了红光。
飞行时,机翼上方空气流速比下方大,所以机翼上方空气压强比下方;飞机外壳与空气摩擦,温度升高,这是通过的方式改变内能的。
拓展训练1.(2018江苏东台第七联盟月考,10,★☆☆)我们知道,冰熔化成水,需要吸热,体积还有所减小,那么关于一块0 ℃的冰完全熔化成0 ℃的水所具有的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它们具有相等的内能B.0 ℃的冰具有较大的内能C.0 ℃的水具有较大的内能D.无法比较2.(2017重庆一中第一次定时作业,6,★★☆)下面是小明同学在学习热学时的“物理学习笔记”,其中正确的是( )A.物体的内能增大,温度一定会升高B.同一物体的温度越高,含有的热量越多C.热量总是自发地从温度低的物体向温度高的物体传递D.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的内能上是等效的3.(2016江西宜春高安模拟,4,★★☆)热熔钻工艺是在金属薄板上一次加工出孔的技术,热熔钻头采用耐磨、耐高温的硬质材料制成。
物体的内能一、选择题1.下述各种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属于做功方式的是().A.冷物体接触热物体后变热B.锯木头时,锯条发热C.电流通过电炉丝,电炉丝发热D.物体在火炉旁被烤热E.热物体在通风的地方凉得快2.关于热传递的概念,下述说法正确的是().A.热传递是物体内能的转移B.热量总是由温度高的物体传给温度低的物体C.两个物体间发生热传递时,温度发生迁移D.只有通过热传递,才能使物体温度升高3.关于热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是物体内能多少的量度B.是非做功过程中物体内能变化的量度C.是物体温度高底的另一种表示方法D.是物体所含能量的多少4.关于物体内能的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内能的多少可以用物体吸热或放热的多少来量度B.内能大的物体热量多C.两物体发生热传递,达到平衡后,它们的内能必定相等D.做功和热传递对于改变物体内能是等效的5.关于做功和热传递,下面叙述正确的是().A.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内能,两者无本质区别B.从热功当量可知,功一定可以转化为热,热一定可以自然地完全转化为功C.在国际单位制中,功和热单位一样,所以两者是一回事D.热量和功是由过程决定的,而内能是由物体状态决定的7.关于物体内能的变化,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吸收了热量,它的内能可能减小B.物体机械能变化时,它的内能可能减小C.外界对物体做功,它的内能可能减小D.物体既吸收热量,又对外做了功,它的内能一定不变8.当物体温度没有改变时,下述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一定没有吸热B.物体与外界一定没有做功C.物体内能一定没有改变D.物体内能有可能改变E.物体与外界可能有热传递和做功功当量和功热当量含义相同,数值相等10.在水蒸发成同温度水蒸汽的过程中,下述说法正确的是().A.内能不增加,不做功,也不要吸热B.内能增加,但对外不做功,要吸热C.内能不增加,但对外做功,要吸热D.内能增加,对外做功,也要吸热二、填空题11.历史上第一个用实验来测定热功当量的人是英国物理学家,热功当量的数值为J= ,12.一个气缸里的气体膨胀时推动活塞做了800J的功,同时向外放出了300焦的热量,则气体内能(增加或减小)多少焦耳J.13.瀑布从10m高处落下,如果下落中减少的机械能全部被水吸收,水的温度将升高 . (水的比热是4.2×103J/(kg·℃)14.从枪膛射出一粒25g的子弹,假定火药爆炸时可产生3.2×104J的热,其中有25%转变为子弹的动能,那么子弹射出枪口时的速度为 m/s.三、计算题15.用2.0×103N的力把一根粗一点的钢筋拉长变细,最后钢筋伸长了20m.若这根钢筋的质量为50kg,它的比热是4.4×102J/(kg·K),假设在拉伸过程中有一半的热量散失.求钢筋的拉伸过程中升高的温度.同步试题三参考答案一、1.B、C 2.A、B 3.B 4.D 5.D 6.D 7.A、C 8.D、E 10.D二、11.焦耳;4.2焦耳/卡(或4.2J/ cal);对物体传递1cal 热量和对物体做4.2J功,使物体内能增加的效果是一样的; 17.64 12.减小1100 13.0.023℃ 14.800三、15.Δt=0.87℃。
沪科版九年级(上)物理13章基础练习13.1内能一、选择题1、两个质量相同的、但温度不同的物体,降低相同的温度,则()A.原来温度高的物体放出的热量多 B.密度大的物体放出的热量多C.比热大的物体放出的热量多 D.传热本领大的物体放出的热量多2、下述现象中,由于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汽车轮胎放气时,气门嘴温度降低 B.从冰箱中拿出来的食物,温度较低C.把烧热的工件放在冷水中,工件温度降低 D.水盆里的凉水在阳光照射下,温度升高3、目前,各地十分关注空气质量,主要是PM2.5值走高,PM2.5是指空气中直径小于2.5μm的颗粒物,其浮在空中做无规则运动,很难自然沉降到地面,吸入后会进入血液对人体形成危害,下列关于PM2.5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温度低于0℃,PM2.5不具有内能B.PM2.5在空气中的运动属于分子热运动C.颗粒之间存在分子的相互作用力 D.PM2.5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4、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吸收了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B.