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机的串行扩展技术
- 格式:ppt
- 大小:3.17 MB
- 文档页数:51
单片机数字输入输出接口扩展设计方法单片机作为一种常见的微控制器,其数字输入输出接口的扩展设计方法是我们在电子工程领域中经常遇到的任务之一。
在本文中,我们将讨论单片机数字输入输出接口的扩展设计方法,并探讨其中的原理和应用。
在单片机系统中,数字输入输出(I/O)接口在连接外围设备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扩展数字 I/O 接口可以为单片机系统提供更多的输入输出通道,从而提高系统的功能和性能。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单片机数字 I/O 接口扩展设计方法。
1. 并行输入输出接口扩展并行输入输出接口扩展是最常见和直接的扩展方法之一。
通常,单片机的内部I/O口数量有限,无法满足一些复杂的应用需求。
通过使用外部并行输入输出扩展芯片,可以将单片机的I/O口扩展到更多的通道,同时保持高速数据传输。
这种方法可以使用注册器和开关阵列来实现数据的输入和输出。
2. 串行输入输出接口扩展串行输入输出接口扩展是一种节省外部引脚数量的方法。
使用串行输入输出扩展器,可以通过仅使用几个引脚实现多个输入输出通道。
这种方法适用于具有较多外设设备且外围设备数量有限的应用场景。
通过串行接口(如SPI或I2C)与扩展器通信,可以实现高效的数据传输和控制。
3. 矩阵键盘扩展矩阵键盘扩展是一种常见的数字输入接口扩展方法。
很多应用中,需要通过键盘输入数据或控制系统。
通过矩阵键盘的使用,可以大大减少所需的引脚数量。
通过编程方法可以实现键盘按键的扫描和解码,从而获取用户输入的数据或控制信号。
4. 脉冲编码调制(PCM)接口扩展脉冲编码调制是一种常见的数字输出接口扩展方法。
它通过对数字信号进行脉冲编码,将数字信号转换为脉冲信号输出。
这种方法适用于需要输出多个连续的数字信号的应用,如驱动器或步进电机控制。
通过适当的电路设计和编程,可以实现高效的数字信号输出。
5. PWM(脉冲宽度调制)接口扩展PWM接口扩展是一种常用的数字输出接口扩展方法。
PWM技术通过改变信号的脉冲宽度来实现模拟信号输出。
单片机系统扩展技术1. 引言单片机是一种集成了处理器、存储器和各种输入输出接口的微型计算机系统。
单片机系统的应用范围广泛,涵盖了从工业自动化到家电控制等多个领域。
然而,随着应用需求的不断增加,单片机系统的功能往往面临着限制。
为了满足更高的要求,需要使用扩展技术来增强单片机系统的功能。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单片机系统扩展技术。
2. 外部存储器扩展技术在某些应用场景中,单片机的内部存储器容量可能不足以存储所有的数据和程序。
这时可以通过外部存储器扩展技术来扩大系统的存储容量。
常见的外部存储器包括SD卡、EEPROM和闪存等。
2.1 SD卡扩展SD卡是一种常用的便携式存储介质,具有容量大、速度快和易于移植的特点。
通过使用SD卡模块,可以将SD卡连接到单片机系统中,并使用相应的驱动程序实现对SD卡的读写操作。
这样可以使单片机系统具备更大的存储容量,以便存储更多的数据和程序。
2.2 EEPROM扩展EEPROM(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是一种可擦写的非易失性存储器。
通过使用外部连接的EEPROM芯片,可以在单片机系统中实现额外的存储容量。
EEPROM的读写速度相对较慢,但具有较高的可擦写次数和较低的功耗,适合存储一些需要长期保存的数据。
2.3 闪存扩展闪存是一种常见的存储介质,具有容量大、读写速度快和抗震动的特点。
