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学会拒绝
- 格式:ppt
- 大小:287.00 KB
- 文档页数:11
六年级上品德与社会说课-学会拒绝人教新科标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新教材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中的《学会拒绝》一课,下面我就从教材,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板书等几个方面谈谈上这堂课的设想。
一、说教材《学会拒绝》是人教版新教材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第一单元“走向文明”的最后一课,本单元中我们将探讨社会文明进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思考怎样去做一个文明的现代人。
社会生活千姿百态,充满着许多的诱惑和陷阱。
我们青少年正在茁壮成长,怎样才能拒绝生活中的各种诱惑,避免踏入陷阱呢?所以我们要一起学习研究《学会拒绝》这课。
教学目标:1、知道在社会生活中有“阳光”,也有“陷阱”,从小应当学会识别生活中的陷阱。
2、认识毒品、烟酒、痴迷网络对少年儿童的危害。
3、学会用正确的方式抵御各种危害少年儿童身心健康的“陷阱”,避免受到伤害。
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拒绝毒品、烟酒。
2、难点:网络的诱惑。
一难在不易辨别利与害;二难在在生活中如何把握“度”。
我之所以这样定重难点是因为:《新课标》提出了品德与社会课程应承担着学生良好品德形成的重要任务。
那么,告诫学生要小心生活中的陷阱,学会拒绝,就应作为重点内容去教。
课时安排:两课时。
二、说教法品德与社会课思想性、时代性、开放性强,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从而让学生真正从心底学会拒绝生活中形形色色的陷阱,我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1、直观教学法:收集有关图片进行直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2、集体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和分组讨论,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精神。
三、说学法素质教育把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和培养学生具有现代人的精神作为核心内容,课堂教学作为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我们应特别注重学法的渗透。
本课在学法指导上力求体现“让学生主动参与,合作探究”的理念,我主要让学生这样去学新课:1、协作、探究式学习方法:把学生分组,便于学生交流合作;提出要求,让学生通过探究,自己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六年级上品德与社会教案学会拒绝_人教新科标一、教学目标的确定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鼓起敢于战胜不良诱惑的勇气和信心;2、学会依靠家长、老师和朋友的关心,在与同学的合作中抵制不良诱惑。
能力目标:1、运用战胜诱惑的方法,逐步形成自我抗击诱惑的能力;2、初步学会用辩证的方法分析事物的能力。
知识目标:1、了解生活中存在的形形色色的诱惑和不良诱惑的危害;2、明白战胜不良诱惑的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的确定教学重点:不良诱惑的危害和战胜不良诱惑的方法。
教学难点:对中学生来说,战胜不良诱惑的可行方法。
三、方法的确定教师的教学方法:1、情境创设法(通过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热情,由形象生动的画面引出新课,适合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
)2、活动探究法(按照“3W”的理念精心设计和组织活动,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已达到教学目标的落实。
)3、总结归纳法(归纳总结知识点,落实教学目标。
)学生的学习方法:体验法、竞答法、自主探究法、讲故事法等(注重内心体验,同时培养学生的竞争合作意识及自主探究能力。
)四、教学过程的设计(一)情境导入:多媒体展现新版大灰狼和小兔子《小兔子乖乖,把电脑开开》动画。
