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溶解第二课怎样加快溶解练习题
- 格式:doc
- 大小:33.50 KB
- 文档页数:2
“怎样加快溶解”练习题填空题1、要在一杯水中溶解一小块肥皂,使之加快溶解的方法有__搅拌__、__切碎_、__加热水__。
选择题1、把形状、大小相同的两块肥皂放在装有半杯水的杯中, C 组溶解得快。
A、搅拌,不切碎B、切碎,不搅拌C、搅拌,切碎2、把一块大小不同的两块方糖放在温度不同的两杯水中, C 溶解得快。
A.大的方糖B.小的方糖.C.不确定判断题1、在影响溶解快慢的各因素中,温度对物质溶解快慢的影响要比搅拌对溶解速度的影响大得多。
(×)2、糖块含在嘴里不动比用舌头翻动搅拌溶解得慢。
(√)3、肥皂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要溶解的快。
(√)4、一块切碎的肥皂要比没有切碎的肥皂在水里溶解的慢。
(×)实验题1、你能想出一些加快糖块溶解的办法吗?搅拌、切碎、加热水。
2、设计一个“加快肥皂块在水中溶解”的实验:(1)实验名称:加快肥皂块在水中溶解(2)我的假设: 搅拌能加快肥皂块在水中溶解。
(3)实验器材:两块大小一样的肥皂、搅拌棒、两个杯子、水(4)实验步骤:A、两个杯子倒同样多的水。
B、把两块同样大小的肥皂块同时放入两个杯子中。
C、用搅拌棒搅拌其中的一杯,看看哪杯中的肥皂块溶解得快。
(5)实验结论:搅拌后的肥皂块溶解得要快,所以搅拌能加快物体溶解。
3、设计“怎样加快方糖的溶解”实验。
(1)影响方糖在水中溶解速度的因素一般有以下几个:①是否搅拌②方糖是否切碎③水的温度④水量的多少(2)请你选择其中一个因素来测试一下它对方糖溶解速度是否有影响,并把部分设计方案填在下面的表格中。
《物质在水中是怎样溶解的》习题一、填空题1.如果物质能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散在水中,不会自行_______________、也不能用_______________的方法把溶液中的的物质分离出来。
说明它在水中_______________;反之则在水中不能溶解。
2.把一小勺食盐和一小勺沙分别放入两杯水中,用筷子搅拌,能在水里溶解的是_______________,不能溶解的是_______________。
3.食盐之所以能溶解这是因为它放入水中后,化成了_______________的微粒______________地分布在水中,且不能用_______________的方法分离出来。
4.高锰酸钾______________色细长斜方柱状结晶,带______________色的金属光泽。
二、选择题1.过滤高锰酸钾溶液后,得到的溶液是()A、无色透明的B、浑浊的C、紫红色2.高锰酸钾进入水中时的状态是()搅拌后高锰酸钾的状态是()A 慢慢溶解溶解速度加快 B溶解速度加快慢慢溶解C 慢慢溶解水变为澄清、紫红色的液体。
3.关于白糖在水中溶解后,正确的说法是()A 中间最甜B 底部最甜C 各个地方一样甜三、判断题1.沙子放入水中后,经过搅拌后仍然沉在水底没有什么变化。
()2.高锰酸钾不能溶解于水中。
()3.不能用手直接取高锰酸钾,需要用药匙来取。
()四、应用题小明通过实验发现:高锰酸钾投入水中,有的地方颜色深,有的地方颜色浅,于是他判断,高锰酸钾不能在水中溶解,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五、实验题1.观察记录高锰酸钾在水中溶解前后的变化,并回答问题。
《物质在水中是怎样溶解的》习题答案一、填空题1.均匀地稳定地沉降过滤能够溶解2.食盐,沙3.肉眼看不见,均匀,过滤4.深紫蓝二、选择题1.C2.A3.C三、判断题1.√2.×3.√四、应用题慢慢溶解溶解速度加快高锰酸钾在水中化成了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均匀地分布在水中,水变为澄清、紫红色的液体百度文库是百度发布的供网友在线分享文档的平台。
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1、某些固体物质溶解在水里,能够形成、、的溶液.答案:均匀|透明|稳定解析:解答:某些固体物质溶解在水里,能够形成均匀、透明、稳定的溶液.分析:考察溶解的特征.2、胶水进入水中的状态,首先是 ,然后 .答案:极少数溶解,沉入水底|一缕缕的扩散解析:解答:胶水进入水中状态:先浮在水面,再下沉,然后一缕缕的扩散.分析:考察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2、胶水进入水中的状态,轻轻搅拌 ,充分搅拌 ,最后变成胶水溶液. 答案:部分溶解|全部溶解解析:解答:胶水进入水中的状态,轻轻搅拌部分溶解,充分搅拌全部溶解,最后变成胶水溶液.分析:考察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4、洗发水进入水中的状态,首先是 ,然后 . 答案:极少数溶解,沉入水底|一缕缕的扩散解析:解答:洗发液进入水中状态:先浮在水面,再下沉,然后一缕缕的扩散.分析:考察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5、洗发水进入水中的状态,轻轻搅拌 ,充分搅拌 ,最后变成洗发水溶液.答案:部分溶解|全部溶解解析:解答:洗发水进入水中的状态,轻轻搅拌部分溶解,充分搅拌全部溶解,最后变成洗发水溶液.分析:考察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6、把食用油加入水中,食用油会上浮,说明 .