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油连续精炼工艺实践
- 格式:doc
- 大小:33.00 KB
- 文档页数:5
大豆油精炼加工工艺原料:浸出毛油,产品:一级油。
1. 完整工艺流程方框图:2.工艺原理与参数2.1脱胶、中和工段:2.1.1工艺流程图:油脚 碱液 磷酸(或水) 毛油 过滤 混合 加热 离心分离 酸化反应 (或水化反应) 混合 中和反应 加热离心分离 混合 水洗滞留 离心分离 真空干燥碱炼油 皂脚水洗废水 水、磷酸 油脚 碱液 磷酸(或水) 毛油 过滤混合 加热 离心分离 酸化反应 (或水化反应) 混合 中和反应加热 离心分离 混合 水洗滞留 离心分离 真空干燥 碱炼油 皂脚 水洗废水 水、磷酸 真空白土 加热 脱色反应 脱色过滤 精滤 脱色油 废白土 真空 油-油节能换热终温加热 脱臭 脂肪酸捕集冷却 精滤 一级油2.1.2工艺设备及原理大豆毛油经过滤、除杂后由泵送入生产线,经加热器加热至一定温度后进入混合器。
在混和器中,毛油与一定比例的磷酸溶液(或水)充分混合,随后进入延时罐进一步调质,油中的非水化磷脂转化为水化磷脂,然后进入脱胶离心机中进行分离,分离出油脚进入暂存罐中暂存。
酸化后的油(或脱胶油)进入混和器,与一定比例的碱液混合,使游离脂肪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钠皂,再进入延时反应罐充分反应,随后经泵送至加热器加热至一定温度,然后进入脱皂离心机中进行油皂分离,分离出皂脚进入皂脚罐中暂存。
脱皂后的油进入混和器中与一定比例的热水混合,同时添加少量的磷酸溶液(或柠檬酸水溶液),用于鳌和金属离子,利于去除残皂等杂质。
随后进入延时反应罐充分反应,再进入水洗离心机进行水洗分离,以去除残留皂脚等杂质。
水洗后的油最后进入真空干燥器中去除水分及其它挥发性物质,由泵输送至脱色工段。
2.1.3工艺参数●酸法脱胶工艺:100%磷酸(浓度75~85%)加入油量0.05~0.2 %100%柠檬酸(浓度~50%)加入油量0.05~0.2 %酸脱胶不仅对除去非水化磷脂,降低金属离子含量有利,而且对碱炼水洗除去油脂中含皂含量也有很大的益处。
大豆油精炼设备详细工艺流程
一、原料处理
1.清洗:将大豆原料放入清洗机中进行清洗,去除表面的杂质和污垢。
2.脱水:将清洗过的大豆进入脱水机中进行脱水,去除大豆表面的水分。
3.磨皮:将脱水后的大豆进入磨皮机中进行磨皮,去除大豆表皮。
二、脱蜡
1.脱蜡槽加热:将磨皮后的大豆放入脱蜡槽,加热至80℃左右。
2.脱蜡:脱蜡槽中的大豆通过搅拌器进行搅拌,使蜡质与油分离。
3.分离:利用离心分离机将脱蜡后的大豆和蜡质分离。
三、脱酸
1.酸碱处理:将脱酸槽中的大豆油用碱溶液中和,使酸性物质中和为
中性。
2.脱酸:将中和后的大豆油进入脱酸槽,通过泡蚀、煮沸、抽剂等方
式去除大豆油中的酸性物质。
3.脱酸剂回收:将抽剂中的酸性物质进行分离和回收利用,减少浪费。
四、脱臭
1.脱臭塔加热:将脱酸后的大豆油加热至240℃左右。
2.蒸汽进料:将加热后的大豆油通过蒸汽进料管进入脱臭塔。
3.去除杂质:在脱臭塔中,运用物理蒸馏的原理去除大豆油中的杂质
和异味。
4.冷凝回收:蒸馏的杂质和异味通过冷凝器进行冷凝,回收回油槽。
五、成油
1.过滤:将回收的大豆油通过滤油机进行过滤,去除残留的杂质和固
体颗粒。
2.包装:将过滤后的大豆油进行包装,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不同规格的
包装容器。
以上就是大豆油精炼设备的主要工艺流程,通过这些步骤可以将原料