(通过动画让学生看到在大灰狼的诱惑下小灰兔被黄色暴力等网站俘虏,荒废学业,走上犯罪的道路;而小白兔意志坚强抵御住了不良诱惑,能够做到健康文明上网,最终学有所成。
初步认识不良诱惑的危害,并通过对比认识不良诱惑能战胜。
)(二)新课学习:活动一我问你答——认识周围的不良诱惑通过动画你认为不良诱惑能战胜么?你周围还有那些不良诱惑?(通过竞答让学生发觉周围存在或埋伏的不良诱惑,调动他们的参与热情,加强小心意识。
所学知识离我们并不远,就在我们周围,课堂生活化。
)活动二讲故事——不良诱惑危害大1、小组合作并选出每组的代表讲述自身或周围受不良诱惑危害的事例2、全班总结不良诱惑的危害(通过各小组代表讲故事,让学生从内心真正体验到不良诱惑的危害,从而形成要自觉远离不良诱惑的观念。
【人教版】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学会拒绝》公开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学会拒绝》是人教版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的一课,主要让学生学会在现实生活中,面对不良诱惑,能够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坚定地拒绝。
本课通过讲解和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拒绝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运用拒绝技巧来保护自己。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判断力和独立思考能力,但面对现实生活中复杂多变的情况,他们还需要进一步学习和实践,以提高自己在面对不良诱惑时的应对能力。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可能会遇到一些不良诱惑,如吸烟、喝酒、网络游戏等,他们需要学会如何拒绝这些诱惑,保护自己的身心健康。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拒绝的重要性,认识到学会拒绝对个人成长的意义。
2.培养学生面对不良诱惑时,能够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坚定地拒绝。
3.培养学生运用拒绝技巧,保护自己的身心健康,成为自觉自律的人。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学会在现实生活中,面对不良诱惑,能够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坚定地拒绝。
2.难点:培养学生运用拒绝技巧,恰到好处地拒绝不良诱惑,保护自己的身心健康。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模拟实践中学会拒绝。
2.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案例,使学生从中受到启发,提高拒绝不良诱惑的能力。
3.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培养自主拒绝的意识。
六. 教学准备1.案例材料:收集一些生活中的典型案例,用于分析和讨论。
2.教学道具:制作一些拒绝技巧的卡片,用于引导学生学习和实践。
3.教学课件:制作课件,辅助讲解和展示相关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讲述一个现实生活中遇到的拒绝案例,引发学生对拒绝的思考,导入新课。
2.呈现(10分钟)展示一些不良诱惑的图片,如吸烟、喝酒、网络游戏等,让学生认识到这些诱惑对身心健康的危害。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拒绝经历,以及如何应对。
引导学生从案例中总结拒绝技巧。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课《学会拒绝》说课稿5篇第一篇:六年级品德与社会课《学会拒绝》说课稿现在开始我的说课。
今天我说课内容是《学会拒绝》。
根据新课标的理念,对于本节课,我将以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说教材:首先我来说下教材。
《学会拒绝》是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四节的内容。
本节主题是学会拒绝不良的休闲活动。
主要内容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生活中的陷阱的主要类别,主要包括吸毒、烟酒和网络。
