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建配电设计导体选择
- 格式:pdf
- 大小:381.96 KB
- 文档页数:4
房屋电气工程选取材料方案一、前言在房屋建设和装修过程中,电气工程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选择合适的电气材料,能够确保房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因此,在进行电气工程选取材料方案时,需要对材料的性能、品质、价格等进行全面考量,以确保选取出最适合的材料,提高电气工程的质量和可靠性。
二、房屋电气工程选取材料方案1. 电线电缆电线电缆是电气工程中必不可少的材料,其选取直接影响到房屋的安全和稳定。
在选取电线电缆时,需要考虑以下几点:(1)导体材料:常见的导体材料有铜和铝,铜导线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和耐腐蚀性,但价格相对较高;铝导线价格较低,但导电性能稍差。
在选择导体材料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评估,综合考虑导电性能和价格。
(2)绝缘材料:绝缘材料需要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和耐高温性能,以确保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
常见的绝缘材料有PVC、XLPE等,选择时需要确保其符合国家标准,并且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和耐磨性。
(3)房屋用电负荷:根据房屋用电负荷的大小和分布情况,选择合适规格的电线电缆,以确保其能够满足房屋用电的需求。
2. 开关插座开关插座是房屋电气工程中常用的电气设备,其选取需要考虑以下几点:(1)材质:开关插座的材质常见有塑料、金属等。
塑料材质轻便、价格低,而金属材质坚固耐用,但价格相对较高。
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
(2)防水性能:在潮湿环境或者卫生间等特殊场所,需要选择具有良好防水性能的开关插座,以确保安全使用。
(3)样式:根据装修风格和实际需求选择适合的开关插座样式,以美观实用兼顾。
3. 照明设备照明设备是房屋电气工程中重要的一部分,其选取需要考虑以下几点:(1)照明效果:根据不同房间的功能和需求,选择合适的照明设备,确保良好的照明效果。
(2)能效比:选择具有良好能效比的照明设备,以减少能源消耗,降低用电成本。
(3)安全性能:照明设备需要具有良好的防水防火性能,以确保安全使用。
4. 配电箱配电箱是电气工程中重要的部分,其选取需要考虑以下几点:(1)安全性能:配电箱需要具有良好的防水防火性能,以确保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
§第六章导体的选择及校验导线截面的选择一.导线型号选择的基本原则二. 导线截面选择的基本原则三.导线截面选择的基本方法四.计算实例一.导线型号选择的基本原则1、架空电力线路的导线,可以采用钢芯铝绞线、铝绞线、防腐钢芯铝绞线、铝包钢芯铝绞线、铝合金绞线、钢芯铝合金绞线、硬铜线,一般线路大多采用钢芯铝绞线。
二.导线截面选择的基本原则1、选择导线截面应符合电力系统发展规划要求,首先要满足架空架空线路输送容量的要求,并考虑短期内的发展要求,所选截面最少5年内不因负荷增加而更换导线截面,其次还应满足用户电压偏移的要求,最后应使所选导线截面的线路电能损耗最小。
2、导线应具备足够的机械强度,不能因为各种不利条件的组合而造成断线事故。
3、最大负荷电流要小于导线的安全工作电流,不能因为电流太大而造成断线事故。
4、验算导线载流量时,钢芯铝线的允许温度一般采用+70℃(大跨越可用+90℃),钢绞线的允许温度一般采用+120℃。
环境温度应采用最高气温月的最高平均气温,风速应用0.5m/s,太阳辐射功率密度应采用0.1W/cm2。
三.导线截面选择的基本方法1、35kV及以上输电线路一般按经济电流密度选择截面,按载流量、电压损失及机械强度效验截面。
2、10kV及以下配电线路按载流量选择导线截面,按电压损失及机械强度效验截面,一般不按经济电流效验导线截面;导线应具备足够的机械强度,不能因为各种不利条件的组合而造成断线事故。
