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线缆接头大全
- 格式:docx
- 大小:4.00 MB
- 文档页数:19
各类常用接头介绍--广移分公司技术部(射频篇)一、馈线接头(连接器)馈线与设备以及不同类型线缆之间一般采用可拆卸的射频连接器进行连接。
连接器俗称接头。
常见的射频连接器有以下几种:1、DIN型连接器适用的频率范围为0~11GHz,一般用于宏基站射频输出口。
2、N型连接器适用的频率范围为0~11GHz,用于中小功率的具有螺纹连接机构的同轴电缆连接器。
这是室内分布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连接器,具备良好的力学性能,可以配合大部分的馈线使用。
3、BNC/TNC连接器BNC连接器适用的频率范围为0~4GHz,是用于低功率的具有卡口连接机构的同轴电缆连接器。
这种连接器可以快速连接和分离,具有连接可靠、抗振性好、连接和分离方便等特点,适合频繁连接和分离的场合,广泛应用于无线电设备和测试仪表中连接同轴射频电缆。
TNC连接器TNC连接器是BNC连接器的变形,采用螺纹连接机构,用于无线电设备和测试仪表中连接同轴电缆。
其适用的频率范围为0~11GHz。
4、SMA连接器适用的频率范围为0~18GHz,是超小型的、适合半硬或者柔软射频同轴电缆的连接,具有尺寸小、性能优越、可靠性高、使用寿命长等特点。
较长应用于AP、设备modem中的小天线中以及主机内部连线。
但是超小型的接头在工程中容易被损坏,适合要求高性能的微波应用场合,如微波设备的内部连接。
5、反型连接器通常是一对连接器:阳连接器采用内螺纹联接,阴连接器采用外螺纹联接,但有些连接器与之相反,即阳连接器采用外螺纹联接,阴连接器采用内螺纹联接,这些都统称为反型连接器。
例如某些WLAN的AP设备的外接天线接口就采用了反型SMA连接器。
二、转接头(转接器)用于连接不同类型接头,常用的有双阴头(用于两根馈线的对接等)、直角转接头(用于施工中避免转弯造成馈线损坏)、7/16转接头(用于基放等设备中DIN接头和N型头的对接)。
部分图解如下:三、馈线平常用到的主要有普通电缆(8D,1/2”,1/2”超柔,7/8,7/16”,13/8”)和泄漏电缆(13/8”,5/4”),8D,1/2”超柔馈线,柔软度高,因此主要用作跳线,个别情况在建筑结构复杂区域过弯,相对信号损耗较高。
一、2M线制作1、工具电烙铁、专用压线钳、斜口钳、美工刀、美工刀、焊锡丝.2、制作步骤1将同轴缆外皮拨开如图所示.将2M头尾部外套拧开,并将尾部外套、压接套管套在同轴线上.2用工具刀将同轴缆外皮剥去12mm,剥时力量适当,注意不得伤及屏蔽网.2Mbit/s同轴线是成对使用的,其中一根用作发信,一根用作收信,对其用途做了定义后应做好标签.将露出的屏蔽网从左至右分开,用斜口钳剪去4mm,使屏蔽网长度为8mm.用工具刀将内绝缘层剥去2mm,注意不要伤及同轴缆芯线,将剥好的同轴线穿入同轴插头压接套管内.将同轴缆芯线插入同轴体铜芯杆,涂少许焊锡膏在同轴芯线上,用电烙铁沾锡点焊,焊接时间不得太长,以免破坏内绝缘,导致同轴芯线接地,要求焊点光滑、整洁、不虚焊.注意:焊接时确保焊锡充分融化,并且焊点大小适中,及不虚焊由部导致同轴芯线与同轴体短路.将屏蔽层贴附在同轴体接地管上,使屏蔽网尽可能大面积的与接地管接触,将压接套管套在屏蔽网上,保持压接套管与接地管留有1mm 的距离,并保证屏蔽层不超出导压接管.用压线钳将压接管与接地管充分压接,但用力适当,不得压裂接地管.压好后将同轴插头外套旋紧在同轴体上,用万用表测试是否有短路.二、RJ45水晶头制作1、标准现在最常用的标准是:TIA/EAI 568B,还有一种是TIA/EAI 568A.