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的认识》单元整理与复习
- 格式:ppt
- 大小:2.13 MB
- 文档页数:81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大数的认识整理与复习【教学内容】人教版实验教科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整理和复习”.【设计思想】依据新课标,紧扣新教材,立足学生实际,把握时代脉搏,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渗透新课程理念,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教学。
【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整理和复习,让学生对大数的读写、比较、改写、求近似数等知识有个系统全面的理解。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整理、小组探索、归纳比较等方法,来进行教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对实际资料的分析中感受数学的价值,在合作探究中感受学习的乐趣,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感受人生的美好。
【教具学具准备】师生各准备写有0—9的数字卡片若干张、幻灯片。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师:同学们,我们已经掌握了大数的一些知识。
今天这节课,咱们就对这单元进行整理复习。
(板书:大数的认识整理复习.)二、归纳整理师:在本单元里,你学会了哪些大数的知识?先自己整理一下,再说给同学听一听。
(学生活动交流后,指名汇报,教师板书以下内容:大数的读法大数的写法大数的大小比较大数的改写大数的近似数)师:在复习这些知识之前,我们先回忆一下数位顺序表,哪位同学上来在黑板上把老师已经准备好的但不完整的数位顺序表补充完整?(学生补充,教师引导。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回顾本单元知识内容,一方面为本节课复习具体知识细节打好基础,另一方面引导学生逐渐进入到课堂中来。
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梳理知识、归纳整理的能力。
三、基本练习1。
大数的读法和写法师:大数的知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中应用非常广泛,请同学们把课前收集到的有关大数的资料给大家说一说。
(指名几个学生汇报,对有价值的资料给予肯定和表扬。
)课前我也搜集了一些有关大数的资料,咱们一起来看看。
(1)放映幻灯片,出示资料一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8。
0级大地震,造成69227名同胞遇难,17923名同胞失踪。
大数的认识整理与复习一、揭示课题师:同学们,我们已经掌握了大数的一些知识。
今天这节课,咱们就对这单元进行整理复习。
(板书:大数的认识整理复习。
)二、归纳整理师:在本单元里,你学会了哪些大数的知识?先自己整理一下,再说给同学听一听。
(学生活动交流后,指名汇报,教师板书以下内容:大数的读法大数的写法大数的大小比较大数的改写大数的近似数)师:在复习这些知识之前,我们先回忆一下数位顺序表,哪位同学上来在黑板上把老师已经准备好的但不完整的数位顺序表补充完整?(学生补充,教师引导。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回顾本单元知识内容,一方面为本节课复习具体知识细节打好基础,另一方面引导学生逐渐进入到课堂中来。
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梳理知识、归纳整理的能力。
三、基本练习1.大数的读法和写法2.师:大数的知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中应用非常广泛,请同学们把课前收集到的有关大数的资料给大家说一说。
(指名几个学生汇报,对有价值的资料给予肯定和表扬。
)课前我也搜集了一些有关大数的资料,咱们一起来看看。
(1)放映幻灯片,出示资料一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8.0级大地震,造成69227名同胞遇难,17923名同胞失踪。
让两名学生用数字卡片把这两个数字贴在数位顺序表中。
指名读一读,并说一说怎样读大数。
学生之间互相补充大数的读法。
师:从这些资料中你知道了什么?生甲:地震的危害太巨大了,那些遇难同胞真可怜!生乙:以前我也知道在地震中伤亡了很多人,现在从这些具体的数字上来看,实在令人触目惊心。
(2)放映幻灯片,出示资料二截止2008年4月30日,汶川地震全国共接受国内外捐款六百五十九亿九千六百万元,捐赠物资折合人民币一百零七亿一千六百万元。
指名读资料后,让全体学生在座位上独力写数。
(两生在教师发的卡片上写,写好后贴在黑板上数位顺序表中,如有问题,集体订正。
)6599600000010716000000说一说怎样写大数。
大数的认识单元复习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准确地读写大数,并进行简单的大小比较。
(2)能够理解数的组成,知道数的位值。
(3)能够进行大数的加、减、乘、除运算。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对大数的认识和运算能力。
(2)培养学生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大数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耐心和细心。
二、教学内容1. 大数的读写:亿、兆、京、垓、秭、穰、沟、涧、正、载、极、恒河沙、阿僧祇、那由他、不可思议、无量大数等。
2. 大数的大小比较:掌握比较两个大数的大小方法,能够正确判断两个大数的大小关系。
3. 数的组成与位值:了解每个数位上的数字代表的意义,掌握数位值的概念。
4. 大数的加减乘除运算:能够熟练地进行大数的加、减、乘、除运算,注意运算过程中的进位和借位。
