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地理区域地理专项突破作业11中东埃及
- 格式:docx
- 大小:253.48 KB
- 文档页数:6
第二部分第11课时东半球其他的地区——中东、欧洲西部一、选择题中东地区不仅地理位置十分特殊,被称为“三洲五海”之地,而且还是世界上石油储量最大的地区。
读中东地区图,完成1~3题。
1.该地区地处“三洲五海之地”,其中“五海”中不是真正的海的是( )A.①B.②C.③D.④D [里海地处内陆,与海洋和其他湖泊无联系,是一个内陆湖。
]2.中东地区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 )A.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B.红海及其沿岸地区C.地中海及其沿岸地区D.黑海及其沿岸地区A [中东地区石油资源丰富,主要分布于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
](2019·上海高考)那是一片神奇的土地,民族风情浓郁,自然资源诱人,冒险家、商家纷至沓来……据此回答3~4题。
3.这里的城市多沿河而居,街道上可见的景观有( )A.圆形穹顶的东正教堂B.艳丽轻柔的纱丽服饰C.圆顶尖塔的大清真寺D.热情奔放的土风歌舞4.对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作用的自然资源是( )A.油气资源B.水能资源C.森林资源D.水产资源3.C 4.A [第3题,根据图中的经纬度和海陆轮廓,河流特征判断,该地位于西亚的两河流域。
西亚两河流域主要信仰伊斯兰教,宗教建筑为清真寺。
俄罗斯主要信奉东正教;纱丽(又称纱丽服)是印度、孟加拉国、尼泊尔、斯里兰卡等国妇女的一种传统服装;热情奔放的土风歌舞主要位于太平洋文化圈。
第4题,西亚是世界上石油储量最大、生产和输出石油最多的地区,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所产石油大部分通过海洋运送到西欧、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地区。
所以对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作用的自然资源是油气资源。
]下图是世界四个著名的海峡或运河图。
读图,回答5~7题。
5.扼守世界“石油宝库”海运出口的海峡是( )A.①B.②C.③D.④6.全部属于一个国家的海峡是( )A.①B.②C.③D.④7.大致与北京纬度相当的是( )A.①B.②C.③D.④5.D 6.B 7.B [第5题,“石油宝库”指波斯湾,其海运出口为霍尔木兹海峡,是图中的④。
中东--埃及一.选择题读卡塔尔位置图,回答1-2题。
1.卡塔尔气候干旱,年降水量不足150毫米,主要原因是( )A.受来自阿拉伯半岛的盛行西风影响,空气干燥B.沿岸高山环绕,湿润气流难以进入内陆C.近岸海域水温较低,海水蒸发量较小D.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2.20世纪90年代中期,卡塔尔人口约为54万,而现在的人口近80万,十几年间增加的人口约为90年代人口的一半。
造成卡塔尔人口短期内大幅度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A.社会医疗水平的不断改善B.大量外籍人口的迁入C.人口自然增长率明显提高D.城市化发展迅速下图为埃及土地农业利用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
3.关于该国土地农业利用分布对应正确的是( )A.①绿洲②草地牧场③灌溉农业④旱地B.①旱地②绿洲③草地牧场④灌溉农业C.①旱地②灌溉农业③绿洲④草地牧场D.①灌溉农业②草地牧场③旱地④绿洲4.影响该国人口分布最主要的因素是( )A.地形B.气候C.交通D.水源在亚洲西部,有一条弧形的狭长地带,犹如一弯新月,土壤很肥沃,因此有人称它为“新月沃地”。
这里萌发了古农业文明,也是两河文明的发源地。
结合下图完成5-6题。
5.下列关于甲、乙两地气候对该地农业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地冬季降水较多,发展农业无需灌溉B.甲地气温年较差较大,农业单产高C.乙地河谷地带存在严重的盐渍化问题,影响农业生产D.乙地日照强、气温高、风大、相对湿度小,多沙尘、风暴潮等气象灾害,影响农业生产6.“新月沃地”萌发了古农业文明,也是两河文明的发源地。
下列对其成因评述正确的是( )A.a、b两河径流量小,水源不足B.濒临海湾,自然灾害远远多于其他地区C.多为荒漠土,不适于耕种D.临近波斯湾,气候相对其他地区较为温和读图,回答7-8题。