答案:食用油不溶解于水解析:解答:把食用油加入水中,食用油会上浮,说明食用油不溶解于水.分析:总结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7、在食用油和水的混合物中加入少量洗洁精,振荡后,食用油溶解,这说明.答案:食用油溶解在洗洁精中.解析:解答:在食用油和水的混合物中加入少量洗洁精,振荡后,食用油溶解,这说明食用油溶解在洗洁精中.分析:考查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8、食盐能溶解在水中,形成了 .答案:透明、稳定的溶液解析:解答:食盐能溶解在水中,形成了透明、稳定的溶液.分析:考察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9、食用油不能溶解在水中,形成的是 .答案:混合物解析:解答:食用油不能溶解在水中,形成的是混合物.分析:考查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10、所有液体都可以溶解在水中. ()答案:错误解析:解答:不是所有液体都溶解在水中,例如食用油不能溶解在水中.分析:考察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11、醋能在水中溶解,但水不能在醋中溶解. ()答案:错误解析:解答:溶解是相互的,醋能在水中溶解,水也能在醋中溶解.分析:考察水能溶解一些物质.12、食用油能在水中溶解. ()答案:错误解析:解答:食用油不能在水中溶解,形成混合物.分析:考察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13、食用油和水的混合物,加入少量洗洁剂,食用油可以溶解. ()答案:正确解析:解答:在洗洁剂的作用下,食用油可以溶解在水中.分析:考察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14、胶水或洗发水进入水中是怎样变化的?答案:先浮在水面,再下沉,然后一缕缕的扩散,轻轻搅拌部分溶解,充分搅拌全部溶解,最后变成胶水或洗发液溶液.解析:解答:胶水或洗发液进入水中状态:先浮在水面,再下沉,然后一缕缕的扩散,轻轻搅拌部分溶解,充分搅拌全部溶解,最后变成胶水或洗发液溶液.分析:考查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15、食用油在水中的状态是什么?怎样才能使食用油溶解?答案:把食用油加入水中,食用油会上浮,说明食用油不溶解于水,在食用油和水的混合物中加入少量洗洁精,振荡后,食用油溶解.解析:解答:食用油在水中的状态:把食用油加入水中,食用油会上浮,说明食用油不溶解于水,在食用油和水的混合物中加入少量洗洁精,振荡后,食用油溶解.分析:考察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
第二单元《溶解》练习13.溶解的特征:①,并且不能用或的方法分离出来。
2.过滤实验中用到的器材有:。
3.做过滤实验时,要注意“”。
(一贴:。
两低:。
三靠:。
)4.高锰酸钾是(填颜色和形状),常被用来消毒和防腐,但,需要用小匙来取。
5.观察和区别“物质在水中是否溶解”的方法有:的变化、在水中是否、能否用或的方法分离。
6.食盐、小苏打、高锰酸钾、胶水、洗发液、醋、酒精都在水中,形成了透明、稳定的,沙、面粉、食用油在水中,形成的是。
7.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食盐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比小苏打要。
8.轻轻开启一瓶汽水,用注射器吸出约1/3管汽水,再用橡皮帽封住管口,向外拉注射器的活塞,看到注射器里的,向下推注射器活塞,看到注射器里的。
9.水除了能溶解和之外,还能少量地溶解氧气、二氧化碳等。
水中的动物和植物就是靠溶解在水中的氧气进行呼吸的。
汽水中的气体是通过加压或化学方法溶解的,所以瓶一打开,气体就冒出来了。
10.、、等方法可以加快物质在水中的溶解。
11.在100毫升水中,食盐溶解的量是有限度的,大约是克。
12.溶解在水中的食盐能用的方法把食盐和水分离出来。
13.给杯子中的盐水加热,可以分离食盐和水,需要的材料有:。
14.酒精灯的火焰分为三个部分,外焰的,内焰其次,焰心的。
15.点燃酒精灯时一定要用,决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对火。
加热完毕需要熄火时,可用,盖灭时需再,以避免以后使用时灯帽打不开,绝对禁止用嘴吹灭火!盐能够溶解在水中,也能从水中分离出来,人们就是利用了盐的这个特点,把海水引进盐田,用太阳的热量使海水中的水分蒸发,最后析出盐的结晶。
酒精是容易挥发和燃烧的液体,万一有洒出的酒精在灯外燃烧,不要惊慌,可用湿抹布或沙土扑灭。
七、小小科学家:请你制定一份“1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的探究方案。
①研究问题②材料准备③研究方法(前三问写在背面)我的结论:100毫升水大约能溶解()克食盐。
四年级科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附参考答案班级姓名成绩一、填空。
第二单元溶解单元全练全测一、填空题。
1.溶解是指物质、稳定地分散在水中,不会自行,也不能用的方法把物质从水中分离出来。
2.过滤时,漏斗下端的管口要烧杯的内壁,漏斗里液体的液面要滤纸的边缘。
3.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食盐的溶解能力比小苏打。
