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评估第五章
- 格式:doc
- 大小:311.00 KB
- 文档页数:5
第五章资产评估基本事项第五章资产评估基本事项资产评估是一个广泛应用的概念,可以涵盖不同类型的资产,例如房地产、汽车、股票、债券等。
它是指根据一定的评估原则和方法,对某个资产的价值进行估计和评定的过程。
在金融、保险、贸易等领域,资产评估是一项重要的管理工作,有助于机构和个人合理配置资产、降低风险、保护权益。
资产评估的目的是确定资产的市场价值,也就是一个资产在特定时间和地点的实际价值。
市场价值是指在正常交易条件下,一个资产能够出售的价格。
通过资产评估,我们能够了解资产的潜在风险和回报潜力,从而做出更明智的投资决策。
首先,资产评估的基本原则是客观性和独立性。
评估师应该站在一个第三方的角度,从客观的角度评估资产的价值。
评估师需要遵循一定的估价原则,例如市场价值原则、比较市场法则、收益法则和成本法则等。
在评估的过程中,评估师需要收集大量的信息,包括资产的基本情况、市场环境、行业动态等,以便进行准确的评估。
其次,资产评估的方法多样化。
不同类型的资产有着不同的评估方法。
例如,房地产评估可以采用比较市场法,即通过比较类似房屋的交易价格来确定房屋的市场价值。
股票评估则可以采用收益法,即通过分析公司的财务状况和未来的盈利能力来确定股票的价值。
不同的评估方法有着不同的适用范围和准确度,评估师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此外,资产评估也需要考虑不同的风险因素。
在进行资产评估时,评估师需要考虑到市场风险、经济风险、法律风险等因素的影响。
例如,在房地产评估中,评估师需要考虑到整体房地产市场的波动性、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以及法律法规的调整等。
通过全面评估风险,可以更准确地评估资产的价值和潜在风险。
另外,资产评估还需要考虑评估的时效性。
由于市场的动态性和经济的波动性,资产的价值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
因此,评估师需要根据评估的目的和时效性,选择合适的时点进行评估。
一般来说,资产评估的时效性越高,评估结果的准确度越高。
在进行资产评估时,评估师还需要遵循一些伦理规范。
5.房地产评估房地产评估概述房地产的含义:房地产又称不动产,是指土地、建筑物及其他附着于土地上的定着物,包括物质实体及其相关权益。
(土地,建筑物,房地三种形态)房地产权益指房地产的财产权利及相应的利益。
房地产的分类:①按用途分类分为,居住房地产、商业房地产、工业房地产、其他房地产;②按开发程度分类分为生地(无基础设施的土地)、毛地(有待拆迁旧房的土地)、熟地(基础设施完善的土地)、在建工程(未完工房地产)、现房(含土地:包括新房、旧房);③按建筑结构分类分为钢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砖混结构、其他结构。
房地产特征:位置固定性;供求区域性;长期使用性;大量投资性;保值与增值性;投资风险性;难以变现性;政策限制性。
房地产价格评估的理论基础:地租理论;地价理论;区位理论。
楼面地价= 土地总价格/建筑总面积= 土地单价/容积率容积率= 建筑总面积/土地总面积)影响房地产价格的因素:一般因素:①经济因素:经济发展、利率、物价居民收入;②经济因素:经济发展、利率、物价居民收入;③行政因素:房地产制度、房地产价格政策、城市发展战略、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税收政策区域因素:①商服繁华因素;②道路通达因素;③交通便捷因素;④城市设施状况因素;⑤环境状况因素。
个别因素:①土地个别因素;②建筑物个别因素。
