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景观研究进展
- 格式:pdf
- 大小:607.46 KB
- 文档页数:6
景观生态学研究进展综述(贵州省贵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态101班)摘要:景观生态学以景观为对象,强调景观空间异质性的维持和发展,生态系统间的相互作用,景观格局与生态过程的关系,以及人类对景观及其组分的影响。
景观生态学早在1939年就已经提出,但直到20世纪80年代初,它才开始发展成为一门相对独立、为国际学术界公认的生态学分支学科。
作为一门新兴学科,景观生态学是现代生态学中内容最丰富、发展最快、影响最广泛的学科之一,本文通过回顾景观生态学的产生,概述国际上景观生态学的研究进展、中国景观生态学上的研究进展、了解景观生态学的几个新的学科生长点,进而了解目前景观生态学研究方面亟待加大研究力度的方向。
关键词:景观生态学;国际;中国;研究景观生态学是本世纪70 年代以后蓬勃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
它以生态学理论框架为依托,吸收现代地理学和系统科学之所长,研究景观和区域尺度的资源、环境经营与管理问题,具有综合整体性和宏观区域性特色,并以中尺度的景观结构和生态过程关系研究见长。
自80 年代后期以来,逐渐成为世界上资源、环境、生态方面研究的一个热点。
现在普遍的看法是景观生态学是研究景观空间结构与形态特征对生物活动与人类活动影响,以及生物活动与人类活动对景观空间结构与形态特征影响的科学。
因为我们坚持认为环境影响生物和人类活动的同时生物和人类活动也会反过来影响环境,而这两个方面都应该是景观生态学的研究内容。
1景观生态学的产生景观生态学一词是德国著名的地植物学家C. 特罗尔(C. Troll) 于1939 年在利用航空照片研究东非土地利用问题时提出来的。
从一开始,Troll 就认为:“景观生态学的概念是由两种科学思想结合而产生出来的,一种是地理学的(景观) ,另一种是生物学的(生态学) 。
景观生态学表示支配一个区域不同地域单元的自然- 生物综合体的相互关系的分析”。
后来,Troll 对前述概念又作了进一步的解释,即景观生态学表示景观某一地段上生物群落与环境间主要的、综合的、因果关系的研究,这些研究可以从明确的分布组合(景观镶嵌,景观组合) 和各种大小不同等级的自然区划表示出来。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科技与创新2020年第09期·145·文章编号:2095-6835(2020)09-0145-02景观生态学的国内外研究现状齐丽(陕西省土地工程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陕西西安710075;陕西地建土地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陕西西安710075;陕西省土地整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陕西西安710075;自然资源部退化及未利用土地整治工程重点实验室,陕西西安710075)摘要:研读国内外景观生态学相关研究,对其研究现状进行总结,以期为景观生态学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方向。
研究结果显示,中国景观生态学随国际景观生态学的发展也开始逐渐应用于生物多样性保护、土地利用、城市规划等方面。
关键词:景观;生态学;地理学;环境保护中图分类号:Q14文献标识码:ADOI :10.15913/ki.kjycx.2020.09.0621景观生态学的国外研究进展德国是景观生态学的故乡,景观生态学的概念是德国植物学家TROLL 在20世纪40年代末利用航片进行土地利用研究时所提出来的[1-2]。
景观生态学侧重于研究一个区域内不同的景观单元自然与主物有机体之间的关联,其最终结构是系统研究自然条件。
TROLL 着重指出景观生态学应与其他学科结合在一起综合系统性的研究(甘甫乎,1999年)。
根据欧洲对地理学科和对植物学科中的定义,给景观生态学下了定义即研究某一区域的土地利用中生物群落较为复杂的关系以及生物的数量和活动等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TROLL 给景观生态学赋予的概念将地理学中的水平结构途径和生态学中占据着优势地位的垂直功能途径相互结合起来,既满足了地理学家对土地单元生态知识方面的了解,同时又满足了生态学家想把所研究的成果从区域推广到更为宽广的需要(TROLL ,1971年;WU ,2006年;HOBBS ,2007年)。
鉴于此,1968年TROLL 对景观生态学的概念进行了补充和延伸,其概念为“研究某一区域的土地利用中生物群落较为复杂的关系以及生物的数量和活动等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及每种生物群落在空间上的分布特征”(TROLL ,1968年,1971年)。
