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名胜区生态敏感性评价研究与实践进展
- 格式:pdf
- 大小:1.95 MB
- 文档页数:5
《建筑与规划数字技术(2)》课程实验综合实验报告专业名称:城乡规划课程名称:建筑与规划数字技术(2)开课学院: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实验室:建筑城规学院计算机实验室学生姓名:王迪沈恩穗指导教师:实验时间: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课程名称建筑与规划数字技术(2) 实验项目名称生态敏感性综合评价实验项目类型验证演示综合设计其他指导教师韩贵锋成绩√教师评语教师签名:年月日一、实验目的以重庆某县为例,在对生态敏感性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县域的空间管制分区。
通过练习,掌握以下几个方面的基本原理并熟练在ArcGIS环境下的实现矢量和栅格的坐标转换,基于DEM的坡度和地形起伏度的计算,栅格数据的重分类,带权重的空间叠加方法。
二、实验内容县域生态敏感性评价时需要考虑多个要素。
首先,单要素出发,依据对建设的适应性或者对生态环境的保护的重要性出发,进行单要素评估区划。
其次,根据重要性权重进行空间叠加,再对综合评价结果进行分区,结合总规编制的要求,提出管制分区及管制措施。
结合地形和行政区划图对综合叠加结果进行说明,重点说明敏感区评价与空间管制的关系,以及评价结果如何引用到县域城乡规划之中。
结合评价结果说明县域未来发展的方向。
三、实验方法:(使用方法及操作步骤)单因素评价-------确定权重--------综合叠加1.导入文件shp,找到地形的经纬度,在网站上找到四张dem图片,导入。
2.使用mosaic to new raster工具,把四张dem图拼贴在一起。
点击生成的图层,右键data, export data。
3.使用project 工具转化平面坐标系,分辨率默认30米。
4.在工具箱里搜索。
Mask,使用extract mask,第一个下拉菜单加入生成的图层,第二个下拉菜单选择shp,保存输出。
5.使用Special analyst工具,在里面选择surface analysis, slope生成坡度图。
6.打开新生成的坡度图的属性表,点击classify,reclassify,将数据分成四个级别。
生态敏感性是指生态系统对于人类活动行为和自然环境变化的反映程度,反映的是一定区域在遇到干扰情况时发生生态环境问题的难易程度和可能性的大小,以及外界干扰可能造成的后果[1]。
正常情况下,生态系统呈现的是一种稳态,但是当外部干扰超过承受范围即达到一定的限度时,生态系统的稳定状态就会被打破,导致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
具体而言,敏感性高的地方,生态系统的稳态越容易失衡[2]。
因此,在生态敏感性程度较高的地方,更应该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建设工作。
生态敏感性评价有利于地区更好推动国土空间规划工作,为建设科学合理的生态安全格局,统筹协调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提供借鉴,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3-8]。
风景名胜区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较为集中,具有较高的生态价值和科学价值,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重要的一环。
但由于近年来,开发建设规模的持续扩张,众多风景名胜区也出现了环境污染与破坏、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减少等问题,生态系统面临严峻的挑战,保护与开发矛盾突出,因此对于风景名胜区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是十分重要的,也是当前所急需的。
近年来,随着旅游的发展,武功山风景名胜区旅游产业已经相对稳定,但是在发展的同时,生态环境问题也不容小觑。
值得关注的是,武功山风景名胜区地理位置特殊,地跨多个行政边界,在国土空间规划编制过程中,对于景区管委会的规划编制也是单独开展的,使得在众多问题上存在一定难度,在开展过程中也有较多矛盾。
因此,针对武功山管委会这一特殊行政区域的生态敏感性评价,不仅可以实现景区的可持续发展,也有助于当前众多同类级别的景区管委会国土空间规划项目的推动。
进行生态敏感性评价,可以指示生态环境保护的核心区域,有助于景区生态环境的合理性、科学性、针对性地进行保护与治理。
当前对于生态敏感性的评价,目前研究较为多样,从研究区域来看,主要集中于人地矛盾突出的地区(城市或城市群等)[9-11]、生态环境脆弱区[12-14]、重点生态功能区[15-18]等,从研究方法来看,大多是基于层次分析法[18]、主成分分析法[19]等方法。
基于土地生态敏感性评价的生态产品价值分区实现研究——以阿勒泰市为例闫天亮;王承武;陈梦茜;陈暄;赵文静【期刊名称】《干旱区地理》【年(卷),期】2024(47)4【摘要】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维持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前提。
利用GIS技术对阿勒泰市的生态环境进行敏感性评价。
结果表明:(1)阿勒泰市生态环境敏感性影响程度由大到小排序为:土地利用类型>植被覆盖度>河流缓冲区>道路缓冲区>高程>坡度>坡向。
(2)阿勒泰市生态敏感性总体偏高,极度敏感和高度敏感等级区域占研究区总面积的42.45%,在北部山区、中部丘陵区,以及南部额尔齐斯河两岸均有分布;不敏感等级和低度敏感等级区域主要分布在中部丘陵和山间冲积平原区。
(3)基于生态敏感性评价结果将阿勒泰市分生态保护区、生态提升区以及生态防护治理区3个区域,并根据区域特点提出完善生态补偿、特色生态旅游、生态农业、开展生态治理与修复等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模式,为阿勒泰市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提供实践参考。