评估的目的及对象房地产评估是指评估机构及评估专业人员根据委托对房地产进行评定、估算,并出具评估报告的专业服务行为。
评估目的:交易、抵押、课税、征收补偿、财务报告等。
评估对象:土地、房屋、房地。
评估的特点:①房地合估;②建筑物产权受土地使用权年限制约;③以房地产最佳使用为评估前提。
房地产评估程序的程序:①明确评估基本事项;②拟定评估作业方案;③实地勘察评估对象;④收集资产评估资料;⑤评定估算;⑥编制和提交资产评估报告书;⑦资产评估工作档案归档。
5.2市场法及评估参数一、房地产评估市场法的含义:是将评估对象房地产与近期交易的类似房地产进行比较,以类似房地产的价格为基础,经过因素修正估测评估对象房地产价值的方法。
第五章资产评估基本事项掌握1.资产评估相关当事人的构成、权利及义务。
2.资产评估目的的作用及确定。
3.资产评估常见经济行为的类型、评估目的、评估对象及评估范围。
4.资产评估对象及其组成和确定。
5.资产评估范围的类别及确定。
6.资产评估基准日与资产评估报告日的区别、作用及法律意义。
7.主要价值类型的种类、特征及选择。
8.资产评估假设的作用及主要评估假设的内容与使用。
熟悉1.资产评估结论的使用期限。
2.资产评估基准日的选择和期后事项的处理原则。
3.价值类型的作用。
了解1.现实性评估、追溯性评估和预测性评估的差异。
2.非真实性假设及特别假设。
资产评估的基本事项主要包括资产评估的相关当事人、评估目的、评估对象、评估基准日与报告日、价值类型及评估假设等。
这些事项是资产评估专业人员确定资产评估程序、选择评估方法、形成及编制评估报吿的基础。
评估主体——谁来评?——机构+人员,资产评估工作的主导者评估客体——评什么?——被评估的资产,即评估对象评估依据——凭什么?——有关的法律、法规、经济行为文件、重大合同协议,取费标准和其他参考依据评估原则——坚持什么?——内在行为规范,是调节评估当事人各方关系、处理评估业务的行为准则(工作原则,经济技术原则)评估目的——做何用?——资产评估结果具体用途。
如产权变动、融资业务、资产纳税、咨询服务等。
直接或间接的决定和制约着价值类型选择价值类型——质的规定——对资产价值的质的规定,它对资产评估参数的选择具有制约性评估方法——特定技术——是分析和判断资产价值的手段和途径评估程序——怎么做?——从开始到结束的顺序评估假设——前提条件?——评估得以进行的前提条件假设等第一节资产评估相关当事人内容概要相关当事人委托人、资产评估机构及专业人员、产权持有人(或被评估单位)、报告使用人(指的是委托人之外的报告使用人)。
一、评估委托人(一)概念资产评估法规定签合同人即是委托人。
《资产评估法》规定,资产评估委托人应当与评估机构订立委托合同,资产评估作为一项民事经济活动,是建立在委托契约基础上的,与资产评估机构就资产评估专业服务事项签订委托合同的民事主体,就是资产评估的评估委托人。
第五章资产评估程序第05讲收集整理评估资料六、收集整理评估资料(一)评估资料及其分类【熟悉】(二)评估资料核查验证的一般要求【掌握】1.核查验证的概念指资产评估专业人员依法对评估活动中所使用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采取适当的方式进行必要的、审慎的核查验证,筛选出作为评估依据的资料,以保证评估结果的合理性。
收集权属证明、财务会计信息和其他资料并进行核查验证。
可以在其力所能及的条件下,剔除不具有可靠来源和不合理的资料,增强评估结论的合理性、科学性和准确性。
2.核查验证的常用方式包括观察、询问、书面审查、实地调查、查询、函证、复核等。
①观察关注观察方式的有效性和充分性。
对重要的观察事项,应当记录观察对象、观察时间、观察地点、观察人员、观察结果,并对观察到的现象与核查验证对象是否一致发表明确意见。
②询问形成询问记录,并要求询问人和被询问人对询问记录采用签字或盖章等方式予以确认,被询问人拒绝签字或拒绝以其他方式确认的,评估专业人员应当在书面记录中注明。
③书面审查分析相关书面信息来源的可靠性,并通过核对原件等方式对准确性和完整性进行核查,同时要求提供方在原件复印件上盖章。