他们的接线稍微有些不同,制作水晶头首先将水晶头有卡的一面向下,有铜片的一面朝上,有开口的一方朝向自己身体,从左至右排序为如下:TIA/EIA-568B:1、白橙,2、橙,3、白绿,4、蓝,5、白蓝,6、绿,7、白棕,8、棕TIA/EIA-568A:1、白绿,2、绿,3、白橙,4、蓝,5、白蓝,6、橙,7、白棕,8、棕10M以太网的网线接法使用1,2,3,6编号的芯线传递数据,100M以太网的网线使用4,5,7,8编号的芯线传递数据.100BASE-T4RJ-45对双绞线网线接法的规定如下:1、2用于发送,3、6用于接收,4、5,7、8是双向线.1、2线必须是双绞,3、6双绞,4、5双绞,7、8双绞.根据网线两端水晶头做法是否相同,有两种网线接法.直通线:网线两端水晶头做法相同,都是TIA/EIA-568B标准,或都是TIA/EIA-568A标准.用于:PC网卡到HUB普通口,HUB普通口到HUB级联口.一般用途用直通线就可全部完成.交叉线:网线两端水晶头做法不相同,一端TIA/EIA-568B标准,一端TIA/EIA-568A标准.用于:PC网卡到PC网卡,HUB普通口到HUB普通口.2、工具网线钳、测试仪3、制作步骤首先将网线外皮剥去2到3公分,注意不要伤到里面的网线.将网线分开,按白橙、橙、白绿、蓝、白蓝、绿、白棕、棕的顺序排列好.排列好顺序后,用网线钳将网线剪齐留公分左右.将剪齐的网线插到水晶头里面,注意水晶头带铜片一面向上.网线插到水晶头后用网线钳将水晶头压好.将网线另一端也做好水晶头,用测线仪测试一下能不能通.三、BNC视频头制作1、工具电烙铁、剥线钳、焊锡、美工刀.2、制作步骤拧开BNC视频头,把BNC视频头套筒先套进同轴线,用美工刀将同轴电缆外层保护套剥去,小心不要割伤金属屏蔽线,再将芯线外的透明绝缘层剥去,使芯线裸露.将金属屏蔽线割去一部分,不要割伤绝缘层,不要留毛刺,保留的部分理顺拧成一股.留下的金属屏蔽线和信号线长度根据BNC头来确定,不能有“断”和“短”的情况.线缆剥好后,将BNC接口接到线缆上,信号线和金属屏蔽线分别上好,卡箍用剥线钳卡紧到外层胶皮上.用电烙铁和焊锡焊接金属屏蔽线和信号线,整体焊接不能出现虚焊或毛刺,焊点要光滑,信号线焊点不能碰到地线.焊接完成后检查有无短路.套上套管,制作完成.四、导线接头连接导线连接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整个线路能否安全可靠地长期运行.对导线连接的基本要求是:连接牢固可靠、接头电阻小、机械强度高、耐腐蚀耐氧化、电气绝缘性能好.需连接的导线种类和连接形式不同,其连接的方法也不同.通信系统使用的导线多为铜芯线,常用绞合连接方法,绞合连接是指将需连接导线的芯线直接紧密绞合在一起.连接前应小心地剥除导线连接部位的绝缘层,注意不可损伤其芯线.1、单股铜导线的直接连接1小截面单股铜导线连接方法:先将两导线的芯线线头作X形交叉,再将它们相互缠绕2~3圈后扳直两线头,然后将每个线头在另一芯线上紧贴密绕5~6圈后剪去多余线头即可.2大截面单股铜导线连接方法:先在两导线的芯线重叠处填入一根相同直径的芯线,再用一根截面约1.5mm2的裸铜线在其上紧密缠绕,缠绕长度为导线直径的10倍左右,然后将被连接导线的芯线线头分别折回,再将两端的缠绕裸铜线继续缠绕5~6圈后剪去多余线头即可.3不同截面单股铜导线连接方法:先将细导线的芯线在粗导线的芯线上紧密缠绕5~6圈,然后将粗导线芯线的线头折回紧压在缠绕层上,再用细导线芯线在其上继续缠绕3~4圈后剪去多余线头即可.2、单股铜导线的分支连接1单股铜导线的T字分支连接,将支路芯线的线头紧密缠绕在干路芯线上5~8圈后剪去多余线头即可.对于较小截面的芯线,可先将支路芯线的线头在干路芯线上打一个环绕结,再紧密缠绕5~8圈后剪去多余线头即可.2单股铜导线的十字分支连接,将上下支路芯线的线头紧密缠绕在干路芯线上5~8圈后剪去多余线头即可.可以将上下支路芯线的线头向一个方向缠绕,也可以向左右两个方向缠绕.3、多股铜导线的直接连接1多股铜导线的直接连接.首先将剥去绝缘层的多股芯线拉直,将其靠近绝缘层的约1/3芯线绞合拧紧,而将其余2/3芯线成伞状散开,另一根需连接的导线芯线也如此处理.