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小学数学学科教师专业技能调研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98.50 KB
- 文档页数:6
小学数学教师专业技能考试试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六页,七个大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请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
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一、填空。
(每空1分,共30分)1、《数学课程标准》明确了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目标,并从知识与技能、、、等四个方面作出了进一步的阐述。
2、在各个学段中,《数学课程标准》安排了“”、“”、“”、“”四个学习领域。
3、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和合作者。
4、《数学课程标准》倡导的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有、、。
5、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的出发点是促进学生、、的发展。
6、课程内容的学习,强调学生的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的数感、、空间观念、,以及与推理能力。
7、1个十、6个十分之一、5个千分之一组成的小数写作__________,这个小数里包含有___________个0.015。
8、在下面的横线上填数,使这列数具有某种规律。
3,5,7,,,。
这列数的规律是。
9、△△□★☆△△□★☆△△□★☆……左起第33个图形是_______;△的个数是________个时,其他三种图形一共是24个。
10、观察下面用4个正方体搭成的图形,并将相应的序号填在横线上。
从侧面看到的图形是的有_______;从上面看到的图形是有_______。
11、某校有45名教师,他们中至少有__________名教师的属相是一样的。
12、有面额为1元、2元和5元的三种人民币。
如果最多用这样的4张人民币购物,且支付后不需要找零,那么可以支付__________种不同单价商品的费用。
二、判断。
(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
每题2分,共10分)1、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
( )2、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使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 )3、教学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 )4、课程标准提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老师的教学。
小学数学教师专业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一、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的打“╳”。
(每小题2分,共24分)1.在新课程背景下,课程是教学内容和进展的总和。
(╳ )2.在新课程中,教材提供给学生的是一种学习线索,而不是惟一的结论。
(√)3.教师是既定课程的阐述者和传递者,学生是既定课程的接受者和吸收者。
这是新课程倡导的教学观。
(╳ )4.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 )5.开发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就是编写适合学生发展的新教材。
(╳ )6.在教学中,我们要抛弃一切传统的教学技术,发展现代教学技术,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 )7.在新课程中,课程评价主要是为了“选拔适合教育的儿童”,从而促进儿童的发展。
(╳ )8.在考试改革方面,纸笔测验仍然是考试的惟一方式,只有这样,才能将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 )9.教学反思是促进教师更为主动参与教育教学、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和专业发展的重要手段。
(√ )10.在新课程推进过程中,课程的建设、实施与发展将成为学校评价中的重要内容。
(√ )11.学校课程管理是指学校有权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进行总的设计。
(╳ )12.发展性评价体系中的评价改革就是考试内容和考试方式的改革。
(╳ )二、下列各题的选项中,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请把最符合题意的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每小题2分,共16分)1.本次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是(A )A.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B.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C.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D.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2.综合实践活动是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设置的课程,自小学年级开始设置,每周平均课时。
(A )A.必修 3 3 B。
必修 1 1 C.选修 3 3 D。
