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我来讲(配PPT).
- 格式:doc
- 大小:30.00 KB
- 文档页数:3
中国共产党党史知识讲义中国共产党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中国共产党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二前赴后继、英勇奋斗的历史,是中国共产党为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二不懈努力的历史,是中国共产党吧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经过反复实践二愈益结合的历史,也是中国共产党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始终保持党性的先进性,从而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不断取得胜利的历史。
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1919年5月——1923年5月)中国共产党成立于1921年,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
它的诞生,是近代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及特点。
中国人民的斗争及其失败。
中国无产阶级的出现及其优点、斗争(从1912年到1919年的五四运动前,有记载的罢工130几次,为阶级基础)。
自1915年起,《新青年》,中国先进的民主主义者发动了一场以民主和科学为旗帜的新文化远动。
这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他为传播中国社会需要的新思潮开辟了道路。
“十月革命”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奠定了思想基础。
1919年的“五四运动”促进了二者的结合,在思想上干部上准备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920年1月,李大钊、陈独秀在北京开始探讨成立中国共产党的问题。
后陈独秀迁居上海,与李大钊分别在南方和北方进行建党的准备工作。
3月,北京成立马克思学说研究会,5月,上海成立马克思学说研究会,为建党作思想和组织上的准备。
4月,共产国际代表维金斯基等到中国,先后会见了陈、李二人,开始着手帮助建立中国共产党。
8月,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在上海成立,接着北京、长沙、武汉等地也建立……并开展大量工作。
社青团同时成立。
开始了三次大的思想论战……●1921年7月28日至八月初,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
……党的中心任务是继续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
1922年7月16日至23日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提出了最低和最高纲领。
党史国旗下讲话老师3篇1井岗山精神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
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以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具体革命实践相结合,创造性地开辟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闯出了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井冈山精神,就是"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
朱德同志称井冈山是"天下第一山"。
结合井冈山精神,我给大家讲个故事:朱德的扁担1928年4月,朱德在井冈山任工农革命军第4军军长。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地处罗霄山脉中段,周围五百里都是崇山峻岭,地势十分险要。
由于敌军的严密封锁,根据地军民生活十分困难,粮食奇缺,一日三餐不饱,有时还吃野菜。
为了解决根据底军民的粮食问题,红4军司令部发起下山挑粮运动。
朱德也常随着队伍去挑粮,一天往返50公里,光是空手上山下山都很吃力。
但他的两只箩筐每次装得满满的,走起路来十分稳健利落,年青力壮的小伙子也常被他甩得老远。
战士们从心眼里敬佩朱军长,但又心疼他。
四十开外的人了,为革命日理万机,还要翻山越岭去挑粮,累坏了怎么办?大家一商量,就把他的扁担藏了起来。
朱德没了扁担,心里很着急,他让警卫员到老乡那儿买了一根碗口粗的毛竹,自己动手,连夜做起了扁担。
为防止战士们再藏他的扁担,就在上面刻了"朱德记"3个大字。
第二天,挑粮的队伍又出发了,朱德仍然走在战士们中间,大家看见他又有了一根新扁担,感到十分惊奇,崇敬之外更增添了几分干劲。
从此,朱德的扁担的故事传开了。
井冈山军民为了永远纪念朱德这种身先士卒、艰苦奋斗的精神,专门编了一首歌赞颂他:"朱德挑谷上坳,粮食绝对可靠,大家齐心协力,粉碎敌人'围剿'"。
2夏明翰的故事夏明翰是湖南衡阳人。
他加入中国共产党,为党的事业做了许多的事。
不幸的是,1928年2月7日他在汉口被捕了。
中国共产党历史刘诚主讲人:刘诚1 导言一、中共党史的教学目的要求二、中共党史的研究对象三、以江泽民“七一”讲话为指导,认三以江泽民“七一”讲话为指导认真学好中共党史这门课2一、中共党史的教学目的要求中共党史课是政治系学生必修的重点学科基础课。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领导核心。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中国共产党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前仆后继、英勇奋斗的历史,是中国共产党为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而不懈努力的历史,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经过反复实践而愈益结合的历史,也是中国共产党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从而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不断取得胜利的历史。
中国共产党的80年做了三件大事江泽民在七一讲话中指出中国共产党的80年,做了三件大事,江泽民在七一讲话中指出:1我们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2我们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3我们开创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开创了正确道路。
总之,中共党史是一门研究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进程及其规律的科学;是研究中国共产党自身发展、壮大,永葆其先进性的科学。
3 学习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要认识中国近现代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以及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发展规律,懂得“没有共产党就没新中国”、“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的真理,认识中国共产党、毛泽东、邓小平对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所建立的丰功伟绩,增强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和坚持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学习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要认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及其形成过程。
了解党是怎样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相结合,不断进行理论创新的历史经验认真总结和汲取党领导革命和建设的历史经验努力学习历史经验,认真总结和汲取党领导革命和建设的历史经验,努力学习领会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树立无产阶级世界观。
《党史知识大讲堂》第二讲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开辟主讲人:中央党校中共党史教研部刘宝东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取得胜利的原因很多,但最基本一条是成功地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革命道路。
关于这条革命道路,小平同志在1984年接见日本外宾时曾作过非常经典的概括。