接着将两伞状芯线相对着互相插入后捏平芯线,然后将每一边的芯线线头分作3组,先将某一边的第1组线头翘起并紧密缠绕在芯线上,再将第2组线头翘起并紧密缠绕在芯线上,最后将第3组线头翘起并紧密缠绕在芯线上.以同样方法缠绕另一边的线头.2多股铜导线的分支连接.多股铜导线的T字分支连接有两种方法: a 将支路芯线90°折弯后与干路芯线并行,然后将线头折回并紧密缠绕在芯线上即可.b 将支路芯线靠近绝缘层的约1/8芯线绞合拧紧,其余7/8芯线分为两组,一组插入干路芯线当中,另一组放在干路芯线前面,并朝右边缠绕4~5圈.再将插入干路芯线当中的那一组朝左边缠绕4~5圈.4、单股铜导线与多股铜导线的连接先将多股导线的芯线绞合拧紧成单股状,再将其紧密缠绕在单股导线的芯线上5~8圈,最后将单股芯线线头折回并压紧在缠绕部位即可.5、同一方向的导线的连接对于单股导线,可将一根导线的芯线紧密缠绕在其他导线的芯线上,再将其他芯线的线头折回压紧即可.对于多股导线,可将两根导线的芯线互相交叉,然后绞合拧紧即可.对于单股导线与多股导线的连接,可将多股导线的芯线紧密缠绕在单股导线的芯线上,再将单股芯线的线头折回压紧即可.6、双芯或多芯电线电缆的连接双芯护套线、三芯护套线或电缆、多芯电缆在连接时,应注意尽可能将各芯线的连接点互相错开位置,可以更好地防止线间漏电或短路.7、导线连接处的绝缘处理为了进行连接,导线连接处的绝缘层已被去除.导线连接完成后,必须对所有绝缘层已被去除的部位进行绝缘处理,以恢复导线的绝缘性能,恢复后的绝缘强度应不低于导线原有的绝缘强度.导线连接处的绝缘处理通常采用绝缘胶带进行缠裹包扎.一般电工常用的绝缘带有黄蜡带、涤纶薄膜带、黑胶布带、塑料胶带、橡胶胶带等.绝缘胶带的宽度常用20mm的,使用较为方便.1一般导线接头的绝缘处理一字形连接的导线接头可按下图所示进行绝缘处理,先包缠一层黄蜡带,再包缠一层黑胶布带.将黄蜡带从接头左边绝缘完好的绝缘层上开始包缠,包缠两圈后进入剥除了绝缘层的芯线部分 a.包缠时黄蜡带应与导线成55°左右倾斜角,每圈压叠带宽的1/2b,直至包缠到接头右边两圈距离的完好绝缘层处.然后将黑胶布带接在黄蜡带的尾端,按另一斜叠方向从右向左包缠c、图d,仍每圈压叠带宽的1/2,直至将黄蜡带完全包缠住.包缠处理中应用力拉紧胶带,注意不可稀疏,更不能露出芯线,以确保绝缘质量和用电安全.对于220V线路,也可不用黄蜡带,只用黑胶布带或塑料胶带包缠两层.在潮湿场所应使用聚氯乙烯绝缘胶带或涤纶绝缘胶带.2T字分支接头的绝缘处理导线分支接头的绝缘处理基本方法同上,T字分支接头的包缠方向如图所示,走一个T字形的来回,使每根导线上都包缠两层绝缘胶带,每根导线都应包缠到完好绝缘层的两倍胶带宽度处.3十字分支接头的绝缘处理对导线的十字分支接头进行绝缘处理时,包缠方向如图所示,走一个十字形的来回,使每根导线上都包缠两层绝缘胶带,每根导线也都应包缠到完好绝缘层的两倍胶带宽度处.五、馈线接头制作1、准备制作馈线接头选取合适的长度和位置15厘米制作接头,将多余的馈线用细齿小手锯锯掉.确定制作接头段的馈线没有弯曲的情况,对不直的部分需校直,校直段馈线的长度不小于15厘米.2、剥除馈线外皮及切割馈线选择在将要制作接头馈线断口5mm处的一圈馈线波纹是波谷中央位置,用馈线切割刀或用美工刀在该处的馈线外皮进行环切,用手轻压馈线刀,按馈线切割刀旋转的方进行向旋转以恰好能切断馈线皮为佳,应尽量避免切伤馈线外导体.从环切处开始向外将这小段馈线皮剥掉.3、馈线接口处理用小金属刷将刚切好的馈线端进行清洁,如有毛刺的则用锉刀锉平,用钢刷将金属导体内的和表面的碎屑清理干净,然后再取一小块防水胶,对切割口进行粘贴,吸附更细小的金属碎屑.使用专用的接头扩孔器或一字螺丝刀,顺时针旋转2到3圈对馈线口做扩孔和定型.用一字螺丝刀小心的将清理后的馈线端的绝缘层边缘,与馈线的外导体成45°角向内导体方向环绕一圈压开.4、安装连接器后套5、安装连接器前套先用手将接头的前端外套件和后端面内套件拧紧,需要注意的是,拧紧的过程中外套件须固定不动,只旋转套在馈线端的内导体,待手拧紧后,再用扳手将接头拧紧,拧紧的方法仍然是旋转内套件,外套件用扳手夹紧固定,直到将接头两边紧密连接到位.如果旋转连接器前套件,在拧动过程中连接器前套件内导体与馈线内导体因摩擦而产生的金属碎屑容易残存在两者接触面之间,影响馈线的电气性能.。