7.关于图示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濒临黑海、地中海、红海、阿拉伯海、里海B.两河流域是指阿姆河和锡尔河流域C.地形以平原为主D.国家都属于阿拉伯国家8.从②运输石油到意大利,走水路依次要经过( )A.土耳其海峡、曼德海峡、红海B.霍尔木兹海峡、土耳其海峡、苏伊士运河C.霍尔木兹海峡、曼德海峡、苏伊士运河D.波斯湾、马六甲海峡、曼德海峡叙利亚人口稠密,地形以高原为主,经济以农业为主,出口棉花与小麦,但工业落后。
图表分项导练(九) 中东—埃及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基础过关练中东地区不仅地理位置十分特殊,被称为“三洲五海”之地,而且还是世界上石油储量最大的地区。
读中东地区图,完成1~2题。
1.该地区地处“三洲五海之地”,其中“五海”中不是真正的海的是( )A.①B.②C.③D.④2.中东地区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 )B.红海及其沿岸地区A.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D.黑海及其沿岸地区C.地中海及其沿岸地区1.D2.A[第1题,里海地处内陆,与海洋和其他湖泊无联系,是一个内陆湖。
第2题,中东地区石油资源丰富,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
](2017·盐城模拟)读卡塔尔位置图,回答3~4题。
3.卡塔尔气候干旱,年降水量不足150毫米,主要原因是( )A.受来自阿拉伯半岛的盛行西风影响,空气干燥B.沿岸高山环绕,湿润气流难以进入内陆C.近岸海域水温较低,海水蒸发量较小D.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4.20世纪90年代中期,卡塔尔人口约为54万,而现在的人口近80万,十几年间增加的人口约为90年代人口的一半。
造成卡塔尔人口短期内大幅度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A.社会医疗水平的不断改善B.大量外籍人口的迁入C.人口自然增长率明显提高D.城市化发展迅速3.D4.B[第3题,卡塔尔气候类型为热带沙漠气候,其成因是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
第4题,一个地区人口短时期内大幅增长主要是人口迁移的结果。
]下图为埃及土地农业利用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
5.关于该国土地农业利用分布对应正确的是( )A.①绿洲②草地牧场③灌溉农业④旱地B.①旱地②绿洲③草地牧场④灌溉农业C.①旱地②灌溉农业③绿洲④草地牧场D.①灌溉农业②草地牧场③旱地④绿洲6.影响该国人口分布最主要的因素是( )B.气候A.地形D.水源C.交通5.B6.D[第5题,埃及大部分地区属于热带沙漠气候,所以尼罗河沿岸为灌溉农业区,零星分布于沙漠中的则为绿洲农业,故图例②为绿洲。
第二部分第十一讲中东——埃及(西亚、北非)目标达成作业一、单项选择题那是一片神奇的土地,民族风情浓郁,自然资源诱人,冒险家、商贾纷至沓来……据图文资料,完成1~2题。
1.这里的城市多沿河而居,街道上可见的景观有( )A.圆形穹顶的东正教堂B.艳丽轻柔的纱丽服饰C.圆顶尖塔的大清真寺D.热情奔放的土风歌舞解析:根据图中的经纬度和海陆轮廓、河流特征判断,该地位于西亚的两河流域。
两河流域主要信仰伊斯兰教,宗教建筑为清真寺。
俄罗斯主要信奉东正教;纱丽(又称纱丽服)是印度、孟加拉国、尼泊尔、斯里兰卡等国妇女的一种传统服装;热情奔放的土风歌舞主要位于太平洋文化圈。
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答案:C2.对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作用的自然资源是( )A.油气资源B.水能资源C.森林资源D.水产资源解析:西亚是世界上石油储量最大、生产和输出石油最多的地区,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
所产石油绝大部分通过海洋运送到西欧、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地区。
因此对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作用的自然资源是油气资源。
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答案:A读卡塔尔位置图,回答3~4题。
3.卡塔尔气候干旱,年降水量不足150毫米,主要原因是 ( )A.受来自阿拉伯半岛的盛行西风影响,空气干燥B.沿岸高山环绕,湿润气流难以进入内陆C.近岸海域水温较低,海水蒸发量较小D.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解析:卡塔尔气候类型为热带沙漠气候,其成因是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