4.轻轻地打开一瓶汽水,用注射器吸入告液体,用橡皮帽封住管口(如下图)。
慢慢地往外拉注射器的活塞,会观察到;再慢慢往回推注射器的活塞,会观察到,以上现象说明了。
5.胶水、洗发液均匀地分散在水中,我们就说它被水了;油在水面上,我们就说油;油在洗涤剂中不见了,我们就说它被洗涤剂了。
6.可以用、、等方法加快物质的溶解速度。
7.酒精灯的温度最高,其次,温度最低。
8.将沙子从水中分离出来,应该采用的方法;将食盐从水中分离出来,应该采用的方法。
9.高锰酸钾常常被用来和。
10.在一杯水中加入少量的食盐,看到的现象是,继续加入较多量的食盐后,发现有,说明食盐不能再了。
二、判断题。
1.有些物质不能溶解在水中,但可以溶解在其他的液体中。
( ) 2.观察植物油在水中的变化,可以帮助我们清楚地了解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情况。
( ) 3.可以用搅拌的方法让更多的盐溶解在水中。
( ) 4.高锰酸钾溶解于水后形成了一种无色、透明的溶液。
( ) 5.一种物质在水中不能溶解,在其他物质中同样不能溶解。
( ) 6.气体物质的溶解能力只与温度有关,因此夏天贮存饮料应放在阴凉处。
( ) 7.因为砂糖能溶解于水,所以在一杯水中能无限制地溶解砂糖。
( ) 8.水蒸发了,溶解在水中的食盐也同时蒸发了。
( )9.把盐水放在太阳底下晒,可以将食盐和水分离。
( ) 10.石棉网的作用是让物体加热的更快。
( ) 三、选择题。
1.我们观察到( ),说明沙子在水中没有溶解。
A.沙子看不见了B.在滤纸上没有留下沙子C.沙子沉在水底2.高锰酸钾刚放入水中时,( )的地方高锰酸钾的浓度最高。
A.无色透明B.深紫色C.淡紫色3.下列物体中,( )刚放入水中时不能马上就溶解,并且还有沉淀,但充分搅拌后就溶解了。
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溶解》试卷一、填空:(共13分)二、判断。
(对的打“√”,错的打“×” 共10分) 1、盐、砂糖、沙子都能溶解于水。
( )2、因为砂糖能溶解于水,所以在一杯水中能无限地溶解砂糖。
( )3、水中不能溶解空气。
( )4、水蒸发了,溶解在水里的食盐也同时蒸发了。
( )5、粗盐在水中熔接的快,细盐在水中溶解的慢。
( )6、空气能溶解在水里,油也能溶解在水里。
( )7、水能溶解任何物质。
( )8、已经溶解在水中的物质都能用过滤的方法从水中分离出来。
( ) 9、水蒸发了,溶解在水里的食盐也同时蒸发了。
( )10、分离食盐和水的实验时,要等蒸发皿中的水干了再移开酒精灯。
( ) 三、选择(共16分)1、在水里滴几滴油,油会( )。
A.浮在水上,不能在水中溶解B.沉在水底,不能在水中溶解C.在水中溶解。
2、下面哪一种物体可能不会溶解于水?( )A .巧克力B .奶糖C .薯片 3、我们可以用( )方法把食盐从水中分离出来。
A .过滤B .沉淀C .蒸发 4、正确熄灭酒精灯的方法是。
( )A .用嘴吹灭B .用灯帽盖一次C .用灯帽盖二次 5、在做蒸发食盐水的实验中( )。
A 水完全蒸发后熄灭酒精B 水还未完全蒸发前熄灭酒精灯。
6、一杯浓盐水的底部还有未溶解的食盐,我们可以用下列哪种方法使杯底的食盐溶解掉( )。
A .往杯中加水B .不断搅拌C .使杯中的水蒸发7、石棉网的主要作用是( )。
A .加热的更快B .让蒸发皿均匀受热C .不让蒸发皿底部变黑8、酒精是容易挥发和燃烧的液体。
在做实验时,万一有洒出的酒精在灯外燃烧,我们应该( )A 用电扇吹B 马上跑C 不要惊慌,可用湿抹布或用沙土扑灭。
四、在括号内写出酒精灯各部分名称(5分)。
五、思考题(6分)。
1.手上沾了油,用水怎么也洗不干净,在手上加点洗涤剂就洗干净了,为什么?2、摇晃一下汽水瓶,为什么会有泡沫产生?。
第二单元溶解单元全练全测一、填空题。
1.溶解是指物质、稳定地分散在水中,不会自行,也不能用的方法把物质从水中分离出来。
2.过滤时,漏斗下端的管口要烧杯的内壁,漏斗里液体的液面要滤纸的边缘。
3.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食盐的溶解能力比小苏打。
4.轻轻地打开一瓶汽水,用注射器吸入告液体,用橡皮帽封住管口(如下图)。
慢慢地往外拉注射器的活塞,会观察到;再慢慢往回推注射器的活塞,会观察到,以上现象说明了。
5.胶水、洗发液均匀地分散在水中,我们就说它被水了;油在水面上,我们就说油;油在洗涤剂中不见了,我们就说它被洗涤剂了。
6.可以用、、等方法加快物质的溶解速度。
7.酒精灯的温度最高,其次,温度最低。
8.将沙子从水中分离出来,应该采用的方法;将食盐从水中分离出来,应该采用的方法。
9.高锰酸钾常常被用来和。
10.在一杯水中加入少量的食盐,看到的现象是,继续加入较多量的食盐后,发现有,说明食盐不能再了。
二、判断题。
1.有些物质不能溶解在水中,但可以溶解在其他的液体中。
( ) 2.观察植物油在水中的变化,可以帮助我们清楚地了解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情况。
( ) 3.可以用搅拌的方法让更多的盐溶解在水中。
( ) 4.高锰酸钾溶解于水后形成了一种无色、透明的溶液。
( ) 5.一种物质在水中不能溶解,在其他物质中同样不能溶解。
( ) 6.气体物质的溶解能力只与温度有关,因此夏天贮存饮料应放在阴凉处。
( ) 7.因为砂糖能溶解于水,所以在一杯水中能无限制地溶解砂糖。
( ) 8.水蒸发了,溶解在水中的食盐也同时蒸发了。
( )9.把盐水放在太阳底下晒,可以将食盐和水分离。
( ) 10.石棉网的作用是让物体加热的更快。
( ) 三、选择题。
1.我们观察到( ),说明沙子在水中没有溶解。
