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产业研究D国际汽车城案例
- 格式:ppt
- 大小:790.00 KB
- 文档页数:16
汽车城实例介绍哈尔滨百强国际汽车城哈尔滨百强国际汽车城占地面积11万平方米,城内规划了汽车销售展示区、汽车修配区、汽车检测区、二手车交易区、汽车驾驶培训区、综合服务办公区等六大功能区域,总建筑面积8万多平方米。
以汽车销售为龙头,以汽车相关产业为辅助,以服务周边、辐射全省的哈尔滨百强国际汽车城,目前已初具规模,以百强汽车城为标志的哈尔滨东部地区的汽车经济和文化商圈正在形成。
百强汽车城汽车销售展厅,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采用三层通透式设计,规模宏大,造型新颖,功能完善,展示效果好。
展销大厅一层,为12000平方米开放式汽车展示销售卖场;二层中央为购车落户“一站式服务”联合办公大厅,两侧为5000平方米精品名车展销区;三层是4000平方米多功能厅和洽谈、会议室。
销售展厅前,规划了10000平方米的汽车展示广场,除小汽车之外,集中展示载重车辆、工程车辆、特种车辆和大型客车。
目前,进驻百强汽车城展区的国内外汽车厂家和销售商有50余家,经销的知名品牌和车型达200余种。
除了展销进口名车之外,主要经营以大众消费为主导的主力车型,因此百强汽车城成为购车族首选的“汽车超市”,这里不仅为市民赏车、品车提供了方便,而且使购车百姓“进一家店,选百家车”的愿望成为现实,慕名而来的参观者赞誉百强汽车城是“不落幕的车展会”。
2006年12月,哈尔滨百强国际汽车城被中国汽车流通协会评为“全国十大汽车销售市场”。
业内人士称:百强汽车城规模化、集群化、市场化、国际化的汽车销售活动,打破了4S店式的独家汽车专卖营销模式,促进了汽车市场竞争与流通。
宁波国际汽车城宁波国际汽车城用地范围南北长220~250米,东西宽约190米,占地78亩,约5212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00727平方米,总投资为人民币6亿余元。
宁波国际汽车城由贸易裙楼和商务办公大楼组成。
贸易裙楼共四层:其中一层建筑面积17000平方米,为国内外中高档汽车展销展示大厅;二、三层建筑面积34000平方米,为汽车零部件(用品)全球采购中心;四层建筑面积12000平方米,为餐饮、娱乐、购物、休闲区,主楼为商务办公。
汽车行业间的并购案例解析中国与外国汽车行业间的并购案例一、上汽收购双龙:1、这次合作,堪称近三十年来汽车界最失败的一次。
2、收购失败的原因:主要源于文化差异,尤其是全球金融海啸的不可抗力。
在并购时机选择、自身管理、团队实力、危机处理能力方面尚有欠缺。
3、2004年底,上汽斥资约5亿美元,收购了经营状况岌岌可危的韩国双龙汽车48.92%的股权;次年,通过证券市场交易,增持双龙股份至51.33%,成为绝对控股的大股东。
收购时间:2004年10月收购金额:5亿美元收购资产:双龙汽车48.9%的股权现状:在合资的几年里,上汽入股双龙时达成的技术转让协议并没有得到切实执行,上汽被迫决定停止继续注资、听任双龙汽车破产重组时,反倒落了个“窃取韩国汽车技术、违背当初投资协议”的罪名。
去年,双龙汽车宣告破产,上海汽车为此付出近20亿元学费。
教训:失败源于文化差异,韩国工会、自己的技术问题、境外资本运作和管理问题。
其体验值得借鉴:宁可高价收购技术、设备,也不要低价并购工厂。
(一)企业概况1、背景资料:韩国双龙汽车公司历史双龙公司创办于1954年1月,之初主要生产重型商务车和特殊用途车辆。
在1975年5月,双龙公司股票正式上市.自1983年接收东亚(DONG-A)汽车公司后,双龙迅速崛起,成为最可靠的专业四轮驱动运动型多用途车的制造商。
双龙集团在兼并了东亚公司后,改名为双龙汽车。
1988年,双龙推出SUV型KorandoFamily,其对本土消费者引起了极大的震动。
1991年双龙与奔驰公司结成战略伙伴关系,合作范围涉及汽油/柴油发动机技术转让和共同开发轻型商务车等方面。
其合作在韩国也被称为短期内实现技术转让最成功的案例。
1993年双龙推出MUSSO系列四轮驱动越野车,成为韩国四轮驱动越野车的代表。
同年,双龙公司看好韩国高级轿车市场(当时韩国人均收入超过1万美元),公司举债10亿美元进军高级轿车领域,引进德国奔驰轿车制造技术,生产双龙豪华运动轿车。
引言概述:龙泉汽车城作为一个新兴的汽车产业园区,对于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以及推动汽车产业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通过对龙泉汽车城的可行性研究,旨在深入分析其发展前景、优势与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为决策者提供可靠的依据。
正文内容:1.当地经济潜力分析1.1地理位置与交通条件1.2地方政策支持1.3人力资源与人口基数2.汽车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2.1全球汽车产业发展趋势2.2中国汽车市场的发展情况2.3当地汽车产业的竞争优势3.龙泉汽车城的优势与挑战3.1产业集聚效应3.2园区基础设施建设3.3人才引进与培养3.4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3.5资金与投资支持4.龙泉汽车城的发展策略与建议4.1完善园区规划与建设4.2加强与汽车行业有关的研究与开发4.3加强产业链条的协调与整合4.4打造智能制造与物流平台4.5吸引国内外投资者与企业入驻5.案例分析与借鉴经验5.1上海汽车城的成功经验5.2广州南沙汽车城的发展模式5.3龙泉汽车城的发展前景预测总结:通过对龙泉汽车城的可行性研究,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其发展潜力与优势。
