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农作物》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17.87 MB
- 文档页数:17
《常见的农作物》教案课件教学设计19 常见的农作物教学目标1、认识家乡常见的农作物,并知道1--2种农作物播种和成熟的时间。
2、能通过查阅图书、网上搜索等方式,收集2--3种家乡的农作物生长习性的资料。
3、主动与同学分享自己的资料,并积极参与研讨活动。
4、知道各种不同的农作物播种和成熟的时间不同,农作物生长习性各不相同。
5、体会祖国地大物博,物产丰富,感受植物生长的多样性。
教学准备:师生共同收集不同农作物的图片或实物,不同农作物的生长习性资料。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第一课时的主要内容是认识常见的农作物,研讨不同的农作物播种成熟的时间为什么不一样。
一、引入学习教师可以采取谈话的方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引导学生回忆并描述常见的农作物:“你认识哪些农作物?能说说它的样子吗?它们一般生长在什么地方?什么时间上市?”学生可能会有各种各样的描述,教师应注意指导学生描述完整。
例如,学生描述白菜时,应引导学生描述长在什么地方,什么时间播种,什么时间开花,什么时间成熟等,学生在描述过程中也可能有些地方说不清楚,这实际上就是与已有的认知结构产生了不一致,就产生了新的问题。
在学生描述的基础上,可以让其他学生补充说明,这实际上是引导学生形成注意倾听的习惯,有了倾听,学生才会知道其他同学描述的还有什么不完整的地方。
二、汇集资料1、在学生描述它们认识的农作物的基础上,教师提出:关于这些农作物你们有什么问题吗?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在学生提出问题的基础上,教师提问:你们知道这些农作物的播种时间是一样的吗?它们成熟的时间又相同吗?谁知道?学生可能了解部分农作物的播种和成熟的时间,但对多数农作物,他们可能并不了解,这就需要教师提前收集相关资料。
2、提供常见农作物播种和成熟的相关资料:你想知道哪些农作物播种、成熟的时间?给学生几分钟的时间,看谁收集的资料多。
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让学生整理已经收集的资料,一方面促进学生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一方面促进学生形成守时惜时的习惯。
《常见的农作物》讲义农作物,是农业生产中最基本的要素,它们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食物、纤维和其他重要的资源。
在这篇讲义中,我们将一起了解一些常见的农作物。
一、粮食作物1、水稻水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尤其在亚洲地区,是许多人的主食来源。
水稻通常生长在水田中,需要大量的水和适宜的温度。
它的品种繁多,按照种植季节可分为早稻、中稻和晚稻;按照稻谷的粒形和粒质又可分为籼稻、粳稻和糯稻等。
2、小麦小麦是另一种广泛种植的粮食作物,适应范围广,在世界各地都有种植。
它可以制成面粉,用于制作面包、面条、馒头等多种食品。
根据播种季节,小麦分为冬小麦和春小麦。
冬小麦在秋季播种,次年夏季收获;春小麦则在春季播种,秋季收获。
3、玉米玉米是高产的粮食作物,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
它不仅可以作为人的食物,也是饲料和工业原料的重要来源。
玉米的用途多样,例如可以生产玉米油、制作玉米淀粉等。
二、蔬菜作物1、白菜白菜是常见的蔬菜之一,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
其品种多样,有大白菜、小白菜等。
白菜适应能力强,在我国各地广泛种植,且耐储存,是冬季常见的蔬菜储备。
2、西红柿西红柿既可以作为蔬菜烹饪,也可以作为水果直接食用。
它富含维生素 C 和番茄红素等营养成分,对人体健康有益。
西红柿的种植相对容易,在温暖的季节里生长良好。
3、黄瓜黄瓜口感清爽,是夏季常见的蔬菜。
它富含水分和维生素,具有清热解渴的功效。
黄瓜的种植简单,在家庭菜园和大规模种植中都很常见。
三、油料作物1、大豆大豆是重要的油料作物,其油脂含量丰富,还富含蛋白质。
大豆可以用来制作豆油,剩下的豆粕则是优质的饲料。
此外,大豆还可以加工成各种豆制品,如豆腐、豆浆等。
2、油菜油菜籽是常见的油料来源,油菜花盛开时也是一道美丽的风景。
油菜在我国南方和北方都有广泛种植,菜籽油是我国主要的食用油之一。
四、经济作物1、棉花棉花是纺织工业的重要原料,用于生产棉布和各种棉制品。
我国是棉花生产大国,棉花的种植需要充足的阳光和适宜的气候条件。
2023-11-05•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与难点目录•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评价与反馈01教学目标了解农作物的种类、生长条件和特点。
掌握农作物的种植、养护和管理方法。
