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腊绘画艺术
- 格式:doc
- 大小:27.00 KB
- 文档页数:2
古希腊美术的特点
1.希腊本土,较多采用几何直线、左右对称、象征性、形式化等手法来表现艺术,较倾向于构成性的装饰,称为“几何形风格"。
爱奥尼亚采用流动曲线、写实性、故事性等手法来表现艺术,倾向于描写性的风格,此乃受近东艺术影响,故称为“东方风格"。
希腊早期的美术成就就是由这两种风格不断融合而成。
2.希腊艺术的特质除了上述地理环境差异的发展基础外,希腊人还富于民主思想和创造精神的天性,个性活泼开放,崇尚运动,追求自由自在的乐趣。
因此在作品表现上呈现出健康、自然、乐观、优雅等特质,而有别于近东艺术那种超自然的、宗教的神秘感。
3.希腊人较重视人类个体性的存在和价值,从艺术作品中表现无遗。
作品多歌颂人类肉体、精神之美,将人类形象理想化,并尽量制作得跟神像- 样完美,成为希腊美术的一大特色。
希腊人也崇拜神祗,认为神的性格和凡人一样,因此将诸神人格化,创造了丘比特、维纳斯、阿波罗等许多神话故事,这些神话故事也由此成为希腊美术创作的题材,同时对后来的西方美术发展也有深远的影响。
绘画艺术的起源和历史发展绘画艺术的起源和历史发展可以追溯到古代。
作为一种视觉艺术形式,它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变迁和风格演变。
以下是绘画艺术的一些关键发展阶段:1.史前时期:绘画艺术的最早形式可以追溯到史前时期的洞穴壁画,如法国拉斯科洞穴(约1.5万年前)和印度尼西亚苏拉威西岛(约4万年前)的壁画。
这些作品通常描绘动物、狩猎场景和日常生活。
2.古埃及:约公元前3000年至公元前30年,古埃及的绘画艺术主要是壁画和壁画浮雕,通常描绘宗教场景、神话故事和日常生活。
这些作品的特点是线条严谨,形式主义。
3.古希腊罗马:公元前800年至公元500年,古希腊罗马的绘画艺术以壁画和陶器绘画为主,开始出现透视、光影和人体解剖学的初步探索。
这一时期的绘画艺术以追求理想美和自然主义风格为特征。
4.中世纪时期:公元500年至1400年,基督教成为欧洲绘画艺术的主题,主要表现为拜占庭式、罗马式和哥特式风格。
这些作品通常描绘圣经故事、圣人传记和宗教场景,具有很强的装饰性和象征性。
5.文艺复兴:从14世纪到17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标志着绘画艺术的重大变化。
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等艺术家开始重视人体解剖、透视和光影,并在作品中融入古希腊罗马的古典美学。
这一时期的绘画艺术以追求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为特征。
6.巴洛克和洛可可时期:17世纪至18世纪,欧洲绘画艺术走向巴洛克和洛可可风格,以对动态、戏剧性和装1.1.以强调装饰为特点。
巴洛克时期的代表艺术家有卡拉瓦乔、伦勃朗和鲁本斯,他们的作品以强烈的对比、运动和戏剧性著称。
洛可可时期的绘画以清淡、淡雅、装饰性为主,代表艺术家有弗拉戈纳尔和沃图。
2.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时期:从19世纪早期到19世纪中期,绘画艺术开始出现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风格。
浪漫主义强调个人情感、想象力和自然的力量,代表艺术家有德拉克洛瓦、戈雅和特纳。
现实主义侧重于描绘现实生活,反映社会问题,代表艺术家有库尔贝、米勒、达盖尔。
西方绘画艺术体系
西方绘画艺术体系指的是欧洲绘画艺术的发展体系,包括了从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的绘画艺术起源,到中世纪、文艺复兴、巴洛克、洛可可、印象派、现代主义等不同时期的绘画艺术流派和风格。