答案:D4.20世纪90年代中期,卡塔尔人口约为54万,而现在的人口近80万,十几年间增加的人口约为90年代人口的一半。
造成卡塔尔人口短期内大幅度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A.社会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B.大量外籍人口的迁入C.人口自然增长率明显提高D.城市化发展迅速解析:一个地区人口短时期内大幅增长主要是由于人口迁移的结果。
答案:B读利比亚简图,回答5~6题。
5.利比亚的主要气候类型有 ( )①地中海气候②亚热带季风气候③热带沙漠气候④热带草原气候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解析:利比亚主要处在地中海沿岸和撒哈拉沙漠,北部为地中海气候,南部为热带沙漠气候。
埃及高考地理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尼罗河在埃及境内的流向是:A. 从北向南B. 从东向西C. 从南向北D. 从西向东2. 埃及的首都是:A. 开罗B. 亚历山大C. 阿斯旺D. 卢克索3. 埃及属于哪个气候类型?A. 热带雨林气候B. 地中海气候C. 沙漠气候D. 温带大陆性气候4. 埃及的官方语言是:A. 英语B. 阿拉伯语C. 法语D. 德语5. 以下哪个不是埃及的著名古迹?A. 金字塔B. 狮身人面像C. 卢克索神庙D. 罗马斗兽场6. 埃及的主要经济来源包括以下哪项?A. 农业B. 旅游业C. 石油和天然气D. 所有以上7. 埃及的人口主要分布在:A. 尼罗河沿岸B. 沙漠地区C. 山区D. 海岸线8. 埃及的国土面积大约是多少?A. 1000000平方公里B. 500000平方公里C. 100000平方公里D. 50000平方公里9. 埃及的国花是:A. 莲花B. 玫瑰C. 茉莉D. 郁金香10. 埃及的货币单位是:A. 埃及镑B. 美元C. 欧元D. 英镑答案:1-5 CADBA6 D7 A8 B9 A10 A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1. 埃及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之一,其文明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________年。
12. 埃及的地形主要由________和沙漠组成。
13. 埃及的尼罗河是世界最长的河流之一,全长约为________公里。
14. 埃及的________是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15. 埃及的________是该国最重要的节日之一,标志着新年的开始。
答案:11. 310012. 尼罗河三角洲13. 665014. 金字塔15. 尼罗河洪水节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6. 简述埃及的地理位置及其对国家发展的影响。
17. 描述埃及的气候特征及其对农业的影响。
答案:16. 埃及位于非洲东北部,东临红海,北临地中海,西邻利比亚,南接苏丹。
其地理位置使其成为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交通要道,对贸易和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课时提升作业九中东—埃及非洲(撒哈拉以南非洲)(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2015·海南地理)埃及沙漠广布,人口、城市主要集中在尼罗河谷地和三角洲,首都开罗人口约1 800万,是埃及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2015年3月,埃及宣布在开罗以东的沙漠地区兴建新首都。
新首都作为政治中心,规划容纳500万居民,提供175万个长期工作职位。
下图为埃及略图。
据此完成1~3题。
1.推测埃及兴建新首都的首要目的是( )A.平衡地区发展B.提升国家形象C.分散开罗人口D.吸引国际投资2.与开罗以北地区相比,在开罗以东地区建设新首都的优势条件是( )A.农业发达B.用地充足C.基础设施完善D.交通便利3.埃及新首都提供的长期工作职位,所属的主要部门为( )A.农业B.制造业C.建筑业D.服务业【解析】1选C,2选B,3选D。
第1题,埃及新首都可以容纳500万居民,因此其缓解了埃及人口过多、过度集中在开罗的现状。
第2题,新首都建设在开罗以东的沙漠地区,因原有土地为沙漠,土地很少利用,为埃及新首都的建设提供了充足的土地资源。
第3题,埃及新首都的职能主要是政治、文化职能,因此与此相关的产业部门主要是第三产业。
读图,回答4、5题。