中的杂质和有害物质去除,提高大豆油的质量。
当然,在实际生产过程中,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
大豆油精炼加工工艺原料:浸出毛油,产品:一级油。
1. 完整工艺流程方框图:2.工艺原理与参数2.1脱胶、中和工段:2.1.1工艺流程图:油脚 碱液 磷酸(或水) 毛油 过滤 混合 加热 离心分离 酸化反应 (或水化反应) 混合 中和反应 加热离心分离 混合 水洗滞留 离心分离 真空干燥碱炼油 皂脚水洗废水 水、磷酸 油脚 碱液 磷酸(或水) 毛油 过滤混合 加热 离心分离 酸化反应 (或水化反应) 混合 中和反应加热 离心分离 混合 水洗滞留 离心分离 真空干燥 碱炼油 皂脚 水洗废水 水、磷酸 真空白土 加热 脱色反应 脱色过滤 精滤 脱色油 废白土 真空 油-油节能换热终温加热 脱臭 脂肪酸捕集冷却 精滤 一级油2.1.2工艺设备及原理大豆毛油经过滤、除杂后由泵送入生产线,经加热器加热至一定温度后进入混合器。
在混和器中,毛油与一定比例的磷酸溶液(或水)充分混合,随后进入延时罐进一步调质,油中的非水化磷脂转化为水化磷脂,然后进入脱胶离心机中进行分离,分离出油脚进入暂存罐中暂存。
酸化后的油(或脱胶油)进入混和器,与一定比例的碱液混合,使游离脂肪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钠皂,再进入延时反应罐充分反应,随后经泵送至加热器加热至一定温度,然后进入脱皂离心机中进行油皂分离,分离出皂脚进入皂脚罐中暂存。
脱皂后的油进入混和器中与一定比例的热水混合,同时添加少量的磷酸溶液(或柠檬酸水溶液),用于鳌和金属离子,利于去除残皂等杂质。
随后进入延时反应罐充分反应,再进入水洗离心机进行水洗分离,以去除残留皂脚等杂质。
水洗后的油最后进入真空干燥器中去除水分及其它挥发性物质,由泵输送至脱色工段。
2.1.3工艺参数●酸法脱胶工艺:100%磷酸(浓度75~85%)加入油量0.05~0.2 %100%柠檬酸(浓度~50%)加入油量0.05~0.2 %酸脱胶不仅对除去非水化磷脂,降低金属离子含量有利,而且对碱炼水洗除去油脂中含皂含量也有很大的益处。
大豆油精炼设备详细工艺流程1.去酸:大豆油中的酸性物质会影响其品质和稳定性,因此需要使用去酸设备将酸性物质去除。
去酸设备通常包括酸水洗涤机和酸烃分离器。
首先,将酸性物质溶解在酸水中,然后使用酸烃分离器将酸性物质与油分离出来。
2.去脱色:大豆油中的色素和杂质会影响其外观和品质,因此需要使用去脱色设备将其去除。
去脱色设备通常包括脱色罐和滤油机。
首先,将活性白土或活性炭加入脱色罐中,然后将大豆油通过脱色罐,使其与活性白土或活性炭接触,以吸附其中的色素和杂质。
最后,通过滤油机对去除后的油进行过滤,以去除脱色剂残留和微小的杂质。
3.去异味:大豆油中的异味会影响其口感和品质,因此需要使用去异味设备将其去除。
去异味设备通常包括蒸发器和吸附塔。
首先,将大豆油加热至蒸发器中,使其蒸发并与蒸发器底层的异味物质分离。
然后,将蒸发后的气体通过吸附塔,使异味物质被吸附,并达到去异味的效果。
4.去酸价:大豆油中的酸酐会影响其稳定性和储存期限,因此需要使用去酸价设备将其去除。
去酸价设备通常包括脱酸塔和混合器。
首先,将大豆油加热至适当的温度,然后将其与一定量的碱液加入脱酸塔中,进行中和反应。
中和后的油和碱液混合物经过沉淀分离,得到去除了酸酐的油。
5.去溶剂残留:在大豆油的提取过程中,可能使用有机溶剂进行油的萃取,因此需要使用去溶剂残留设备将其中的溶剂残留去除。
常用的去溶剂残留设备是蒸发器和净化塔。
将大豆油加热至蒸发器中,进行蒸发,使其中的有机溶剂蒸发出来。