5. 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运用大数的认识解决实际问题,如人口统计、地理数据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大数的读写方法。
(2)大数的大小比较方法。
(3)大数的加减乘除运算。
(4)数的组成与位值的理解。
2. 教学难点:(1)大数的读写,特别是特殊的大数。
(2)大数运算过程中的进位和借位。
四、教学方法1. 采用直观演示法,通过图片、实物等引导学生直观地认识大数。
2. 运用分组讨论法,让学生在小组内合作、交流,提高对大数的认识和运算能力。
3. 采用实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巩固大数的认识和运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大数的图片或实物,如地球人口、我国GDP 等,引导学生关注大数。
(2)学生分享自己对大数的一些了解,教师总结并板书。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大数的读写、大小比较、数的组成与位值、加减乘除运算等知识点。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自主学习效果。
3. 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大数的读写方法,特殊的大数读法,以及数的组成与位值。
大数的认识单元复习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大数的读写方法,能够正确快速地读写大数。
2. 让学生理解大数的组成,能够分析大数的大小和位数。
3. 培养学生运用大数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感。
二、教学内容:1. 大数的读写方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读,每一级末尾的0不读出来,连续几个0只读一个零。
2. 大数的组成:从高位到低位,每一位上的数字表示有几个相应的数位单位。
3. 大数的大小比较:位数多的数大,位数相同,从最高位开始比较,最高位上数大的数大,最高位上的数相同,比较下一位,依此类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大数的读写方法、组成和大小比较。
难点:大数的读写方法,特别是末尾有0的数的读写。
四、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和小组合作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大数的读写方法和组成,通过小组讨论、展示、总结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大数例子,引发学生对大数的兴趣,导入本节课的主题。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探究大数的读写方法和组成,教师提供必要的引导和帮助。
3. 案例分析:教师展示一些典型的大数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大数的读写方法和组成。
4. 小组讨论:学生分小组讨论大数的大小比较方法,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
5. 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大数的读写方法和组成,强调大小比较的关键点。
6. 巩固练习:学生进行一些有关大数读写和组成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7. 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8. 课后作业:布置一些有关大数的读写和组成的练习题,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策略:1. 利用图像和实物辅助教学,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大数的概念。
2. 通过对比小数和大数,让学生理解小数和大数的区别和联系。
3. 设计具有层次性的练习题,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七、教学准备:1. 教学PPT:包含大数的读写方法、组成和大小比较的案例。
第11课时整理和复习教材第30页的内容。
1.进一步复习亿以内数的数位顺序表。
2.进一步复习巩固大数的读法和写法,比较大小,数的改写,省略亿、万后面的尾数。
3.结合练习素材使学生感受亿以内数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数感。
重点:进一步复习巩固大数的读法和写法,省略亿、万后面的尾数。
难点:用计算器计算并探索规律。
课件。
师:在本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生:计数单位、数位、读写数。
师:那我们今天就从前往后把所学的知识点整理一下吧。
1.复习数位顺序表。
让学生回忆一下亿以内数的数位,并指名同学背诵。
在黑板上板书数位顺序表。
师:你们还记得如何分级吗?生:从个位到千位为个级,万位到千万位为万级。
师:个级表示有几个什么?万级表示有几个什么?亿级表示有几个什么?生:个级表示有几个一,万级表示有几个万,亿级表示有几个亿。
师:我们还知道每两个相邻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生:每相邻数位之间进率是10。
讲评有关这方面的练习。
2.复习亿以内数的读法。
师:我们已经学习了亿以内数的读法,那么在读的时候要注意什么问题?第一步做什么?第二步呢?生:第一步要分级,用逗号或虚线隔开,从高位往低位读。
师:亿级、万级和个级的读法有什么不同?如:4005 2136(四千零五万二千一百三十六)1084 3005 2019(一千零八十四亿三千零五万两千零一十九)师:亿级多了一个亿字,万级多了一个万字。
师:中间或末尾有零的数应该怎么读?每一级的末尾有零的情况。
如:789 0000 读作:七百八十九万45 0000 0000 读作:四十五亿生:每一级末尾的零都不读。
中间或末尾有零的情况。