园林景观美景度评价研究进展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们对于园林景观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园林景观作为城市中重要的绿化空间,不仅可以提供市民休闲娱乐的场所,更能够改善城市环境,增强城市的生态功能。
园林景观的品质评价成为了学术界和实践界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从园林景观美景度评价的定义、研究方法和应用前景三个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一、园林景观美景度评价的定义园林景观美景度评价是指对园林景观的美学品质进行量化和评估的过程。
通常包括景观的视觉效果、空间组织以及植物配置等方面的评价。
根据不同的研究目的和评估对象,园林景观美景度评价可以分为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两种方式。
定性评价主要是通过对园林景观的整体感受和视觉效果进行描述和分析,常用的方法包括问卷调查、专家评价和实地考察等。
这种评价方式适用于对园林景观进行整体品质的评估,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和灵活性。
但是定性评价的结果往往缺乏量化指标,难以进行直观的比较和分析。
定量评价则是通过建立一套科学的评价体系,采用客观的测量数据对园林景观的美学品质进行评估。
常用的方法包括景观指数法、景观模拟和三维可视化技术等。
这种评价方式具有较强的客观性和可比性,能够为园林景观设计和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定量评价也存在着数据获取和处理的难度较大、专业技术要求高等问题。
1. 景观指数法景观指数法是通过对景观空间的形式、结构和功能进行测量和分析,以获得景观品质的综合评价。
它将景观特征和景观价值量化为一个或多个指标,通过建立景观指数模型,对园林景观的美学品质进行评价。
常用的景观指数包括景观多样性指数、景观连通性指数和景观稳定性指数等。
通过对这些指数的计算和分析,可以揭示园林景观的特征和价值,为园林景观的规划和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2. 景观模拟景观模拟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和数学模型,对园林景观的美学品质进行模拟和分析。
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和数字地形模型,可以对园林景观进行三维模拟和可视化展示,以直观地呈现其景观特征和视觉效果。
园林景观美景度评价研究进展园林景观美景度评价是园林景观规划和设计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之一。
目前,该领域已有大量的相关研究成果,本文将对其进展进行简要综述。
1、视觉评价法:以人的主观感受为依据,通过眼睛观察、感受来进行评价。
目前,该方法是最为常用的园林景观美景度评价方法之一。
2、量化评价法:通过科学的方法,采用量化指标来评价园林景观美景度,包括景观面积、绿化率、景观疏密度、景观质量等指标。
该方法具有客观性和准确性,但难以考虑到人类情感和文化背景的因素。
3、主客合一评价法:该方法采用科学指标和人类主观感受相结合的方法,通过量化指标和视觉评价相结合,达到准确和全面的评价。
1、文化背景:不同文化对于美学观念和景观美学评价有着不同的认识和理解,因此需要考虑到文化背景对园林景观美景度评价的影响。
2、环境背景:景观美学评价不仅是一个单一的景观单元,还需要考虑到环境背景。
环境背景的变化会对景观美学评价产生很大影响。
3、景观特征:园林景观的景观特征和设计元素是园林景观美景度评价的重要方面。
各种景观元素的组合和协调对于美景度评价至关重要。
4、观赏者的需求和偏好:景观美学评价是基于人类主观需求和偏好的。
评价过程中需要考虑到观赏者的需求和偏好对园林景观美景度的影响。
1、园林景观规划和设计:园林景观美景度评价为规划和设计提供了可靠的依据,使得园林景观规划和设计更加合理和出色。
2、园林景观建设:园林景观美景度评价可以解决大型公园和景区在景观建设上的问题,提高园林景观建设的品质和水平。
3、园林景观管理:园林景观美景度评价可以为管理提供依据,制定合理的监测和管理方案,提高园林景观的质量。
总之,园林景观美景度评价是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对于提高园林景观美学水平和品质具有重要作用。
风景园林工程与技术研究进展
在景观园林工程与技术研究方面,最近有许多变化,这些研究可以大
大改善风景园林项目的设计,建设,管理,以及景观的美化。
这些研究的