通过使用外部连接的闪存芯片,可以在单片机系统中实现更大的存储容量。
闪存的读写速度相对较快,适合存储需要频繁读写的数据和程序。
3. 通信接口扩展技术在一些应用中,单片机系统需要与外部设备进行通信,例如传感器、执行器和其他单片机等。
为了实现与这些外部设备的通信,可以通过扩展通信接口来满足需求。
3.1 UART扩展UART(Universal Asynchronous Receiver/Transmitter)是一种常见的串行通信接口。
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AT89S51单片机系统的串行扩展在单片机系统中,为了扩展其功能和使用,需要与其他外部设备进行通信。
串行通信是一种常见的通信方式,它通过将数据逐位地进行传输和接收。
AT89S51单片机具有多种功能引脚,可以用来实现串行扩展。
包括UART串口、SPI接口和I2C总线等。
UART串口是一种常用的串行通信接口,它使用两根引脚(TXD和RXD)进行数据传输。
在AT89S51单片机中,可以使用其内置的UART模块来实现串行扩展。
首先,需要设置串口的波特率、数据位、停止位和校验位等参数。
然后,在程序中通过读写串口数据寄存器来进行数据的传输和接收。
SPI接口是一种全双工的串行通信接口,它使用四根引脚(SCLK、MISO、MOSI和SS)进行数据的传输和接收。
在AT89S51单片机中,可以使用其内置的SPI模块来实现串行扩展。
首先,需要设置SPI的工作模式、数据位、时钟极性和相位等参数。
然后,在程序中通过读写SPI数据寄存器来进行数据的传输和接收。
I2C总线是一种双向的串行通信总线,它使用两根引脚(SDA和SCL)进行数据的传输和接收。
在AT89S51单片机中,可以通过软件实现I2C总线的功能。
首先,需要设置I2C的时钟频率和器件地址等参数。
然后,在程序中通过控制I2C总线的起始、停止、发送和接收来进行数据的传输和接收。
串行扩展可以实现单片机与其他外设的数据交互,包括和PC机的通信、与传感器的连接等。
通过串行扩展,单片机能够实现更复杂的功能和应用。
在编程过程中,需要合理地使用串口、SPI接口和I2C总线等技术,根据具体的应用需求选择合适的通信方式。
总之,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是一种重要的扩展技术,可以极大地增强单片机的功能和使用。
在AT89S51单片机系统中,串行扩展是一种常见的技术。
通过合理地使用UART串口、SPI接口和I2C总线等技术,可以实现单片机与其他外设的数据交互,进而实现更复杂的功能和应用。
在以单片机为核心的多级分布式系统中,常常需要扩展单片机的串行通信口,本文分别介绍了基于SP2538专用串行口扩展芯片及Intel8251的两种串行口扩展方法,并给出了实际的硬件电路原理及相应的通信程序段。
关键词:串口扩展;单片机;SP2538;Intel82511 引言在研究采场瓦斯积聚模拟试验台的过程中,笔者设计了主从式多机采控系统结构。
主从式多机控制系统是实时控制系统中较为普遍的结构形式,它具有可靠性高,结构灵活等优点。
当选用单串口51单片机构成这种主从式多机系统时,51单片机一方面可能要和主机Computer通信,一方面又要和下位机通信,这时就需要扩展串行通道。
本文具体介绍了两种串行通道的扩展方法。
2 串行口的扩展方法常用的标准51单片机内部仅含有一个可编程的全双工串行通信接口,具有UART的全部功能。
该接口电路不仅能同时进行数据的发送和接收,也可作为一个同步移位寄存器使用。
当以此类型单片机构成分布式多级应用系统时,器件本身的串口资源就不够用了。
笔者在实际开发中,查阅了有关资料,总结出如下两种常用而有效的串行通道扩展方法。
2.1 基于SP2538的扩展方法SP2538是专用低功耗串行口扩展芯片,该芯片主要是为解决当前基于UART串口通信的外围智能模块及器件较多,而单片机或DSP原有的UART串口又过少的问题而推出的。
