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护理学实训一 心肺复苏术
- 格式:pptx
- 大小:2.35 MB
- 文档页数:7
教案单位:护理学院教研室:临床综合教研室姓名:课程名称:急救护理学课程名称中文名称急救护理学英文名称Emergency Nursing课程简介《急救护理学》是一门研究急性病、急性创伤、慢性病急性发作等危重症患者急救护理的学科,也是护理学专业本科护生的必修课程。
其内容涉及范围广,与医学、护理学基础知识及临床各科护理有着密切的联系,学好本门课程是胜任临床护理工作的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明确急危重症护理学的概念、范畴,了解急诊科的设置与管理。
熟悉临床常见急危重疾病如心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创伤、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急性中毒、昏迷等的病因、诱因、发病机制。
掌握临床常见急危重症的病情评估、急救原则及护理措施。
掌握常用的急救技术,增强急救意识,提高应变能力。
对教师的要求1、教师必需严肃认真地备课,精通本学科的内容,同时必需熟悉相关课程,教学中做到能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形态与功能相结合,基础与临床相结合。
2、教师必需深入研究教学法,根据各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目标认真研究教学内容,分层次分专业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其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3、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综合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技能的培养,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和思想品德的培养。
教材选用《急危重症护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2版)关青主编参考书籍与常用网地址参考书籍:网络课件与常用网址:授课章节第五章心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授课对象2010级护本1班学时 2 时间第5周授课地点教材《急危重症护理学》(第2版)教学目的要求掌握:1、心搏骤停的临床表现与诊断。
2、基础生命支持的开放气道、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方法及注意事项,成人与婴、幼儿基础生命支持的区别,电复律方法及注意事项。
3、心肺复苏的有效标志。
熟悉:1、进一步生命支持的控制气道方法、氧疗及人工通气方法、常用药物适应症及用法。
2、脑复苏常用药物及护理措施,复苏后的监测与护理。
《急救护理学》实验报告书外科护理教研室2017年8月学生姓名学生号专业年级学生守则一、实验课纪律1.严守实验时间,提前10分钟到达实验室。
2.不许无故缺席实验课,缺席一次扣相应实验成绩,缺席全实验课时的1/3以上时实验课成绩按不及格处理。
3.实验途中提前离开实验室按缺席处理。
4.原则上严禁学生变更实验时间,但不得已的情况下,应事先申请并指导教师同意后予以调整。
二、实验课常备物品1.记录本;2.黑色与红色笔;3.实验指导书及参考资料。
三、实验课仪表着装1.穿护士服,戴口罩、帽子,带干净的拖鞋。
2.带本人名签。
3.长发应梳理,穿着舒适,避免带饰品,指甲要剪短,不许涂抹指甲油。
四、实验过程1.上实验课前,充分预习实验相关内容。
2.仅携带与实验相关的物品。
3.在教师的组织下认真完成实验任务,不许喧哗。
4.实验结束后使用过的物品必须放回原位,将垃圾扔到指定的垃圾箱内,清洁实验室。
五、实验报告书1.认真填写实验报告书,实验报告必须有客观性、创意性及科学性。
2.按时提交实验报告书。
外科护理教研室急救护理学实验项目表实验一、急救技术一、目的要求1.熟悉常用急救技术;2.掌握通气、止血、包扎、固定、搬运的正确方法。
二、课前准备1.物品准备:止血带、绷带、三角巾、胸腹带、小夹板、颈托、急救担架2.学生准备:预习通气、止血、包扎、固定、搬运的方法三、实验内容1.通气:海姆立克急救法(Heimlich Maneuver)2.止血:加压包扎止血法、止血带止血法、填塞止血法、指压止血法3.包扎:绷带包扎法、三角巾包扎法4.固定:小夹板固定法、无夹板固定法5.搬运:担架搬运法、徒手搬运法四、实验方法教师示教正确方法,使学生学会现场通气、止血、包扎、固定、搬运的方法。
