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章 多聚核苷酸与核酸
- 格式:ppt
- 大小:3.19 MB
- 文档页数:102
3 核酸1.①电泳分离四种核苷酸时,通常将缓冲液调到什么pH?此时它们是向哪极移动?移动的快慢顺序如何? ②将四种核苷酸吸附于阴离子交换柱上时,应将溶液调到什么pH?③如果用逐渐降低pH的洗脱液对阴离子交换树脂上的四种核苷酸进行洗脱分离,其洗脱顺序如何?为什么?解答:①电泳分离4种核苷酸时应取pH3.5 的缓冲液,在该pH时,这4种单核苷酸之间所带负电荷差异较大,它们都向正极移动,但移动的速度不同,依次为:UMP>GMP>AMP>CMP;②应取pH8.0,这样可使核苷酸带较多负电荷,利于吸附于阴离子交换树脂柱。
虽然pH 11.4时核苷酸带有更多的负电荷,但pH过高对分离不利。
③当不考虑树脂的非极性吸附时,根据核苷酸负电荷的多少来决定洗脱速度,则洗脱顺序为CMP>AMP> GMP > UMP,但实际上核苷酸和聚苯乙烯阴离子交换树脂之间存在着非极性吸附,嘌呤碱基的非极性吸附是嘧啶碱基的3倍。
静电吸附与非极性吸附共同作用的结果使洗脱顺序为:CMP> AMP > UMP >GMP。
2.为什么DNA不易被碱水解,而RNA容易被碱水解?解答:因为RNA的核糖上有2'-OH基,在碱作用下形成2',3'-环磷酸酯,继续水解产生2'-核苷酸和3'-核苷酸。
DNA的脱氧核糖上无2'-OH基,不能形成碱水解的中间产物,故对碱有一定抗性。
3.一个双螺旋DNA分子中有一条链的成分[A] = 0.30,[G] = 0.24,①请推测这一条链上的[T]和[C]的情况。
②互补链的[A],[G],[T]和[C]的情况。
解答:①[T] + [C] = 1–0.30–0.24 = 0.46;②[T] = 0.30,[C] = 0.24,[A] + [G] = 0.46。
4.对双链DNA而言,①若一条链中(A + G)/(T + C)= 0.7,则互补链中和整个DNA分子中(A+G)/(T+C)分别等于多少?②若一条链中(A + T)/(G + C)= 0.7,则互补链中和整个DNA分子中(A + T)/(G + C)分别等于多少?解答:①设DNA的两条链分别为α和β则:Aα= Tβ,Tα= Aβ,Gα= Cβ,Cα= Gβ,因为:(Aα+ Gα)/(Tα+ Cα)= (Tβ+ Cβ)/(Aβ+ Gβ)= 0.7,所以互补链中(Aβ+ Gβ)/(Tβ+ Cβ)= 1/0.7 =1.43;在整个DNA分子中,因为A = T,G = C,所以,A + G = T + C,(A + G)/(T + C)= 1;②假设同(1),则Aα+ Tα= Tβ+ Aβ,Gα+ Cα= Cβ+ Gβ,所以,(Aα+ Tα)/(Gα+ Cα)=(Aβ+ Tβ)/(Gβ+ Cβ)= 0.7 ;在整个DNA分子中,(Aα+ Tα+ Aβ+ Tβ)/(Gα+Cα+ Gβ+Cβ)= 2(Aα+ Tα)/2(Gα+Cα)= 0.75.T7噬菌体DNA(双链B-DN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5×107,计算DNA链的长度(设核苷酸对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640)。
第三章多聚核苷酸和核酸§3.0概述核酸的分类及分布核酸分为脱氧核糖核酸和核糖核酸。
脱氧核糖核酸(DNA)存在于细胞核和线粒体,携带遗传信息,并通过复制传递给下一代;核糖核酸(RNA)分布于细胞核、细胞质、线粒体,是DNA转录的产物,参与遗传信息的复制与表达。
某些病毒RNA也可作为遗传信息的载体。
§3.1多聚核苷酸多个核苷酸(nucleitide)通过3’,5’-磷酸二酯键(phosphodiester bond)连接、形成的链状聚合物,即多聚核苷酸(polynucleotides)。
连接键(基本结构键):3’,5’-磷酸二酯键5’末端[-P],游离磷酸集团;3’末端[-OH],游离羟基多聚核苷酸连具有方向性,书写时从5’→3’寡核苷酸(长度小于50nt)与多核苷酸3’,5’-磷酸二酯键§3.2 DNA的结构与功能一、DNA的碱基组成DNA中的碱基:A(腺嘌呤)、G(鸟嘌呤)、C(胞嘧啶)、T(胸腺嘧啶)DNA的碱基组成遵循Chargaff法则:①不同种属生物的DNA碱基组成不同;②同一个体不同器官、不同组织的DNA具有相同的碱基组成;③对于一个特定的组织的DNA,其碱基组份不随其年龄、营养状态和环境而变化;④腺嘌呤与胸腺嘧啶的摩尔数相等,鸟嘌呤与胞嘧啶的摩尔数相等。
[A] = [T],[G] [C]二、DNA的一级结构脱氧核糖核苷酸在多聚核苷酸链中的排列顺序(碱基序列)基本结构键:3’,5’-磷酸二酯键三、DNA的空间结构(一)DNA的二级结构——双螺旋结构1.双螺旋的结构特点(1)两链平行,方向相反,右手双螺旋(2)碱基向内,严格配对,两链互补(3)维系力:碱基堆积力+氢键(4)每一螺圈含10.4bp(碱基对),直径为2 nm,螺距为3.4 nm(5)DNA 双螺旋结构的表面存在一个大沟和一个小沟2.DNA双螺旋结构具多样性(二)DNA的三级结构1.超螺旋结构将DNA的两端固定,使之旋进过分或旋进不足,DNA双链上就会产生额外的张力而发生扭曲,以抵消张力。