4.关于图示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濒临黑海、地中海、红海、阿拉伯海、里海B.两河流域是指阿姆河和锡尔河流域C.地形以平原为主D.国家都属于阿拉伯国家5.从甲运输石油到意大利,走水路依次要经过( )A.土耳其海峡、曼德海峡、红海B.霍尔木兹海峡、土耳其海峡、苏伊士运河C.霍尔木兹海峡、曼德海峡、苏伊士运河D.波斯湾、马六甲海峡、曼德海峡【解析】4选A,5选C。
第4题,图示地区为中东地区,中东濒临五海,分别是里海、地中海、黑海、红海、阿拉伯海。
两河流域是指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
地形以高原为主。
中东大部分国家为阿拉伯国家,但土耳其、阿塞拜疆等国不属于阿拉伯国家。
第二部分第十一讲中东——埃及(西亚、北非)目标达成作业一、单项选择题那是一片神奇的土地,民族风情浓郁,自然资源诱人,冒险家、商贾纷至沓来……据图文资料,完成1~2题。
1.这里的城市多沿河而居,街道上可见的景观有()A.圆形穹顶的东正教堂B.艳丽轻柔的纱丽服饰C.圆顶尖塔的大清真寺D.热情奔放的土风歌舞解析:根据图中的经纬度和海陆轮廓、河流特征判断,该地位于西亚的两河流域。
两河流域主要信仰伊斯兰教,宗教建筑为清真寺。
俄罗斯主要信奉东正教;纱丽(又称纱丽服)是印度、孟加拉国、尼泊尔、斯里兰卡等国妇女的一种传统服装;热情奔放的土风歌舞主要位于太平洋文化圈。
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答案:C2.对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作用的自然资源是()A.油气资源B.水能资源C.森林资源D.水产资源解析:西亚是世界上石油储量最大、生产和输出石油最多的地区,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
所产石油绝大部分通过海洋运送到西欧、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地区。
因此对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作用的自然资源是油气资源。
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答案:A读卡塔尔位置图,回答3~4题。
3.卡塔尔气候干旱,年降水量不足150毫米,主要原因是()A.受来自阿拉伯半岛的盛行西风影响,空气干燥B.沿岸高山环绕,湿润气流难以进入内陆C.近岸海域水温较低,海水蒸发量较小D.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解析:卡塔尔气候类型为热带沙漠气候,其成因是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
答案:D4.20世纪90年代中期,卡塔尔人口约为54万,而现在的人口近80万,十几年间增加的人口约为90年代人口的一半。
造成卡塔尔人口短期内大幅度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A.社会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B.大量外籍人口的迁入C.人口自然增长率明显提高D.城市化发展迅速解析:一个地区人口短时期内大幅增长主要是由于人口迁移的结果。
答案:B读利比亚简图,回答5~6题。
5.利比亚的主要气候类型有()①地中海气候②亚热带季风气候③热带沙漠气候④热带草原气候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解析:利比亚主要处在地中海沿岸和撒哈拉沙漠,北部为地中海气候,南部为热带沙漠气候。
第二部分第十一讲中东——埃及(西亚、北非)目标达成作业一、单项选择题那是一片神奇的土地,民族风情浓郁,自然资源诱人,冒险家、商贾纷至沓来……据图文资料,完成1~2题。
1.这里的城市多沿河而居,街道上可见的景观有( )A.圆形穹顶的东正教堂B.艳丽轻柔的纱丽服饰C.圆顶尖塔的大清真寺D.热情奔放的土风歌舞解析:根据图中的经纬度和海陆轮廓、河流特征判断,该地位于西亚的两河流域。
两河流域主要信仰伊斯兰教,宗教建筑为清真寺。
俄罗斯主要信奉东正教;纱丽(又称纱丽服)是印度、孟加拉国、尼泊尔、斯里兰卡等国妇女的一种传统服装;热情奔放的土风歌舞主要位于太平洋文化圈。
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答案:C2.对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作用的自然资源是( )A.油气资源B.水能资源C.森林资源D.水产资源解析:西亚是世界上石油储量最大、生产和输出石油最多的地区,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
所产石油绝大部分通过海洋运送到西欧、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地区。
