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 普 之 路——HP公司发展史
- 格式:pdf
- 大小:296.37 KB
- 文档页数:5
惠普的前世今生作者:暂无来源:《中国质量万里行》 2009年第11期作为垒球最大的IT公司,惠普在中国堪称跨国公司“本土化”的经典。
从1985到2009,从“惠普中国”到“中国惠普”,惠普一直在深耕中国市场,成就斐然。
在中国,惠普目前已拥有2000余个专卖店,整个服务网络已遍布近300个城市。
与此同时,伴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中国成为除美国外惠普最为看重的市场之一,而中国惠普也的确助力并巩固了惠普全球PC的王者地位。
让人称道的是,2002年至2007年,惠普连续6年入选“中国最受尊敬企业”。
近日,中国惠普高层更是放言,要做“最中国”的PC品牌。
但“最中国”的惠普,何以在2009年一反常态地陷入消费者投诉的围追堵截之中呢?“本土化”25年在中国惠普副总裁、信息产品集团商用产品大客户部总经理邵冬眼里,惠普“外来者”的角色早已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与中国“共同发展”和对中国市场“加大投资”。
她甚至宣称:惠普要做“最中国”的PC品牌。
作为全球最大的IT厂商,惠普的电脑业务在中国一直表现优异,并一直是中国政府采购所喜爱的电脑品牌之一。
比如,在国采中心(即中央国家机关政府采购中心)协议供货PC销售排行榜上,中国惠普—直名列前茅。
“除了一连串漂亮的成绩单,中国惠普的过人之处在于已经建立了一个发展迅速、管理完善、制度合理的中国市场生态圈,并且这是一个掌握话语权的圈子。
”一位长期观察惠普的学者评价说。
其实,中国惠普成立伊始就站在了高高的起跑线上。
1979年,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在接见来访的前美国国务卿基辛格时,表示希望他介绍一些美国比较好的高科技公司来中国开展合作,基辛格介绍了惠普。
6年之后的1985年,已有40余年历史的惠普揭开了其发展史上崭新的一页一一成立了中美第一家高科技合资公司。
不久,以“具备个人与职业操守、成就自身与贡献社会并重、信任与尊重是成功的基石”为企业理念的惠普就显示了强大的“本土化”能力。
可以说,文化的本土化是中国惠普本土化的基石,科研本土化、产品本土化由此有了最为强有力的支撑。
惠普的创业故事戴维·帕卡德著名公司“惠普”的创始人之一,硅谷创业的###人物,一代产业巨子,将一个小公司发展到全世界第三大电脑公司,曾担任过美国国防部副部长,树立了著名的“惠普之道”。
企业类型电脑业。
成长记录1983年,著名的美国纽约专栏作家弥尔顿曾这样写道:“如果你在惠普公司工作,那么你昂着骄傲的头到处走动的心情是可以被大家理解的。
这家加利福尼亚电子公司近年来获得这么多的荣誉,现在它可以将…美国最好的公司‟这一桂冠据为己有了。
”事实上,到了今天,惠普已经不仅仅是美国最好的公司,而是世界上最好的公司之一。
随着新世纪惠普和康柏的合并,这个在稳健中成长起来的公司还在继续壮大。
500美元起家的硅谷创业者1912年,帕卡德出生于美国科罗拉多州普韦布洛一个富裕的律师家庭,但从小就对那些繁琐的法律条文不感兴趣,他喜欢的是自己搞小发明、小创造。
即使为此拇指受过伤,也没有阻挡住他的兴趣。
1930年,帕卡德考入了著名的斯坦福大学电机工程系,在这个出名的电子学圣地开始了求学生涯。
斯坦福大学是硅谷的母亲,在这里孕育了许多知识英雄。
帕卡德在这里结识了著名的“硅谷之父”——弗雷德·特曼,还有他以后最好的创业伙伴比尔·休利特。
那时,电子行业还是一个新兴的行业,但在目光远大的特曼以电气工程系教授身份出任副校长后,决心在学校的土地中划出579英亩,以旧金山附近的圣克拉拉,以帕洛阿托为中心创建一个高科技的“斯坦福研究区”——以斯坦福大学为中心,集研究、开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工业园区,这就是后来闻名于世的“硅谷”。
在大学传统“象牙塔”里创办企业,第一个“吃螃蟹”者是需要胆识的。
特曼首先想到了他的两个学生——比尔·休利特和戴维·帕卡德。
当时,休利特和帕卡德是非常要好的朋友,他们常常在一起交流切磋,经常争论学术前沿的一些问题。
特曼曾指导过他们的论文,发现他们有许多新的想法,因此才会第一个想到他们。
