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数学数轴
- 格式:doc
- 大小:34.00 KB
- 文档页数:3
初一数学入门数轴的三要素在初一数学的学习中,数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是我们理解有理数、比较数的大小、进行加减法运算等的基础工具。
而数轴的三要素,即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更是理解和运用数轴的关键。
首先,我们来聊聊原点。
原点就像是数轴的“心脏”,它是数轴上的一个固定点,被标记为 0 。
原点的存在为我们确定了数轴的位置和基准。
想象一下,如果没有原点,我们就像在茫茫大海中失去了指南针,无法确定数的相对位置。
比如说,当我们要表示一个正数 5 时,如果没有原点,我们怎么知道 5 是在哪个位置呢?有了原点,我们就清楚地知道,从原点向右移动 5 个单位长度就是 5 。
接下来是正方向。
正方向就像是数轴的“指路牌”,它规定了数的增大方向。
通常,我们规定向右为正方向,但这并不是绝对的,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也可以规定向左为正方向。
不过,一旦确定了正方向,就不能随意更改。
比如,我们已经规定向右为正方向,那么在这个数轴上,越往右的数就越大,越往左的数就越小。
当我们要比较-3 和 2 的大小时,根据正方向,因为 2 在-3 的右边,所以 2 大于-3 。
最后是单位长度。
单位长度就像是数轴上的“刻度”,它决定了数轴上相邻两个数之间的距离。
单位长度的选择可以根据具体的问题和需要来确定。
比如说,如果我们要表示的数比较大,单位长度可以选择10 、 100 甚至更大;如果要表示的数比较小而且精度要求高,单位长度可以选择 01 、 001 等。
假设我们要在数轴上表示 15 这个数,如果单位长度是 1 ,那么从原点向右移动 1 个单位长度后,再向右移动半个单位长度就是 15 ;如果单位长度是 05 ,那么从原点向右移动 3 个单位长度就是 15 。
这三个要素相互配合,缺一不可。
原点确定了数轴的起点,正方向规定了数的增减方向,单位长度则让我们能够准确地找到数在数轴上的位置。
为了更好地理解数轴的三要素,我们来举几个例子。
假设我们要在数轴上表示-4 、 0 、 3 这三个数。
初一数学数轴经典例题20道一、基本概念题1. 数轴上两点的距离是多少?答:数轴上两点的距离是两点所在位置的数值差的绝对值。
2. 数轴上的点A在点B的右边,点B在点C的左边,那么点A在点C的哪一边?答:点A在点C的左边。
3. 在数轴上,点A的数值是3,点B的数值是-4,点C的数值是0,点D的数值是2,那么点A、B、C、D的位置关系是什么?答:点B在点A的左边,点C在点A的左边,点D在点A的右边。
4. 数轴上的点A的数值是-3,点B的数值是1,点C的数值是-2,点D的数值是-1,那么点A、B、C、D的位置关系是什么?答:点A在点C的左边,点C在点D的左边,点B在点D的右边。
5. 数轴上的点A的数值是-2,点B的数值是2,点C的数值是-4,点D的数值是-3,点E的数值是1,那么点A、B、C、D、E的位置关系是什么?答:点C在点A的左边,点D在点C的右边,点E在点B的左边,点D在点E的左边。
二、求解题6. 数轴上的点A的数值是-5,点B的数值是3,求点A、B之间的距离。
答:点A、B之间的距离 = |(-5) - 3| = |-8| = 8。
7. 数轴上的点A的数值是-2,点B的数值是5,求点A、B之间的距离。
答:点A、B之间的距离 = |-2 - 5| = |-7| = 7。
8. 数轴上的点A的数值是2,点B的数值是-7,求点A、B之间的距离。
答:点A、B之间的距离 = |2 - (-7)| = |9| = 9。
9. 数轴上的点A的数值是-3,点B的数值是-7,求点A、B之间的距离。
答:点A、B之间的距离 = |-3 - (-7)| = |4| = 4。
10. 数轴上的点A的数值是5,点B的数值是-4,点C的数值是2,点D的数值是-7,求点A、B、C、D之间的距离之和。
答:点A、B、C、D之间的距离之和 = |5 - (-4)| + |-4 - 2| + |2 - (-7)| = 9 + 6 + 9 = 24。
七年级数学考点1.数轴(1)数轴的概念: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数轴的三要素:原点,单位长度,正方向。
(2)数轴上的点: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但数轴上的点不都表示有理数.(一般取右方向为正方向,数轴上的点对应任意实数,包括无理数.)(3)用数轴比较大小:一般来说,当数轴方向朝右时,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
