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油精炼脂肪酶
- 格式:docx
- 大小:3.22 KB
- 文档页数:2
脂肪酶实验方案富集培养基( %) :酵母膏0. 02 , Na2HPO4 0.35 , K2HPO4 0. 15 , MgSO4·7H2O 0. 05 , NaCl 0.05 , 橄榄油1. 0 , pH 7. 0.溴甲酚紫筛选平板分离培养基 ( %) : 牛肉膏0. 5 , 蛋白胨1. 0 , NaCl 0. 5 ,葡萄糖0. 3 ,聚乙烯醇1. 0 ,橄榄油2. 5 , 琼脂1. 5 ;灭菌后加入过滤灭菌的溴甲酚紫(50 mg/ 100 mL) 0. 4 mL , pH 6.0 ,7.0 ,8. 0.种子培养基( %) :葡萄糖 2. 0 , (NH4 ) 2SO4 0.5 , K2HPO4 0.1 ,MgSO4·7H2O 0. 05 , 蛋白胨2. 5 ,橄榄油1. 0 , pH 7. 0.发酵培养基( %) :蛋白胨2. 0 , 蔗糖0. 5 , 橄榄油1. 0 , (NH4 ) 2SO4 0. 1 , MgSO4 〃7H2O 0. 05 ,K2HPO4 0. 1 ,pH 自然产脂肪酶菌株的筛选:将细菌接种到种子培养基上,于30 ℃,200 r/ min 摇床培养24 h,划线于溴甲酚紫筛选平板分离培养基上。
观察已生长的菌落周围有无透明圈,有红色水解圈的菌落对应的菌株即为产脂肪酶菌株。
脂肪酶高产菌株的筛选:(1)产脂肪酶菌株发酵培养:将产脂肪酶菌液按 1 %的接种量接入50 mL 发酵培养基中(250 mL 三角瓶) ,30 ℃,200 r/ min 摇床培养48 h;(2)上清液的制备:经6000 rpm/min离心10 min,收集上清液,用0.20 μm滤膜对上清液过滤除菌,滤液分装后-20℃保存待用;(3)(i)度法测定各菌株产酶相对大小:在pH7.5, 30℃条件下, 每分钟释放 1 μmol 对-硝基酚( ρ- nitrophenol) 所需的酶量, 定义为一个活力单位。
脂肪酶实验方案富集培养基( %) :酵母膏0. 02 , Na2HPO4 0.35 , K2HPO4 0. 15 , MgSO4·7H2O 0. 05 , NaCl 0.05 , 橄榄油1. 0 , pH 7. 0.溴甲酚紫筛选平板分离培养基 ( %) : 牛肉膏0. 5 , 蛋白胨1. 0 , NaCl 0. 5 ,葡萄糖0.3 ,聚乙烯醇1. 0 ,橄榄油2. 5 , 琼脂1. 5 ;灭菌后加入过滤灭菌的溴甲酚紫(50 mg/ 100 mL) 0.4 mL , pH 6. 0 ,7.0 ,8. 0.种子培养基( %) :葡萄糖2. 0 , (NH4 ) 2SO4 0.5 , K2HPO4 0. 1 ,MgSO4·7H2O 0. 05 , 蛋白胨2. 5 ,橄榄油1. 0 , pH 7. 0.发酵培养基( %) :蛋白胨2. 0 , 蔗糖0. 5 , 橄榄油1. 0 , (NH4 ) 2SO4 0. 1 , MgSO4 〃7H2O 0. 05 ,K2HPO4 0. 1 ,pH 自然产脂肪酶菌株的筛选:将细菌接种到种子培养基上,于30 ℃,200 r/ min 摇床培养24 h,划线于溴甲酚紫筛选平板分离培养基上。
观察已生长的菌落周围有无透明圈,有红色水解圈的菌落对应的菌株即为产脂肪酶菌株。
脂肪酶高产菌株的筛选:(1)产脂肪酶菌株发酵培养:将产脂肪酶菌液按1 %的接种量接入50 mL 发酵培养基中(250 mL 三角瓶) ,30 ℃,200 r/ min 摇床培养48 h;(2)上清液的制备:经6000 rpm/min离心10 min,收集上清液,用0.20 μm滤膜对上清液过滤除菌,滤液分装后-20℃保存待用;(3)(i)度法测定各菌株产酶相对大小:在pH7.5, 30℃条件下, 每分钟释放 1 μmol 对-硝基酚( ρ- nitrophenol) 所需的酶量, 定义为一个活力单位。
碱性脂肪酶催化大豆油合成生物柴油作者:崔建兵陈建平郑毅来源:《海峡科学》2009年第02期[摘要]以叔丁醇为反应介质,研究碱性脂肪酶加入量、醇油摩尔比、甲醇加入次数和加入时间、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酯交换合成生物柴油的转化率影响,得到最佳的反应条件:酶的加入量为每1mmol大豆油加入256U;醇油摩尔比4:1;反应温度32℃;摇床转速150r/min;反应时间48h;甲醇分四次加入(t=0,4,12,28h),每次加入总量的1/4。