本文来源于《中国电脑教育报》惠普之路——HP公司发展史惠普(HP)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电脑公司之一。
早在1997年,其计算机产品的营业收入就占其总收入的80%以上,仅次于蓝色巨人IBM,无可争议地位居电脑行业第二名。
当时,惠普公司也是全球著名的电子测试测量仪器公司,它拥有超过29000种各类电子产品。
此外,该公司也经营网络产品、医疗电子设备、化学分析系统、袖珍计算器和电子元件,工厂和销售部门分布于美国28座城市,以及欧洲、加拿大、拉丁美洲和亚太地区。
有趣的是,这家公司与硅谷的诞生有着最直接的联系,60多年前,公司创业的汽车库现已成为电脑发展史上重要的历史见证。
也就是说,回顾惠普的成长道路,必须从硅谷和“硅谷之父”说起。
“硅谷之父”是美国斯坦福大学弗雷德·特曼(F.Terman)教授。
本世纪30年代初,目光远大的特曼以电气工程系教授身份出任副校长,他决心把“铁路大王”老斯坦福赠予学校的土地中划出579英亩,在旧金山附近的圣克拉拉,以帕洛阿托(Palo Alto)为中心创建一个高科技的“斯坦福研究区”——以斯坦福大学为中心,集研究、开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工业园区,这就是后来闻名于世的“硅谷”。
在大学传统“象牙塔”里创办企业,第一个“吃螃蟹”者是需要胆识的。
特曼首先想到了他的两个学生——比尔·休利特(B.Hewllet)和戴维·帕卡德(D.Packard)。
出身于斯坦福医学院教师世家的休利特,与在律师家庭长大的帕卡德都是特曼教授的研究生。
1934年,两人同去科罗拉多山脉进行一次为期两周的远足野营,共同志向和爱好使他们结为形影不离的挚友,保持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友谊和伙伴关系。
在特曼的鼓励和支持下,他们开始筹划创办一家私人公司,并且在1937年8月举行第一次“正式”会议,会议议题是“创业计划的初步组织规划和工作纲要”。
第二年,已经结婚的帕卡德夫妇迁入帕洛阿托市安德森大街376号,休利特也在附近租下一间小屋。
HP共同创始人戴维·帕卡德和威廉·休利特:戴维·帕卡德和威廉·休利特(Dave Packard、William Hewlett):HP共同创始人1938年夏,在老师特曼的帮助下,他们利用特曼借来的538美元,在车库着手创办惠普公司。
硅谷车库创业模式,共同创业的模式,以及独具一格的“惠普之道”管理模式,成为后来成就硅谷高科技产业辉煌的精神核心。
1987年,这间车库被官方正式评定为加利福尼亚州发展史上里程碑式的建筑物,成了名扬四海的“硅谷诞生地”。
姓名(中文)威廉·休利特戴维·帕卡德姓名(英文)William HewlettDave Packard机构与职务HP共同创始人、前主席兼CEO出生年月1913年5月20日-2001年1月12日1912年9月7日-1996年3月26日出生国家、地点美国密西根州安阿伯市(Ann Arbor)美国科罗拉多州Pueblo教育背景1936年,获麻省理工学院理科硕士学位1934年,获斯坦福大学文学士学位1939年,获电气工程硕士学位1934年获斯坦福大学文学士学位职业背景1978年,退休只担任董事会职务1969年,担任HP首席执行官1964年,推举为HP总裁1947年,担任HP副总裁1941年,大战期间担任美军通讯官1939年,创办惠普公司1971年,回到公司重新担任主席1969年,担任美国国防部副部长1964年,选为主席兼CEO1947年,担任总裁1939年,共同创办惠普公司1936-1938年,通用电气工程师著作《惠普之道》威廉·休利特简历1913 出生于美国密西根州的安阿伯市(Ann Arbor)1930 进入史丹福大学就读,并结识后来创业伙伴帕卡德1934 取得斯坦福大学的文学士学位1936 取得麻省理工学院的理科硕士学位1939 与帕卡德以手边仅有的538美元,成立了惠普科技1941 大战期间担任美军通讯官1947 担任HP副总裁1964 再获推举为HP总裁1969 开始担任HP首席执行官1978 退休后只担任惠普董事会之职务及公益活动2001 1月12日逝世于家中,享年87岁威廉和戴维走到一起人是群居动物,害怕孤独。
惠普之道惠普之道指著名的美国惠普公司的价值观、公司宗旨、规划和具体做法等因素结合在一起形成的一套独特的经营管理之道。