【总页数】10页(P612-621)【作者】闫天亮;王承武;陈梦茜;陈暄;赵文静【作者单位】新疆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32【相关文献】1.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土地整理生态效益评价研究——以重庆市长寿区木耳村土地整理项目为例2.生态调节服务产品价值实现的适宜性评价及模式分区——以浙江省丽水市为例3.基于生态敏感性评价的森林公园功能分区研究——以江西鄱阳湖口国家森林公园为例4.基于生态敏感性评价的临江市生态功能分区研究5.基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生态修复项目经济生态效益评价研究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旅游景区的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研究研究题目:旅游景区的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研究摘要:随着旅游业的迅速发展,旅游景区的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和污染,给当地自然生态系统带来了巨大压力。
本研究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分析了旅游景区的生态环境问题,提出了保护和修复的对策和措施,并通过具体案例的数据分析和研究结果呈现,验证了这些对策和措施的有效性。
一、研究问题及背景:1.1 研究问题概述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大量游客涌入旅游景区,给景区的生态环境带来了破坏和污染。
如何保护和修复旅游景区的生态环境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1.2 研究意义旅游景区是吸引游客的重要资源,其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对于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旅游景区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的研究,可以为相关管理部门提供科学的决策支持,减少景区生态环境的破坏和污染,提高景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研究方案方法:2.1 研究方法选择本研究首先调研了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对旅游景区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的常用方法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包括生态环境评估、植被改良、土壤修复、水污染治理等。
2.2 数据收集与处理本研究采用了多种数据收集的方法,包括实地调查、问卷调查、统计数据、文献研究等。
收集到的数据以表格和图表的形式进行呈现和分析,以便更好地理解数据的变化和趋势。
三、数据分析和结果呈现:3.1 生态环境评估本研究针对旅游景区的生态环境状况进行了评估,包括空气质量、水质状况、土壤质量等方面。
通过对多个景区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得出了旅游景区生态环境的整体状况和存在的问题。
3.2 生态修复案例分析本研究选取了几个典型旅游景区作为案例进行分析,分别采用了植被改良、土壤修复和水污染治理等方法,对这些方法的效果进行了评价。
通过对比分析,可以得出不同方法在不同景区的适用性和效果。
四、结论与讨论:4.1 结论总结通过对旅游景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研究,本研究得出了以下结论:(1) 旅游景区生态环境存在严重的破坏和污染问题;(2) 植被改良、土壤修复和水污染治理等方法对于景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具有一定的效果;(3) 不同景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需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生态环境问题分析及优化对策摘要:三2011年6月24日,在第35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西湖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国内唯一一处湖泊类文化景观遗产,自此西湖迎来一崭新的时代,走向了世界,同时,西湖的保护与建设也越来越受到世人的关注。
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自古以其秀丽的湖光山色和众多的名胜古迹群闻名中外,它是人工与自然景观结合最为成功的案例。
在深厚的传统文化和造园艺术的影响下,持续以西湖山水创造景观,自唐代至今所形成的景观对中国乃至东亚等地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以"两堤三岛";的景观格局和题名景观"西湖十景";的影响最大。
生态系统具有为人类提供自然资源和生存环境的服务功能,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为了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重经济、轻环境,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速度对环境施压,使环境污染日益加剧,导致许多自然生态系统(海洋、湖泊、森林等)健康状况日益恶化,出现了一系列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如臭氧层破坏,温室效应,土壤酸化,土地沙漠化,水体富营养化,有毒物质的生物富集等。