选修 3 43.学科中的研究性学习与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终极目的是( B)A.形成研究性学习的学习方式B.促进学生的个性健康发展C.强调学科内容的归纳和整合D.注重研究生活中的重大问题4.在新课程背景下,教育评价的根本目的是( A)A.促进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的发展B.形成新的教育评价制度C.淡化甄别与选拔的功能 D.体现最新的教育观念和课程理念5.在学校课程中,与选修课程相对应的课程是(C )A.活动课程 B.学科课程C.必修课程 D.综合课程6.关于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设置重要性的认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 )A.能够弥补单一国家课程的不足B.能够满足不同地区、学校和学生的相同需求和特点C.能够发挥地方和学校的资源优势与办学积极性D.能够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和多样化发展7.“新教材一方面关注并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另一方面也注意及时恰当地反映科学技术新成果……”这主要说明新教材(C )①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现成的结论②强调与现实生活的联系③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统一④体现了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思想A.①② B.③ ④ C.②④ D.①③④8.教师由“教书匠”转变为“教育家”的主要条件是(D )A.坚持学习课程理论和教学理论 B.认真备课,认真上课 C.经常撰写教育教学论文D.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公共知识(20分,每小题2分。
小学数学教师专业知识考试试题篇一:小学教师数学专业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小学教师数学专业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一)一、填空(每空0.5分,共20分)1、数学是研究( 数量关系 )和( 空间形式 )的科学。
2、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体现(基础性 )、(普及性 )和(发展性 )。
义务教育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全面 )、(持续 )、(和谐发展 )。
3、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
4、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数学学习的( 组织者 )、( 引导者)与(合)。
5、《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改稿)将数学教学内容分为(数与代数 )、(图形与几何 )、(统计与概率)、( 综合与实践)四大领域;将数学教学目标分为(知识与技能 )、(数学与思考)、(解决问题 )、(情感与态度)四大方面。
6、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除(接受学习 )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也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
7、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须的数学的“四基”包括(基础知识 )、(基本技能 )、(基本思想)、( 基本活动经验);“两能”包括(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8、教学中应当注意正确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面向全体学生与(关注学生个体差异 )的关系、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的关系、使用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手段多样化)的关系。
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30分)1、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的总体目标是什么?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1). 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须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
桃花源小学教师专业素养测试题(2014秋) 教师姓名:测试学科:测试得分:第一部分:《小学教师专业标准》一.填空题(20分)1.《小学教师专业标准》遵从和倡导的基本理念是(学生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终身学习)。
2.《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基本内容包括的维度有(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
3.《标准》突出小学生的生命教育,教师要重视小学生的(身心健康),要将保护小学生(生命安全)放在首位.4。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要尊重(教育教学)规律和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规律,为每一个小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
5。
在教育教学设计时,教师不但要合理制定小学生个体与集体的教育教学计划,还要合理利用教学资源,科学编写(教学方案),合理设计主题鲜明、丰富多彩的(班队活动).6.小学教师要尊重小学生的独立人格,不讽刺、挖苦、歧视小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小学生。
7。
在激励与评价的过程中,教师要灵活使用(多元)评价方式,给予小学生恰当的(评价)和(指导)。
