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心电图注意事项.doc
- 格式:doc
- 大小:79.50 KB
- 文档页数:5
做心电图注意事项做心电图注意事项心电图检查注意事项1、在安静时进行2、不要有恐惧感3、避免穿太紧的衣裤在进行心电图体检前,建议检查者不要穿太紧的衣服或者是裤子,需要穿较宽松的,这样在测量心电图的时候,可以方便,快捷,有效。
4、避免药物影响有些药物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心电图的结果,例如洋地黄、奎尼西等。
由于药物影响心肌的代谢,从而影响心电图的图形。
所以,家长应向医生讲明病儿最近服过哪些药物,以免误诊。
5、结果仅作参考和其他检查方法一样,心电图也不是万能的,因为它仅是在体表记录心脏的电活动,正如有望远镜跳望远处景色一样,不一定都能看得十分清楚。
譬如,左、右心室增大时,由于相反方向的两股电流可以相互抵消,这时记录到的心电图反而可能是“正常”的。
所以,心电图是帮助医生诊断疾病的一种行之有效的辅助手段,其结果还应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综合分析,才能最后得出明确的诊断。
6、不必脱鞋心电图检查没有必要把鞋子脱了,因为男士可能有味儿,只需要把左脚的裤角卷起来,露出脚腕就可以了。
心电图产生的原理心肌细胞膜是半透膜,静息状态时,膜外排列一定数量带正电荷的阳离子,膜内排列相同数量带负电荷的阴离子,膜外电位高于膜内,称为极化状态。
静息状态下,由于心脏各部位心肌细胞都处于极化状态,没有电位差,电流记录仪描记的电位曲线平直,即为体表心电图的等电位线。
心肌细胞在受到一定强度的刺激时,细胞膜通透性发生改变,大量阳离子短时间内涌入膜内,使膜内电位由负变正,这个过程称为除极。
对整体心脏来说,心肌细胞从心内膜向心外膜顺序除极过程中的电位变化,由电流记录仪描记的电位曲线称为除极波,即体表心电图上心房的P波和心室的QRS波。
细胞除极完成后,细胞膜又排出大量阳离子,使膜内电位由正变负,恢复到原来的极化状态,此过程由心外膜向心内膜进行,称为复极。
同样心肌细胞复极过程中的电位变化,由电流记录仪描记出称为复极波。
由于复极过程相对缓慢,复极波较除极波低。
心电图目的及注意事项
心电图是一种用来测量和记录心脏电活动的方法,能够提供有关心脏功能和心脏疾病的信息。
心电图的主要目的是诊断心脏疾病、监测心脏健康状况、评估心脏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帮助医生制定适当的治疗方案。
在进行心电图检查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 保持放松:进行心电图检查时,患者应保持身心放松,避免紧张或焦虑,因为这些情绪状态可能会影响心脏电活动的测量结果。
2. 不要擦拭皮肤:在进行心电图检查时,患者不应在测量点上擦拭皮肤,以免影响导电性能。
同时,应确保测量点的皮肤干燥,不要涂抹乳液或油脂。
3. 不要活动:在进行心电图检查时,患者应尽量保持静止,避免体力活动,因为活动可能会引起心脏的电活动变化,使心电图结果不准确。
4. 服用药物:如果患者正在服用心脏药物或其他药物,应告知医生或技术人员,因为某些药物可能干扰心电图的结果。
5. 保持卫生:在进行心电图检查时,患者应保持卫生,尽量减少皮肤上的污垢或者多余的头发,以确保导电性能和准确度。
6. 遵从医生的指示:在进行心电图检查时,患者应遵从医生或技术人员的指示进行操作,如正确贴上导电贴片、正确连接导联线等。
总的来说,心电图是一种简便、无创、无痛的心脏检查方法,患者只需遵守医生或技术人员的指示,配合检查即可获得准确的心电图结果。
常规心电图操作规程一、环境要求1、室内要求保持温暖(不低于18℃),以避免因寒冷而引起的肌电干扰;2、使用交流电源的心电图机必须接可靠的专用地线;(接地电阻应低于0.5Ω)3、放置心电图机的位置应使其电源线尽可能远离诊察床和导联电缆,床旁不要摆放其它电器具(不论通电否)及穿行的电源线;4、诊床的宽度不应窄于80cm,以免肢体紧张而引起肌电干扰,如果诊床的一侧靠墙,则必须确定墙内无电线穿过。