五、实验评价1.实验准备(占15%):学生课前预习、准备的情况将极大地影响实验教学效果,甚至关系到实验能否顺利进行。
2.实验操作(占85%):根据学生实验教学过程中的态度、操作的准确性进行评价。
心肺复苏教案一、心脏骤停的原因1.心血管疾病所导致的心源性猝死2.意外伤害3.药物中毒及过敏4.医源性5.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6.迷走神经反射造成二、心跳骤停诊断1.主要依据(1)突然意识丧失(2)大动脉搏动消失(3)心电图心脏骤停的三种类型心室纤维性颤动心肌的电——机械分离心室停搏2.次要依据(1)双侧瞳孔散大、固定、对光反射消失。
(2)自主呼吸完全消失、停止,或在短时间内呈叹息或点头状呼吸,以后迅速消失。
(3)口唇、四肢末梢紫绀。
三、心肺复苏术(一).基础生命支持术BLS(Basic of support)C 人工循环A 开放气道B 人工呼吸1、人工循环——C胸外心脏按压的原理——心脏泵机制学说:在对胸腔挤压时,位于胸骨与脊柱之间的心脏被挤压,并推动血液向前流动。
而当胸腔挤压解除时,心室回复舒张状态,产生吸引作用,使血液回流,充盈心脏。
——胸腔泵机制学说:在对胸腔挤压时,心脏仅是一个被动的管道。
(1)单人徒手心肺复苏术步骤、方法及注意要点判断意识一看:看形态.面色.瞳孔二摸:颈动脉三听:听心音.在心前区叩击二下(喊、摇肩、掐人中或合谷穴、看瞳孔、探鼻翼呼吸)↓招手呼叫他人协助抢救↓摆正复苏体位(仰卧,头、躯干、下肢平直,两上肢置于躯干两侧,解开扣子暴露胸部。
)进行判断呼吸[用耳听,同时用面颊部皮肤感觉气流。
看胸部起伏。
]↓判断心跳:触模颈动脉[用中食指尖触及气管正中部位(喉结)然后向抢救者对侧滑动2-3cm,在气管旁胸锁乳突肌前缘软组织深处感觉颈动脉有无搏动]↓{胸外心脏按压(30次),人工呼吸(2次)}×2[按压部位] 胸骨中、下1/3交界处的正中线上或剑突上2.5—5cm处。
[两手食指沿肋弓上划,找到剑突,一手食指“点”在剑突上,另一手(食指和中指)两横指“点”在其上缘,一手的食指再在两横指上缘“点”住,最后用两横指的手撑根中心对住“点”。
][放置] 一手掌根中点与按压位置对位,另一手掌根重叠,两掌手指交错或伸直,手指上翘脱离胸壁。
心肺复苏教案模板范文心肺复苏教案是针对医护人员和公众进行的一种紧急救援技能培训,本文将介绍心肺复苏教案的模板范文,以供参考。
下面是本店铺为大家精心编写的4篇《心肺复苏教案模板范文》,供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心肺复苏教案模板范文》篇1一、背景介绍心肺复苏(CPR)是一种紧急救援技能,用于在突发情况下恢复患者的呼吸和心跳。
医护人员和公众都应该掌握这种技能,以便在紧急情况下为病人提供及时的救援。
本教案旨在提供心肺复苏的培训,使学员掌握心肺复苏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心肺复苏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2. 技能目标:熟练掌握心肺复苏的操作技能;3. 素质目标:增强救援意识,提高责任心和同情心,具备仁爱精神和慎独精神。
三、教学内容1. 心肺复苏的基本原理;2. 心肺复苏的操作方法;3. 救援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4. 实际操作练习。
四、教学方法1. 理论讲解:通过 PPT 等工具,对心肺复苏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进行详细讲解;2. 实践操作:将学员分为小组,进行实际操作练习,教练员在一旁指导;3. 情景模拟:设置模拟场景,让学员模拟救援过程,提高实战能力。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心肺复苏的操作方法;2. 教学难点:实际操作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和救援过程中心理素质的培养。
六、教学工具和材料1. 模拟人;2. 心肺复苏教学视频;3. PPT 教学课件;4. 医疗急救箱。
七、教学步骤1. 知识讲解:讲解心肺复苏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2. 实践操作:进行实际操作练习,教练员在一旁指导;3. 情景模拟:设置模拟场景,让学员模拟救援过程;4. 总结回顾:总结本节课学习的重点内容,回答学员提出的问题。
《心肺复苏教案模板范文》篇2以下是一份心肺复苏教案模板范文:标题:心肺复苏教案设计摘要:本教案旨在教授心肺复苏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心肺复苏操作方法,提高急救意识和急救技能。