利用该器件可将现有单片机或DSP 的单串口扩展至5个全双工串口。
使用方法简单、高效。
在应用SP2538扩展串行通道时,母串口波特率K1=2880*Fosc_in,单位是MHz,且Fosc_in小于20.0MHz 在SP2538输入时钟Fosc_in =20.0MHz时母串口可自适应上位机的56000bps和57600bps两种标准波特率输入。
子串口波特率K2=480*Fosc_in。
母串口和所有子串口都是TTL电平接口,可直接匹配其他单片机或TTL数字电路,如需连接PC机则必须增加电平转换芯片如MAX202 、MAX232 等。
如何进行单片机的外部设备扩展单片机是一种集成电路,通常包含处理器、内存和输入/输出接口。
然而,单片机的内部资源是有限的,如果需要连接更多的外部设备,就需要使用外部设备扩展。
外部设备扩展为项目提供了更多的功能和灵活性,让单片机适应不同的任务需求。
本文将介绍如何进行单片机的外部设备扩展。
首先,进行外部设备扩展,我们需要选择合适的外部设备。
这可以根据项目的需求来确定。
一些常见的外部设备包括传感器、显示器、通信模块等。
在选择外部设备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 功能需求:确定需要什么功能的设备,比如温度传感器、光照传感器、液晶显示器等。
2. 接口兼容性:外部设备的接口必须与单片机的接口兼容。
常见的接口包括GPIO、SPI、I2C等。
确保外部设备的接口与单片机的接口能够正常通信。
3. 电源要求:考虑外部设备的电源需求,确定单片机能够为其提供足够的电源。
4. 数据处理能力:外部设备的数据处理需求也需要考虑。
单片机需要具备足够的处理能力来处理外部设备所产生的数据。
5. 可靠性和成本:选择可靠性高、成本适中的外部设备。
选择好外部设备之后,就需要将其与单片机连接起来。
这通常需要通过电气接口来实现。
常见的电气接口有如下几种:1. GPIO(通用输入/输出):单片机的通用引脚可以用作输入或输出。
它可以连接到外部设备的信号线,实现数据的输入和输出。
例如,可以将数字传感器的输出连接到单片机的GPIO引脚上,通过读取引脚的电平来获取传感器的数据。
2. SPI(串行外设接口):SPI接口是一种串行通信协议,可用于连接多个外部设备。
它使用一根主通信线(MOSI)、一根从通信线(MISO)和一根时钟线(SCLK),以及一个选择线(SS)来进行通信。
通过配置单片机的SPI控制器,可以通过SPI接口与外部设备进行数据交换。
3. I2C(串行接口):I2C接口也是一种串行通信协议,可以连接多个外部设备。
它使用两根通信线:串行数据线(SDA)和串行时钟线(SCL)。
单片机总线扩展实验报告1. 背景单片机是一种嵌入式微处理器,常用于控制系统和电子设备中。
然而,单片机的输入输出引脚有限,并且常常需要与其他外部设备进行通信。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进行总线扩展实验。
总线扩展是通过额外的硬件元件来扩展单片机的输入输出能力。
在本实验中,我们使用了I2C总线作为扩展方式。
I2C总线是一种串行通信总线,可以连接多个设备,使它们能够共享信息。
2. 分析在本实验中,我们使用了STM32单片机和一些外部设备,包括温湿度传感器和液晶显示屏。
我们将通过I2C总线来连接这些设备。
首先,我们需要在单片机上启用I2C总线功能。
通过相关的寄存器设置,我们可以配置I2C总线的时钟频率等参数,以确保与外部设备的正常通信。
接下来,我们需要连接温湿度传感器和液晶显示屏到I2C总线上。
这需要通过正确的引脚连接来实现。
我们还需根据设备的数据手册来确定各个设备的I2C地址,以便在通信时正确识别设备。
对于温湿度传感器,我们可以通过I2C总线发送相应的命令,并读取传感器返回的温湿度数据。