用气相色谱测定,其转化率达到90.1%。
[关键词]脂肪酶酯交换生物柴油生物柴油是由可再生的动植物油脂与短链醇(甲醇或乙醇)经转酯化反应制得的脂肪酸酯(甲酯或乙酯),生物柴油一般由不饱和脂肪酸甲酯(如油酸甲酯、亚麻酸甲酯、亚油酸甲酯等)与饱和脂肪酸甲酯(如软脂酸甲酯、硬脂酸甲酯等)组成[1],各种甲酯的含量也是不一样的。
它是一种可再生、易生物降解的绿色能源,燃烧后无毒,属环境友好型燃料[2],面对生物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的今天,它可以作为生物能源的补充甚至替代品,因而显得特别重要。
目前工业上主要是用动植物油脂与甲醇在酸碱催化剂条件下酯化合成,但存在反应废液污染环境、转化率较低、产物分离很困难等缺点。
用脂肪酶代替酸碱催化剂催化合成生物柴油的报道已有很多。
如Yomi Watanabe,Yuji Shimada,Weiyang Zhou等都用脂肪酶催化动植物油脂合成生物柴油[3-5]。
利用酶法合成生物柴油条件温和、醇用量少、产物易分离、反应废液排放无污染、生物柴油燃烧对环境无污染、可再生。
但目前的主要瓶颈是:酶的成本比较高和寿命短,低碳醇转化率低[6-7]。
随着世界范围能源短缺的出现,以及人们对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研究生物柴油这一绿色环保型燃料,不仅可以开发出新型能源,而且可充分利用我国的土地资源,调整农作物结构,促进农业的发展,同时还可促进新兴的生物柴油工业的发展,从而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中的应用2023-11-08•酶在油脂制取中的应用•酶在油脂精炼中的应用•酶在油脂改性中的应用目录•酶在油脂工业中应用的前景•结论01酶在油脂制取中的应用脂肪酶在油脂水解中的应用脂肪酶具有高度的专一性,能够将甘油三酯分解成甘油二酯、甘油单酯和脂肪酸。
脂肪酶在油脂水解过程中具有高效性和专一性,能够提高水解产物的纯度和收率。
利用脂肪酶进行油脂水解可以获得高纯度的脂肪酸和甘油单酯等中间产物,这些中间产物在食品、化妆品、药品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蛋白酶在动物脂肪液化中的应用蛋白酶能够催化蛋白质的分解,在动物脂肪液化过程中,利用蛋白酶可以将动物脂肪中的胶原蛋白等蛋白质成分分解成小分子肽和氨基酸,从而提高了脂肪的流动性。
蛋白酶在动物脂肪液化中的应用可以提高脂肪的品质和口感,同时也可以提高脂肪的利用率和附加值。
淀粉酶能够将淀粉分解成低分子糖类,在植物油提取过程中,利用淀粉酶可以破坏植物细胞壁,提高油脂的提取率。
淀粉酶在植物油提取中的应用可以提高油脂的产量和品质,同时也可以提供低分子糖类副产品,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淀粉酶在植物油提取中的应用02酶在油脂精炼中的应用脂肪酶在油脂脱臭中的应用脂肪酶在油脂脱臭过程中具有反应条件温和、对底物专一性要求较低、能耗低等优点。
脂肪酶脱臭方法对不同来源的油脂都具有良好的适用性,如大豆油、菜籽油、葵花籽油等。
脂肪酶可有效降低或消除油脂中不良气味,提高油脂的感官品质。
通过脂肪酶催化油脂中的不饱和脂肪酸,产生具有挥发性的小分子,从而消除油脂异味。
的加工性能。
利于保留油脂中的营养成分。
脂肪酶脱胶法适用于各种植物油和动物油的脱胶处理,如大豆油、花生油、鱼油等。
脂肪酶脱色方法适用于各种植物油和动物油的脱色处理,如大豆油、花生油、橄榄油等。
在使用脂肪酶进行油脂脱色处理时,需要控制反应温度、时间以及底物浓度等因素,以达到最佳的处理效果。
脂肪酶可催化油脂中色素成分的水解,从而实现油脂的脱色。
大豆浓缩磷脂脂肪酶大豆浓缩磷脂脂肪酶是近年来被广泛研究的食品添加剂,它是萃取自大豆中的一种酶。
大豆浓缩磷脂脂肪酶具有良好的水溶性、耐热性和pH稳定性,使得它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中。