A.沙子看不见了B.在滤纸上没有留下沙子C.沙子沉在水底2.高锰酸钾刚放入水中时,( )的地方高锰酸钾的浓度最高。
A.无色透明B.深紫色C.淡紫色3.下列物体中,( )刚放入水中时不能马上就溶解,并且还有沉淀,但充分搅拌后就溶解了。
科学小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班级姓名一、填空(每空2分,共22分)1. 我们通常利用酒精灯火焰的给物体加热。
2. 我们喝的饮料“可乐”中溶解了大量的。
3. 石棉网的主要作用是。
4. 把大小、形状相同的两块肥皂分别放入热水对冷水中,中的肥皂溶解得快。
在这个实验中,只有可以不同,其他所有条件都要。
5. 加快物体溶解的办法有、、等。
6. 50毫升水大约能够溶解克食盐。
50毫升水大约能够溶解克小苏打。
二、判断(每小题2分,共20分)1. 盐、砂糖、沙子都能溶解于水。
2. 可溶解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是没有限度的。
3. 水中不能溶解空气。
4. 水蒸发了,溶解在水里的食盐也同时蒸发了。
5. 在过滤过程中,漏斗下端的管口要紧靠烧杯的内壁。
6. 空气能溶解在水里,油也能溶解在水里。
7. 我们可以用过滤的方法把溶解在水里的食盐分离出来。
8. 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比食盐强。
9. 所有的液体都能溶解在水中。
10. 酒精和水可以以任意比混合。
三、选择(每小题2分,共30分)1. 一杯浓盐水的底部有一些再也溶解不了的盐。
我们可以用()的方法使杯底的盐溶解。
A. 不断搅拌B. 往杯里加水C. 使杯中的水蒸发2. 奶粉能溶解于水中,所以它()。
A. 有沉淀B. 在水中的分布是均匀的C. 能被过滤出来3. 下列()两种物质都不能在水中溶解。
A.食盐、砂糖B. 高锰酸钾、味精C. 面粉、沙4. 下列物体中,()刚放下去时不能马上就溶解,并且还有沉淀,但充分搅拌后就溶解了。
A. 沙子B.酒精C.洗手液D.醋5. 把少量的()放进水里充分搅拌后,我们还能够看到颗粒。
A.沙B.食盐C.高锰酸钾6. ()放人水中后,会沉到水底。
A.胶水B.酒精C.食用油7. 用()方法是不能分离食盐与水的。
A. 给杯子里的盐水加热B. 把盐水放到太阳下C. 过滤8. 在利用蒸发的方法制取食盐颗粒的实验中,需要用到的仪器是()。
A.烧杯B.蒸发皿C.天平9. ()的方法可以使冰糖在水中溶解得最快。
第二单元《溶解》练习13.溶解的特征:①,并且不能用或的方法分离出来。
2.过滤实验中用到的器材有:。
3.做过滤实验时,要注意“”。
(一贴:。
两低:。
三靠:。
)4.高锰酸钾是(填颜色和形状),常被用来消毒和防腐,但,需要用小匙来取。
5.观察和区别“物质在水中是否溶解”的方法有:的变化、在水中是否、能否用或的方法分离。
6.食盐、小苏打、高锰酸钾、胶水、洗发液、醋、酒精都在水中,形成了透明、稳定的,沙、面粉、食用油在水中,形成的是。
7.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食盐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比小苏打要。
8.轻轻开启一瓶汽水,用注射器吸出约1/3管汽水,再用橡皮帽封住管口,向外拉注射器的活塞,看到注射器里的,向下推注射器活塞,看到注射器里的。
9.水除了能溶解和之外,还能少量地溶解氧气、二氧化碳等。
水中的动物和植物就是靠溶解在水中的氧气进行呼吸的。
汽水中的气体是通过加压或化学方法溶解的,所以瓶一打开,气体就冒出来了。
10.、、等方法可以加快物质在水中的溶解。
11.在100毫升水中,食盐溶解的量是有限度的,大约是克。
12.溶解在水中的食盐能用的方法把食盐和水分离出来。
13.给杯子中的盐水加热,可以分离食盐和水,需要的材料有:。
14.酒精灯的火焰分为三个部分,外焰的,内焰其次,焰心的。
15.点燃酒精灯时一定要用,决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对火。
加热完毕需要熄火时,可用,盖灭时需再,以避免以后使用时灯帽打不开,绝对禁止用嘴吹灭火!盐能够溶解在水中,也能从水中分离出来,人们就是利用了盐的这个特点,把海水引进盐田,用太阳的热量使海水中的水分蒸发,最后析出盐的结晶。
酒精是容易挥发和燃烧的液体,万一有洒出的酒精在灯外燃烧,不要惊慌,可用湿抹布或沙土扑灭。
七、小小科学家:请你制定一份“1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的探究方案。
①研究问题②材料准备③研究方法(前三问写在背面)我的结论:100毫升水大约能溶解()克食盐。
学习方法指导同学们只要能做到以下几点你的学习一定能有突飞孟进的提高:上好每堂课,用好每一秒。
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溶解练习题一、单选题(共10题;共20分)1.把一种物质加入水中,观察结果如下:整杯液体颜色均匀,肉眼看不到颗粒,没有沉淀产生,过滤后的液体颜色没有变化。
这种物质()于水。
A. 能溶解B. 无法判断是否溶解C. 不能溶解2.在研究食盐在热水和冷水中的溶解速度快慢的问题时,应控制的实验条件是()。
A. 冷水、热水要一样多,食盐的多少可随便B. 冷水、热水要一样多,食盐的多少要相同,食盐要同时放人两杯水中C. 食盐的量一定要相同,热水、冷水的多少没关系3.夏天,被汗水湿透的深色衣服,待汗水干后会出现白色的斑迹,白色的物质是()。
A. 面粉B. 糖C. 盐分4.我们在研究“一杯100毫升的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时,往水中加食盐的方法比较合理的是()。