惠普公司的创始人之———戴维·帕卡德(David Packard)在1995年出版的《惠普之道》(《The HP Way》)一书中对其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戴维·帕卡德1912出生于科罗拉多州普韦布洛,1930-1934年就读于斯坦福大学电机工程系,1935—1939年受聘于通用电气公司,1938年攻读斯坦福大学研究生学位,1939年和比尔·体利特创办惠普公司,1958年任斯坦福大学董事长,1964年一1993年任惠普董事长,1969-1971年担任美国国防部副部长。
戴维·帕卡德和他在斯坦福大学的同学比尔·体利特于1938年秋利用业余时间开始自己的创业,将帕洛阿尔托的艾迪生大街的一间汽车房门989年加州将该汽车房作为“硅谷诞生地”而定为加州的历史文物)改造为一个车间,1939年1月1日创办了合伙企业体利特-帕卡德公司(简称惠普公司),到年底公司制造的音频振荡器就开始盈利。
1942年,惠普公司修建了它的第一座建筑雷德伍德大厦。
惠普公司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通过生产提供一些军用仪器发展起来的,以后逐步在微波仪器制造业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并集中力量围绕计量和检测音频频率电路制造了一系列互相补充的高质量仪器设备,产品品种不断增加,但都是涉足于技术相关的领域。
1947年惠普公司变成股份有限公司,并形成了一个良好的高级经理层。
在5O年代初的朝鲜战争期间公司又得到迅速的发展。
1957年是惠普公司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年初公司在旧金山的索诺马旅馆召开的高级经理人员年会上首次通过了惠普宗旨,以其作为公司员工的行动准则,并不断修改完善。
11月6日惠普股票首次上市,为以后以换股方式的兼并收购活动打下了基础。
随着罗马条约的签定,惠普逐步进入海外市场。
它最先进入欧洲市场,在日内瓦设立欧洲总部,随后又向远东发展,1983年在中国上海建立了制造厂。
惠普发展大事纪:1939年创办于车库据国外媒体报道,惠普以538美元起家,经过70余年的发展,成为一家年营业额超过千亿美元的超级巨无霸。
以下为惠普发展大事纪:1939年:斯坦福大学毕业生、电气工程师比尔·休利特(Bill Hewlett)和戴夫·帕卡德(Dave Packard)以538美元和一台Sears-Roebuck钻床在帕洛阿尔托的一个车库中创办了惠普。
他们用抛硬币的方式决定姓名在公司名称中的顺序。
一年后公司营收达到5369美元,第一款产品是阻容式音频振荡器。
1940年:惠普首次向员工发放奖金——圣诞节发放5美元奖金。
由于第二次开始,及其产品在工程和科学界得到广泛认可,惠普在1940年代获得大量美国订单。
1942年:惠普开始在帕洛阿尔托建设首座大楼,一旦公司生意失败,这座1万平方英尺的建筑物可以转型为一家商店。
当年营收达到522803美元。
1948年:营收达到220万美元,有128名员工。
1957年:惠普IPO(首次公开招股),股票价格为16美元。
当年营收达到280万美元。
1958年:惠普完成首起收购交易,收购图示记录仪厂商Moseley。
1968年:惠普推出全球首台能够在磁卡上存储程序的桌面科学计算器,广告称它为“个人计算机”(personal computer)。
1982年:惠普推出有史以来最成功的产品线LaserJet打印机。
1989年:惠普成立50周年。
惠普诞生的车库成为历史古迹,并被称作是“硅谷诞生地”。
惠普营收增长至119亿美元,员工总数达到9.5万。
1995年:帕卡德出版《惠普之道》(The HP Way),记录了惠普的历史,并阐述了两名创始人以人为中心的管理风格。
“惠普之道”已经部分被包括苹果、思科在内的许多硅谷公司采用。
1997年:惠普成为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30种成分股之一,营收达到430亿美元。
1999年:惠普任命卡莉·菲奥莉娜(Carly Fiorina)为总裁兼CEO。
惠普之路——HP公司发展史惠普(HP)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电脑公司之一。
早在1997年,其计算机产品的营业收入就占其总收入的80%以上,仅次于蓝色巨人IBM,无可争议地位居电脑行业第二名。
当时,惠普公司也是全球著名的电子测试测量仪器公司,它拥有超过29000种各类电子产品。
