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基础公开课教案(完整资料).doc
- 格式:doc
- 大小:55.00 KB
- 文档页数:4
计算机基础教案(完整版)-计算机基础课程名称:计算机应用基础学期授课计划教师:一、组织教学点名,清点人数,安定课堂秩序二、复习旧课这是同学们学习计算机的第一门课程,通过提问等方式了解学生以前对计算机的了解学习情况,让同学们了解为什么要学习计算机基础这门课程,介绍本门课程的内容及学习安排,鼓励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和新的面貌投入到新的课程中开始学习。
三、讲授新课(一)计算机的发展历程1.第一台计算机:“ENIAC”1946年诞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2.计算机的发展阶段第一代计算机:电子管计算机时代第二代计算机:晶体管计算机时代第三代计算机:集成电路计算机时代第四代计算机: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时代(可简单介绍我国计算机的发展)3.计算机的特点运算速度快计算精度高存储能力强具有记忆和逻辑判断能力具有自动执行程序的能力(二)计算机的典型应用1.科学计算2.数据处理3.过程控制4.计算机的辅助功能(CAI、CAD、CAM)5.计算机网络6.人工智能四、巩固新课:计算机的发展历程;计算机的特点计算机的应用五、布置作业课后习题教案首页一、组织教学点名,清点人数,安定课堂秩序二、复习旧课计算机的发展;计算机的应用三、讲授新课(一)计算机系统结构(五大部件)1.计算器:计算机中进行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的部件2、控制器:用以控制和协调计算机各部件自动、连续执行各条指令3.存储器:用来保存各类程序和数据信息4.输入设备:用于从外界将数据、命令输入到计算机的内存供计算机处理5.输出设备:用于将计算机处理后的结果信息,转换成处界能够识别和使用的数字、文字等信息。
(二)计算机工作原理冯·诺依曼原理(三)微型计算机的主要性能指标1.字长:计算机运算部件一次能处理的二进制数据的位数2.速度3.存储系统容量存储容量以字节为单位,1个字节由8位二进制位组成位(Bit)字节(Byte)1KB=1024B 1MB=1024KB 1GB=1024MB提问:1MB容量能存储多少汉字?4.可靠性5.可维护性6.性能价格比(四)计算机的软、硬件系统1.计算机的硬件系统(1)中央处理器(CPU)包括运算器和控制器两面大部件,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2)存储器1)内存储器RAM:随机存储器ROM:只计存储器2)外存储器:磁盘、光盘、磁带等(3)输入设备:键盘、鼠标、扫描仪、光笔等(4)输出设备显示器:阴极射线管显示器(CRT)液晶显示器(LCD)打印机(5)总线:指系统部件之间传送信息的公共通道2.计算机的软件系统(1)系统软件(2)应用软件(五)计算机的基本配置和常见的外部设备四、巩固新课:1.计算机的五大部件2.计算机的工作原理3.计算机的软硬件系统五、布置作业:一、组织教学清点人数,安定课堂秩序二、复习旧课1、计算机的五大部件2、计算机系统三、讲授新课(一)进位计数制的基本概念1.进位计数制(计数制)将数字符号按序排列成数位,并遵照某种低位到高位的进位方式计数来表示数值的方法。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学教案设计(优秀5篇)计算机教案1学生甲:媒体指的是能够传递信息的物体。
过去,媒体传递信息的功能比较单一。
例如电话之能够传递声音,电报只能传递文字信息。
当今人们希望有一种具有“十八般武艺”的设备,能够传递多种信息。
这样的设备被称之为多媒体。
学生乙:作者运用中国的“媒人”的作用来举例说明了什么叫媒体,形象生动,通俗易懂。
教师追问:在你的家庭中有哪些多媒体呢?学生丁:可以看电视、听广播、打电话、发传真……还可以上网……现在还有许多的多媒体家庭中还没有,但是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有的。
思考题四学生甲:作者通过人体各种器官与大脑的关系的阐述,说明了电脑与多媒体的关系正如人的大脑与各器官的关系一样。
学生乙:作者在这里运用了比喻的。
说明方法。
把电脑比成了“司令部”,说明了电脑与多媒体的关系,使我们了解了电脑的重要作用。
思考题五学生甲:电子计算机发展的速度相当快,差不多每十年就产生一代新的电子计算机。
计算机的发展会越来越神。
学生乙:具有多功能的电脑的用途非常广泛。
作者运用了列举的方法,使我们更加清楚地了解了电脑的重要作用。
学生丁:多媒体电脑功能巨大。
作者运用了一句谚语概括地说明“秀才不出门,尽知天下事”。
这句话告诉我们只要拥有一台多媒体电脑,不用走出家门,就能够了解天下发生的一切事情。
5、再次朗读课文,体会文章的内容。