A. 先2克2克地加,再5克5克地加,然后再10克10克地加B. 把一大包盐一次性倒入杯中C. 每次都加2克5.观察到(),说明食盐在水中溶解了。
A. 食盐沉到杯底B. 杯子里的水面升高了C. 在水中看不到食盐6.做过滤实验时,倒液体的正确操作方法是()。
A. 要使液体沿着玻璃棒流入漏斗,漏斗里的液体的液面要高于滤纸的边缘B. 杯子提到高处往下倒,漏斗里的液体的液面要低于滤纸边缘C. 要使液体沿着玻璃棒流入漏斗,漏斗里的液体的液面要低于滤纸边缘7.我们说面粉不能溶解在水中,是因为()。
A. 用过滤的方法不能将面粉分离出来B. 面粉在水中搅拌后,过一段时间,面粉又会沉在杯子底部C. 面粉在水中搅拌后,看不到颗粒了8.下列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过程与醋在水中的溶解过程相似的是()。
A. 肥皂B. 酱油C. 食用油9.下列有关气体在水中溶解的情况,说法正确的是()。
A. 气体在水中溶解的多少只跟温度有关B. 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可溶于水C. 气体极易溶于水10.比较哪种物质的溶解能力强,就是比较()。
A. 溶解速度和溶解的量B. 相同量的水中,哪种物质溶解得多C. 哪种物质的溶解速度快二、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11.溶解在水中的物质不能用过滤的方法分离。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溶解》同步课堂练习班级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第一课《水能溶解一些物质》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一、填空题1.加液体的烧杯口靠引流的________。
引流的玻璃棒末端靠三层滤纸。
2.盐放在水里变得不见了,那是因为盐在水里________了。
沙在杯里沉入了水底,那是沙在水里没有________的缘故。
3.请写出该仪器的名称。
4.倾倒滤液的烧杯紧靠________,搅拌棒紧靠________,漏斗末端紧靠承接滤液的烧杯________。
5.溶解的特征:物质在水中化成了肉眼看不见的微粒,________分布在水中,并且不能用________或________的方法分离出来。
6.食盐、糖等一些固体在水溶解后,能用________方法析出结晶。
二、判断题7.盐、砂糖、沙子都能溶解于水。
8.过滤时,漏斗里的液体的液面要高于滤纸的边缘。
9.酒精能在水中溶解,但水不能在酒精中溶解。
()10.我们可以用蒸发的方法把溶解在水里的食盐分离出来。
()11.空气不能在水中溶解。
()三、选择12.因为奶粉能溶解在水中,所以它()A. 有沉淀B. 在水中的分布是均匀的C. 能被过滤出来13.下列物体不溶解于水的是()A. 咖啡颗粒B. 奶糖C. 面条14.过滤时,漏斗颈的底部应紧贴在烧杯的()上。
A. 内壁B. 底C. 上部四、解答题15.沙子在水中的状态是什么?16.溶液的两个特点是什么呢?17.常见的分离方法有哪些?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第二课《物质在水中是怎样溶解的》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一、填空1.高锰酸钾________色细长斜方柱状结晶,带________色的金属光泽。
28.如果物质能够________、________分散在水中,不会自行________、也不能用________的方法把溶液中的的物质分离出来。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溶解复习题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练题一、填空:1.加快溶解的主要方法有搅拌、加热和细碎三种。
2.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内部、外部和蓝色三部分,蓝色的温度最高。
3.食盐能够溶解在水中,也能从水中析出。
人们就是利用了盐的这个特点,把海水引进盐田,用太阳的热量使海水中的水分蒸发,最后析出盐的结晶。
4.水除了能溶解盐和糖之外,还能少量的溶解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
5.不能用手直接取高锰酸钾,需要用勺子或夹子。
6.水里的动物和植物呼吸的是溶解在水里的氧气。
7.把大小、形状相同的两块肥皂分别放入热水和冷水中,放入热水中的肥皂溶解的快。
8.溶液是指物质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不会自行沉降,也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物质从水中分离出来。
9.食盐溶解于水的变化过程是一个逐渐溶解的过程。
10.水除了能溶解固体和液体之外,还能少量地溶解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
水中的动物和植物就是靠溶解在水中的氧气进行呼吸的。
11.水是自然界最常见的物质,它覆盖了地球表面的70%以上。
二、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可乐”里面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
