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地区三
- 格式:doc
- 大小:194.50 KB
- 文档页数:3
第三节“东方明珠”——香港和澳门教学目标1. 根据香港和澳门政区图,说出两个特别行政区的位置和范围。
2. 了解我国实行的“一国两制”政策。
3. 根据相关资料,概括香港土地资源的分布特点。
了解香港和澳门土地开发状况。
4. 举例说明香港、澳门与祖国内地多方面的密切关系,分析这些联系对祖国内地和港澳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教学重点香港、澳门的位置和范围。
教学难点了解港澳的经济特点,知道香港、澳门与祖国内地多方面的密切关系,分析这些联系对祖国内地和港澳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教学方法读图观察、启发式引导、学生活动、探究等。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地图册等。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多媒体播放歌曲《东方之珠》《七子之歌》,伴随着舒缓的音乐讲述:在祖国辽阔的土地上镶嵌着两颗璀璨的明珠,这曾引起欧洲列强的觊觎,被迫流浪,现在她们回来了,在祖国宽阔的怀抱中,她们更加光彩熠熠。
这两颗明珠就是香港和澳门。
二、新课教学1. 特别行政区(1)简介香港、澳门的百年历史。
由于历史上的原因,香港、澳门分别被英国和葡萄牙侵占。
根据1984年和1987年中英、中葡政府的联合声明,中国政府在1997年7月1日和1999年12月20日分别对香港和澳门恢复行使主权,并分别设立了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
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权,现行社会、经济制度50年不变,以保持香港和澳门的社会稳定和经济繁荣,实行一国两制的政策。
教师依次出示“香港和澳门地区图”、“澳门全岛”、“澳凼大桥”、“香港海运图”、“香港的主要工业产品”及“中国内地供应香港的主要物资”等图。
通过比较,让学生懂得香港和澳门的共同点。
香港和澳门都是中国的领土,都位于珠江口,都于20世纪末回归祖国。
回归后都建立了特别行政区(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都是重要港口,旅游业都发达。
过渡:香港和澳门地区有它们的共同点,都是我国的特别行政区。
也存在差异,注意比较它们的位置、范围、面积、人口、重要地位、经济等(2)学习香港、澳门的位置时,让学生看中国政区图和教材图7.28,回答下列问题:①香港位于大陆的什么方位?(南部沿海)。
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南方地区”必背知识点一、位置和范围南方地区位于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东临东海,南临南海。
该地区包括长江中下游地区、南部沿海地区和西南地区三大部分,面积约占全国的1/3。
二、地形特征地形复杂多样,西部以高原和盆地为主(如云贵高原、四川盆地),东部有交错分布的平原、低山和丘陵 (如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
地势西高东低,地形为平原、盆地与高原、丘陵交错。
平原地区河湖众多,水网纵横,具有典型的南国水乡特色。
三、气候特点属于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湿润。
降水充沛,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
气温季节变化显著,最冷月平均温不低于0°C,最热月平均温高于22°C。
四、土壤特征土壤类型多样,包括水稻土、红壤和黄壤等。
红壤是南方地区广泛分布的土壤类型,具有较强的酸性和丰富的铁、铝氧化物,被称为“红土地”。
四川盆地有肥沃的紫色土,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发育,土层薄,地表水易渗漏。
五、农业特征是我国重要的水田农业区,耕地类型以水田为主。
主要粮食作物为水稻,也种植小麦。
经济作物有棉花、油菜、茶、竹、甘蔗、橡胶,以及柑橘、香蕉、菠萝等热带、亚热带水果。
农业生产条件优越,水热资源丰富,平原地区地势低平,河湖密布,灌溉条件良好。
六、重要区域长江三角洲:位于长江下游地区,是我国著名的 “鱼米之乡”,经济发达,城市群密集,上海是其核心城市。
香港和澳门:地处中国大陆东南端,香港位于珠江口东侧,澳门位于珠江口西侧,两地均为经济特区,经济发展迅速。
台湾: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岛屿,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主要分布在西部。
气候属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农业发达,经济以出口加工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主。
七、自然灾害与防治主要自然灾害包括梅雨期的洪涝、盛夏的伏旱、春季的低温阴雨、寒潮冻害、沿海地区夏秋季的台风等。
防治措施包括加强气象监测和预报、建设水利工程、提高农业抗灾能力等。
八、经济发展与区域合作南方地区经济发展迅速,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区域之一。
南方地区区域特征南方地区位于中国的南部,是一个多样化的地域,具有许多独特的特征。
这片地区包括华南、华东、西南等地,每个地方都有其独特的自然景观、气候条件、人文特色和经济发展。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南方地区的各种特征。
1. 自然景观南方地区的自然景观非常丰富多样。
华南地区拥有著名的九寨沟、黄山、张家界等自然景观,以其绚丽的山水风光而闻名。
而西南地区则以梯田和高原湖泊著称,如四川的九寨沟和云南的洱海。
此外,南方地区还有长江、珠江等重要的水系,给这片土地带来了独特的自然风光。
2. 气候条件由于南方地区纬度较低,大部分地区都属于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潮湿,冬季温暖湿润,降雨量较大。
其中,华南地区气候湿热,夏季潮湿多雨,冬季相对较干燥。
而西南地区气候多样,高山区的气温较低,而盆地和沿海地区的气候较为温暖。
3. 人文特色南方地区的人文特色丰富多样,包括特色建筑、民间艺术、民俗习惯等。
例如,华南地区有许多传统的木质建筑,如福建的土楼、广东的客家围屋等,这些建筑展示了南方地区独特的建筑风格和历史文化。
而西南地区的藏族、彝族、苗族等少数民族则保留了许多独特的传统文化和民俗习惯,如藏族的藏戏、彝族的火把节等。
4. 经济发展南方地区在中国的经济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由于气候条件和自然资源的优势,南方地区在农业和旅游业方面具有很大的潜力。
华南地区是中国最重要的经济中心之一,拥有发达的制造业和服务业,例如广东的珠三角地区是中国最大的制造业基地之一。
而西南地区则以煤炭、非金属矿产等资源为主导,同时也发展了一些高新技术产业,促进了西南地区的经济增长。
综上所述,南方地区具有多样化的特征,包括丰富多样的自然景观、独特的气候条件、丰富的人文特色以及重要的经济地位。
这些特征使得南方地区成为中国独特而重要的一部分。
无论是自然风光还是人文魅力,南方地区都具有无限吸引力,值得我们前往探索和欣赏。
地理南方地区知识点总结一、地理位置南方地区位于中国大陆的东南部和西南部,东临东海、南海和台湾海峡,西接云贵高原和青藏高原,南临北回归线,东南部是中国唯一的海岛省份海南省。