认识常见的农作物病虫害及其防治方法。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和实践,了解农作物的生长特性和规律。
学习如何制定农作物种植和管理计划,并付诸实践。
掌握农作物病虫害的识别和防治方法,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帮助学生了解农村和农业的重要性,增强其环保意识。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其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培养学生对农业的热爱和关注,提高其社会责任感。
02教学内容总结词:多样性详细描述:农作物涵盖了各种谷物、豆类、蔬菜、水果等,如水稻、小麦、玉米、大豆、西红柿、黄瓜等。
这些农作物的生长条件各不相同,如温度、湿度、光照、土壤酸碱度等,需要根据不同作物需求进行适当调整。
农作物的种类及生长条件农作物的种植方法总结词:技术性详细描述:农作物种植方法包括耕种、播种、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等多个环节。
耕种和播种需要选择合适的土壤和时间,施肥和灌溉需要掌握适当的量和频率,病虫害防治需要预防和治疗相结合。
农作物的病虫害防治方法总结词预防和治疗详细描述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是保证农作物产量的重要环节。
防治方法包括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多种方法。
农业防治如选用抗病品种、加强田间管理等,生物防治如利用天敌和微生物等,化学防治如使用农药等。
同时需要注意防治效果和安全性的平衡。
03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掌握农作物的种植技术正确的种植时间每种农作物都有其最佳的种植时间,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季节变化,选择合适的种植时间是非常重要的。
合理的灌溉了解不同农作物的灌溉需求,以及如何合理地安排灌溉时间和水量,有助于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了解农作物的生长习性不同的农作物有其独特的生长习性,如对土壤、温度、湿度的要求,因此,掌握这些知识是成功种植的关键。
鄂教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常见的农作物》教案课件PPT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区分小麦、水稻、玉米、大豆等常见农作物;2.能够了解不同地区种植的主要农作物;3.能够理解不同农作物的生长特点和生长环境要求。
二、教学重点1.常见农作物的特征和区别;2.农作物的生长环境。
三、教学内容1.农作物的定义和作用;2.常见农作物的分类和特征;3.不同地区的主要农作物;4.农作物的生长环境。
四、教学方法1.PPT课件展示;2.彩图和实物辅助讲解;3.问题引导式讨论;4.小组合作探究。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PPT展示一个农民的生活场景,学生们从场景分析中了解农民的职业和生产的主要内容,进而引入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2. 自主分组学习农作物(20分钟)学生自主分组,并选定一个农作物进行学习。
每组需要完成以下任务:1.了解该作物的分类和特征;2.了解该作物的生长环境;3.录制一段短视频介绍该作物。
3. 分享交流(10分钟)每个小组选一名代表介绍他们研究的农作物,并展示他们录制的视频。
4. 总结归纳(10分钟)老师为学生总结归纳各种农作物分类和特征,以及它们生长的环境和分布区域。
5. 深入学习主要农作物(20分钟)老师为学生介绍主要农作物的分类和特征,并讲解它们的生长环境和分布情况。
6. 小组活动(10分钟)学生们重新分组,小组内成员按照一定的规则依次言传身教,让其他组员猜测自己所模拟的农作物是什么,并说出该农作物的分类、特征和生长环境。
7. 家庭作业(5分钟)要求学生回家查找和了解当地最主要的农作物,掌握它的生长环境和特点,准备下节课中的展示。
六、教学评价1.学生上台讲解时的语言表达、视频制作及展示效果;2.分组活动中的互动氛围和小组协作效果;3.学生的作品精美程度及作业完成情况。
七、教学资源1.人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2.PPT课件软件;3.彩图、实物等多媒体教学资源。
鄂教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常见的农作物》教案课件PPT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常见的农作物的名称、特点和产地;2.学习农作物的生长条件和种植方法;3.培养学生对农作物的认识和兴趣。
二、教学内容1.常见的农作物2.农作物的生长条件和种植方法三、教学重点难点1.让学生能够理解常见的农作物的特点和产地;2.让学生能够学习农作物的生长条件和种植方法。
