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需要检测的指标或项目
- 格式:docx
- 大小:20.66 KB
- 文档页数:3
农产品质量检测项目可以根据具体的农产品类型和应用需求而有所不同。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农产品质量检测项目:
1.农产品化学成分检测:包括水分、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等成分
的含量分析。
2.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用于检测农产品中农药残留物的含量,以确保符合法规标准。
3.农产品重金属检测:用于检测农产品中重金属元素(如铅、镉、汞等)的含量,以评估
食品安全性。
4.农产品微生物检测:包括细菌菌落总数、大肠菌群、沙门氏菌等微生物指标的检测,以
评估食品卫生质量。
5.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检测农产品中是否存在农药残留,以确保食品安全。
6.农产品外观质量检测:包括大小、形状、颜色、表面缺陷等方面的评估,以确定产品的
外观质量。
7.农产品口感质量检测:包括口味、风味、质地等方面的评估,以判断产品的口感质量。
8.农产品遗传标识检测:通过DNA分析或其他方法检测农产品的品种、种类和品质等基
因特征。
需要根据具体的农产品类型和目的选择适当的质量检测项目,以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和合规性。
这些检测项目可以由专业实验室、政府机构或第三方认证机构进行。
无公害蔬菜和水果类检测项目及指标一、农药残留:农药残留是检测农产品安全性的重要指标之一、无公害蔬菜和水果必须严格控制农药的使用,确保农产品不超过国家或地方相关农药残留限量标准。
常见的农药残留检测项目包括有机磷、有机氯、有机氮、各类除草剂、杀菌剂等。
二、重金属:重金属污染是蔬菜和水果安全性的重要问题。
常见的重金属包括铅、汞、镉、铬等,它们会通过土壤、水源、化肥等途径进入植物体内,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无公害蔬菜和水果要求在生产过程中严格控制重金属的污染,以保证产品的安全性。
检测项目通常包括铅、汞、镉等重金属的含量。
三、微生物:微生物污染是蔬菜和水果产品安全性的另一个重要问题。
微生物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在蔬菜和水果上的污染会导致食物中毒和消化道感染等问题。
无公害蔬菜和水果要求在生产过程中严格控制外源性微生物的污染,以保证产品的安全性。
检测项目通常包括大肠杆菌群、沙门氏菌等微生物的存在情况和数量。
四、营养成分:营养成分是蔬菜和水果的重要品质指标之一、无公害蔬菜和水果在生长过程中要注意补充养分,使产品富含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等营养成分。
检测项目通常包括维生素C含量、维生素A含量、矿物质含量、膳食纤维含量等。
此外,无公害蔬菜和水果的检测项目还包括农残指数(即农药残留水平和重金属含量的综合评价指标)、食品添加剂残留(如染色剂、防腐剂等)、转基因成分等。
为了保证无公害蔬菜和水果的质量和安全性,需要有第三方机构进行检测,确保产品符合行业标准和国家相关法规的要求。
这样可以保证消费者购买到的蔬菜和水果是安全可靠的,对人体健康无害。
同时,对于生产企业来说,加强检测工作也是提升自身竞争力和信誉度的重要手段,有助于提高市场竞争力。
总之,无公害蔬菜和水果的检测项目及指标包括农药残留、重金属、微生物、营养成分等方面的检测,通过严格控制和检测,确保产品的安全性和质量。
农产品质量检测方法农产品质量是指农产品在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同时,具备适合食用或加工的安全、卫生、营养、口感、气味等特性。
为了确保农产品质量,我们需要进行质量检测。
本文将介绍常见的农产品质量检测方法,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保障农产品质量。
一、感官检测法感官检测是一种直观的方法,通过人的感觉器官对农产品进行观察和评估,以判断其质量。
这种方法主要包括外观检测、气味检测和口感检测。
外观检测可以检查农产品的颜色、形状、大小等特征,气味检测可以评估农产品的气味是否正常,口感检测可以判断农产品的口感是否符合要求。
尽管感官检测方法简单易行,但其结果存在主观性,受到个体差异的影响。
