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摘局部义齿的初戴及义齿戴入后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处理PPT课件
- 格式:pptx
- 大小:285.78 KB
- 文档页数:35
16、可摘局部义齿戴牙及问题处理5(可摘局部义齿戴牙及问题处理第一部分初戴可摘局部义齿制作完成后,要求在口内顺利戴入和取出,且固位良好,基托伸展度适,咬合正常,义齿才能发挥良好的咀嚼功能。
一、义齿初戴时注意事项(一)检查:(补充), 核对义齿, 检查义齿支托、卡环、基托有无过长、过厚、过于尖锐和短缺,组织面有无多余塑料突起和残留石膏, 卡环臂尖端是否已磨圆钝, 基托、连接杆的磨光面是否粗糙, 向患者说明戴牙过程和戴牙后可能出现异物感、恶心、发音不清等想象,以求其合作。
(二)就位戴义齿时应按义齿设计的就位道的方向试戴,轻轻施以压力,观察其能否顺利就位。
1(义齿就位的标志:(1)基托与牙槽嵴黏膜贴合无空隙(除缓冲区外)(2)卡环臂位于基牙倒凹区并与基牙密合,且具有适当固位力。
(3)合支托应位于合支托凹内并与基牙完全密合。
(4)卡环体应位于基牙观测线上,与基牙密合。
(5)修复体在口内应保持平稳,无前后翘动或左右摆动,具有足够的固位力且摘戴方便。
2(义齿就位困难的原因及处理方法:(1)卡环过紧:卡环体区域有多余突出的塑料阻挡,可将多余的塑料磨除。
* 倒凹填除不够,制作支架时磨损模型,以致卡环体部进入倒凹区。
* 间隙卡越合部分与基牙不吻合而形成支点,轻者可磨改基牙体部与卡环间隙处牙体组织,重者需要重做卡环。
(2)合支托移位:合支托因磨损模型或装盒、充填时移位,可使义齿不能就位。
, 若移位轻微,可以修改合支托或磨改基牙、支托窝。
, 移位严重者,则需去除支托修理,或取模重做。
1(3)基托、人工牙进入软、硬组织倒凹区:* 明显的突起,可直接磨去。
* 若阻挡点不明显,可衬以咬合纸检查,磨除着色点。
* 也可采用弹性印模料直接衬垫法进行检查、修改。
(4)义齿变形:原因:* 印模、模型不准* 装盒充填时支架移位* 开盒、磨光时支架、基托变形。
处理:, 轻度变形可通过修改支架、基托垫底来纠正, 明显变形者应取模重做(5)铸造支架或义齿就位困难和翘动的原因<1> 支架变形:1)琼脂印模料质量不好,在翻制模型过程中造成阴模收缩变形。
一、铸造支架式义齿完成后,就位困难原因1.铸造支架变形①模型有缺损②琼脂翻模变形③包埋补偿不足④开盒去包埋材料时用力不当⑤打磨造成磨损2.设计不当①共同就位道设计不当②不利的倒凹填补不足③缓冲区未作处理二、义齿初戴就位后的检查及处理1、义齿与软组织、基牙的适合度2、观察义齿与相邻活动软组织之间的关系3、调节固位力达到理想状态4、牙合关系5、美观性检查三、义齿戴入后可能出现的问题1.疼痛①基牙疼痛1)基牙过敏2)基牙病变3)卡环、基托与基牙接触过紧②软组织疼痛1)卡环位置不当,唇舌侧力量不平衡2)合支托支持作用不良3)基托边缘过长、过锐,组织面存在小瘤4)基托骨突区域缓冲不良5)咬合力量过大或过于集中2.固位不良①义齿弹跳—卡环固位臂尖未进入基牙的倒凹区②义齿松动1)卡环体与基牙不贴合2)间接固位体放置的位置不佳3)合支托、卡环在牙面上形成支点4)合支托未完全就位或合支托先就位③基托与组织不密合④基牙固位型差⑤人工牙排列不当⑥基托边缘延伸过长3.咀嚼效能不佳—合面大小、合面形态、合接触关系,垂直距离过低4.摘戴困难①卡环过紧②基托紧贴牙面③倒凹区缓冲不够④患者没有掌握方向和方法5.食物嵌塞①基托和软组织不贴合②卡环与基牙不贴合6.咬唇、咬舌①人工牙过偏颊舌侧(舌)②合平面过低(舌)③覆盖不够(颊)④长期缺牙颊舌组织肥大7.发音不清8.恶心、呕吐、唾液分泌过多9.咀嚼肌和颞下颌关节不适10.戴义齿后的美观问题四、可摘义齿继发龋的好发部位和预防好发部位:卡环肩部、牙颈部;基托与口腔基牙软组织不贴合;卡环与基牙不贴合;存在不利倒凹形成间隙预防:①增加基托与口腔基牙软组织、卡环与基牙的贴合度②尽量减小不良倒凹③大连接体尽量采用舌杆、腭杆④加强口腔卫生和义齿的清洗重衬(relining):利用新的义齿基托材料重新形成组织面,是义齿基托与其下方的口腔组织更贴合。
重制(rebasing):在保留原有合关系的条件下,利用新的义齿基托材料更换旧基托。
