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_自回归模型和分布滞后模型
- 格式:ppt
- 大小:508.50 KB
- 文档页数:88
广义计量经济学:利用经济理论、统计学和数学定量研究经济现象的经济计量方法的统称,包括回归分析方法、投入产出分析方法、时间序列分析方法等。
狭义计量经济学:以揭示经济现象中的因果关系为目的,在数学上主要应用回归分析方法。
计量经济学: 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以揭示经济活动中的客观存在的数量关系为内容的分支学科。
计量经济学模型:揭示经济活动中各种因素之间的定量关系,用随机性的数学方程加以描述。
截面数据:截面数据是许多不同的观察对象在同一时间点上的取值的统计数据集合,可理解为对一个随机变量重复抽样获得的数据。
时间序列数据:把反映某一总体特征的同一指标的数据,按照一定的时间顺序和时间间隔排列起来,这样的统计数据称为时间序列数据面板数据:指时间序列数据和截面数据相结合的数据。
总体回归函数:指在给定Xi下Y分布的总体均值与Xi所形成的函数关系(或者说总体被解释变量的条件期望表示为解释变量的某种函数)。
样本回归函数:指从总体中抽出的关于Y,X的若干组值形成的样本所建立的回归函数。
随机的总体回归函数:含有随机干扰项的总体回归函数(是相对于条件期望形式而言的)。
线性回归模型:既指对变量是线性的,也指对参数β为线性的,即解释变量与参数β只以他们的1次方出现。
最小二乘法:又称最小平方法,指根据使估计的剩余平方和最小的原则确定样本回归函数的方法。
最大似然法:又称最大或然法,指用生产该样本概率最大的原则去确定样本回归函数的方法。
总离差平方和:用TSS表示,用以度量被解释变量的总变动。
回归平方和:用ESS表示:度量由解释变量变化引起的被解释变量的变化部分。
残差平方和:用RSS表示:度量实际值与拟合值之间的差异,是由除解释变量以外的其他因素引起的被解释变量变化的部分。
协方差:用Cov(X,Y)表示,度量X,Y两个变量关联程度的统计量。
R表示,该值越接近1,模型拟合优度检验:检验模型对样本观测值的拟合程度,用2对样本观测值拟合得越好。
实验六 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ADL )的运用实验指导一、实验目的理解ADL 模型的原理与应用条件,学会运用ADL 模型来估计变量之间长期稳定关系。
理解从经济理论上来说,两个经济变量之间的确有长期关系采用使用该模型进行估计。
理解ADL 模型的优点:不管回归项是不是1阶单整或平稳都可以进行检验和估计。
而进行标准的协整分析前,必须把变量分类成(0)I 和(1)I 。
二、基本概念Jorgenson(1966)提出的(,p q )阶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ADL(autoregressive distributed lag):011111i t t p t p t t q t q i t i i y y y ταφφεθεθεβ-----='=++++--+∑x ,其中t i -x 是滞后i 期的外生变量向量(维数与变量个数相同),且每个外生变量的最大滞后阶数为i τ,i β是参数向量。
当不存在外生变量时,模型就退化为一般ARMA (,p q )模型。
如果模型中不含有移动平均项,可以采用OLS 方法估计参数,若模型中含有移动平均项,线性OLS 估计将是非一致性估计,应采用非线性最小二乘估计。
三、实验内容及要求(1)实验内容运用ADL 模型研究1992年1月到1998年12月我国城镇居民月对数人均生活费支出yt 和对数可支配收入xt 之间的长期稳定关系。
(2)实验要求在认真理解模型应用条件的基础上,通过实验掌握ADL 模型的实际应用方法,并熟悉Eniews 的具体操作过程。
四、实验指导(1)数据录入打开Eviews 软件,选择“File”菜单中的“New --Workfile”选项,在“Workfile structure type ”栏选择“Dated-regular frequency ”,在“Data specification ”栏中“Frequency ”中选择“Monthly ”即月份数据,起始时间输入1992m1即1992年1月份,止于1998m12,点击ok ,见图6-1,这样就建立了一个工作文件。
《计量经济学》各章重点知识总结整理笔记第二章1、变量间的关系分为函数关系与相关关系。
相关系数是对变量间线性相关程度的度量。