然后,将蒸发后的气体通过净化塔,使溶剂被吸附,从而去除溶剂残留。
6.喷香:为了使大豆油具有更好的香气和口感,可以在最后的工艺步骤中进行喷香。
喷香通常是将香料油或天然香料添加到大豆油中,使其与香料接触,从而使油获得良好的香气。
以上是大豆油精炼设备的详细工艺流程。
通过这些工艺步骤,可以去除大豆油中的杂质和不良成分,使其更加纯净、健康、稳定。
大豆油精炼设备详细工艺流程郑州宏日机械设备有限公司专业从事各种植物油、动物油制油设备,精油和色素提取设备的生产制造,对各类油脂设备加工具有丰富的经验,今天宏日机械为大家详细介绍大豆油精炼设备的具体操作步骤!大豆油加工设备对大豆油进行精炼处理的时候,工艺流程包括过滤、水化脱胶、碱炼脱酸、脱色、脱臭几个环节。
大豆油精炼设备过滤:过滤是将大豆油毛油里面的一些固体杂质过滤掉,通过过滤环节处理,可以将毛油中的固体杂质去除干净,为后续环节的处理做好准备。
大豆油精炼设备水化脱胶:这个环节的目的是去除油脂中的胶质成分,胶质成分如果不去除,第一会影响油脂的品质,第二会严重影响后续各项处理的处理效果。
大豆油精炼设备碱炼脱酸:碱炼脱酸的目的是去除油脂中的酸性成分,采用的方法就是添加碱来使酸碱发生反应,再去除反应的产物。
过滤、脱胶、脱酸这三个环节环环相扣,最大化去除了油脂中的杂质。
大豆油精炼设备脱色:脱色环节采用活性炭和活性白土作为吸附剂,对油脂中的色素成分进行吸附。
这个环节的目的是为了使大豆油的色泽更加通透,提高油脂的品质。
但是这个环节会给大豆油留下白土的腥气,不过在脱臭环节会进行处理。
大豆油精炼设备脱臭:脱臭环节是大豆油处理的最后一步,这个环节通过脱臭罐将臭味物质蒸馏除去,使大豆油没有异味。
脱胶是大豆油精炼设备操作的第一步,脱胶工艺仅包含由毛油的水化,一些杂质如:磷脂、胶质与蛋白质在无水时溶解在油中,一旦水化就不能溶于油,这就是水化脱胶的原理,然而,水化后仍有部分胶质在油中,这就需要对其酸化处理来除去。
总体来说,大豆油精炼设备比精炼厂更多地用到水化脱胶,只有很小油脚在中间贮罐里积淀。
脱胶后的水相可以在粕的蒸脱中再利用,而磷脂具有优秀的商业价值,可以分别干燥。
大豆油加工设备碱炼中和此操作是用烧碱中和油中的游离脂肪酸,使之皂化. 游离酸皂化后就不再溶于水,因而能被沉析或离心分离。
除去游离酸后,中和还不能完成,因为本阶段还须去除非水化磷脂。
大豆油油精炼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大豆油的提取和精炼过程,掌握相关的化学和生物知识。
2. 学生能够描述油脂精炼的不同方法及其优缺点,并了解大豆油精炼的工业应用。
3. 学生能够掌握大豆油的理化性质,以及其在食品和工业中的应用。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实验技能,进行简单的油脂提取和精炼操作。
2. 学生能够通过数据分析和实验结果,评价油脂精炼的效果。
3. 学生能够运用批判性思维,对大豆油精炼过程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估。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食品工业和化学工程领域的兴趣,激发探索科学技术的热情。
2. 学生意识到科技在解决食品安全和营养问题中的重要性,增强社会责任感。
3.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认识到团队合作在科学研究中的价值。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设计针对高中年级学生,他们在前期课程中已具备基础的化学和生物知识。