1、按经济电流密度选择截面(1)导线的经济截面计算公式如下:S=I/J (1-1)式中S-导线的经济截面,mm2,I-最大负荷电流,A;J-导线的经济电流密度A/mm2。
(2)输电线路经济电流密度(钢芯铝绞线)最大负荷利用小时(h/a)<3000(一班制)时为:1.65 A/mm2最大负荷利用小时3000~5000(二班制)时为:1.65 A/mm2最大负荷利用小时>5000(三班制)时为:0.90 A/mm2(3)根据计算所得截面,再选择适当的导线截面。
导体选择、电缆及架空线路引言在电力工程中,导体选择、电缆以及架空线路的设计和选择是至关重要的。
正确选择合适的导体和电缆,以及设计适当的架空线路,可以确保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本文将介绍导体选择、电缆及架空线路的基本原则和注意事项。
导体选择导体是输送电力的主要组成部分,其选择关系到电力系统的效率和稳定性。
下面是导体选择的一些原则和常用的导体类型:原则•导体截面积选择:导体的截面积应根据所输送的电流大小来选择,以保证导体不会过载。
•导体材料选择:常用的导体材料有铜和铝。
铜导体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和耐腐蚀性,适用于高负荷和长距离输电。
铝导体的价格较低,适用于低负荷和短距离输电。
•导体绝缘选择:导体绝缘应选择与其工作环境相适应的材料,以确保导体不会受潮、腐蚀或短路。
常用导体类型•实心导体:由一根实心的金属导体组成,适用于低频电路。
•绞合导体:由多股细导线绞合而成,可以减少电阻和电磁干扰,适用于高频电路。
•镀锡导体:在导体表面镀一层锡,可以提高导体的抗氧化能力和焊接性能。
电缆电缆是一种用来输送电力或信号的导体组合,通常由多个绝缘导线和保护层组成。
电缆的选择应根据具体的用途和环境要求进行。
•低压电缆:用于输送低电压的电力或信号。
根据绝缘材料的不同,可以分为塑料绝缘电缆和橡胶绝缘电缆。
•中压电缆:用于输送中等电压的电力。
常见的中压电缆有橡胶电缆、交联聚乙烯电缆等。
•高压电缆:用于输送高电压的电力。
高压电缆通常采用交联聚乙烯绝缘材料,并配有金属护套和绝缘层。
电缆选择要点•电流负载:根据输送的电流负载来选择适当的电缆截面积,以确保电缆不会过载。
•绝缘材料:根据工作环境的要求选择适当的绝缘材料,以保证电缆的耐用性和安全性。
•敷设方式:根据电缆的敷设方式选择合适的电缆类型,如埋地敷设、架空敷设等。
架空线路是一种将导线悬挂在支柱或电杆上,用于输送电力的方式。
它通常由导线、绝缘子和支柱等组成。
架空线路类型•输电线路:用于远距离输送电力。
导体的选择及校验1.按长期工作条件选择(1)参考《导体和电器的选择设计技术规定》选用的电器允许最高工作电压不得低于该回路的最高运行电压。
即 sm m al U U ≥.其中 N m al U U 15.1.= sN sm U U 1.1≤一般按照sN N U U ≥选择电气设备的额定电压。
选用导体的长期允许电流不得小于该回路的持续工作电流,由于高压开路电器没有连续过载能力,在选择其额定电流时,应满足各中可能运行方式下回路持续工作电流的要求。
在断路器、隔离开关、空气自然冷却限流电抗器等电器各部分的最大允许发热温度,不超过《交流高压电器在长期工作时的发热》GB763-74所规定的数值情况下,当这些电器使用在环境温度高于+40℃(但不高于+60℃)时,环境温度每增加1℃,减少额定电流的1.8%;当使用在环境温度低于+40℃时,环境温度每降低1℃,增加额定电流的0.5%,但其最大过负荷不得超过额定电流的20%。
即 对于导体 ax al I m I ≥对于电器 ax N I m I ≥(2)ax m I 的计算方法汇流主母线220KV 主母线 按实际功率分布进行计算旁路母线回路电流定电流或最大持续工作需要旁路回路的最大额=ax m I 主变的引下线N I ax 05.1Im =出线单回线 最大负荷电流=ax m I双回线 单回线路最大负荷电流(I ax )2-2.1I m =母联回路ax ax m m I I 的母线上最大一台变压器= 分段回路K I TN ax ⨯=05.1I m (K=0.5~0.8 ;变压器额定电流-N T )发电机回路N I ax 05.1Im =2.按经济电流密度选择导体根据《导体和电器选择设计技术规定》载流导体应选择铝质材料。
除配电装置的汇流母线外,较长导体的截面应按经济密度选择,导体的经济电流密度可按照附录四所列数值选取。
当无合适规定导体时,导体面积可按经济电流密度计算截面的相邻下一档选取。