二、思维拓展练习1、同学们,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对计算机发展的进程有了一定的认识与了解。
那么,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计算机能够神到什么程度呢?请你展开大胆的想象,设计出新型的电脑。
把自己的设计方案及草图画在纸上。
2、朗读课文。
汇报交流。
附:板书设计电子计算机与多媒体教案点评: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电脑的功能越来越多了。
拥有电脑的家庭也越来越多了,电脑对学生来讲并不陌生。
通过认真阅读课文和交流,学生能比较轻松地了解课文中向我们介绍的有关计算机的知识。
教师在第二课时用了较充裕的时间安排学生之间互相介绍自己用计算机操作方面的知识演示给大家,并展示了自己使用电脑制作的作品,这样做,激发了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欲望,使计算机真正为我们服务。
计算机基础公开课教案第一章:计算机概述1.1 计算机的发展史介绍计算机的发展历程,从最早的计算工具到现代计算机的诞生。
讲解计算机的发展阶段,如电子管时代、晶体管时代、集成电路时代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时代。
1.2 计算机的基本概念解释计算机的定义,即能够执行预定义的算术或逻辑运算,并处理数据的设备。
讲解计算机的组成部分,如中央处理器(CPU)、内存、输入输出设备等。
1.3 计算机的分类与应用介绍不同类型的计算机,如个人计算机、服务器、超级计算机等。
讲解计算机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如科学研究、工业生产、教育等。
第二章:操作系统2.1 操作系统的概念与功能解释操作系统的定义,即管理计算机硬件与软件资源的程序集合。
讲解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如资源管理、用户界面、程序管理等。
2.2 常见操作系统简介介绍Windows、macOS、Linux等常见操作系统的特点与使用场景。
讲解不同操作系统之间的差异与优缺点。
2.3 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讲解如何启动与关闭计算机。
介绍如何使用文件管理器、桌面环境、应用程序等。
第三章:计算机网络3.1 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讲解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即通过通信链路连接多台计算机的系统。
介绍计算机网络的组成部分,如网络接口卡、路由器、交换机等。
3.2 网络协议与网络分层模型讲解网络协议的概念,即计算机网络中通信的规则与标准。
介绍常见的网络分层模型,如OSI模型与TCP/IP模型。
3.3 网络的基本操作与安全讲解如何连接网络,如通过有线连接、无线连接等方式。
介绍网络安全的常见问题与防护措施,如防火墙、病毒防护软件等。
第四章:计算机软件4.1 软件的概念与分类解释软件的定义,即用于控制计算机硬件与执行特定任务的程序。
讲解软件的分类,如系统软件、应用软件、编程语言等。
4.2 常用软件简介介绍常用软件的功能与使用场景,如文本编辑器、图像处理软件、办公软件等。
讲解如何安装、使用与卸载软件。
4.3 软件的开发与维护讲解软件开发的基本流程,如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等。
《计算机应用基础》公开课教案一、第1章:计算机基础知识1.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史。
(2)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组成部件及其功能。
(3)让学生熟悉计算机的操作界面和基本操作。
2. 教学内容(1)计算机的发展史。
(2)计算机的硬件组成部件:CPU、主板、内存、硬盘、显卡等。
(3)计算机的操作界面:桌面、任务栏、开始菜单等。
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演示、实践相结合的方法。
4. 教学过程(1)讲解计算机的发展史。
(2)讲解计算机的硬件组成部件及其功能。
(3)演示计算机的操作界面和基本操作。
(4)让学生实践操作,熟悉计算机的操作界面和基本操作。
二、第2章:Windows操作系统1.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Windows操作系统的安装与启动。
(2)使学生熟悉Windows操作系统的界面布局与操作。
2. 教学内容(1)Windows操作系统的安装与启动。
(2)Windows操作系统的界面布局:桌面、任务栏、开始菜单等。
(3)Windows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窗口操作、文件管理、系统设置等。