本文将对大豆浓缩磷脂脂肪酶的原理、制备和应用进行详细阐述。
一、原理大豆浓缩磷脂脂肪酶的作用机理是通过加速脂肪酯的水解来切断脂肪酯中的酯键,将其分解成脂肪酸和甘油。
该酶能够降低油脂的粘度和黏度,使得其更易于加工、储藏和消化。
二、制备制备大豆浓缩磷脂脂肪酶的方法通常有两种:自然提取法和化学法。
自然提取法是指将生物物质(如大豆)通过物理、化学等手段在液体中提取目标酶的方法。
该方法主要包括超声波提取法、微波辅助提取法、超临界流体提取法等。
而化学法则是指用化学手段从生物体中提取目标物质的方法。
该方法主要分为溶解法、萃取法和分离法等。
无论哪种方法,最终都需要将提取得到的酶浓缩纯化,以提高其纯度和活性。
其中,超滤、离子交换层析和逆流层析是常用的纯化方法。
三、应用大豆浓缩磷脂脂肪酶的应用广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食品加工大豆浓缩磷脂脂肪酶可以用于食品加工中,如蛋糕、饼干、巧克力等。
添加适量的酶能够改善食品的表观质量、口感和储藏性,降低消费者对味精、糖和盐等食品添加剂的需求。
2. 转化生产大豆浓缩磷脂脂肪酶可以在工业上进行磷脂的加工,将其转化成其他有用的产物,如磷脂酰肌醇、磷脂酰丝氨酸、磷脂酰卵磷脂等。
这些产物广泛应用于医药、农业、动物饲料等领域。
3. 生物技术大豆浓缩磷脂脂肪酶在生物技术领域也有广泛应用。
它可以用于蛋白质测序、蛋白质纯化和重组蛋白的表达等方面。
此外,该酶还可以用于生物传感器、检验检测等领域。
总之,大豆浓缩磷脂脂肪酶作为一种常用的食品添加剂,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市场潜力。
未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研究的深入,大豆浓缩磷脂脂肪酶的应用范围还将不断扩大,为人们的健康和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和好处。
脂肪酶产生菌的筛选与分离姓名:赵倩班级:12生物技术学号:12103179 摘要:近年来随着化石资源的枯竭,能源危机越演越烈,生物柴油作为可再生的绿色能源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目前用于制备生物柴油的脂肪酶Novozyme435和假丝生物柴油的脂肪酶Novozyme435和假丝酵母、无根根酶和青霉等微生物脂肪酶,还有下面即将介绍的一麻疯树油为主要原料生产生物柴油的脂肪酶。
该脂肪酶来自于一种用麻疯树油筛选出的细菌。
关键词:脂肪酶生产菌;筛选;产酶条件一、脂肪酶及其应用前景脂肪酶是一类特殊的酯键水解酶,它可以在油——水界面上将油脂水解成甘油和脂肪。
在微——水界面上将油脂水解成甘油和脂肪。
在微生物及动植物体内普遍存在。
目前已发现多种具有不同酶学性质和底物特异性的微生物脂肪酶,其在水解、酯化、转酯及酯类手性合成等反应中都表现出较好的应用前景。
脂肪酶广泛运用于食品加工及风味改革、油脂水解、皮革绢纺原料脱脂、化妆、洗涤、医药、能源等领域。
二、材料和方法1.1试样麻疯树种子油预处理半年以上的土壤1.2培养基及试剂富集培养基(g/L):酵母膏2g ,K2HPO41 g,MgSO4,·7H20 0.1g,(NH4)2S041.0g,NaCl 0.5 g,pH 7. 0.驯化培养基(g/L ): (NH4)2SO4, 2.0 g,K2HPO41.0 g,K2HPO41.0 g,Na2HPO41.0g,NaCl 0.5g, MgSO4,·7H20 0.5 g, pH7.0.选择性平板培养基(g/L):酵母粉0.5 g , (NH4)2SO40.5 g,KH2PO40.3 g,NaCl 0.5 g,MgSO4,·7H20 0.2g,琼脂20.0 g,pH7.0.将上述溶液灭菌冷却至60℃左右加入均质后的2%的三丁酸甘油酯溶液,用紫外灯照射灭菌30 min以上备用.种子培养基(g/L):蛋白陈10.0 g,酵母膏5g,NaCl 5.0 g.产酶培养基(g / L):大豆油5.0 g , (NH4)2SO42.0 g,MgSO4,·7H20 3.0 g,K2HPO4 1.0 g,胆汁1. 0 g.三、脂肪酶产生菌的分离取6克含经粉碎处理麻疯树种子油预处理半年以上的土壤,与40ml无菌水混合,180r/min震荡的土壤,与40ml无菌水混合,180r/min震荡 30min,取5ml上清液加到富集培养基中,与 30min,取5ml上清液加到富集培养基中,与30℃ 180r/min培养48h后取15ml转接入 30℃、180r/min培养48h后取15ml 转接入 60ml新鲜的富集培养基中,连续转接3 60ml新鲜的富集培养基中,连续转接3次。