发展受益于先进的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这些技术可以大大提高风景园
林项目的效率、质量和可持续性。
首先,随着计算机软件和硬件的普及,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在风景
园林中的应用越来越多。
它可以提供准确的、复杂的、具体的设计视图,
大大提高项目的效率。
其次,电子制图技术(GIS)在风景园林管理中的应
用越来越广泛,它可以更好地分析景观的各种变化情况,对景观发展、景
观能力等进行测算,为决策提供有效的依据。
此外,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资源利用工程师可以运用生物技术促进植物的生长,它可以更有效地控制
植物的形态和发育,从而改善景观的外观和品质。
此外,在绿化建设中,现代技术已经可以提供更实用、更可持续的绿
化系统,如水净化工程,鱼类保护工程,可持续发电工程,生物多样性保
护工程等,这些工程对提高风景园林景观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国际景观生态学研究新进展一、概述随着全球化和人类活动的不断加剧,景观生态学作为研究自然与人工生态系统相互作用、空间格局与动态变化的重要学科,正日益受到广泛关注。
国际景观生态学研究的新进展不仅为我们提供了深入理解地球生态系统的新视角,也为应对全球环境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全球性挑战提供了新的科学依据。
本文旨在综述近年来国际景观生态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发展趋势,以期为我国景观生态学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提供参考和借鉴。
近年来,国际景观生态学在理论框架、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
在理论框架方面,景观生态学逐渐从传统的描述性研究向机理性和预测性研究转变,强调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和人类福祉的关联分析,深化了我们对景观系统结构与功能关系的认识。
在研究方法上,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运用大数据、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等现代技术手段,提高了景观生态研究的时空分辨率和精准度。
同时,跨学科的研究方法也逐渐成为主流,如景观遗传学、景观社会学等,为景观生态学的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
国际景观生态学研究还呈现出一些新的发展趋势。
一方面,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景观生态学开始更加关注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强调通过合理的景观规划和设计来应对环境变化带来的挑战。
另一方面,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类活动的不断扩展,城市景观生态学逐渐成为研究热点,探讨城市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优化途径,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国际景观生态学研究的新进展为我们提供了更加全面和深入的视角来认识和理解地球生态系统。
未来,我们应继续加强景观生态学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推动学科的发展和创新,为全球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1. 景观生态学的定义与重要性景观生态学是一门跨学科的科学,主要研究景观的结构、功能、动态变化及其与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服务、人类活动之间的相互关系。
它致力于理解不同空间尺度下景观格局的形成机制,以及这些格局如何影响生态系统的功能和可持续性。