物体温度升高,一定吸收了热量C.物体温度升高,它的内能增加 D.物体内能增加,一定是外界对物体做了功5、目前,各地十分关注空气质量,主要是PM2.5值走高,PM2.5是指空气中直径小于2.5μm的颗粒物,其浮在空中做无规则运动,很难自然沉降到地面,吸入后会进入血液对人体形成危害,下列关于PM2.5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温度低于0℃,PM2.5不具有内能 B.PM2.5在空气中的运动属于分子热运动C.颗粒之间存在分子的相互作用力 D.PM2.5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6、下列现象或事例中,利用做功使物体内能增加的是()A.人们在太阳光下取暖 B.向手上哈气能使手变暖C.汽油机的压缩冲程 D.水烧开时,壶盖被水蒸气顶起来7、下列事例中,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锯木头锯条发热 B.划火柴点火C.烧水时水温升高 D.铁丝来回弯折温度升高8、下列现象中,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跟其他几个不同的是()A.自行车轮胎放气时,气门嘴处温度降低 B.放进冰箱冷冻室的水变成冰块C.在汽油机的压缩冲程中,气缸内气体的温度升高 D.用手来回弯折铁丝,弯折处铁丝温度升高9、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的内能上是等效的.不属于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两手摩擦能发热 B.烧热水水变热C.锯木材锯子发热 D.钻木取火10、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要物体的温度不变,内能就一定不变 B.物体温度升高,所含热量增多C.物体温度相同,它们之间就不能发生热传递 D.物体温度越高,放出的热量越多11、在试管内装有少量的水,塞上塞子,用大号注射器向试管内打气,会观察到许多物理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向试管内打气时,外界对试管内的气体做功 B.向试管内打气时,试管内的气体内能减小C.塞子跳出时,看到试管内有白雾出现,是汽化现象D.塞子跳出时,试管内的气体温度升高12、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温度低的物体内能一定小 B.物体吸热温度一定升高C.内能小的物体也可能将热量传给内能大的物体 D.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热量越多1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一个物体温度升高,一定是吸收了热量 B.同一物体,温度越高内能越大C.0℃的冰没有内能,它的分子也不会运动 D.物体温度越高,所含热量越多14、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要物体的温度不变,内能就一定不变 B.物体温度升高,所含热量增多C.物体温度相同,它们之间就不能发生热传递 D.物体温度越高,放出的热量越多15、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温度越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越多 B.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不一定大C.物体温度升高,一定是吸收了热量 D.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向内能小的物体传递16、将一支内有弹簧的圆珠笔向下按压,放手后笔会向上弹起一定高度.下列关于该过程中能量变化的叙述,其中正确的是( )A.向下按笔的过程中,弹簧的弹性势能减小B.向下按笔的过程中,笔的重力势能增大C.笔向上弹起的过程中,笔的重力势能增大D.笔向上弹起的过程中,弹簧的弹性势能增大17、下列关于温度、内能以及能量转化三者说法正确的是:A.若物体内能增加,则物体的温度可能升高B.用铁锤敲打石头,锤头会变热,是物体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C.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传到内能小的物体;D.若物体的温度升高,一定吸收了热量.18、下列事例中,通过热传递使物体内能增加的是:A.放入电冰箱中的食物温度降低; B.给自行车轮胎充气时,气筒变热;C.夏天,在阳光的照射下,柏油路面温度升高 D.冬天,两手互相搓一搓,觉得暖和.19、下列现象中,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打开啤酒瓶盖,瓶口处气体温度降低; B.放进冰箱冷冻室的水变成冰块;C.在汽油机的压缩冲程中,汽缸内的温度升高;D.用手来回弯折铁丝,弯折处铁丝温度升高. 20、(多选)下列实例中,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两手相互摩擦,手的温度升高 B.用煤气炉给水加热,水的温度升高C.把蔬菜放进冰箱,蔬菜的温度降低 D.在阳光照射下,公园里石凳的温度升高二、填空题21、中山小榄的“菊花肉”爽脆不腻,清香可口,赢得了一致好评.“菊花肉”看来虽肥,但刚刚出锅的菊花肉芬芳扑鼻,这是由于分子造成的,烹饪过程中其内能是通过方式改变的.