心肺复苏应急预案演练第1篇:心肺复苏演练预案心肺复苏演练预案心肺复苏术是针对心跳、呼吸骤停的病人,通过心肺复苏术使病人恢复自主呼吸和脉搏。
通俗地讲,通过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使猝死的病人恢复心跳、呼吸。
1、检查现场安全状况:在发现伤员后应先检查现场是否安全。
若安全,可当场进行急救;若不安全,须将伤员转移后进行急救。
2、判断患者有无意识与反应在安全的场地,应先检查伤员是否丧失意识、自主呼吸、心跳。
检查意识的方法:轻拍重呼,轻拍伤员肩膀,大声呼喊伤员。
检查呼吸方法:一听二看三感觉,将一只耳朵放在伤员口鼻附近,听伤员是否有呼吸声音,看伤员胸廓有无起伏,感觉脸颊附近是否有空气流动。
检查心跳方法:检查颈动脉的搏动,颈动脉在喉结下两公分处。
3、昏迷的病人常因舌后移而堵塞气道,所以心肺复苏的首要步骤是畅通气道。
急救者以一手置于患者额部使头部后仰,并以另一手抬起后颈部或托起下颏,保持呼吸道通畅。
对怀疑有颈部损伤者只能托举下颏而不能使头部后仰;若疑有气道异物,应从患者背部双手环抱于患者上腹部,用力、突击性挤压。
心肺复苏的主要措施包括开放气道、人工呼吸和人工胸外按压。
口对口吹气与胸外心脏按压的比例为2:30,即每做2次口对口吹气后,立即做30次胸外心脏按压。
单人操作为2:30,双人操作为1:15。
人工呼吸:1、首先要将患者摆放在正确的体位,仰卧在坚硬的平面上,若要在床上进行抢救,应在患者背部垫以硬板。
施救者位于患者一侧,两腿与肩同宽,跪贴于(或站立于)其肩、胸部旁。
2、解开患者衣物暴露前胸。
3、打开口腔,若有异物,将病人头部偏向一侧,用手指钩出,有义齿松动也应取出。
4、开放气道,可用仰头抬颌法开放气道:实施抢救者将一手置于患者前额用力加压,使头后仰,另一手的食指、中指抬起下颌,使下颌角与耳垂连线垂直于地面。
5、判断是否有呼吸,将脸颊靠近患者口鼻约3厘米,用眼观察胸部是否起伏,耳听是否有呼吸声,面颊感觉有无呼吸气流,判断时间5~10秒钟,无呼吸准备人工呼吸。
急救护理中的心肺复苏拯救生命的紧急措施急救护理是一项重要的医疗技能,它在许多紧急情况下拯救了许多生命。
其中,心肺复苏是一种常用的紧急措施,它用于恢复心脏停跳或呼吸停止的患者。
本文将探讨心肺复苏的原理、步骤和应急技巧,并强调其在急救护理中的重要性。
一、心肺复苏原理心肺复苏是一种通过人工方式模拟心脏的收缩和呼吸的紧急措施。
当心脏停止跳动时,血液无法被泵送到身体各个器官,导致氧气供应不足,这可能导致大脑和其他器官受损。
而心肺复苏可以通过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来弥补心脏和肺部功能的损失,以保持血液和氧气供应,从而维持生命的功能。
二、心肺复苏步骤1. 检查环境安全:在进行心肺复苏之前,确保患者周围环境安全,确定是否存在任何危险因素,如火灾、电击等。
如果有危险,请确保自己的安全,然后转移到安全的区域。
2. 判断患者反应:轻轻摇动患者,大声呼喊“你还好吗?”并观察其反应。
如患者无反应,立即求助他人,并进行心肺复苏。
3. 呼叫急救电话:在开始心肺复苏之前,请尽快呼叫紧急救援中心,告知患者的状况和位置,以便专业医护人员能尽快到达现场。
4. 进行胸外按压:将患者平放在坚硬的地面上,双腿分开,双手叠放在患者胸部中央,然后按照国际标准,进行胸外按压。
每分钟约100-120次,每次按压的深度应为至少5厘米。
5. 人工呼吸:进行30次胸外按压后,将头部后仰,使气道打开。
然后用专用面罩或口对口的方式,进行两次人工呼吸。
每次呼吸持续1-2秒,以观察胸部的起伏。
6. 持续循环:重复进行30次胸外按压和两次人工呼吸,保持循环,直到急救人员到达现场或患者出现自主呼吸或意识恢复。
三、心肺复苏的应急技巧1. 合适的力度:在进行胸外按压时,应该使胸骨下陷5厘米左右,以确保心脏能够被充分挤压。
然而,过度施压可能导致胸骨骨折,所以要注意力度的合适控制。
2. 保持循环连贯:在进行心肺复苏时,应尽量保持连续不断的按压和呼吸,以确保血液和氧气供应的连贯性。
枣庄科技职业学院姓名专业护理学申请任教学科护理2014年1月教案首页新课导入航母style 经典动作2012年11月,中国首艘航母成功完成舰载机起降训练,意味着我国的航母初步具备了实际战斗力.舰载机的起降成功与地面人员的指挥密不可分,地面人员就是通过各种姿势和动作来指挥舰载机的起降。
航母style 就是其中的一个动作。
举国欢庆,国人为之骄傲,但却传来了一个噩耗:罗阳,歼-15研制现场行政总指挥、中航工业沈飞集团董事长、总经理。
2012年11月25日,中国首艘航母完成舰载机起降训练靠岸,罗阳在航母上突发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离舰即送往医院,但抢救无效,在工作岗位上殉职,享年51岁。
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师活动:视频图片展示 学生活动:模仿示范动作目的:调节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教学内容 备注实施教学任务1:罗阳的死亡原因是什么?一、概念心跳骤停:各种原因导致的心脏突然停搏,有效泵血功能消失,引起全身严重缺血,缺氧。