④实地调查形成书面记录,由相关当事人签字;如为企业法人,需要根据调查事项的重要性和相关性判断是否需要单位盖章确认。
当事人拒绝签字或盖章,应在书面记录中注明。
⑤查询查询公告、网页或其他载体相关信息,对查询的信息内容、时间、地点、载体等有关事项形成查询记录。
⑥函证可以采用邮寄、快递、跟函、电子形式函证(传真、电子邮件、直接访问网站)等方式发出和收回。
信件回执、查询信函底稿和对方回函应当由经办资产评估专业人员签字。
被询证者以传真、电子邮件等方式回函的,可以要求被询证者寄回询证函原件。
被询证人未签署回执、未予签收或在函证规定的期限内未回复的,由经办人对相关情况作出书面说明。
⑦复核应当结合核查验证对象的特点,采取验算、校对等具体措施判断核查验证对象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江苏省2024年资产评估师《资产评估》:第五章土地运用权评估考试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事最符合题意)1、某项固定资产的原价为600000元,预料可运用年限为5年,预料净残值为50000元。
企业采纳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则第4年该企业为该固定资产计提的折旧金额是__元。
A.10400B.20800C.39800D.518402、被评估地块剩余运用年限为30年,参照物剩余运用年限为25年,假定折现率为8%,被估地块的年限修正系数最接近于__。
A.0.9659B.0.948C.1.152D.1.0543、自破产程序终结之日起____ 内,有破产法规定情形的,债权人可以恳求人民法院依据破产财产安排方案进行追加安排。
A:6个月B:1年C:2年D:3年4、在生产管理上,____是制定定额,计算劳动量,配备工人,核算生产实力,支配生产作业支配,进行质量检验和班组经济核算的基本单位。
A:生产纲领B:工序C:工艺规程D:作业支配5、板式楼梯传力路途为____A:墙一平台梁一楼梯板B:平台梁一墙一楼梯板C:楼梯板一墙一平台梁D:楼梯板一平台梁一墙6、单缸四冲程柴油机每个工作循环由四个冲程组成,其工作过程是______。
A.进气冲程→燃烧膨胀冲程→压缩冲程→排气冲程B.进气冲程→增压冲程→燃烧膨胀冲程→排气冲程C.进气冲程→压缩冲程→燃烧膨胀冲程→排气冲程D.进气冲程→压缩冲程→增温冲程→排气冲程7、由数控机床组成的____可以按随意依次加工一组不同工序与不同节拍的工件,并能适时地自由调度和管理。
A:柔性制造系统B:刚性制造系统C:弹性制造系统D:间接输送系统8、当建筑物采纳大放脚形式的砖基础时,若基础挑出墙外的宽度为180mm,则该砖基础放宽部分的合理高度可取__mm。
A.240B.360C.480D.5409、图样中,下方轴线编号为__。
A.自左向右数字编号B.自右向左数字编号C.自左向右字母编号D.自右向左字母编号10、内墙面抹灰分层中,起墙面找平作用的是____A:底层B:中间层C:结合层D:饰面层11、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机械特性是指在肯定电源电压和转子电阻下,____之间的关系。
第五章资产评估程序第02讲明确业务基本事项二、明确业务基本事项(一)资产评估业务基本事项【掌握】①委托人、产权持有人和委托人以外的其他评估报告使用人②评估目的③评估对象和评估范围④价值类型⑤评估基准日⑥资产评估项目所涉及的需要批准的经济行为的审批情况⑦评估报告使用范围⑧评估报告提交期限和方式⑨评估服务费及支付方式⑩委托人、其他相关当事人与资产评估机构、资产评估专业人员工作配合和协助等其他需要明确的事项(二)具体内容及要求【掌握】1.明确委托人、产权持有人和委托人以外的其他评估报告使用人(1)明确委托人及产权持有人的基本情况包括但不限于:①委托人及产权持有人名称;②委托人及产权持有人类型、注册地址和注册资本和统一社会信用代码;③委托人和产权持有人所属行业、经营范围;④委托人与产权持有人的关系;⑤委托人的诚信记录、是否有能力支付合理的评估费用等。
