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两首《咏柳》《春日》
- 格式:ppt
- 大小:3.12 MB
- 文档页数:24
三年级下册咏柳课件_人教版三年级下册:2、古诗两首(《咏柳》《春日》)教案教学目标知识:1.会认4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碧玉、妆成、裁出、剪刀、万紫千红等词。
2.背诵两首诗,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情感:体会诗人热爱春天、大自然的感情,感悟大自然的美好。
教学重难点:大体了解诗句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记背诗句。
教学时数:2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回忆你记忆中的春天是怎样的,给大家说一说。
二、检查预习1.自读生字,在文中为生字注音。
2.抽读。
3.小老师教写生字。
易错音:妆、滨、裁易混淆:咏泳、滨宾、载裁、紫紧4.抽读、齐声读三、学习《咏柳》1.简介贺知章:唐朝诗人,字箱子真,代表作《回乡偶书》《采莲》2.解题:春天里的柳树是怎样的呢?春天百花成天的景象是什么样的?能用语言或学过的诗句来形容吗?(自由说)看看古代的诗人是怎样描述春天景色的。
齐读课题:咏柳:咏即赞美3.诗人是怎样赞美柳树的呢?大家自读古诗,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结合注释读),不懂的作上记号。
4.交流汇报1.2句(1)碧玉:绿色的玉妆:打扮一树:满树万条:枝条多绦:一种丝带前两句的意思是:高高的柳树上,长满了翠绿的新叶,看上去好像用碧玉装饰打扮的一样。
(2)思考:作者把什么比作什么,这样的比喻好吗?(引导学生想象,春天万物复苏,柳树也会发出新叶,新叶刚长出来的颜色,光泽接近碧玉)(3)朗读5.交流汇报3.4句:(1)细叶:细细的嫩叶似:好像裁:裁剪这两句的意思是:这细细的嫩叶是谁裁剪出来的呢?原来是二月春风这把剪刀裁出来的呀!(2)思考:这两句采用了什么样的形式?(自问自答)把什么比作什么?你从这个比喻中体会到什么?(3)指导朗读6.朗读全诗,感悟诗境前两句写柳,后两句由写柳过渡到写春,从整首诗的描写中,你休会到诗人对柳,对春抱着一种什么样的感情?反复朗诵,体会诗人赞美柳树,歌颂奏的感情。
四、深情朗读语速适中,情感饱满,基调高昂,注意停顿。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古诗两首》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咏柳》、《春日》两首古诗的基本含义,了解春天的美景。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阅读、吟诵等方法,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和情境美。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鉴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两首古诗的基本含义,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和情境美。
2.教学难点:理解诗歌中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以及诗歌的意境。
三、教学过程1.引入(5分钟):通过播放春天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进入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通过演示文稿,向学生详细介绍两首古诗的作者和基本内容,引导学生进行笔记。
3.概括(5分钟):总结两首古诗的主要意思,强化学生的记忆。
4.练习(10分钟):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话描述《咏柳》、《春日》所描绘的景象,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5.讨论与提问(10分钟):进行小组讨论,学生互相交流自己的看法,并针对疑问进行提问和解答。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演示:通过多媒体演示文稿,展示与两首古诗相关的图片和视频,使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诗歌所描绘的景象。
2.视频播放:播放有关春天的纪录片或科普短片,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春天的特征和自然环境的美妙之处。
3.课堂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互相交流自己的看法和疑问,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4.阅读指导:通过阅读课本中的注释和相关资料,指导学生理解诗歌中的关键词句和修辞手法,加深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欣赏。
五、课堂练习、作业与评价方式1.课堂练习:让学生现场描述《咏柳》、《春日》所描绘的景象,并进行简单的小组讨论。
2.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写出对《咏柳》、《春日》两首诗的理解和感悟,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对自然环境的关注。
3.评价方式: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课后作业完成情况以及小组讨论的贡献,进行综合评价,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和思考。
