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标近似判断演示教学
- 格式:ppt
- 大小:1.02 MB
- 文档页数:23
英文商标近似判断标准The determination of similarity in English trademark is usually based on a combination of factors including the overall appearance, sound, meaning, and commercial impression of the marks. Some common criteria used to assess similarity include:1. Similarity of appearance: This refers to the visual similarity between two marks, considering factors such as the shapes, colors, fonts, and overall design of the marks.2. Similarity of sound: This relates to the phonetic similarity between two marks when pronounced aloud. Similar sounding marks may be considered similar, especially if they are used in the same or related industries.3. Similarity of meaning: This considers the semantic or conceptual similarity between two marks. Marks that convey a similar idea or meaning may be seen as similar, even if they are spelled or pronounced differently.4. Similarity of commercial impression: This refers to the overall impression or association that a consumer may have when encountering two marks. Marks that create a similar impression in terms of their products, services, or brand image may be deemed similar.5. Similarity of goods or services: This criterion evaluates the similarity of the goods or services offered under the marks. If two marks are used in connection with identical or closely related goods or services, they are more likely to be considered similar.It is important to note that the assessment of similarity in trademark cases is subjective and may vary depending on the specific details of each case. The final decision is often made by trademark examiners, courts, or other relevant authorities based on their interpretation of these criteria.。
文字商标近似判断的标准文字商标近似判断的标准是什么?文字商标近似判断方法有哪些?法律规定如何判定文字商标近似?社标网跟大家分享一下文字商标的近似判定法律政策评定标准。
文字商标近似判定标准:(一)中文商标的汉字构成相同,仅字体或设计、注音、排列顺序不同,易使相关公众对商品或者服务的来源产生误认的,判定为近似商标。
(二)商标由相同外文、字母或数字构成,仅字体或设计不同,易使相关公众对商品或者服务的来源产生误认的,判定为近似商标。
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1、商标由一个或两个非普通字体的外文字母构成,无含义且字形明显不同,使商标整体区别明显,不易使相关公众对商品或者服务的来源产生误认的。
2、商标由三个或者三个以上外文字母构成,顺序不同,读音或者字形明显不同,无含义或者含义不同,使商标整体区别明显,不易使相关公众对商品或者服务的来源产生误认的。
(三)商标由两个外文单词构成,仅单词顺序不同,含义无明显区别,易使相关公众对商品或者服务的来源产生误认的,判定为近似商标。
(四)中文商标由三个或者三个以上汉字构成,仅个别汉字不同,整体无含义或者含义无明显区别,易使相关公众对商品或者服务的来源产生误认的,判定为近似商标。
但首字读音或者字形明显不同,或者整体含义不同,使商标整体区别明显,不易使相关公众对商品或者服务的来源产生误认的除外。
(五)外文商标由四个或者四个以上字母构成,仅个别字母不同,整体无含义或者含义无明显区别,易使相关公众对商品或者服务的来源产生误认的,判定为近似商标。
但首字母发音及字形明显不同,或者整体含义不同,使商标整体区别明显,不易使相关公众对商品或者服务的来源产生误认的除外。
(六)商标文字字形近似,易使相关公众对商品或者服务的来源产生误认的,判定为近似商标。
(七)商标文字读音相同或者近似,且字形或者整体外观近似,易使相关公众对商品或者服务的来源产生误认的,判定为近似商标。
但含义、字形或者整体外观区别明显,不易使相关公众对商品或者服务的来源产生误认的除外。
英文商标近似判断标准英文商标近似判断是商标法中一个重要的判断标准,用于确定两个商标在外观和发音上的相似性,以及在相关商品或服务领域内的竞争关系。