8。
在沟通与合作方面,《标准》中明确提出小学教师要做到使用符合小学生特点的语言进行教育教学工作,(善于倾听),(和蔼可亲),与学生进行有效沟通等。
二、单项选择(20分)1、下列选项中,属于小学教师的通识性知识是( B )。
A、掌握学科课程标准B、了解中国教育基本情况C、了解多学科知识2.下列属于教师“职业理解与认识"领域的是( A).A 认同小学教师的专业性和独特性,注重自身专业发展B.关爱小学生,重视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保护中学生生命安全C.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将小学生的知识学习、能力发展与品德养成相结合3、对“师德为先”理念的理解,错误的是 ( C )。
A.热爱小学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履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B.关爱小学生,尊重小学生人格,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
C.尊重小学生权益,以小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和发挥小学生的主动性。
A.2014年教师把握学科能力竞赛试卷小学数学2014.7本试卷共五大题,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学校、姓名、考试证号等信息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相对应的位置上,并用2B铅笔认真正确填涂考试证号下方的数字;2.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上,不在答题区域内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其它笔答题;3.考生答题必须答在答题卡的答题区域上,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一律无效。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0分)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正确的答案将其序号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
1. 在四位数12□0中的方框里填数字,使它同时是2,3,5的倍数,最多有(▲)种填法.A. 2B. 3C. 4D. 50、3、6、92. 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不能围成三角形的是(▲).A. 3,8,4B. 4,9,6C. 15,20,8D. 9,15,83,8,43. 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与向左移动—位所得的两数之和为1214.222,这个小数是(▲).A. 118.82B. 119.22C. 119.82D. 120.22假设原来的数为X,10X+0.1X=10.1X=1214.222X=120.224. 782+222+2×78×22的值是(▲).A. 10000B. 1000C. 1500D. 20000原式=(78+22)2 =1002 =100005. 下面的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C6. 22014+32014的个位上的数是( ▲ ).A. 3B. 5C. 7D. 9 找规律:2n 的末尾分别是2、4、8、6、2、4、8、6…… 3n的末尾分别是3、9、7、1、3、9、7、1…… 都是4个一组,22014的末尾是4,32014的末尾是9,所以相加的末尾是3.7. 布袋里有4种不同颜色的小球,每种颜色的球至少2个,每次任意摸出2个,然后再放回去.要保证有10次所摸的结果是一样的,至少要摸( ▲ )次.A. 37B. 55C. 91D. 101当摸出的2个球颜色相同时,可以有4种不同的结果。
小学数学教师专业技能知识测试试卷及答案1试卷一:小学数学教师专业技能知识测试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0题,每题2分,满分80分)1. 下列不属于数学学科特点的是:A. 抽象性B. 确切性C. 实用性D. 主观性2. 在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A. 数字计数能力B. 探究和解决问题能力C. 阅读和写作能力D. 社交和合作能力3. 下列情境中可以培养幼儿推理思维的是:A. 打开节气小铁盒,孩子发现里面空无一物,问:为什么铁盒是空的?B. 给孩子六根小棒,让他们自由组合成不同长度,观察根数的变化C. 倾斜一台进行中的积木,问:如果继续倾斜,积木会发生什么变化?D. 让孩子观察两个果盘中苹果的数量,让其判断哪个更多4. 基础数学概念包括:A. 数字和数量B. 形状和空间C. 运算和应用D. 统计和概率5. 老师在小学三年级教学中,想评估学生几何形状认识程度,可以采用的评估方式是:A. 口头回答问题B. 书面填空题C. 课堂游戏D. 观察学生绘画作品6. 下列属于数学学习兴趣影响因素的是:A. 家庭环境B. 学校设施C. 考试难度D. 教材内容7. 开展小学数学课外活动的目的是:A. 加深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和兴趣B. 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C. 减轻学生课业负担D. 提高学生应试成绩8. 根据小学数学教学指导大纲的要求,数学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A. 计算速度和准确性B. 观察和实验能力C. 创新和创造能力D. 知识点记忆和复述能力9. 以“几何形状”为主题的小学数学教学活动可以开展的形式有:A. 美术创作B. 自然观察C. 课堂讨论D. 竞赛比拼10. 下列哪个是小学数学家庭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A. 与家长讨论数学问题B. 在线观看数学教学视频C. 在数学练习册上完成习题D. 记录数学学习心得......第二部分:填空题(共5题,每题4分,满分20分)1.