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必背古诗词汇总(人教版)1、咏yǒnɡ柳liǔ唐tánɡ·贺hâ知zhī章zhānɡ碧bì玉yù妆zhuānɡ成chãnɡ一yì树shù高ɡāo,万wàn 条tiáo垂chuí下xià绿lǜ丝sī绦tāo。
不bù知zhī细xì叶yâ谁shuí裁cái出chū,二âr月yu â春chūn风fēnɡ似sì剪jiǎn刀dāo。
2、春chūn日rì宋sînɡ·朱zhū熹xī胜shânɡ日rì寻xún芳fānɡ泗sì水shuǐ滨bīn,无wú边biān光ɡuānɡ景jǐnɡ一yì时shí新xīn。
等děnɡ闲xián识shí得dã东dōnɡ风fēnɡ面miàn,万w àn紫zǐ千qiān红hïnɡ总zǒnɡ是shì春chūn。
3、乞qǐ巧qiǎo 唐tánɡ林lín杰jiã七qī夕xī今jīn宵xiāo看kàn碧bì霄xiāo,牵qiān 牛niú织zhī女nǚ渡dù河hã桥qiáo。
家jiā家jiā乞qǐ巧qiǎo望wànɡ秋qiū月yuâ,穿chu ān尽jìn红hïnɡ丝sī几jǐ万wàn条tiáo。
4、嫦chánɡ娥ã唐tánɡ李lǐ商shānɡ隐yǐn云yún母mǔ屏pínɡ风fēnɡ烛zhú影yǐnɡ深shēn,长ch ánɡ河hã渐jiàn落luî晓xiǎo星xīnɡ沉chãn。
2.古诗两首【教学目标】1、会认4个生字,会写7个全字,能正确读写“碧玉、妆成,裁出、剪刀、万紫千红”等词语。
2、背诵两首诗。
3、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热爱春天大自然的感情,感悟大自然的美好。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大体了解诗句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记背诗句是重难点。
【教学准备】收集两首古诗的有关资料;背诵春天的古诗。
【教学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学习《咏柳》一、背诵古诗,导入新课师:春天是一幅多姿多彩的图画,许多诗人通过诗歌来赞美它,谁来背背有关春天的诗歌?(指名背通)今天我们还要随着古代诗人贺知章和朱喜一起走进迷人曲春天,看着他们分别赞美了春天的什么?二、先学习《咏柳》,自读完成以下要求1、把诗歌读正确、流利,认记生字“咏、绦”。
2、指名读诗,提醒读准“绦”“妆”“裁”。
3、根据注释了解诗歌的大意。
4、小组交流;互相释疑,讨论难点。
三、朗读古诗,理解诗意,体会感情1、指名读诗句,说说自己对诗意的理解。
2、全班交流,相机点拨:⑴“碧玉妆成一树高"这句里把什么比作什么?(柳树的枝叶比作碧玉)⑵“绿丝绦”指什么?为什么说柳技是“绿丝绦”?(想象体会柳技的绵长和柔软)⑶说说自己对“不知细叶谁裁出”的理解和体会(体会柳叶的小巧整齐,体全大自然的伟大神奇)⑷“二月春风似剪刀”又把什么比作什么?为什么这么比喻?3、结合理解,练习有感情地朗读:⑴自己练习读,边读边想象。
⑵指名读,师生评议。
⑶以读代讲,师生合作:老师朗读散文,学生用恰当的诗句来对答。
师:你看那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看上去好像用碧玉装扮的一样,真是青翠欲滴啊!那垂挂下来的万千柳条,柔软绵长,随风摇曳,多像绿绿的丝带!生: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师:再看那小巧的新长出来的柳叶,细细尖尖的,整整齐齐的,是谁裁剪出来的呢?原来是二月春风这把剪刀裁出来的啊!四、背诵古诗第二课学习《春日》一、复习导入指名背诵《咏柳》,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三年级语⽂下册第⼆课古诗两⾸课⽂ 三年级语⽂下册第⼆课《古诗两⾸》分别是《咏柳》和《春⽇》,店铺在此整理了三年级语⽂下册第⼆课《古诗两⾸》课⽂,供⼤家参阅,希望⼤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 三年级语⽂下册第⼆课《古诗两⾸》课⽂-原⽂ 咏柳 碧⽟妆成⼀树⾼,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春风似剪⼑。
春⽇(宋·朱熹) 胜⽇寻芳泗⽔滨, ⽆边光景⼀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 万紫千红总是春。
三年级语⽂下册第⼆课《古诗两⾸》课⽂-教学设计 【教学⽬标】 1、会认4个⽣字,会写7个⽣字。
能正确读写“碧⽟、妆成、裁出、剪⼑、万紫千红”等词语。
2、背诵两⾸诗。
3、能⽤⾃⼰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体会诗⼈热爱春天⼤⾃然的感情,感悟⼤⾃然的美好。
【教学重点】 让学⽣⼤体了解诗句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记背诗句。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准备】 教师:作者简介、描写春天的古诗,本课挂图。
学⽣:两⾸古诗的有关资料,收集描写春天的古诗。
【教学思路】 这两⾸古诗描写的是春天的内容,教学时,要调动学⽣的⽣活积累,充分感受春天的⾃然景象,再学习诗句。
古诗的学习要以诵读为主,可以采取多种形式来读,在⾃读的基础上,可以教师范读、⾳乐配读等。
教师指导学⽣边读边体会诗句意思,想象诗句描绘的画⾯,达到对诗句内容有⼀个⼤体的了解。
指导朗读时。
重点让学⽣读出感情、读出诗的节奏感。
可以结合看图,想象情境来感悟诗句的含义,体会作者的所想所感。
再通过诵读把⾃⼰的理解和感悟到的情感表达出来。
【教学过程】 第⼀课时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活动背诵古诗,导⼊新课。
1、引导: 还记得古诗《赠刘景⽂》和《⼭⾏》吗? 2、谈话: 美丽的秋天转瞬即逝,随着冬天的离去,春天悄悄到来。
古往今来,赞美春天的诗不少,你知道哪⾸?今天我们随着古代诗⼈贺知章和朱熹⼀起⾛过迷⼈的春天,看看他们分别赞美了春天的什么?1、齐背两⾸古诗。
2、说出⾃⼰知道的描写春天的古诗。