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的绘画艺术主要以壁画和马赛克为主,表现了神话故事、历史事件和人物形象。
中世纪的绘画艺术主要是宗教题材,用于教堂壁画和手抄本插画,以表达宗教信仰和道德教育。
文艺复兴时期,特别是在意大利,绘画艺术经历了一次重大的变革。
艺术家们开始重视透视、光影和人体比例等技术,追求真实性和自然主义。
达·芬奇、拉斐尔和米开朗琪罗等艺术家成为这一时期的代表。
巴洛克时期的绘画艺术强调运动、戏剧性和感性的表现手法,尤其在宗教和历史题材上表现出强烈的动态效果。
印象派和现代主义的出现,则打破了传统的绘画规则,追求个人感受和表达,注重色彩、光线和笔触的表现,开创了现代绘画的新方向。
西方绘画艺术体系的发展可以说是一个不断演变和创新的过程,吸收了来自不同时期和地区的艺术思想和技巧,形成了丰富多样的绘画风格和流派,对全球绘画艺术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古希腊瓶画- 简介所谓瓶画(vase painting),即绘在陶制器皿上的图画。
古希腊瓶画,是希腊陶器上的装饰画,依附于陶器古希腊瓶画而得以流传下来,代表了希腊绘画风貌。
其内容丰富,寓意深刻,风格多样,技艺精湛,装饰性很强,艺术水平极高,在希腊美术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希腊陶器主要有盛酒的瓶、罐(大)和饮酒的杯、碗(小)两大类,瓶罐装饰画多绘于腹部,画面展开近似方形;杯碗装饰画又分内外,内部的装饰画呈圆形画面,外部的呈环形。
古希腊瓶画- 内容古希腊瓶画内容丰富,多为神话故事和英雄传说,神话故事画,是神话学的形象资料,反映生活面很广,诸如战争、狩猎、生产、家庭、娱乐、体育等等,不一而足。
它们戏剧性很强,生活气息很浓,富有人情味。
生动有趣,优美典雅,表现出希腊人乐观自信的精神风貌。
古希腊壁画画风与瓶画同步发展,共经兴衰,公元前5世纪以前(东方风、古风时期)平面处理,装饰性很强。
前5世纪以后(古典时期、希腊化时期),始创明暗法,透视法,写实成熟,以乱真为荣,画社会生活,世俗性强。
古希腊瓶画上画的大都是人物故事画,这些人物故事画大多是有典故来历,出处大多是史诗、神话和戏剧,这种情况在世界各国的美术史上实为罕见。
与世界各国古代工艺美术品上大多是装饰纹样(图案)迥然不同。
古希腊瓶画上画人物故事画在世界工艺美术史上独树一帜,别具一格,这主要是因为古希腊社会人本主义、民主主义思想盛行,并形成了全民族的共识和传统。
以人为本的思想决定了古希腊文学,诸如神话、史诗、戏剧等歌颂人性,追求人文主义、人道主义、民主政治、和谐社会等。
而这些希腊文学图书中都有大量人物故事画插图,它们在古希腊社会上广泛流行,汗牛充栋,俯拾皆是,成为希腊陶器上人物故事画的一大来源。
古希腊神话和瓶画是希腊艺术的大宝库,深远地影响了古罗马、文艺复兴及近代艺术。
现代艺术反古典传统,不重视古希腊神话和瓶画这一艺术宝库,是很不明智的。
现代艺术,尤其是现代动画艺术,应该认真地继承这份丰厚的艺术遗产,并将其发扬光大,从而开辟出一条动画艺术创作的新路,以创造出高品位的、有别于美国、日本商业动画的艺术动画。
古希腊绘画艺术1、古希腊绘画艺术古希腊人不像古埃及人常在坟墓里画上壁画,也由于希腊盛产蜂蜜与橄榄油,需要大量的容器来盛装,要患上制陶成为一件当时很重要的工艺。
是以现今我们所看到的古希腊绘画,是靠当时部份陶罐上的彩绘、罗马时代的仿造品以及文献上的记录。
一般而言,希腊之陶罐系供盛酒、香油及水之用,但亦有供殉葬者,后者高达五、六呎,前者则多在二呎左右不等,形式甚多,有盖及无盖者均有之,并有双耳。
当时之雅典系地中海区域之陶罐输出中心。
当希腊本土在公元前十一世纪遭受到北方的多利安人侵略时,有些人就逃难到爱琴海对岸土耳其的爱奥尼亚地区,是以连带了影响神话期间希腊艺术的发展。
上面的扮饰图形来看,在希腊本土发展的艺术多接纳几何直线、左右对称、以象征性、形式化等手法来表现,较倾向于组成性的扮饰,故而被称为几何形风格。