二、物理性状检测法物理性状检测主要通过对农产品的物理特性进行测量和分析来评估其质量。
常见的物理性状检测方法包括检测农产品的含水率、含油率、含糖率和硬度等指标。
例如,通过测量果蔬的水分含量可以判断其新鲜程度和保鲜状态,通过测量粮食的硬度可以判断其加工适用性。
物理性状检测方法具有客观性和科学性,可以提供较为可靠的质量评估结果。
三、化学成分检测法化学成分检测是通过测定农产品中的营养物质、有害物质和添加剂等成分来评估其质量。
常见的化学成分检测方法包括测定农产品的蛋白质含量、脂肪含量、糖分含量、维生素含量以及重金属、农药残留和添加剂等有害物质的含量。
这些指标可以反映农产品的营养价值和安全性。
化学成分检测方法需要使用专业仪器和化学试剂来进行分析,能够提供准确的质量评估结果。
四、微生物检测法微生物检测是指对农产品中存在的细菌、霉菌、寄生虫等微生物进行检测和分析,以评估其卫生状况和安全性。
微生物检测方法包括总菌落计数、大肠菌群检测、霉菌检测等。
这些检测项目能够反映农产品是否受到了微生物的污染和是否存在微生物引起的食品安全隐患。
微生物检测方法需要使用培养基和灭菌仪器来进行分析,能够提供准确的卫生质量评估结果。
五、残留物检测法残留物检测是指对农产品中残留的农药、兽药及重金属等有害物质进行检测和分析,以评估其安全性和环境友好性。
农产品检测标准和方法农产品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安全直接关系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为了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安全,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农产品检测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而农产品检测标准和方法则是开展检测工作的重要依据和手段。
农产品检测标准是对农产品质量和安全的具体要求和规范,它规定了农产品在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中应达到的质量指标和安全限量。
这些标准通常包括农产品的外观、色泽、气味、口感、营养成分、农药残留、重金属含量、微生物指标等方面的要求。
检测标准的制定通常基于科学研究、风险评估和国际通行的标准,同时也会考虑到国内的农业生产实际情况和消费者的需求。
在我国,农产品检测标准主要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
国家标准是由国家相关部门制定的,具有权威性和通用性,适用于全国范围内的农产品检测。
行业标准则是由各行业协会或主管部门制定的,适用于特定行业的农产品检测。
地方标准是由地方政府根据当地的农业生产特点和实际情况制定的,适用于本地区的农产品检测。
企业标准则是由企业自行制定的,通常高于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用于保障企业自身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农产品检测方法是指用于检测农产品质量和安全指标的具体技术和手段。
常见的农产品检测方法包括物理检测法、化学检测法、生物检测法和仪器分析法等。
物理检测法主要是通过对农产品的外观、色泽、大小、形状、重量等物理特征进行观察和测量,来判断农产品的质量和等级。
例如,通过观察水果的外观是否有损伤、色泽是否鲜艳,来判断水果的新鲜度和品质。
化学检测法是通过对农产品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和测定,来判断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常见的化学检测方法包括滴定法、比色法、分光光度法、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等。
例如,通过气相色谱法可以检测农产品中农药残留的种类和含量,通过分光光度法可以测定农产品中维生素 C 的含量。
生物检测法是利用生物材料(如酶、抗体、微生物等)对农产品中的有害物质进行检测。
食品农产品检测常见检测项目及检测指标
1.微生物检测:
微生物检测主要检测食品中的细菌、霉菌和病毒等微生物。
常见的检测指标有:大肠杆菌群、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霉菌和酵母菌等。
这些指标可以反映食品是否卫生安全,是否存在细菌污染等问题。
2.化学成分检测:
化学成分检测主要检测食品中的营养成分、添加剂和防腐剂等化学物质。
常见的检测指标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氨基酸等。
这些指标可以评估食品的营养价值和添加剂的使用情况。
3.重金属检测:
重金属检测主要检测食品中的铅、汞、镉、铬等重金属元素。
常见的检测指标有:铅、汞、镉、总铬等。
这些指标可以评估食品中的重金属含量是否超标,是否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的危害。
4.农药残留检测:
农药残留检测主要检测食品中的农药残留量。
常见的检测指标有:有机氯农药、有机磷农药、草甘膦等。
这些指标可以评估食品中的农药残留是否超标,是否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5.添加剂检测:
添加剂检测主要检测食品中的食品添加剂,如防腐剂、抗氧化剂等。
常见的检测指标有:硫酸铜、硝酸银、亚硝酸盐等。
这些指标可以评估添加剂的使用是否符合国家相关标准,是否会对人体健康造成风险。
除了以上常见的检测项目和指标,食品农产品检测还涉及其他方面,如重复使用、不洁加工等所引起的问题。
食品农产品的检测可以通过现场检测、实验室检测等多种方法进行,常用的检测技术包括高效液相色谱、气相色谱、原子吸收光谱等。
食品农产品检测的结果可以作为食品监管、质量控制和科学研究的依据,为食品安全提供有效的保障。
食品农产品检测常见检测项目及检测指标广电计量杜亚俊微生物及生物毒素检测实力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霉菌、酵母菌、金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溶血性链球菌、副溶血性弧菌、大肠埃希氏菌、阪崎肠杆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蜡样芽胞杆菌、双歧杆菌、克雷伯氏菌、变形杆菌、霍乱弧菌、黄曲霉毒素(M1、B1、B2、G1、G2)、赭曲霉毒素、展青霉素、T-2 毒素、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呕吐毒素)等。
养分成份及常规理化养分成分检测实力中国养分标签(1+4)、美国养分标签(1+14)、香港养分标签(1+7)、台湾养分标签(1+6)等。
常规理化检测实力能量、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钠、膳食纤维、养分强化剂、水分、灰分、总灰分、总糖、粗纤维、非脂乳固体、折光指数、旋光度、淀粉、酸碱度、硝酸盐、亚硝酸盐、硫酸盐、氯化物、挥发性盐基氮、氨氮、全氮、固形物、过氧化值、pH 值、酸价、粘性胆固醇、二氧化硫、葡萄糖、果糖、蔗糖、脂肪酸、相对密度、净含量、二氧化碳、碘值、游离碱度、游离脂肪酸、咖啡碱、咖啡因、脲酶、电导率、牛磺酸、皂化值、不皂化物、不溶性杂质、总酯、羰基价、感官、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维生素E、维生素D 等。
重金属及微量元素检测实力钾、钙、钠、镁、铝、铜、锌、铁、锰、硒、锡、锑、碘、铅、总砷、无机砷、汞、镉、铬、硒、氟、磷、锗、锂、锶、镍、银、钴等。
食品添加剂、非法添加物及接触材料食品添加剂检测实力糖精钠、安赛蜜、甜蜜素、阿斯巴甜、山梨酸钾、苯甲酸钠、丙酸钙、栀子黄、柠檬黄、日落黄、苋菜红、胭脂红、亮蓝、诱惑红、酸性红、新红、碱性橙、叔丁基羟基茴香醚(BHA)、2,6- 二叔丁基对甲酚(BHT)、特丁基对苯二酚(TBHQ) 、脱氢乙酸、没食子酸丙酯、氨基乙酸、二氧化钛、咖啡因、抗坏血酸、滑石粉、纳他霉素、亚硝酸盐等。
非法添加检测实力硼砂、罂粟碱、吗啡、那可丁、可待因、蒂巴因、瘦肉精、苏丹红Ⅰ - Ⅳ、孔雀石绿、皮革水解物、三聚氰胺、罗丹明B 等。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随着人们对健康意识的增强,对农产品的质量安全要求也越来越高。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是确保农产品安全、健康和合格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从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的重要性、检验项目和方法以及现行规范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的重要性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是维护民众身体健康的基础。
