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折旧方法》教案
- 格式:docx
- 大小:23.86 KB
- 文档页数:3
会计操作技能教案准确计算固定资产折旧会计操作技能教案:准确计算固定资产折旧一、引言会计操作技能是会计专业人员必备的基本技能,而准确计算固定资产折旧是其中一个重要环节。
本教案旨在帮助学习者掌握固定资产折旧的计算方法,从而提高会计操作的准确性和效率。
二、背景知识在进行固定资产折旧的计算前,学习者需要掌握以下几个关键概念:1. 固定资产:指企业用于提供生产、经营服务或者管理活动,并在使用期限超过一年,且具有价值的资产。
2. 折旧:固定资产因使用、衰老和技术更新而价值逐渐减少的过程。
3. 折旧费用:按照一定的计算方法,根据固定资产的价值和使用年限,将资产价值逐年分摊为费用的过程。
4. 折旧年限:企业根据固定资产的实际使用寿命和折旧政策规定的限制确定的资产使用年限。
三、教学内容以下是准确计算固定资产折旧的步骤和方法:1. 确定固定资产的分类和相关信息- 将固定资产按照不同的类别进行分类,如房屋、机械设备等。
- 收集固定资产的基本信息,包括购买日期、价值、折旧年限等。
2. 确定折旧方法- 直线折旧法:按照固定资产的购置成本减去预计残值后,平均分摊到每年的折旧费用。
- 年数总和法:按照固定资产的购置成本减去预计残值后,按照折旧年限的加总,依次递减的方式计算折旧费用。
- 双倍剩余法:按照固定资产的购置成本乘以2,减去已计提的折旧费用后,平均分摊到剩余年限的折旧费用。
3. 计算折旧费用- 使用选定的折旧方法,根据固定资产的购置成本、预计残值以及折旧年限,计算每年应计提的折旧费用。
- 计提折旧费用的公式为:(购置成本 - 预计残值) / 折旧年限四、案例演练为了帮助学习者更好地掌握固定资产折旧的计算方法,以下是一个简单的案例演练:假设某公司购置了一台机器设备,购置成本为100,000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残值为10,000元。
我们使用直线折旧法计算折旧费用。
(购置成本 - 预计残值) / 折旧年限 = (100,000 - 10,000) / 5 = 18,000元/年五、教学总结通过本教案的学习,学习者应该能够掌握固定资产折旧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固定资产折旧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固定资产折旧的概念和重要性。
2. 让学生掌握直线法、年数总和法和双倍余额递减法等常见的固定资产折旧方法。
3. 培养学生运用固定资产折旧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固定资产折旧的概念及其重要性2. 直线法折旧原理及其计算3. 年数总和法折旧原理及其计算4. 双倍余额递减法折旧原理及其计算5.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选用和实务操作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固定资产折旧的概念、直线法、年数总和法和双倍余额递减法的计算及应用。
2. 教学难点:直线法、年数总和法和双倍余额递减法的计算方法和实际操作。
四、教学方法:1.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案例理解固定资产折旧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采用互动教学法,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激发学生思考,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案例材料,用于讲解和分析。
2. 准备教学PPT,展示固定资产折旧的相关内容和计算方法。
3. 准备练习题,巩固学生对固定资产折旧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六、教学过程:1. 引入固定资产折旧的概念,解释其重要性和作用。
2. 讲解直线法折旧的原理,展示计算公式和实例。
3. 讲解年数总和法折旧的原理,展示计算公式和实例。
4. 讲解双倍余额递减法折旧的原理,展示计算公式和实例。
5.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6. 进行课堂练习,巩固学生对固定资产折旧的理解和应用。
7. 鼓励学生提问,解答学生疑问。
七、教学评价:1. 课堂练习的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固定资产折旧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参与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的表现,评估学生的分析和团队合作能力。
3. 学生提问和解答问题的能力,评估学生的思考和理解能力。
八、教学延伸:1. 介绍其他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如工作量法等。