( 语文教案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年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案设计 / 精品文档 / 文字可改三年级语文:古诗两首《咏柳》《春日》教材分析及设计(实用Chinese is known as the "Mother of Encyclopedias", which is the best interpretation of it, solearning Chinese is very important.三年级语文:古诗两首《咏柳》《春日》教材分析及设计(实用文本)古诗两首一、教材简说这篇精读课文由两首古诗组成,描写和赞美了春天的景色。
《咏柳》是唐代诗人贺知章的作品,写的是初春二月柳树、柳条、柳叶。
《春日》是宋代理学家朱熹所作,是一首春游诗,赞美了万紫千红的春天景色,同时也点出了“东风”是万紫千红春天的源头这个道理。
两首诗把春天描写得姹紫嫣红,多姿多彩,而又充满了勃勃生机,表达了作者对万物复苏的春天的渴望,以及春天到来的喜悦。
《咏柳》,咏,意思是用诗词的形式描述。
在本课是歌颂、赞美的意思。
柳树在春天生发,是春天有代表性的景物,作者描写柳树,歌颂春天,赞美大自然世界呈现出的勃勃生机。
“碧玉妆成一树高”:“碧玉”,绿色的玉,这里把柳树的枝叶比作碧玉。
“妆”,打扮。
“一树”,满树,“一”字这里不表示数量,表示满、全、整个的意思。
全句的意思是: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看上去好像用碧玉装饰扮的一样。
“万条垂下绿丝绦”:“万条”,泛指柳树枝条多。
“绦”,一种丝织的带子。
全句的意思是:从树上垂下来无数好像绿色丝带一样的柳条来。
“不知细叶谁裁出”:“细叶”,柳树新萌发滋生的又细又嫩的叶子。
“裁”,裁剪。
全句的意思是: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剪裁出来的?“二月春风似剪刀”:似,好像。
三年级下册古诗1、《咏柳》(唐)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2、《春日》(宋)朱熹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3、《乞巧》(唐)林杰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4、《嫦娥》(唐)李商隐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5、《送梓州李使君》王维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
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
汉女输橦布,巴人讼芋田。
文翁翻教授,不敢倚先贤。
6、《积雨辋川庄作》王维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7、《雨过山村》唐·王建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着中庭栀子花。
8、《曲江二首》杜甫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头尽醉归。
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传语风光共流转,暂时相赏莫相违。
9、《破阵子》晏殊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
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
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
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
10、《游子吟》(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
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12、《望月怀远》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13、《喜》汪洙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
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三年级的古诗三首下册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的古诗有《咏柳》、《春日》、《乞巧》和《嫦娥》。
1. 《咏柳》作者: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2. 《春日》作者: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3. 《乞巧》作者:林杰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4. 《嫦娥》作者: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以上是三年级下册的部分古诗,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三年级语文下册必背古诗词汇总(人教
版)
1、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2、春日
宋·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
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3、乞巧
唐林杰
七夕今宵看碧霄,
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
穿尽红丝几万条。
4、游子吟
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
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
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
5、嫦娥
唐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