常见网络接口和线缆日期:2007-05-23密级:内部公开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常见网络电接口和线缆 ⏹光纤和光接口目录常见网络电接口和线缆LAN接口和线缆WAN接口和线缆以太网的类型10M 以太网(标准以太网)100M 以太网(快速以太网)1000M 以太网(千兆以太网)10G以太网(万兆以太网)10M以太网接口10Base-T目前使用最广泛的局域网标准之一使用双绞线作为物理传输介质10Base5曾经广泛应用于主干局域网使用粗同轴电缆作为物理传输介质10Base2使用细同轴电缆作为物理传输介质10Base-T的物理介质3类双绞线4类双绞线5类双绞线超5类双绞线6类双绞线有屏蔽与非屏蔽之分均为8芯电缆双绞线的类型由单位长度内的绞环数确定5类双绞线的线序Side1直连网线12345678交叉网线12345678Side 2 Side 11234567812345678Side 2 Side 1 1=白/橙2=橙3=白/绿4=蓝5=白/蓝6=绿7=白/棕8=棕Side 11=白/橙2=橙3=白/绿4=蓝5=白/蓝6=绿7=白/棕8=棕Side 21=白/橙2=橙3=白/绿4=蓝5=白/蓝6=绿7=白/棕8=棕Side 21=白/绿2=绿3=白/橙4=蓝5=白/蓝6=橙7=白/棕8=棕设备连接方式注:现在很多设备已能自适应交叉或直连线缆,请参考具体产品手册。
主机路由器交换机普通口交换机级连口交换机光口主机cross cross normal N/A SC/ST 路由器cross cross normal N/A SC/ST 交换机普通口normalnormalcross Normal N/A交换机级连口N/A N/A Normal N/A N/A交换机光口SC/ST SC/ST N/A N/A SC/ST波特率(bps)最大传输距离(米)2400 604800 609600 3019200 3038400 2064000 20115200 10波特率(bps)最大传输距离(米)2400 12504800 6259600 31219200 156100M以太网接口100Base-TX物理介质采用5类以上双绞线网段长度最多100米100Base-FX物理介质采用单模光纤,网段长度可达10公里物理介质采用多模光纤,网段长度最多2000米快速以太网由IEEE 802.3u标准定义1000M以太网接口1000Base-T物理介质采用5类以上双绞线,网段长度最多100米1000Base-F物理介质采用多模光纤,网段长度最多500米IEEE 802.3z和802.3abWAN窄带广域网PSTN:Public Switched Telephone Network,公共交换电话网ISDN:Integrated Services Digital Network,综合业务数字网DDN:Digital DataNetwork,数字数据网帧中继:Frame RelayX.25:公用分组交换网宽带广域网ATM:异步传输模式SDH:同步数字系列异步& 同步串口异步串口两种异步串口:异步串口分为设置成异步方式的同/异步串口和专用异步串口异步串口可以设为专线方式和拨号方式,常用的是拨号方式同步串口可以工作在DTE和DCE两种方式可以外接多种类型电缆支持多种链路层协议支持IP和IPX网络层协议display interface serial命令可显示同步串口的信息V.24规程的机械特性DB50(路由器端)--DB25(外接网络端)可工作在同步和异步两种方式下异步工作方式下最高传输速率是115200bps同步方式下最高传输速率为64000bpsV.24规程的机械特性DB50(路由器端)--DB25(外接网络端)V.24电气特性、传输速率和距离在路由器中使用V.24的有WAN、AUX、8AS、Console符合标准的RS-232电平:±12V 