二、准备工作1、对初次接受心电图检查者,必须事先作好解释工作,消除紧张心理;2、在每次作常规心电图之前受检者应经充分休息,解开上衣,在描记心电图时要放松肢体,保持平静呼吸。
三、皮肤处理和电极安置、如果放置电极部位的皮肤有污垢或毛发过多,则应预先清洁皮肤或剃毛;2、应该用电膏(剂型分为:糊剂、霜剂和溶液等)涂擦放置电极处的皮肤,而不应该只把导电膏涂在电极上;3、严格按照国际统一标准,准确安放常规12导联心电图电极(附图)。
必要时应加作其它胸壁导联,女性乳房下垂者应托起乳房,将V3、V4、V5 电极安放在乳房下缘胸壁上,而不应该安置在乳房上。
四、描记心电图1、心电图机的性能必须符合标准。
若使用热笔式的记录纸,其热敏感性和储存性应符合标准。
单通道记录纸的可记录范围不窄于40mm;2、在记录纸上贴上体检人员信息标签,并标明导联;3、按照心电图机使用说明进行操作,常规心电图应包括肢体的Ⅰ、Ⅱ、Ⅲ、aVR、aVL和胸前导联的V1-V6共12个导联;4、不论使用哪一种机型的心电图机,为了减少心电图波形失真,应该尽量不使用交流电滤波或“肌滤波”;5、用手动方式记录心电图时,要先打标准电压,每次切换导联后,必须等到基线稳定后再启动记录纸,每个导联记录的长度不应少于3个完整的心动周期;(即需记录4~5个QRS综合波)6、遇到下列情况时应及时作出处理:①如果发现某个胸壁导联有无法解释的异常T或U波时,则应检查相应的胸壁电极是否松动脱落,若该电极固定良好而部位恰好在心尖搏动最强处,则可重新处理该处皮肤或更换质量较好的电极,若仍无效。
做动态心电图注意事项
在做动态心电图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 确保电极的正确粘贴位置:动态心电图需要贴附多个电极,通常有10个电极,所以需要确保电极正确地放置在胸部和四肢上。
电极的正确放置能够确保获得准确的心电图结果。
2. 保持身体的稳定:在进行动态心电图记录期间,需要尽量保持身体的稳定,避免剧烈运动或活动。
这是为了确保获得稳定的心电图信号,并避免干扰。
3. 遵循医生或技术人员的指示:动态心电图通常需要在医院或诊所进行。
在进行测试之前,确保理解医生或技术人员的指示和要求,并按照他们的建议进行测试。
4. 遵守动态心电图的时间要求:动态心电图通常需要持续记录24小时或更长时间。
在记录期间,尽量避免移动或干扰记录器的位置。
5. 进行正常的日常活动:尽管需要保持身体稳定,但在进行动态心电图记录期间,可以进行正常的日常活动,如步行、上下楼梯等。
这是为了模拟日常生活中的心电活动,以便获得更准确的测试结果。
6. 记录活动和症状:在记录期间,如果出现任何异常症状或活动,如胸痛、心
悸等,需要记录下来。
这些信息对医生诊断和评估心脏健康非常重要。
7. 保持设备的清洁和安全:使用动态心电图仪器时,确保设备的清洁和安全。
按照设备的使用说明进行操作,并妥善保管设备。
如果出现任何故障或问题,及时与医生或技术人员联系。
请注意,在进行动态心电图测试前,最好咨询医生以获取更具体的指导和建议。
心电图检查前有什么要注意的吗一、心电图检查前应注意的事项:1. 心电图检查前24小时内不能进行剧烈的体力活动。
因为过度的运动可导致心脏跳动过快或过缓,这些都会影响心电图的结果。
2. 心电图检查前应忌于饮酒和吸烟。
饮酒和吸烟会影响心脏的正常功能,从而影响心电图的结果。
3. 心电图检查前2小时内不宜进食。
因为进食会增加消化系的负担,也会使心脏跳动加速,这都会影响心电图的结果。
4. 心电图检查前应告知医生是否有心脏疾病史、家族疾病史、服用的药物、有无孕期等相关信息。
这些信息都会影响心电图的结果。
5. 在进行心电图检查前,需要脱去上身衣服,因此要穿轻便、方便脱衣的衣物前往医院。
6. 要保持心情平静,不要过度紧张、焦虑等,以免影响心率和暴露出现潜在的异常。
二、心电图检查的治疗方法:心电图检查是通过放置电极采集心电信号后经图像处理和分析从而得出结果的。
对于正常的浅表心电图,不需要特殊治疗,简单的休息即可恢复。