南方地区地理位置优越,处于中国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和西部欠发达地区之间,是中国开放的前沿区域之一。
二、自然地理南方地区地势复杂,地形多变,包括了台湾山地、西南山地、云贵高原、岭南盆地等。
南方地区属于中国的亚热带、热带气候区,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适宜农业发展。
南方地区的自然资源丰富,包括水资源、矿产资源和森林资源等,拥有很高的开发价值。
三、经济地理南方地区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之一,拥有先进的制造业和发达的现代服务业。
南方地区的经济特点是工业化程度高、产业结构多元化、对外经济联系紧密、国际合作频繁。
南方地区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比如广东省是中国对外贸易大省,福建省是中国最早海上贸易的地区之一,四川省是中国西部开发的先行地区,发展潜力巨大。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落实,南方地区的地理优势将进一步释放。
四、文化地理南方地区是中国的多民族地区,有着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
南方地区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和灿烂的文化传统,是中国文化和艺术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南方地区的文化地理特点是多元文化交融、传统与现代并存、多彩多姿、富有魅力。
南方地区的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包括世界文化遗产南岳衡山、世界自然遗产云冈石窟、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福建土楼等,吸引着大量游客前来探访。
五、生态环境南方地区的生态环境丰富多样,包括了亚热带雨林、珍稀濒危动植物等。
南方地区的生态保护任务重,面临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问题。
南方地区的生态环境特点是绿色覆盖广泛、生物多样性丰富、山水相依相生、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南方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压力大,南方地区的有着很高的生态价值,需要持续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资源。
六、社会地理南方地区是中国的多民族地区,有不同的语言、宗教、风俗习惯等。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三节“东方明珠”——香港和澳门一、教学设计理念新课标的基本理念旨在让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和“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
针对“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这一理念,本节课一开始导入部分就设计了情境,让学生读图思考北京的王先生乘坐火车沿着哪条铁路线可以直达香港九龙,这一设计既复习了八年级上册铁路部分的知识点,又让学生感受到地理与我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旨在激发学生的地理学习积极性。
针对“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这一理念,本人在教学中不仅注重通过引导学生读图析图,增强学生“图文转换”的能力即结合图片记忆地理知识的能力,还通过引导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展示,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
二、教学对象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八年级学生,八年级学生经过一年多的地理学习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地理技能和地理学习方法,这有利于本节的教学。
但是,香港和澳门这一区域离我们生活的江苏南京比较远,绝大多数学生也没有去香港和澳门实地旅游考察过,同时这一区域与学生的日常生活也无直接联系,因而在教学中要注重多用图片,化抽象为具体,化难为易,将学生难以理解的知识用学生可以接受的方式进行教学。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结合中国政区图、香港澳门政区图,能够说明香港和澳门的位置和范围。
2、结合图片、文字等资料,能够归纳出香港和澳门“人多地狭”的区域特征及应对措施。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小组进行打牌游戏,能够说出改革开放初期,港澳地区与祖国内地的合作模式名称,以及港澳地区与祖国内地在经济合作中各自的优势条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香港在城市建设过程中依然保留有大片绿地,树立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观念。
2、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港澳与祖国内地的密切联系,树立团结协作互惠共赢的观念。
四、教学重点港澳地区的区域特征;港澳地区与内地的密切联系五、教学难点港澳地区与内地的密切联系六、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导学案七、教学过程与方法1、能否在图中指出香港和澳门?香港、澳门位于我国的什么方位?2、读珠江三角洲区域图,结合图指出香港和澳门分别位于珠江口的东侧还是西侧?【板书】区域位置——大陆东南珠江口岸【点击课件】展示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区旗【过渡】香港和澳门这两个区域为什么被称为特别行政区呢,它们有什么“特别”之处呢?【讲解】香港和澳门两个区域都曾在历史上被其他国家占领过,香港于1997年7月1日回归祖国,澳门于1999年12月20日回归祖国,这两地回归之后,党中央制定了“一国两制”政策,祖国内地依旧实行社会主义制度,而香港和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南方地区(三)
班级: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
【学习目标】
1.掌握南方主要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危害及治理。
2.了解香港、澳门的位置及经济结构特征。
台湾的组成,自然环境特征及经济发展条件分析。
【学习重难点】
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及治理措施
【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
一、南方低山丘陵区的生态建设
注意: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地区被称为回归线沙漠带上的“绿洲”。
(1)南方低山丘陵地区的最重要的生态问题是:。
产生原因是:自然原因:
人为原因:
(2)为什么说南方水土流失的危害比北方黄土高原更大?有效解决水土流失的措施有那些?