以下是一些相关参考内容,帮助进行英文商标近似判断。
1. 相似性评估商标局会对两个商标的外观、拼写和发音进行比较和评估,分析它们在整体和细节上的相似性。
这包括商标中所使用的字母、数字、图形、拼写法、发音等元素,以及商标的结构、排列和组合方式。
2. 相关性评估判断两个商标是否在相关商品或服务领域内造成混淆,需要考虑商标所涉及的商品或服务的性质、用途、消费者群体等方面。
两个商标在相关商品或服务领域内的相似性程度越高,越容易引起混淆。
3. 同音词分析商标中使用的单词或词组如果在发音上相似,容易引起混淆。
因此,在商标近似判断中,需要比较商标中单词的发音相似性,以及单词中元音、辅音的组合方式,考虑是否存在同音词的情况。
4. 字母组合分析商标中的字母组合在外观上和发音上都有重要的影响。
字母的排列顺序、大小写、粗细等因素都能影响商标的辨识度和相似性。
对于商标单词中的字母组合,需要分析其形状和构造,确定是否存在字母组合的相似性。
5. 图形分析商标中的图形元素对相似性的判断也有很大的影响。
商标中的图形元素如果在外观上相似或表达了相似的含义,可能会引起混淆。
因此,需要比较商标中图形的形状、颜色、排列方式、细节等因素,以确定其相似性。
6. 看法与印象分析除了具体的外观、发音、组合等方面的分析外,商标近似判断还需要考虑消费者的视角。
分析两个商标给消费者的感觉、触感、印象及联想,以判断它们是否在消费者心中近似。
7. 先后使用分析如果两个商标在相同或相似的商品或服务领域内先后使用,并且已经形成了一定的知名度或市场份额,那么在商标近似判断中,需要考虑其在市场上造成的影响和混淆的可能性。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参考内容并不能作为具体的判断标准,商标近似判断还需综合考虑其他因素,且具体标准可能因国家和地区而异。
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判断原则和方法
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判断原则和方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相同识别度原则:商标的整体构成、发音、字义、图形等要素相同或者相似,容易引起公众的混淆误认,即认为商标属于同一商家或与其有关联。
2. 相同商品或服务原则:商标在相同或者类似商品或服务上使用,并且商标的整体外观、构造等与已注册商标相同或者相似,容易使公众混淆误认。
3. 商标对比原则:将要判断的商标与已注册商标进行对比,进一步确定相同或者相似的程度。
对比包括商标的字形、发音、寓意等方面,以及商标的整体外观、构造等。
4. 商标综合比对法:通过比对商标的整体构成、字形、发音等各个方面,综合判断商标的相同或者相似程度。
5. 公众注意程度原则:根据公众对商标的注意程度来判断商标的相同或者相似程度。
比如,对于一些经常购买或者使用的商品或服务,公众对商标的注意程度更高,可能更容易被商标的相似误导。
以上原则和方法是在商标评估、商标注册、商标侵权等领域常用的判断标准和方法,旨在保护商标持有人的权益,维护市场秩序。
商标近似判断标准及案例
商标近似判断标准可以从多个方面来考虑:
1. 商标标识的相似性:商标由文字、图形、字母、数字、颜色、三维标志等元素组成,判断商标是否近似,需要比较这些元素的相似程度。
如果两个商标的元素相似,就可能被认定为近似商标。
2. 商标所涉及的商品或服务的相似性:近似商标所涉及的商品或服务应该有一定的相似性,如果两个商标的商品或服务类别相差较远,通常不会被认定为近似商标。
3. 商标的显著性和知名度:商标的显著性和知名度也是判断近似商标的重要因素。
如果两个商标的显著性和知名度都很高,而且它们的元素相似,就可能被认定为近似商标。
以下是判断近似商标的案例:
1. “百盛”与“百盛世家”:这两个商标都包含了“百盛”这个元素,且都与餐饮服务相关,因此被认定为近似商标。
2. “吉米”与“新吉米”:这两个商标都包含了“吉米”这个元素,且都与儿童用品相关,因此被认定为近似商标。
3. “长裕”与“老长裕”:这两个商标都包含了“长裕”这个元素,且都与食品相关,因此被认定为近似商标。
4. “超力”与“超力一族”:这两个商标都包含了“超力”这个元素,且都与健身器材相关,因此被认定为近似商标。
5. “欧莱雅”与“欧莱雅海蜇”:这两个商标都包含了“欧莱雅”这个元素,且都与化妆品相关,因此被认定为近似商标。
6. “长城”与“凯越长城”:这两个商标都包含了“长城”这个元素,且都与旅游相关,因此被认定为近似商标。
需要注意的是,判断近似商标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包括标识的相似性、商品或服务的相似性、商标的显著性和知名度等。
因此,在进行商标注册或使用时,应该仔细考虑和评估这些因素,避免因近似商标问题而引起纠纷。
Management is about doing countless small details.勤学乐施积极进取(页眉可删)商标近似的判断方法有哪些商标近似的判断方法主要有两种:1、要考虑到以普通消费者的立场、观点来认定近似商标,尽量避免简单的从法官的专业角度分析判断。
2、要采用隔离观察、整体观察和要部观察的具体比较方法。
一、商标近似的判断方法有哪些在认定近似商标时还要注意掌握以下具体方法:1、要考虑到以普通消费者的立场、观点来认定近似商标,尽量避免简单的从法官的专业角度分析判断。
其中所说的普通消费者属于一个抽象的和理想化的群体,即设想他们既不是非常成熟的消费者,也不是毫无识别能力的消费者,而是具有一定消费经验的消费者。
虽然,现实生活中这样的消费者难以界定,但以他们的观点看问题,是要求法官只能站在消费者的立场上,以普通消费者的观点来认定商标的近似性问题。
在认定近似商标过程中力戒主观色彩,保证公正、公平地对近似商标予以认定。
2、要采用隔离观察、整体观察和要部观察的具体比较方法。
第一种方法,是隔离观察。
判断商标是否近似,要采用隔离观察的方法,而不要采取对比的方法观察。
将商标置于不同的时间和不同的地点进行观察,即称为隔离观察,将商标摆在一起进行观察,即对比观察。
这是因为在市场上的实际交易中,消费者往往是将商标与过去在其他地方记住的商标进行比较后才购买商品,而不一定是两种商标都同时存在为消费者看到。