在爱奥尼亚地区发展的艺术多数接纳流动曲线、以写实性、故事性等手法来表现的一种描述性的风格,这种风格因为受到亚洲西南部艺术影响,所以被称为东方风格。
到了古朴期间这两种风格就不停融合而开启了追求有次序与均衡为理想的希腊艺术。
由器皿上的彩绘(瓶画)来看,古希腊绘画大致可分为四个期间:几何形风格期间﹝约公元前11OO~7OO 年﹞、东方风格期间﹝约公元前75O~6OO 年﹞、黑色人像期间﹝公元前约7OO~5OO 年﹞与红色人像期间﹝公元前约5OO 年﹞。
几何形风格是希腊本土组成性扮饰的表现,在陶瓮上画满各种简单而有规则的几何图饰,这类型的作品起初都没有人物的扮饰图案,直至公元前8世纪才有明确的人物形象出现,不过基本上可能是样式化的风格。
作品如《底比隆的花瓶》,《碎片几何巨爵》。
《底比隆的花瓶》:属于希腊葬礼中施用的一种奠仪瓮,在葬礼节式中,将奠酒从瓮底的孔流注到死者的身上。
底比隆瓶的命名是根据在雅典附近发现它的一处坟场的地名而来。
东方风格期间早期的陶瓮仍接纳几何图案,后来由于希腊和亚洲西南部地区商业上的事务接触而产生的东方风格,以故事作为描绘的内部实质意义,人物、动物成为扮饰的主题,轮廓明确,笔触肯定,造型活泼,作品尺寸随之增大。
古希腊艺术--- 西方艺术之源古希腊艺术,是指盛行于公元前15 世纪至公元前 1 世纪古希腊世界以及附近地区的艺术,古希腊艺术被视为是西方艺术的主要源头。
古希腊艺术突出的特点是重视写实。
古希腊神话中的人神共性使得古希腊艺术对人体的塑造充满了兴趣。
古希腊艺术不仅在希腊世界盛行,还通过贸易等方式在影响了了古希腊周边地域,如伊特鲁利亚地区,在亚历山大帝国建立后古希腊艺术更是向东方世界传播,在罗马征服希腊后,古希腊艺术被罗马人效仿和吸收。
德国学者的温克尔曼是第一个对古希腊艺术进行系统研究的学者,19 世纪70 年代后,通过在希腊地区的考古,许多古希腊的艺术品相继被发现,大大丰富了人们对古希腊艺术的认识。
发展历程古希腊艺术发展历程和古希腊的历史和社会发展息息相关,一般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 黑暗时期(公元前12 世纪- 公元前7 世纪)§ 古风时期(公元前7 世纪-公元前 6 世纪)§ 古典时期(公元前 5 世纪- 公元前 4 世纪)§ 希腊化时期(公元前 4 世纪末-公元前1 世纪)荷马时期的末期,希腊艺术受到了东方世界艺术的影响,这一时期又被称为东方时期。
而古典时代被视为古希腊艺术的发展高峰。
荷马时期荷马时期(公元前12 世纪-公元前8 世纪)是以古希腊诗人荷马命名的,也称希腊黑暗时代。
在特洛伊战争后,爱琴海附近文明趋于衰退,由于这个时代的史料匮乏,很难得到有效的信息,只能由出土文物加以判断。
在希腊世界各地,都有带几何风格花纹装饰的陶器出土。
[3] 这些纹饰遍布陶器表面,包括几何状的线性纹、鸟兽纹和人行纹,大多数的殉葬陶瓶是表现葬礼、或者死者的英勇的场面,有些描绘古希腊人的日常生活[4] 。
这个时期为古希腊艺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古风时期公元前7 世纪,古希腊社会进一步发展,古希腊艺术也随之进步。
古风早期,古希腊和东方世界的频繁交流使得该时期的古希腊艺术深受东方世界艺术的影响,古风后期,古希腊艺术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
外国美术史---5、古代美术(古希腊美术)(二)中外美术史4、古代希腊美术古希腊欧洲文化的发源地,古代希腊人在科学,哲学,文学,艺术上都创造性辉煌的成就,对欧洲文化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它形成了西方美术的第一个高峰期。
虽然古埃及与两河流域的美术产生的更早一些,但是对整个欧洲及世界艺术的影响最大的就是古希腊美术。
它在三千年前当世界其他的美术形式还处在十分原始状态时,他就已经成熟了。
希腊艺术中的理想形象:①既有典雅宁静的气质,又有运动员一样的体魄。