2.相反数(1)相反数的概念: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2)相反数的意义:掌握相反数是成对出现的,不能单独存在,从数轴上看,除0外,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它们分别在原点两旁且到原点距离相等。
(3)多重符号的化简:与“+”个数无关,有奇数个“﹣”号结果为负,有偶数个“﹣”号,结果为正。
(4)规律方法总结:求一个数的相反数的方法就是在这个数的前边添加“﹣”,如a的相反数是﹣a,m+n的相反数是﹣(m+n),这时m+n是一个整体,在整体前面添负号时,要用小括号。
3.绝对值1.概念:数轴上某个数与原点的距离叫做这个数的绝对值。
①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绝对值相等;②绝对值等于一个正数的数有两个,绝对值等于0的数有一个,没有绝对值等于负数的数.③有理数的绝对值都是非负数.2.如果用字母a表示有理数,则数a 绝对值要由字母a本身的取值来确定:①当a是正有理数时,a的绝对值是它本身a;②当a是负有理数时,a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a;③当a是零时,a的绝对值是零.即|a|={a(a>0)0(a=0)﹣a(a<0)4.有理数大小比较1.有理数的大小比较比较有理数的大小可以利用数轴,他们从左到有的顺序,即从大到小的顺序(在数轴上表示的两个有理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也可以利用数的性质比较异号两数及0的大小,利用绝对值比较两个负数的大小。
2.有理数大小比较的法则:①正数都大于0;②负数都小于0;③正数大于一切负数;④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其值反而小。
规律方法·有理数大小比较的三种方法:(1)法则比较: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正数大于一切负数.两个负数比较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2)数轴比较:在数轴上右边的点表示的数大于左边的点表示的数.(3)作差比较:若a﹣b>0,则a>b;若a﹣b<0,则a<b;若a﹣b=0,则a=b.5.有理数的减法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数轴 【1 】 【常识点1】数轴的概念划定了原点.正偏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注:(1)划定直线上向右的偏向为正偏向. (1) 数轴三要素:原点.正偏向.单位长度.【例1】下列五个选项中,是数轴的是()A. B. C. D. E. 【常识点2】数轴上的点与有理数的关系所有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来暗示,0暗示原点,正有理数可以用原点右边的点暗示,负有理数可以用原点左边的点暗示.但反过来,不克不及说数轴上的所有点都暗示有理数.【例2】如图,数轴上的点A.B.C.D 分离暗示什么数?【常识点3】相反数的概念(1) 几何界说:在数轴上,原点两旁分开原点距离相等的两个点所暗示的数,叫做互为相反数;如图所示1和-1 (2) 代数界说:只有符号不合的两个数,我们说个中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相反数,也称这两个数互为相反数.特殊地,0的相反数为0.【例3】(1)21的相反数是;一个数的相反数是7 ,则这个数是. (2)分离写出下列A.B.C.D.E 各点对应有理数的相反数0 1 2 -1 -2 30 -1 1 0 1 -1 0 1 -1 0 1 2 -2 -1 3 0 1-1【常识点4】运用数轴比较有理数的大小在数轴上暗示的数,右边的数老是比左边大;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正数大于一切负数.【例4】a.b 为两个有理数,在数轴上的地位如图所示,把a.b.-a.-b.0按从小到大的次序分列出来. 变式:已知a>b>0,比较a,-a,b,-b 的大小.【基本演习】一.断定1.在有理数中,假如一个数不是正数,则必定是负数. ( )2.