农产品作为人们饮食的重要来源,其质量安全关系到民众的身体健康。
通过检验,可以及时发现农产品中存在的有害物质、重金属以及农药残留等问题,从而保障民众的食品安全。
二、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的项目和方法现行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项目多种多样,包括农药残留、重金属含量、微生物污染、营养成分等多个方面。
其中,常见的检验项目包括:1. 农药残留:检测农产品中农药残留的含量,包括广泛使用的杀虫剂、杀菌剂等。
常用的检验方法有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等,确保农产品中农药残留量符合标准。
2. 重金属含量:检测农产品中的重金属含量,如铅、镉、汞等。
常用的检验方法有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等,确保农产品的重金属含量在安全范围内。
3. 微生物污染:检测农产品中的致病菌、霉菌等微生物污染情况。
常用的检验方法有PCR法、传统培养法等,确保农产品的微生物指标符合卫生标准。
4. 营养成分:检测农产品中的营养成分含量,如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等。
常用的检验方法有滴定法、光度法等,确保农产品的营养成分达到国家标准。
以上只是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的部分项目和方法,根据具体情况还会有其他检验项目。
三、现行规范及相关机构为了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工作,我国提出了一系列的规范和标准。
其中包括《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农产品质量安全国家标准》等。
这些规范和标准详细规定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的要求和程序,为相关检验机构提供了操作指南。
目前,我国设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机构,负责对农产品的质量安全进行监督检验。
这些机构包括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总局、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中心等。
农产品检测参数指标
一、粮食类检测参数
1、粮食品质指标
(1)水分含量:表示粮食中含水量,测定样品的水分含量,用以控制粮食的品质和储存安全,一般水分含量不能超过14-16%,干粮食样品水分含量不能超过14%。
(2)杂质指标:是指检测样品里杂质类型和含量,杂质指标最好不超过政府标准,一般标准对稻谷杂质含量不超过4%,对小麦粗粒杂质含量不超过3%。
(3)淀粉含量:检测样品的淀粉含量,淀粉含量高表明样品品质较好,淀粉含量一般不超过70%。
(4)糙米率:表示样品中米粒间晶粒翻转而成糙米粒的比例,一般情况糙米率不超过25%。
2、粮食安全指标
(2)微生物检测:检测样品中的有害微生物,控制病原体、细菌、真菌的含量,限制样品中有毒有害物质的含量,以确保粮食的安全性。
二、油料类检测参数
1、油料品质指标
(1)水分含量:检测油料中水分含量,用以控制油料的质量和储存安全,一般水分含量不超过0.1-0.2%。
农业行业农产品质量检验标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产品作为人们日常生活所必需的基本食物,其质量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为了确保农产品的安全和质量,各国都制定了相应的农产品质量检验标准。
本文将从农产品的分类、质量指标、检验方法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农产品分类与标准农产品是指从农业生产中获得的原料、副产品和加工食品。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农产品可以分为粮食作物、蔬菜、水果、畜禽及畜禽产品等不同类型。
1. 粮食作物粮食作物是人类主要的食物来源,其质量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活健康。