凉了之后的“菊花肉”不是很香了,说明分子热运动的快慢与有关22、摩擦生热的实质是用______的方法来改变物体的内能;冬天,人坐在火炉旁被烤热,这是用______的方法来改变物体的内能.23、在摩擦生热的现象中______转化为______;在气体膨胀做功的现象中,______转化为______.24、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是________和________. 25、“钻木”能“取火”,说明______ 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烤火”能“取暖”,说明 ______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这两种方式在改变物体的内能上是______. 26、如图11所示,小明从滑梯下滑的过程中,他的重力势能_______(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在这过程中,小明感觉到臀部发热,这说明通过_______(选填“做功”或“热传递”)的方式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27、把图钉帽在课桌上来回摩擦几下后,图钉帽热得烫手,这是用 的方法改变了物体的内能;把瓶装水放在冰箱里,一会儿变凉了,这是用 的方法改变了物体的内能.28、如图所示,小华从滑梯上滑下时,臀部温度升高,内能 (选填“增大”或“减小”),这是通过 (选填“做功”或“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 29、用燃气灶烧水是通过 的方式改变水的内能,泡茶时满屋都可闻到茶的清香,这表明分子在不停地 . 31、如图所示是一种空气锤,它是利用压缩空气使活塞迅速推出,产生巨大压力,能将铁钉打入木板,甚至能将混凝土压碎。
下列关于空气锤的使用,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空气被压缩时,体积减小,压强增大; B 、压缩空气对外做功时,自身的内能会增大; C 、铁钉被打入木板,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D 、混凝土能被压碎,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32、流星是指运行在星际空间的流星体进入地球大气层,并与大气摩擦燃烧所产生的光迹,流星体与大气层剧烈摩擦,其表面温度可达8000℃以上,这个过程中流星内能增加是通过 (选填“做功”或“热传递”)实现的,这一过程中的能量转化与汽油机的 冲程的能量转化相同. 33、新型防空导弹“红旗﹣9”试射,导弹上升过程中,与空气摩擦导致内能 (填“增大”“减少”或“不变”),此内能改变是通过 的方式实现的.用无烟煤来做饭时,热量大部分是通过_________的方式传递给锅. 34、将一壶热水置于室内,过一段时间后水的温度会降低,它的内能将 ,这是通过 的方法改变水的内能. 35、新型防空导弹“红旗﹣9”试射,导弹上升过程中,与空气摩擦导致内能 (填“增大”“减少”或“不变”),此内能改变是通过 的方式实现的.用无烟煤来做饭时,热量大部分是通过 方式传递给锅. 36、通常情况下,液化气是气体,人们用压缩体积方法将其变为液态。
若液化气钢瓶放在烈日下曝晒,如图所示,将通过 的方法使它的内能 ( 选填“减少”或“增加”),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因此液化气钢瓶严禁曝晒。
三、简答题 37、如图所示,第二届亚洲青年运动会前夕,主办方通过古老的钻木取火方式,在几分钟内取得火种,并点燃火炬.请你用物体内能改变的方式说明钻木取火的过程.38、问:你知道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吗? 39、问:温度越高的物体其内能越大“这句话对吗? 40、问:内能和机械能有什么区别?沪科版九年级(上)物理13章基础练习13.1内能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C【考点】温度、热量与内能的关系.【分析】两个质量相同的、但温度不同的物体,降低相同的温度时,其所能放出热量的多少与其比热容有关,故在分析判断时应联系公式Q=cm△t进行判断.【解答】解:A、由于两个物体的m相同,其原来的温度不同,但其降低的温度△t相同,据公式Q=cm△t知,想比较放出的热量Q的大小,即还需知道比热容的关系才能判断,故该选项错误;B、物体的密度的大小与其所放出热量的多少是没有关系的,故该选项是错误的;C、据公式Q=cm△t知,质量相同,其变化的温度相同,比热容大的物体所能放出的热量多,故该选项是正确的;D、传热本领的大小与其所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多少无关,故该选项是错误的.故选C.2、A【考点】做功改变物体内能.【分析】解决此题要知道气体对外做功内能降低,温度下降.【解答】解:A、气体膨胀对外做功,温度下降,吹出的气流温度比环境温度低,同时热传递带走了气门嘴的温度,所以温度下降,符合题意;B、从冰箱中拿出来的食物,温度较低,是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不符合题意;C、把烧热的工件放在冷水中,工件温度降低,是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不符合题意;D、水盆里的凉水在阳光照射下,温度升高,是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不符合题意;故选A.3、D4、C【考点】温度、热量与内能的关系.【分析】(1)晶体熔化过程,吸热但温度不变;(2)(4)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3)内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温度等有关;【解答】解:A、晶体熔化过程,虽然吸热,但温度不变,故A错误;B、物体温度升高,可能从外界吸收了热量,也可能是外界物体对他做了功,故B错误;C、同一物体,质量不变,温度升高,内能增加,故C正确;D、物体内能增加,可能是外界对物体做了功,也可能是由于从外界吸收了热量,故D错误;故选C.