②产生了古代世界理想美的典范。
③四年一度的奥林匹克运动会使他们对人体美有了较早的领悟和表现。
希腊艺术是:理想主义的,简朴的,强调个性的,典雅精致的。
主要特点:和谐与规律性,庄严与静穆。
古希腊美术繁荣的前提条件:①在地中海“迷人的气候”下生活的人们具有强烈的美感意识。
②开明的政治为艺术繁荣提供良好的创作环境。
③为保家卫国强健体魄,体形健美为艺术创作提供了素材,常给优秀运动员塑像。
④具有开明的宗教观,提倡确立“人,神同形同性”学说和观念,重视人的本体作用。
⑤有发达的古典哲学和自然科学。
尤其是“数”的比例关系直接影响到建筑与雕刻的比例问题。
⑥境内盛产色美质坚的大理石,为艺术创作提供了雕刻材质。
⑦美妙的神话传说成为创作取之不尽的题材源泉。
古代希腊美术史通常分为:(荷马时期,古风时期,古典时期,希腊化时期。
)1、荷马时期(公元前12世纪~前8世纪)荷马时期是根据荷马史诗的作者名字来命名的,也就是氏族社会末期。
荷马时期是神话形成期,也是造型艺术的萌芽期,处在简朴,单纯的阶段。
荷马时期最早的造型艺术作品是几何纹风格的陶瓶,造型简朴,大小不一,用于敬神和陪葬。
这一时期陪葬用的小雕像也是几何形的,没有刻画细节,因此,这一时期又称为“几何分格时期”。
几何风格时期的代表作:底比隆陶瓶(高约130厘米,可能是贵族的墓葬品。
)2、古风时期(公元前7世纪~前6世纪)古风时期是希腊造型艺术的形成和发展时期,出现了奴隶制城邦国家这一时期的美术成就主要是瓶画与建筑,陶奠定了情节性的绘画基础。
古代希腊艺术的历史与影响古代希腊艺术是人类历史上最为杰出的艺术之一,它在建筑、雕刻、绘画、戏剧以及其他艺术领域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对整个欧洲文化以及世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古代希腊艺术历史概述古希腊艺术起源于公元前8世纪至6世纪,它是古希腊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个时期,古希腊艺术一开始主要体现在陶艺和雕刻上,而且也经常涉及宗教和信仰。
随着时间的推移,古希腊的艺术家们不断地创新和发展,他们的艺术作品越来越具有逼真的表现力和雄浑的艺术气息。
在古代希腊文化的巅峰时期,艺术的主题和形式更加多样化,包括神话和传说的刻画、战争和政治场面的描绘以及体育和生活场景的反映等等。
二、古希腊建筑艺术古希腊建筑艺术是古代希腊文化中最为杰出的艺术之一,它受到古希腊环境和地理条件的影响,建筑师和工匠们使用了现代建筑中常用的许多技术。
其主要特点是具有强烈的装饰性和艺术性。
古希腊建筑广泛应用于神庙、剧院和市政建筑,它的建筑风格充满了神秘的宗教和神话色彩。
最著名的古希腊建筑物包括爱琴海上的帕特农神庙、雅典卫城、雅典议会大厦和特洛伊的城墙等等。
三、古希腊雕刻艺术古希腊雕刻艺术也是古代希腊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在雕刻领域,古希腊艺术家不仅凭借着高超的技艺和精湛的创造力,而且也充分利用了各种不同的雕刻材料,如石头、大理石和青铜等等。
古希腊雕刻作品中最典型的就是其所具有的时代感,艺术家们描绘的形象、结构和风格都能够清晰地反映出时代的特征和风格。
最著名的古希腊雕刻作品包括米罗的维纳斯、蓝多尔夫的赫克托耳与安特诺尔、菲迪亚斯的帕特农神庙浮雕等等。
四、古希腊绘画艺术古希腊绘画艺术是古代希腊文化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历史上也占据了一席之地。
古希腊绘画在当时的社会中主要体现在壁画和陶器装饰上,它们都具有鲜明的古希腊风格和气息。
古希腊绘画的主题涉及了广泛的领域,包括神话、历史、战争、政治、体育和风景等等。
最著名的古希腊绘画作品包括雅典学院派的“揭幕”的荷马史诗壁画、克塞内斯的《雅典娜像》等。
1.古希腊时期美术一般划分为几个阶段,分别有哪些有代表性的美术形式、特点。