(2)明确评估报告使用人及其基本情况在可能的情况下,评估机构洽谈人员应要求委托人明确资产评估报告的使用人、使用范围、使用方式。
(3)了解委托人与相关当事人之间的关系①委托人与被评估单位没有投资关系或者不是关联方,评估机构洽谈人员应考虑是否在委托环节重点提出相关评估工作的配合问题,以引起委托人的重视并明确责任。
同时,评估机构洽谈人员还应评价委托人对被评估单位的协调能力和对评估配合要求的响应能力,避免在委托人配合力度很弱的情况下,造成评估专业人员不能完成现场调查和资料收集等评估程序,无法形成可靠的评估结论。
②对于普通经济行为涉及的资产评估,第三者委托评估机构对拟评估资产进行评估,一般应事先通知产权持有人、资产管理者并征得资产管理者的同意,这往往是执行评估业务的先决条件。
③对于司法等部门依法需要对特定资产进行强制性评估的行为,评估业务的开展不需要以产权持有人或资产管理者的同意为先决条件,资产评估专业人员执行此类业务时应当充分考虑相关当事人的不配合行为可能对评估执业产生的影响。
第五章无形资产评估的特点一、无形资产及其分类(一)无形资产的特点无形资产是指特定主体所控制的,不具有实物形态。
对产生经营长期发挥作用且能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特点:1、无形资产具有流动性,并且有限期限长。
2、无形资产没有物质实体,但未来收益较大。
权力只是无形资产的一部分,并非都是无形资产。
3、无形资产单独不能获得收益、它必须附着于有形资产。
(二)无形资产的分类1、按企业取得无形资产的渠道,可分为企业自创(或自身拥有)的无形资产和外购的无形资产。
2、按有无法律保护,可以分为法定无形资产和收益性无形资产。
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计算软件、集成电路布图等属于法定无形资产。
3、按可辨识程度,分为可确指无形资产和不可确指无形资产(商誉)。
知识产权,包括专利权、商标权和版权。
二、无形资产评估的程序(一)明确评估目的1、市场上无形资产的转让;2、无形资产投资;3、股份制改造、清算财产;4、法律诉讼中作为诉讼标的;5、纳税需要;7、保险的需要及其他目的。
(二)鉴定无形资产1、证明无形资产存在。
(1)无形资产的先进性(2)无形资产的适用性(3)确定无形资产的归属是否为委托者所拥有。
2、确定无形资产类型。
专利权,专业技术与商标同属于工业产权。
3、确定其有效期限商标权,有的商标权历史悠久,价值较高,有的商标则是越新越值钱。
(三)确定评估方法,搜集相关资料。
(四)整理和报告,做出评估结论三、无形资产评估的收益法无形资产转让和投资价格的评估,是指以无形资产作为投资手段或确认的转让对象所进行的评估,或者说,是将无形资产作为获利能力进行的评估。
(一)无形资产功能性及其评估应考虑的因素1.附着性。
附着性是指无形资产往往附着于有形资产而发挥其固有功能。
2.共益性。
有不同的主体同时共享(收益)。
3.积累性。
作为知识产品的无形资产在产生经营中的作用,往往承上启下,在一定范围内发挥特定的作用。
4.替代性。
(二)无形资产评估中收益法的应用无形资产转让的最低收费额由以下因素决定:1.重置成本。
(2009)下列无形资产中,属于不可确指无形资产的是()。
A.专营权
B.土地使用权
C.商标
D.商誉
(2008)转让无形资产的机会成本通常表现为以下项目的折现值()。
A.员工再培训费用增加
B.销售收入减少
C.收益减少和开发支出增加
D.追加科研费用增加