传输速率和距离主机路由器交换机普通口交换机级连口交换机光口主机cross cross normal N/A SC/ST路由器cross cross normal N/A SC/ST交换机普通口normalnormalcross Normal N/A交换机级连口N/A N/A Normal N/A N/A 交换机光口SC/ST SC/ST N/A N/A SC/ST2400 604800 60V.35规程的机械特性DB34(外接网络端)--DB50(路由器端)DTE端为34针型插头DCE端为34孔型插头V.35电气特性、传输速率和距离控制信号遵从标准RS-232电平标准:±12V数据与时钟遵从V.35电平标准:±0.5V同步方式下最大传输速率是:2048000 bps EIA/TIA-V.35 电缆的速率和传输距离主机路由器交换机普通口交换机级连口交换机主机cross cross normal N/A SC/ST路由器cross cross normal N/A SC/ST交换机普通口normalnormalcross Normal N/A交换机级连口N/A N/A Normal N/A N/A 交换机光口SC/ST SC/ST N/A N/A SC/ST波特率(bps)最大传输距离(米)2400 604800 609600 30ISDN BRI接口BRI 接口:2B+DU口使用两芯的RJ-11或者RJ-45连接器S/T口使用四芯的RJ-45连接器PRI接口在Quidway R系列路由器上以CE1/PRI接口的形式出现CE1/PRI接口带BNC头的连接器用于接75欧姆非平衡同轴电缆的网络端目录⏹常见网络电接口和线缆⏹光纤和光接口光和光纤光光是一种电磁波。
常见天线接头介绍自从开始成为HAM,在倒腾车载苗子、手台外接天线、考虑装棒子这些问题中,常常遇到接口和馈线的选型方面的问题,特意整理了下网上淘来的这方面的介绍,供各位友台分享,希望有点帮助接头介绍接头型号说明现在我们将接头分有公头和母头公头即是“口母头即是“巧那么型号要如何组合呢,首先我们把常用的型号种类列出来:1、S L16接口;最早用于各种工程和早期的对讲机车载台中,该接口工艺简单,常用于普通的连线,优点是:结实耐用通。
2、L16接口;由SL16演变而来,该接口的防水防泄漏功能较好,现用于高端的机器中。
3、B NC接口;BNC接口又名为Q9,此接口拆装简易,现今用于监控、检测仪上等一些经常需要随时更换的设备上面。
4、TNC接口;由xx260、建伍378等年代的机器演变而来,现新出的机器已经不用了。
5、M OTO接口;是MOTOROLA公司为车载式电台设备研制的,曾流行过一个阶段,后多改为BNC接口,现仅存较老款的机器上才使用。
6、SMA接口;现阶段手持对讲机最常见的接口,已经很普遍下载(131.73 KB)2011-6-15 16:17下载(92.44 KB)2011-6-15 16:17★ ★ ★馈线常识★★★馈线参数下载(8.42 KB)2011-4-2 11:03业余操作一般限于小功率(小于100W)和低高频电压(小于1KV)。
通常不用考虑馈线的容量。
当使用功率超过100W的短波电台,则应选用较粗的馈线(例如一7),以避免发热。
常见的同轴线有50欧、75欧、100欧三种标称阻抗。
业余通讯常用50 欧,虽然它的效率不是最高的。
在选定了馈线阻抗(50欧)以后,最关键的是选择馈线的粗细,例如50-3、50-5、50-7 等等。
通常根据期望的馈线衰耗和线路造价综合考虑。
具体的作法是这样的:1、首先估测需要的馈线长度,并结合所用频率、所处位置、天线用途(用于普通电台还是中继台)等,确定天馈系统的总增益。
