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自由度系统受迫振动(b)汇总
- 格式:ppt
- 大小:2.82 MB
- 文档页数:63
单自由度系统的无阻尼受迫振动工程中的自由振动由于阻尼的存在而逐渐衰减,最后完全停止 实际上又存在大量不衰减的持续振动,由于外界有能量输入补 充阻尼的消耗,例如外加激振力。
在外加激振力作用下的振动称为受迫振动。
k m 交流电通过电磁铁产生交变的电磁力引起振动系统; 弹性梁上的电动机由于转子偏心在转动时引起的振动。
)sin(ϕω+=t H F 简谐激振力是一种典型的周期变化的激振力: H :激振力力幅;ω:激振力的圆频率;φ:激振力初相位简谐激振力 F 在坐标轴上投影为: )sin(ϕω+=t H F)sin(22ϕω++−=t H kx dt x d m m k n =2ωm H h =kxF k −=1.振动微分方程 m k F F k m x O x图示振动系统,物块质量m 。
取平衡位置为原点,向下为正.)sin(222ϕωω+=+t h x dtx d n 恢复力F k 在坐标轴上投影: 两端除以m ,并设: 物块受恢复力F k 和激振力F 。
质点运动微分方程为:则得: 该式为 无阻尼受迫振动微分方程的标准形式)sin(222ϕωω+=+t h dtx d n 二阶常系数非齐次线性微分方程21x x x +=)sin(1θω+=t A x n )sin(2ϕω+=t b x 解由两部分组成: 齐次方程的通解为: 将x 2代入无阻尼受迫振动微分方程,得:)sin()sin()sin(22ϕωϕωωϕωω+=+++−t h t b t b n 22ωω−=n h b )sin()sin(22ϕωωωθω+−++=t h t A x n n b 为待定常数设特解为: 得无阻尼受迫振动微分方程的全解:解得:表明:无阻尼受迫振动是由两个谐振动合成的:第一部分是频率为固有频率的自由振动;第二部分是频率为激振力频率的振动,称为受迫振动。
实际振动系统存在阻尼,自由振动部分会很快衰减掉,我们着重研究第二部分受迫振动,它是一种稳态振动。
振动理论(4-3)第四章单自由度的受迫振动陈永强北京大学力学系振动的隔离原理●机械或者其他原因产生的振动常常是不可避免的,但是通过适当的措施可以把影响降低到最小●隔振系统的作用是保护特定对象免受传过来的过大振动(被动隔振),或者防止过大的振动力传递到周围环境(主动隔振)●这两个方面本质上是相同的,都是试图降低传递的振动力振动的隔离原理00000/()st x x kx x P k P TR ======弹簧力传递力传递比外力外力k通过弹簧传给下层结构的力012345-1-2-3-41A BCω/ωn振动的隔离原理:无阻尼012345-1-2-3-41A BCω/ωn传递比大于1如果无阻尼情况下2振动的隔离原理: 阻尼考虑阻尼的影响,传递的力包括两部分:弹簧力和阻尼力,分别与位移和速度同相而具有的相位差传递比振动的隔离原理: 阻尼ω/ωn10201230.250.50.5c /c c =0●区域中,阻尼使可传性减小(但仍然比1大)●,传递比小于1,阻尼的存在使可传性更差2●阻尼的存在可以有效防止共振●阻尼的不利效应可以很容易通过使弹簧变得更软来弥补在不改变传动比的情况下如何降低隔离质量的振幅可以把附放在一个大的质量上, 同时增加弹簧的刚度,保持不变。
由方程可以看到,由于的增大,将降低632014/10/22例题●一机器质量为,支承在总刚度为的弹簧上。
机器上的非平衡旋转部件在转速为3000 rpm时导致的扰动力. 假定阻尼比为, 试确定(a) 非平衡导致的运动振幅;(b) 传递比;(c) 传递的力●解:系统的静挠度为19811411−3m141mm其固有频率为=1332Hz系统的振幅为m=0.0379mm642014/10/22●传递比●传递的力=扰动力传递比N652014/10/22复频率响应●继续讨论系统激励(输入)与响应(输出)关系和描述●振动微分方程可以看成是矢量平衡投影⏹竖直轴投影⏹水平轴投影●把谐振激励表示为●位移记为cωx0mω2x0x0ϕωP0kx0●把复位移向量带入微分方程●可以求得●定义复频率响应(输出与输入的比值)容易看出,依赖于频率比和阻尼因子。
单自由度系统的受迫振动理论曾凡林哈尔滨工业大学理论力学教研组本讲主要内容1、单自由度系统的无阻尼受迫振动2、单自由度系统的有阻尼受迫振动1、单自由度系统的无阻尼受迫振动受迫振动在外加激振力作用下的振动称为受迫振动。