【点评】需要注意的是物体有内能变化时,温度不一定变化,并且要掌握吸热或者放热温度不变的几种特殊情况.5、D【考点】内能的概念;分子动理论的其它内容及应用.【分析】(1)组成物质的所有分子动能与分子势能的和统称为物体内能;(2)组成物质的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的热运动;(3)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PM2.5是微小物体,不是分子,不能说分子无规则运动.【解答】解:A、环境温度低于0℃时,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PM2.5内能不为零,故A说法错误;B、PM2.5是固体小颗粒,不是分子,PM2.5在空气的运动不属于分子热运动.故B说法错误;C、PM2.5是指直径等于或者小于2.5微米的固态颗粒物,不是分子,PM2.5在空气中运动,不属于分子无规则运动,属于机械运动,故C说法错误;D、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PM2.5是指直径等于或者小于2.5微米的固态颗粒物,所以PM2.5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故D说法正确.故选D.【点评】知道PM2.5是固体小颗粒,是分子团,而不是分子;组成物质的分子不停地作无规则热运动,物体的内能不可能为零,是解题的关键.6、C【考点】做功改变物体内能.【分析】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两种:做功和热传递,热传递过程是能量的转移过程,而做功过程是能量的转化过程.【解答】解:A、人们在太阳光下取暖,属于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不符合题意.B、向手上哈气能使手变暖,属于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不符合题意.C、汽油机的压缩冲程,是压缩气体,内能增加,温度升高,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过程,属于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符合题意.D、烧开水时,壶盖被水蒸气顶起来,属于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但是使物体内能减少,不符合题意.故选C.7、C【考点】热传递在生活中的应用.【分析】解决此类问题要知道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两种:做功和热传递,热传递过程是能量的转移过程,而做功过程是能量的转化过程.【解答】解:A、锯木头锯条发热是摩擦生热,是利用做功来改变物体内能的,不符合题意;B、划火柴点火,属于擦燃,是摩擦生热,是利用做功来改变物体内能的,不符合题意;C、烧水时水温升高,是水从火吸热,是通过热传递改变了物体的内能,符合题意.D、铁丝来回弯折温度升高,是利用做功来改变物体内能的,不符合题意.故选C.8、B【考点】物体内能的改变.【分析】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两种:做功和热传递,热传递过程是能量的转移过程,而做功过程是能量的转化过程.【解答】解:A、自行车轮胎放气时,气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小,温度减小,因此该现象是通过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B、冰箱内的温度很低,水变成冰时,需要放出热量,因此是通过热传递来改变物体内能的;C、在汽油机的压缩冲程中,活塞对气体做功,内能增加,温度升高,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因此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D、用手来回弯折铁丝时,机械能转化为铁丝的内能,内能增大温度升高,是通过做功改变了物体的内能.故选B.9、B【考点】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分析】知道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两种:做功和热传递,热传递过程是能量的转移过程,而做功过程是能量的转化过程【解答】解:A、两手摩擦能发热,是克服摩擦力做功,属于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不符合题意;B、烧热水水变热,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增加水的内能,符合题意;C、锯木材锯子发热,是克服摩擦力做功,属于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不符合题意;D、钻木取火,克服摩擦力做功,属于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此题是考查对做功和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辨别,注意区分其实质,一个是能量的转化,一个是能量的转移.10、C【考点】温度、热量与内能的关系.