名家、名作,试举例介绍;试着介绍古风时期的建筑特点(柱式、特征),古典时期的雕塑特点。
;巴低农神庙。
①几何纹样化时期《第庇隆陶瓶》形体饱满坚实,上面层叠着宽窄不一的几何纹装饰带。
②古风时期雕塑家把塑造生动、自然、充满生命活力的人的形象作为创作的目标。
美术史上把男青年裸像称为“库罗斯”把少女着衣像称为“科丽”。
《阿纳维索斯的库罗斯》人体圆满丰润的感觉得到了表现,嘴角上挂着浅浅的“古风式微笑”多少有些公式化的味道。
《萨摩斯岛的赫拉》被赋予了优雅和高贵的气质,雕刻家掌握了透过薄薄的衣衫和细密流畅的衣褶揭示女性柔美圆润的肉体的技巧。
陶瓶:黑绘风格红绘瓶画,优富罗尼奥斯《把萨尔珀冬抬下战场》,人物凄戚哀婉的表情非常逼真,画面渗透着浓重的悲剧气氛。
希腊神庙的典型模式——“围柱式”;多利斯式神庙庄重、坚实,有阳刚之气;《赫拉第一神庙》爱奥尼亚式纤细、秀丽、代表了女性阴柔之美。
③古典时期公元前5世纪初,希腊美术步入它的黄金时期,雕塑家米隆《掷铁饼者》运动员蓄力待发的姿态非常逼真地传达了运动的意念。
波利克来妥斯的《持矛者》达到身体结构的动态平衡。
帕特侬神庙。
厄瑞克忒翁神庙,立柱为颀长,秀美的爱奥尼亚式。
雅典卫城洋溢着庄重、优美、和谐、生动的气息,带有浓厚的理想主义色彩“高贵的单纯和静穆的伟大”。
《李西克拉特纪念碑》是科林斯式柱式。
雕塑家史柯帕斯,善于表现剧烈运动状态下的人体,并借此传达人物内心激动不安的情绪《头像》。
普拉克西特列斯《尼多斯的阿芙洛狄黛》以优美、柔和、细腻见长,是希腊历史上最早创作女性裸体像的雕塑家。
利西普斯《刮汗垢的运动员》④希腊化时期雕塑家注重表达个人的主观感受和内心世界,并日益关注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
《拉奥孔》传达了戏剧性情节高度紧张、惨烈的气氛。
《米罗的维纳斯》细腻、和谐及优美丝毫不让于古典佳作,在艺术技巧上甚至更胜一筹。
古希腊美术德国近代伟大的哲学家黑格尔说过、在有教养的欧洲人心中。
一提到希腊就会涌起一种家园之感。
这非常形象地说明了。
古代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
第二章古代希腊、古代罗马美术第一节古代希腊美术希腊所指区域古今不同、古代希腊的地域主要指现在的爱琴海地区。
包括希腊半岛、小亚细亚西部沿海地区、爱琴海上诸岛及南部的克里特岛。
统一的希腊民族形成于公元前8至前6世纪、而在此之前的公元前3000年至前1200年的时间里,爱琴海地区就已经存在过早期青铜文明,先是克里特岛上的“米诺斯文化”盛行于爱琴海诸岛。
随后是希腊伯罗奔尼撒半岛的“迈锡尼文化”影响到了整个爱琴海地区。
可以肯定的是,亚洲的文化正是沿着小亚细亚、克里特岛和希腊大陆之间的链状岛屿群的路线出入希腊大陆的。
虽然随着“迈锡尼文化”没落。
希腊青铜时期所取得的所有高度发达的成就都消失殆尽。
整个地中海地区经历了大约4个世纪的“黑暗时期”,但爱琴文化无疑仍然是古希腊文化产生的前奏和序曲。
一、爱琴美术爱琴文化又称“克里特——迈锡尼文化”、由德国考古学家海因里希.施里曼和阿瑟.埃文斯于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先后发现。
考古学的成果揭示出大约公元前3000年开始、爱琴海地区发展出了一种独具特色的文化样式、它的中心位于克里特岛上、使用线形文字A。
依据传说中国王米诺斯的名字、此文化被命名为“米诺斯文化”,其宫殿艺术风格盛行于爱琴海诸岛,公元前15世纪中期,由于火山的爆发和其它不为人知的原因,米诺斯宫殿大多被毁。
随后米诺斯文化的影响逐步消亡。
这些灾难促使爱琴海地区的文化向希腊本土南部地区转移、在公元前1400年左右在那里出现了第二种宫殿文化。
因发现于伯罗奔尼撤半岛的迈锡尼城的宏大遗址而被命名为“迈锡尼文化”,这种文化使用与米诺斯文化不同的文字、使用的是线形文字B、它是希腊语的书面体。
大约到公元前1200年,随着爱琴海地区和地中海东部各处宫殿的毁坏、迈锡尼文化宣告终结、接踵而来的是缺乏重大艺术创作的“黑暗时期”。