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多样性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手段来____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A.2014年教师把握学科能力竞赛试卷小学数学2014.72014年教师把握学科能力竞赛试卷小学数学2014.7本试卷共五大题,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学校、姓名、考试证号等信息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相对应的位置上,并用2B铅笔认真正确填涂考试证号下方的数字;2.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上,不在答题区域内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其它笔答题;3.考生答题必须答在答题卡的答题区域上,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一律无效。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0分)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正确的答案将其序号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
1. 在四位数12□0中的方框里填数字,使它同时是2,3,5的倍数,最多有(▲)种填法.A. 2B. 3C. 4D. 52. 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不能围成三角形的是(▲).A. 3,8,4B. 4,9,6C. 15,20,8D. 9,15,83. 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与向左移动—位所得的两数之和为1214.222,这个小数是(▲).A. 118.82B. 119.22C. 119.82D. 120.224. 782+222+2×78×22的值是(▲).A. 10000B. 1000C. 1500D. 200005. 下面的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6. 22014+32014的个位上的数是(▲).A. 3B. 5C. 7D. 97. 布袋里有4种不同颜色的小球,每种颜色的球至少2个,每次任意摸出2个,然后再放回去.要保证有10次所摸的结果是一样的,至少要摸( ▲ )次.A. 37B. 55C. 91D. 1018. 某公司计划新建一个容积V(m 3)一定的长方体污水处理池,池的底面积S(m 2)与其深度h (m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0(≠=h hV S ,这个函数的图象大致是( ▲ )..9. A 、B 、C 、D 四支球队开展篮球比赛,每两个队之间都要比赛1场,已知A 队已比赛了3场,B 队已比赛了2场,C 队已比赛了1场,D 队已比赛了( ▲ )场.A .3B .2C .1D .010. 有粗细不同的两支蜡烛,细蜡烛的长度是粗蜡烛长度的2倍,点完细蜡烛需要1小时,点完粗蜡烛需要2小时.有一次停电,将这样两支蜡烛同时点燃,来电时,发现两支蜡烛所剩长度一样,则此次停电共停了( ▲ )分钟.A. 20B. 30C. 40D. 50二、填空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40分)1. 数学是研究 ▲ 和 ▲ 的科学.2. 在数学课程中,应当注重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 ▲ 、 ▲ 、运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3. 2014年7月1日是星期二,那么2016年7月1日是星期 ▲ .4. 对于124和648,把第一个数加上2,同时把第二个数减去2,这算一次变换.这样变换 ▲次以后两个数相等.5. 如图,直线a 、b 被直线c 所截,a ∥b ,∠1=70°,则∠2= ▲ .6. 如图,在Rt△ABC 中,∠ACB=90°,D 、E 、F 分别是AB 、BC 、CA 的中点,若CD=5cm ,则EF= ▲ cm .7. 一百馒头一百僧,大僧三个更无增,小僧三人分一个,大和尚 ▲ 人,小和尚 ▲ 人.8. 某人以不变的速度在一条小路上散步,路边相邻两棵树的距离都相等.他从第1棵树走到第10棵树用了3分钟 ,如果这个人又走了15分钟,他应走到第 ▲ 棵树的旁边.9. 古希腊数学家丢番图的墓志铭与众不同,不是记叙文,而是一道数学题.墓志铭的的大意是:里面安葬着丢番图.他的童年占一生的61,接着121是少年时期,又过了71的时光,他找到了终生伴侣.5年之后,有了他的第一个儿子,可是儿子却先其4年而死,只活到父亲岁数的一半,请你算一算,丢番图 ▲ 岁去世.10. 右图中正方形的面积是24平方厘米,涂色部分的面积是 ▲ 平方厘米.11. 在1-1000的全部自然数中,既不是5的倍数也不是7的倍数的数有 ▲ 个.12. 整数64具有可被它的个位数字所整除的性质.试问在10和50之间有 ▲ 个整数具有这种性质.13. 一种溶液,蒸发掉一定量的水后,溶液的浓度为10%;再蒸发掉同样多的水后,溶液的浓度变为12%;第三次蒸发掉同样多的水后,溶液的浓度将变为 ▲ %.14. 把一个高3分米的圆柱体底面平均分成若干个扇形,然后把圆柱体切开,拼成一个与它等底等高的近似长方体,长方体的表面积比圆柱体的表面积增加120平方厘米,原来圆柱体的体积是 ▲ 立方厘米.15. 甲、乙、丙三人,甲21岁时,乙15岁;甲18岁时,丙的年龄是乙的3倍.当甲25岁时,丙的年龄是 ▲ 岁.16. 一个长方体,如果长减少5厘米,宽和高不变,它的体积就减少240立方厘米;如果宽减少4厘米,长和高不变,它的体积也减少240立方厘米;如果高减少3厘米,长和宽不变,它的体积还是减少240立方厘米.原来长方体的表面积是 ▲ 平方厘米.17. 画展9点开门,但早有人来排队,从第一个观众来到时起,若每分钟来的观众一样多,如果开3个入场口,到9:09就不再有人排队;如果开5个入场口,到9:05就没人排队,第一个观众到达的时间 ▲ .18. 有货物270件,用乙型车若干,可刚好装完;用甲型车,可比用乙型车少出车1辆,且尚可再装30件.已知甲型车每辆比乙型车多装15件,甲型车每辆可装货 ▲ 件.19. 一个圆柱的底面周长减少25%,要使体积增加31,现在的高和原来的高的比是 ▲ .20. 一本书的页码是连续的自然数1,2,3,…当将这些页码加起来的时候,某个页码被加了两次,得到不正确的结果为1997,则这个被加了两次的页码是 ▲ .