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演示、实践相结合的方法。
4. 教学过程(1)讲解Windows操作系统的安装与启动。
(2)讲解Windows操作系统的界面布局与操作。
(3)演示Windows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
(4)让学生实践操作,熟悉Windows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
三、第3章:文字处理软件Word 20101.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Word 2010的启动与退出。
(2)使学生熟悉Word 2010的界面布局与基本操作。
(3)培养学生运用Word 2010进行文字处理的能力。
2. 教学内容(1)Word 2010的启动与退出。
(2)Word 2010的界面布局:栏、菜单栏、工具栏、状态栏等。
(3)Word 2010的基本操作:创建文档、编辑文本、设置字体与段落等。
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演示、实践相结合的方法。
计算机基础教案(完整版)第一章:计算机概述1.1 计算机的定义及意义1.1.1 计算机的定义计算机是一种能够根据输入的指令,自动执行指定计算任务的电子计算设备。
1.1.2 计算机的意义计算机在现代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的存在使得我们的生活更加方便和高效。
1.2 计算机的分类1.2.1 按处理器的不同分类•单处理器计算机•多处理器计算机1.2.2 按用途的不同分类•个人计算机•服务器计算机•工业控制计算机•嵌入式计算机1.3 计算机的基本组成1.3.1 计算机的五大组成部分•中央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控制器1.3.2 计算机的计算过程计算机的计算过程分为取指令、执行指令、存储结果三个部分。
第二章:计算机的数据表示2.1 二进制数及其运算2.1.1 二进制数的定义二进制数是只包含0和1两个数字的数。
2.1.2 二进制数的运算•二进制数的加法•二进制数的减法•二进制数的乘法•二进制数的除法2.2 十六进制数及其转换2.2.1 十六进制数的定义十六进制数是由09,A F这16个数字组成的数。
2.2.2 相关计算公式•二进制数转换为十六进制数:先将二进制数每四位一组转换为十六进制数。
•十六进制数转换为二进制数:将每个十六进制数转换为四位二进制数。
2.3 字符编码2.3.1 字符编码的定义字符编码是将字符转换为计算机内部能够识别的数字编码。
2.3.2 常见的字符编码类型•ASCII码•Unicode编码第三章:计算机的存储器3.1 存储器的层次结构3.1.1 存储器的分类•主存储器•辅助存储器3.1.2 存储器的层次结构•寄存器•高速缓存•主存储器•辅助存储器3.2 主存储器的组成和特点3.2.1 主存储器的定义主存储器是计算机中最重要、最基本、最主要的存储设备。
3.2.2 主存储器的组成•存储单元•存储地址•存储方式3.3 辅助存储器的分类和特点3.3.1 辅助存储器的分类•硬盘•光盘•U盘•固态硬盘3.3.2 辅助存储器的特点•容量大•访问速度慢•价格便宜第四章:计算机的输入输出设备4.1 计算机的输入设备4.1.1 键盘键盘是计算机最常用的输入设备之一,用于输入各种数据、指令和命令。
计算机基础教案教案标题:计算机基础教案教案目标:1.了解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定义和基本概念。
2.学习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组成和功能。
3.掌握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和常见应用软件的使用。
4.培养学生对计算机技术的兴趣,并提高计算机操作和故障排查能力。
教材:1.教材名称:《计算机基础》2.教材来源:教育出版社3.教材内容:计算机基础知识、计算机硬件、计算机软件、计算机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等。
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概念和基本原理;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组成和功能。
2.难点: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应用软件的使用技巧。
教学准备:1.计算机教室或者提供足够的电脑设备。
2.教学投影仪。
3.教辅资料,如PPT、视频等。
4.实例演示材料。