古希腊瓶画艺术[摘要]希腊艺术是艺术史上的一个的高峰,它最为世人所瞩目的是雕刻以及建筑,成为后人难以超越的艺术典范。
同样,希腊的瓶画,也是一个美的慑人心魄的艺术门类。
有人说:“我们若想对希腊绘画的真面目略有所知,唯一的途径就是去看陶器上的瓶画。
”[关键词]希腊艺术;瓶画;东方风格;黑绘风格;红绘风格古代希腊人在科学、哲学、文学、艺术上都创造了辉煌的成就,对欧洲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希腊是欧洲文明的发源地和摇篮,对今天西方世界影响巨大。
18世纪的艺术史家温克尔曼(Johann Joachim Winckelmatm)对希腊的文学和艺术曾经有一句经典的概括:“高贵的单纯,静穆的伟大。
”黑格尔说过:“希腊是人类的永久教师。
”雪莱曾在诗中吟道:“我们都是希腊人。
”希腊的瓶画,是一个美的慑人心魄的艺术门类。
有人说:“我们若想对希腊绘画的真面目略有所知,唯一的途径就是去看陶器上的瓶画。
”从公元前12世纪到公元前4世纪,是希腊人逐渐崛起并创造出辉煌文明的时代。
不过,希腊人似乎把他们在艺术上的热情更多地投放到了建筑和雕塑上面,至于绘画,我们几乎无法找到几件能够完整留存至今的作品。
能够解释这种现象的一个原因是:希腊人对于陵墓的兴趣远不像埃及人那样强烈,他们不是把画画在黑暗的地下墓穴里,而是画在木板、或者现实生活中的墙壁上,因此随着时光流逝。
这些作品也就和它们所依赖的材质一起灰飞烟灭了。
幸好,还有一些图像因为被绘制在了各种用途不同的陶制容器上而得以保存下来,后人将之称为“瓶画”。
这样的绘画形式有点像中国新石器时代的彩陶。
尽管它们还只是一种附属于瓶子实用功能的图案装饰,但是从中我们仍然可以窥测出,绘画艺术在这一时期究竟取得了哪些崭新的成就。
陶瓶是希腊人主要的日常器皿和出口商品,雅典和科林斯是陶瓶的主要生产中心。
古希腊人在陶瓶上绘制图画,他们的图像主要描述神话和日常生活场面,能够反映出当时的价值观。
三、四千年前的古希腊建筑、雕刻以及陶绘,早已是公认的古文明杰作,许多经典名作不仅技巧洗练成熟,连人物的造型或姿势,都十分细腻传神。
高三美术-西方绘画艺术的发展历程和特色西方绘画艺术源远流长,经历了古希腊、罗马、中世纪、文艺复兴、巴洛克、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代艺术和后现代艺术等各个时期。
这一篇文章将带领大家回顾西方绘画艺术的发展历程,并探讨其特色。
古希腊艺术古希腊艺术是西方绘画艺术的起源,其特点是以理性、理想化和对称性为基础。
古希腊艺术家追求对人体的完美表现,同时也注重对神话故事和日常生活场景的描绘。
代表作品有《掷铁饼者》、《米罗的维纳斯》等。
罗马艺术罗马艺术受到古希腊艺术的影响,但又有所发展。
罗马艺术家注重对建筑、雕塑和绘画的综合运用,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罗马艺术的特点是雄伟、豪华和现实主义。
代表作品有《奥古斯都雕像》、《特拉扬浮雕》等。
中世纪艺术中世纪艺术主要受到宗教的影响,艺术作品以教堂建筑和宗教绘画为主。
中世纪艺术的特点是神秘、象征性和装饰性。
代表作品有《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等。
文艺复兴艺术文艺复兴艺术是西方绘画艺术的一个重要时期,其特点是对古典文化的追求和对人性的关注。
文艺复兴艺术家注重对光线、色彩和空间的表现,使作品具有强烈的立体感和真实性。
代表作品有《大卫》、《圣母玛利亚》等。
巴洛克艺术巴洛克艺术起源于17世纪的意大利,以其复杂的构图、鲜明的色彩和动感的画面而著称。
巴洛克艺术家的作品注重对情感和戏剧性的表现,常常运用镜像、光影等手法来增强画面的效果。
代表作品有《夜巡》、《圣家族》等。
新古典主义艺术新古典主义艺术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一种艺术风格,其特点是对古典艺术的模仿和追求。