心源性猝死:心跳骤停患者若不及时救治即刻死亡,这种由心脏原因引起的死亡称之为猝死。
二、心跳骤停的原因心源性原因:冠心病,心肌病变,主动脉疾病非心源性疾病:窒息,触电,药物过量,溺水,麻醉,手术,创伤实施教学任务2:罗阳心跳骤停时都有哪些表现?三、心跳骤停的临床表现1)突然意识丧失,面色死灰 2)瞳孔散大 3)呼吸停止或成喘息样呼吸 4)大动脉搏动消失 5)心前区搏动及心音消失 6)皮肤苍白或发绀 7)伤口不出血。
实施教学任务3:如果你在现场你会怎么做?争分夺秒,立即抢救,时间就是生命!教师活动:结合当下新闻事例,提出问题。
学生活动:思考问题并试做心肺复苏动作。
(已提前预习)目的:带着问题再次讨论课本,激发兴趣,引发思考,提高学习主动性。
因本段知识难度稍大, 由老师讲解完成。
教师活动:理论讲授。
学生活动:听课为主。
教学内容 备注思考 1:罗阳的死亡原因是什么?2:发生心跳骤停时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3:如果你在现场你会怎么做?因为心搏骤停的严重后果以秒计算 5~10秒—意识丧失,突然倒地。
关于中职护生单人徒手心肺复苏术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 引言1.1 概述中职护生在学习心肺复苏术时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因为在实际工作中可能会面临需要进行急救的情况,而心肺复苏术是急救的基本技能之一。
现实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与挑战,其中包括技能不熟练和操作不规范等情况。
这些问题可能会影响到护生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甚至可能对患者的生命造成风险。
加强技能训练和建立规范操作流程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深入了解和分析这些问题,我们可以找到更好的对策,提高中职护生在心肺复苏术方面的应对能力,从而更好地保护患者的生命安全。
中职护生单人徒手心肺复苏术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2 问题提出中职护生在学习徒手心肺复苏术时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可能会影响他们在实际发生心脏骤停时的应对能力。
在实际操作中,中职护生可能会面临技能不熟练、操作不规范等挑战。
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会影响抢救效果,还可能导致患者生命受到威胁。
加强中职护生徒手心肺复苏术的培训和规范操作流程的建立显得尤为重要。
在接下来的内容中,我们将深入探讨这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提高中职护生在心肺复苏术领域的应对能力和实际操作水平。
2. 正文2.1 问题一:技能不熟练中职护生在学习心肺复苏术时,由于缺乏实际操作经验和训练时间不足,导致很多学生的技能不够熟练。
因为心肺复苏术是一项需要高度技术和精准操作的急救技能,如果护生在实际操作中技能不熟练,可能会影响患者的生命救助效果。
技能不熟练会导致护生在进行心肺复苏时操作不准确、不及时,可能会导致患者的生命受到威胁。
护生在进行胸外按压时力道不够、频率不准确,或者在进行人工呼吸时未能正确配合节奏和深度,都可能影响心肺复苏的效果,甚至导致患者的生命危险。
技能不熟练还会影响护生在应对突发状况时的反应能力。
在实际急救场景中,护生需要快速、准确地判断患者的状况,并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
如果护生的技能不够熟练,可能会导致在处理紧急情况时犹豫不决、操作不当,进而延误了抢救的最佳时机。
一、急救护理学教案--心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通过学习和实践,使学生掌握心脏骤停的识别、心肺复苏技术和脑复苏护理措施,提高护理人员在急救过程中的应急能力和护理水平。
教学目标:1. 掌握心脏骤停的定义、病因和临床表现。
2. 学会心肺复苏(CPR)的基本技术和操作步骤。
3. 了解脑复苏的重要性,掌握脑复苏的基本护理措施。
4.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在急救过程中对心脏骤停患者进行有效护理。