(C)2.不能够在水中溶解的物质是淀粉。
(C)3.高锰酸钾能够溶解在水里。
(A)4.酒精灯熄火应该用灯帽盖火。
(B)5.用蒸发的方法可以使盐从水中分离出来。
(A)6.下列哪种方法在嘴里溶解___最快?用舌翻动搅拌。
(B)7.一小匙食盐溶解在一杯水中,杯里的物质叫做溶液。
(C)8.下面哪一种物体不会溶解于水?食用油。
(B)9.能够在水中溶解的物质是食盐。
(A)10.在水里滴几滴油,油会浮在水面,不能在水中溶解。
(A)11.水中的动物和植物是靠溶解在水中的氧气进行呼吸的。
(A)三、判断正误(对的画“√”,错的画“×”)1.一杯水不可以无限制的溶解盐,到一定程度,盐就不溶解了。
√2.可以用燃着的酒精灯对火。
×。
《溶解的快与慢》习题一、填空题1.可溶性的固体物质(如食盐)在水中的溶解快慢与液体是否被_______________、水的_______________有关。
2._______________实验是两组实验中,除了一个需要研究的条件不同外,其余条件都相同。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法可以加快物质在水中的溶解。
二、选择题1.关于比较溶解快慢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不断地往烧杯中加食盐B 烧杯里的水可以不一样多C 实验中只有一个条件改变在研究加快食盐溶解的方法时,下列条件能形成对比的是()A 搅拌与不搅拌B 搅拌与加热水C 搅拌与小颗粒三、判断题1.在“搅拌是否可以加快食盐的溶解”实验中,两个杯子的食盐一样多。
()2.搅拌和加热等可以加快面粉在水中的溶解。
()3.在“比较水的温度对食盐溶解快慢的影响”实验中,我们可以在其中一个杯子中搅拌。
()简答题冲感冒冲剂时,为什么总是把药用热水冲服,而不用凉开水?四、实验题1.设计“水的温度是否能加快肥皂溶解”的研究实验。
(1)实验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否能加快肥皂的溶解。
(2)相同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同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实验结论是什么?《溶解的快与慢》习题答案一、填空题二、选择题1.C2.A三、判断题四、简答题热水能加快溶解的速度,粉末状的感冒冲剂颗粒小,能更快地溶解五、实验题。
第二单元溶解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
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
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
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
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
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
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
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
单元全练全测要练说,得练听。
听是说的前提,听得准确,才有条件正确模仿,才能不断地掌握高一级水平的语言。
我在教学中,注意听说结合,训练幼儿听的能力,课堂上,我特别重视教师的语言,我对幼儿说话,注意声音清楚,高低起伏,抑扬有致,富有吸引力,这样能引起幼儿的注意。
当我发现有的幼儿不专心听别人发言时,就随时表扬那些静听的幼儿,或是让他重复别人说过的内容,抓住教育时机,要求他们专心听,用心记。
平时我还通过各种趣味活动,培养幼儿边听边记,边听边想,边听边说的能力,如听词对词,听词句说意思,听句子辩正误,听故事讲述故事,听谜语猜谜底,听智力故事,动脑筋,出主意,听儿歌上句,接儿歌下句等,这样幼儿学得生动活泼,轻松愉快,既训练了听的能力,强化了记忆,又发展了思维,为说打下了基础。
四上科学第二单元练习资料班级_________学号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一、水能溶解一些物质(签字 )溶解是指物质(均匀)、(稳定)地分散在液体中,不会自行(沉降),也不能用(过滤)方法分离。
1.固体溶解在液体中的特征是:( 不能看见颗粒 )、( 分布均匀 )、( 没有沉淀 )、( 不能过滤 )2.过滤时将滤纸对折( 两 )次,沿着( 一条边 )打开。
放入漏斗中。
让漏斗颈的底端( 紧贴 )烧杯的( 内壁 )。
过滤时要使液体沿着( 玻璃棒 )慢慢流入漏斗里,漏斗里液体的液面要( 低于 )滤纸的边缘。
3.过滤实验时要注意“三靠”,( )、 .过滤实验时要注意“两低”,指的是( ) )。
溶解是指物质( )地分散在水中,不会自行 ),也不能用 )的方法把溶液中的物质分离出来。
二、物质中水中是怎样溶解的(签字 )1、高锰酸钾刚进入水中时会自上向下出现紫色的条痕。
( √ )2、一些物质可以溶解在水中,一些物质不能。
( √ )3、高锰酸钾刚放入水中时,深紫色的地方微粒最多。
( √ )4、沙子放入水中后,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出现沉淀。
( ×) 5、糖在水中溶解后,中间的水最甜。