第七节、戴义齿insertion一、戴义齿前的准备工作●1.核对●2.检查义齿各组成部分●3.医患沟通二、戴义齿方法和注意事项1.初戴动作轻巧2.保护口腔软组织3.修复体就位方向4.修复体与天然牙处理(一)就位困难的原因及处理●1.卡环过紧●2.合支托移位●3.基托人工牙进入倒凹区●4.义齿变形●5.支架变形●6.设计不当(二)就位后检查、处理1.卡环、牙合支托2.基托与粘膜组织3.支架与粘膜组织4.牙合关系5.美观(三)义齿初戴后医嘱1.义齿初戴时感受2.如何使用、保养思考题:1.初戴或试用整铸支架义齿时,试分析发生就位困难或翘动的原因。
第八节复诊与修理Repairs and additions to removable partialdentures一、义齿戴入后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处理(一)基牙疼痛(二)软组织疼痛1.基托边缘2.硬区缓冲不够3.义齿不稳定4.咬合力过大5.卡环臂过低(三)固位、稳定不良1.弹跳2.翘动、摆动、上下动3.基托与组织不密合,边缘封闭不好4.基牙牙冠小,或呈锥形致固位形差5.人工牙排列的位置不当6.基托边缘伸展过长7.设计不当(四)、义齿咀嚼功能差●垂直距离过低●人工牙合面形态差●牙槽嵴支持不够●牙尖高度过低(五)、摘戴困难●卡环过紧●余留牙倒凹区缓冲不够(六)、食物嵌塞●基托与组织不密合●基托与天然牙有间隙●卡环不贴合(七)、发音障碍●基托厚度、范围●人工牙排列(八)、咬颊粘膜、咬舌●咬颊上下颌后牙覆盖过小●咬舌下颌后牙排列偏向舌侧(九)、恶心和唾液●基托后缘伸展过多、过厚●基托后缘与粘膜不贴合(十)、咀嚼肌和颞下颌关节不适●垂直距离过低●垂直距离过高(十一)、戴义齿后的美观问题●唇部丰满度●人工牙颜色二、可摘局部义齿的修理(一)、基托折裂、折断的修理(Broken resin base)(二)、卡环、合支托折断的修理(Brokenclasp arms and occlusal rests)(三)、人工牙折断、脱落或增添的修理(Lossof an artificial tooth)(四)、义齿合低的处理(五)、重衬(relining)A denture should be repaired .When making the impression for a new master cast, the denture should be placed in the mouth.making an impression for occluding castan impression for a new master castThe impression is made with the denture in placePour the impression in harder stone第十节两种特殊的可摘局部义齿悬锁卡环可摘局部义齿●主要组成成分●适应证和禁忌证●设计原则●制作二、附着体可摘局部义齿一、前言1888年Evans1906年Herman Chayes1950’s Hans Dalla BonaDalbo 附着体二、附着体的种类(一)根据附着体的部位和形式分类精密附着体(precision attachment)半精密附着体(semi-precision attachment)●按扣式附着体(stud attachment)●杆式附着体(bar attachment)●辅助固位附着体(auxiliary attachment)(二)根据附着体与基牙的关系分类冠内附着体(intra-coronal attachment)冠外附着体(extra-coronal attachment)S-the stabilizerG-the slide part of attachmentU-bracing armM-a button of an undercut grooveH-the hollow section(三)根据附着体阴、阳部分结合的形式分类无弹性附着体(non-resilient attachment)弹性附着体(resilient attachment)(四)根据附着体的形态分类栓道式附着体球—槽型(ball-socket)附着体杆式附着体(bar attachment)按扣式附着体(stud attachment)(五)根据阴阳结构间的连接形式分摩擦型(Friction)机械固位型(Mechanical retention)磁性附着型(Magnetic)螺旋型(Screwed)摩擦(相嵌式)机械固位型磁性体螺旋型(六)根据附着体的功能分螺旋型(Screwed)硬性附着体(Rigid)铰链缓冲型(Hinge resilience)垂直缓冲型(Vertieal resilience)旋转型(Rotation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