地理位置、交通条件、政策支持以及人力资源等因素为该园区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园区建设、人才引进与培养以及环境保护等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的挑战,需要积极应对。
因此,我们建议完善园区规划与建设,加强行业研发与整合,打造智能制造与物流平台,并积极吸引资金与投资,吸引更多的企业入驻。
借鉴上海汽车城和广州南沙汽车城的成功经验,我们可以更好地预测龙泉汽车城的发展前景,推动其成为一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汽车产业园区。
汽车城案例分析范文汽车城是一个由各种汽车销售商和维修商组成的商业综合体。
在这个城市里,消费者可以找到多个品牌的汽车,并可以享受到一系列汽车相关的服务,如购车、保养、维修等。
汽车城通常位于城市的郊区或者交通便利的地区,以便为顾客提供更好的购车和维修体验。
汽车城作为一个商业模式,主要有两个方面的优势。
首先,汽车城集聚了多个汽车品牌的销售商,供应商和维修商。
这样,消费者在同一个地方就可以找到各种不同品牌的汽车,方便进行比较和选择。
其次,汽车城提供了一站式的服务,消费者可以在同一个地方解决购车、保养和维修等问题。
这种模式可以帮助消费者节省时间和精力,提高购车体验。
然而,汽车城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由于集中在一个地方,每个品牌的竞争会变得更加激烈。
销售商需要采取一系列促销策略来吸引客户,增加销量。
其次,汽车城需要有一个良好的管理和运营体系,以保证各个商户的合作和良好的消费者体验。
如果一些品牌的销售商服务不好,可能会影响整个汽车城的声誉。
此外,汽车城需要不断创新和更新,以适应市场的需求和变化。
消费者对汽车的需求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汽车城需要及时更新汽车款式和销售策略,以保持吸引力。
一些成功的汽车城案例值得借鉴。
例如,上海龙之梦汽车城是中国最大的汽车销售和服务中心之一,它集聚了多个汽车品牌的销售商和服务商,提供全方位的汽车购买和维修服务。
龙之梦汽车城通过强大的品牌合作和创新服务,吸引了众多消费者,成为上海汽车销售的重要地标。
另外一个值得关注的案例是德国慕尼黑的汽车城。
慕尼黑汽车城是一个以全民所有制的方式组织的合作社,由汽车制造商、销售商、服务商以及汽车相关产业的企业组成。
慕尼黑汽车城通过提供定制化的汽车销售和服务,满足了消费者不同需求的要求。
它还通过举办汽车展览和促销活动来增加知名度和吸引力。
综上所述,汽车城作为一个商业模式,具有一定的市场前景和潜力。
然而,要成功运营汽车城,需要个销售商和服务商之间的良好合作和创新。
上海国际汽车城:汽车科技与产业的交流之地上海国际汽车城(Shanghai International Automobile City)位于中国上海市奉贤区,是一个集汽车科技研发、产业推进和交流合作于一体的综合性汽车产业园区。
作为中国汽车产业的重要节点,上海国际汽车城扮演着汽车科技与产业交流的重要角色。
本文将从上海国际汽车城的基本情况、汽车科技交流的平台功能和上海国际汽车城的未来展望三个方面进行探讨,以呈现上海国际汽车城作为汽车科技与产业交流之地的重要性。
上海国际汽车城占地面积约56.66平方公里,规划了整个汽车产业链的布局,包括汽车研发、制造、销售和服务等环节。
这里聚集了众多知名汽车企业和科技研发机构,如上汽大众、上汽通用、宝马、丰田等,形成了集产、学、研、用于一体的汽车产业生态系统。
上海国际汽车城的建设旨在加速中国汽车产业的升级和转型,推动汽车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
首先,上海国际汽车城作为汽车科技交流的平台,提供了创新研发和应用试验的场所。
这里设有多个创新研发中心和实验室,针对智能驾驶、新能源汽车、互联网汽车等领域进行前沿科技研究。
企业和科研机构可以在这里进行技术创新、产品开发和应用试验,共同探索汽车科技的未来发展方向。
此外,上海国际汽车城还举办了多个国际性的汽车科技交流会议和展览,吸引了全球汽车科技人才的参与,促进了国际间的合作和交流。
其次,上海国际汽车城为汽车产业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和服务。
这里设有智能制造和装备制造中心,为汽车制造企业提供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支持。
汽车企业可以在这里进行汽车组装、零部件生产和供应链管理等业务,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同时,上海国际汽车城还建设了汽车展示中心和销售服务中心,为汽车企业提供营销渠道和售后服务,促进汽车销售和市场拓展。