新古典主义艺术家注重对理性、秩序和英雄主义的表现,作品具有明确的轮廓和简洁的造型。
代表作品有《拿破仑加冕礼》、《泉》等。
浪漫主义艺术浪漫主义艺术起源于18世纪末,强调个性、情感和想象力的表现。
浪漫主义艺术家的作品常常描绘激情、英雄主义和自然风光,色彩丰富、笔触奔放。
代表作品有《自由引导人民》、《梅杜萨之筏》等。
现代艺术现代艺术是20世纪初的一种创新艺术形式,其特点是对传统艺术的挑战和颠覆。
古希腊绘画艺术
1、古希腊绘画艺术
古希腊人不像古埃及人常在坟墓里画上壁画,也由于希腊盛产蜂蜜与橄榄油,需要大量的容器来盛装,要患上制陶成为一件当时很重要的工艺。
是以现今我们所看到的古希腊绘画,是靠当时部份陶罐上的彩绘、罗马时代的仿造品以及文献上的记录。
一般而言,希腊之陶罐系供盛酒、香油及水之用,但亦有供殉葬者,后者高达五、六呎,前者则多在二呎左右不等,形式甚多,有盖及无盖者均有之,并有双耳。
当时之雅典系地中海区域之陶罐输出中心。
当希腊本土在公元前十一世纪遭受到北方的多利安人侵略时,有些人就逃难到爱琴海对岸土耳其的爱奥尼亚地区,是以连带了影响神话期间希腊艺术的发展。
上面的扮饰图形来看,在希腊本土发展的艺术多接纳几何直线、左右对称、以象征性、形式化等手法来表现,较倾向于组成性的扮饰,故而被称为几何形风格。
在爱奥尼亚地区发展的艺术多数接纳流动曲线、以写实性、故事性等手法来表现的一种描述性的风格,这种风格因为受到亚洲西南部艺术影响,所以被称为东方风格。
到了古朴期间这两种风格就不停融合而开启了追求有次序与均衡为理想的希腊艺术。
由器皿上的彩绘(瓶画)来看,古希腊绘画大致可分为四个期间:几何形风格期间﹝约公元前11OO~7OO年﹞、东方风格期间﹝约公元前75O~6OO年﹞、黑色人像期间﹝公元前约7OO~5OO年﹞与红色人像期间﹝公元前约5OO年﹞。
几何形风格是希腊本土组成性扮饰的表现,在陶瓮上画满各种简单而有规则的几何图饰,这类型的作品起初都没有人物的扮饰图案,直至公元前8世纪才有明确的人物形象出现,不过基本上可能是样式化的风格。
作品如《底比隆的花瓶》,《碎片几何巨爵》。
《底比隆的花瓶》:属于希腊葬礼中施用的一种奠仪瓮,在葬礼节式中,将奠酒从瓮底的孔流注到死者的身上。
底比隆瓶的命名是根据在雅典附近发现它的一处坟场的地名而来。
东方风格期间早期的陶瓮仍接纳几何图案,后来由于希腊和亚洲西南部地区商业上的事务接触而产生的东方风格,以故事作为描绘的内部实质意义,人物、动物成为扮饰的主题,轮廓明确,笔触肯定,造型活泼,作品尺寸随之增大。
作品如《希腊东方式盛酒器》、《爱奥尼亚曲柄酒壶》等。
《希腊东方式盛酒器》:在这尊酒器上面,从上到下画了狮身人面像、男性和女性舞者、以及古代由马拉的双轮战车。
黑色人像画风开始于古朴期间的公元前7世纪末。
绘画的方式是在天然的陶土上,用一种特别的黑色颜料描绘图像,再刮出颀长的轮廓线,烧过然后便会变患上乌黑发亮,其余部分则成为红色。
当时雅典是黑陶式的发展中心。
作品如《阿喀琉斯和埃阿斯掷骰子》、《狄奥尼索斯航海》等。
《阿喀琉斯和埃阿斯掷骰子》是绘制在一件双耳陶瓶上的,陶瓶上标明绘制者叫欧克塞基〔图2-2〕。
《狄俄尼索斯航海》是绘制在双耳杯底盘上的,它描绘了希腊神话中酒神狄俄尼索斯航海遇到海盗的故事。
公元前六世纪中叶,红色人像绘画逐渐代替黑色人像绘画,成为希腊绘画艺术中最重要的一种。
其特色是在黑色的违景呈现红色的图像画。
因为此时的轮廓线已不再施用硬的器具去刮刻,而改用毛笔,是以线条更为流畅。
与黑色人像比较,红色人物之立足点已不在同一个水平线上,而系分布在不规则的层次上。
重叠的人物造成一种远近距离的觉患上,而且具有不同的动作,颇具动感。
对人体的地方理方面,也较黑色人像更为活泼、写实。
红色人像绘画期间的艺术家比以前有更多的自由创作空间,在题材选择方面,多为描述起居的情形,内部实质意义是以丰富而且广泛。
即使是以简单的构图,也能呈现深度的内心表现;造型十分典雅,在高度风格化中也不会失去写实的觉患上,的确是陶器绘画艺术史上无上的表现。
作品如《菲力雅士喜剧中一景》、《泉边的妇女》等。
《菲力雅士喜剧中一景》绘制在红色人像杯形巨爵上,巨爵是古希腊和古罗马人用来混淆葡