三、计算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24分;应写出必要的计算过程,能简便计算的用简便方法计算)(1) 9999×2222+3333×3334(2) 3434×350—35350×34(3) 3.72-2.73+4.6+5.28-0.27+6.4(4) 0.0495×2500+49.5×2.4+51×4.95(5) 19981997×1999 (6) 321⨯+431⨯+541⨯+…+100991⨯四、问答题(共2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6分)1. 从三维目标的角度表述苏教版教材三年级下册“平均数”的教学目标.2. “认识分数”是小学数学阶段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学习感到困难的内容.请你用新课程的观点谈如何使学生理解“分数”概念.羽毛球 25% 体操40% 五、解答题(共5小题;第1、2题每题3分,第3题6分,第4、5题每题4分,满分20分)1. 将一批电脑装车,装了28车时,还剩80%没有装;装了85车时,还剩1320台没有装.这批电脑共有多少台?2. 一个正方形花圃,如果它的边长增加5米,那么所形成的正方形比原来的正方形的面积多95平方米.原来的正方形花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3. 某学校为了学生的身体健康,每天开展体育活动一小时,开设排球、篮球、羽毛球、体操课.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爱好任选其中一项,老师根据学生报名情况进行了统计,并绘制了下边尚未完成的扇形统计图和频数分布直方图,请你结合图中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该校学生报名总人数有多少人?(2)选羽毛球的学生有多少人?选排球和篮球的人数分别占报名总人数的百分之几? (3)将两个统计图补充完整.4. 甲、乙、丙、丁四人共同做一批纸盒,甲做的纸盒数是另外三人做的总和的一半,乙做的纸盒数是另外三人做的总和的31,丙做的纸盒数是另外三人做的总和的41,丁一共做了l69个,则甲一共做了多少个纸盒?5. 甲、乙两个杯子里共有特仑苏纯牛奶1000毫升,从甲中取出31,从乙中取出41,结果两个杯子里共剩下700毫升,问两个杯子里原来各有多少毫升牛奶?。
小学数学教师专业素质测试题及答案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得分评卷人一、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在题后括号打“√”,错的打“╳”。
(每小题2分,共24分)1.在新课程背景下,课程是教学容和进展的总和。
(╳)2.在新课程中,教材提供给学生的是一种学习线索,而不是惟一的结论。
(√)3.教师是既定课程的阐述者和传递者,学生是既定课程的接受者和吸收者。
这是新课程倡导的教学观。
(╳)4.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5.开发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就是编写适合学生发展的新教材。
(╳)6.在教学中,我们要抛弃一切传统的教学技术,发展现代教学技术,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7.在新课程中,课程评价主要是为了“选拔适合教育的儿童”,从而促进儿童的发展。
(╳)8.在考试改革方面,纸笔测验仍然是考试的惟一方式,只有这样,才能将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9.教学反思是促进教师更为主动参与教育教学、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和专业发展的重要手段。
(√)10.在新课程推进过程中,课程的建设、实施与发展将成为学校评价中的重要容。
(√)11.学校课程管理是指学校有权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进行总的设计。
(╳)12.发展性评价体系中的评价改革就是考试容和考试方式的改革。
(╳)二、下列各题的选项中,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请把最符合题意的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
(每小题2分,共16分)1.本次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是(A )A.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B.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C.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D.改变课程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2.综合实践活动是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设置的课程,自小学年级开始设置,每周平均课时。
(A )A.必修3 3 B。
必修1 1 C.选修3 3 D。
选修3 43.学科中的研究性学习与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终极目的是(B)A.形成研究性学习的学习方式B.促进学生的个性健康发展C.强调学科容的归纳和整合D.注重研究生活中的重大问题4.在新课程背景下,教育评价的根本目的是(A)A.促进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的发展B.形成新的教育评价制度C.淡化甄别与选拔的功能D.体现最新的教育观念和课程理念5.在学校课程中,与选修课程相对应的课程是(C )A.活动课程B.学科课程C.必修课程D.综合课程6.关于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设置重要性的认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 )A.能够弥补单一国家课程的不足B.能够满足不同地区、学校和学生的相同需求和特点C.能够发挥地方和学校的资源优势与办学积极性D.能够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和多样化发展7.