常见的粮食作物有小麦、玉米、稻米等。
粮食作物的质量标准主要包括外观要求、含水率、脂肪酸含量、蛋白质含量、营养成分等指标。
2. 蔬菜蔬菜是人们日常饮食中重要的食物,对于维持人体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常见的蔬菜有青菜、黄瓜、西红柿等。
蔬菜的质量标准主要包括外观要求、形态特征、色泽、新鲜度、营养成分等指标。
3. 水果水果是人们饮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对人体健康有很大的益处。
常见的水果有苹果、香蕉、葡萄等。
水果的质量标准主要包括外观要求、形状、色泽、口感、果肉含糖量等指标。
4. 畜禽及畜禽产品畜禽及畜禽产品是人们的主要肉食来源,其质量对人们的健康和经济利益有着重要影响。
常见的畜禽及畜禽产品有猪肉、牛肉、鸡肉、鸡蛋、牛奶等。
畜禽及畜禽产品的质量标准主要包括外观要求、脂肪含量、蛋白质含量、微生物指标、添加剂残留等指标。
二、农产品质量指标农产品的质量指标是对产品质量的定量或定性描述。
不同的农产品有着不同的质量指标,主要包括物理指标、化学指标、营养成分、微生物指标等。
1. 物理指标物理指标主要包括外观要求、大小、形状、颜色、成熟度等指标。
这些指标反映了农产品的外在特征和是否达到市场要求。
2. 化学指标化学指标主要包括水分、脂肪含量、蛋白质含量、糖含量、维生素含量等指标。
这些指标反映了农产品的组成成分和营养价值。
有机磷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方法探究进展([标签:标题拼音])关键词:有机磷农药最初农药残留检测技术仅限于化学法论文比色法和生物测定法论文检测方法缺乏专一性论文灵敏度也不高。
20世纪60年代气相色谱应用于农药和药物残留分析论文大大提高了农药和药物残留?摘要:关键词有机磷农药最初农药残留检测技术仅限于化学法、比色法和生物测定法,检测方法缺乏专一性,灵敏度也不高。
20世纪60年代气相色谱运用于农药和药物残留探析,大大提高了农药和药物残留量的检测水平。
20世纪80年代以来,高效液相色谱法开始广泛运用于对热不稳定和离子型农药及其代谢物的探析。
色谱法虽然定量准确、灵敏度高,但所需设备昂贵,需要专业人员操作,且探析时间长不利于现场监测。
本文就当前农药和药物残留快速检测探析技术探究进展做一综述。
1 发光菌检测技术探究表明,不同种类的发光细菌的发光机制相同〔1〕。
即由分子氧功效,胞内荧光酶催化,将还原态的黄素核甘酸(FMNH2)及长链脂肪醛氧化为FMN及长链脂肪酸,同时释放出最大发光强度在波长450~490nm的蓝绿光。
常用的发光菌有弧菌属和发光杆菌属的一些细菌。
袁东星〔2〕等人采用发光细菌快速检测蔬菜中有机磷农药的残留量,通过发光菌对蔬菜中几种有机磷农药的抑光反应,得出发光强度和试样中有机磷农药浓度呈负相关的结果,其最小检测限可达到3mg/L。
目前,发光菌检测技术广泛地运用于环境监测及食品平安检测中,其在食品平安检测中主要用于农药兽药残留检测、重金属生物毒性检测等〔3〕,方法快速、简便、灵敏。
但是发光菌被激活后,它的发光强度会随时间的变化而改变,造成检测结果不稳定。
此外,由于食品中成分复杂,污染物浓度较低,检测仪器达不到如此低的检测限,所以该法在食品平安检测中的运用还不多见。
2 化学发光技术化学发光(CL)是以发光物质鲁米诺(Luminol)、没食子酸(Gallicacid)等和有机磷农药进行的一些非凡的化学反应,反应的中间体或反应物吸收反应所释放出的化学能而跃迁到激发态,当它们从激发态回到基态时会发生光辐射,光子通过光电倍增管和放大器后,转变为电流且被放大,在一定条件下电流大小和有机磷浓度成正比〔4〕。
根据反应原理有以下4种检测方法:(1)对乙酰胆碱酶抑制的CL方法;(2)对碱性磷酸酯酶的催化CL方法;(3)对于过氧化物和吲哚反应的方法;(4)对于鲁米诺和过氧化氢(H2O2)反应的方法。
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有机磷农药,其检测限可达到ng/kg级水平。
Ayyagari〔5〕根据碱性磷酸酯酶可以催化含磷酸酯化合物发生去磷酸化功效,即乐果抑制磷酸酯酶的活性,并产生微弱的发光信号检测乐果,检测限为500ng/L。
饶志明〔6〕等人以鲁米诺-H2O2体系对有机磷农药-甲基对硫磷进行化学发光探析,发现聚乙二醇对反应有显著的增敏功效,并建立了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FIA-CL)测定甲基对硫磷的方法,检测限可达002μg/ml。
目前探究较多的是化学发光和免疫探析、分子印迹、微流控芯片等技术联用检测食品中农药兽药的残留〔7〕,但仍处于实验室阶段,实际运用还很少。