建筑电气低压配电设计中导体的选用分析本文从建筑电气低压配电设计的概述入手,针对建筑电气低压配电设计中导体的选用进行了分析研究。
标签:建筑电气;低压配电设计;导体;选用一、建筑电气低压配电系统的概述低压配电系统,是如今配供电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部分,就其自身而言,其包括配电变电所、高压配电线路、配电变压器以及低压配电器、控制保护设备几个部分组成,用来对电能进行分配,在他们发生严重的过载负荷时进行自动切断,从而实时地对电源线路和电动机进行保护。
然而,低压配电系统在进行实际的运行过程当中,却会因为安装人员素质不高、电气线路和设备疏于检查以及使用质量不合格的电气产品等内外部因素的共同影响而导致漏电,从而引发火灾,给人民的财产造成十分巨大的损失。
当然,就目前来说,我们在应对这类现象时,通常都是通过装配漏电保护器、选择保护接零以及实施等电位联结等方法,并加强对电气设计的相关审核。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低配压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性。
二、建筑配电系统设计的原则1、优化原则。
在建筑配电系统设计的过程中,应该确保建筑物的优势得到充分的利用。
在设计过程中,合理的资金投入是建筑企业需要考虑的问题,并且应该在最大程度上实现其节能目的。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确保供配电系统设计方案的适用性。
建筑电气配电系统不仅应该充分满足整个高层建筑物中用户所需的用电设备以及供电需求,满足所有用户的用电负荷容量的需求,与此同时,还需要使得整个配电系统的安全性、稳定性以及可靠性得到有效保障。
二是配电系统需要有效控制用户的电气设备用电量,从而使得用户用电设备电气功能可以得到高效发挥。
为了更好地保障整个建筑物配电系统的安全性,在线路设计的过程中,需要使得线路之间的距离在安全范围之内,还需保证线路绝缘强度的合格性。
在设计建筑物的配电系统过程中,可靠的防雷击设备是必不可少的重要装置,而且还应该采取有效的防静电技术。
2、高效原则。
在建筑物中的配电系统设计方案的过程中,应该使得电能的直接损耗以及间接损耗尽可能降低,从而在更大程度上使得损耗的数值大大降低。
(四)保护电器的装设位置1、保护电器应装设在被保护线路与电源线路的连接处,但为了操作与维护方便可设置在离开连接点的地方,并应符合下列规定:a、线路长度不超过3m;b、采取将短路危险减至最小的措施;c、不靠近可燃物。
2、当将从高处的干线向下引接分支线路的保护电器装设在距连接点的线路长度大于3m的地方时,应满足下列要求:a、该段分支线应敷设于不燃或难燃材料的管、槽内。
b、在分支线装设保护电器前的那一段线路发生短路或故障时,离短路点最近的上一级保护电器应能保证符合规范规定的要求。
3、短路保护电器应装设在低压配电线路不接地的各相(或极)上,但对于中性点不接地且N线不引出的三三线配电系统,可只在二相(或极)上装设保护电器。
4、在TT或TN-S系统中,当N线的截面与相线相同,或虽小于相线但已能为相线上的保护电器所保护,N 线上可不装设保护;当N线不能被相线保护电器所保护时,应另在N线上装设保护电器保护,将相应相线电路断开,但不必断开N线。
5、在TT或TN-S系统中,N线上不宜装设电器将N线断开,当需要断开N线时,应装设相线和N线一起切断的保护电器。
当装设漏电电流动作的保护电器时,应能将其所保护的回路所有带电导线断开。
6、在TN系统中,当能可靠地保持N线为地电位时,N线可不需断开。
7、在TN-C系统中,严禁断开PEN线,不得装设断开PEN线的任何电器。
当需要在PEN线装设电器时,只能相应断开相线回路。
(五)配电线路的敷设(一)一般规定1)配电线路的敷设应符合下列条件:1、符合场所环境的特征;2、符合建筑物和构筑物的特征;3、人与布线之间可接近的程度;4、由于短路可能出现的机电应力;2)配电线路的敷设,应避免下列外部环境的影响:1、应避免由外部热源产生热效应的影响;2、应防止外部的机械性损害而带来的影响;3、应避免由于强烈日光辐射而带来的损害。
(二)绝缘导线布线1)金属管、金属线槽布线宜用于屋内、屋外场所,但对金属管、金属线槽有严重腐蚀的场所不宜采用。
导体的选择3.2.1导体的类型应按敷设方式及环境条件选择。
绝缘导体除满足上述条件外,尚应符合工作电压的要求。