( ×) 6、酒精进入水中的状态描述正确的是( C )描述:颗粒沉到水底,自上而下出现一些紫色描述:下部颜色深上部颜色浅,紫色由下至上描述:形成均匀的紫色溶液。
A、先沉到水底,然后部分开始扩散。
B、只在水面扩散C、从上往下快速扩散7、( C )放入水中,需要较长时间才能沉淀下来。
A、沙B、食盐C、面粉 D高锰酸钾8、食盐、沙和面粉与水混合产生的现象记表标出各部分名判断2、醋放入水中会立即分散。
(√)3、酒精倒入水中时只在水面扩散。
(×)4、用禾草编成的排条能吸收漂浮在海面上泄漏的石油,从而防止污染扩大。
(√)四、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签字)1、将各20克的食盐和小苏打分成10小份,在20摄氏度的水温下,50毫升的水中食盐大约能溶解( 9 )份,约( 18 )克。
第二单元溶解试题一、填空(2、3、4、5、6、8每空1分其他每空2分共30分)1、()用过滤的方法把溶解了的物质从水中分离出来。
2、过滤时,漏斗颈的底端()烧杯的(),过滤时要使液体沿着()慢慢流入漏斗内,漏斗里液体的液面要()于滤纸的边缘。
3、溶解指物质()()分散在水中,不会沉降,也不能用()的方法把溶液中的物质分离出来。
4、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的,一些气体()溶解于水。
食盐的溶解能力比小苏打()。
5、水除了能溶解固体和()之外,还能少量的溶解()、()等气体。
水中的动物和植物就是靠溶解在水中的()进行呼吸的。
6、水果糖在水中快速溶解的方法:①()②( )③( )。
7、汽水中的气体是通过()或()方法溶解的。
8、水能溶解一些固体、(),还能少量的溶解()气()气。
9、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是有一定()的,如100毫升水大约能溶解()克食盐。
二、判断(每题3分,共18分。
)1、水能无限制的溶解某种物质。
()2、浓盐水的底部有未溶解的食盐,可以用加水的方法让它溶解。
()3、水中有沙子能用沉降的方法分离出来。
()4、所有液体都能在水中溶解。
()5、食盐的溶解能力比小苏打强。
()6、气体溶解与水的变化是可逆变化。
()三、选择(每空3分,共21分。
)1、汽水中的气体是通过()或()方法溶解的。
A、加压B、化学C、注射D、喷洒2、酒精灯的火焰()的温度最高,我们用酒精灯的()进行加热。
A、内焰B、外焰C、焰心3、胶水放入水中,开始(),经过充分搅拌,会(),因此,胶水能()在水中。
A、溶解B、下沉C、均匀分散D、没有了四、实验一:(20分)回忆课上做过的: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实验,完成:实验二:(11分)“胶水、醋、酒精、和食用油能在水中溶解吗”实验你是怎样完成的?你的预测:。
实验过程:①。
②。
③。
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溶解练习题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阅卷人一、单选题(共20题;共40分)得分1.食盐在水中充分溶解后,()的说法是正确的。
A. 水面最咸B. 中间最咸C. 各个地方一样咸2.在做“1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的实验时,加到第15份时杯底有少量食盐颗粒,我们可以用()的方法使杯底的食盐溶解。
A. 搅拌B. 往杯里加水C. 使杯中的水蒸发3.生活中,人们往养鱼的水中不停地充入空气,以供生活在水里的动物和植物呼吸,这说明()。
A. 空气能浮在水面上B. 空气能溶解在水中C. 空气会沉入水底4.要使某种物质尽快溶解,方法()比较好。
A. B. C.5.两种物质都不能在水中溶解的是()。
A. 食盐、二氧化碳B. 高锰酸钾、食用油C. 面粉、沙子6.在“1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的实验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 用搅拌棒在杯子中搅拌时,洒出少量的水没有关系B. 向杯子中加一份食盐,不需要等到食盐完全溶解就可以加第二份C. 每次向杯子中加的食盐要一样多7.把少量的()放进水里充分搅拌后,我们还能够看到颗粒。
A. 沙B. 食盐C. 高锰酸钾8.下列杯子中,水果糖溶解得最快的是()。
A. B. C.9.下列物质中,()刚放入水中时不能马上溶解,并且还有沉淀,但充分搅拌后就溶解了。
A. 沙子B. 酒精C. 洗手液10.在验证搅拌是否可以加快溶解的对比实验中,不同的条件是()。
A. 水量B. 水温C. 搅拌情况11.过滤高锰酸钾溶液后,得到的溶液是()。
A. 无色透明的B. 紫红色的C. 乳白色的12.在“利用蒸发的方法制取食盐颗粒”的实验中,需要用到的仪器是()。
A. 烧杯B. 蒸发皿C. 天平13.下列三种方法中,()可以使冰糖在水中溶解得最快。
A. 把冰糖放入冷水中搅拌B. 把冰糖放入热水中搅拌C. 把冰糖弄碎放入热水中搅拌14.在下列物体中,难溶于水的物体是()。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溶解练习题篇一:四年级科学上册《溶解》知识整理教科版第二单元《溶解》知识整理水能溶解很多物质。
由于泥溶解了自然界中的许多矿物质,生物得到了营养;由于水溶解了空气中的氧气,海中的动物和植物能够生存。
第一课《水能溶解一些物质》 9、溶解的特征:物质在水中化成了(肉眼)1、溶解是指:物质(均匀地)、(稳定地)分看不见的微粒,(均匀地)分散在水中,不能用散在水中,不会(自行沉降),也不能用(过滤的(过滤或沉降)的方法分离出来。