课程性质为实验科学,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活动。
教学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数据分析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大豆油提取原理及方法:- 油脂的分布和组成- 大豆中油脂的提取过程- 常见提取方法(如压榨法、溶剂萃取法)及原理2. 油脂精炼技术:- 大豆油精炼的目的和意义- 精炼过程包括脱胶、脱酸、脱色、脱臭等步骤- 精炼方法及其优缺点对比3. 大豆油的理化性质与用途:- 大豆油的化学成分和营养价值- 大豆油的理化性质(如熔点、氧化稳定性等)- 大豆油在食品、化妆品和工业领域的应用4. 实践操作:- 油脂提取实验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油脂精炼实验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实验数据分析与处理5. 环境影响与可持续发展:- 大豆油精炼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和废物处理- 环保型精炼技术的探讨- 可持续发展在油脂精炼工业中的应用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和教材章节进行安排,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教学进度按照以下顺序展开:首先介绍大豆油提取原理及方法,接着讲解油脂精炼技术,然后分析大豆油的理化性质与用途,紧接着进行实践操作,最后探讨环境影响与可持续发展。
大豆油的生产工艺咱先来说说大豆油的原料大豆。
大豆得是饱满的、品质好的才行。
这大豆的来源可广泛啦,有很多地方都种植大豆。
农民伯伯辛辛苦苦把大豆种出来,就像照顾自己的孩子一样,精心呵护着每一株大豆苗,盼着它们茁壮成长,这样才能收获满满的大豆。
有了大豆之后呀,就开始生产大豆油啦。
大豆首先要进行清理,把那些杂质呀,比如说混在里面的小石子、干瘪的豆粒都给挑出来。
这就好比给大豆洗个澡,让干净的大豆进入下一个工序。
接着就是轧胚这个步骤。
把大豆轧成薄片,这个时候的大豆就像是被压成了扁扁的小饼一样,可有趣了。
这一步很关键呢,轧得好不好直接影响后面出油的情况。
然后就是蒸炒啦。
把轧好的胚放到锅里蒸炒,就像炒菜一样,不过这个时候是大规模的操作。
这一炒呀,大豆的香味就开始慢慢散发出来了,整个厂房里都弥漫着一种浓浓的豆香,可诱人了。
再之后就是压榨啦。
用机器给大豆施加压力,把油从大豆里挤出来。
你可以想象一下,就像用力挤海绵里的水一样,油就从大豆这个“海绵”里被挤出来了。
刚榨出来的油还有点浑浊呢,但是已经能看出油的样子了。
还有一种方法是浸出。
就是用有机溶剂把大豆里剩余的油再提取出来。
这个过程就像是给大豆做一个深度清洁,把藏在里面的油都给找出来。
最后得到的油呀,还得进行精炼。
精炼就像是给大豆油做个美容,把里面的一些不好的东西去掉,让油变得更清澈、更纯净,没有那些怪味道。
这样,一瓶瓶美味又健康的大豆油就可以进入市场,摆到超市的货架上,然后被咱们老百姓买回家,用来做各种各样的美食啦。
无论是炒菜、炸东西还是做凉拌菜,大豆油都能发挥它的作用,给咱的饭菜增添香味。
这大豆油的生产工艺啊,每一步都充满了学问,也凝聚着很多人的心血呢。
大豆油连续精炼工艺实践