二是学生们怎样拒绝这些陷阱以及如何形成正确健康的娱乐观念和进行休闲活动。
本文在课本中处于第一单元,在前一课的《健康文明的休闲生活》中,学生已经学习了有哪些是健康的休闲活动。
那么通过进一步学习哪些是不正确的休闲活动,并且学会拒绝诱惑,巩固前一课内容,学会甄别不良的休闲活动。
二、说学情:而该课程放在六年级来学习,是因为六年级的学生正处于迈向青春期的前奏,身心开始发育。
同时,具备一定的生活经验,接触并有意识地进行一些娱乐休闲活动,也具有相当的好奇心,另外对社交也有了一定的需求。
但是判断是非能力不足,身边也出现了一些学生因不懂拒绝不良活动而滑入泥潭的案例,所以需要老师去在课堂内外加强引导,使他们明白哪些活动是对他们是不利的,防止误入歧途,以便他们自觉抵制不良的休闲方式,形成健康向上的休闲理念,帮助他们身心健康地成长。
三、说教学目标:基于六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根据新课标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理念,我设立了以下三个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了解我们身边有哪些潜在的陷阱,意识到这些不良活动给我们身心、家庭等带来的危害;2、在讲解和展示危害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学会抵制这些诱惑的实际方法;3、通过对不良休闲活动的反面警醒,学生能自觉拒绝诱惑,帮助其形成文明向上、有益身心的休闲观念。
四、说教学重点和难点:基于上述的教材分析和教学目标的确立,我确定本课的重点是不良休闲的危害以及学会拒绝不良休闲活动的实际方法。
《学会拒绝》教案一、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能鼓起战胜不良诱惑的勇气和信心;养成爱学习、爱劳动、遵纪守法积极要求上进的品德;追求科学、健康、充实的小学生活。
【能力目标】通过认识不良诱惑的危害性,初步认识并理解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
【知识目标】能列举身边存在的种种诱惑;能说出毒品、烟酒、痴迷网络对青少年的危害。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明确身边存在哪些不良诱惑并认识到其危害性。
【难点】结合自身实际,学会拒绝不良诱惑,树立战胜不良诱惑的勇气和信心。
三、教学方法多媒体展示法、角色扮演法、谈话法、讲授法四、教学过程环节一:新课导入运用讲故事的方式导入,教师向学生讲述《北极人捕狼》的故事,让学生边听边思考。
导入实录:同学们,大家都喜不喜欢听故事啊?大家都喜欢啊,今天老师就为大家讲个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做《北极人捕狼》,同学们一定要认真听,听完之后老师会提问大家一个问题。
故事的内容是:北极的因纽特人有一种独特的捕狼办法,将尖刀插入冰雪,洒上鲜血,然后等饿狼来舔。
因为气候寒冷饿狼舌头被冻得麻木,没有痛觉。
此时的狼只有嗅觉,血腥味越来越浓,狼越来越兴奋,最终因失血过多而成为桌上美食。
故事讲完了,那老师想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你觉得狼最终成为人类美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好,这位同学你来说一下。
这位同学说狼之所以成为人类的美食那是因为它没有抵制住鲜血的诱惑,所以最后才会因为想要更多的鲜血而导致自己失血过多而死。
这位同学刚才对这个问题的回答真的是非常的精辟。
是啊,狼没有抵制鲜血的诱惑而成为人类的美食。
事实上,我们人和狼一样,在生活中我们也会遇到许许多多的不良诱惑,在面对这些诱惑时,我们不能像狼一样,而是应该学会如何抵制这些不良诱惑,学会拒绝。
环节二:新课讲授1.说一说——生活中的陷阱过渡:同学们,我们知道在社会生活中,既有阳光灿烂的地方,也会有许多不良的诱惑,有形形色色的陷阱。
现在,请大家想一想,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会遇到哪些陷阱?教师提问学生在生活中遇到哪些陷阱,学生回答之后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图片,内容为青少年经常会遇到的暴力游戏、黄色书刊、烟酒等内容,通过这种方式引导学生认识到生活是复杂多样的,欲望是多种多样的,每个人的人生之路都会遇到许许多多的选择,都会面对人生的种种诱惑。