因此对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作用的自然资源是油气资源。
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答案:A读卡塔尔位置图,回答3~4题。
3.卡塔尔气候干旱,年降水量不足150毫米,主要原因是 ( )A.受来自阿拉伯半岛的盛行西风影响,空气干燥B.沿岸高山环绕,湿润气流难以进入内陆C.近岸海域水温较低,海水蒸发量较小D.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解析:卡塔尔气候类型为热带沙漠气候,其成因是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
答案:D4.20世纪90年代中期,卡塔尔人口约为54万,而现在的人口近80万,十几年间增加的人口约为90年代人口的一半。
造成卡塔尔人口短期内大幅度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A.社会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B.大量外籍人口的迁入C.人口自然增长率明显提高D.城市化发展迅速解析:一个地区人口短时期内大幅增长主要是由于人口迁移的结果。
答案:B读利比亚简图,回答5~6题。
5.利比亚的主要气候类型有 ( )①地中海气候②亚热带季风气候③热带沙漠气候④热带草原气候A.①③ B.②③C.①④ D.②④解析:利比亚主要处在地中海沿岸和撒哈拉沙漠,北部为地中海气候,南部为热带沙漠气候。
答案:A6.利比亚境内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为 ( )A.水土流失B.土地荒漠化C.森林破坏D.湿地减少解析:利比亚境内大部分地区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气流下沉,降水稀少,生态环境脆弱易出现土地荒漠化。
答案:B读图,回答7~8题。
7.关于图示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濒临黑海、地中海、红海、阿拉伯海、里海B.两河流域是指阿姆河和锡尔河流域C.地形以平原为主D.国家都属于阿拉伯国家解析:图示地区为中东地区,中东濒临五海,分别是里海、地中海、黑海、红海、阿拉伯海。
两河流域是指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
地形以高原为主。
中东大部分国家为阿拉伯国家,但土耳其、阿塞拜疆等国不属于阿拉伯国家。
答案:A8.从甲运输石油到意大利,走水路依次要经过( )A.土耳其海峡、曼德海峡、红海B.霍尔木兹海峡、土耳其海峡、苏伊士运河C.霍尔木兹海峡、曼德海峡、苏伊士运河D.波斯湾、马六甲海峡、曼德海峡解析:甲从波斯湾进印度洋需经过霍尔木兹海峡,从印度洋进红海经过曼德海峡,从红海进地中海经过苏伊士运河。
答案:C下图示意亚洲西部某区域年降水量分布。
读图完成9~11题。
9.该区域降水量最大差值约为( )A.400 B.550C.600 D.720解析:读图可以看出,降水量最大值为550~750 mm,最小值为0~150 mm,降水量差值在400~750 mm,结合选项,只有D正确。
答案:D10.影响该区域降水量自南向北增加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B.地形地势C.大气环流D.海陆位置解析:该区域是地中海气候区,自南向北受西风带的影响时间增长,受副热带高压带影响时间减少,所以降水量增加,主要因素是大气环流,C对;纬度位置、地形地势、海陆位置不是主要因素,A、B、D错。
答案:C11.形成死海的地质作用主要是( )A.流水侵蚀B.海浪侵蚀C.火山活动D.地壳运动解析:死海是板块张裂运动形成,所以形成死海的地质作用主要是地壳运动,D对;位于干旱气候区,流水侵蚀弱,A错;距海远,无海浪侵蚀,B错;与火山活动无关,C错。
答案:D12.卡塔尔是全球第15大原油出口国,若将该国的石油通过海轮运往德国最大港口汉堡港,沿途经过海峡的顺序是( )A.①②④③ B.④②③①C.③①②④ D.①②③④解析:仔细读图,图中的海峡①为霍尔木兹海峡,②为曼德海峡,③为英吉利海峡,④为直布罗陀海峡。
卡塔尔的石油通过海轮运往德国最大港口汉堡港,沿途经过海峡的顺序为霍尔木兹海峡—曼德海峡—直布罗陀海峡—英吉利海峡,答案选A。
答案:A二、综合题1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当地时间2017年8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吉布提保障基地建成并投入使用。