“新教材一方面关注并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另一方面也注意及时恰当地反映科学技术新成果……”这主要说明新教材(C )①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现成的结论②强调与现实生活的联系③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统一④体现了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思想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④8.教师由“教书匠”转变为“教育家”的主要条件是(D )A.坚持学习课程理论和教学理论B.认真备课,认真上课C.经常撰写教育教学论文D.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三、下列各题的选项中,有2个及2个以上的答案是符合题意的,请把符合题意的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
小学老师调研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个选项是太阳系中最大的行星?A. 地球B. 火星C. 木星D. 土星答案:C2. 我们通常所说的“四大发明”指的是?A. 指南针、火药、造纸术、印刷术B. 指南针、火药、造纸术、电话C. 指南针、火药、造纸术、计算机D. 指南针、火药、造纸术、电灯答案:A3. 以下哪种动物是哺乳动物?A. 鳄鱼B. 青蛙C. 鲨鱼D. 鲸鱼答案:D4. 以下哪个选项是正确的数学表达式?A. 2 + 2 = 5B. 3 × 3 = 9C. 4 ÷ 2 = 2D. 5 - 3 = 2答案:B5. 以下哪个国家是亚洲国家?A. 巴西B. 澳大利亚C. 中国D. 阿根廷答案:C6. 以下哪个是正确的英语单词?A. colerB. colerfulC. colerlessD. colerfull答案:B7. 以下哪个是正确的计算机术语?A. 硬件B. 软件C. 硬软件D. 软硬件答案:B8. 以下哪个是正确的物理单位?A. 长度单位:米B. 重量单位:千克C. 速度单位:米/秒D. 所有选项都是答案:D9. 以下哪个是正确的化学元素符号?A. 水:H2OB. 氧:O2C. 氢:H2D. 所有选项都是答案:A10. 以下哪个是正确的历史事件?A. 秦始皇统一六国B. 秦始皇统一七国C. 秦始皇统一八国D. 秦始皇统一九州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地球的赤道周长大约是________千米。
答案:400752. 我们通常所说的“五岳”是指中国的五座名山,其中包括泰山、华山、衡山、嵩山和________。
答案:恒山3. 世界上最大的海洋是________。
答案:太平洋4. 世界上最长的河流是________。
答案:尼罗河5. 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是________。
答案:珠穆朗玛峰6. 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是________。
答案:苏必利尔湖7. 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是________。
2014小学数学学科教师专业技能调研试题
学校:亭自庄学校姓名:李海薇教龄:3是否兼科:是
第一部分理论基础(30分)
一、填空(每小题3分,共18分)
⒈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
⒉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是培养公民素质的基础课程,具有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
⒊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⒋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目标,从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四个方面加以阐述。
⒌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内容,安排了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
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四个部分。
⒍《数学课程标准》中,在第一学段结束时,对“20以内加减法和表内乘除法口算”的速度要求是:每分8~10题;对“百以内加减法和一位数乘除两位数口算”的速度要求是:每分3~4 题。
评价时应注意把握尺度,对计算速度不作过高要求。
二、选择(多选。
将下面选项中的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每小
题4分,共12分)
⒈“数感”主要是指:。
(②③④)
①关于运用符号表示数的感悟②关于数与数量的感悟
③关于数量关系的感悟④关于运算结果估计的感悟
⒉在《数学课程标准》中,使用“了解”“理解”“掌握”“运用”等行为动词表述。
与“理解”同等水平的动词有:。
(①②)
①知道②认识③会④能
⒊在《数学课程标准》的实施建议中,提出了“教学中应当注意的几个关系”。
这些关系包括:。
(①②③④)
①面向全体学生与关注学生个体差异的关系
②“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③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的关系
④使用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手段多样化的关系
第二部分简答题(40分)
(每小题8分,共40分)
⒈在《数学课程标准》中,对“课程目标”的总目标的规定,从原来的“双基”、“双能”转变为“四基”、“四能”。
请说明“四基”、“四能”包括哪些具体内容。
答:“四基”包括: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
“四能”包括: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⒉在《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中,对“学习评价”提出了哪些要求?