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退化,严重影响了地球生命支持系统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同时也影响了人类自身的发展。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使生态系统健康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它丰富了现代生态学的研究内容,并为生态学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生态系统健康的研究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健康科学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为全球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带来了新的希望。
关键词:杭州;生态环境;问题;优化一.生态环境的基本含义、构成和特点(一)生态环境的基本含义生态环境迄今为止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概念,但一般认为它包括两个层次的基本含义:一是要避免由于生态环境恶化与资源短缺经济环境构成威胁的基础上,以维护国家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可持续经济发展环境支持能力;二是避免生态环境严重恶化和资源严重短缺造成环境难民和导致暴力,防止生态环境为地区稳定和环境问题的国家环境的威胁。
基于GIS的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与生态保护研究基于GIS的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与生态保护研究摘要: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是指对于自然环境中各种因素对生态环境影响程度的评价和分析,是科学合理地进行生态环境保护的前提与基础。
本文以GIS技术为支撑,对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与生态保护进行研究,并探讨了如何利用GIS技术实现精细化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1. 引言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基础,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生态环境遭受到了严重破坏和压力。
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是科学合理地制定生态环境保护政策与措施的关键。
GIS技术具有数据处理与空间分析的优势,可以为生态环境评价和保护提供有效支撑。
2. 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方法2.1 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指标体系由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的关键因素构成,包括地理因子、自然环境因子、人文社会经济因子等。
通过对指标体系的构建,可以全面、系统地评价生态环境的敏感性。
2.2 GIS技术在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中的应用GIS技术可以对大量的空间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为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提供了有效的工具。
通过对各类数据的整合和分析,可以计算出不同区域的敏感性评价指数,从而指导生态环境保护决策的制定。
3. 生态环境保护措施3.1 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结果的应用利用GIS技术进行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后,可以得到不同区域的敏感性等级和分布情况。
根据评价结果,可以制定相应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包括土地利用调整、生态补偿政策、环境监测与预警等。
3.2 GIS技术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应用GIS技术可以用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各个环节,例如生态监测与评估、环境规划与管理、生态保护区划等。
通过将GIS技术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可以实现对生态系统的精细化管理与保护。
4. 实例分析本文以某市为例,利用GIS技术对该地区的生态环境敏感性进行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提出了相应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实例分析结果表明,GIS技术在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与保护中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与推广潜力。
生态保护与风景名胜区开发的高质量发展研究报告摘要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风景名胜区的开发与保护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本研究报告旨在探讨生态保护与风景名胜区开发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实现高质量的发展。
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和案例的分析,本报告提出了一系列建议和措施,以促进生态保护与风景名胜区开发之间的良性互动。