方法)把溶液中的物质媒介物。
第三课《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2、能分解于水的物质有:食盐、糖、小苏打、10、如果某种液体能够在水里溶解,那么水肥皂、胶水、洗发水、洗手液、酒精、醋、酱油、也能够在这种液体中会溶解,(互溶现象)。
味精、高锰酸钾等。
3、不能分解于水的物质有:面粉、食用油、沙子、石头、铁钉、橡皮、塑料等。
4、分离方法:食盐、糖等一些固体物质在蔗糖河中溶解后,能用(蒸发)的方法而使其析出结晶与水分离。
面粉、沙子等一些不能溶于沙子的固体物质能用(过滤)或(沉降)的方法分离出来。
5、【过滤装置图】6、去除实验操作注意事项:“一贴”:滤纸对折两次凹陷后打开紧贴漏斗内壁;“二低”:①滤纸边缘略低于漏斗二氧化钛东口边缘;②导入漏斗的液体液面略低于液边缘;“三靠”:①倒液体的烧杯正对着口要紧靠玻璃棒(引流);②玻璃棒一头斜靠着三层滤纸的那一边;③漏斗颈的底端紧靠量筒内壁。
第二课《物质在水中是怎样沉淀的》7、为了清晰地观察到有机物物质的溶解演化过程,我们用一种有颜色的物质代替食盐做溶解的实验,这种物质就是(高锰酸钾)。
8、高锰酸钾颗粒是(黑色),高锰酸钾溶液是紫色。
人们常用高锰酸钾来(消毒)和(防腐)。
不能用手直接取二氯甲烷,需要用(小勺)来取。
11、能在水中溶解的(液体)有:胶水、洗发水、洗洁精、酒精、醋等。
12、不能在水中溶解的(液体)有:食用油、水银、汽油等。
四年级上册科学试题一、一杯浓盐水的底部还有一些未溶解的食盐,用什么方法能使这些食盐溶解?我的方法:用玻璃棒搅拌,给浓盐水加热。
我的解释:使用玻璃棒搅拌可以使水流动,从而使盐溶解。
给水加热,水的温度升高,溶解能力加强,可以使食盐溶解。
二、把一杯盐水放在窗台上,让杯子里的水蒸发,溶解在水里的食盐会怎样?我的预测:溶解在水里的食盐会形成结晶状的颗粒,不能蒸发掉。
我的解释:蒸发只是把盐水中的水蒸发掉了,食盐不能蒸发。
三、酒精灯的使用我们应注意哪三点?①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对火。
②熄灭时要用灯帽盖灭③不能用嘴吹灭火焰。
四、我会实验(每题5分,共10分)实验材料:一支试管水食用油洗涤剂步骤要求:1、给试管中装入15毫升水,再加入2毫升食用油。
2、观察油在水中会怎么样。
3、充分振荡后,静置一会儿,观察水和油发生了什么。
4、在试管中加入一滴洗涤剂,重复第3步。
记录和解释:1.没加入洗涤剂前,水和油的混合物发生了什么?解释原因。
2. 当加入洗涤剂,水和油的混合物又发生了什么?解释原因。
第一种方法:(1)实验名称:搅拌可以加快食盐在水中溶解(2)实验器材:两个相同的杯子,食盐,搅拌棒,水(3)实验过程:在两个杯子中放入同样多的水,再放入同样多的食盐,将其中的一个杯子用搅拌棒搅拌,另一个杯子静止不动,一会儿发现经过搅拌过的杯子中的实验很快溶解,而不搅拌杯子中的食盐溶解慢,所以,搅拌可以加快食盐在水中的溶解。
第二种方法:(1)实验名称:加热可以加快食盐在水中的溶解(2)实验器材:两个相同的杯子,水,食盐,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3)实验过程:在两个杯子中放入同样多的水,并放入同样多的食盐,将其中一个杯子静止不动,把另一个杯子放在三脚架上,用石棉网隔离,然后用酒精灯在底部加热,当杯子中的水温度升高后,杯子中的食盐很快溶解,而静止不动的杯子中的食盐溶解得慢,所以加热可以加快食盐在水中的溶解。
六、实验探究题制定“100毫升水里能溶解多少食盐”的研究计划1、研究的问题:100毫升水里能溶解多少克食盐2、研究的材料准备:量筒、天平、小匙、搅拌棒、食盐、记录单3、研究的过程与方法:(1)用量筒量出100毫升水倒入杯子中。
“怎样加快溶解”练习题
填空题
1、要在一杯水中溶解一小块肥皂,使之加快溶解的方法有__搅拌__、__切碎_、__加热水__。
选择题
1、把形状、大小相同的两块肥皂放在装有半杯水的杯中, C 组溶解得快。
A、搅拌,不切碎
B、切碎,不搅拌
C、搅拌,切碎
2、把一块大小不同的两块方糖放在温度不同的两杯水中, C 溶解得快。
A.大的方糖
B.小的方糖.
C.不确定
判断题
1、在影响溶解快慢的各因素中,温度对物质溶解快慢的影响要比搅拌对溶解速度的影响大得多。
(×)
2、糖块含在嘴里不动比用舌头翻动搅拌溶解得慢。
(√)
3、肥皂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要溶解的快。
(√)
4、一块切碎的肥皂要比没有切碎的肥皂在水里溶解的慢。
(×)
实验题
1、你能想出一些加快糖块溶解的办法吗?
搅拌、切碎、加热水。
2、设计一个“加快肥皂块在水中溶解”的实验:
(1)实验名称:加快肥皂块在水中溶解
(2)我的假设: 搅拌能加快肥皂块在水中溶解。
(3)实验器材:两块大小一样的肥皂、搅拌棒、两个杯子、水
(4)实验步骤:A、两个杯子倒同样多的水。
B、把两块同样大小的肥皂块同时放入两个杯子中。
C、用搅拌棒搅拌其中的一杯,看看哪杯中的肥皂块溶解得快。
(5)实验结论:搅拌后的肥皂块溶解得要快,所以搅拌能加快物体溶解。
3、设计“怎样加快方糖的溶解”实验。
(1)影响方糖在水中溶解速度的因素一般有以下几个:
①是否搅拌②方糖是否切碎③水的温度④水量的多少
(2)请你选择其中一个因素来测试一下它对方糖溶解速度是否有影响,并把部分设计方案填在下面的表格中。
(本测试题由越秀区小学科学教研分会、海珠区东风小学陈莹提供)
(审定:广州市海珠区东风小学陈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