如:3060 9270 读作:三千零六十万九千二百七十1435 0871 0532 读作:一千四百三十五亿零八百七十一万零五百三十二师:零放在什么位置要读?生:每一级前面和中间的零都要读。
师:中间两个零或多个零要怎样读呢?生:都只读一个零。
请同学把读法的法则再总结一遍,然后全班读一遍加深印象。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1、亿以内数的认识2、数的产生3、亿以上数的认识主要内容4、计算工具的认识5、用计算器计算6、1亿有多大?重点:1、亿以内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关系。
2、大数的读写:数位顺序表,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写大数,将整万、整亿的数分别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用“四舍五入”法省略一个大数万位或亿位后面的尾数,求出它的近似数。
3、比较数的大小。
小结:1、数位顺序表2、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
3、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扩充: 正整数:1 2 3 4 5 6 …….自然数0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来表示,0也是自然数。
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方法总结:一、大数的读法:①、从高位数读起,一级一级往下读。
②、亿级和万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一个万字。
③、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零都不读,其他数位有一个“零”或连续几个“零”,都只读一个“零”。
二、大数的写法:①、从高级写起,一级一级往下写。
②、当哪一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就在哪一位上写0 。
三、比较数的大小:①、位数多的时候,这个数就比较大。
②、当这两个数位数相同的时候,我们就应该从左起的第一位比起,也就是从最高位开始比,哪个数最高位上的数大,这个数就大。
③、如果碰到最高位上的数相同的时候,就再比下一位,以此类推,直到我们比较出相同的数位上的那个数,哪个数大的时候,我们就可以断定这个数比较大。
四、改写成“万”、“亿”做单位的数:有时候,为了读写方便,我们把整万的数改写成以“万”做单位的数,省略最后四个零;整亿的数改写成有“亿”做单位的数,省略最后八个零。
五、求近似数:求近似数的方法叫“四舍五入法”,是“舍”还是“入”,就看要省略的位数的下一位是小于5还是等于或大于5。
大数的认识单元复习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复习和巩固学生对大数的基本概念、计数方法和比较方法的理解。
2. 培养学生的数感和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对大数的认识水平。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大数的基本概念:亿、兆、京、垓、秭、穰、沟、涧、正、载、极、恒河沙、阿僧祇、那由他、不可思忆、无尽数等。
2. 大数的计数方法:十进制计数法、二进制计数法、八进制计数法、十六进制计数法等。
3. 大数的比较方法:大小比较、进制转换、位值比较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大数的基本概念、计数方法和比较方法。
2. 教学难点:大数的计数方法和比较方法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通过思考和讨论来理解和掌握大数的认识。
2. 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展示大数的图像和例子,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大数的概念。
3. 组织小组讨论和合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引入一些实际生活中的大数例子,如人口数量、GDP数据等,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复习大数的基本概念:让学生回顾和分享他们对大数的基本概念的理解,引导他们通过举例来加深对大数概念的认识。
3. 复习大数的计数方法:让学生回顾和分享他们对大数计数方法的理解,通过一些练习题来巩固他们的计数能力。
4. 复习大数的比较方法:让学生回顾和分享他们对大数比较方法的理解,通过一些练习题来巩固他们的比较能力。
5. 总结与展望:对本节课的复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大数的重要性和应用,布置一些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和应用所学知识。
六、教学策略1.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的大数案例,如人口数量、GDP数据等,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大数的概念和应用。
2. 互动讨论: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分享彼此对大数的理解和观点,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3. 问题解决:设计一些有关大数的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进行解决,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一《大数的认识》整理和复习教案一. 教材分析《大数的认识》是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的一个重要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初步认识和理解大数,掌握大数的读写方法,以及大数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教材通过丰富的实例和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感受大数的概念,培养学生的数感和数学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和小数的基本知识,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