此外,该公司也经营网络产品、医疗电子设备、化学分析系统、袖珍计算器和电子元件,工厂和销售部门分布于美国28座城市,以及欧洲、加拿大、拉丁美洲和亚太地区。
有趣的是,这家公司与硅谷的诞生有着最直接的联系,60多年前,公司创业的汽车库现已成为电脑发展史上重要的历史见证。
也就是说,回顾惠普的成长道路,必须从硅谷和“硅谷之父”说起。
“硅谷之父”是美国斯坦福大学弗雷德·特曼(F.Terman)教授。
本世纪30年代初,目光远大的特曼以电气工程系教授身份出任副校长,他决心把“铁路大王”老斯坦福赠予学校的土地中划出579英亩,在旧金山附近的圣克拉拉,以帕洛阿托(Palo Alto)为中心创建一个高科技的“斯坦福研究区”——以斯坦福大学为中心,集研究、开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工业园区,这就是后来闻名于世的“硅谷”。
在大学传统“象牙塔”里创办企业,第一个“吃螃蟹”者是需要胆识的。
特曼首先想到了他的两个学生——比尔·休利特(B.Hewllet)和戴维·帕卡德(D.Packard)。
出身于斯坦福医学院教师世家的休利特,与在律师家庭长大的帕卡德都是特曼教授的研究生。
1934年,两人同去科罗拉多山脉进行一次为期两周的远足野营,共同志向和爱好使他们结为形影不离的挚友,保持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友谊和伙伴关系。
在特曼的鼓励和支持下,他们开始筹划创办一家私人公司,并且在1937年8月举行第一次“正式”会议,会议议题是“创业计划的初步组织规划和工作纲要”。
第二年,已经结婚的帕卡德夫妇迁入帕洛阿托市安德森大街376号,休利特也在附近租下一间小屋。
惠普公司兴衰史惠普公司在今天以各式各样的计算机产品被人们所熟知,不过,惠普在刚刚诞生的时候实际上和计算机没有任何关系。
在1939年,惠普公司诞生在一个木头车库里。
惠普公司的第一款产品是一个声频震荡器,在这款产品的加持下,惠普开启了自己的硅谷生涯。
“二战”之后,随着大量机械设备的需求,惠普公司开始进入发展期。
这时候的惠普,主要做的还是专业设备和医疗设备领域,比如核磁共振机之类的大块头。
直到1980年,惠普才开始进入计算机市场。
从1990年开始,惠普进入了高速发展的10年。
这时候的惠普大多数收入都投入到了新产品的研发之中,就像当时的AT&T公司设立了贝尔实验室一样,惠普公司也有自己的实验室。
在大多数领域,惠普都可以说是独占鳌头的存在。
不过,这一切都在2000年上任的一位新CEO菲奥莉娜手中破灭了。
菲奥莉娜上台后,就立即进行了一番让人不知所云的操作。
首先是把惠普的科学仪器部分分成一家子公司卖掉。
医疗仪器一直都是惠普公司的垄断领域,把这个部门卖掉给惠普带来的损失可想而知。
随后,惠普又收购了当时已经濒临破产的康柏公司,这一举动的意义在于菲奥莉娜想要把这家公司吞掉,这样两家公司合并就可以超过戴尔,成为计算机领域占市场份额最大的公司。
不过,收购一家公司之后如何消化却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如果处理不好,收购的公司反而会给自己带来困难。
事实上,惠普收购康柏公司后,市场份额不升反降,可以说这时的惠普已经推出了科学仪器领域,并且在计算机领域也败下阵来。
祸不单行,一起把惠普推到死亡线上的,还有“中国制造”和“亚洲制造”。
以前的欧美公司生产出来一款产品后,往往亚洲的公司需要十几年的时间才能做出来类似的产品,这些公司就利用这个时间差来赚钱。
但是现在亚洲的科技能力也跟上来了,往往只要几年甚至是一年就能够把类似的产品生产出来,所以企业就没钱赚了,惠普也是一样。
当时的惠普在打印机领域采取的销售策略是低价卖打印机,高价买墨盒,专门赚墨盒钱。
惠普之道给我们的启示">惠普公司是David Packard和Bill Hewlett于1939年在美国加里福尼亚州拉阿托市的一家车库里成立的,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一家年销售额达四百多亿美元的世界著名跨国高科技电子公司。
美国政府为了表彰惠普公司对社会的贡献,在当年他们创业的车库里树碑立传,尊此为美国硅谷的发源地。
惠普公司在硅谷六十年发展的历史中,也一直以稳健发展著称于世,和同时代的公司历经变迁,大多已经销声匿迹相比,惠普则在九十年代中期步入全盛时期,连续几年被评为美国最受推崇企业,因此惠普有“硅谷常青树”的美称。