化学发光技术具有灵敏度高,反应速度快,选择性好,仪器设备简单等优点,更适合现场监测工作的开展。
3 免疫探析技术运用于农药残留探析的免疫探析技术主要有放射性免疫探析(RIA)和酶联免疫探析(EIA)。
由于RIA在仪器设备要求上的局限性,使得EIA成为农药残留探析中运用最为广泛的技术之一。
EIA在实际运用中有直接法、间接法、抗体夹心法、竞争法、抑制法等。
免疫探析是根据抗原抗体特异性识别和结合反应为基础的探析方法。
有机磷农药是小分子量农药(MW%26lt;2500),要将农药小分子以半抗原的形式通过一定碳链长度的连接分子和分子量大的载体(一般为蛋白质)以共价键相偶联制备人工抗原,以人工抗原免疫动物产生对该农药具有特异性反应的抗体(多克隆抗体),利用杂交瘤技术制备出具有抗原特异性单一的抗体(单克隆抗体)。
M A Kumar〔8〕等采用酶联免疫探析技术和流动注射技术结合检测环境和食品中的甲基对硫磷,其灵敏度高、特异性好。
我国1999年刘曙照〔9〕等研制出甲萘威酶免探析线性浓度范围在10-1~10-4μg/ml,检测限低于001ng/ml。
王刚垛〔10〕等人合成甲基对硫磷人工抗原并建立ELISA探析方法,其检测限达到5ng/ml。
目前免疫探析技术主要以食品、环境中的农药、兽药残留作为检测对象,据报道,已有上百种农药建立起ELISA检测方法,如多菌灵、克百威、对氧磷、对硫磷、甲基对硫磷等。
某些有机磷农药的检测限可达到ng甚至pg级,一些试剂盒已经商品化,广泛用于现场样品和大量样品的快速监测〔11,12〕。
至今为止由于它有很强的特异性,1种试剂盒只能检测单一有机磷农药不能检测农药的多残留,并且对结构类似的化合物还有一定程度的交叉,再加上抗体制备难度大,试剂盒的成本高,这就限制了其在农残检测中的广泛运用。
4 生物传感器技术生物传感器通常是指由一种生物敏感部件和转换器紧密配合,对特定种类化合物或生物活性物质具有选择和可逆响应的探析工具〔13-16〕。
当待测物和分子识别元件(由具有识别能力的生物功效物质如酶、微生物、抗原和抗体等构成)特异性地结合后,产生的光、热等通过信号转换器转变为可以输出的电信号、光信号等,由检测器经过电子技术处理,在仪器上显示或记录下来,从而达到探析检测的目的。
41 酶生物传感器有机磷农药和乙酰胆碱酶酯基的活性部位发生不可逆的键合从而抑制酶活性,酶反应产生的pH值变化由电位型生物传感器检测。
其优点是快速、准确、可重复使用,但是酶对底物具有高度专一性且稳定性较差。
Bernabeil M在一个生物传感器上偶联几种酶促反应从而增加了待测物的数目,即用乙酰胆碱酶和胆碱氧化酶双酶系统,制备了检测对氧磷和涕灭威的电流型H2O2传感器。
42 免疫生物传感器利用抗体和抗原之间的免疫化学反应来制作的生物传感器。
可以高灵敏度、高选择性、方便、快速地检测待测样品中的农药残留量。
Wan 〔17〕等人研制了便携式的光纤免疫传感器检测甲基对硫磷,其最小检测限为01ng/ml。
Anis等研制开发的光纤免疫生物传感器用于测定样品中的对硫磷和色谱法相比,该法简便快速,探析周期缩短了4/5。
43 微生物传感器利用活微生物的代谢功效检测污染物,一类是利用微生物在同化底物时消耗氧的呼吸功效;另一类是利用不同微生物含有不同的酶,把它作为酶源。
具有能够适应宽范围的pH和温度的优点,但选择性较差。
Mulchandani等人将携带有机磷水解酶(OPH)基因片断的质粒转入一种摩拉氏菌的菌体内,筛选得到可在胞外表达OPH的改良菌,从而制备的传感器对甲基对硫磷和对氧磷的检测限可低达l×10-6mol/L和2×10-7mol/L〔18〕。
生物传感器已在环境监测、食品、医药等领域得到广泛运用。
在有机磷的检测和其他探析技术相比,生物传感器具有体积小、成本低、选择性及抗干扰能力强、响应快等优点,也可同时检测多个样品,灵敏度高。
但目前生物传感器技术还存在稳定性差,使用寿命短等新问题。
< 5 展望目前农药残留检测:发光菌技术主要运用于水质检测及环境规划,随着技术的发展发光菌法将和电子技术以及光电技术相结合,逐步发展为在线监测系统,为有机磷农药现场监测提供更加快速的检测探析手段。
化学发光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高灵敏的微量及痕量有机磷残留检测探析技术,今后在改进和健全原有发光试剂和体系的同时,新发光试剂的合成及和其他技术(如微流控芯片技术、传感器技术等)的联用,更显示出化学发光探析技术快速、灵敏、简便的优点。
ELISA技术和生物传感器技术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随着探析技术的不断改进,ELISA 减少交叉反应的发生,进一步提高灵敏度及稳定性,免疫试剂盒不断的商业化;生物传感器的多功效化(1个传感器可检测多种农药残留),降低产品成本,提高灵敏度、稳定性和延长寿命,它们在农药残留检测领域中会得到进一步的运用和推广,使我国的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技术的运用出现多元化的局面。
