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分秒》单元整理与复习
- 格式:ppt
- 大小:1.08 MB
- 文档页数:15
《时分秒》知识点
1、钟面上有3根针,它们是(时针)、(分针)、(秒针),其中
走得最快的是(秒针),走得最慢的是(时针)。
2、钟面上有(12)个数字,(12)个大格,(60)个小格;每两个数间是(1)个大格,也就是(5)个小格。
3、秒针走1小格是(1)秒钟,走1大格是(5)秒钟,走1圈是(60)
秒;
分针走1小格是( 1)分钟,走1大格是(5)分钟,走1圈是(60)分;
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走1圈是(12)时。
4、时针走1大格,分针正好走(1)圈,分针走1圈是(60)分,也就是
(1)小时。
5、分针走1小格,秒针正好走(1)圈,秒针走1圈是(60)秒,也就是(1)分钟。
6、时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1小时)。
分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
个数是(5分钟)。
秒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秒钟)。
7、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正好成直角的时间有:(3点整)、(9点整)。
9、简单经过时间计算:
(1)可以用钟面的数格计数法,
(2)用算式:经过时间=结束时间-开始时间
10、“分、分钟”“时、小时”的区别:
分、时表示某一时刻如3:45→3时45分
分钟、小时表示某一段时间如下课10分钟,一场电影2小时。
《时分秒》知识点整理一、时间单位:时、分、秒二、时分秒间的关系:1、1小时=60分钟,1分钟=60秒。
2、大单位化小单位乘以进率,小单位化大单位除以进率。
三、时与分的关系:1、分针走一圈是60分,正好是1小时。
2、时针走一大格是1小时,走一圈是12小时,正好是分针走12圈。
3、时针走一大格,分针正好走一圈。
四、时间单位的运用:1、普通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的区别与。
普通计时法用凌晨、上午等来描述时间,比如凌晨1时、上午8时等等;24时计时法用0时至24时来表示时间,0时一般不用凌晨、上午等词语来描述。
两种计时法可以互相转换,用普通计时法表示的时刻可以用24时计时法来表示,用24时计时法表示的时刻也可以用普通计时法来表示。
2、计算经过的时间。
计算经过的时间要用结束时刻减去开始时刻。
如果从上午几点开始到下午几点结束,计算经过的时间要用结束时刻减去开始时刻前的小时,再加上12时。
如果要算跨天的经过时间,我们一般分成上午和下午分别算出上午和下午的经过时间,再相加。
如果要算整天这是一篇很好的知识点整理文章。
《时分秒》是数学中的基本概念,对时间的理解和运用是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必不可少的部分。
通过对时、分、秒的关系、转换和计算进行整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些时间单位。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需要计算时间的间隔,比如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需要多长时间,或者完成一项任务需要多少时间。
了解时、分、秒之间的关系和转换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计算时间间隔。
例如,我们知道1小时等于60分钟,1分钟等于60秒,所以我们可以将时间间隔从小时单位转换为分钟或秒单位,或者从分钟或秒单位转换为小时单位。
了解时针和分针的关系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时间的概念。
时针和分针是时钟上的两个指针,它们分别表示小时和分钟。
通过观察时针和分针的移动,我们可以知道现在是什么时间,以及过了多长时间。
例如,当时针指向12时,分针指向60,这意味着现在是12点整;当时针指向8时,分针指向30,这意味着现在是8点30分。
时分秒的整理和复习一:钟表的基本知识1:钟表上有12个数,每两个数中间有五个小格,钟面上一共有60个小格,,12大格,一大格里有5小格。
2:有3根指针,分别是时、分、秒,时针最短,秒针最长。