3.2.2选择导体截面,应符合下列要求:1 按敷设方式及环境条件确定的导体载流量,不应小于计算电流;2 导体应满足线路保护的要求;3 导体应满足动稳定与热稳定的要求;4 线路电压损伤应满足用电设备正常工作及启动时端电压的要求;5 导体最小截面应满足机械强度的要求。
固定敷设的导体最小截面,应根据敷设方式、绝缘子支持点间距和导体材料按表3.2.2的规定确定。
表3.2.2 固定敷设的导体最小截面6 用于负荷长期稳定的电缆,经技术经济比较确认合理时,可按经济电流密度选择导体截面,且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的有关规定。
3.2.3导体的负荷电流在正常持续运行中产生的温度,不应使绝缘的温度超过表3.2.3的规定。
表3.2.3 各类绝缘最高运行温度(℃)3.2.4绝缘导体和无铠装电缆的载流量以及载流量的校正系数,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物电气装置第5部分:电气设备的选择和安装第523节:布线系统载流量》GB/T16895.15的有关规定确定。
铠装电缆的载流量以及载流量的校正系数,应按现行国家标准《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的有关规定确定。
3.2.5绝缘导体或电缆敷设处的环境温度应按表3.2.5的规定。
表3.2.5 绝缘导体或电缆敷设处的环境温度注:数量较多的电缆工作温度大于70℃的电缆敷设于未装机械通风的隧道、电气竖井时,应计入对环境温升的影响,不能直接采取仅加5℃3.2.6当电缆沿敷设路径中各场所的散热条件不相同时,电缆的散热条件应按最不利的场所确定。
3.2.7符合下列情况之一的线路,中性导体的截面应与相导体的截面相同:1 单相两线制线路;2 铜相导体截面小于等于16mm²或铝相导体截面小于等于25 mm²的三相四线制线路。
3.2.8符合下列条件的线路,中性导体截面可小于相导体截面;1 铜相导体截面大于16 mm²或铝相导体截面大于25 mm²;2 铜中性导体截面大于等于16 mm²或铝中性导体截面大于等于25 mm²;3 在正常工作时,包括谐波电流在内的中性导体预期最大电流小于等于中性导体的允许载流量;4 中性导体已进行了过电流保护。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中电线电缆的选型及敷设要求一、电线电缆的选型1.根据电流载荷选择导线截面积:根据建筑物的用电负载情况和线路长度,选择合适的导线截面积,以确保线路的电流载荷能够正常运行。
一般来说,随着用电负载的增加,导线截面积也需要增大。
2.根据电压等级选择电缆型号:根据建筑物的电压等级要求,选择符合标准的电缆型号。
常用的低压电缆包括VVRP、VV、VV22等,高压电缆包括YJV、YJV22等。
3.根据敷设环境选择电缆外护层:根据电缆的敷设环境,选择适当的电缆外护层材料。
如在低温环境下,应选择低温耐寒的电缆;在酸碱腐蚀环境下,应选择耐腐蚀的电缆。
4.根据安全要求选择阻燃性能:为了确保建筑物在发生火灾时能够及时疏散人员,电线电缆应具备良好的阻燃性能。
因此,在选型时,应选择阻燃性能符合要求的电线电缆。
二、电线电缆的敷设要求1.敷设路径规划:根据设计要求和布线图,合理规划电线电缆的敷设路径,避免交叉、缠绕等问题。
在规划路径时,还需考虑线路的可维修性和易更换性。
2.保护措施和回路划分:对于容易受到外力损害的电线电缆,应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如设置护管、套管和护铠等。
同时,还需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划分回路,避免电力负荷过大而影响线路的安全运行。
3.接头和绝缘处理:在电线电缆的敷设过程中,需要进行接头处理和绝缘处理。
接头应采用符合标准的连接器材,并进行正确的接头处理,以确保接头的可靠性。
绝缘处理则可以采用绝缘胶带等材料进行包裹,增强线路的绝缘性能。
4.敷设弯曲半径要求:为了避免电线电缆在弯曲处损坏,敷设过程中需要遵循弯曲半径的要求。
一般来说,低压电线电缆的最小弯曲半径约为电缆外径的4-5倍,高压电线电缆的最小弯曲半径约为电缆外径的10倍。
5.消防通道和标识:在电线电缆的敷设过程中,应确保消防通道的畅通,并设置电线电缆的标识,方便日后维修和更换。
综上所述,电线电缆的选型和敷设要求对于建筑的电气安全和可靠运行起着重要的作用。
建筑电气低压配电导体选用设计论文摘要:建筑电气低压配电设计是建筑电气工程建设与施工过程中的关键工作环节,其设计质量直接关系到后期工程的施工质量,也影响到人们的正常生活与工作。