对于异常的心电图,需要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治疗方案进行诊治。
1. 心脏病的治疗方法:当心电图检查发现心脏疾病时,首先需要查看病情的具体情况。
根据病情的轻重缓急,可采用药物治疗、微创手术等方法进行治疗。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心脏病的常见治疗方法。
一般可采用如维拉帕米、普罗帕酮等药物进行控制。
微创手术:微创手术是针对疾病的具体情况进行手术治疗的一种方法,比如开刀切除病变、置入心脏起搏器等等。
2. 心电图异常提示的各类疾病的治疗方法:除了心脏病以外,心电图异常还可能提示其他疾病,如高血压、低血糖症等。
治疗方法也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制定。
高血压:可采用如降压药物治疗、限制钠盐摄入、加强锻炼等等方法。
低血糖症:可采用削弱胰岛素分泌、增加饮食中碳水化合物成分、间歇性进食等等方法。
三、心电图检查注意事项:1. 心电图检查后应当做好监护,需要定期进行复查,并且对监控的病人及时告知其病情的变化。
2. 在检查过程中,需要进行专业医生的指导和监督,不能自行操作或者弄伪造假冒的检查结果。
24小时心电图注意事项
进行24小时心电图监测时,有几个注意事项需要考虑:
1. 遵守医生的指导:在进行24小时心电图监测之前,医生会告知相关的注意事项和操作方法。
确保你理解并遵守医生的指导。
2. 穿戴舒适:穿戴便于操作和舒适的衣物,以确保在监测期间不会感到不适。
避免穿戴过紧或限制活动的衣物。
3. 避免水接触:在使用24小时心电图仪器期间,避免直接接触水或湿气。
心电图仪器通常是防水的,但仍需避免不必要的水接触。
4. 正常活动:在进行24小时心电图监测期间,要正常生活和活动,以便监测记录可以准确反映你正常的心电图。
避免过度运动或过度劳累。
5. 保持设备的完整性:保持心电图仪器设备完整,不要随意拆卸或更换电极等部件。
如有异常,及时与医生或监测人员联系。
6. 记录症状:如果出现任何心脏症状,如胸痛、心悸或晕厥等,要及时记录下来,并在监测结束后告知医生。
7. 保持日常生活习惯:除非医生特别指导,不要改变你的日常生活习惯。
继续
服药、饮食及运动习惯等。
如果你有其他特殊的注意事项或疑问,建议与医生或提供监测服务的机构进行沟通和咨询。
患者心电图测量注意护士
心电监测技术注意事项:
1.根据患者病情,协助患者取平卧位或者半卧位。
2.密切观察心电图波形,及时处理干扰和电极脱落。
3.每日定时回顾患者24小时心电监测情况,必要时记录。
4.正确设定报警界限,不能关闭报警声音。
5.定期观察患者粘贴电极片处的皮肤,定时更换电极片和电极片位置。
6.对躁动患者,应当固定好电极和导线,避免电极脱位以及导线打折缠绕。
7.停机时,先向患者说明,取得合作后关机,断开电源。
8、检查时要求睡平,全身肌肉放松,平稳呼吸,保持安静,切勿讲话或移动体位。
9、检查时,如涂有电极膏,检查毕可用卫生纸擦掉。
做心电图注意事项
心电图检查注意事项
1、在安静时进行
专家介绍,因肌肉活动都会产生生物电,当小儿啼哭、深呼吸、四肢乱动时,均会影响心电图的结果。
所以应小儿安静时进行。
必要时可先给病儿吃些镇静药,以防止因其他肌肉活动而引起的干扰。
2、不要有恐惧感
做心电图时医生要在病人的胸前、脚上、手上接上花花绿绿的电线,有些人非常害怕,生怕会触电,尽管电图机还未开,心里就扑通、扑通直跳。
实际上这些电线只是把心脏的生物电引出来,不会向人体输入什么东西,正像拍照只是把人体的形象如实地记录下那样,所以不要有恐惧感。
3、避免穿太紧的衣裤
在进行心电图体检前,建议检查者不要穿太紧的衣服或者是裤子,需要穿较宽松的,这样在测量心电图的时候,可以方便,快捷,有效。
4、避免药物影响
有些药物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心电图的结果,例如洋地黄、奎尼西等。
由于药物影响心肌的代谢,从而影响心电图的图形。