答:学习评价的主要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评价也是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
对学生数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
评价的手段和形式应多样化,应以过程评价为主。
对评价结果的描述,应采用鼓励性语言,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
评价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教师要善于利用评价所提供的大量信息,适时调整和改善教学过程。
⒊为了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课程内容”,在《数学课程标准》中,又专门提出了十个“核心概念”。
这十个核心概念包括哪些?(至少写出8个)答:这十个核心概念包括数感、符号化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⒋在《数学课程标准》中,对“几何直观”是如何规定的?
答:几何直观主要是指利用图形描述和分析问题,借助它可以把复杂的数学问题变得简明、形象,有助于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预测结果。
几何直观可以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数学,在整个数学学习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⒌《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为学生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教师的“引导”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教师的“引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数学教学活动,特别是课堂教学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使学生掌握恰当的数学
学习方法。
第三部分案例分析(30分)
(每小题15分,共30分)
⒈一位老师上20以内的退位减法“十几减9”,投影屏幕上显示公园里卖气球的场景,小朋友在买气球,总共有15个气球,卖掉了9个,先让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再列出算式15-9,接着放手让学生尝试、探索计算方法,最后组织小组交流算法,结果有5种不同的方法:
① 15-10=5 5+1=6 ② 10-9=1 1+5=6
③ 9+6=15 15-9=6 ④ 5-5=0 10-4=6
⑤ 5-4=1 10-5=5 1+5=6
这位老师提问:在这些方法中,你喜欢哪一种方法?为什么?学生的回答,老师统统是微笑、点头、赞许,没有评价哪一种方法最好,接下来的练习,又允许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来做……
上面的案例,是否体现了《数学课程标准》精神或新的教育理念?体现在哪里?还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答:叶老师能从学生经验出发,因材施教,充分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为个性化学习提供了开放空间,使每个学生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体现了以学导教,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使“不同的学生学习不同的数学”,这样做尊重学生的意见,同时也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小心呵护,老师有新课标理念,体现了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老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者、合作者,学生学习数学是自我建构的过程,除了他自己,任何人都无法代替。
⒉下面是某位教师教学“垂直与平行”中的“画平行线”内容时的实录。
师:刚刚我们认识了平行线,现在大家能想办法画一组平行线吗?
生1:我用直尺画的。
生2:我在方格纸上画的。
(见师:还有一种新的画法大家想学吗?请大家打开课本第67页自学。
附图)
学生模仿操作后,汇报画法。
师(边板书示范,边总结步骤):一画、二靠、三移、四画。
……
在接下去完成教材上的相关练习时,学生的错误率非常高。
特别是当已知直线变换了方向或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时,许多学生不知道手上的尺子怎么摆放,有些学生干脆只用一把尺子直接估摸着画。
结合上述实录,回答:
⑴请分析上面的案例中学生错误率为什么会“非常高”?
⑵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精神或新的教育理念,如果您来教学这部分内容,将如何进行这一环节的设计?请写出教学设计片断,并说明设计意图。
答:⑴上面的案例中,学生错误率“非常高”的原因在于教师没能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
教师没有处理好教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
教师应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还要发挥主导作用,处理好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只是与技能。
⑵教学设计: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
1、回忆一下,什么叫平行线?
2、我们身边哪些物体的边是互相平行的。
我们怎样才能画出一组平行线?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画平行线。
板书课题:画平行线
(二)、合作学习:
1.可以用直尺和三角尺画平行线。
(步骤):
1).用左手固定直尺,用右手将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紧贴着直尺,沿另一条直角边画一条直线。
2).将三角尺紧贴着直尺移动位置,再画出一条直线,这条直线与第一步画出的直线平行。
可以用画平行线的方法检验两条直线是不是互相平行。
2、大家用自己手中的直尺和三角板自己画一组平行线,然后小组内的同学互相检查,对方画的是否平行。
3、小组活动:在你所画的这组平行线之间画几条与平行线垂直的线段,量一量这些线段的长度,你能发现什么?在小组内交流一下全班汇报小结:平行线间的距离是相等的
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