学会拒绝六年级作文学会拒绝六年级作文如果别人让你做什么事,而你不愿意,因为做了之后对谁都没好处,那么就要学会拒绝。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学会拒绝六年级作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篇一:学会拒绝】每个人的生活都要有接纳和宽容之心,但是拒绝也是重要的。
生活中的拒绝是必不可少的,但在一些事中,因为你不想做,而别人要你做,这时候你就需要学会拒绝。
我们每个人都有资格去拒绝别人。
也许是因为我太软弱了,我每次考虑别人的感受。
自己有时,嫌烦时,都没拒绝别人,那么我,来举一个例子吧,让我们大家学会拒绝。
在星期五的一个早上,天气炎热,是我们每个同学烦躁的时候,不想上课,就像趴桌上休息,而老师作业布置太多了,同学们都想敷衍了事,问同学抄一些,骗骗老师。
我早早地写完,正在看我喜欢看的课外书,同桌觉得老师大热天老师布置那么多作业,就不想自己做了。
问我怎么做,我告诉他了,他接二连三的不动脑筋问我,此时的我,已不耐烦了,我再忍他一次。
结果,那一次后又问了。
我再也忍不住了,就对他说;你自己不会做吗,你在问我,我不会再回答了。
他接着说;切,有什么了不起的,不就是写完了吗。
有时候,不学会拒绝,会让别人长期问你问题,觉得你会回答,还会让别人不动脑筋,养成靠别人的习惯。
【篇二:学会拒绝】拒绝了城市的热闹繁华,你就获得了乡村的淡薄宁静。
拒绝了阴雨蒙蒙的撩人诗意,你就获得了阳光灿烂的纯粹自我。
拒绝了不堪回首的往事,你就获得了自信轻松的笑颜。
学会拒绝,你才会拥有充满韵味的辽阔天空。
学会拒绝,你才会飞翔在自己独有的精神家园。
陶潜,入世为官是他的初衷,但在经历了官场黑暗的风雨之后,他毅然屏弃了官场。
从此过上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自在生活。
带着“性本爱丘山”的本性去山间游赏,去欣赏“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的美丽风光。
更想象着过上那与世隔绝的桃源生活: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陶潜,以他不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人的性格鄙弃了官场,拒绝了官场,从而获得了躬耕田亩的乐趣和醉心于琴书、诗酒的闲适。
4、学会拒绝教材分析:《学会拒绝》是人教版新教材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第一单元“走向文明”的最后一课,本单元中我们将探讨社会文明进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思考怎样去做一个文明的现代人。
社会生活千姿百态,充满着许多的诱惑和陷阱。
我们青少年正在茁壮成长,怎样才能拒绝生活中的各种诱惑,避免踏入陷阱呢?所以我们要一起学习研究“学会拒绝”这一课。
学情分析:1、从六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分析,学生的自主意识明显增强,他们对事物有自己的观点和认识,可能有些认识有一定的偏向,老师在这一过程中要肯定学生的表现(满足学生自尊心的需求),同时要有意识的进行正面引导与沟通。
2、从六年级学生的思维状况分析,学生形象思维依然占主导,因此我们还是要通过一些形象、感性的知识去激发学生的思维。
3、从六年级学生的意志因素分析,他们的行动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和冲动性。
对于身边的诱惑确实需要教师、社会、家庭的关注与引导。
4、六年级学生有较强的可塑性,他们需要提高自我管理能力,拒绝不良诱惑,以成长为能适应社会生活的身心健康的人。
老师可以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网络”入手,与学生一起讨论它的利弊,一起探讨提高自我管理能力的方法,以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周围的事物,提高辨别能力,并能运用正确实用的方法抵制诱惑。
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念目标:(1)追求科学、健康、充实的生活;(2)鼓起战胜不良诱惑的勇气和信心;(3)培养学生爱学习、爱劳动、遵纪守法积极要求上进的品德。
2、能力目标:(1)初步认识和理解社会生活的复杂性,逐步形成辨别是非的能力;(2)初步学会用辩证的方法分析事物的能力。
3、知识目标:(1)知道身边存在的种种诱惑;(2)知道诱惑的促进作用和不良诱惑的危害;(3)初步知道网络、毒品等的利与弊。
教学理念:当老师难,当一名好老师难,当一名优秀的思品老师更难,我们的思品课思想性、时代性、开放性强,学生难学,教师难教,我也深有体会。