在建筑电气低压配电设计过程中,导体材料的选择至关重要,其关系到供配电系统运行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前言导体材料的选择在建筑电气低压配电设计过程中占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其选择的合理性关系到配电系统运行的可靠性与安全性,关系到居民对电力系统的正常使用,关系到工程的经济效益。
因此工作人员必须要对该项工作环节进行全面分析,综合考虑各个方面的影响因素,从而选择合理的导体材料,确保建筑电气低压配电设计的合理性。
根据实践经验证明,在选择导体材料的过程中,技术人员应当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低压配电载流量在建筑电气低压配电系统设计过程中,导体的相应截面可以称之为载流量,受到这一因素的影响,导体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发热现象。
具体来说,当技术人员将导体材料进行通电之后,电流会随着导体截面电阻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当其在输送过程中受到阻抗,那么就会产生热量,最终导致整个导体材料迅速升温,当其到达一定程度之后就会产生质量问题与安全事故。
因此技术人员在选用导体材料的过程中,必须要考虑到这一方面,尽量对载流量进行控制,从而避免材料加快老化,提高其利用率。
2低压配电电压损失技术人员在选择建筑电气低压配电导体材料的过程中,需要对其电压损失的现象进行全面分析,并采取措施对其进行完善,将其控制在允许的范围之内,这样也就可以确保电气低压配电设计的合理性,使导体在输送电能的过程中不会浪费大量的能量,将电能的利用率充分发挥出来。
3低压配电经济电流密度近年来,我国提出可持续发展,要求社会各行各业将节能环保的理念融入进来。
电力企业亦是如此,响应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战略,采取措施降低能耗,提高能源的利用率。
因此在选择导体材料的过程中,技术人员需要将节能、经济性等方面考虑在其中,使其具有经济性的目的,延长材料的使用寿命,确保其运行的可靠性与安全性。
35KV及以下导体及电缆的设计选择一、导体设计选择的原则1、环境条件对裸导体、电线、电缆及电器选择的环境条件,可查阅下列规范(1)选择裸导体和电器的环境温度:3-110KV高压配电装置设计规范GB50060-1992 , 规范选编上册第113页,表3.0.2;(2)选择电缆、电线的环境条件: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1994 , 规范选编上册285页,表3.7.5;注:有关全国主要城市的气象资料可查阅“工业与民用配电设计手册”第808~817页,表16-32。
有关温度的名词解释和应用说明见第807页,表16-31。
一般要求:有关内容见复习指导书第3册,第166~167页,其中表10-1-2 硬导体的最大允许应力的单位为MP a这和第182页,表10-3-5 是相同的,仅是单位为N/cm2。
2、低压导体的选择:选择导体截面应满足下列要求:(1)要满足正常工作和起动时的允许电压降:有关允许电压降值可查阅“规范选编”第1715页;第1044页;第1823页;第493页和钢铁企业电力设计手册上册第262~263页,表5-3和表5-4。
(2)按敷设方式及环境条件确定导体载流量:各种不同的校正系数见“规范选编”第175~177页中有关内容。
(3)导体应满足动稳定与热稳定的要求:在工程中,在6KV以上的导体按短路电流选择最小截面(mm2),380V系统一般不按动、热稳定选择最小截面。
(4)最小截面应满足机械强度可查阅“复习指导书”第167页,表10-1.3 或“规范选编”第1007页,表2.2.2。
(5)对不同冷却条件敷设电缆时,当冷却条件最坏段的长度超过5m,要按该段条件选择电缆截面。
3、中性线(N)、保护线(PE)和保护中性线(PEN)的选择:参阅复习指导书第3册第168页,10.1.2.6~10.1.2.12或“规范选编”第1007页,2.2.6~2.2.12。
4、电缆型号的含义:电缆型号标记方式:详见“电力工程电气设计手册(1),第93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