【分析】(1)晶体熔化过程,吸热但温度不变;(2)热量是一个过程量,不能说含有多少热量;(3)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存在温度差;(4)物体放出热量的多少与物体的质量、比热容和变化的温度有关;【解答】解:A、晶体熔化过程,吸热内能增加,但温度不变,故A错误;B、热量是一个过程量,不能说含有多少热量,故B错误;C、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存在温度差,物体温度相同,它们之间就不能发生热传递,故C正确;D、物体放出热量的多少与物体的质量、比热容和变化的温度有关,故D 错误;故选C.11、A【考点】做功改变物体内能;液化及液化现象.【分析】用力往瓶内打气,对瓶内气体做功,瓶内气体内能增加、温度升高、压强增大;继续打气,当瓶内气体压强大于大气压强,瓶塞跳起,水蒸气对塞子做功,内能减少、温度降低,瓶内的水蒸气液化形成小液滴,出现水雾.【解答】解:AB、向瓶内打气,压缩气体做功,使瓶内气体内能增大,故A正确、B 错误;C、塞子跳出时,瓶中出现白雾,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故C错误;D、瓶塞跳出时,瓶内气体对外做功,内能转化为瓶塞的机械能,瓶内气体内能减小,温度降低,故D错误.故选A.12、C【考点】温度、热量与内能的关系.【分析】(1)一切物体都有内能,物体的内能与温度、质量和状态有关;(2)晶体在熔化时,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内能增加;(3)热传递的条件:有温度差;(4)热量是指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不能说含有多少热量.【解答】解:A、因为内能与温度、质量和状态有关,故A错误;B、晶体熔化时吸热,温度不变,如冰熔化时,温度不变,但内能增加,故B错误;C、热传递的条件是有温度差,因此内能小的物体可以将热量传递给内能大的物体;故C正确;D、物体温度越高,内能越多,不能说含有的热量越多,故D错误.故选C.13、【考点】温度、热量与内能的关系.【分析】(1)要知道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并且这两种方法在改变物体内能上是等效的;(2)要知道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同一物体的温度越高,内能越大;(3)任何物体在任何温度都具有内能;(4)热量是一个过程量,不能够用含有这个词来形容.【解答】解:A、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两种:做功和热传递;物体内能增加可能是吸收了热量,也可能是外界对物体做功,故A错误;B、物体温度升高,物体内部的分子运动加快,因此物体的内能一定增加,故B正确;C、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即一切物体都有内能,故C错误;D、高温物体分子运动比低温物体分子运动剧烈,具有的分子动能大,热量是过程量不能够用含有这个词,故D错误.故选B.14、C【考点】温度、热量与内能的关系.【分析】(1)晶体熔化过程,吸热但温度不变;(2)热量是一个过程量,不能说含有多少热量;(3)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存在温度差;(4)物体放出热量的多少与物体的质量、比热容和变化的温度有关;【解答】解:A、晶体熔化过程,吸热内能增加,但温度不变,故A错误;B、热量是一个过程量,不能说含有多少热量,故B错误;C、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存在温度差,物体温度相同,它们之间就不能发生热传递,故C正确;D、物体放出热量的多少与物体的质量、比热容和变化的温度有关,故D 错误;故选C.15、B16、C17、A18、C19、 B20、BCD【考点】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分析】改变物体内能有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做功主要有摩擦生热和压缩气体做功,做功实质是能量的转化,热传递实质是内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是从一个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到低温部分,其实质是能的转移.【解答】解:A、双手因摩擦而发热,属于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故A错误;B、用煤气炉给水加热,水温升高,属于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故B正确;C、把蔬菜放进冰箱,蔬菜的温度降低,属于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故C正确;D、在阳光照射下,公园里石凳的温度升高,属于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故D正确.故选:BCD.【点评】本题考查了改变物体内能有两种方式,结合生活实际解决问题.二、填空题21、【考点】扩散现象;分子的热运动;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分析】(1)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组成物质的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的运动,分子热运动的速度和液体的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的越剧烈;(2)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做功与热传递两种方式.