这些数据可以通过数值转换和校准得到实际的温度和湿度值。
对于液晶显示屏,我们可以使用I2C总线发送相应的命令和数据来显示信息。
我们可以将温湿度数据以及其他文本信息显示在液晶屏上。
3. 结果在实验中,我们成功地使用I2C总线实现了单片机与温湿度传感器和液晶显示屏的通信。
以下是我们的实验结果:•温湿度传感器能够准确地测量环境的温度和湿度。
•单片机能够通过I2C总线正确地读取并处理传感器的数据。
•液晶显示屏能够正确地显示温湿度数据以及其他文本信息。
4. 建议在进行总线扩展实验时,我们遇到了一些挑战和问题。
以下是我们的一些建议:•在接线和引脚连接时,请仔细阅读设备的数据手册,并按照说明进行正确的连接。
•在使用I2C总线时,需要设置正确的时钟频率和其他参数。
请确保对单片机的寄存器设置正确。
•当与外部设备通信时,可能会遇到一些通信失败或数据错误的情况。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设计第一章单片机概述在一块半导体硅片上集成了中央处理单元(CPU)、存储器(RAM/ROM)、和各种I/O接口的集成电路芯片由于其具有一台微型计算机的属性,因而被称为单片微型计算机,简称单片机。
单片机主要应用于测试和控制领域。
单片机的发展历史分为四个阶段。
1974—1976年是单片机初级阶段,1976—1978年是低性能单片机阶段,1978—1983年是高性能单片机阶段,期间各公司的8位单片机迅速发展。
1983至现在是8位单片机巩固发展及16位、32位单片机推出阶段。
单片机的发展趋势将向大容量、高性能、外围电路内装化等方面发展。
单片机的发展非常迅速,其中MCS-51系列单片机应用非常广泛,而在众多的MCS-51单片机及其各种增强型、扩展型的兼容机中,AT89C5x系列,尤其是AT89C51单片机成为8位单片机的主流芯片之一。
第二章89C51单片机的硬件结构89C51单片机的功能部件组成如下:8位微处理器,128B数据存储器片外最多可外扩64KB,4KB程序存储器,中断系统包括5个中断源,片内2个16位定时器计数器且具有4种工作方式。
1个全双工串行口,具有四种工作方式。
4个8位并行I/O口及特殊功能寄存器。
89C51单片机的引脚分为电源及时钟引脚、控制引脚及I/O口。
电源为5V 供电,P0口为8位漏极开路双向I/O口,字节地址80H,位地址80H—87H。
可作为地址/数据复用口,用作与外部存储器的连接,输出低8位地址和输出/输入8位数据,也可作为通用I/O口,需外接上拉电阻。
P1、P2、P3为8位准双向I/O 口,具有内部上拉,字节地址分别为90H,A0H,B0H。
其中P0、P2口可作为系统的地址总线和数据总线口,P2口作为地址输出线使用时可输出外部存储器的的高8位地址,与P0口输出的低8位地址一起构成16位地址线。
P1是供用户使用的普通I/O口,P3口是双向功能端口,第二功能很重要。
单片机多串口扩展07计本三班汪庆0704013005设计要求:选定具体单片机,利用IO口模拟单片机的串口时序,该软串口具有修改波特率、设定串口通信数据格式等功能,对外提供串口电平。
报告要求:选定单片机和所有器件具体型号,报告需有设计过程、原理图、程序流程图和源程序。
功能分析: 针对大多数单片机都只有一个串口的局限,在多数情况下限制它们的应用。
利用单片机串口扩展技术,以MCS51 系列单片机8751 为例进行串行接口扩展,包括扩展两个独立的串口、一点对多点分时串口、单片机与RS232/ RS422/RS485 的串行通信接口。
实际应用证明,设计可靠, 稳定性好。
用多种方法进行串口扩展, 解决了单片机在串行通信系统中的串口局限问题。
关键词: 单片机; 串行接口; 串口扩展; 串行通信引言随着单片机技术的不断发展, 特别是网络技术在测控领域的广泛应用, 由单片机构成的多机网络测控系统已成为单片机技术发展的一个方向。