四、教学方法1.彩色图片展示法2.视听并茂的讲解法五、教学流程1. 教师导入(10分钟)教师示范几张农作物的图片,然后让学生猜测它们的名字,并介绍这些作物的简单特点和产地。
2. 探究活动(20分钟)教师讲解农作物的生长条件和种植方法,并分组让学生进行调查与讨论,研究这些农作物的生长条件和种植方法。
3. 组内讲解(20分钟)每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向其他小组介绍他们调查的作物的生长条件和种植方法。
其他小组可以提出问题和意见。
4. 教师梳理(10分钟)教师根据学生的讲解和讨论,梳理和总结各种农作物的特点和产地,并进行展示和讲解。
5. PPT课件演示(20分钟)教师使用PPT课件进行展示和讲解,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这些农作物。
6. 收官评价(10分钟)教师让学生分组进行评价和反思,回答诸如:“今天你学到了什么?”“你觉得你们小组的讨论有哪些不足之处?”等问题。
六、拓展延伸1.探索和了解更多的农作物特点和生长条件;2.让学生了解农民的种田经历和劳动成果;3.通过实地考察和调查,更深入地了解农作物的生产和销售情况。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教学方法灵活多样,结合了图片展示法、讲解法等多种教学手段,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通过小组调查和讨论,学生间可以相互交流,培养了合作精神。
而PPT课件演示能够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使学习更容易吸收和理解。
同时,教师应该更加注重课堂互动和探究,通过讨论和问题解答,更好地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发现问题,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鄂教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常见的农作物》教案课件PPT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道常见的农作物有哪些,并了解它们的生长环境和特点。
2.了解农作物的种植方式和农民为农作物做的工作。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研究能力,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计算机、投影仪、PPT课件、课堂练习题。
2.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一段关于农作物的视频,激发学生对农作物的兴趣。
2. 提出问题(5分钟)教师出示一张图片,上面有几种不同的农作物,然后提问学生:“你们知道这些是什么农作物吗?”鼓励学生积极回答,并对他们的回答进行肯定或批评。
3. 学习新知识(3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常见的农作物的图片,并对每种农作物的特点进行讲解,包括:名称、生长环境、生长周期等。
同时,还要引导学生了解农民在种植农作物过程中所进行的工作,如耕地、播种、施肥、病虫害防治等。
4. 小组合作(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农作物进行研究。
要求学生准备一个PPT,介绍所选择的农作物的特点、生长环境、生长周期以及农民为其所做的工作。
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进行展示,其他小组进行提问和评论。
5. 达标检测(10分钟)教师出示一些与农作物相关的题目,要求学生回答。
可以是选择题、填空题或解答题。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进行评分。
6. 总结(5分钟)教师对今天的学习进行总结,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肯定,并指出不足之处。
鼓励学生继续关注农作物,并提倡环保。
四、教学反思本堂课采用了多媒体教学的方式,通过PPT和视频等多种形式,既满足了学生对农作物的认识需求,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主动学习的意识,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相互促进。
然而,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注重学生的课堂参与,鼓励学生积极回答问题和提出问题,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
总之,本堂课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但还有待进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