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关于哲学观的学说
- 格式:ppt
- 大小:690.00 KB
- 文档页数:25
高中政治必修四哲学复习知识点汇总前三个单元1.1什么是哲学?哲学的产生?哲学的作用?含义:哲学就是智慧之学或追求智慧之学。
产生:(1)哲学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2)哲学起源于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对宇宙、人生的追问和思考。
作用:哲学与我们的省后、与我们置身于其中的自然和社会密切相关,总是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1.2哲学的实质和发展?(第四页相关链接小字部分的)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精神生活的构成部分,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
因此,哲学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会随着时代和社会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发展。
1.3哲学的差异(第四页相关链接小字部分的)面对一定时代的社会生活,哲学家可以反映它的这一方面,也可以反映它的那一方面;可能正确地或比较正确地反映,也可能不那么正确地乃至歪曲、错误地反映。
1.4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区别:(1)含义不同: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哲学从本义上讲就是智慧之学。
(2)形成不同:世界观是自发形成的;哲学是哲学家自觉研究的成果。
(3)特点不同:世界观人人都有,是零散的、不自觉的、简单化的;哲学并非人人都有,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联系:(1)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2)哲学和世界观的研究对象是整个世界,都是关于整个世界最普遍、最一般的问题。
1.5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一般说来,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不存在脱离世界观的方法论,也不存在脱离方法论的世界观。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1.6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区别:具体科学解释的是自然、社会和思维某个领域的规律,哲学则对起进行概括和升华,从过年中抽象出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
联系: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发展。
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1.7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关于《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的思考题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思考题一、哲学批判的基本思想。
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教案一、关于世界观的学说(第四课时)(一)、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课堂探究:人人都有自己的世界观。
但并非人人都是哲学家.这是为什么呢?◇探究提示: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世界观是自发的、朴素的.人人都有。
而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要靠不断的学习、思考、实践才能掌握。
1、哲学的含义哲学就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
所以要了解哲学的含义.就必须首先理解世界观的含义。
理解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
◇课堂练习:哲学( )A、是关于世界观的科学B、就是世界观C、都是正确的D、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答案:D解析:哲学有正确与错误、科学与非科学之分.A、C两项认为哲学是科学的、正确的不妥。
B项把哲学与世界观等同了.是错误的。
2、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1)、二者的区别。
①含义不同: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哲学则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
②世界观人人都有.但一般人自发形成的世界观还不等于哲学。
哲学是哲学家依据一定的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把不自觉的、不系统的世界观加以理论化、系统化而形成的思想体系。
它同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产生的零散的不自觉的世界观,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因此,我们既反对把哲学简单化。
把零散的、不自觉的世界观当做哲学学说,也反对把哲学神秘化.认为哲学只是哲学家的事情。
◇补充:掌握世界观的概念应明确:“整个世界”包括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堆三部分,而不是世界某一部分;总的观点、根本看法”不是对某类事物的观点.不是零散的具体的看法(如:小王早上5点起床”就不是世界现。
);世界现人人都有,但有科学扣非科学之分(如:“存在即被感知”就是错误的世界砚)。
(2)二者的联系。
哲学以世界观为内容。
世界观以哲学为最高表现。
哲学与世界现的研究对象都是整个世界。
世界现所涉及的问题.是关于整个世界的最普遍、最一般的问题。
如世界的本质是什么,是物质还是精神。