单片机的应用已不仅仅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自动监测或控制[ 1 ],而形成了向以网络为核心的分布式多点系统发展的趋势[ 2 ] 。
大多数单片机都只有一个串行接口, 在多数情况下限制了这些单片机的进一步应用。
要实现单片机在应用系统中的有效通信, 就必须利用单片机的串口扩展技术对单片机进行串口扩展。
单片机串口扩展是根据应用系统设计的需要, 把一个串口扩展为多个同类型的串口或一个串口扩展为多个不同类型( RS232/ RS422/ RS458) 的串口,或扩展两个独立的串口, 以便与不同接口的计算机或设备进行串行通信。
1 单片机串口扩展的硬件总体设计单片机与PC 机或外设的串行通信一般采用RS232/RS422/ RS485 总线标准接口[ 3 ] 。
为保证通信可靠, 在选择接口时必须注意通信的速率、通信距离、抗干扰能力、电平匹配和通信方式[ 4 ] 。
本文为了解决在单片机串行通信时遇到的串口问题, 以MCS51 系列单片机8751为例, 进行串口扩展, 其串口扩展的逻辑框图如图1 所示, 包括通过通信接口芯片8251 再扩展一个独立串口,通过16 ×1 的多路切换器CD4067 实现一点对多点分时串口通信, 以及通过电平转换器MAX232 , MAX488 ,MAX485 实现单片机与不同类型接口RS232/ RS422/RS458 的计算机或设备的串行通信。
MCS-51单⽚机的串⾏⼝及串⾏通信技术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串⾏通信有单⼯通信、半双⼯通信和全双⼯通信3种⽅式。
单⼯通信:数据只能单⽅向地从⼀端向另⼀端传送。
例如,⽬前的有线电视节⽬,只能单⽅向传送。
半双⼯通信:数据可以双向传送,但任⼀时刻只能向⼀个⽅向传送。
也就是说,半双⼯通信可以分时双向传送数据。
例如,⽬前的某些对讲机,任⼀时刻只能⼀⽅讲,另⼀⽅听。
全双⼯通信:数据可同时向两个⽅向传送。
全双⼯通信效率最⾼,适⽤于计算机之间的通信。
此外,通信双⽅要正确地进⾏数据传输,需要解决何时开始传输,何时结束传输,以及数据传输速率等问题,即解决数据同步问题。
实现数据同步,通常有两种⽅式,⼀种是异步通信,另⼀种是同步通信。
异步通信在异步通信中,数据⼀帧⼀帧地传送。
每⼀帧由⼀个字符代码组成,⼀个字符代码由起始位、数据位、奇偶校验位和停⽌位4部分组成。
每⼀帧的数据格式如图7-1所⽰。
⼀个串⾏帧的开始是⼀个起始位“0”,然后是5〜8位数据(规定低位数据在前,⾼位数据在后),接着是奇偶校验位(此位可省略),最后是停⽌位“1”。
起始位起始位"0”占⽤⼀位,⽤来通知接收设备,开始接收字符。
通信线在不传送字符时,⼀直保持为“1”。
接收端不断检测线路状态,当测到⼀个“0”电平时,就知道发来⼀个新字符,马上进⾏接收。
起始位还被⽤作同步接收端的时钟,以保证以后的接收能正确进⾏。
数据位数据位是要传送的数据,可以是5位、6位或更多。
当数据位是5位时,数据位为D0〜D4;当数据位是6位时,数据位为D0〜D5;当数据位是8位时,数据位为D0〜D7。
奇偶校验位奇偶校验位只占⼀位,其数据位为D8。
当传送数据不进⾏奇偶校验时,可以省略此位。
此位也可⽤于确定该帧字符所代表的信息类型,“1"表明传送的是地址帧,“0”表明传送的是数据帧。
停⽌位停⽌位⽤来表⽰字符的结束,停⽌位可以是1位、1.5位或2位。
停⽌位必须是⾼电平。
接收端接收到停⽌位后,就知道此字符传送完毕。
CD4052 单片机串行口扩展技术应用CD4052 是一种数字控制的模拟数据选择/ 分配器,本文将它用于UART串口扩展,解决了普通单片机UART串口太少的问题。
文中给出该器件的主要特性、引脚说明及电气特性,并以A T89C51 单片机为例给出多串口扩展应用电路。