脂肪酶在油脂水解反应上的应用作者:彭成银班级:10食品科学与工程班学号:1002061004摘要:利用脂肪酶催化油脂水解反应,实现豆油脱臭馏份中甘油酯的水解分离,以利于天然维生素E的提取。
其中,选择的脂肪酶为解脂假丝酵母,本文对脂肪酶用量、油水比、反应时间及反应温度等工艺条件进行了探索。
并论述目前国内应用量最大、发展最迅速的碱性脂肪酶的现状和发展前景。
关键词:脂肪酶油脂水解碱性脂肪酶脱臭馏份引言:脂肪酶作为表面活性剂工业的基础原料,需求量很大。
通常采用的生产路线有Col-gate-Emery优质高温蒸汽裂解法,中压皂化及化学催化法,但效率较低。
植物油脱臭馏出物是提取天然维生素E和植物甾醇的宝贵资源。
美国、日本、德国等国家从40年代就开始探索天然维生素E与植物甾醇的提取工艺。
植物油脱臭馏份(Deodorized distillate)主要含有游离脂肪酸、甘油酯、甾醇、维生素E及烃类物质等天然成分。
其中,甘油酯的分离极为关键,因为甘油脂的大量存在会给其后的高真空蒸馏或分子蒸馏带来困难,同时也影响甾醇的结晶分离及产品质量。
国外多采用皂化法和酯交换法来分解并除去甘油酯。
然而,皂化是在碱性环境中进行的,酯交换也必须加碱催化,而维生素E在强碱性条件下易氧化分解,从而降低了天然维生素E的提取收率,也给工艺设计和生产操作带来困难。
正文:1 、脂肪酶在油脂水解上的应用脂肪酶催化油脂水解反应分解甘油酯,是一种简捷而又比较经济的方法。
酶反应温度不高,专一性强,有助于减少副反应,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收率。
脂肪酶是将油脂水解成脂肪酸和甘油的酶,具有对油水界面的亲和力,并能在油水界面上以高催化速率水解不溶于水的油脂。
脂肪酶的天然产物(催化对象)是油脂,它必需与底物结合才能起催化作用。
但是,这种酶—底物复合体中是不会存在亲脂结合的,因为酶是水溶性的,而底物(油脂)不溶于水。
因此,脂肪酶水解反应只能发生在油水界面上。
为了是脂肪酶充分利用,需要利用搅拌或振荡来产生足够大的界面,有时甚至需要加入乳化剂,以利于两相的分散。
我国环氧大豆油合成技术及应用研究进展崔小明【摘要】概述了我国环氧大豆油合成技术及其在塑料方面的应用研究进展.催化剂是环氧大豆油合成技术研究开发的关键,要重点研发高效、低毒、低成本、高选择性、重复性好及回收处理容易的催化剂.要积极开发环氧大豆油与其他体系的协同作用,降低应用体系的生产成本,提高相关材料的综合性能.【期刊名称】《塑料助剂》【年(卷),期】2019(000)001【总页数】5页(P13-17)【关键词】环氧大豆油;过氧化氢;催化剂;合成;应用;研究进展【作者】崔小明【作者单位】北京燕山石化公司研究院,北京,102500【正文语种】中文环氧大豆油(ESO)是大豆油采用过氧化物处理而制得的一种化工产品,它具有良好的耐热性、耐光性、互渗性、低温柔韧性,且挥发度低,毒性小,主要应用于聚氯乙烯(PVC)加工中,此外,以环氧大豆油为原料还可以生产丙二醇酯环氧大豆油脂肪酸、环氧大豆油聚乙二醇单甲醚、羟基化环氧大豆油以及环氧大豆油脂肪酸酯等多种化工产品,在食品、医药、皮革、油墨、涂料、合成橡胶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概述了我国环氧大豆油合成技术及其在塑料方面的应用研究进展,指出了其今后的发展方向。
1 合成技术研究进展目前,环氧大豆油的生产方法主要有溶剂法和无溶剂法两大类,其中催化剂是合成的关键。
根据所用催化剂的不同主要有硫酸法、离子交换树脂催化法、固体超强酸以及相转移催化氧化法等。
此外,利用新原料制备环氧大豆油也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面。
四川农业大学食品学院陈赛艳等[1]采用浓硫酸作催化剂,将浓硫酸溶解于乙酸中,并混合均匀,加入大豆油中进行加热处理,同时滴加双氧水进行环氧化改性,通过测试产物的酸值和环氧值,研究双氧水用量、乙酸用量、浓硫酸用量和反应温度对大豆油环氧化效果的影响,并将该方式与常规方式进行对比。