这些支持和服务的设施为汽车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最后,上海国际汽车城的未来展望是成为全球汽车科技和产业创新的重要枢纽。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汽车科技正向智能化、网联化和电动化方向迈进。
汽车产业园相关案例
1.珠海横琴汽车产业园
珠海横琴汽车产业园位于珠海横琴新区,是华南地区首个以汽车产业为核心的产业园区。
园区目前已聚集了一大批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汽车销售商和售后服务企业,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产业链。
横琴汽车产业园还引进了一些国际知名的汽车研发和生产企业,推动了珠海汽车产业的发展。
园区还提供各类配套设施和服务,如汽车试验场、培训中心等,为企业提供更好的发展环境和条件。
2.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简称“经开区”)
3.上海国际汽车城
上海国际汽车城位于上海市嘉定区,是中国最大的汽车产业集聚区之一、该园区依托上海市丰富的人才资源和交通优势,吸引了众多汽车企业和供应商入驻。
园区建设了一批汽车研发测试中心和生产基地,为企业提供了先进的研发设施和生产环境。
此外,园区还聚集了一系列汽车销售、售后服务和金融保险等相关企业,形成了完善的产业链条。
4.长春汽车产业发展区
长春汽车产业发展区位于吉林省长春市,是中国重要的汽车产业基地之一、该园区聚集了中国一汽、二汽等多家汽车大企业,以及一大批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和相关企业。
园区依托长春丰富的汽车产业资源,形成了以整车制造为主的汽车产业链,涵盖了汽车设计、研发、生产、销售等各环节。
园区还大力引进国内外先进的汽车生产技术和管理模式,并为企业提供了一站式的金融、人才等服务支持。
总结起来,汽车产业园相关案例涵盖了不同地区的成功经验,这些园区在推动汽车产业发展、提升产业链水平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它们通过引进一流的企业和技术,提供先进的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为汽车企业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进一步推动了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与壮大。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案例范文(通用5篇)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案例1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总公司是一家国有经济性质的注册企业。
公司于1992年成立后,根据开发区创新管理体制的总体要求,总公司在牢固树立服务第一、效率第一的同时,不断强化内部各项管理,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进取因素,不断吸引全社会的科技人才和投资者加盟,为共同建设和开发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不懈的努力。
随着总公司“大招商、招大商”战略目标的整体推进,在开发区组建一个机动车辆管理机构,有效的实施人员与车辆的管理,已经成为促进当前开发区迅速发展壮大的迫切需要。
一、组建交安委的必要性1、高新技术开发区目前现有各类型机动车辆xx余辆,驾驶人员xx余人,根据二期扩建规划,预计到明年底机动车辆将增加到xx余辆,机动车驾驶人员也将增加到xx余人。
2、已经和即将进驻开发区的外地的,以及在其他交安委上户的机动车辆和人员,由于异地车辆审验、工作联系等方面的繁琐和不便,待开发区交安委组建后,必将有一批机动车辆和人员转入管理。
3、高新技术开发区位于太原市南部学府街,地理位置十分突出。
在开发区四周又云集着各类大中型机动车辆交易市场,加之长风大街的开通,东西南北,四通八达,车流量较之以往成倍增加,具有良好的组建条件和管理环境;二、交安委的管理方案和管理规模1.管理名称及法人1.1管理名称:太原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总公司交通管理安全委员会1.2隶属单位:太原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总公司1.3法人代表:xxx1.4负责人:xxx2.组织机构:2.1主任:1人2.2内勤:1人(负责车辆和驾驶人员的档案管理〕2.3车管员:2人2.4安全管理:1人3.管理办法3.1主任由总公司选派一名具有多年交通管理实际经验的技术人员担任。
3.2其他所需人员全部面向社会实行公开招聘。
择优录用。
3.3制定岗位实施细则,严格各项管理规定。
3.4实行年度测评、奖优罚劣、竞争上岗,采取末位淘汰的新机制。
4.办公地址:鉴于高新技术开发区的极佳投资环境,场址选择在高新开发区管委会大楼为最优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