光纤接口大全●∙各种光纤接口类型介绍光纤接头FC 圆型带螺纹(配线架上用的最多)ST 卡接式圆型SC 卡接式方型(路由器交换机上用的最多)PC 微球面研磨抛光APC 呈8度角并做微球面研磨抛光MT-RJ 方型,一头双纤收发一体( 华为8850上有用)光纤模块:一般都支持热插拔,GBIC Giga Bitrate Interface Converter, 使用的光纤接口多为SC或ST型SFP 小型封装GBIC,使用的光纤为LC型使用的光纤:单模: L ,波长1310 单模长距LH 波长1310,1550多模:SM 波长850SX/LH表示可以使用单模或多模光纤●∙ 在表示尾纤接头的标注中,我们常能见到“FC/PC”,“SC/PC”等,其含义如下●∙ “/”前面部分表示尾纤的连接器型号“SC”接头是标准方型接头,采用工程塑料,具有耐高温,不容易氧化优点。
传输设备侧光接口一般用SC接头“LC”接头与SC接头形状相似,较SC接头小一些。
“FC”接头是金属接头,一般在ODF侧采用,金属接头的可插拔次数比塑料要多。
●∙ 连接器的品种信号较多,除了上面介绍的三种外,还有MTRJ、ST、MU等,具体的外观参见下图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后面表明光纤接头截面工艺,即研磨方式。
“PC”在电信运营商的设备中应用得最为广泛,其接头截面是平的。
“UPC”的衰耗比“PC”要小,一般用于有特殊需求的设备,一些国外厂家ODF 架部跳纤用的就是FC/UPC,主要是为提高ODF设备自身的指标。
◆∙∙另外,在广电和早期的CATV中应用较多的是“APC”型号,其尾纤头采用了带倾角的端面,可以改善电视信号的质量,主要原因是电视信号是模拟光调制,当接头耦合面是垂直的时候,反射光沿原路径返回。
由于光纤折射率分布的不均匀会再度返回耦合面,此时虽然能量很小但由于模拟信号是无法彻底消除噪声的,所以相当于在原来的清晰信号上叠加了一个带时延的微弱信号,表现在画面上就是重影。
常见天线接头介绍天线是电磁波的一种辐射和接收装置,用于将电磁波的能量从传输介质(如电缆)转化为自由空间中的辐射电磁波,或者将自由空间中的辐射电磁波转化为传输介质上的能量。
天线接头是将天线与其工作频段内的设备连接的接口,它的质量和性能直接影响着天线的工作效果。
1. SMA接头(SubMiniature version A):SMA接头是一种小型的RF接头,常用于高频应用中,特别适用于微波领域。
它有两种形式,分别称为SMA-J(针)和SMA-K(孔)。
SMA接头的特点是接触可靠、耐腐蚀、可重复连接和可分离。
因此,在频率范围高达18GHz的应用中,SMA接头的使用非常普遍。
2.N型接头:N型接头是一种常用于射频和微波领域的接头。
它具有较大的尺寸,适用于高功率的应用。
N型接头用于频率范围从DC到11GHz的应用,常见于无线通信和广播系统中。
N型接头的特点是抗干扰性好、操作简便、连接牢固可靠。
3. BNC接头(Bayonet Neill–Concelman):BNC接头是一种常见的低频电子信号接头,常见于低频信号传输和测试仪器中。
BNC接头使用两个固定销子进行连接,因此连接速度快、牢固可靠。
它广泛应用于电视、视频、监控和计算机网络等领域。
4. TNC接头(Threaded Neill–Concelman):TNC接头是一种在射频和微波领域中常用的连接器。
它是BNC接头的改进型,具有类似的特点,但增加了螺纹连接机构,以提供更牢固的连接。
因此,TNC接头通常用于需要频繁连接和分离的应用中。
5. SMA-APC接头(Angle Polished Connector):SMA-APC接头是一种应用于光纤通信领域的接头,常用于光纤设备间的连接。
它的光纤接触面经过斜面抛光,可以减少信号的反射损耗,提高光纤连接的质量。
SMA-APC接头具有精确的连接性能和稳定的连接质量,广泛应用于光纤通信系统中。
总结:天线接头是将天线与设备连接的接口,对天线的工作效果有直接影响。
光纤连接器接头介绍1. FC接头:FC(Fiber Connector)是一种常用的光纤连接器接头,它采用螺纹固定的结构,具有插拔次数多、连接可靠性高的特点,适用于长距离传输。
它在无源设备和光模块间连接时,常使用光缆连接线缆。