结果表明,当大豆油质量为100 g,质量分数为30%的双氧水用量为80 mL,乙酸用量为9 mL,浓硫酸用量为5 mL,反应时间为3 h,反应温度为60℃时,所合成的环氧大豆油的环氧值最高,为 13.27 mol/(100g),酸值为 0.081 mg/g(以KOH质量计)。
大豆油精炼脂肪酶
脂肪酶是一种酶类,它在生物体内起着分解脂肪的作用。
脂肪酶广泛存在于动植物体内,其中植物体内的脂肪酶主要存在于种子中。
而大豆是一种重要的蛋白质来源,同时也是一种重要的油料作物。
在大豆中,含有大量的脂肪酶。
这种脂肪酶能够将大豆中的脂肪分解成游离脂肪酸和甘油,从而对大豆油的提取和精炼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大豆油是一种重要的食用油,它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广泛的用途。
但是,大豆油中含有一定的杂质和脂肪酸,这些物质会影响到大豆油的品质和稳定性。
因此,对大豆油进行精炼是非常必要的。
而大豆油精炼中的脂肪酶就是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大豆油精炼脂肪酶是一种酶类,它能够在大豆油精炼过程中对脂肪酸进行水解,从而降低大豆油中的脂肪酸含量,提高大豆油的品质和稳定性。
同时,大豆油精炼脂肪酶还能够降低大豆油中的杂质含量,使得大豆油更加纯净。
大豆油精炼脂肪酶的应用已经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在大豆油的生产过程中,大豆油精炼脂肪酶被广泛应用于大豆油的精炼和加工中。
通过大豆油精炼脂肪酶的作用,可以使得大豆油的品质更加优良,从而提高大豆油的市场竞争力。
同时,在工业生产中,大豆油精炼脂肪酶也被广泛应用于生物柴油的生产中。
生物柴油是一种绿色、环保的替代传统石油燃料的新型能源。
在生物柴油的生产过程中,大豆油精炼脂肪酶能够对大豆油中的脂肪酸进行水解,从而提高生物柴油的品质和稳定性。
总之,大豆油精炼脂肪酶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酶类,在大豆油的生产和加工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随着生物柴油等新型能源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大豆油精炼脂肪酶的应用也将得到更加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脂肪酶分解油脂试验汇报一、试验目的使用本公司生产脂肪酶催化油脂分解,研究最适脂肪酶添加量、最适PH、温度、反应时间。
二、试验理论基础脂肪酶催化三酰甘油酯及其他一些水不溶性酯类的水解、醇解、酯化、转酯化及酯类的逆向合成反应。
三、试验材料大豆油、脂肪酶(酶活10万单位)、聚乙烯醇、去离子水、氢氧化钠、酚酞、高速搅拌机、恒温摇床、PH计、分析天平、三角瓶;四、实验步骤1.量取10ml油脂,10ml聚乙烯醇,高速搅拌机中搅拌至油脂完全分散至聚乙烯醇中;2.量取30ml去离子水,加入到1体系中,高速搅拌形成稳定乳化体系;3.NaoH溶液调节PH值,加入一定量脂肪酶,震荡。
4.放入40℃、150r/min恒温摇床反应一定时间后,用0.1mol/LNaoH 滴定测定脂肪酸含量。
五、实验结论1.脂肪酶最适反应PH为7.5。
PH为7-8时,反应结束上层颜色黄色加深,下层颜色接近透明,其中经脂肪酸测定,PH为7.5时脂肪酸含量较高。
其他反应PH 值上层颜色仍接近乳白色。
2.脂肪酶最适反应时间为24h左右PH为7.5的条件下,酶的添加量取800PPm,考察最适反应时间24、36、48h。
经脂肪酸含量测定24-48h脂肪酸含量相差不大,可取最短时间。
3.脂肪酶最佳添加量为600ppm左右。
分别取300-800ppm浓度梯度进行脂肪酶添加量考察。
经脂肪酸含量测定600ppm脂肪酸含量相对较高。
六、试验不足1.由于本试验周期较长,规定试验时间较短,试验器材有限,最佳反应温度考察未进行,试验取经验值40±0.2℃。