数轴上有一个点,分开原点的距离是3个单位长度,则这个点暗示的数必定是3 ( )3.已知数轴上的一个点,暗示的数为3,则这个点到原点的距离必定是3个单位长度.( )4.已知点A 和点B 都在统一条数轴上,点A 暗示3,又知点B 和点A 相距5个单位长度,则点B 暗示的数必定是8. ( )5.若A,B 暗示两个相邻的整数,那么这两个点之间的距离是一个单位长度. ( )6.若A.B 两点之间的距离是一个单位长度,那么这两点暗示的数必定是两个相邻的整数( )7.数轴上不消失最小的正整数. ( )8.数轴上不消失最小的负整数. ( )9.数轴上消失最小的整数. ( )10.数轴上消失最大的负整数. ( )二.填空11.划定了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的直线叫做数轴;12.温度计刻度线上的每个点都暗示一个__________,0°C 以上的点暗示________,_________的点暗示负温度.13.在数轴上点A 暗示-2,则点A 到原点的距离是______个单位;在数轴上点B 暗示+2,则点B 到原点的距离是______个单位;在数轴上暗示到原点的距离为1的点的数是______;14.在数轴上暗示的两个数,______的数老是比________数小;15.0大于一切________;16.任何有理数都可以用___________上的点来暗示;0 ab17.点A 在数轴上距原点为3个单位,且位于原点左侧,若将A 向右移动4个单位,再向左移动1个单位,这时A 点暗示的数是_________________;18.将数111,,0,0.2,117100---,从大到小用“>”衔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所有大于-3的负整数是______________,所有小于4且不是负数的数是_____________.三.选择21.下列四对关系式错误的是 ( )(A)-3.7<0 (B) -2<-3 (C) 4.2> 215- (D) 132>022.已知数轴上A.B 两点的地位如图所示,那么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 点暗示的是负数 (B)B 点暗示的数是负数(C)A 点暗示的数比B 点暗示的数大 (D)B 点暗示的数比0小2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最小天然数是0 (B)最大的负整数是-1(C)没有最小的负数 (D)最小的整数是025.在数轴上,原点左边的点暗示的数是( )(A)正数 (B)负数 (C)非正数 (D)非负数26.从数轴上看,0是( )(A)最小的整数 (B)最大的负数 (C)最小的有理数 (D)最小的非负数【基本进步】1. 下列各图中,是数轴的是( )2.下列说法中准确的是( )A .正数和负数互为相反数B .0是最小的整数C .在数轴上暗示+4的点与暗示-3的点之间相距1个单位长度D .所有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暗示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暗示B .数轴上的原点暗示0A .B .C .D .0 1 1 0 1 -1 0 1C .在数轴上暗示-3的点与暗示+1的点的距离是2D .数轴上暗示-513的点,在原点负偏向513个单位 72的点之间,暗示整数的点的个数是( ) A .3 B .4C .5 D .65.若-x=8,则x 的相反数在原点的______侧.6.把在数轴上暗示-2的点移动3个单位长度后,所得到对应点的数是_____.7.数轴上到原点的距离小于3的整数的个数为x,不大于3的整数的个数为y,等于3的整数的个数为z,则x+y+z=_____.8.在数轴上0与2之间(不包含0,2),还有___个有理数.9.在数轴上距离数1是2个单位的点暗示的数是________;10.指出下图所示的数轴上各点分离暗示什么数.A,B,C,D,E,F 分离暗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在数轴上描出大于-3而小于5的所有整数点.12.A 在数轴上暗示1-,将点A 沿数轴向右平移3个单位到点B ,则点B 所暗示的数为A .3 B.2 C.4- D.2或4-13.比较下列每组数的大小(1)18-和-16(2)-57和-56(3)57和56 绝对值1、 相干常识链接只有符号不合的两个数是互为相反数;在数轴上位于原点的两旁,且与原点距离相等-1 5-2 -3 -4 -5 1 2 3 4的两个点所对应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2、教材常识详解【常识点1】绝对值的概念(1)几何界说:在数轴上,一个数所对应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该数的绝对值.