为了客观地掌握消费者的态度和立场,不宜同时将两种商标进行现场对比,而只能将所见到的商标与脑子中记忆的商标进行对比。
这样就能比较真实地反映造成混淆可能性的实际情况,而不会因为对两个商标进行对比观察所发现的不同点影响法官对其在实际交易中可能产生的混淆的认定。
在对比观察情况下,两个商标只要不是完全相同的,肯定会看出许多不同的地方,但在隔离观察的情况下,只要仍然存在造成消费者误认的可能性,就应认定该商标为近似商标。
商标近似的12个判断标准
1、中文商标的汉字构成相同,仅字体或设计、排列顺序不同,判定为近似商标;
2、商标由相同外文、字母或数字构成,仅字体或设计不同,判定为近似商标;
3、商标由两个外文单词构成,仅单词顺序不同,含义无明显区别,判定为近似商标;
4、中文商标由三个或者三个以上汉字构成,仅个别汉字不同,判定为近似商标;
5、外文商标由四个或者四个以上字母构成,仅个别字母不同,判定为近似商标;
6、商标文字字形、读音、含义近似,判定为近似商标;
7、商标文字含义相同或近似,易使相关公众对商品或者服务的来源产生误认的,判定为近似商标;
8、商标文字由字、词重叠而成,判定为近似商标;
9、商标是在他人在先商标中加上本商品的通用名称、型号或加上起修饰作用的形容词或者副词判定为近似商标;
10、商标图形的构图和整体外观近似,判定为近似商标;
11、商标完整地包含他人在先的图形商标,判定为近似商标;
12、组合商标原则上是进行分要素审查,即如组合商标中的汉字、外文、字母、数字、图形部分相同或近似,易使相关公众对商品或者服务的来源产生误认的,判定为近似商标。
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判断原则和方法商标相同或者近似可以根据以下原则和方法进行判断。
1. 相似度比对: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判断首先需要进行相似度比对。
相似度比对可以从商标的外观、字形、声音等方面进行,通过比对商标的整体外观、构造、色彩、字体等因素,判断商标是否存在明显的相似之处。
2. 视觉相似度:商标在外观上是否存在相似之处,可以通过比对商标的构造、图形、色彩等要素来判断。
如果商标的构造、图形等要素非常相似或者有较大的相似度,可以认为商标是相同或者近似的。
3. 语音相似度:商标的语音特征也是判断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重要依据之一。
商标的语音特征可以通过比对商标的发音、发音节奏、音调等方面来判断。
如果商标的语音特征相似度较高,可以认为商标是相同或者近似的。
4. 商标在市场上使用的范围和领域:商标的相同或者近似性也需要考虑商标在市场上使用的范围和领域。
如果两个商标在相同的市场和领域中使用,存在相似的商品或者服务,可以认为商标是相同或者近似的。
5. 商标的注册情况:商标的注册情况也是判断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重要依据之一。
如果两个商标已经注册或者正在申请注册,且在同一类别或者类似类别下,可以认为商标是相同或者近似的。
6. 直接混淆和间接混淆:商标的相同或者近似性可以分为直接混淆和间接混淆。
直接混淆指的是商标在外观、构造等方面非常相似,容易混淆消费者对商品或者服务的判断,从而导致误认;间接混淆指的是商标在商业市场上的使用会产生误导、产生不良影响等。
7. 消费者的认知和判断:商标相同或者近似性的判断还需要考虑消费者的认知和判断。
如果消费者容易将两个商标混淆,无法准确区分两个商标所代表的商品或者服务,可以认为商标是相同或者近似的。
总之,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判断需要综合考虑相似度比对、视觉相似度、语音相似度、市场使用范围和领域、注册情况、直接混淆和间接混淆、消费者的认知和判断等多个方面的因素,才能综合判断商标是否相同或者近似。
中国商标网商标近似查询方法商标注册之前是需要进行商标近似查询的,为的的了解自己准备申请注册的商标是否与他人已注册成功或正在申请的商标存在相同或者近似的情况,从而减少商标注册申请的盲目性,降低商标注册的申请风险。
一般来说商标近似查询的常用方法就那么两种:一是委托公司宝这样代理机构帮您办理商标注册业务,商标查询本身就包含在商标注册服务之中了,公司宝查询商标的具体方法不方便对外透露;二是利用中国商标网,也就是商标注册官网进行商标近似查询。
【公司宝】本文重点给您介绍的是中国商标网商标近似查询方法。
一、中国商标网商标近似查询方法流程详解1、商标注册申请人如果自己进行商标近似查询的话,一定要在中国商标网上查询,中国商标网是商标注册官网,权威可信。
中国商标网网址是:/,进入以后点击“商标查询”如下图:2、在中国商标网首页点击“商标查询”进入以后,可以看到“免责声明”和“公告栏”,“免责声明”主要是告知中国商标网提供的商标查询结果,只能供参考没有法律效率,不要将结果作为商标注册成功与否的最根本标准。
“公告栏”里面的内容是红字显示的,主要是提醒商标注册申请人如果当前浏览器无法进行商标查询的话,可以更换IE浏览器。
3、点击“我接受”后,进入中国商标网网上查询页面,该页面提供商标近似查询、商标综合查询和商标状态查询三项商标查询服务和一项错误信息反馈服务。
(1)商标近似查询:本查询按图形、文字等商标组成要素分别提供近似检索功能,用户可以自行检索在相同或类似商品上是否已有相同或近似的商标。
中国商标网商标近似查询方法是下文【公司宝】会给您详细介绍的。
(2)商标状态查询:用户可以通过商标申请号或注册号查询有关商标在业务流程中的状态,也就是用户只知道部分商标信息,然后查询商标信息的功能。
(3)商标综合查询:用户可以按商标号、商标、申请人名称等方式,查询某一商标的有关信息。
一般下发受理通知书以后,商标是否公告,就用这个查就可以了。