2. 讨论固定资产折旧政策的变化对企业财务的影响。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教案《固定资产折旧方法》教案讲解教师:xx【教学内容】直线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教学目标】了解四种折旧方法的概念及计算公式;熟练运用计算公式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教学方法】讲练结合,归纳法【重点难点】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公式运用及计算常用的固定资产折旧方法主要有年限平均法(直线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为了方便学生理解和区分各种折旧计提方法之间的区别和联系,熟练运用各种方法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对本知识点的讲解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展开:首先,具体讲述各种折旧计提方法,在确保学生掌握计算方法及理解公式的基础上,分别结合例题的形式,让学生现学现用,及时将所学知识运用到案例中去,加深印象。
其次,在详细讲授完折旧计提方法之后,再通过思考总结、课堂练习的形式,加深巩固所学知识,确保学生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计算。
1、直线法年限平均法又称直线法,是指将固定资产的应计折旧额均衡地分摊到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寿命内的一种方法。
计算公式如下:()1212%100-1%100-÷=÷=?=?=?==年折旧率月折旧率年折旧额月折旧额预计使用年限预计净残值率原始价值年折旧额年折旧率年折旧率原始价值预计使用年限预计净残值原始价值年折旧额【例题】某企业某项固定资产原值为80 000元,预计可使用20年,净残值率为4%。
请用直线法计算该项固定资产的年折旧率、年折旧额和月折旧率、月折旧额。
2、工作量法工作量法是根据实际工作量计算每期应提折旧额的一种方法。
计算公式如下:()单位工作量折旧额量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工作固定资产月折旧额预计总工作量预计经残值率固定资产原值?=?=-1单位工作量折旧额【例题】甲公司的一台机器设备原价为800 000元,预计生产产品产量为4 000 000个,预计净残值率为5%,本月生产产品40 000个。
请用工作量法计提该项固定资产的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和该月的折旧额。
固定资产折旧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固定资产折旧的概念和重要性。
2. 掌握各种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应用。
3. 能够计算固定资产的折旧额和净值。
4. 能够分析固定资产折旧对财务报表的影响。
二、教学内容:1. 固定资产折旧的概念和原因。
2. 固定资产折旧的方法:直线法、年数总和法、双倍余额递减法。
3. 固定资产折旧的计算。
4. 固定资产折旧对财务报表的影响。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固定资产折旧的概念、方法和计算。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固定资产折旧对财务报表的影响。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固定资产折旧的实际应用。
四、教学准备:1. 教学PPT:展示固定资产折旧的概念、方法和计算。
2. 案例资料:提供固定资产折旧的实际案例。
3. 分组讨论的安排:确定分组和讨论的时间安排。
五、教学过程:1. 引入固定资产折旧的概念和重要性(10分钟)。
2. 讲解固定资产折旧的方法:直线法、年数总和法、双倍余额递减法(20分钟)。
3. 演示固定资产折旧的计算过程(15分钟)。
4. 分组讨论固定资产折旧的实际应用和影响(20分钟)。
5. 总结固定资产折旧对财务报表的影响(10分钟)。
6.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计算固定资产的折旧额和净值(课后)。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和小组讨论法,让学生了解固定资产折旧的概念、方法和计算。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思考固定资产折旧的实际应用和影响,提高学生的分析和应用能力。
通过课后作业的布置,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六、教学评估:1. 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固定资产折旧计算的掌握情况。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参与度和理解程度。
3. 课堂提问:评估学生对固定资产折旧概念和方法的理解。
七、教学拓展:1. 介绍其他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如工作量法、年数平均法等。