摘要: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进步,对于生活质量的要求也逐渐增高,植物油的日常消费量也随之大幅上升。
大豆油一直是我们日常饮食中不可或缺的必需品,人们对于其品质要求也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改善而越来越关注,这就对我国油脂精炼工业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促进了大豆油精炼工艺的进步,保证优质大豆油的生产。
一般来说,大豆油油脂精炼生产工艺的基本原则是以最低的成本提高油脂的精炼率,生产出最高品质的产品。
本文根据现阶段我国大豆油的发展状况和需求,在传统大豆油精炼工艺的基础上结合前人研究,分析连续精炼工艺的实践技术,以供参考。
关键词:大豆油;生产;精炼;工艺
一、连续精炼大豆油的工艺
大豆制油一般生产流程是将原油先通过过滤,然后进行脱胶、脱酸工艺,最后去除腥臭味而成的优质成品油。
原油也称作毛油,是指从浸出或者压榨工序中由大豆中提取的含有不宜食用的某些杂质油脂,其主要成分为中性油和杂质,中性油即为甘油三酯肪酸脂的混合物,而杂质根据其类别、性质与状态等分为机械性、脂溶性与水溶性三种非甘油酯物质。
以上原油经过一系列的加工和连续精炼,最后制成优质的成品油,供人们餐桌上食用。
1、油脂精炼的目的和方法
优质大豆油生产的主要环节就是油脂精炼的过程,所谓油脂精炼即是对原油进行精制提炼,去除原油中对成品大豆油质量有影响、对
人们身体带来伤害的有害杂质,精益求精,提炼出质量上乘的大豆油。
大豆原油中存在很多杂质,一般可以分为有害和有益两种,油脂精炼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不同程序得到符合一定质量标准的成品油,以确保人们生活不同需求和食用安全。
去除杂质并不是将原油中所有杂质去掉,而是将其中对于油脂精炼以及贮存有害无益的棉酚、粘液、水分等物质去除,根据不同的需求将杂质分离,保留对油脂精炼有益的物质,才能经过连续精炼工艺制成适合不同人群需求的优质大豆油。
一般来说,对于油脂精炼的方法,根据选用原料的差异,以及操作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机械精炼法、化学精炼法和物理化学精炼法。
这三种方式看似单独存在,实际操作时却不能完全分开,油脂精炼过程单一的运用机械操作时,在某种程度上会对原油产生化学或者物理化学的催化作用,例如,化学精炼法中的中和游离脂肪酸的方式在其操作中就会出现物理化学过程,因此,可以说三种方式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不能强制界定。
对于油脂精炼是比较灵活的性的工作,在操作时要时刻关注油脂的变化,根据不同的需求和目的,在适当的技术条件与经济条件下,采用适合自身油脂精炼的工艺方式,制取优质大豆油。
2、大豆油油脂精炼工艺
第一步,是对于原油中的残溶及色素的脱离工艺。
原油中的杂质较多或者酸值过高,在生产过程中就会产生过分的原料消耗,增加生产成本,对于成油的质量也存在着负面的影响。
在我国,中小制油企业为了能够彻底的去除原油残溶,在进出车间采用尽最大可能提高汽
提塔的蒸发温度,但是此部分的运作会造成油脂颜色加深,对于大豆油的成色有一定影响。
因此在去除原油残溶的同时,还要通过专业的工艺将加深的色素彻底脱除。
这种色素一旦保留在后续工艺操作中,就很难被根除,所以去除残溶过程中,保证原油残溶符合标准的前提下,可以对蒸发温度等进行合理的安排,适当的降低蒸发以及气提的温度,确保脱除过程发生色素和磷脂变性,科学的应用工艺为脱胶碱炼提出质量优秀的原料油,促进连续简练技术的进行。