当代景观生态学的发展历程与研究进展作者:耿倩倩来源:《环境与发展》2017年第04期摘要:通过对文献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对景观生态学的研究历史,研究现状,已取得的进展,存在的问题,发展趋势等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景观生态学;发展历程;研究进展;发展趋势中途分类号:F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72X(2017)04-0016-02DOI:10.16647/15-1369/X.2017.04.008Abstract: Through the collating and analyzing the literature information,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his own opinions on the history of landscape ecology,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research, the progress that has been made,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the development trend.Key words: landscape ecology; development course; research progress; development trend景观生态学是一门年轻、应用广泛的生态学分支学科,是普通生态学更为宏观化、空间化的发展。
景观异质性和景观与过程的相互作用是其研究的核心问题。
1 景观生态学研究历史1.1 国际研究历史1982年,国际景观生态协会(IALE)在荷兰成立,随之又在欧洲举行过若干国际学术讨论会[1]。
表1所列历届世界景观生态学大会,反映出景观生态学的研究方向与发展。
2015年,IALE在Portland召开了第九届世界大会,会议指出未来景观生态学的研究热点主要是人与自然可持续系统、适应气候变化影响的景观构建与管理、景观服务和科学。
园林景观美景度评价研究进展园林景观是一种自然与人工设计相结合的艺术形式,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标志。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中越来越多的人需要园林景观来缓解心理压力,因此对园林景观的评价越来越重要。
为了更好地评价园林景观美景,园林景观度评价研究逐渐受到关注。
本文将介绍园林景观美景度评价的相关研究进展。
园林景观美景度评价方法主要分为三种,即定性评价法、定量评价法和综合评价法。
定性评价法主要是通过人们的主观感受、经验以及认知可以得出评价结果,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接受性;定量评价法主要是通过各种具体的数值和数据来评价,有较高的客观性和精度;综合评价法主要是综合运用定性和定量的评价方法来得出整体评价结果,具备利用各种方法的优点的特点。
这三种评价方法都有其优点和局限性。
园林景观美景度评价的影响因素也很多,主要包括园林设计的原则、园林植物的配置、景观色彩的配合、园林建筑和景观的整体协调性、维护及保养等因素。
这些因素应考虑到整体影响因素的作用,通过评价分项可以得到综合评价结果。
园林景观美景度评价对于城市规划与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园林景观美景度评价的运用能够帮助城市规划与设计者更好地了解人们需求,为城市的景观环境提供支持,提升城市环境品质,提升人们的幸福感和生活品质。
园林景观美景度评价也对园林维护管理工作具有指导意义,能够及时发现园林环境的不足之处,针对性地进行改进,对园林的建设、保养和管理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园林景观美景度评价研究对于城市规划与设计、园林维护管理等方面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需要不断完善评价方法并应用这些方法来提高城市环境质量,提升人们的满意度和幸福感,创造更加美丽和舒适的城市生活环境。
安徽农业科学。
Jamaal0fAnhuiA班.sci.2006,36(28):12454一12457责任编辑夏静责任校对张士教多功能景观研究进展张盼盼1一,胡远满1*(1.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辽宁沈阳110016;2.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13049)摘要当今人类社会发展要求景观沿着多功能景观的方向发展。
多功能景观是景观发展的最优阶段,正日益受到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关注。
笔者在总结多功能景观概念和特点的基础上,依循“斑块一廊道一基质”模式,从多功能斑块、多功能廊道和多功能基质3个方面评述了多功能景观的研究现状,并展望了多功能景观的研究方向,即多功能景观预演、多功能景观交错带的研究和多功能景观研究方法的多学科综合性。