某企业转让制药生产全套技术,经搜集和初步测算已知下列资料:一是该企业与购买企业共同享受该制药生产技术,双方设计能力分别为700万箱和300万箱;二是该制药生产全套技术系国外引进,账面价格400万元,已使用3年,尚可使用9年,2年通货膨胀率累计为10%;三是该项技术转让对该企业生产经营有较大影响,由于市场竞争,产品价格下降,在以后9年中减少的销售收入按折现值计算为80万元,增加开发费以保住市场的追加成本按现值计算为20万元。
根据上述资料,计算确定:
(1)该制药生产全套技术的重置成本净值;
(2)该无形资产转让的最低收费额评估值。
第一步:确定全套技术的重置成本净额
两年通货膨胀率累计为10%,对外购无形资产的重置成本可按物价指数法调整,并根据成新率确定净值,由此可得到该制药生产全套技术的重置成本净值为:
400×(1+10%)×9/(3+9)=330(万元)
第二步:确定分摊率
因转让双方共同使用该项无形资产,设计能力分别为700万箱和300万箱,确定重置成本净值分摊率为:300/(700+300)×100%=30%
第三步:确定机会成本
由于无形资产转让后加剧了市场竞争,在该项无形资产的寿命期间,销售收入减少费用增加的折现值是转让无形资产的机会成本,根据题中资料可得:80+20=100(万元)
第四步:确定最低收费额
该项无形资产转让的最低收费额评估值为:330×30%+100=199(万元)
某企业转让彩电显像管新技术,购买方用于改造年产20万只彩电显像管生产线。
经对无形资产边际贡献因素的分析,测算在其寿命期间各年度(第1至4年)分别可带来追加利润220万元、260万元、160万元、120万元,分别占当年利润总额的40%、30%、20%、15%,折现率为10%,试评估无形资产利润分成率
第一步:各年度利润总额现值之各和:
(220÷40%)/(1+10%)+(260÷30%)/(1+10%)2+(160÷20%)/(1+10%)3+(120÷15%)/(1+10%)4
=550×0.9091+866.67×0.8264+800×0.7513+800×0.6830
=500.01+716.22+601.04+546.4=2 363.67(万元)
第二步:追加利润现值之和:
220/(1+10%)+260/(1+10%)2+160/(1+10%)3+120/(1+10%)4
=220×0.9091+260×0.8264+160×0.7513+120×0.6830=200+214.86+120.21+81.96=617.03万元
第三步:确定分成率(利用公式):
无形资产利润分成率=追加利润现值之各/利润总额现值之各和=617.03/2 363.67=26.1%
甲企业将一项专利使用权转让给乙企业,拟采用对利润分成的方法,该专利系三年前从外部购入,账面成本80万元,二年间物价累计上升25%,该专利法律保护期10年,已过4年,尚可保护6年。
经专业人员测算,该专利成本利润率为400%,乙企业资产重置成本为4 000万元,成本利润率为12.5%,通过对该专利的技术论证和发展趋势分析,技术人员认为该专利剩余使用寿命为5年,另外,通过对市场供求状况及行关会计资料分析得知,乙企业实际生产能力为年产某型号产品20万台,成本费用每台约为400元,未来5年间产量与成本费用变化不大。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确定该专利利润分成率(不考虑流转税因素)。
第一步:确定专利重置成本:80×(1+25%)=100(万元)
第二步:专利约当投资量:100×(1+400%)=500(万元)
第三步:乙企业资产约当投资量:4 000×(1+12.5%)=4 500(万元)
第四步:利润分成率:500/(4 500+500)×100%=10%
甲企业将一项专利使用权转让给乙企业,拟采用对利润分成的方法,该专利系三年前从外部购入,账面成本80万元,二年间物价累计上升25%,该专利法律保护期10年,已过4年,尚可保护6年。