秒针走一小格是一秒,走一大格是5秒,走一圈是60秒,即1分钟=60秒;分针走一小格是一分,走一大格是5分钟,走一圈是60分,即1小时=60分钟;时针走一大格是1小时3:秒针走得最快,时针走得最慢二:时分秒的关系1小时=60分钟60分钟=1个小时半个小时=30分钟30分钟=半小时1分钟=60秒60秒=1分钟三、时间的认识顺口溜小小表盘圆又圆,时针分针跑圈圈,分针长,时针短,一个快来一个慢,分针跑完一大圈,时针刚跑一小段,时针走过数字几,表示时间几时多,要问多了几分钟,请你仔细看分针,分针走过几小格,就是多了多少分。
练习()时()分()时()分()时()分四:时间的计算1:时分秒的改写第一组3时=()分6时=()分180分=()时4分=()秒3分=()秒120秒=()分第二组3时40分=()分2分45秒=()秒80分=()时()分150秒=()分()秒2:经过时间的计算开始时间经过时间结束时间方法一:如果给出了钟表,可以看分针走过几大格经过时间=5×分针走过的格子数方法三:对开始时间与结束时间小时部分不同的话可以采用以整点为分段的计算方法,最后将各段的时间相加。
如上面表格中的第二题:第二题45分10分6:45 7:00 7:10经过时间=45+10=55分第三题30分1时1时1时1时20分4:30 5:00 6:00 7:00 8:00 9:00 9:20 经过时间=4时50分五、例题1、在()里填上“〉”“<”或”“=”9分()90秒3时()100分5时()500分150秒()2分。
时、分、秒整理和复习一、填空题。
1.钟面上共有()根针,走得最快的是()针,走得最慢的是()针。
2.分针从数字3走到数字6,经过的时间是()分;秒针从数字2走到数字5,经过的时间是()秒。
3.4分=()秒1小时20分=()分3分15秒=()秒2时=()分85分=()时()分 98秒=()分()秒4.亮亮9:20开始看球赛,球赛已经开始了30分钟,球赛开始的时间是()。
5.小文、小军和小娟参加50米短跑比赛,小军比小文少用2秒,小娟比小文多用2秒,跑得最快的是(),最慢的是()。
6.()先到学校,比()早到()秒。
琪琪到学校的时间再过()秒,正好是 7时50分。
二、判断题。
(对的打“√”,错的打“×”)1. 1米长的比100厘米长的短。
()2. 一本小学数学书大约厚6mm。
()3. 6时整,分针和时针成一条直线。
()三、请你联系自己从中午到晚上的实际生活连线。
四、将下面的时间按从长到短的顺序排列。
玩一次旋转飞机用90秒。
玩一次过山车用2分钟。
坐一圈观光缆车用半小时。
玩一次蹦蹦床用4分30秒。
五、把下面用错的时间单位圈出来,并改正。
小明早上7:00起床,用了3小时把衣服穿好,洗脸刷牙用了3秒,拿起妈妈准备好的一杯牛奶,咕嘟咕嘟一口气喝完了,只用了15分钟。
然后,小明迅速背上书包,坐电梯从8楼到1楼用了30分钟,到楼下坐上校车,正好在7:50到达学校。
六、下面是乐乐在校的作息时间表。
(2)做课间操用了20分钟,课间操在什么时候结束?(3)第三节课的时间也是40分钟,第三节课是什么时候开始上的?(4)下午2:52同学们正在做什么?(5)乐乐下午放学回到家就开始认真做作业,妈妈为了奖励乐乐,利用星期天带他去看电影,电影时长80分钟,开始放映的时间是下午1:30。
电影结束的时间是什么时候?。
《时、分、秒》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时分秒》整理与复习教学目标:1、在回顾时、分、秒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探索实践的能力以及的学习情感与态度。
2、发展学生的时间观念,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利用时分秒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练习卡教学过程:一、引出课题今天我们来复习一下第一单元《时分秒》,请同学们回想一下,在第一单元,你学会了哪些知识?同桌交流一下。
板书课题二、梳理知识,形成网络1、全班交流(1)钟面(2)时分秒的关系1时=60分1分=60秒(3)解决问题2、在这单元里,你认为最会错的题有哪些?举例说明。
三、分层练习,提高能力同学们学会了这么多有关时分秒的知识,下面老师要考考大家,能不能应用学过的知识灵活解决问题,你们愿意接受挑战吗?1、我会回答3分=()秒4时=()分120分=()时2分40秒=()秒195分()时()分3分-30秒=()秒2时-10分=()时()分=()分2、你来我往。
现在,我们来玩一个游戏,我拨时间,谁能最快回答出来。
3、有错必纠小佳有坚持写日记的习惯,自从学习了时分秒的知识,他写了一篇数学日记,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我的一天我每天都是早早起床,把语文独20小时才吃早餐,妈妈说吃饭不能太快,所以我会花15秒把早餐迟到干干净净才上学。
我家就在学校的对面,今天上学时刚巧碰到了玲玲,我们用3小时边走边说来到了学校。