【解答】解:刚刚出锅的菊花肉芬芳扑鼻,这是由于组成物质的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造成的;在烹饪过程中,内能的增加是通过热传递方式实现的;因为温度越低,分子热运动越慢,故凉了之后的“菊花肉”不是很香了.故答案为:无规则运动;热传递;温度.22、【考点】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分析】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两种:做功和热传递;热传递过程是能量的转移过程,而做功过程是能量的转化过程.【解答】解:摩擦生热是指克服摩擦做功,使物体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即用做功的方法改变物体的内能;冬天在火炉旁取暖,内能发生了转移,这是通过热传递的方法改变物体的内能.故答案为:做功;热传递.【点评】解决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能根据做功和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区别正确判断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23、机械能;内能;内能;机械能.24、【考点】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分析】本题抓住改变物体内能有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做功主要有摩擦生热和压缩气体做功,做功实质是能量的转化,热传递实质是内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是从一个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到低温部分,有传导、对流和辐射三种方式.【解答】解: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是做功和热传递.故答案为:做功;热传递.25、做功热传递等效的26、减小做功27、【考点】物体内能的改变.【分析】做功改变内能的实质是能量的转化,同时伴随着物体的运动;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它的实质是内能的转移.【解答】解:让图钉冒在课桌上来回摩擦几下后,发现图钉冒变烫了,这是用做功的方法改变了物体的内能,在这一过程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把瓶装水放在冰箱里,一会儿变凉了,这是用热传递的方法改变了物体的内能,在这一过程中,内能发生了转移.故答案为:做功;热传递.28、【分析】改变内能的方式有两种,即做功和热传递,做功改变内能属于能量的转化,而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属于能量的转移.【解答】解:小华从滑梯上滑下,下滑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做功,使得其臀部的内能增加,故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了内能.故答案为:增大;做功.【点评】在做功改变内能的过程中,若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会增加,若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会减小.29、【分析】(1)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做功和热传递;(2)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组成物质的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扩散现象证明了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解答】解:用燃气灶烧水时,水从燃气灶的火焰上吸收热量,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水的内能,使水的温度升高;泡茶时满屋都可闻到茶的清香,是茶的香气分子扩散到空气中,所以香气漂满屋子,说明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答案为:热传递;做无规则运动.【点评】本题考查了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和分子热运动的知识,属于基础题.30、【分析】改变内能的方式有两种,即做功和热传递,做功改变内能属于能量的转化,而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属于能量的转移.【解答】解:小华从滑梯上滑下,下滑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做功,使得其臀部的内能增加,故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了内能.故答案为:增大;做功.【点评】在做功改变内能的过程中,若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会增加,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