萄酒和水的一种容器。
《泉边的妇女》是一幅扮饰在一只提水罐上的扮饰画,为古希腊彩陶画中少有的非神话题材。
2、古罗马绘画艺术
罗马艺术是希腊艺术的直接继承和发展,它们共同奠定了西方文明的基础,成为西方文明的摇篮。
马其顿希腊建立了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希腊大帝国时,在亚平宁半岛台伯河流域又兴起了一个国家,它历经600年左右的发展终于成为强大的帝国,这就是罗马大帝国。
它于公元前146年征服了希腊本土,公元前30年击败埃及的托勒密王朝,自此,原来为希腊所统治的广大地区,包括希腊本土,全部归入了罗马帝国的版图。
罗马成为希腊然后的西方政治、文化的中心。
罗马本身的艺术并不发财,当罗马人征服了许多文化艺术繁荣的国家,将那里的大量艺术品,尤其是雕塑和绘画看成战利品劫数到罗马,同时还把许多受过良好教育的艺术家、工艺师、工匠等当奴隶和人质集中到罗马,这就为繁荣罗马文化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据说当时罗马城人口只有6万,而劫患上的希腊雕刻艺术品却有几十万之多。
正如古罗马著名诗人贺拉斯所言:"被俘的希腊反使蛮族主人成为俘虏,她把艺术带给了粗野不文明的拉丁姆。
罗马和希腊都是奴隶制国家,又都是半岛国家,但罗马人主要依靠农业为生,在同天然的斗争中造就了对客观事物冷静思考和求实精神,所以务实是罗马人的风格,不同于"外向型扩张"的希腊人的那种浪漫主义气质。
这就决定了罗马人的艺术观是求实、写实,缺少玄想和想象力。
罗马人也有神话,但却是沿用希腊的,只不过改个罗马名而已,如对美与爱之神,希腊人称阿芙罗狄德,罗马人称维纳斯。
公元79年维苏威火山爆发,把意大利古城庞贝以及邻近的几个城镇覆盖掉,直至18世纪考古学家才陆续把它们挖掘出来。
由于熔浆的覆盖,把当时建筑里的许多古罗马期间的壁画保存下来,是以,古罗马的绘画就根据这些个壁画遗迹分成四种风格:&
熬头种风格〔又称镶拼式,约公元前200~80年〕流行于罗马帝国期间公元前2世纪。
当时壁画不仅盛行于公共建筑,同时也流行于民居建筑。
这种风格其实是从希腊传来的一种扮饰形式。
第二种风格〔又称建筑式,约公元前80~15年〕这种风格的特色是在室内墙面上应用透视法则画上建筑结构,造成墙壁那边还有空间的错觉,而产生室内空间扩展的效验。
由于立体感很强,造成房中有房,使有限的空间扩展到无限的视觉空间效验。
这种样式的题材多样,有建筑物、林木花鸟和人物。
作品有《狄俄尼索斯秘教仪式》〔图2-3〕、《食人巨人进犯奥德修斯及其船员》等。
第三种风格〔又称装潢式,也称埃及式,约公元前15~公元45年〕与浮华的以假乱真的第二风格相反,是一种遵循奥古斯都期间古典式学院风格特点的扮饰式样。
它还原了墙壁以作为环绕一个封闭空间的普通平面的本来面目。
这种风格主要是用单色水平和垂直的线条画出精致的建筑扮饰图框,将每一片墙面分成三个图框,每一个图框中央画了一幅画,这些个画多为神话、宗教或田圃题材的风景和人物。
作品有《风景》、《桃子儿与玻璃罐的静物》等。
第四种风格〔又称庞大式约,开始于公元45年〕流行于克劳地亚斯天子和尼罗天子时代,是在第二、第三种风格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具有多种扮饰类型、充分表现罗马艺术广泛性的特点;在用色方面比较鲜明,加上光影技法表现,是以充满生气的颜色对比。
这种风格的另外一特色是画上舞台布景,并且演上一出诗剧;同时也出现了起居和神话相干题材,如对流浪汉的描述,以及对神话和神明的嘲讽。
中古也叫做"中世"或"中世纪",欧洲绘画史上一般指公元5世纪到15世纪。
油画发明之前,中世纪西方的绘画主要是壁画,用以扮饰教堂内部的壁画和屋顶,它们的内部实质意义大可能是基督教和犹太教故事,既把教堂打扮患上五光十色,又如一幅幅宣传画,对宗教信徒作形象的教育,所以,中世纪西方绘画是以宗教信仰绘画为主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