第2课时关于世界观的学说对应学生用书P3一、选择题1.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下列属于世界观的有( )①逆来顺受②量力而为③人定胜天④看破红尘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④答案 C解析①②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指导方法,属于方法论。
③④是关于世界是什么、怎么样的观点,属于世界观。
2.人人都有自己的世界观,但并非人人都是哲学家。
就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分别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其中正确的是( ) A.甲:一般人的世界观是自发的、零散的B.乙:一般人的世界观与哲学没有关系C.丙:哲学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D.丁:一般人的世界观对实践不起作用答案 A解析世界观人人都有,但一般人自发形成的世界观是零散的,这样的世界观不等于哲学,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才是哲学,A正确。
哲学与一般人的世界观既有联系,又有区别,B错误。
C强调的是哲学的产生,不是原因,与题意不符。
D错误,任何人的世界观都会影响实践。
3.有学者认为:“历史地看,哲学和世界观其实是一回事,所有的重要哲学归根到底都是一种世界观。
因此,世界观和哲学可以相互替代。
”这种观点( ) A.是正确的,经哲学家整理的世界观就是哲学B.是片面的,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C.是片面的,哲学是零散的、不自觉的世界观D.是正确的,人们自发形成的世界观就是哲学答案 B解析哲学是哲学家依据一定的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把不自觉的、不系统的世界观加以系统化、理论化而形成的思想体系。
世界观与哲学不能相互替代,由此可知,B对材料中的观点认识正确。
A、C、D说法均错误,故排除。
4.著名漫画家孙元伟表示:“在儿童漫画中,我把世界观排在第一位,要给孩子正确的世界观,让他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
”这是因为( ) A.世界观是人们对自然界的根本观点B.世界观是人们自发形成的哲学理论体系C.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D.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答案 C解析漫画家孙元伟这句话强调了要重视培育儿童正确的世界观,C强调了世界观的重要性,符合题意。
答卷时应注意事项1、拿到试卷,要认真仔细的先填好自己的考生信息。
2、拿到试卷不要提笔就写,先大致的浏览一遍,有多少大题,每个大题里有几个小题,有什么题型,哪些容易,哪些难,做到心里有底;3、审题,每个题目都要多读几遍,不仅要读大题,还要读小题,不放过每一个字,遇到暂时弄不懂题意的题目,手指点读,多读几遍题目,就能理解题意了;容易混乱的地方也应该多读几遍,比如从小到大,从左到右这样的题;4、每个题目做完了以后,把自己的手从试卷上完全移开,好好的看看有没有被自己的手臂挡住而遗漏的题;试卷第1页和第2页上下衔接的地方一定要注意,仔细看看有没有遗漏的小题;5、中途遇到真的解决不了的难题,注意安排好时间,先把后面会做的做完,再来重新读题,结合平时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解答难题;一定要镇定,不能因此慌了手脚,影响下面的答题;6、卷面要清洁,字迹要清工整,非常重要;7、做完的试卷要检查,这样可以发现刚才可能留下的错误或是可以检查是否有漏题,检查的时候,用手指点读题目,不要管自己的答案,重新分析题意,所有计算题重新计算,判断题重新判断,填空题重新填空,之后把检查的结果与先前做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亲爱的小朋友,你们好!经过两个月的学习,你们一定有不小的收获吧,用你的自信和智慧,认真答题,相信你一定会闯关成功。
相信你是最棒的!1.1 追求智慧的学问课后培优练训练点一哲学的起源1.柏拉图说:“惊讶,这尤其是哲学家的一种情绪。
除此之外,哲学没有别的开端。
”这反映了哲学( )A.源于寓言故事B.源于哲学家们的头脑C.源于人们的好奇心D.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答案]D解析:哲学源于生活,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D正确。
哲学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而不是寓言故事、哲学家们的头脑和人们的好奇心, A、B.C错误.2.恩格斯说:"人在怎样的程度上学会改变自然界,人的智力就在怎样的程度上发展起来。
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1,哲学是什么1.1其定义就一直存在争议。
因为,哲学史上的哲学家们各自心中都有一个对哲学的独特定义与理解。
1.2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与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具有阶级性与意识形态性。
1.2.1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1.2.1.1世界观,又称宇宙观,是人们对生活于其中的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根本观点、看法。
1.2.1.2世界观人皆有之,且有不同。
1.2.1.3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与一般人的世界观对比一般人的世界观不同于哲学的世界观。
一般人的世界观往往是自发、不自觉形成的,是对其自身、人、社会与自然等世界某一方面的零散认识,缺乏系统性与理论论证。
而哲学的世界观是自觉形成的,是哲学家、思想家对其自身、人、社会与自然等世界深层次的一般性的认识,是通过一系列概念、范畴系统论证而形成的思想体系,是以总体方式把握人与世界关系的理论体系。
1.2.1.4哲学世界观绝不是一个简单的在世界之外的世界观,它包括并决定历史观与人生观,人生观则是世界观和历史观的现实表现,它们之间存在有机联系、相互影响与相互作用的关系。
1.2.1.5方法论,是关于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方法的学说和理论。
不同于一般科学方法论、具体科学方法论,哲学方法论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最一般方法的理论体系,是在一般科学方法论、具体科学方法论基础上概括总结出来的,对一般科学方法论、具体科学方法论具有指导作用。
