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评分表何攀
- 格式:doc
- 大小:43.00 KB
- 文档页数:1
(高级版)学生公开课评分表一、评分标准为了保证学生公开课的质量和效果,本评分表采用百分制,共分为五个方面,每个方面的权重分别为:课程内容(30%)、教学方法(30%)、学生参与度(20%)、课堂纪律(10%)和教学效果(10%)。
二、评分细则1. 课程内容(30分)- 课程主题是否明确,与现实生活或专业领域紧密结合(10分)- 课程内容是否丰富,逻辑是否清晰,信息量是否适中(10分)- 课程内容是否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能否激发学生思考(10分)2. 教学方法(30分)- 教学方法是否创新,能否激发学生兴趣(10分)- 是否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如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10分)- 是否注重师生互动,给予学生充分的表达机会(10分)3. 学生参与度(20分)- 学生出勤情况,是否准时参加课程(5分)- 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是否积极,与课程内容相关(5分)- 学生是否能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提出有价值的问题(5分)4. 课堂纪律(10分)- 学生是否遵守课堂纪律,不干扰教学秩序(5分)- 教师是否能够有效管理课堂,维持良好的教学环境(5分)5. 教学效果(10分)- 学生是否能掌握课程内容,提高相关领域的知识和技能(5分)- 学生是否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实践能力(5分)三、评分流程1. 课程结束后,由授课教师整理评分表,并对每个方面的表现进行自我评价。
2. 授课教师将评分表提交给课程负责人,由课程负责人进行审核。
3. 课程负责人根据实际情况对评分表进行调整,并给出最终评分。
4. 最终评分将作为学生公开课绩效评价的重要依据,纳入学生综合素质测评。
四、评分示例请根据以下示例,对学生在公开课的表现进行评分:请根据实际情况,对每个方面的得分进行调整,最终得出学生的公开课评分。
广州市第一中学深度教学课堂观察评价表(试行稿)发布时间:2021-04-26T12:58:09.060Z 来源:《比较教育研究》2021年4月作者:胡革新[导读]胡革新广州市第一中学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3-7667(2021)04-190-02任课教师任教年级、班级时间/节科目课题课型(新授/复习/讲评)观察对象课堂观察和评价要点等级评价得分课堂观察和评价要点等级评价得分教师 A B C D 学生 A B C D学习目标深度 1.能准确地向学生展示目标,知识、能力、素养目标和层次清晰,有学法和过程指引; 5 4 3 2-0 1.明确本课的学习目标和重、难点; 5 4 3 2-02.有围绕目标的真实恰当的学习情境; 2.能准确地从学习情景中提取、迁移和运用知识;3.基于目标和情境的问题和问题链设计能激发思维和引导学习。
3.能根据问题和问题链解决问题,发展核心素养。
学习内容深度 4. 学习素材切合学习目标、聚焦核心知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与生产生活密切结合; 5 4 3 2-0 4.能够准确提取学习素材中的信息; 5 4 3 2-05. 导学案设计科学,任务单与目标契合; 5.能自主、独立、高质量完成导学案;6.教学情景有利于必备知识的掌握,有利于关键问题的解决。
6.能够根据不同的情景综合运用多种知识或技能解决问题。
方法手段深度 7.严格控制讲课时间,没有满堂灌;学生参与课堂的人数多、频率高、效果好;教学方法能突出关键知识、有效化解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突破盲点、断点和疑点; 5 4 3 2-0 7.能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能发表独立性、有创造性的看法,能发散地、逆向地解决问题,能灵活地运用和迁移知识; 5 4 3 2-08.选择恰当的教学手段,多媒体等辅助教学手段适时、适量、适度、有效; 8.能够具身学习,能从单一的“听中学”转向多感官参与学习;9.指导学生采用合适的学习方法自我建构知识体系,形成知识多方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