英文商标近似判断标准When it comes to trademark law, determining the similarity between English trademarks is a crucial aspect. This process helps to ensure that similar trademarks, which might cause confusion among consumers, do not coexist in the marketplace. In order to make accurate judgments, several standard criteria are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The first criterion to judge the similarity of English trademarks is the visual aspect. This includes examining the overall appearance of the two trademarks and identifying any similarities in terms of shapes, designs, or fonts. It is important to assess if the trademarks share any common visual elements that might cause confusion among consumers. For example, if two trademarks have similar logos or use the same font, it could be an indication of similarity.The next criterion to consider is the phonetic aspect of the trademarks. This involves analyzing how the trademarks sound when pronounced out loud. If two trademarks have a similar pronunciation, it increases the likelihood of confusion among consumers. This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when it comes to trademarks that are commonly spoken or advertised, as the sound similarity can significantly impact consumer perception.Another important aspect to evaluate is the conceptual similarity of the trademarks. This involves understanding the underlying meaning or message conveyed by the trademarks. If two trademarks have a similar concept or suggest a similar idea, it might lead to confusion among consumers. For example, if two trademarks suggest the same geographical location or convey a similar image, it could be considered as indicative of similarity.In addition to these criteria, the goods or services associated with the trademarks must also be taken into account. The similarity of goods or services plays a significant role in determining the likelihood of confusion among consumers. If two trademarks are being used for similar products or services, it increases the chance of consumer confusion and indicates a higher level of similarity.Moreover, it is essential to assess the market presence and reputation of the trademarks. If two trademarks have a considerable presence in the market and are known to consumers, the likelihood of confusion is heightened. This is because consumers are more likely to associate the trademarks with a certain reputation or quality, and the presence of similar trademarks might mislead them.Lastly, prior registrations or applications for similar trademarks must also be considered. If there are existing trademarks that are similar or identical to the trademarks being evaluated, it indicates a higher level of similarity. This is because trademark authorities often reject applications for trademarks that are identical or similar to existing registrations, to avoid any