基于本框题的特点,我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1、直观演示法:收集有关图片,运用多媒体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学会拒绝》教案《学会拒绝》教案3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
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学会拒绝》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学会拒绝》教案1欢迎步入在人际交往中,每个人都应当善于和大家打成一片,但是,我们不可能事事都顺从别人。
有时,别人提出了不合理或不太合理的要求,我们必须加以拒绝。
拒绝是难免的,遭到拒绝又是不愉快的。
怎么拒绝才可以把种种不愉快减少到最低限度,得到对方的谅解和认可呢?怎么拒绝才能够传达出一个人的文化修养和气度呢?教你几招第一招避实就虚法【阐释】对某些严重违反原则或直接损害公众利益的要求,必须旗帜鲜明地拒绝。
用一个否定词“不”,严辞回绝,固然也能表明态度;但是,在特殊的场合,这样拒绝显然会弄僵氛围,远不如采用似是而非的话,避实就虚地答复,效果理想。
【举例】例一:在1966年中外记者招待会上,有记者问:“请陈外长介绍一下中国发展核武器的情况。
”陈毅答道:“中国已经爆炸了两颗原子弹,我知道,你也知道。
第三颗原子弹可能也要爆炸,何时爆炸,你们等着看公报好了。
”陈毅的妙语赢得了满场掌声。
【点评】对方的问题涉及到了国家机密,所以陈毅外长避实就虚,一番似是而非的话语,巧妙地封住了对方的嘴巴。
第二招幽默化解法【阐释】在人们的交往中,幽默往往具有许多妙不可言的功能。
在社交与谈判场合也是离不开幽默的谈吐的,因为它能活跃气氛,缓解矛盾。
用幽默的话语含蓄地拒绝对方的某种要求,既显示出自己的睿智、大度,又免得让对方尴尬。
【举例】例二:罗斯福在当选美国总统之前,曾任美国海军部部长。
一天,一位老朋友向他打听海军在加勒比海的一个小岛上建立潜艇基地的计划。
罗斯福想了想,然后向四周看了看,压低声音问他的朋友:“你能保密吗?”对方信誓旦旦地问答:“能,我一定能。
”“那么,”罗斯福诡秘地微笑着说,“我也能! ”听到这里,两个人不约而同地大笑起来。
《学会拒绝》教案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活动体验感受社会生活中有“阳光”,也有“陷阱”,从小应当学会识别生活中的“陷阱”。
能力:学会用正确的方式抵御各种危害少年儿童身心健康的“陷阱”,避免受到伤害。
知识:认识毒品、烟酒、痴迷网络对少年儿童的危害。
教学重点知道在社会生活中有“阳光”,也有“陷阱”,学会识别生活中的“陷阱”。
认识毒品、烟酒、痴迷网络对少年儿童的危害。
教学难点学会用正确的方式抵御各种危害少年儿童身心健康的“陷阱”,避免受到伤害。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调查了解学生在吸烟喝酒以及上网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学生准备:课前通过调查、访问搜集社会上一些人因掉入“陷阱”而不能自拔的事例。
课时安排3课时。
第1课时完成话题“生活中的陷阱”的教材内容。
第2课时完成话题“不和烟酒交朋友”的教材内容。
第3课时完成话题“小心网络陷阱”的教材内容。
教学过程第1课时活动一:远离毒品1.[播放动画:一个花季少女的独白]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讨论:这个女孩的经历给你最深的感受是什么?为什么说“吸毒一口,落入虎口”?三个月的强制戒毒,能使她最终摆脱毒品吗?小结:一日吸毒,长期想毒,终身戒毒!这位花季少女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染上毒瘾。
她的一生,因为毒品被彻底改变了,而三个月的强制戒毒后,也难以保证这位女孩不再吸毒。
许多青少年就像她的经历,没能经受住诱惑,导致后悔终生。
(板书:吸毒一口落入虎口)2.了解有关毒品的小资料。
[播放课件:毒品介绍]3.[播放课件:毒品给个人、家庭及社会带来的危害]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讨论:看了这个课件,你有什么感受?毒品还给人们带来哪些危害,你能举例说说吗?小结:毒品的危害有目共睹。
(板书:危害身体危害家庭危害社会)4.[播放视频:禁毒]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讨论:我国政府和人民为防止毒品侵害,作了哪些努力?小结:为防止毒品侵害,我国政府和人民乃至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都做了大量的工作。
许多人进行了不懈地努力,有的人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