2.重复性试验次数较少,不具备完全说服力。
3.试验紧靠肉眼观察和单一脂肪酸含量测定,数据片面,影响试验未知因素较多,实验过程仍需优化,结果仍需验证。
rProROL脂肪酶催化大豆油水解反应的半经验动力学模型覃小丽;李道明;王永华;钟金锋【摘要】以大豆油水解反应为模型,考察了缓冲液pH(5.0 ~7.0)及其添加量(5%~30%)、酶添加量(10 ~ 50U/g)和反应温度(30 ~50℃)对rProROL脂肪酶(recombinant Rhizopus oryzae lipase with prosequence,rProROL)催化大豆油水解的影响,并基于反应条件假设该酶促反应遵循一级反应,建立了酶催化大豆油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AG)水解反应的半经验动力学模型(Hr=Hri×(1-e-kt)+ Hr),并通过规划求解得到了不同反应条件下的方程系数.结果显示,通过对比TAG水解率的实验实测值与由动力学方程计算的预测值,两者的相关系数高达0.9991,验证了该反应符合一级反应;不同反应条件对方程系数(k、Hri、Hr)的影响程度各不同,反映了该酶催化大豆油水解过程中反应速率常数(k)及TAG水解程度的变化规律,为该酶催化大豆油水解过程优化控制提供了直接的数据支持.【期刊名称】《食品与发酵工业》【年(卷),期】2016(042)006【总页数】6页(P67-72)【关键词】rProROL脂肪酶;水解反应;反应速率常数;动力学模型【作者】覃小丽;李道明;王永华;钟金锋【作者单位】西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重庆,400715;华南理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广东广州,510640;华南理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广东广州,510640;西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重庆,400715【正文语种】中文油脂水解是脂肪酸生产的重要途径。
目前,油脂水解的方法主要有高压蒸汽裂解法、化学催化剂催化法和生物酶法。
然而,高压蒸汽水解法存在反应温度和压力高(250 ℃,70 bar)、不饱和脂肪酸容易氧化等弱点;化学法对设备要求较高,需要大量的酸对脂肪酸盐进行酸化。
大豆油精炼脂肪酶
大豆油精炼脂肪酶是一种高效的酶制剂,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化妆品等领域。
它能够催化脂肪分子的水解反应,将复杂的脂肪分解成较小的脂肪酸和甘油,从而提高食品的口感和营养价值,促进医药品的吸收和代谢,改善化妆品的质地和效果。
大豆油精炼脂肪酶的制备过程相对简单,主要包括筛选、培养、提取和纯化等步骤。
首先,从大豆油中筛选出高效的脂肪酶菌株,通过培养和发酵,使其产生大量的脂肪酶。
然后,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将脂肪酶从菌体中提取出来,经过多次纯化和精炼,得到高纯度的脂肪酶制剂。
大豆油精炼脂肪酶的应用非常广泛。
在食品工业中,它可以用于乳制品、肉制品、油脂制品等的加工过程中,改善产品的质地、口感和营养价值。
在医药领域,它可以用于制备脂肪酸甘油酯类药物,促进药物的吸收和代谢。
在化妆品行业中,它可以用于制备乳液、霜、膏等产品,改善产品的质地和效果。
大豆油精炼脂肪酶的优点在于其高效、安全、环保。
相比传统的化学方法,它不需要高温高压、有毒有害的化学试剂,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没有负面影响。
同时,它的催化效率高,反应速度快,可以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大豆油精炼脂肪酶是一种非常有价值的酶制剂,具有广泛的应用前
景。
随着人们对健康和环保的重视,它将会在食品、医药、化妆品等领域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