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5分钟)通过引入一些与学生日常生活相关的问题,引起学生对计算机的兴趣,例如:学生们是否熟悉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和软件应用?步骤二:知识讲解(20分钟)1. 讲解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定义和基本概念,如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含义。
2. 介绍计算机硬件的组成和功能,包括内存、硬盘、显示器等。
3. 解释计算机软件的类型和作用,如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
4. 重点讲解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如Windows操作系统的启动、关机、文件管理等。
步骤三:互动讨论(15分钟)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或全班讨论,让学生们就所学内容提出问题或分享自己的理解和经验。
2.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和讨论,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步骤四:实例演示(20分钟)1.通过PPT或者投影仪展示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具体操作步骤,例如文件的创建、复制、粘贴等。
2.以具体应用软件为例,演示其基本使用方法,如文字处理软件的排版、图像处理软件的编辑等。
步骤五:练习与巩固(15分钟)1.提供一些练习题或操作指导,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或练习。
2.监督学生操作过程,针对学生可能遇到的难点进行指导和解答。
步骤六:课堂总结(5分钟)对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计算机基础知识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
计算机基础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历程,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和功能。
(2)熟练操作Windows操作系统,学会使用常用的软件工具。
(3)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学会使用互联网进行信息检索和交流。
(4)了解计算机安全知识,提高信息安全意识。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际操作,学会安装和卸载软件,掌握计算机硬件的连接和拆卸。
(2)通过小组合作,学会使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和交流。
(3)通过案例分析,了解计算机病毒和黑客攻击的原理,提高网络安全防范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激发创新精神。
(2)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良好的信息道德观念。
(3)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增强沟通能力。
二、教学内容1.计算机概述(1)计算机的发展历程(2)计算机的分类和特点(3)计算机的应用领域2.计算机硬件(1)中央处理器(CPU)(2)存储器(3)输入设备(4)输出设备(5)其他硬件设备3.计算机软件(1)系统软件(2)应用软件(3)编程语言4.Windows操作系统(1)操作系统概述(2)Windows操作系统的发展历程(3)Windows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4)文件管理(5)控制面板和系统设置5.常用软件工具(1)办公软件(Word、Excel、PowerPoint等)(2)图形图像处理软件(Photoshop、CorelDRAW等)(3)多媒体制作软件(Flash、GoldWave等)(4)网络通信软件(、等)6.计算机网络(1)计算机网络概述(2)网络拓扑结构(3)网络协议(4)网络硬件设备(5)网络应用(Web浏览、电子邮件、文件传输等)7.计算机安全(1)计算机病毒(2)黑客攻击与防范(3)信息安全法律法规三、教学安排1.课时安排:本课程共需48课时,每周2课时。
2.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计算机基础知识、操作方法和网络安全等内容。
(2)演示法:演示操作步骤,让学生跟随操作。