confusion in the marketplace.In conclusion, determining the similarity of English trademarks requires careful analysis of various criteria. These include the visual, phonetic, and conceptual aspects of the trademarks, as well as the similarity of goods or services, market presence, and prior registrations. By considering these factors, trademark authorities can make accurate judgments and maintain clarity in the marketplace, ensuring that consumers are not confused by similar trademarks.。
商标近似的判断标准及具体认定胡娜刘振勇-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图二【案情回放】陈国明系福建省厦门市前浦医院门诊部主任,于1997年制作了一图案(见图一),设计含义为“手牵手、心连心”。
同年福建省邵武市吉利时装厂将该图案申请注册商标,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商标局核准注册(核定使用商品为第25类:服装),注册有效期至2007年2月27日止。
2005年11月14日,该商标被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核准注册(核定服务项目为第44类:医院;接生;医疗咨询;园艺学;卫生设备出租;眼镜行),注册有效期限:2005年11月14日至2015年11月14日止。
此后,陈国明将该注册商标许可给福建省福清市福清宏路长征门诊部、辽宁省鞍山市鞍山东方男科医院等医疗机构使用。
2000年7月27日,海南省人民医院委托金像公司为其规划设计医院形象识别徽标(见图二),并于2001年将该徽标正式投入使用。
该徽标在该院的电话号码簿上、《海南省人民医院门诊病历》、各门诊部、急救车和国际研讨会、院内大型文化活动等处被广泛使用。
2009年3月,陈国明以海南省人民医院使用的徽标与其注册商标存在近似,侵犯其商标专用权为由诉至法院。
海口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决驳回陈国明诉求。
陈国明上诉,海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经审理后,最终认定海南省人民医院商标不构成对陈国明商标专用权的侵犯,遂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各方观点】陈国明:通过对两个心形图形整体比对和主要部分比对,均相近似;其心形商标经国家商标局核准注册,具有较强显著性和很明显特征。
该图形注册商标自2003年就已开始在多家医院及多地方广泛使用,具有较高的知名度;两个心形图形都是由“手和心”组成,图形、含义均相同,符合法律规定的商标近似情况;一审认为两者提供医疗服务的对象不同是错误的。
【商标的侵权】判定商标相同或近似有哪些原则及比对方法《商标法》第五十二条规定了侵犯商标注册专用权的各种行为,其中第一项规定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或者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的行为,属于侵权。
其中对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判断,是认定此类侵权行为的关键环节之一。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标权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若干解释》)第十条,认定商标相同或者近似按照以下原则进行:(一)以相关公众的一般注意力为标准;(二)既要进行对商标的整体比对,又要进行对商标主要部分的比对,比对应当在比对对象隔离的状态下分别进行;(三)判断商标是否近似,应当考虑请求保护注册商标的显著性和知名度。
掌握上述原则依法判断商标相同或者近似,要注意把握以下几个要点:一、要以包括相关消费者和经营者的公众的一般注意力为标准判断。
商标的基本功能就在于使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服务时便于识别这些商品和服务,以及他们的来源。
商标相同或者近似也一般发生在市场中,受影响的主要是相关的消费者和特定经营者。
所以事后法官审判案件在认定甄别商标相同、近似时,判断注意力也要回归到此种情景,也要以相关消费者和特定经营者的注意力为标准。
这种注意力不是该领域相关专家所具有的注意力,专家的注意力过于专业可能出现判断标准过严的情况。
但也不是一个与一般消费者有别的粗心大意的消费者的注意力,以他们的注意力判断又可能施之过宽,可能出现漏掉已经构成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情形。
要以前边所提两者中间选择大多数相关公众通常的、普通的、一般的注意力为标准。
这就涉及到行为主体的一种行为能力的判断,审判实践中也称为认定商标相同或近似的主观标准。
法官在分析判断和采纳有关证据作为定案依据和产生心证过程中,都要坚持以相关公众一般注意力的标准。
二、准确地掌握对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整体、要部和隔离的比对方法。
按照消费者在市场中对商标的感知规律,审判和行政执法实践中常常运用商标整体、要部比对和将商标隔离开比对的方法,来判断商标的相同,特别是商标的类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