数“a”的绝对值记作“|a|”,如|+2|=2,|-3|=3,|0|=0.(2)代数界说: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即:a(a>0), a(a≥0)|a|= 0(a=0), 或|a|=-a(a<0), -a(a<0)注:a.绝对值暗示一个数对应的点到原点的距离,因为距离老是正数或零,则有理数的绝对值不成能事负数,即a取随意率性有理数,都有|a|≥0.b.离原点的距离越远,绝对值越大,离原点的距离越近,绝对值越小.c.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绝对值相等.如:|2|=2,|-2|=2【例1】求下列各数的绝对值.(1)132-(2)+4.2 (3)0【常识点2】两个负数大小的比较绝对值大的反而小【例2】比较下列有理数的大小(1)-0.6与-60 (2)-34与-45(3)-1211与-9689【常识点3】去绝对值依据工场内部全部是正数照样负数去失落绝对值|a-3| 当a>3, a-3是正数|a-3=a-3当a=3, a-3=0 |a-3|=0当a<3, a-3是负数|a-b|=-(a-3)=3-a 思虑|a+3|【基本演习】一.填空题1.一个数a 与原点的距离叫做该数的_______.2.-|-76|=_______,-(-76)=_______,则x =____________,若22(3)x =-,则x =____________3._______的倒数是它本身,_______的绝对值是它本身.4.若|x|=51,则x 的相反数是_______.5.若|m -1|=m -1,则m_______1.若|m -1|>m -1,则m_______1.若|x|=|-4|,则x=_______.若|-x|=|21-|,则x=_______.二.选择题1.|x|=2,则这个数是()A.2B.2和-2 C 2.|21a|=-21a,则a 必定是()3.一个数在数轴上对应点到原点的距离为m,则这个数为()A.-mB.mC.±mD.2m4.假如一个数的绝对值等于这个数的相反数,那么这个数是()A.正数B.负数C.正数.零D.负数.零5.下列说法中,准确的是()A.一个有理数的绝对值不小于它自身B.若两个有理数的绝对值相等,则这两个数相等C.若两个有理数的绝对值相等,则这两个数互为相反数D.-a 的绝对值等于a三.断定题1.若两个数的绝对值相等,则这两个数也相等.()2.若两个数相等,则这两个数的绝对值也相等.()3.若x<y<0,则|x|<|y|.()四.解答题1.若|x -2|+|y+3|+|z -5|=0盘算:(1)x,y,z 的值.(2)求|x|+|y|+|z|的值.2.若2<a<4,化简|2-a|+|a -4|.3.(1)若x x =1,则x 为正数,负数,照样0.(2)若x x=-1, 则x 为正数,负数,照样0.【基本进步】一.填空题1.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绝对值_____.2.一个数的绝对值越小,则该数在数轴上所对应的点,离原点越_____.3.绝对值最小的数是_____.4.绝对值等于5的数是_____,它们互为_____.5.若b <0且a=|b|,则a 与b 的关系是______.6.一个数大于另一个数的绝对值,则这两个数的和必定_____0(填“>”或“<”).7.假如|a|>a,那么a 是_____.8.绝对值大于2.5小于7.2的所有负整数为_____.9.将下列各数由小到大分列次序是_____. -32,51,|-21|,0,|-5.1|10.假如-|a|=|a|,那么a=_____.11.已知|a|+|b|+|c|=0,则a=_____,b=_____,c=_____.(1)|-2|×(-2)=_____ (2)|-21|×5.2=_____(3)|-21|-21=_____ (4)-3-|-5.3|=_____二.选择题13.任何一个有理数的绝对值必定()0 C14.若a >0,b <0,且|a|<|b|,则a+b 必定是()15.下列说法准确的是()C.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D.一个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则这个数必定是负数16.下列结论准确的是()A.若|x|=|y|,则x=-yB.若x=-y,则|x|=|y|C.若|a|<|b|,则a <bD.若a <b,则|a|<|b|数轴与绝对值分解运用1运用数轴去绝对值例 有理数a .b .c 在数轴上的地位如图,则c a a b b c --++-的值为( )A0B 222a c b -+C 2c -D 2a巩固1有理数a .b .c 在数轴上地位如图:(1)试比较b c +,a b +,a c +,b c -大小(用“<”衔接);(2)化简:232b a a c b c c b ---++--.。