第一章引言1.1 研究背景1.2 研究目的和意义1.3 研究方法第二章生态保护与风景名胜区开发现状分析2.1 生态保护现状分析2.2 风景名胜区开发现状分析2.3 生态保护与风景名胜区开发之间存在的问题第三章国内外案例分析3.1 国内案例分析3.2 国外案例分析3.3 案例总结及启示第四章生态保护与风景名胜区高质量发展的原则4.1 生态保护原则4.2 风景名胜区开发原则第五章生态保护与风景名胜区开发的整合策略5.1 生态保护与风景名胜区开发的整合模式5.2 生态保护与风景名胜区开发的整合策略第六章推动生态保护与风景名胜区高质量发展的建议6.1 领导角色6.2 市场角色6.3 公众参与角色6.4 法律法规建设第七章结论7.1 研究结论总结7.2 研究局限性和展望第一章引言1.1 研究背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旅游需求的增加,风景名胜区成为人们休闲度假和旅游观光的热门目的地。
然而,随着旅游业规模不断扩大,一些地方出现了生态破坏、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问题。
因此,如何在保护生态环境和推动旅游业发展之间找到平衡点成为一个重要问题。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生态保护与风景名胜区开发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实现高质量的发展。
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和案例的分析,本报告旨在提出一系列建议和措施,以促进生态保护与风景名胜区开发之间的良性互动。
1.3 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
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和案例进行梳理和分析,总结出生态保护与风景名胜区开发之间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解决方案。
第二章生态保护与风景名胜区开发现状分析2.1 生态保护现状分析当前,我国在生态保护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
安徽天堂寨国家森林公园森林风景资源调查与评价1. 引言1.1 研究背景研究背景:安徽天堂寨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安徽省歙县境内,是中国具有独特地质构造和自然景观的重要保护地之一。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天堂寨国家森林公园逐渐成为游客们探索自然、放松心情的热门目的地。
由于长期以来的资源开发以及人为破坏,天堂寨国家森林公园的自然环境面临一定的挑战和压力。
有必要开展本次研究,对该公园的森林风景资源进行深入调查与评价,为保护和合理利用该地区的自然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研究对天堂寨国家森林公园的文化价值和保护建议进行分析,促进这一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提升其在旅游业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2000字】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旨在全面了解安徽天堂寨国家森林公园的森林风景资源现状,评价其景观价值和文化意义,提出保护与开发建议。
通过对该公园的森林资源进行调查和评价,可以为公园管理部门提供科学依据,指导公园的保护和开发工作。
通过本研究,可以深入挖掘安徽天堂寨国家森林公园的文化价值,拓展公园在旅游业中的地位,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研究目的旨在为安徽天堂寨国家森林公园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支持和指导,使其成为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实现可持续发展。
1.3 研究意义安徽天堂寨国家森林公园是中国的一个重要生态旅游景区,拥有丰富的自然风景资源,包括独特的森林景观、奇特的地质地貌和丰富的植物种类。
对于深入了解和评价这些资源的现状和潜力,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和实践意义。
通过对安徽天堂寨国家森林公园的森林资源调查和风景资源评价,可以为相关部门和管理者提供科学依据,帮助他们更好地保护和管理这些珍贵资源。
通过分析公园的文化价值,可以促进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为公园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
深入研究安徽天堂寨国家森林公园的自然风景资源,可以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文化旅游产业的融合提供重要参考。
通过科学评价公园的旅游价值和发展潜力,可以为当地政府和旅游经营者提供发展策略和规划方向,推动公园成为重要的旅游目的地,促进当地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发展。
基于GIS的吴江东部地区生态敏感性分析1. 本文概述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凸显,成为制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吴江东部地区作为典型的江南水乡,其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使得该区域的生态敏感性分析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本文旨在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对吴江东部地区的生态敏感性进行系统分析,以期为该区域的生态保护和合理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通过收集和整理吴江东部地区的地理、气候、土壤、植被等基础数据,建立了区域生态敏感性分析的基础数据库。