2. 探讨固定资产折旧政策的变化对财务报表的影响。
3. 分析固定资产折旧在企业决策中的作用:如资产替换、维修决策等。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教案嗨,同学们!今天咱们来好好唠唠固定资产折旧方法这个事儿。
这可不像你们想的那么枯燥,这里面的学问可大着呢!咱们先来说说啥是固定资产折旧。
想象一下,你买了一辆超级酷的汽车,这汽车可是个大件儿,花了你不少钱呢。
随着你开着它到处跑,它就会慢慢变旧,没那么值钱了,对吧?固定资产折旧就有点像这个过程。
企业里的那些大型设备、厂房啥的,虽然它们不会像汽车在路上跑那样损耗,但是随着时间推移,它们的价值也在减少。
这就是固定资产折旧,就像是岁月在这些资产上留下的痕迹。
那怎么计算这个折旧呢?这就有好几种方法啦。
咱们先讲讲直线法。
这直线法就像是一个稳稳当当的人走路,一步一个脚印,规规矩矩的。
比如说,企业有一台价值10000元的设备,预计使用年限是5年,而且最后报废的时候也没有什么残值。
那每年的折旧额怎么算呢?很简单,就用10000除以5,每年的折旧额就是2000元。
就这么直来直去的,是不是很好理解?有人可能会问:“这方法是不是太简单了?”嘿,简单有简单的好处啊。
它容易计算,对于那些使用情况比较稳定,损耗也比较均匀的固定资产,直线法就特别合适。
就像那些每天按部就班工作的小机器,用直线法来计算折旧,就像给它们穿上了一件刚刚好合身的衣服。
再来说说双倍余额递减法。
这个方法可就有点像在玩一个加速度的游戏。
还拿刚才那台10000元的设备来说,预计使用年限是5年。
按照双倍余额递减法,首先要计算出一个折旧率。
这个折旧率是直线法折旧率的两倍呢。
直线法折旧率是1除以5等于20%,那双倍余额递减法的折旧率就是40%。
第一年的折旧额就是10000乘以40%等于4000元。
哇塞,这可比直线法第一年的折旧额多多了呢!到了第二年,就要用设备的账面价值(也就是10000 - 4000 = 6000元)再乘以40%来计算折旧额。
有人就会说:“这折旧额怎么越来越小呢?”这就对了,就像跑步一样,一开始冲得猛,后面就慢慢减速了。
因为随着设备使用时间变长,它的损耗速度虽然还是比较快,但相比刚开始会慢一些。
《计算固定资产折旧额》教案固定资产月折旧额公式一、教学目标:1. 理解固定资产的概念及其在企业中的重要性。
2. 掌握固定资产折旧的基本概念和目的。
3. 学会计算固定资产月折旧额的公式及应用。
二、教学内容:1. 固定资产的定义和分类。
2. 固定资产折旧的概念和作用。
3. 固定资产月折旧额的计算公式。
4. 实例演示和练习。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固定资产的概念、分类和折旧的基本概念。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实例演示和练习,让学生学会计算固定资产月折旧额。
3. 互动讨论法:分组讨论和解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四、教学准备:1. 教学PPT:包含固定资产的概念、分类和折旧的基本概念。
2. 实例资料:用于演示和练习计算固定资产月折旧额。
3. 练习题:用于巩固学生所学知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讲解固定资产的概念及其在企业中的重要性。
2. 讲解固定资产折旧的基本概念和目的。
3. 讲解固定资产月折旧额的计算公式及应用。
4. 实例演示:使用给定的实例资料,展示计算固定资产月折旧额的步骤和结果。
5. 练习:让学生分组练习计算固定资产月折旧额,并互相解答问题。
7. 布置作业: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计算固定资产月折旧额的能力。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固定资产概念和折旧目的的理解程度。
2. 练习题:检查学生是否掌握了计算固定资产月折旧额的公式及应用。
3. 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小组练习中的互动,了解他们是否能够互相解答问题并共同解决问题。
七、教学拓展:1. 介绍其他固定资产折旧方法:除了直线法外,还有加速折旧法、工作量法等。
2. 讲解固定资产折旧在财务报表中的应用:了解固定资产折旧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利润的影响。
八、教学资源:1. 教学PPT:提供清晰的讲解和实例展示。
2. 实例资料:用于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计算固定资产月折旧额的实际情况。
3. 练习题库:提供不同难度的练习题,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固定资产折旧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固定资产折旧的概念、原理和计算方法。
2.能力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固定资产折旧的计算和核算。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态度,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固定资产折旧的概念、原理和计算方法。