他说“中国人民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并且坚持走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道路,才使中国革命取得了胜利。
”他又说“中国共产党人……走自己的路,也就是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把中国革命搞成功了。
”怎么理解小平同志的这两个概括?他讲的是一条道路,还是两条道路呢?其实,小平同志这两个概括讲的都是中国特色革命道路:不过一个讲的是广义的革命道路,即新民主主义的革命道路,它包括革命的总战略(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以及实现总战略的方法(三大法宝)和途径(农村包围城市);第二个讲的是狭义的革命道路,即专指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条道路。
今天我与大家探讨的是后者,专门谈谈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条中国特色革命道路是如何开辟出来的。
我今天讲三个问题:一是党探索革命新道路的历史背景;二是党探索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曲折历程;三是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理论的内容及意义。
一、党探索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历史背景中国共产党探索革命新道路的历史背景,从大的方面讲就是大革命的失败。
下面我就简要地梳理一下大革命时期党探索革命规律的情况。
1962年召开了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毛泽东在会上发言时对党探索革命规律的情况作了总结,他说:“过去,特别是开始时期,我们只是一股劲要革命,至于怎么革法,革些什么,哪些先革,哪些后革,哪些要到下一个阶段才革,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都没有弄清楚,或者说没有完全弄清楚。
”由此可见,党在成立之初,对革命形势判断的并不十分精准、对革命规律的认识也并不十分清晰,而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和经验来看,巴黎公社,十月革命,都是在城市中进行的,所以在革命初期党也自然地将工作重心放在了城市,并且很快掀起了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但以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的失败为标志,第一次工运高潮很快又跌入谷底,在共产国际的促动下,党的三大决定与国民党合作。
党史我来讲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具有丰富内容的教科书。
1921年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时,仅有50多名党员,但只经过28年的浴血奋战,就建立了新中国,成为执政党。
尔后在领导中国人民建设与改革的历程中,不断战胜和克服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挫折,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党组织本身也发展为具有6600多万党员的世界上最大的政党。
党的历史分期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年五四运动~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1949,,,,,年10,,,,,月~1976,,,,,年10,,,,,月),,,,,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76,,,,,年10,,,,,月~,,,,,至今),,,,,,,,,,,,,,,,,,,,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成立于1921年,至今已走过80多年的历程。
在这80多年中,从1919年五四运动到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在党史上被称作“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从1919年五四运动开始,中间经过中国共产党创立时期(1919年9月~1923年5月)、大革命时期(1923年6月~1927年7月)、土地革命时期(1927年8月~1937年7月)、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7月~1945年8月)和全国解放战争时期(1945年8月~1949年10月)五个历史时期。
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军队和根据地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走过了曲折发展的道路。
期间经历了从大革命的失败到土地革命的兴起、从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到抗日战争的兴起两次大的历史性转变。
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全国性的胜利。
,,,,,,,,,,,,,,,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同照搬照抄别国经验和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的错误倾向进行了斗争,并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形成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
,,,,,,,,,,,,,,,,,,,,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最后一天的会议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举行。
大会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
党的纲领是“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承认无产阶级专政,直到阶级斗争结束”,“消灭资本家私有制”,以及联合第三国际。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适应了近代以来社会进步和革命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1921年7月23日至31日,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1922年7 月16日至23日,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南成路辅德里 625号召开了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1923年 6月12日至20日,中国共产党在广州召开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1925年1月11日至22日, 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
1 9 2 7 年4 月2 7 日至5 月9 日,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武汉召开。
这次代表大会是在大革命的紧急关头召开的。
中共五大虽然批判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但对争夺革命领导权所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如改造武汉国民党等问题,均未作出切合实际的回答。
大会对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的实质和危害也缺乏深刻的认识因此,五大实际上并未解决挽救时局的问题。
,,,,,,,,,,,,,,,,,,,,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
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斗争。
1928年6月18日至7月11日,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莫斯科召开。
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全党指导思想,抗日战争取得最后胜利,,,,,。
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杨家岭中央大礼堂召开,历时50天。
,,,,,,,,,,,,,,,,,,,,大会选出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等15人,,,,,组成主席团。