在此基础上,结合生态学原理和敏感性评价方法,选取了包括地形因子、气候因子、土壤因子、生物因子等在内的多个关键影响因素,构建了生态敏感性评价指标体系。
利用GIS空间分析功能,对选定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空间分布特征分析,并采用适宜的模型和算法,对各因素的敏感性进行了量化评估。
通过叠加分析和综合评价,确定了吴江东部地区生态敏感性的空间分布格局,并识别出高敏感区域,为制定针对性的保护措施提供了依据。
结合区域发展规划和生态环境保护需求,提出了吴江东部地区生态保护和建设的建议,旨在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统一。
本文的研究不仅丰富了GIS在生态敏感性分析领域的应用,也为其他类似区域的生态保护工作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本文通过对吴江东部地区的生态敏感性进行深入分析,旨在为该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支持,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目标。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凸显,成为制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吴江东部地区作为长江三角洲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生态环境,是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区域。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长,该地区的生态环境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
开展该地区的生态敏感性分析,对于科学评估生态环境状况、制定合理的环境保护措施和推动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生态敏感性评价技术路径研究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于生态环境的重要性越发重视,生态敏感评价能预测地域生态环境系统的承受能力,进而对于区域发展建设进行把控。
文本对生态敏感性评价技术路径进行分析,提出了研究意义及其应用方式,从而为关注这一话题的人们提供参考。
关键词:生态敏感性;技术路径;应用手段引言:生态环境是人们生存发展的基础,其能够实现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加快社会主义的进程。
在工业化进程的发展中,人们对于环境的破坏也在不断增加,水土流失、酸雨等环境问题,影响着人们的正常生活。
生态敏感性评价能预测生态系统的的失衡情况,进而实现城市建设发展的调控。
1生态敏感性评价的研究意义生态环境敏感性是生态系统对于人类活动反应的敏感性,能够反映出地区出现生态环境与生态问题可能性的概率,由此能够确定生态环境敏感频率最高的地区和保护价值最高的地区,进而实现生态系统的功能划分,有利于提升生态环境的规范性建设。
生态敏感性评价主要包括土壤敏感侵蚀性、沙漠化敏感性和酸雨敏感性等五个方面,由此进行综合性的评价,提升敏感性评价的准确性。
同时,敏感性的评判也可以根据地域的特点形成极敏感、高度、中度、轻度和不敏感五级,相关人员可根据区域地点进行适当的增加评级。
生态敏感性评价需以可持续发展为基本原则,对于环境质量问题高发的区域进行质量问题的预测。
其中,我国学者就相关规范及理论也展开了研究,旨在提升我国环境建设工程的发展,保护生态环境。
生态敏感性评价主要针对某一特定问题,进行单一性评价。
例如,清华大学的研究人员对于土壤酸度敏感性进行了评价,通过对土壤类型和利用率的分析来实现其研究的规范性,同时利用了地理信息系统进行敏感区划分的绘制,提升其分析的效率与现代化的手段[1]。
2生态敏感性评价技术路径2.1生态敏感性评价技术思路生态敏感性技术的分析主要通过GIS的技术手段进行,使用其直接的叠加方式,以参加复合的数据类型进行分析,实现区域空间的重新划分,将进行一致性组合,使空间节点和空间区域相吻合。
基于GIS的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景观视觉敏感度评价
夏梦霞;吴金桃;孙青;刘清和;李悦丰
【期刊名称】《园林》
【年(卷),期】2024(41)3
【摘要】以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内24个代表性景观节点为研究对象进行景观视觉敏感度评价。
选取相对坡度、相对距离、视觉几率和醒目度4个敏感度评价指标,客观层面以ArcGIS空间分析法为基础,主观层面以专家评价法为补充,使用AHP层次分析法构建评价体系,划分Ⅰ、Ⅱ、Ⅲ、Ⅳ级视觉敏感度等级。
结果表明,景观视觉敏感度Ⅰ级景点6个、Ⅱ级景点8个、Ⅲ级景点6个、Ⅳ级景点4个。
总结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景点景观视觉敏感度高低排序特点:(1)按高程,山上>山下;(2)按空间类型,临崖>临水>人文>林下;(3)按景区,袁家界>杨家界>天子山>黄石寨>金鞭溪>十里画廊。
通过定量化评价景点的景观视觉敏感度,提出研究区域景观保护与管理的相应建议,以期为森林公园的开发建设与景观规划提供依据和科学指导。
【总页数】8页(P113-120)
【作者】夏梦霞;吴金桃;孙青;刘清和;李悦丰
【作者单位】吉首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986
【相关文献】
1.基于GIS与SBE法的旗山国家森林公园景观视觉评价
2.山地视觉景观的GIS评价——以广东南昆山国家森林公园为例
3.基于GIS的昆明市海口林场森林景观视觉敏感度评价
4.基于GIS技术的梅岭国家森林公园景观生态敏感度评价
5.基于GIS和SBE法的桂林国家森林公园冬季视觉景观评价与优化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第49卷第2期 林 业 调 查 规 划Vol.49 No.2 doi:10.3969/j.issn.1671⁃3168.2024.02.016基于GIS和AHP的洛阳市龙门风景名胜区生态敏感性评价闫莹玉,孙林林,高健康,卫红(河南农业大学风景园林与艺术学院,河南郑州450000)摘要: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以及风景区的无节制开发,风景区生态环境遭到严重威胁。