惠普最近发生比较大的人事变更和业务重组,Lucent 的Carleton Fiorina将取代惠普现任CEO Lewis E.Platt,测试与测量技术部门也正式命名为Agilent(安捷伦)公司,并独立出来。
也许这会让人怀疑惠普公司是不是面临IBM当年亏损几十亿美元的压力而采取的激进措施,实际上无论按什么标准来衡量,惠普仍旧是一流大公司,仍然有稳定的利润入帐,只是增长速度未达到华尔街的期望。
持久有力量的企业文化是什么使得惠普公司在变换莫测的信息时代保证长盛不衰呢?美国出版的一本书《Build to Last》一语道破天机:企业向员工灌输一种核心价值观,建立持久有力量的企业文化。
惠普的企业文化由内到外分为三个层次:核心价值观、企业目标、经营策略与管理方式。
企业文化在惠普不是公关的漂亮外衣,而是切切实实的管理工具,它要求社会接受、员工认同,并且已经深深地植根于员工信仰之中,变成他们良好的职业习惯和工作风格。
核心价值观不会轻易变化,除非外部因素诸如竞争压力、政府法规、社会变革和用户期望等发生剧烈变革,因为信仰危机是企业的最大麻烦。
1960年Bill Hewlett在哈佛演讲时阐述了惠普的基本经营理念:相信任何人都在工作中追求完美和创造性,只要赋予他们适宜的环境,他们一定能成功。
惠普发展史惠普公司 Hewlett-Packard是世界最大的计算机公司之一。
该公司制造的产品正被个人使用或用于工业、商业、工程、科学和教育等领域。
该公司在其1998财务年度营业纯收入为424亿美元。
HP总部设在加利福尼亚州的Palo Alto,该公司有雇员8万多人。
HP公司在美国许多城市以及在欧洲、亚太地区、拉本美洲和加拿大都设有分部。
该公司通过设在100多个国家的大约600个销售和支持办事处以及经销商,并通过转卖商和零售商出售其产品和服务。
创业历史——从汽车库起家HP由Bill Hewlett和Dave Packard于1939年创建。
该公司建在Palo Alto的一间汽车库里,第一个产品是声频振荡器,它是音响工程师使用的电子测试仪器。
HP公司的第一个客户是Walt Disney Studios,该公司购买了HP的8台音频振荡器为经典电影“Fantasia”开发和测试创新的音响系统。
1934年,刚从斯坦福大学电气工程系毕业的 戴维 .帕卡(Dave Packard)和比尔 .休利特(Bill Hewlett)去科罗拉多山脉进行了一次为期两周的垂钓野外露营。
由于彼此对很多事情的看法一致,而结成一对挚友。
此后,比尔在斯坦福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继续研究生学业,而戴维则在通用电气公司找到一份工作。
受斯坦福大学教授及导师 Fred.Terman的鼓励和支持,二人决定开办公司并“自己经营”。
1938年戴维夫妇迁居至加利福尼亚州帕拉阿托(Palo Alto)市艾迪森(Addision)大街376号。
比尔.休利特就在这栋房子后面租下一间小屋。
比尔和戴维用538美元作为流动资金,并利用业余时间在车库里开展工作。
比尔利用其研究课题负反馈研制成功了惠普第一台产品: 阻容式声频振荡器 (HP200A),这是一种用于测试音响设备的电子仪器。
该振荡器采用炽灯作为电气接线图中的一个电气元件来提供可变阻抗,这在振荡器的设计上是一个突破利用反馈的原理,又相继生产出另外几项惠普早期的产品,诸如谐波分析仪及多种失真分析仪。
惠普发展史惠普公司 Hewlett-Packard是世界最大的计算机公司之一。
该公司制造的产品正被个人使用或用于工业、商业、工程、科学和教育等领域。
该公司在其1998财务年度营业纯收入为424亿美元。
HP总部设在加利福尼亚州的Palo Alto,该公司有雇员8万多人。
HP公司在美国许多城市以及在欧洲、亚太地区、拉本美洲和加拿大都设有分部。
该公司通过设在100多个国家的大约600个销售和支持办事处以及经销商,并通过转卖商和零售商出售其产品和服务。
创业历史——从汽车库起家HP由Bill Hewlett和Dave Packard于1939年创建。
该公司建在Palo Alto 的一间汽车库里,第一个产品是声频振荡器,它是音响工程师使用的电子测试仪器。
HP公司的第一个客户是Walt Disney Studios,该公司购买了HP的8台音频振荡器为经典电影“Fantasia”开发和测试创新的音响系统。
1934年,刚从斯坦福大学电气工程系毕业的戴维 .帕卡(Dave Packard)和比尔 .休利特(Bill Hewlett)去科罗拉多山脉进行了一次为期两周的垂钓野外露营。