km简谐激振力是一种典型的周期变化的激振力。
简谐激振力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可写成:)sin(j w +=t H F 其中:H 称为激振力的力幅,即激振力的最大值;ω是激振力的角频率;j 是激振力的初相角。
(1)振动微分方程m 取物块的平衡位置为坐标原点,x 轴向下为正。
物块的受力为恢复力F e 和激振力F 。
F e F方程两边同除以m ,并令, 得到:m k =20w H h m=)sin(d d 2022j w w +=+t h x tx ——无阻尼受迫振动微分方程的标准形式解可以写成:12xx x =+x 1 对应齐次方程的通解; x 2 对应的是特解。
齐次方程的通解可写为:)sin(01q w +=t A x 特解可写为:2sin()x b t w j =+将x 2 代入微分方程,得到:)sin()sin()sin(22j w j w w j w w +=+++-t h t b t b 解得:220ww -=hb 微分方程的全解为:)sin()sin(2200j w ww q w +-++=t ht A x 结果表明:无阻尼受迫振动是由两个谐振动合成的。
第一部分是频率为固有频率的自由振动;第二部分是频率为激振力频率的振动,称为受迫振动。
第一部分会逐渐衰减,而第二部分则是稳定的。
0sin()A t w q +220sin()ht w f w w+-1、单自由度系统的无阻尼受迫振动(2)受迫振动的振幅2220sin()hx t w j w w=+-系统的受迫振动为简谐振动,振动频率也等于激振力的频率,振幅大小与运动的初始条件无关,而与振动系统的固有频率ω0、激振力的频率ω、激振力的力幅H 相关。
●谐变化的力在谐位移上的功是●运动较慢时,=, 外力主要用于克服弹簧力,一周中所作功为零●运动较快时,, 外力分量克服阻尼力,一部分功转变为热能●共振时,,外力平衡阻尼力,功全部消耗于阻尼⏹阻尼振幅⏹阻尼消耗的功=外力功⏹⏹共振●这是相位差为的频率下的振幅,接近于最大振幅的频率能量法求解共振振幅每周的能量振幅外力阻尼力0A B C共振时的放大因子共振另一方面,有阻尼振动的对数衰减率近似为 共振时的放大因子用对数衰减率表示为瞬态振动和稳态振动瞬态振动稳态振动特解例题汽车重千克,装在四只弹簧上,在车身重量作用下弹簧下压厘米,四只缓冲器,每只在1厘米/秒的速度时具有阻尼系数千克。
把车子和四只车轮一起安装在一个试验台上,实验台以共振速率上下运动,振幅为厘米。
假定中心时在轴距中心处,试求车身在弹簧上的振幅。
解:rad具有振幅的弹簧顶部的运动相当于在质量上具有振幅的力kgcm●假定弹簧质量体系,由旋转机械的不平衡运动激励,只能竖向运动●不平衡部分用一个离心质量表示,离心距为,角速度为●表示非旋转部分的位移(以静平衡位置为参考),的运动可以表示为考虑阻尼影响的转动失衡2014/10/2232运动平衡方程sinsin这个方程与具有振幅的弹簧顶部运动导致的振动方程是一样的,令, 可直接得到振动的振幅tan332014/10/22进一步,可以写成如下的无量纲关系tan342014/10/22转动失衡受迫振动幅频和相频特性352014/10/22●前面的例子是旋转不平衡发生在单一平面内,现在讨论在几个平面内的平衡情况●静不平衡⏹不平衡质量都在同一平面内,合力是一个单一的径向力⏹这种不平衡可以用静态试验测出来,即把轮-轴架在轨道上,使其停留在某个位置:重心在轴的下方⏹不用转动轮子就可以测得不平衡位置●动不平衡⏹不平衡出现在多个平面内⏹合力是一个集中力和一个摇摆力矩⏹通过旋转转子才能测出转子失衡2014/10/2236平衡机一般来讲,比较长的转子,例如马达的电枢或者汽车的发动机的机轴,汽车的轮毂和轮胎,都可以认为是一系列薄盘组成,每个薄盘都带有不同程度的失衡⏹用于检测并修正转子失衡的机器叫平衡机⏹平衡机包含弹性支承用于通过运动检测不平衡力⏹测得支承振动幅度和相对相位,进而确定转子的不平衡量并进行修正⏹这是一个二自由度问题:转子的平动和转动是同时发生的372014/10/22●在设计机械具体实施上述原理的检测过程的时候,会采用各种振动传感器、光电传感器,测量其振动情况和转速同步信号,确定失衡重点的位置,然后根据需要对转子进行加重法和去重法的对转子进行平衡加工⏹加重法:在不平衡相反方向配上校正重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