然后是对原有的贮存方式的研究。
对于原油来说,经过浸出车间的工序后,无论是否进行脱胶程序都要在较低的温度下进行贮藏保存,以防止其在高温的情况下氧化,对原料油质量造成影响。
一般温度要低于50℃,才能保证原油色素不会加深,酸值在正常区间内,为以后的精炼工艺做良好的准备,减少了工艺的复杂性,减少了不必要的消耗,并且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成本。
对于东北地区的油脂精炼,由于气候的特殊性以及原料的生产不同,就要根据不同的状况对原材料进行合理的保存,能够保证新鲜的原油贮存时间更长一些,一般在贮存期内,新鲜原油中的粕末等杂质胶团化,非水化磷脂向水化磷脂转化趋势明显,有利于脱胶的絮凝和分离去除。
加工经过后熟贮存的原油,脱胶会更彻底,大豆油的质量更好,香味也比较浓郁,深受人们喜爱。
二、油脂精炼过程应该注意的问题
1、取样化验
原油中的杂质不同,对于大豆油成分和质量的影响也就不同,当
然对于生产工艺的要求也就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在原油进行精炼工艺前一定要进行取样化验的程序。
根据其杂质的含量、酸值大小、含磷量以及色素成分的不同进行必要的数据检测,然后利用科学合理的操作进行精炼工艺,同时,在整个生产过程中要根据油脂不同时期的变化及时的对其进行调整,这一点对于人员技术的要求也就特别严格。
2、保证油量基本稳定
在油脂精炼车间程序上必须保证加工油量的基本稳定,这样才能精确的控制酸碱的加入量,以免过多或过少对精炼工艺造成不良的影响。
一般来说,在很多企业的加工过程中,酸碱的添加量大部分是估计数值,因此要特别注意,掌握扎实的精炼技术,适当用量要以分离皂脚后油品酸值和皂脚质量而定。
另外,在操作时,要时刻注意观察离心机的分离效果,不能忽略温度等方面的调节,通过背压、排渣时间和冲洗水量的调整,分离界面的调节,来控制离心机的正常工作,这样才能事半功倍,为优质大豆油的生产做足准备。
3、脱胶、洗涤干燥工艺
在现在很多生产厂家的精炼工艺中,最容易忽略的就是脱胶过程中以及洗涤之后的干燥工艺,并且对于干燥机器设备的配置也明显不足,这也对成品大豆油的质量有很多的影响。
对于油脂的加热没有达到一定的标准,干燥不够彻底,在脱色的过程中就会将死活性白土的吸附能力,达不到应有的作用从而污染真空系统,起沫现象比较严重,因此要保证合格的干燥效果,就一定要有足够的干燥时间和温度。
4、脱色工艺活性白土的选择
在脱色精炼工艺中,活性白土的选择是至关重要的,在成本控制在较低范围内的基础上,还要综合考虑白土的质量、活性度、过滤性能和废白土残油率。
一般我们不建议选用活性炭作为油脂精炼的吸附剂,活性炭的使用会对油脂造成相当程度上的价值损耗,它的多孔性,会大大增加吸附剂中油的残留量。
因此,在进行精炼设备的设计与配置上,脱色塔就要选择机械性的搅拌设备,这样就减少了蒸汽搅拌带来的蒸汽损耗,减少的优质精炼的不确定性,设计选型时脱色塔一定要足够大,不但要保证油的脱色吸附时间,还要为过滤机的回油提供一定的贮存空间,必要时可设置为多层结构,这样才能进一步保证了油脂质量,促进生产出优质的大豆油。
参考文献:
1、张玉军,阎向阳,马雪平,艾宏韬;进口油脂加氢催化剂氢化性能
的研究[J];日用化学工业;2002年
2、顾丹;大豆脂肪氧合酶催化合成氢过氧化油脂[D];江南大
学;2009年
3、李昌;新型油脂浸出溶剂的筛选[D];江南大学;200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