由于彼此对很多事情的看法一致,而结成一对挚友。
此后,比尔在斯坦福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继续研究生学业,而戴维则在通用电气公司找到一份工作。
受斯坦福大学教授及导师 Fred.Terman的鼓励和支持,二人决定开办公司并“自己经营”。
1938年戴维夫妇迁居至加利福尼亚州帕拉阿托(Palo Alto)市艾迪森(Addision)大街376号。
比尔.休利特就在这栋房子后面租下一间小屋。
比尔和戴维用538美元作为流动资金,并利用业余时间在车库里开展工作。
比尔利用其研究课题负反馈研制成功了惠普第一台产品:阻容式声频振荡器(HP200A),这是一种用于测试音响设备的电子仪器。
该振荡器采用炽灯作为电气接线图中的一个电气元件来提供可变阻抗,这在振荡器的设计上是一个突破利用反馈的原理,又相继生产出另外几项惠普早期的产品,诸如谐波分析仪及多种失真分析仪。
附录十二:卡莉·费澳莉娜与惠普公司1999年7月,创立了60余载的电脑巨擎惠普(HP)宣布由卡莉·费澳莉娜(Carleton S. Fiorina)担任公司首席执行官(CEO),这一消息立刻震撼了各界:一向以“惠普之道”(HP way)为傲的惠普竟然打破了从内部升迁CEO的传统,并且还找来了毫无电脑产业经验、行事风格又与HP历任执行长大相径庭的卡莉·费澳莉娜。
顿时,公司和女CEO成为公众瞩目的焦点。
从基层秘书起步,直到现在成为道琼30大企业历史上第一位女CEO,不禁让人们好奇,什么样的人格特质能够支持卡莉·费澳莉娜拥有今天的成就,而卡莉·费澳莉娜又是如何领带这时已经内忧外患的HP重新振兴走向下一世纪?这些都值得我们关注。
【HP的低潮和变革】1990年之后,HP的获利成长率一直维持在20%以上,1994年达到巅峰,其营收和获利成长率都远远超过IBM和其他竞争对手,成为当年《Forbes》绩效第一的公司。
但从1996年下半年开始,惠普的成长开始减缓,1998年6月,因为亚洲金融风暴与低价电脑的战争,惠普的营收成长低到3%,公司为此要求2400名中高层经理人暂时减薪5%,引起市场哗然。
华尔街分析师质疑:同样遭受亚洲金融风暴与低价电脑危机,为何惠普的适应力要比其他竞争者来得迟缓?此外,当时负责HP全球电脑部门最高主管、内定的CEO接班人Rick Belluzzo 忽然辞职,更将HP面临的危机与挑战浮出水面。
同时,Compaq借着购并DEC,弥补了其欠缺高阶硬体技术以及咨询服务系统的弱点,而采用直销模式的强劲对手Dell来势凶猛。
内忧外患之下,坚定了HP进行变革的决心。
惠普引以为傲的分权文化,在早期发展时的确发挥了莫大的功效。
但随着公司的成长,事业部门过度多元化和复杂,使得资源无法快速集中。
惠普也会因此而延误了网际网络等新机会的投资。
另一个方面,仪器部门虽然业务和获利稳定,但是成长趋缓。
本文来源于《中国电脑教育报》惠普之路——HP公司发展史惠普(HP)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电脑公司之一。
早在1997年,其计算机产品的营业收入就占其总收入的80%以上,仅次于蓝色巨人IBM,无可争议地位居电脑行业第二名。
当时,惠普公司也是全球著名的电子测试测量仪器公司,它拥有超过29000种各类电子产品。
此外,该公司也经营网络产品、医疗电子设备、化学分析系统、袖珍计算器和电子元件,工厂和销售部门分布于美国28座城市,以及欧洲、加拿大、拉丁美洲和亚太地区。
有趣的是,这家公司与硅谷的诞生有着最直接的联系,60多年前,公司创业的汽车库现已成为电脑发展史上重要的历史见证。
也就是说,回顾惠普的成长道路,必须从硅谷和“硅谷之父”说起。
“硅谷之父”是美国斯坦福大学弗雷德·特曼(F.Terman)教授。
本世纪30年代初,目光远大的特曼以电气工程系教授身份出任副校长,他决心把“铁路大王”老斯坦福赠予学校的土地中划出579英亩,在旧金山附近的圣克拉拉,以帕洛阿托(Palo Alto)为中心创建一个高科技的“斯坦福研究区”——以斯坦福大学为中心,集研究、开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工业园区,这就是后来闻名于世的“硅谷”。
在大学传统“象牙塔”里创办企业,第一个“吃螃蟹”者是需要胆识的。
特曼首先想到了他的两个学生——比尔·休利特(B.Hewllet)和戴维·帕卡德(D.Packard)。
出身于斯坦福医学院教师世家的休利特,与在律师家庭长大的帕卡德都是特曼教授的研究生。