上午的体育课上,我跑50米用了12分,全班第一名。
为了下午上课有精神,我总会睡30秒的午觉。
放学后,我回到家便抓紧时间做作业,一般20秒钟就能完成。
晚上,我经常陪妈妈看30秒钟的新闻联播。
有时,我知道爸爸每天工作8分钟很累,就说学校有趣的事让爸爸开心。
(1)怎么,这篇日记有问题吗?哪个同学来帮小佳改正一下。
(2)改正4、我会解决(1)亮亮早上上课时间是8:00,他7:00起床,穿衣洗漱用时15分钟,吃早餐需要10分钟,从家到学校的路上需要30分钟,你认为亮亮到校会迟到吗?(2)李叔叔坐地铁从文化馆站到运动公园站一共9站路,地铁从上一站路到达下一站路需要3分钟,到达每个站点后停留1分钟再开往下一站。
时分秒知识点梳理及练习时分秒知识点梳理:钟面上有3根针,它们是时针、分针、秒针,其中走得最快的是秒针,走得最慢的是时针。
钟面上有12个数字,12个大格,60个小格;每两个数间是1个大格,也就是5个小格。
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1大格是5分钟,走1小格是1分钟;秒针走1大格是5秒钟,走1小格是1秒钟。
时针走1大格,分针正好走1圈,分针走1圈是60分,也就是1小时。
时针走1圈,分针要走12圈。
分针走1小格,秒针正好走1圈,秒针走1圈是60秒,也就是1分钟。
时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1小时。
分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分钟。
秒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秒钟。
公式:1时=60分 1分=60秒半时=30分 60分=1时 60秒=1分 30分=半小时到达时间—开始时间=经过时间到达时间—经过时间=开始时间开始时间+经过时间=到达时间时分秒及万以内的加减法练:一、填空题。
1.计算时间的单位有小时、分钟和秒钟。
2.钟面上,一共有12个大格,每个大格分成5个小格,钟面上一共有60个小格。
3.秒针走一圈是60秒钟,分针走一圈是60分钟,时针走一圈是12小时。
4.分针从“2”走到“6”经过了20分钟,时针从“2”走到“6”经过了2小时。
5.大豆下午4:30放学,5:05到家,他路上要走35分钟。
6.XXX每分钟走70米,大豆每分钟走65米。
XXX走得快,每分钟多走5米。
7.6分=360秒 3时=180分 120秒=2分 240分=4时 90分=1时30分 2分40秒=160秒8.上午8:00到校,学生在校3小时20分,上午放学时间是11:20.二、在()里填上合适的时间单位。
1.上一节数学课需要40分钟。
2.XXX跑100米所需的时间大约是19秒钟。
3.工人叔叔一天工作时间大约是8小时。
4.呼吸一次用的时间是3秒钟。
三、判断题1.奶奶从一楼到三楼大约需要3分钟。
错误。
2.分针从3走到5,经过的时间是10分钟。
错误。
(完整版)苏教版二年级下认识时分秒整理与复习---------------------------------------《时、分、秒整理复习》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进一步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知道1时=60分,1分=60秒,能正确读写出钟面上的时刻。
2、感受并体验1时、1分、1秒的持续时间,会合理选择时间单位填空。
3、在复习中进一步增强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意识,能主动克服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体验成功的乐趣。
教学重点:进一步认识时间单位,以及相邻间时间单位的进率,初步建立有关时、分、秒的时间观念。
教学难点:初步建立有关时、分、秒的时间观念,正确说出钟面上接近整时的时间是几时几分。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出示闹钟6:30 铃响)谈话:早上,闹钟响了,在催小明起床呢?几点了?小明起床,刷牙,吃好早饭,该准备上学了,(出示电子表7:25:30)现在是几点啦?2、小朋友们真不简单,还记得这两个时刻的读法。
时间与我们的生活密切联系,这节课我们就来复习时、分、秒。
【设计说明: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入,让学生说出两个简单的时刻,唤醒学生关于时分秒的认知,激发学生复习的兴趣。
】二、整理复习1、粗看钟面。
①出示钟面引导:谁能介绍一下钟面上有些什么?结合学生介绍,在黑板上事先画的钟面上标上数字和时、分、秒针(数字仅标出12、6、3、9。