2.难点:如何正确地理解和应用固定资产折旧的计算方法。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案例或实际操作的方式,引出固定资产折旧的概念和原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解概念:详细解释固定资产折旧的概念、原理和计算方法,强调折旧的重要性。
3.举例说明: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固定资产折旧的计算方法和应用。
4.小组讨论: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互相交流,加深对固定资产折旧的理解。
5.课堂练习:布置课堂练习,让学生实际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教学方法:讲解、示范、小组讨论、课堂练习。
2.教学手段:PPT演示、实物展示、案例分析等。
五、课堂练习、作业与评价方式1.课堂练习:布置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实际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2.作业:布置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作业题,让学生回家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3.评价方式:采用平时成绩、作业成绩和考试成绩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价。
六、辅助教学资源与工具1.教学资源:PPT演示文稿、实物展示、案例分析等。
2.教学工具:黑板、白板、投影仪等。
七、结论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固定资产折旧的概念、原理和计算方法,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固定资产折旧的计算和核算。
同时,通过小组讨论和课堂练习等方式,学生能够加深对固定资产折旧的理解和应用,提高专业素养。
固定资产折旧的教案教案标题:固定资产折旧的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固定资产折旧的定义和意义。
2. 理解不同的折旧方法及其适用范围。
3. 掌握计算固定资产折旧的方法和步骤。
4. 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案步骤:引入活动:1. 引入固定资产折旧的概念:解释固定资产折旧即是指为了反映和分摊资产的使用寿命而进行的计算和账务处理。
2. 引入固定资产折旧的意义:阐述固定资产折旧的作用,如能合理分摊资产成本、反映资产价值变化、帮助决策等。
知识讲解:1. 解释固定资产折旧方法:介绍直线折旧法、年数总和法和双倍余额递减法等常见折旧方法,并阐明它们的适用范围。
2. 详细讲解直线折旧法:介绍直线折旧法的计算公式((原值-残值)/使用年限),并提供实例进行演示。
3. 详细讲解年数总和法:介绍年数总和法的计算公式((原值-残值)*折旧率),并提供实例进行演示。
4. 详细讲解双倍余额递减法:介绍双倍余额递减法的计算公式((原值*折旧率)*2 或上一年折旧额*2),并提供实例进行演示。
练习与应用:1. 练习计算固定资产折旧:提供一些简单的计算题目,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折旧方法进行计算。
2. 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一些真实的案例,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某项固定资产的折旧额,或为某公司的多个资产计算总折旧。
总结与评估:1. 总结所学内容:帮助学生总结固定资产折旧的概念、意义和计算方法。
2. 进行评估:提供一些选择题或简答题,让学生回答与固定资产折旧相关的问题,以评估他们的掌握程度。
拓展活动:引导学生进行更复杂的固定资产折旧计算,并鼓励他们应用折旧方法解决更实际的财务问题,如资产管理和决策-making.注:根据学生年级和学科特性,教案的内容和深度可以进行适当调整。
固定资产折旧教案教案标题:固定资产折旧教案目标:1. 了解固定资产折旧的概念和重要性。
2. 理解不同的折旧方法及其适用情况。
3. 能够计算和记录固定资产的折旧。
教案步骤:1. 引入(5分钟)- 通过提问和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固定资产折旧的概念和意义。
- 引导学生思考固定资产折旧对企业财务报表的影响。
2. 知识讲解(15分钟)- 解释固定资产折旧的定义和目的。
- 介绍常见的折旧方法,如直线法、加速折旧法和减余价值法。
- 解释每种折旧方法的适用情况和计算公式。
3. 实例分析(20分钟)- 提供一些实际案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折旧计算。
- 引导学生讨论每种折旧方法在不同情况下的优缺点。
4. 练习与巩固(15分钟)- 分发练习题,让学生独立计算和记录固定资产的折旧。
- 督促学生注意计算过程和准确性。