关键词多功能景观;多功能斑块;多功能廊道;多功能基质;展望中图分类号11J98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晒17—661l(20略)28—12454一04lleseardlPmmm∞1Wraltiflmettmml1.amasea佛刃}lANGPan-ilm既al(hlstjtuleofApplie【lEcolo科,0lineseA凹deI珂0fSciences,ShenyaIIg,Ij枷iI唱l10016)Atlstr'aetTo,hy’ssocial枷elopment0fhumanbe抽伊啦land黝pestobe砌tifunctional.Mdtifunctionalkdsc印e,be吨她叩tiI姗stage0f出elan出capedevelopment,is蜀etthl异attentions曲no中ertsaIldscholarsathomeandabroad.Based0rI目lrrm强rj五ngtI砣conceptaIldcharacteristic80fII砒ltifuncfional1andscaDe,tIlecmrentresearchsituatiomofⅡIdtif血lctionallandscapew哪州刊from3asI)ectsofrI砒ltifunctionalplaque,rI砒ltiftmc.涮co而dorand州tifunctional腿晡x,fouowing山emodelof“pIaqIle-corridor_I谢x”.And凼eresearchdirectionsof州tif函cti0Ilalkdscape憾predicted,i鹏luding咖ltidisciplimrycompreheIlsiveness0fdleresearch∞tI圮lmlltifunctional】andEcaperdleamaland砌tifuncfionallan出哗mterlacedmdtI】屺researchmthodsofrImltifunctionalJands明∞.K眄wordsMllltifuncfionallalxlseape;Mdtifimctionalplaque;hhlltifunctiomlem-ridor;Mdtifunctionalnltrix;Vr,m,ect随着人类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人口的激增,人类活动对资源的影响日益强烈,人类可利用的资源日渐短缺。
为此,人类为了生存的需要,必须走出以往对资源的掠夺式利用方式,而采取高效利用模式。
景观作为一个由不同的土地单元镶嵌组成,具有明显视觉特征的地理实体,兼具经济、生态和美学价值uJ,是一种可利用资源。
人类以各种方式利用景观,地球上许多景观正在以比过去更大的强度被利用,而且日趋以不同的目的被同时使用【2J。
正因为如此,景观必须沿着多功能景观方向发展。
国内外各专家学者逐渐意识到多功能景观研究的重要性,并开始进行相关的研究。
2000年10月在丹麦罗斯基勒召开的多功能景观国际会议(Thei疵雕Iti0:【lal洲ereneeoll“Mdfi.functionalkmdscape.Im砌sciplim巧A弭咖c}瞄toLandsc叩Re·searchandManage删”),首次提出了“多功能景观”的研究议题L31;2005年5月18~19日在德国吉森大学召开了以“景观的多功能性:分析,评价,决策支持”为主题的“景观多功能性”国际会议,从生物多样性、生态水文和经济等几个方面探讨了景观多功能性,再一次把多功能景观提到了国际议程;2007年7月8~12日在荷兰举行的第七届国际景观生态学会世界大会,景观功能是其主要议题之一,再次强调了多功能景观研究的重要性。
F.B哦l和J.B叫dr)r发现法国的乡村景观已由具单一功能的景观向集保护自然、保护环境、娱乐及生产等功能为一体的多功能景观转化Ho;PHlsn∞Tipmq阻等人研究了泰国东北部整合性农业系统的多功能性,认为整合后的农业景观是具有食品保障、环境功能、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等多功能景观[5];周华荣研究了干旱区湿地多功能景观,并对其前景进行了分析,提出现代地理学、生态学、湿地科学的众多研究方法,可以用来对干旱区湿地多功能景观进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课题(.2/X16CB40-3201)。
作者简介张盼盼(1984一),女,湖北潜江人,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景观生态学。
*通讯作者。
收稿日期2008埘.11行更深入的研究【2J2;徐高福等提出建设千岛湖新型多功能景观游憩林,使其不仅具有休闲旅游的功能,而且还具有保持水土、涵养水源、提供优质饮用水、为野生物种提供栖息地及促进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等功能[6-71;李洪远等研究了海河综合开发改造与多功能生态堤岸建设,建议将海河堤岸改造成集防洪功能、市民休闲、娱乐的亲水功能、城市河道自然生态系统恢复的功能与视觉审美上的河道景观功能为一体的多功能生态堤岸哺1;谢花林等从北京山区的地理区位、资源环境特点及首都整体功能要求等方面探讨了北京山区景观的功能,认为其应有生产功能、生态效应功能、休闲功能等3个层次的功能归J。