)②谁能完整地说一说钟面上都有些什么?同桌先相互说说看。
(板书时针、分针、秒针)□全班交流。
(板书时针、分针、秒针的特征)2.细看钟面谈话:说一说,钟面上有多少个大格?多少个小格?启发:钟面上时针、分针和秒针都在不停地走动着,大家看(演示钟面)。
想一想:时针走1大格是几小时?分针走1小格是几分钟?秒针走1小格是几秒?(同桌相互说一说,然后交流)(板书1大格1小时1小格1分1小格1秒)3.体验1秒、1分、1时。
谈话:1秒的时间是非常短的,点一下头,眨一下眼,一秒钟就过去了,想想看,1秒钟,我们能做些什么事儿?引导:1秒的时间的确很短,那1分钟我们能做些什么呢?我们来个1分钟的口算吧,看看1分钟我们能做几道口算题。
三年级上册数学第单元时分秒重点知识复习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三年级上册数学重点知识复习第一单元:时、分、秒基本概念:1、运用生活经验掌握时、分、秒的基本概念。
认识时刻,背熟1时=60分,1分=60秒。
(注意区分与长度单位的进率)。
搞清楚在钟面上,钟面有12大格,时针一大格是1小时,走一圈是12小时;分针一大格是5分钟,走一圈是60分,也就是1小时。
2、学会计算经过的时间基本公式:结束时刻-开始时刻=经过的时间。
(要求能灵活运用,审题时先找出相对应的两个数量,再运用公式解决。
)3、掌握简单的时间换算,明确单位不相同不能进行比较与计算。
基本练习:一、单位换算。
1、基础。
(多运用生活经验,多思考。
)4时=()分120秒=()分3分=()秒240分=()时一节数学课上了40()。
小红上午在校时间约4()。
小芳跳绳20下用了15()。
课间休息10()。
小明吃饭用了20()。
小明做20道口算题用了2()。
爸爸每天工作约8()。
王艳跑50米用了10()。
南京乘火车去上海用了5()。
晚间新闻联播时间大约是30()。
看一场电影用了90()。
做一次深呼吸大约7()。
从教室前面走到后面用了5()。
夏天午睡大约1()。
脉搏跳10次用了8()。
跑100米需要13()。
小红下午在学校的时间是2()。
一集电视剧的时间是45()。
小惠每天晚上睡觉9()。
小芳早晨起床穿衣服大约用了5()。
学生一天在校时间大约是6()。
爷爷每天晨练1()。
运动会上,小明跑60米用了12()。
1人唱歌要2分钟,18人合唱这首歌要()分钟。
汽车每隔6分开出一班,妈妈想搭8:45的一班汽车,到达车站时,已经是8:48分,她要等待()分钟才能够乘下一班汽车2、提高。
1时20分=()分2时15分=()分3分25秒=()秒(提示:同级单位先不管,大单位化小单位后再相加)二、时钟认识。
第一单元《时、分、秒》复习要点及重点题型一、关于钟面1、钟面上有3根针,时针又短又粗,分针又细又长,秒针最细最长。
走的最快的是秒针,走的最慢的是时针。
(1)秒针走1小格是1秒,走1大格是5秒,走一圈是60秒,这时分针正好走1小格,也就是1分;(2)分针走1小格是一分,走1大格是5分,走1圈是60分,这时时针正好走1大格,也就是1小时。
(3)时针走一大格是1时,走一圈是12时。
(4)1时=60分;1分=60秒。
2、(1)时针从12走到数字几,就走了几大格,经过了几小时;时针从数字a走到数字b,走了(b-a)大格,经过了是(b-a)小时。
(2)分针从12走到数字几,就走了几大格,经过了几×5分;分针从数字a走到数字b,走了(b-a)大格,经过了是(b-a)×5分。
(3)秒针从数字12走到数字几,就走了几大格,经过了几×5秒;秒针从数字a走到数字b,走了(b-a)大格,经过了是(b-a)×5秒。
二、填写合适的时间单位、时间单位换算、比大小1、填写合适的时间单位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秒,秒是比分更短的时间单位。
明明每天大约睡10()爸爸每天工作8()爸爸做一顿饭大约需要35()天天吃午饭大约需要30()小亮系红领巾大约需要20()牛牛原地跳一下用了1()2、时间单位换算(1时=60分;1分=60秒)95秒=()分()秒4时=()分2时40分=()分5分55秒=()秒3、比大小(先换算成相同的单位再比大小)36秒6分5分50秒300秒5时3时180分三、时间计算(1)经过时间=结束时刻-开始时刻举例:红红7:45去上学,8:00到校,红红上学路上用了多长时间?(2)结束时刻=开始时刻+经过时间举例:红红7:45去上学,上学路上用了15分钟,红红几点到校?(3)开始时刻=结束时刻-经过时间举例:红红8:00到校,上学路上用了15分钟,红红几点从家出发?四、变式题1、电影5:50开演,芳芳5:20就到了。
数学
三年级(上)
2021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
第1单元时分秒
1、认识钟表上的指针:
(1)钟面上有3根针,它们是时针、分针、秒针
(2)其中走得最快的是秒针,走得最慢的是时针。
2、钟面的认识:
(1)钟面上有12个数字,12个大格,60个小格;
(2)每两个数间是1个大格,也就是5个小格。
3、指针的运动:
(1)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
(2)分针走1大格是5分钟,走1小格是1分钟;
(3)秒针走1大格是5秒钟,走1小格是1秒钟。
4、时分秒的关系:
(1)时针走1大格,分针正好走1圈,分针走1圈是60分,也就是1小时。
(2)时针走1圈,分针要走12圈。
(3)分针走1小格,秒针正好走1圈,秒针走1圈是60秒,也就是1分钟。
(4)时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1小时。
分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分钟。
秒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秒钟。
5、指针所成角度:
(1)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正好成直角的时间有:3点整、9点整。
6、公式。
(每两个相邻的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是60)
1时=60分 1分=60秒半时=30分
60分=1时 60秒=1分 30分=半时
7、简单经过时间计算:
(1)可以用钟面的数格计数法,
(2)用算式:经过时间=结束时间-开始时间。
三年级上第一单元时分秒单元分析在小学三年级上册的数学学习中,第一单元“时分秒”是一个重要的起始单元,它为学生后续学习时间的相关知识奠定了基础。
这一单元的内容看似简单,但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要真正理解和掌握却并非易事。
接下来,我们将对这一单元进行详细的分析。
一、教材内容及编排本单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秒的认识教材通过呈现各种钟表,让学生直观地认识秒针,知道秒是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以及 1 分= 60 秒。
2、时间的计算学生需要学习简单的时间计算,包括经过时间的计算和时间单位之间的换算。
3、解决问题运用所学的时间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教材在编排上,注重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通过丰富的情境和活动,引导学生逐步认识时间单位。
例如,在认识秒的时候,通过呈现春节联欢晚会倒计时的场景,让学生感受秒的短暂;在计算经过时间时,通过展示小明上学的情境,让学生学会计算从家到学校所用的时间。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生能够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知道 1 时= 60 分,1 分= 60 秒。
(2)能够准确读、写钟面上的时刻,并能进行简单的时间计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体验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2)让学生经历探索时间计算方法的过程,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使学生养成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2)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以及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2)能够准确读、写钟面上的时刻,并计算经过的时间。
2、教学难点(1)计算经过时间的方法,尤其是跨时、分、秒的计算。
(2)建立 1 秒、1 分的时间观念。
四、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在日常生活中积累了一定的关于时间的感性经验,比如知道早上起床、上学、放学、晚上睡觉等大致的时间。
但是,他们对于时间单位的准确概念和精确计算还比较模糊,尤其是秒这个较小的时间单位,学生可能较难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