1.2.1.6一般说来,世界观与方法论是统一的,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世界观主要解决世界“是什么”的问题,方法论主要解决“怎么办”的问题。
1.2.2哲学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与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1.2.2.1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其区别在于,它们的研究对象是不同的。
具体科学的研究对象是物质世界某一领域、某一方面、某一层次的特殊本质及其规律,不能从总体上把握世界。
古代儒家与道家哲学思想的比较分析引言儒家与道家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两股哲学思潮,对中国社会和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将对古代儒家与道家的哲学思想进行比较分析,探讨它们的核心理念、价值观和实践方式。
1. 儒家哲学思想儒家是由孔子(孔夫子)创立并发展壮大的一门学说。
儒家强调人际关系、仁爱和礼仪等方面的重要性。
1.1 核心理念:仁、礼、诚•仁:指人们应当用心地关心他人,建立友善和谐的人际关系。
•礼:强调遵循传统的礼节规范,以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
•诚:指待人坦诚真挚,具备道德品质。
1.2 价值观:九德、六艺•九德:包括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恭俭去奢。
•六艺:尊敬祖先、孝敬父母、守节而道、亲和世间、秩序恭行、内容体实。
1.3 实践方式•教育:注重培养人们的品德和修养,以塑造良好的社会公民为目标。
•社会治理:通过礼仪规范和行为准则来维护社会秩序。
•家庭伦理:注重家庭中的亲情关系和家族纪律。
2. 道家哲学思想道家是以老子(李耳)与庄子(庄周)为代表的哲学思想流派。
道家主张自然无为而治,追求安宁从容、无欲无辜的生活方式。
2.1 核心理念:无为而治、自然之道•无为而治:强调不作为,通过顺应自然的方式来实现社会秩序。
•自然之道:倡导人们顺应自然,遵循大道,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自在。
2.2 价值观:谦逊、简约•谦逊:认识到人类在宇宙中微小的地位,对待事物要保持谦虚态度。
•简约:追求简朴的生活方式,远离物欲和功利心。
2.3 实践方式•内修身心:注重培养个人的内在品质,以达到心灵的平静。
•如水般柔韧:倡导人们像水一样适应变化、顺应自然。
3. 比较分析儒家和道家虽有一些相似之处,但也存在显著差异。
3.1 观念对比•儒家:注重社会道德秩序,强调人际关系和礼仪规范。
•道家:追求自由无为、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在。
3.2 务实与超越•儒家:重视对社会现实的改良,强调在现实中实践仁爱和礼义。
•道家:强调超脱俗世,关注灵魂和内心的成长。
3.3 社会角色定位•儒家:关注社会中不同角色的责任与义务,如孝顺父母、尊敬师长等。
自然辩证法导论“自然界的一切归根到底是辩证地而不是形而上学地发生的”、“辩证法的规律是自然界的实在的发展规律,因而对于理论自然科学也是有效的”。
——恩格斯哲学是什么●哲学开始于仰望天穹。
●哲学就是爱智慧,思想是智慧,反思是爱智慧。
●哲学是对真、善、美的反思; ●知识总是有限的,所以可以占有;而智慧总是无限的,因此只能热爱。
●康德说:世界上最使人惊奇和敬畏的东西是……何谓自然1.古代:自然是一种浑沌的东西,天人的集合体。
“天人合一。
” 1.中古:上帝至高无上,自然与人一样是上帝的创造物。
●近代:上帝死了,自然成了单纯的机械物。
● 马克思:一切存在物的总和、人的活动的环境、人的活动的与生存的要素何谓辩证法1.辩证法源自于古希腊,本意是辩论,后引申为辩论的艺术、方法。
2.辩证法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科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与形而上学相对)3.关于普遍联系和发展的哲学学说。
用联系的、发展的从而是全面的观点来看世界的。
何谓人马克思:“人是劳动的产物” “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席勒:“人是感性和理性的统一体”。
亚里士多德:“人是政治动物”。
兰德曼:“人是文化的存在物,人创造了文化,同样文化也创造着人”。
富兰克林:“人是会制造工具的动物”。
何谓自然辩证法是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改造自然界的根本观点和思维方式;是关于自然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们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学问。
1、自然观:自然界中最一般的问题。
如自然界的存在方式、运动方式2、科学认识的一般特征和科学活动的一般过程,科学研究活动中所采用的方法、原则等。
3、3、从价值论角度研究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历史作用,一般社会条件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
自然观是人们关于自然的总体看法。
它既是人类认识自然与改造自然的概括和总结,又是指导人们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1 自然观的历史演变1.1 古代自然观● 1.2 中世纪宗教神学的自然观● 1.3 近代前期的科学技术与机械论自然观1.1 古代自然观● 1.1.1 原始宗教自然观● 1.1.2 古希腊罗马时期的自然哲学● 1.1.3 中国古代自然观简介● 1.1.4 古代朴素自然观的特点与局限性1.1.1 原始宗教自然原始技术发明---人类力量与才能凸现生产水平低无科学----原始宗教自然观(万物有灵论)1.1.2 古希腊罗马时期的自然哲学●伊奥尼亚时期(800BC. ~530BC. )●雅典时期(530BC. ~332BC. )●希腊化时期(332BC. ~31BC. )(亚历山大时期)●罗马时期(31BC.~)1.1.2 古希腊罗马时期的自然哲学●1、关于世界的本原(朴素的元素说)●2、关于物质结构问题(古原子论)●3、关于宇宙结构1、关于世界的本原(朴素的元素说)●泰勒斯(Thales,624BC.~547BC.):“水”●阿那克西米尼(Anaximenes,585BC.~528BC.):“气”●赫拉克里特(Heracllitus,540BC.~475BC.):“火”●毕达哥拉斯(Pythagoras,580BC.-500BC.):数●亚里士多德(Aristotle,384BC.~322BC.):“四元素说”(土、水、气、火)泰勒斯●“科学之祖”,古希腊第一个自然科学家和哲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