二、香港和澳门
1.香港:位于广东珠江口侧,邻广东。
经济: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
是本地区经济的重要支柱;很发达,被誉为“购物者的天堂”、“东方明珠”。
2.澳门:位于广东珠江口侧,邻广东。
经济: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70年代以来,成衣、玩具制造等兴起;博彩业,旅游业。
三、台湾省
1.范围:包括,以及附近的、等许多小岛。
是全国面积最大的岛屿。
按成因属。
2.台湾岛约有2/3面积为山地。
山地主要分布在台湾岛。
岛上多火山、地震。
河流短急,水能蕴藏量大。
最长的河流,最大湖泊。
3.优势条件:①位置优越,交通便利;②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
③西部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④森林、矿产、水产等资源丰富。
4.经济特征:①水稻种植业;②盛产甘蔗、茶叶、樟脑及热带、亚热带水果;③出口加工工业,形成“”型经济。
自主检测
下图下部为某岛屿沿回归线的地形剖面图,上部
是该区相关地理事物沿线变化图。
读图回答1~3题。
1.该岛屿的名称是
A.海南岛B.台湾岛
C.马达加斯加岛D.夏威夷岛
2.对该岛生产、生活危害最大的两种自然灾害是
A.寒潮、洪涝B.地震、洪涝
C.台风、地震D.干旱、台风
3.①②两条曲线可能代表的分别是
A.光照、降水B.降水、光照C.降水、气压D.气压、光照4.读下图,回答
(1)写出经过图中两省会城市的南北向
的铁路干线的名称。
(2)该地区是我国重要的有色金属冶炼
基地,试分析该地区有色金属冶炼工业
发展的区位因素。
(3)该地区是我国水土流失较严重的地区之一,请具体分析图中A、B两地区水土流失所造成的不同危害。
5.读我国某地等高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根据图中的信息,描述图示地区的地形和气
候的基本特征。
⑵某同学对该地区考察时发现A地植被主要是一
些低矮的灌木,B地区主要是马尾松、杉树等一些
高大的乔木,请你分析产生此现象的原因。
⑶对该地区农业生产影响较大的气象灾害有哪些?
⑷图中a、b两条支流水流湍急的是哪一个?判断的根据是什么?
⑸计划在该地区建一水库,根据图中的信息分析,大坝建在何地(用图中字母表示)较适合?并分析水库建设中会带来哪些不利影响?
⑹描述图中居民点分布的特点。
答案:
4.(1)京广线;京九线 (2)有色金属矿产丰富;水能丰富;交通便利;临近消费市场;丰富廉价的劳动力和土地;政策支持
(3)A为低山丘陵,水土流失使山坡土层变薄,土壤肥力降低,农业减产;岩石裸露地表,易引发地质灾害;旱涝加剧
B为平原,水土流失会造成河湖淤塞,河床抬高,湖泊缩小,河湖蓄洪能力降低,使旱涝加剧,影响农业生产和航运。
5.
(1)该地区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该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
(2)A、B两地植被差异的原因是该地区的降水存在差异,A地位于东南季风的背风坡,降水较少,B地位于东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丰富。
(3)春季易受到低温阴雨的影响,对早稻播种不利;7至8月常出现干热少雨天气,对水稻生长影响较为严重;夏秋两季的台风对农业生产会造成重大的损失。
(4)aa谷地比b谷地等高线密集,坡度大于b谷地。
(5)C淹没耕地,迁移居民。
(6)集中分布在地势平坦靠近河流的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