教学内容:第一节:心脏骤停的识别1. 心脏骤停的定义2. 心脏骤停的原因3. 心脏骤停的临床表现4. 心脏骤停的诊断与评估第二节:心肺复苏(CPR)技术1. CPR的意义和原则2. 胸外按压的正确方法和技巧3. 开放气道的方法和注意事项4. 人工呼吸的正确方法和技巧5. 婴儿和儿童CPR的特殊要点第三节:脑复苏的重要性1. 脑复苏的概念2. 脑复苏的意义3. 脑复苏的目标和原则4. 脑复苏的护理措施第四节:心脏骤停患者的护理1. 心脏骤停患者的初期评估与处理2. 心脏骤停患者的护理措施3. 心脏骤停患者的转运护理4. 心脏骤停患者的心理护理第五节:急救护理情景模拟1. 情景设置:心脏骤停患者的急救护理2. 学生分组,进行模拟演练3. 教师点评和指导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心脏骤停、心肺复苏和脑复苏的相关知识。
2. 演示:教师现场演示CPR操作步骤,学生跟随操作。
3.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模拟演练,提高急救护理技能。
4. 讨论:学生之间交流急救护理经验,探讨如何提高急救护理质量。
教学评价:1. 课堂讲授环节: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评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2. 操作演示环节:观察学生在模拟演练中的操作准确性,评估其技能水平。
3. 课后实践环节:要求学生结合临床实践,总结心脏骤停患者的急救护理经验,提高护理能力。
六、急救护理学教案--心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教学内容:第五节:急救护理情景模拟(续)1. 情景设置:心脏骤停患者的急救护理2. 学生分组,进行模拟演练3. 教师点评和指导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心脏骤停、心肺复苏和脑复苏的相关知识。
心肺复苏的实训内容6则以下是网友分享的关于心肺复苏的实训内容的资料6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就爱阅读感谢您的支持。
《心肺复苏培训内容范文一》知识更新,提升质量为了掌握2010年新版心肺复苏(CPR )急救技术,进一步及时更新并提高护理人员的急救水平,提高心肺复苏的成功率,于2012年6月派出急诊科护士长王月艳到北京医院培训《急救领导能力护理管理与临床护理技术》, 7月19日下午,护理部在八楼电教室举办了由护士长王月艳主讲的急救新技术的专题讲座,讲座由护理部主任苗凤娥主持,各科护士长、及全院护理人员共100余人参与了此次培训,整个会场座无虚席。
王月艳护士长运用多媒体课件,针对《2010心肺复苏指南》进行了详细的讲授,对如何判断病人1心跳呼吸停止,心肺复苏的指征、操作步骤、救助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等进行详细的讲授,着重强调“新”进展——新的五环生存链、新的CPR 操作顺序、新的数字变化、新的BLS 和ACLS 程序图等。
现场气氛十分热烈,参加讲座的护理人员认真记录,积极思考并提问,认真掌握操作要领,纷纷表示该讲座对临床工作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通过此次讲座,护理人员不仅掌握了国际最新的急救理论和技能,而且进一步规范了心肺复苏术的操作方法及流程,普及了急救知识,掌握了急救技术,为急救的患者正确实施心肺复苏、提高急救成功率打下基础。
同时,护理部将进一步规范护理人员的操作技能培训考核体系,实现培训与考核良性滚动发展,真正落实人人参与,熟练掌握,从而保证人人技术及时更新并经考核认证,每项技术有规定的有效期限,不断学习与提高,进而提高全院护理人员的各项技能操作和急救护理能力。
改进查房方式,提高护理质量护理业务查房是护理管理中评价护理程序实施效果,了解护士工作性质的一种最基本、最常用、最主要的方法,其本身是护理管理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护理学的研究范围越来越大,临床护理所面临的难题也愈来愈多,因此开展临床护理业务查房有其必要性,另外护理业务查房制度是护理核心制度之一,要提高全院护理业务水平,规范护理核心制度,就必须2组织护理业务查房, 为了提高护理业务查房效果,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护理部购买了《护理业务系列光盘》,对护士长进行培训,而且要求科室每月20号之前准备,由科室自定义危重病例、疑难病例、新业务、新技术、特殊检查、护理工作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及工作中的经验教训为主,形式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