2、现代意义的回归是一个被解释变量对若干个解释变量依存关系的研究,回归的实质是由固定的解释变量去估计被解释变量的平均值。
简单线性回归模型是只有一个解释变量的线性回归模型。
3、总体回归函数(PRF )是将总体被解释变量Y 的条件均值()i i E Y X 表现为解释变量X 的某种函数。
样本回归函数(SRF )是将被解释变量Y 的样本条件均值^i Y 表示为解释变量X 的某种函数。
总体回归函数与样本回归函数的区别与联系。
4、随机扰动项i u 是被解释变量实际值i Y 与条件均值()i i E Y X的偏差,代表排除在模型以外的所有因素对Y 的影响。
5、简单线性回归的基本假定:对模型和变量的假定、对随机扰动项u 的假定(零均值假定、同方差假定、无自相关假定、随机扰动与解释变量不相关假定、正态性假定)6、普通最小二乘法(OLS )估计参数的基本思想及估计式;OLS 估计式的分布性质及期望、方差和标准误差;OLS 估计式是最佳线性无偏估计式。
7、对回归系数区间估计的思想和方法。
8、拟合优度是样本回归线对样本观测数据拟合的优劣程度,可决系数是在总变差分解基础上确定的。
可决系数的计算方法、特点与作用。
9、对回归系数假设检验的基本思想。
对回归系数t 检验的思想与方法;用P 值判断参数的显著性。
10、被解释变量平均值预测与个别值预测的关系,被解释变量平均值的点预测和区间预测的方法,被解释变量个别值区间预测的方法。
11、运用EViews 软件实现对简单线性回归模型的估计和检验。
第二章主要公式表第三章1、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是将总体回归函数描述为一个被解释变量与多个解释变量之间线性关系的模型。
通常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可以用矩阵形式表示。
2、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中对随机扰动项u的假定,除了零均值假定、同方差假定、无自相关假定、随机扰动与解释变量不相关假定、正态性假定以外,还要求满足无多重共线性假定。
第六章分布滞后模型与自回归模型分析分布滞后模型(Distributed Lag Models)和自回归模型(Autoregressive Models)是常用于时间序列分析的两种方法。
本章将分别介绍这两种模型以及其在经济学和社会科学领域中的应用。
分布滞后模型是一种广义的线性回归模型,用于分析变量之间的滞后效应。
它的基本形式可以表示为:Yt = α + β1Xt + β2Xt-1 + ... + βpXt-p + et其中,Yt是被解释变量,Xt是解释变量,β1到βp是与解释变量相关的系数,et是误差项。
模型中的滞后项Xt-1到Xt-p表示X在当前时间以及过去的一段时间内对Y的影响。
分布滞后模型可以用来研究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的滞后效应,并帮助研究者了解这些变量之间的动态关系。
分布滞后模型在经济学和社会科学领域中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宏观经济学中,可以用分布滞后模型来研究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的长期影响。
在健康经济学中,可以用分布滞后模型来研究疫苗接种对流行病传播的影响。
在社会学研究中,可以用分布滞后模型来研究教育程度对就业机会的影响。
自回归模型是一种基于时间序列的统计模型,用于预测一个变量在时间上的变化。
它的基本形式可以表示为:Yt = α + φ1Yt-1 + φ2Yt-2 + ... + φpYt-p + et其中,Yt是被预测的变量,φ1到φp是自回归系数,et是误差项。
自回归模型假设当前时间的值与过去时间的值有关,并且根据过去时间的值来预测未来时间的值。
自回归模型可以帮助研究者预测变量的趋势和周期性,并提供关于未来值的信息。
自回归模型在经济学和社会科学领域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金融学中,可以用自回归模型来预测股票价格的变化。
在气象学中,可以用自回归模型来预测天气变化。
在市场研究中,可以用自回归模型来预测产品销售量。
总之,分布滞后模型和自回归模型是两种常用的时间序列分析方法。
它们可以帮助研究者了解变量之间的滞后效应和趋势,并用于预测未来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