从总体上看,国内外对多功能景观的关注仍旧是比较欠缺的,还没有形成系统。
目前不同景观类型的开发利用多把目光集中在一两种功能上,而过度开发一两种功能的结果往往是以牺牲其他功能为代价【10_17|,从而导致难以构建多功能景观。
因此,应积极探讨多功能景观研究的理论和方法论体系,为多功能景观的构建提供准确有效的科学依据。
1多功能景观的概念及特点1.1多功能景观的概念一般而言,可将一个区域可划分为多个景观类型,每个景观类型又包含多个斑块。
关于景观的定义,众说不一L18-19J。
肖笃宁综合了诸家之所长及近年的发展,将景观定义为:景观是一个由不同土地单元镶嵌组成、具有明显视觉特征的地理实体;他处于生态系统之上。
大地理区域之下的中间尺度;兼具经济、生态和文化的价值[驯。
多功能景观作为景观类型中的一种,是景观发展的最优阶段,国内外专家学者试着给其定义,但至今仍未达成共识。
2000年召开的多功能景观国际会议当中,主要从抽象的空间观点来定义多功能景观,提出多功能性可能至少有3个定义:①作为与独立的土地单元相关的不同功能的空间组合的多功能性(空间独立);②作为不同时间,特别是某一周期,同一土地单元的不同功能的多功能性(时间独立);③作为同一或不同时间,同一或不同土地单元不同功能的整合的多功能性(空间整合或“真多功能性”)幢J。
JesperBrandt在200336卷28期张盼盼等多功能景观研究进展12455年分析了丹麦的农业景观近42年(1954一1996)的发展趋势后,认为多功能景观是指同时具有景观生态系统的生汰功能、有关土地利用的功能和社会功能等的景观DJ。
周华荣认为未来的景观必须同时发挥多重功能,即作为生命生存场所的生态功能;作为生产活动场所的经济功能;作为旅游和特色文化场所的社会一文化功能;作为居住和景观本身存在场所的历史功能;作为人类感知场所的美学功能…2。
综合各家之所长,在景观定义的基础上,给多功能景观以如下定义:多功能景观是景观在高强度人类活动作用下的产物,是景观发展的最优阶段,兼具生态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历史功能和美学功能等多重功能的综合异质单元。
1.2多功能景观的特点B聊1dt.J曾总结了多功能景观的7个特点bJ,但主要是针对多功能农业景观,特别是针对发达国家的多功能农业景观而言。
多功能农业景观作为多功能景观的一个类型,具有多功能景观的共性,也有其自身的特性。
在该认识的基础上,通过各种类型多功能景观的比较分析,认为多功能景观主要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2.1以某一功能为主导,即存在主导功能。
不同类型的多功能景观其主导功能不一样,同一多功能景观在不同的时间尺度和不同的空间尺度上具有不同的功能。
1.2.2整体多功能性。
从景观尺度上来看,多功能景观作为一个整体在某一时间尺度上具有多种功能,或随着时间尺度的变换,多功能景观的主导功能也随之发生变化。
1.2.3组分多功能性。
任何一个景观都可以看成是由斑块、廊道和基质3大组分构成的整体。
组成多功能景观的这3大组分自身也具有多功能性,即由多功能斑块、多功能廊道和多功能基质共同构成了多功能景观。
1.2.4关联多功能性。
作为整体的多功能景观,或是各种多功能组分,即多功能斑块、多功能廊道和多功能基质等所具有的各种功能间存在着相互关联,正因为有着这种关联,才使得景观整体多功能性和组分多功能性得以持续下去。
如一个多功能森林景观的服务功能可以大体上分为3个方面,即:生态服务功能、生产功能、景观和社会文化功能。
生产功能主要满足人类的物质生活需求;景观和社会文化功能主要满足人类的精神生活需求;而生态服务功能则为上述两种功能的实现提供保障…。
2多功能景观研究现状Fo咖n和Godr∞在观察和比较各种不同景观的基础上,认为景观主要由斑块、廊道和基质这3个组分构成[麓-23]。
由此,研究多功能景观,可以以“斑块一廊道一基质”模式为基础,从多功能斑块、多功能廊道和多功能基质3个方面进行探讨。
2.I多功能斑块斑块是指与周围环境在外貌上或性质上不同,并具有一定内部均质性的空间单元[驯。
在各种不同类型的景观中,同时存在着各种大小、形状、结构各异的斑块。
F.0彻蛐从斑块的面积大小的角度,探讨了斑块的生态学功能惜J。
陈娟等依据斑块形状原理,认为一个能满足多种生态功能需要的斑块的理想的形状应该包含一个较大的核心区和一些有导流作用及能与外界发生相互作用的边缘触须和触角ⅢJ。
景观的功能是基于自身结构的基础。
而功能亦是结构的体现汹],因此探讨斑块的功能必须结合斑块的结构。
目前研究的较多的有多功能绿地斑块、多功能水体斑块和多功能建筑物斑块3种类型。
2.1.1多功能绿地斑块。
城市的绿地斑块大致可分为以下3种:城市居住小区的绿地斑块,城市公园的绿地斑块和城市的其他绿地斑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