以洛阳市龙门风景名胜区为例,选取9个生态敏感性因子,利用GIS法和AHP法,进行生态敏感性单因子等分析。
结果表明,龙门风景名胜区整体生态敏感性中,不敏感区面积为462.29hm2,占比14.58%;低敏感区面积为921.23hm2,占比29.05%;中敏感区面积为787.69hm2,占比24.84%;高敏感区面积为635.74hm2,占比20.05%;极敏感区面积为363.86hm2,占比11.48%,高敏感性和极敏感性区占比较高。
通过量化分析,得出区域各因子对生态敏感性影响等级,并在生态敏感性评价的基础上,探讨风景名胜区可持续发展思路。
关键词:GIS;AHP;龙门风景名胜区;生态敏感性;洛阳市中图分类号:S718.557;S759.92;P2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3168(2024)02-0097-06引文格式:闫莹玉,孙林林,高健康,等.基于GIS和AHP的洛阳市龙门风景名胜区生态敏感性评价[J].林业调查规划,2024,49(2):97-102,197.doi:10.3969/j.issn.1671⁃3168.2024.02.016YAN Yingyu,SUN Linlin,GAO Jiankang,et al.Ecological Sensitivity Evaluation of Longmen Scenic Area in Luoyang City Based on GIS and AHP[J].Forest Inventory and Planning,2024,49(2):97-102,197.doi:10.3969/j.issn.1671⁃3168. 2024.02.016Ecological Sensitivity Evaluation of Longmen Scenic Area inLuoyang City Based on GIS and AHPYAN Yingyu,SUN Linlin,GAO Jiankang,WEI Hong(College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and Art,He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Zhengzhou450000,China)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ourism and the unrestrained development of scenic area,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scenic area has been seriously threatened.Longmen Scenic Area of Luoyang City was studied,and9ecological sensitivity factors were selected to carry out ecological sensitivity single factor analysis and the comprehensive analysis by using GIS and AHP metho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rea of insensitive area was462.29hm2,accounting for14.58%of the overall ecological sensitivity; the area of low sensitive area was921.23hm2,accounting for29.05%;the area of intermediate sensitive area was787.69hm2,accounting for24.84%;the area of highly sensitive area was635.74hm2,ac⁃counting for20.05%;the area of extremely sensitive area was363.86hm2,accounting for11.48%,a⁃mong which high sensitivity and extreme sensitivity accounted for more.The classification of regional eco⁃logical sensitivity was obtained by quantitative analysis,and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deas of scenic area were explored based on ecological sensitivity evaluation.Key words:GIS;AHP;Longmen Scenic Area;ecological sensitivity assessment;Luoyang City收稿日期:2022-10-24.基金项目:河南沿黄流域文化景观高质量发展适应性研究(212400410023).第一作者:闫莹玉(1995-),女,河南禹州人,硕士.研究方向为城乡规划学.Email:987864883@责任作者:卫红(1972-),女,河南沁阳人,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城乡规划学.Email:614285065@ 生态敏感性是指生态系统对人类活动和自然生态环境变化的敏感性反映程度,一般指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发生的可能性以及恢复速度[1-7]。
基于生态敏感性分析的湿地保护与开发——以邯郸市永年洼湿地为例作者:王丽枝,高文杰,邢晨宇,等来源:《湖北农业科学》 2013年第12期王丽枝1,高文杰2,邢晨宇1,周倩1(1.河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石家庄050024;2.河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石家庄050021)摘要:在研究永年洼湿地现状的基础上,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永年洼湿地的生态敏感性进行分析。