吉布提境内地形复杂,有高耸的大山,深陷的湖泊,林立的悬崖,大部分为海拔不高的火山高原,沙漠与火山占全国面积的90%,全境终年酷热少雨,4月至10月为热季,平均气温37 ℃,最高气温达45 ℃以上,11月至第二年3月为凉季,气温通常在23 ℃到30 ℃之间,平均气温27 ℃,年平均降雨量为150毫米;河流多发源于北部山脉和南部山地或高原,多为季节性河流,河流呈梳状,河流沿岸是该国主要的居住区和农业生产活动区。
农业以畜牧业为主,粮食不能自给,但渔业资源较丰富。
下图为吉布提位置和河流城市分布图。
(1)分析吉布提境内多火山、裂谷的原因。
(2)吉布提的气候具有热、凉两季的特点,分析其原因。
(3)说明吉布提农业生产活动区域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的自然原因。
(4)分析吉布提粮食不能自给的原因。
解析:(1)吉布提地处红海南部,这里是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地带的生长边界,地壳不稳定,岩浆活动频繁,多火山;它是东非大裂谷经过中部,受内力(张力)作用影响,岩层断裂陷落形成裂谷带的一部分,所以境内也多裂谷。
(2)吉布提纬度低,是热带气候;4月至10月,太阳直射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大,白昼时间长,受来自内陆的偏南风影响,气温高; 11月至翌年3月,太阳直射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小,白昼时间短,受偏北风影响,气温较低。
(3)该国虽濒临海洋,但地处副热带高气压控制区,降水较少,多为干旱、半干旱地区;河谷地形较为平坦,可开发耕地资源;河流沿岸,灌溉水源充足;河谷沿岸土壤肥沃。
(4)吉布提粮食不能自给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
自然原因:境内地形复杂,多山地、高原,耕地面积有限;气候炎热干燥,降水稀少,水资源不足;沙漠面积广大,耕地面积小;地表水资源不足,灌溉水源有限等。
人为原因:人口增长过快,粮食需求量大;过度放牧,草场退化,土壤肥力下降,影响种植业;农业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不足,工农业基础薄弱或农业技术、机械化水平低,粮食产量低;经济落后,资金不足,农业投入少等,产量不高。
答案:(1)地处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地带(生长边界),地壳不稳定,岩浆活动频繁,多火山;东非大裂谷经过中部,受内力(张力)作用影响,岩层断裂陷落形成裂谷。
(2)4月至10月,太阳直射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大,白昼时间长,受来自内陆的偏南风影响,气温高; 11月至翌年3月,太阳直射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小,白昼时间短,受偏北风影响,气温较低。
(3)该国虽濒临海洋,但降水较少,多为干旱、半干旱地区;河谷地形较为平坦,可开发耕地资源丰富;水资源较为丰富(灌溉水源充足);河谷沿岸土壤肥沃。
(4)自然原因:地形复杂,多山地、高原;气候炎热干燥,降水稀少;沙漠面积广大,耕地面积小;地表水资源不足等。
人为原因:人口增长过快;过度放牧,草场退化,土壤肥力下降;农业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不足(工农业基础薄弱或农业技术、机械化水平低),粮食产量低;经济落后,资金不足(农业投入少)等。
14.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土耳其99%的居民信奉伊斯兰教,农业是其国民经济的核心部门,沿海地区以葡萄、油橄榄等种植业为主,中东部内陆地区畜牧业发达。
土耳其拥有的牲畜头数位居中东国家首位,畜产品主要销往阿拉伯石油国家。
位于土耳其海峡沿岸的伊斯坦布尔是该国最大的工业中心和港口。
材料二:土耳其位置图、安卡拉及伊斯坦布尔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
(1)图中信息显示,土耳其的地形特征是________。
(2)比较安卡拉和伊斯坦布尔的气候差异。
城市气候类型降水差异降水差异的成因安卡拉温带大陆性气候________ ________伊斯坦布尔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3)(4)分析伊斯坦布尔成为该国最大港口的原因。
答案:(1)①地形类型有高原、山地;②周围被山脉环绕(2)地市气候类型降水差异降水差异的成因安卡拉温带大陆性气候年降水量较少地处内陆(受海洋影响较小)伊斯坦布尔地中海气候年降水量较多,季节变化较大,冬雨较多距离海洋近,受西风带影响国家,出口便利。
(4)①地理位置优越,联系亚、欧两洲;②扼守土耳其海峡,是重要的水陆交通枢纽;③以伊斯坦布尔市为依托;④经济腹地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