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为名词。
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形容词 → 名词,深度 用作名词的形容词,在句中表示具 有这一性质状态的人或物,一般处 在主语或宾语的位置,有时前面有 “其”、“之”或数词。翻译时应
第27页/共61页
小学而大遗。
细小 ,小的方面; 大 ,大的方面
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美好 → 美好的人才;俊杰
第47页/共61页
33、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 (《五人墓碑记》)
混乱 → 作乱之事 34、亦以明死生之大。(《五人墓碑记》) 与“小”相对 → 重大意义 35、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五人墓碑记》) 重要 → 重要意义 36、又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直、删密、锄正。 笔直 → 笔直的枝条 繁密 → 繁密的枝条 端正 → 端正的枝条
事:名词 →动词, 侍奉
第41页/共61页
6、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陈情
表》
外、内:名词作状语,在门外,在家里。 7、 李牧连却之《六国论》 却:使……退却;击退
8、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伶官传序》
“兴”“亡”,动词使动用法,使……兴盛;使……灭亡
9、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第7页/共61页
3.名词活用为意动用法。
越国以鄙远。(《烛之武退秦师》)
(边邑,把……当作边邑)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阿房宫赋》)
(镜子,以……为镜子) 意动用法就是“觉得宾语怎么样”,翻译成“以……为……”或
“认为……是……”或“把……当作……”。
第8页/共61页
吾从而师之。 (《师说》) ( 老师,以……为老师)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师说》) (羞耻,以……为羞耻) 况吾与子渔樵江渚之上,侣鱼 虾而友麋鹿《赤壁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