所以,家长应向医生讲明病儿最近服过哪些药物,以免误诊。
5、结果仅作参考
和其他检查方法一样,心电图也不是万能的,因为它仅是在体表记录心脏的电活动,正如有望远镜跳望远处景色一样,不一定都能看得十分清楚。
譬如,左、右心室增大时,由于相反方向的两股电流可以相互抵消,这时记录到的心电图反而可能是正常的。
所以,心电图是帮助医生诊断疾病的一种行之有效的辅助手段,其结果还应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综合分析,才能最后得出明确的诊断。
6、不必脱鞋
心电图检查没有必要把鞋子脱了,因为男士可能有味儿,只需要把左脚的裤角卷起来,露出脚腕就可以了。
心电图产生的原理
心肌细胞膜是半透膜,静息状态时,膜外排列一定数量带正电荷的阳离子,膜内排列相同数量带负电荷的阴离子,膜外电位高于膜内,称为极化状态。
静息状态下,由于心脏各部位心肌细胞都处于极化状态,没有电位差,电流记录仪描记的电位曲线平直,
即为体表心电图的等电位线。
心肌细胞在受到一定强度的刺激时,细胞膜通透性发生改变,大量阳离子短时间内涌入膜内,使膜内电位由负变正,这个过程称为除极。
对整体心脏来说,心肌细胞从心内膜向心外膜顺序除极过程中的电位变化,由电流记录仪描记的电位曲线称为除极波,即体表心电图上心房的P波和心室的QRS波。
细胞除极完成后,细胞膜又排出大量阳离子,使膜内电位由正变负,恢复到原来的极化状态,此过程由心外膜向心内膜进行,称为复极。
同样心肌细胞复极过程中的电位变化,由电流记录仪描记出称为复极波。
由于复极过程相对缓慢,复极波较除极波低。
心房的复极波低、且埋于心室的除极波中,体表心电图不易辨认。
心室的复极波在体表心电图上表现为T波。
整个心肌细胞全部复极后,再次恢复极化状态,各部位心肌细胞间没有电位差,体表心电图记录到等电位线。
心电图各波及波段的组成
1、P波
正常心脏的电激动从窦房结开始。
由于窦房结位于右心房与上腔静脉的交界处,所以窦房结的激动首先传导到右心房,通过房间束传到左心房,形成心电图上的P波。
P波代表了心房的激动,前半部代表右心房激动,后半部代表左心房的激动。
P波时限为0.12秒,高度为0.25mv。
当心房扩大,两房间传导出现异常时,P波可表现为高尖或双峰的P波。
2、PR间期
激动沿前中后结间束传导到房室结。
由于房室结传导速度缓慢,形成了心电图上的PR段,也称PR间期。
正常PR间期在0.12~0.20秒。
当心房到心室的传导出现阻滞,则表现为PR间期的延长或P波之后心室波消失。
3、QRS波群
激动向下经希氏束、左右束枝同步激动左右心室形成QRS波群。
QRS波群代表了心室的除极,激动时限小于0.11秒。
当出现心脏左右束枝的传导阻滞、心室扩大或肥厚等情况时,QRS 波群出现增宽、变形和时限延长。
4、J点
QRS波结束,ST段开始的交点。
代表心室肌细胞全部除极完毕。
5、ST段
心室肌全部除极完成,复极尚未开始的一段时间。
此时各部位的心室肌都处于除极状态,细胞之间并没有电位差。
因此正常情况下ST段应处于等电位线上。
当某部位的心肌出现缺血或坏死的表现,心室在除极完毕后仍存在电位差,此时表现为心电图上ST段发生偏移。
6、T波
之后的T波代表了心室的复极。
在QRS波主波向上的导联,T 波应与QRS主波方向相同。
心电图上T波的改变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例如心肌缺血时可表现为T波低平倒置。
T波的高耸可见于高血钾、急性心肌梗死的超急期等。
7、U波
某些导联上T波之后可见U波,目前认为与心室的复极有关。
8、QT间期
代表了心室从除极到复极的时间。
正常QT间期为0.44秒。
由于QT间期受心率的影响,因此引入了矫正的QT间期(QTC)的概念。
其中一种计算方法为QTc=QT/ RR。
QT间期的延长往往与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相关。
:
1.心电图
2.心电图是怎么检查的
3.心电图
4.心电图体检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