但在实际生活中,他们可能对大数的概念和应用还不够熟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通过实例和实践活动,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大数的概念。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大数的读写方法,能够正确地读写和比较大数。
2.让学生理解大数的概念,认识到大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培养学生的数感和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大数的读写方法,大数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2.教学难点:对大数概念的理解,大数的比较和应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让学生感受大数的概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实践活动法:通过操作和实践,让学生掌握大数的读写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3.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交流,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相关的教学课件,包括大数的读写方法、实例和实践活动等。
2.学习材料:准备相关的大数学习材料,如大数的卡片、练习题等。
3.教学环境: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准备必要的教学工具和设备。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生活实例,如天气预报中提到的人口数量或车辆数量,引出大数的概念。
引导学生关注大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大数的读写方法,如整数和小数的读写规则,以及大数的读写规则。
同时,给出一些大数的实例,让学生进行阅读和理解。
3. 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让学生互相练习大数的读写。
整理和复习
一、填一填,我最棒。
1、个、十、百、千……等都是(),每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都是()。
2、从左数起,第()位是十万位,第()位是千万位。
3、十万里面有()个一万,一百万里面有()个十万,一千万里面有()个一百万,一亿里面有()个一千万。
4、一个数是由7个百万、9个万、5个千组成的,这个数是()位数;写作();读作();把它省略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
二、判断。
1、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十进制计数法。
()
2、一个九位数,他的最高位是十亿位。
()
3、在810后面添上5个零后是8100万。
()
4、八万五千是85个千。
()
5、67519451=6752万。
()
参考答案:
一、1、计数单位 10
2、6 8
3、10 10 10 10
4、7 7095000 七百零九万五千 710万
二、√×√√×。
大数的认识整理和复习(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进一步复习亿以内数的数位顺序表。
【过程与方法目标】进一步复习巩固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比较大小,省略亿、万后面的数。
教学重点:进一步复习巩固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省略亿、万后面的数。
教学难点:以练习的方式来巩固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
教学准备:教学过程:一、复习数位顺序表1.让学生回忆一下亿以内数的数位,并指名同学背诵。
2.在黑板上挂数位顺序表,问:你们还记得如何分级吗?学生回答。
小结:从个位到千位为个级,万位到千万位为万级。
3.师:个级表示有几个什么?万级表示有几个什么?亿级表示有几个什么?4.师:我们还知道每两个相邻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二、复习亿以内数的读法1.师:我们已经学习了亿以内数的读法,那么在读的时候要注意什么问题?第一步做什么?第二步?学生回答。
小结:第一步要分级,用逗号或虚线隔开,从高位往低位读起。
2.亿级、万级和个级的读法有什么不同。
如:4005 2136(四千零五万二千一百三十六)1084 3005 2019(一千零八十四亿三千零五万两千零一十九)师:亿级多了一个亿字,万级多了一个万字。
3.复习中间和末尾有零的读法。
①每一级的末尾有零。
如:789 0000读作:七百八十九万45 0000 0000读作:四十五亿师:每一级末尾的零都不读。
②中间和末尾有零的情况。
如:4005 2136 读作:四千零五万二千一百三十六1435 0871 0532一千四百三十五亿零八百七十一万零五百三十二师:零放在什么位置要读?学生回答。
小结:每一级前面和中间的零都要读。
师:中间两个零或多个零要怎样读呢?学生回答。
小结:都只读一个零。
4.请同学把读法的法则在总结一遍,然后全班读一遍加深印象。