1934年,两人同去科罗拉多山脉进行一次为期两周的远足野营,共同志向和爱好使他们结为形影不离的挚友,保持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友谊和伙伴关系。
在特曼的鼓励和支持下,他们开始筹划创办一家私人公司,并且在1937年8月举行第一次“正式”会议,会议议题是“创业计划的初步组织规划和工作纲要”。
第二年,已经结婚的帕卡德夫妇迁入帕洛阿托市安德森大街376号,休利特也在附近租下一间小屋。
于是,在帕卡德屋后仅有一个车位的简陋汽车库里,两人走出了创业的第一步。
他们当时仅有538元流动资金,全部“固定资产”则是:一个工作台、一部钻床、一把螺丝刀、一把电烙铁、一把钢锯和买来的若干电子零件。
1939年元旦,两人正式签署合伙企业协议,用掷硬币的方式决定将谁的名字放在前。
不用说,休利特赢了,合伙企业被注册为“休利特—帕卡德公司” ,简称HP公司,取自Hewllet-Packard的第一个字母,在我国则通译为惠普公司。
下一步该怎么办?又是特曼给他们出了个好主意。
他建议惠普公司从制造阻容式音频振荡器入手,并安排了另一位斯坦福大学毕业生、国际电话电报公司副总裁为他们投资500元。
帕卡德回忆说:“到那年圣诞节,我们已制造出音频振荡器产品。
我们把它放在壁炉架上,给它照了像,编了一本两页的推销小册子,按照特曼提供的名单,把小册子送给大约25家可能的用户……”这是惠普公司的第一件产品,名叫HP200A,售价仅54美元。
令人惊讶的是居然很快就有了订单,有人还寄来支票。
恰好碰到迪斯尼乐园拍摄电影《幻想世界》急等着使用这种仪器,他们一下就卖出8台,据说现在还有一台仍在好莱坞使用。
就这样,惠普公司创业第一年站住了脚跟,但销售收入仅5369美元,利润才有微不足道的1563美元。
1940年,惠普公司逐步扩大业务范围,产品增加到8种,从车库搬到Page Mill大街395号一栋租用的大楼内。
公司向仅有的3名员工发放了第一笔圣诞奖金——每人5美元。
1941年,珍珠港事件爆发,惠普已有了17名员工,年销售额达到10万美元;1943年,惠普为海军研究实验室开发信号发生器和雷达干扰器等产品,率先进入微波设备制造领域;1945年,当应征入伍的休利特复员返回帕洛阿托,发现自己已经是这家拥有数百万资产的大型公司副总裁。
当时,惠普已经建造了自己的Redwood大楼,帕卡德告诉他,如果今后电子行业不景气,这栋大楼可以改造成食品杂货店。
然而,改作食品店的危机并没有降临,相反,惠普公司一路顺风高速成长,于1947年8月18日转制为股份有限公司。
比起休利特和帕卡德来,特曼教授显得更高兴。
他逢人便讲惠普崛起的“神话”,向那些可能的投资者们宣传靠近大学办企业的种种优势。
“去找休利特或者帕卡特谈谈吧,有惠普在前面带路,”特曼由衷地说,“你们一定能迅速成为第二个、第三个惠普。
”特曼精心播下的种子,不断地发芽、抽叶、开花、结果。
1955年,有7家公司来硅谷办厂,1960年增加到32家,到1965年斯坦福研究园区正式建立时,这里已经集中了近70家高新技术企业,众星捧月般簇拥着斯坦福大学;其中,惠普公司租用的土地就超过100万平方英尺。
70年代后期,休利特和帕卡德还联名向斯坦福大学捐赠了一座现代化的“特曼大楼”,永远纪念他们的恩师。
他们创业的那间汽车库,1989年被加利福尼亚州政府正式命名为“硅谷诞生地”,成为美国珍贵的历史文物。
从50年代至60年代,惠普公司进入到它的高速扩张时期。
在休利特和帕卡德的运筹下,它不仅坚持技术创新,开发新产品,而且用一系列收购行动,把公司的触角迅速伸进电子仪器设备的诸多领域。
例如,1951年,特曼教授的另一位研究生艾尔·巴利特在攻读学位的同时,替惠普公司研制出一种高速频率计数器HP524A,使测量高频所需的时间,从原来10分钟下降到2秒。
巴利特带领的设计小组开发的相关产品越来越多,其销售额累计达10亿美元之巨。
再例如,从1958年惠普首次收购加州一家图形记录仪制造公司F. L.Moseley,跻身于绘图仪行业之后, 1961年,再次收购Sanborn公司,闯进电子医疗设备领域;1965年,它以同样的方式收购了宾夕法尼亚州F&M科技公司,强行进入分析仪器领地。
这种收购或购并行动,一直延续到90年代末:1989年,连工作站电脑的早期霸主——阿波罗计算机公司也成为惠普的“囊中之物”;1997年,为了增强公司支持电子商务的实力,惠普又将电子支付系统厂商VeriFone“收为己有”。
无论从何种意义上讲,1957年对惠普公司都是“重要转折关头的一年”(帕卡德语)。