,,,,,,,,,,,,,,,,,,,,,,,,,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开幕。
毛泽东在开幕词中庄严地宣告:“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
”这次政协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第二部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从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中国共产党又经历了27年的历程。
,,,,,,,,,,,,,,,,,,,,在探索的征途中,当取得了成功,也发生了失误。
从1957年开始逐渐发展起来“左”倾错误绵延了20,,,,,年,尤其“文化大革命”这样全局性的、长时间的严重错误的发生,导致中国社会长时间处于停滞和徘徊的状态。
,,,,,,,,,,,,,,,,,,,,无论成功还是失误,如邓小平所说:“最根本的一条经验教训,就是要弄清什么叫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怎样搞社会主义”。
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是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和有计划经济建设的开始.,,,,,1953年6月,制定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1956年9月15日~27日在北京举行。
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初步探索和探索中的曲折,党的八大和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理论的提出和全党整风。
,,,,,,,,,,,,,,,,,,,,1966年,一场长达十年、给党和人民造成严重灾难的“文化大革命”爆发了。
,,,,, ,,,,,第三部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标志“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结束。
1978年12月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党在理论上逐渐形成了邓小平理论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在实践上从“文化大革命”灾难中走出并成功地走出了一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
,,,,,在以邓小平和江泽民为核心的两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领导下,中国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这是继毛泽东领导的第一次革命之后的又一场新的革命—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其实质和目标,是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同时相应地改革政治体制和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方面的体制,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以实现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两个凡是”方针的提出。
1977年7月召开的党的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恢复邓小平在1976年被撤销的全部职务。
,,,,,1977年8月12日至18日,党的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大会新产生的中央委员会选举华国锋为主席,选举叶剑英、邓小平、李先念、汪东兴为副主席。
邓小平重新当选中央副主席,对中国后来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中国共产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977年8月12~18日在北京举行大会总结了同“四人帮”的斗争,宣告“文化大革命”已经结束,重申在本世纪内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根本任务。
但是,由于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和华国锋的错误影响,大会没有能够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理论、政策和口号,仍然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和“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错误理论,因而这次大会未能完成从理论上和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方针上根本拨乱反正的任务。
十一届三中全会与历史的伟大转折,,,,,,,,,,,,,,,,,,,,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进入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新时期的光辉标志。
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终于从严重的历史挫折中重新奋起,带领中国人民开始了改革开放和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的新长征。
这是在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领导下,中国人民进行的新的革命,是中国社会在二十世纪的第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
,,,,,全面拨乱反正,正确评价毛泽东,,,,,,,,,,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思想、政治、组织等领域的拨乱反正全面展开。
,,,,, ,,,,,,,,,,,,,,,,,,,,1981年6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决议》实事求是地评价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充分论述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伟大意义。
,,,,,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1982年9月1~11日在北京举行。
,,,,,,,,,,,,,,,,,,,,邓小平在大会开幕词中明确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十二大以后,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农村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迅速推向全国,农业生产终于摆脱长期停滞的困境。
在农村改革的推动下,,,,,,1984年10月20日,党召开十二届三中全会,讨论并通过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随着城乡经济体制改革的进展,科学技术体制和教育体制的改革也提上日程。
,,,,,,,,,,,,,,,,,,,,经过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党对于中国国情的认识更加深刻,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更加明确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1987年10月25日~11月1日在北京举行,,,,,,,,,,,,,,,,,,,,报告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制定了到下世纪中叶分三步走、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战略,并提出了政治体制改革的任务。
,,,,,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1992年10月12~18日在北京举行。
,,,,,,,,,,,,,,,,,,,,江泽民作了题为《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的报告。
报告总结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14年的实践经验,决定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7年9月12日至18日,中国共产党召开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