计算机基础公开课教案章节名称:第一章 Windows XP基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操作系统的概念、基本功能及类型。
2)了解Windows XP桌面的组成元素和“开始”菜单。
2、技能目标1)认识Windows XP的桌面及程序窗口。
2)掌握任务栏的使用方法。
3)掌握[开始]菜单属性的设置。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Windows XP的热情。
教学重点1、Windows XP桌面和程序窗口的组成。
2、Windows任务栏的基本操作。
教学难点任务栏菜单属性的设置。
教学方法1、教法:直观演示、任务驱动2、学法:分组法、游戏法、实践操作教学手段采用课件演示、投影演示、多媒体电子教室同步演示。
素材准备自制课件、拼图FLASH资源、课堂操作题。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对前两章内容的复习计硬件系统算机系系统软件统软件系统应用软件问题:在软件系统中,最重要且最基本的是什么?什么是操作系统?它有什么作用?二、新课展开1、引入操作系统、操作系统概念、操作系统作用(由学生分组讨论回答)1)什么是操作系统操作系统(Operating System,简称OS)是一管理电脑硬件与软件资源的程序,同时也是计算机系统的内核与基石。
这里所谓的“资源”当然不是指自然资源,而是指计算机系统内可利用的各种能力。
比如计算机运行程序的能力,存储能力,打印机的打印能力等,可以说计算机系统各种资源能够相互协调,有效地进行工作,都依赖于操作系统的统一控制,因此,一台电脑只有安装了操作系统,才能进入最基本的工作状态。
用户通过操作系统来操纵计算机,可以省去很多具体细节,从而获得良好的应用环境。
2)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CPU管理、存储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管理、用户接口3)介绍操作系统的种类2、观看Windows发展视频教师问:同学们经常使用的操作系统有哪些?34教师:讨论完作用,我们就来具体操作一下教学说明: 任务1、3需未锁定任务栏。
(可在学生尝试失败后再提出)任务2 小结时要突出介绍“命令选项的特殊标记√”的作用。
此文档下载后即可编辑
计算机应用基础公开课教案
授课人:袁涛授课对象:机电工程系2011级学生
时间:2011年12月8日星期四上午一、二节
课题:excel中数据的基本处理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一些常见函数的使用方法
2、会对一组数据排序、筛选
(二)过程与方法
1、锻炼学生恰当、自如地使用函数的能力;
2、培养学生收集、分析、处理数据的能力;
3、培养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这课堂,通过情境的创设,使学生明确探究目标,给学生思维以方向,同时产生强烈的探究兴趣和欲望,给思维以动力。
通过利用EXCEL工具软件制作出数据图表,提升学生对使用计算机软件的热情。
二、教学重点:
1、基本函数的使用方法
2、自动筛选和高级筛选
三、教学难点:
1、用公式进行计算
2、高级筛选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练习法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前面我们学习了工作簿、工作标的基本操作和数据的格式化,然而在我们学习和工作中知道这些是远远不够的,那么我们接下来一些常见函数的使用和如何对一组数据进行简单的处理。
(二)实例引课
实例:
1、基本函数的使用
(1)讲述Sum函数的功能和使用方法,演示使用sum函数求和(附带讲述自动求和);
(2)讲述Average函数的功能和使用方,演示使用average函数求平均值;
(3)讲述Max函数的功能和使用方法,演示使用max函数求最
高分;
(4)讲述Min函数的功能和使用方法,演示使用min函数求最低分。
2、如何用公式对数据进行相应的计算
3、数据的排序和筛选
(1)排序
功能:按要求对一组数据进行排序
操作步骤:选定将要排序的数据区域→数据菜单→选择关键字和排序方式
演示:对实例进行排序操作
(2)数据的筛选
功能:按要求把符合条件的数据筛选出来
自动筛选:选定所要筛选的数据→数据菜单→筛选→自动筛选→筛选项目→筛选条件
演示对实例进行自动筛选
高级筛选:数据菜单→筛选→高级筛选→筛选方式→列表区域(所要筛选的数据区域)→条件区域→筛选结果所放区域演示对实例进行高级筛选
(三)学生练习
结合上节课和本节课的内容,按要求对下列数据进行处理
本节课学习了Sum、Average、Max、Min这5个函数以及数据的筛选和排列,知道了如何使用电脑快速的对数据进行一些基本的处理,也增强了我们工作和学习的能力。
七、作业:
P.150
操作题: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