首先是这年11月,惠普股票首次上市,公司市场价值猛增至4800万美元;其次是罗马条约的签署,使惠普得以迅速开拓海外市场,在欧洲建立了办事处和生产基地。
然而,这些,都不及当年另一件大事重要,它不仅确立了惠普的发展宗旨,而且也影响到电脑业界经营管理方法的变革。
旧金山以北约70公里有一家名叫索诺马(Sonoma)的旅馆,1957年初,休利特和帕卡德将20多位高级经理带到这里,举行了一次为期两天的高峰会议。
帕卡德告诉大家,惠普现在已有1200多人,尽管公司发展壮大了,但仍然必须保持小公司那种亲密无间的气氛。
而休利特强调指出,惠普公司的信念应该是:相信任何人都愿意努力工作,并能创造性地工作,只要赋予他们适宜的环境,他们就一定能成功。
会议中,休利特和帕卡德把事前草拟的一系列公司宗旨提交给与会者讨论。
最初的宗旨共有6个(利润、顾客、业务领域、发展、职工和公民义务),其基本核心是“客户第一,重视个人,争取利润”。
这些宗旨后来又经过多次修改,并围绕它们制定出各种规划和具体作法,形成了被业界赞誉为“惠普之道”(HP Way)的经营管理模式。
从汽车库里走出来的惠普再次登上新的台阶:1962年,公司首次被《财富》杂志列为全美最大500家企业名录里,虽然仅位居第460名。
1964年,在纪念公司诞生20周年时,休利特正式出任总裁,帕卡德则担任了董事长;1965年,惠普的营业收入超过1650万美元,员工达到9000人。
然而,60年代中期的惠普还不是一家电脑公司,计算机产业是IBM和DEC公司的领地。
帕卡德曾造访过DEC公司和王安电脑公司,他甚至也想到以2500万的代价买下DEC,但因种种原因没有成交。
1964年,在“惠普之道”的精神感召下,两位工程师决心自己动手试制计算机。
凯·马格尔比和保罗·斯托夫特向帕卡德建议说,他们可以设计一种控制器,把惠普的电子测试仪器与打印机、绘图仪连接起来,实现自动化操作。
帕卡德于是委任马格尔比组建一个攻关小组,于当年9月完成了惠普的第一台电子计算机HP2116,不久便发展为HP2110系列电脑产品;攻关小组的技术骨干,后来也成为该公司设在硅谷库帕蒂诺的惠普计算机分部的核心。
从照片上看,HP2116电脑的外形根本不象是电脑,因为它本来就是电子仪器的控制器。
惠普的销售人员很快发现,许多客户仅单独购买HP2116,而不愿成套买进自动电子测量仪器。
也就是说,HP2116作为单独的电脑,要比作为仪器控制器好卖得多。
休利特和帕卡德终于领悟到这一信息的重要性——惠普必须跟上潮流,重新布署企业战略,以技术创新的姿态,大步跨进电脑时代。
库帕蒂诺的工程师比他们的老板想得更远,他们迅速研制出一种32位计算机原型。
若立即上马这个被命名为“奥米加” 的项目,将意味着与IBM发生正面冲突。
休利特审时度势后对工程师讲:“ 不要攻打一个层层设防的山头,特别是当山上的军队比你自己强大时,更不要轻举妄动。
”他下令暂时取消了这一项目。
但是,几位主要经理和工程师不愿意轻易放手,他们瞒着老板在密室里继续干,但把目标调整为研制16位机型。
1972年,他们“私自”完成的机器,作为惠普公司第一台多功能电脑推向市场,这就是大受客户青睐的HP3000小型机。
惠普公司在个人计算工具领域最大的贡献是率先研制出科学计算器。
美国著名科幻作家阿瑟·克拉克写过一部《畅游2001年宇宙空间》的科幻小说。
有一天,他幻想着未来电脑工程师将采用什么样的计算工具,并且画了一张草图。
1968年圣诞节前夕,有人告诉他惠普公司正在销售一种HP9100A型台式计算器。
克拉克立即凑钱买了一台,他惊讶地发现,HP9100A计算器的模样居然酷似他画的那幅草图。
HP9100A台式计算器的发明者是青年工程师汤姆·奥斯本,以前在另一公司工作时就设计出与打字机大小差不多的电子计算器。
奥斯本向许多公司推荐他的发明,但没有人理睬。
休利特和帕卡德一眼看出这种机器的商业前景,马上派出一个研制组与奥斯本合作。
由于当时还没有大规模集成电路,HP9100A的设计异常复杂,印刷电路板就有14层之多。
HP9100A完成后,参与研制HP9100的惠普工程师接受了休利特交给的另一任务——将HP9100“缩小”到可以放进衬衫口袋中。
“缩微”后的袖珍机,仍将具有计算三角函数、对数函数和双曲函数等功能。
一位资深的商业营销者警告休利特说,袖珍机不会有市场,人们已经习惯了计算尺。
休利特却认为,300多年前奥却德发明的对数计算尺早就应该淘汰,他坚信人们必定会喜欢上惠普的“电子计算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