经专业人员测算,该专利成本利润率为400%,乙企业资产重置成本为4 000万元,成本利润率为12.5%,通过对该专利的技术论证和发展趋势分析,技术人员认为该专利剩余使用寿命为5年,另外,通过对市场供求状况及行关会计资料分析得知,乙企业实际生产能力为年产某型号产品20万台,成本费用每台约为400元,未来5年间产量与成本费用变化不大,该产品由于采用了专利技术,性能有较大幅度提高,未来第一、第二年每台售价可达500元,在竞争的作用下,为维护市场占有率,第三、第四年售价将降为每台450元,第五年降为每台430元,折现率确定为10%。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确定该专利评估值(不考虑流转税因素)。
第一步:确定利润分成率
①确定专利重置成本:80×(1+25%)=100(万元)
②专利约当投资量:100×(1+400%)=500(万元)
③乙企业资产约当投资量:4 000×(1+12.5%)=4 500(万元)
④利润分成率:500/(4 500+500)×100%=10%
第二步:确定每年利润额
①第一、二年:(500-400)×20=2 000(万元)
②第三、四年:(450-400)×20=1 000(万元)
③第五年:(430-400)×20=600(万元)
第三步:确定分成额:
第一、二年:2 000×10%=200(万元)
第三、四年:1 000×10%=100(万元)
第五年:600×10%=60(万元)
第四步:确定评估值:
=200×0.9091+200×0.8264+100×0.7513+100×0.6830+60×0.6209
=181.82+165.28+75.13+68.3+37.254
=527.784=528(万元)
由于产品结构调整,甲企业准备将其饮料生产的专有配方转让给A公司。
根据双方协商,该专有技术的收益期限为4年,且按销售收入的4%分成。
评估人员经测算,未来4年饮料的销售分别是80吨、90吨、95吨、95吨,每吨售价10万元。
根据技术所属行业和市
场情况,评估人员确定的风险报酬率为6%,企业适用的所得税率为25%,银行存款利率为4%。
要求:请帮助评估人员计算确定
(1)专有技术的折现率;(2)专有技术各年的净收益;(3)专有技术的评估价值。
(计算结果以万元为单位,小数点后保留两位小数)
(1)折现率:折现率=无风险收益率+风险报酬率=4%+6%=10%
(2)确定专有技术各年收益额收益额=销售额×分成比例×(1-所得税率)第一年收益额=80×10×(1-25%)×4%=24(万元)第二年收益额=90×10×(1-25%)×4%=27(万元)第三年收益额=95×10×(1-25%)×4%=28.5(万元)第四年收益额=95×10×(1-25%)×4%=28.5(万元)
(4)专业技术价值:(4分)24×(1+10%)-1+27×(1+10%)-2+28.5×(1+10%)-3+28.5×(1+10%)-4 =85.01(万元
(2008)A企业拟向B公司转让其拥有的甲产品的商标使用权。
评估人员了解到以下情况:(1)该商标生产的产品,市场售价1 000元/台,比其他同类产品净增利润10元/台;(2)双方协商,商标使用许可期限4年。
商标使用费按新增利润的30%支付A企业;(3)根据B公司的生产情况,预计前2年的生产量9万台/年;后2年10万台/年;(4)根据相关资料分析,A企业正常投资报酬率为15%,所得税税率为25%。
要求:(1)计算该商标权每年新增利润;(2)计算该商标使用权价格。
42.甲企业拟购买乙企业的著名服装商标使用权。
使用期限为8年,双方约定,由甲企业每年按使用该商标后的新增利润的25%支付给乙企业作为商标使用费。
甲企业使用该商标后,每件服装的价格可加价10元。
据评估人员预测:第一年销售量为50万件,第二年为55万件,第三年为54万件,第四年为52万件,第五年为51万件,第六年起销售量基本维持在50万件。
假设折现率为10%,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评估该商标使用权价值。
(计算结果以“万元”为单位,保留两位小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