第三章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核酸(nucleic acid)是重要的生物大分子,它的构件分子是核苷酸(nucleotide),天然存在的核酸可分为脱氧核糖核酸(deoxyribonucleic acid,DNA)和核糖核酸(ribonucleic acid,RNA)两类。
DNA贮存细胞所有的遗传信息,是物种保持进化和世代繁衍的物质基础。
RNA 中参与蛋白质合成的有三类:转移RNA(transfer RNA,tRNA),核糖体RNA(ribosomal RNA,rRNA)和信使RNA(messenger RNA,mRNA)。
20世纪末,发现许多新的具有特殊功能的RNA,几乎涉及细胞功能的各个方面。
第一节核苷酸核苷酸可分为核糖核苷酸和脱氧核糖核苷酸两类,核糖核苷酸是RNA的构件分子,而脱氧核糖核苷酸是DNA构件分子。
细胞内还有各种游离的核苷酸和核苷酸衍生物,它们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
核苷酸由核苷(nucleoside)和磷酸组成。
而核苷则由碱基(base)和戊糖构成(图3-1)。
一、碱基构成核苷酸中的碱基是含氮杂环化合物,有嘧啶(pyrimidine)和嘌呤(purine)两类。
核酸中嘌呤碱主要是腺嘌呤和鸟嘌呤,嘧啶碱主要是胞嘧啶、胸腺嘧啶和尿嘧啶。
DNA 和RNA中均含有腺嘌呤、鸟嘌呤和胞嘧啶,而尿嘧啶主要存在于RNA中,胸腺嘧啶主要存在于DNA中。
在某些tRNA分子中也有胸腺嘧啶,少数几种噬菌体的DNA含尿嘧啶而不是胸腺嘧啶。
这五种碱基受介质pH的影响出现酮式、烯醇式互变异构体。
在DNA和RNA中,尤其是tRNA中还有一些含量甚少的碱基,称为稀有碱基(rare bases)稀有碱基种类很多,大多数是甲基化碱基。
tRNA中含稀有碱基高达10%。
二、戊糖核酸中有两种戊糖DNA中为D-2-脱氧核糖(D-2-deoxyribose),RNA中则为D-核糖(D-ribose)(图3-5)。
在核苷酸中,为了与碱基中的碳原子编号相区别核糖或脱氧核糖中碳原子标以C-1’,C-2’等。
《核苷酸与核酸》课件课程目标:1. 了解核苷酸的结构和功能;2. 掌握核酸的种类、分布和作用;3. 理解核苷酸与核酸之间的关系;4. 能够应用核苷酸和核酸的知识解释生物学现象。
第一部分:核苷酸一、核苷酸的定义1. 核苷酸是生物体内一类重要的有机化合物,由糖、磷酸和含氮碱基组成;2. 核苷酸是构成核酸的基本单元,也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
二、核苷酸的结构1. 糖:五碳糖,分为脱氧核糖和核糖两种;2. 含氮碱基:分为嘌呤和嘧啶两类,组成DNA和RNA的碱基不同;3. 磷酸:连接核苷酸的桥梁,起到传递能量的作用。
三、核苷酸的种类1. 脱氧核苷酸:构成DNA的基本单元,包括腺嘌呤脱氧核苷酸、鸟嘌呤脱氧核苷酸、胞嘧啶脱氧核苷酸和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2. 核糖核苷酸:构成RNA的基本单元,包括腺嘌呤核糖核苷酸、鸟嘌呤核糖核苷酸、胞嘧啶核糖核苷酸和尿嘧啶核糖核苷酸。
四、核苷酸的功能1. 储存和传递遗传信息:DNA通过核苷酸序列储存遗传信息,RNA2. 参与蛋白质合成:mRNA将DNA上的遗传信息转录成RNA,tRNA将氨基酸运输到核糖体上,rRNA组成核糖体,参与蛋白质合成;3. 能量代谢:ATP(腺苷三磷酸)是细胞内能量的主要载体,GTP (鸟苷三磷酸)等也参与能量代谢。
第二部分:核酸一、核酸的定义1. 核酸是生物体内一类重要的有机化合物,由核苷酸组成;2. 核酸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具有储存和传递遗传信息的功能。
二、核酸的种类1. DNA(脱氧核糖核酸):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少数存在于线粒体和叶绿体中;2. RNA(核糖核酸):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少数存在于细胞核中;3. 病毒的遗传物质:DNA或RNA,根据病毒类型不同而有所区别。
三、核酸的分布1. 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含有少量的DNA;2. 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细胞核中也含有少量的RNA。
四、核酸的作用1. 储存和传递遗传信息:DNA通过核苷酸序列储存遗传信息,RNA2. 控制蛋白质合成:DNA通过转录和翻译过程控制蛋白质的合成;3. 参与细胞分化:DNA在不同细胞中选择性表达基因,使细胞分化成不同的组织和器官;4. 抵御外源性遗传物质入侵:核酸酶等酶类可以降解外源性核酸,保护细胞免受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