2. SC接头:SC(Subscriber Connector)是一种常用的光纤连接器接头,它采用直插式结构,具有体积小、插拔方便的特点,适用于密集布线。
它在数据机房和光模块间连接时,一般使用多模光缆或单模光缆。
3. ST接头:ST(Straight Tip)是一种较早期的光纤连接器接头,它采用圆形外壳和圆形插扣的结构,具有连接可靠、适用于粗光纤的特点。
它在局域网和多模光缆的连接中应用较多。
4. LC接头:LC(Lucent Connector)是一种小型化光纤连接器接头,它采用一个附加的SN (Subscriber Network) 板和引导组件,具有体积小、插拔方便的特点,适用于高密度布线。
它在数据中心和网线连接中应用广泛。
5. MU接头:MU(Miniature Unit)是一种小型化光纤连接器接头,它采用一个直插式结构,与SC相似,但尺寸更小。
它适用于高密度布线,尤其用于机架上的光模块连接。
6. MT-RJ接头:MT-RJ(Mechanical Transfer Registered Jack)是一种小型化光纤连接器接头,它采用一个联接插座和连接器组,具有体积更小、密集度更高的特点。
它适合于集成电路和板间互连。
除了上述常见的光纤连接器接头外,还有一些特殊类型的光纤连接器接头,如MPO/MTP接头、LX.5接头等,它们适用于特定的应用场景,具有更高的传输速率和更高的密度。
在选择光纤连接器接头时,需根据具体应用需求进行选型。
若需要长距离传输且希望连接可靠,可选择FC接头;若需要高密度布线,可选择LC接头;若需要小型化和高密度布线,可选择MU接头或MT-RJ接头。
总之,光纤连接器接头是光纤通信中不可或缺的组件,它具有多种类型,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
网线模块制作几种网线的水晶头接法图解我按了这普通“正常的”网线模块,像以下的这种的顺序来按,也是不通,显示没插入网线..测了好几次,后来我同事昨天去看一下,也搞了很久,2个小时左右回来了,我问他怎么搞的,他说要相反就通了...没什么注明的。
单单一个模块的(空白的,生产商也太简便了一点吧)。
我晕了,大家以后要买网线模块就买以下介绍的这种哈(这种是比较正规的)。
哈哈网线模块制作开始:先来认识一下网线模块,这个就是装在家里网线插座后面的模块,左右两面,上面A、B表示的是两种不同的打线方式,任选一种即可。
再来认识一下打线的工具:下面开始打线了,首先还是先把网线的外皮剥掉,这次可以剥得长点儿,便于后面打线。
露出了四组双绞线:将线分成左右两组,按照A或者B的方式把相应颜色的线卡在模块相应的位置:在打线之前我们再来认识一下这个打线的工具:这是打线工具的头,金属的一边(下图右边)是一个类似剪刀的头,可以剪掉多余的先头。
下面开始打线,用工具压住模块和线,用力压下去,将线卡在模块里面,并把多余的先头剪掉。
将其他的线都按照一样的方式打好所有的线都打好后就可以将模块装到86盒面板上了1)一一对应接法。
即双绞线的两端芯线要一一对应,即如果一端的第1脚为绿色,另一端的第1脚也必须为绿色的芯线,这样做出来的双绞线通常称之为“直连线”。
但要注意的是4个芯线对通常不分开,即芯线对的两条芯线通常为相邻排列,这个,由于太简单且随意,图上未标出。
这种网线一般是用在集线器或交换机与计算机之间的连接。
(2)1-3、2-6交叉接法。
虽然双绞线有4对8条芯线,但实际上在网络中只用到了其中的4条,即水晶头的第1、第2和第3、第6脚,它们分别起着收、发信号的作用。
这种交叉网线的芯线排列规则是:网线一端的第1脚连另一端的第3脚,网线一端的第2脚连另一头的第6脚,其他脚一一对应即可。
这种排列做出来的通常称之为“交叉线.例如,当线的一端从左到右的芯线顺序依次为:白绿、绿、白橙、蓝、白蓝、橙、白棕、棕,另一端从左到右的芯线顺序则应当依次为:白橙、橙、白绿、蓝、白蓝、绿、白棕、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