参考文献〔1〕Thomtdka e of bioluminesecent bacterium photobacterium phosphoreum to detect potentially biohazardous materials in water〔J〕.Bull Environ Contam Toxicol,1993,51(4):538. 〔2〕袁东星,邓永智,林玉晖.蔬菜中有机磷农药残留的发光菌快速检测〔J〕.环境化学,1997,16(1):77-81. 〔3〕凌云,赵渝.发光细菌法在食品平安性检测中的运用〔J〕.食品和生物技术学报,2005,24(6):106-110. 〔4〕韩鹤友,游子涵.化学发光联用技术在兽药残留探析中的运用进展〔J〕.探析科学学报,2005,21(5):552-556. 〔5〕Ayyagari MS,Kamtrkar S,Pande R,et al.Biosenors for pesticide detection based on alkaline phosphates catalyzed chemiluminescence〔J〕.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1995,C2:191-196. 〔6〕饶志明,王建宁,李隆弟.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测定甲基对硫磷的探究〔J〕.探析化学,2001,4:1-5. 〔7〕黄梓平,王建宁.利用化学发光技术对有机磷农药进行检测探析〔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1):59-63. 〔8〕Kumar M A,Chuhan R S,Thakur M S,et al.Automated flow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system for analysis of methyl parathion〔J〕.Analytica Chimica Acta,2006,(560):30-34. 〔9〕刘曙照.九十年代农药残留探析新技术〔J〕.农药,1998,37(6):11-13. 〔10〕王刚垛,何凤生,鱼涛,等.甲基对硫磷ELISA探析方法的建立及初步运用〔J〕.中国工业医学杂志,2001,14(6):327-333. 〔11〕赵人王争,陈景衡,杨俊.生物酶技术和酶免疫技术在农残快速探析方面的运用和探究进展〔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2,12(5):640-641. 〔12〕韩丽君,贾明宏,钱传范,等.甲基对硫磷的酶联免疫吸附探析(ELISA)探究〔J〕.农业环境学学报,2005,24:187-190. 〔13〕Nunes GS,Barcelo D.Electrochemicalbiosensors for pesticide determination in food samples〔J〕.Pesticide Analysis,1998,26:156-159. 〔14〕刘宗林,彭义交.有机磷传感器的研制〔J〕.食品科学,2004,25(2):130-134. 〔15〕乌日娜,李建科.生物传感器在农药残留探析中的探究目前现状及展望〔J〕.食品和机械,2005,21(2):54-76. 〔16〕陈帆,何奕.有机磷水解酶传感器及其运用探究进展〔J〕.传感器技术,2004,23(4):5-9. 〔17〕Wan Lixing,Li Renma.Portable fiber-optic immunosensor for detection of methsulfuron methyl〔J〕.Talanta,2000,(52):879-883. 〔18〕Mulchandani P,Chen W,Mulchandani A,et a1.Amperometricmicrobial biosensor for direct determination of organophosphate epesticides using recombinant microorganism with surface expressedorganophosphorus hydrolase〔J〕.Biosensors %26amp; Bioelectronics,2001(16):433-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