1 概述当前,以单片机为核心构成的智能化测控系统及电子产品不断涌现,为了满足数字化及智能化要求,许多外围电路功能模块、部件、器件及传感器也具备了UART 串口通信功能,而现阶段的8 位、16 位、32位单片机却大部分仅提供一个UART 串口,这样就很难满足系统中一方面要与具有UART 功能的串口部件通信,另一方面又要与上位机通信的要求。
利用CD4052 做多串口扩展器,可很好地解决此问题。
2 封装及引脚功能该器件具有SOP、SOIC、TSSOP和PDIP四种封装形式,皆是16 个引脚。
图1 所示为其PDIP封装引脚分布图,图2 是CD4052 的逻辑图,数字控制真值表见表1。
图1 CD4052PDIP引脚分布图3 工作特性CD4052 模拟数据选择/ 分配器是数字控制的模拟开关,具有低导通阻抗和非常低的关断泄漏电流。
315V 的数字信号可以控制15VP- P 的模拟信号。
例如,若VDD = 5V , VSS = 0V , VEE = - 5V ,则的数字信号可以控制- 5V + 5V 的模拟信号输入输出。
数据选择器在整个VDDVSS 和VDDVEE 范围具有非常低的静态功耗,而且与控制信号的逻辑状态无关。
图2 CD4052 的逻辑图表1 真值表CD4052 是一个独立的4 通道数据选择器,具有二进制控制输入端A、B 和一个禁止输入INH。
A、B的四种二进制组合状态用来在四对通道中选择其中的一对,当逻辑“1”加到INH 输入端时,所有的通道都关闭。
CD4052 的器件特性为:1) 宽范围的数字和模拟信号电平:数字315V ,模拟可达15VP- P。
单片机中的IO口扩展原理及应用单片机是一种在微处理器中集成了中央处理器、内存、输入/输出控制和时钟等功能的微型计算机。
在实际应用中,单片机的使用每況愈下,并逐渐被更高级的处理器所取代。
然而,在一些特殊应用领域,如嵌入式系统和物联网设备中,单片机仍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单片机中,IO口的扩展是一项关键的技术,用来增加单片机的输入和输出接口数量。
本文将探讨单片机中的IO口扩展原理及其应用。
一、单片机IO口扩展原理在单片机中,IO口(Input/Output Port)用于连接外部电路和其他设备,扮演着数据输入和输出的桥梁角色。
然而,通常单片机内部只有有限的IO口数量。
为了满足复杂的应用需求,需要通过扩展技术来增加IO口的数量。
1. 并行IO口扩展其中一种常见的IO口扩展技术是通过并行IO口扩展芯片来增加IO口数量。
该芯片通常由一个并行输入/输出移位寄存器和控制逻辑组成。
通过串行通信协议,单片机可以控制并行IO口扩展芯片,以实现扩展IO口的输入和输出功能。
这种方式适用于需要大量IO口的应用,如工业控制和自动化设备。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并行IO口扩展芯片策略相对复杂,需要额外的引脚和电路设计,并且使用的软件协议需要单片机和外部芯片之间的高速通信支持。
2. 串行IO口扩展另一种常见的IO口扩展技术是通过串行IO口扩展芯片来增加IO口数量。
串行IO口扩展芯片通常采用常用的串行通信协议,如I2C(Inter-Integrated Circuit)或SPI(Serial Peripheral Interface),通过少量的引脚连接到单片机。
通过控制寄存器和数据寄存器,单片机可以发送指令和数据来控制扩展IO口的输入和输出。
这种方式相对于并行IO口扩展芯片来说,引脚数量较少,实现简单,适用于需要较少IO口数量的应用。
同时,由于使用串行通信协议,可以通过级联多个串行IO口扩展芯片,进一步增加IO口数量。
二、单片机IO口扩展应用单片机IO口扩展技术在各种嵌入式系统和物联网设备中都有广泛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