以影响因子和胁迫因子为综合评价层,以9个单项生态评价因子为指标层,建立永年洼湿地生态敏感性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利用综合指数法计算出不同用地类型的脆弱度,再运用ArcGIS空间分析模块,得到各类生态敏感性分区的面积,从而划定保护与开发的湿地范围,并针对不同程度的敏感区域提出了相应的保护发展策略。
关键词:生态敏感性;指标体系;湿地保护;永年洼湿地中图分类号:X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39-8114(2013)12-2784-04Conserv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Wetland Based on Ecological Sensitivity Analysis: A Case Study of Yongnianwa Wetland of Handan CityWANGLi-zhi1,GAOWen-jie2,XINGChen-yu1,ZHOUQian1(1.CollegeofResourceandEnvironmentSciences,HebeiNormalUniversity,Shijiazhuang050024,China;2.AcademyofUrbanandRuralPlanningandDesignofHebeiProvince,Shijiazhuang050021,China)Abstract: TheactualityoftheYongnianwa wetland wasintroduced,andtheecologicalsensitivityofthewetlandswas analyzedusingthemethodsofqualitativeanalysisandquantitativeanalysis.TheecologicalsensitivityevaluationindexsystemofYongnianwa wetland wasestablishedusingtheimpactfactorsandstressfactorsascomprehensiveevaluationlayerandusingnineindividualecologicalevaluationfactorsasindexlayer.Andtheindexweightswereestablishedusingtheanalytichierarchyprocess.Thefrangibilitydegreesofdifferenttypesofwetlandswerecomputedusingthesynthesizedindexmethod.TheareaofallkindsofecologicalsensitivitydivisionswereacquiredusingArcGIS spatialanalysismodule,thusthescopeofprotectionanddevelopmentwasdelineated.Andsomeprotectionanddevelopmentstrategiesfordifferentsensitiveareaswereputforward.Keywords:ecologicalsensitivity;indexsystem;wetlandprotection;Yongnianwa wetland湿地生态系统是陆地生态系统和水域生态系统间的过渡地带,既是自然环境中宝贵的自然资源,又是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地区之一,被誉为“自然之肾”[1]。
庆阳市生态敏感性研究及生态环境状况评价庆阳市生态敏感性研究及生态环境状况评价作为中国西北地区的一座重要城市,庆阳市自然生态资源丰富,这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然而,在快速经济发展的背景下,庆阳市生态环境也面临不少挑战。
为了更好地了解庆阳市的生态敏感性,并对其生态环境状况进行评价,我们进行了一项研究。
为了确定庆阳市的生态敏感性,我们首先分析了城市的自然生态特征。
庆阳市地处黄土高原与陕甘宁大巴山陕北山地相交的地区,拥有复杂丰富的生态系统。
山地地形和水系的存在对于庆阳市的生态安全具有重要影响,因此我们对城市的水资源、植被覆盖、土壤质量等进行了详细调查与评估。
通过野外调查与实地样本采集,我们发现,庆阳市的水资源保护工作相对较好,主要河流未受到重大污染,水质状况较为良好。
同时,庆阳市还有多个水库和湖泊,这些水体的存在为城市的生态系统提供了稳定的水源。
然而,一些农业和工业活动对水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需要进一步加强管理与保护。
植被覆盖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庆阳市的生态敏感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我们的调查显示,庆阳市的森林覆盖率较高,山地和丘陵地区的植被保护较好,但农田和城市建设用地的植被覆盖相对较低。
这可能导致土壤侵蚀、水土流失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农田和城市建设用地植被的保护与恢复。
土壤质量是生态系统健康的重要指标,对于庆阳市的生态环境状况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对庆阳市的土壤进行了详细调查,并进行了土壤质量评价。
研究发现,庆阳市的土壤整体质量良好,土壤含水量适宜,有机质含量较高。
然而,在一些农业和工业活动频繁的地区,土壤污染问题仍需要引起重视。
通过对庆阳市生态敏感性的研究,我们不仅了解了城市生态环境现状,还发现了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过程中,我们应该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首先,需要建立健全的水资源管理体系,加强水环境的治理与保护。
其次,应该积极推进植被保护与恢复工作,提高农田和城市建设用地的植被覆盖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