5. 总结与拓展(10分钟)-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固定资产折旧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重要性。
- 提出一些拓展问题,鼓励学生进一步思考和研究。
6. 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相关的作业,要求学生进一步练习和应用固定资产折旧的知识。
教学辅助工具:- 投影仪或白板- 实例案例- 练习题评估方式:- 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回答问题的准确性。
- 学生完成的练习题的准确性和计算过程的清晰性。
教案的特点:- 结合理论讲解和实例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固定资产折旧的知识。
- 强调学生的参与和思考,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 提供拓展问题和作业,鼓励学生进一步学习和探索。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教案
讲解教师:xx
【教学内容】直线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
【教学目标】了解四种折旧方法的概念及计算公式;熟练运用计算公式计提固定资产折旧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归纳法
【重点难点】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公式运用及计算
常用的固定资产折旧方法主要有年限平均法(直线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为了方便学生理解和区分各种折旧计提方法之间的区别和联系,熟练运用各种方法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对本知识点的讲解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展开:
首先,具体讲述各种折旧计提方法,在确保学生掌握计算方法及理解公式的基础上,分别结合例题的形式,让学生现学现用,及时将所学知识运用到案例中去,加深印象。
其次,在详细讲授完折旧计提方法之后,再通过思考总结、课堂练习的形式,加深巩固所学知识,确保学生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计算。
1、直线法
年限平均法又称直线法,是指将固定资产的应计折旧额均衡地分摊到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寿命内的一种方法。
计算公式如下:
()1212
%100-1%100-÷=÷=⨯=⨯=⨯==年折旧率月折旧率年折旧额月折旧额预计使用年限
预计净残值率原始价值年折旧额年折旧率年折旧率原始价值预计使用年限
预计净残值原始价值年折旧额
【例题】某企业某项固定资产原值为80 000元,预计可使用20年,净残值率为4%。
请用直线法计算该项固定资产的年折旧率、年折旧额和月折旧率、月折旧额。
2、工作量法
工作量法是根据实际工作量计算每期应提折旧额的一种方法。
计算公式如下:
()
单位工作量折旧额量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工作固定资产月折旧额预计总工作量
预计经残值率固定资产原值⨯=⨯=
-1单位工作量折旧额【例题】甲公司的一台机器设备原价为800 000元,预计生产产品产量为4 000 000个,预计净残值率为5%,本月生产产品40 000个。
请用工作量法计提该项固定资产的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和该月的折旧额。
3、双倍余额递减法
双倍余额递减法,是指在不考虑固定资产预计净残值的
情况下,根据每期期初固定资产原价减去累计折旧后的余额(账面净值)和双倍的直线法折旧率计算固定资产折旧的一种方法。
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2/预计使用寿命(年)×100%
年折旧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年折旧率
【例题】甲公司某项设备原价为120万元,预计使用寿命为5年,预计净残值率为4%。
请按照双倍余额递减法计算该项固定资产的年折旧率和年折旧额。
4、年数总和法
年数总和法,又称年限合计法,是将固定资产的原价减去预计净残值的余额乘以一个以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寿命为分子、以预计使用寿命逐年数字之和为分母的逐年递减的分数计算每年的折旧额。
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预计净残值)(固定资产原价年折旧额和预计使用寿命的年数总尚可使用年限年折旧率⨯=⨯=
-%100
【例题】甲公司某项设备原价为120万元,预计使用寿命为5年,预计净残值率为4%。
请按照年数总和法计算该项固定资产的年折旧率和年折旧额。
【思考与总结】
1、四种方法的计提基数有何区别?
2、四种方法的年折旧率、年折旧额、月折旧率、月折旧额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