三、复习亿以内数的写法1.师:我们已经学习了亿以内数和亿以上数的写法,那么在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问题?第一步做什么?第二步?学生回答。
小结:第一步要判断最高位是那一位,从最高位写到最低位。
教案标题:大数的认识整理和复习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大数的概念,掌握大数的读写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大数进行计算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大数的认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1. 大数的读写方法。
2. 大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1. 大数的读写方法。
2. 大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
2. 教学工具:计算器。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大数的知识,让学生分享自己对大数的认识。
2. 提问:大数有什么特点?如何读写大数?如何计算大数?二、讲解大数的读写方法(15分钟)1. 讲解大数的读写方法,通过示例进行讲解,让学生掌握大数的读写方法。
2. 让学生进行练习,巩固大数的读写方法。
三、讲解大数的计算方法(15分钟)1. 讲解大数的计算方法,通过示例进行讲解,让学生掌握大数的计算方法。
2. 让学生进行练习,巩固大数的计算方法。
四、练习(15分钟)1. 让学生进行大数的读写练习,检查学生的大数读写能力。
2. 让学生进行大数的计算练习,检查学生的大数计算能力。
五、总结(5分钟)1. 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2. 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鼓励学生的进步。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大数的读写方法和计算方法,让学生掌握了大数的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示例进行讲解,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大数的读写方法和计算方法。
同时,通过练习,巩固了学生的学习成果。
在今后的教学中,将继续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进行教学调整,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大数的读写方法和计算方法。
这是因为在数学教学中,读写和计算是基础且重要的环节,对于学生理解和运用大数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以下将针对这两个方面进行详细的补充和说明。
大数的读写方法读写规则1. 数字分组:大数的读写关键在于将数字分组,通常是按照四位一组进行划分。
例如,1234567890可以划分为12 3456 7890。
《大数的认识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与反思本节课是新课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认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计数单位,知道亿以内及以上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
2.掌握数位顺序表,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写大数,会比较大数的大小,会将整万、整亿的数分别改写成用“万”和“亿”作单位的数,会用“四舍五入”法把一个大数省略万位或亿位后面的尾数,求出它的近似数。
3.认数过程中,使学生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培养数感。
教学重点:大数读写数的方法、改写和省略的方法教学难点:数中间和末尾有0的读写法、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教学准备:幻灯片,游戏卡片教学过程:(一)预习展示师:请看大屏幕,(出示课本中学过生活中大数的图片)这些都是我们学过的大数,我一起这节课我们一起复习这一章,先看学习目标:1、掌握数位顺序表;2、能熟练读写多位数3、会比较多位数的大小;4、掌握改写与省略的方法。
课下我们将知识点进行手抄报整理,通过这一章的学习你收获了什么,谁愿意上来展示一下?(黑板上相应知识点,请孩子们分别汇报,不足的及时找其他同学补充)预设:生1:大数的读法:先分级;再从高位读起;亿级、万级的数按个级的读法来读,亿级读完加个“亿”字,万级读完加个“万”字;每级末尾的0都不读,其他数位有一个或连续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0。
生2:大数的写法:从高位写起;一级一级往下写;哪一位上一个数也没有就在哪个数位上写0。
写好了再分级读一读。
生3:比较大小:1)位数不同时,位数多的数就大;2)位数相同时,从最高位比起,最高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个数位上的数,直到比较出大小为止。
生4:改写和求近似数:1)整万的数要去掉万位后面的四个零,加一个“万”字;整亿的数要省略亿位后面的八个零,加一个“亿”字。
改写前后数的大小不变,所以用“= ”表示。
2)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要看千位上的数,用“四舍五入”法,省略后面的数,加一个万字;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要看千万位上的数,用“四舍五入”法,省略后面的数,加一个亿字;省略前后数的大小改变了,所以用“≈”表示生5:数位顺序表(学生自制卡片)汇报顺序不定针对孩子们的汇报及时总结,再补充一些零散的知识,自然数的产生,计算器和算盘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