初一上数轴知识点总结归纳数轴是初中数学中重要的概念之一。
通过数轴,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比较数之间的大小关系,同时也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数学运算。
在初一上学期,我们学习了一些关于数轴的基本知识和应用,下面是对这些知识点的总结归纳。
1. 数轴的概念及表示法数轴是由一条直线和上面的刻度组成的,用来表示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数轴通常从左到右依次增大,零点位于中间,正数在右侧,负数在左侧。
我们可以用数轴上的点对应数,而数的大小和相对位置则体现在数轴上的相应位置。
2. 数轴上的整数整数是数轴上最基本的数。
在数轴上,正整数表示为右侧的点,负整数表示为左侧的点,而零则表示在数轴的中间。
我们可以通过比较数轴上不同整数点之间的位置来判断它们的大小关系。
3. 数轴上的分数分数是数轴上的另一类数。
与整数类似,正分数对应于数轴上右侧的点,负分数对应于数轴上左侧的点。
我们可以通过数轴上的刻度和区间来表示分数,并进行分数之间的比较。
4. 数轴上的有理数有理数包括整数和分数,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
其中,正有理数对应于右侧的点,负有理数对应于左侧的点。
通过数轴上不同有理数点之间的位置,我们可以比较它们的大小关系,并进行简单的运算。
5. 数轴上的运算数轴不仅可以用于比较数的大小,还可以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运算。
加法运算可以简化为在数轴上向右移动的过程,而减法运算则是向左移动。
通过数轴的形象表示,我们可以更直观地进行运算,加深对数学概念和运算法则的理解。
6. 数轴上的应用问题数轴在解决实际问题时也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表示温度变化、海拔高度、时间等方面,我们可以借助数轴来直观地理解和比较。
数轴的应用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初一上学期的数轴学习,我们掌握了数轴的基本概念和表示方法,学会了用数轴进行数的比较和简单运算。
数轴的应用也拓宽了我们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我们将会进一步应用数轴来解决更复杂的问题,并深入探究数轴与其他数学概念的关系,以提高我们的数学思维和解题能力。
七年级数学数轴知识点数轴是数学中常见的图形之一,用于表示实数的位置和大小关系,是基础数学知识中的重要部分。
在七年级的数学学习中,数轴也是必须要学会的知识点之一。
以下是本文介绍的七年级数学数轴知识点:一、数轴的定义数轴是以直线为基础,上面标有数字的数学图形。
它可以用来表示有理数、无理数和虚数等各种数。
数轴通常是由左向右方向标定,中点为原点表示数字0,左右两侧按照相等的距离标定正数和负数。
二、数轴上的点在数轴上,每个点都可以表示一个实数。
数轴上的点一般按照其位置与原点之间的距离表示实数的大小。
在数轴上,从原点向右边表示正数,向左边表示负数,距离越远表示数值越大或者越小。
三、数线段数线段指的是数轴上两个点之间的一段线段,数轴上的两个点分别为该线段的两个端点。
数线段可以用长度表示,并且由于数线段是直线段,其长度可以表示实数绝对值的大小。
四、数轴上实数的比较在数轴上,我们可以比较两个实数的大小关系。
若实数a小于实数b,则它们在数轴上的位置关系是a在b的左边。
若实数a大于实数b,则它们在数轴上的位置关系是a在b的右边。
若实数a 等于实数b,则它们在数轴上的位置是相同的。
五、数轴上实数的加减法在数轴上,实数的加减法可以用移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
如果从数轴上的某一点往左移动一个数值为a的实数,就相当于在该点的右侧移动一个数值为-a的实数。
六、数轴上实数的乘除法在数轴上,实数的乘除法可以使用尺规作图的方法。
如果需要求一个数a与一个数b的积,则将数轴上a处作一条长度为b的线段,通过数轴上b处作垂线,该垂线的长度即为a×b的结果。
同样,如果需要求a与b的商,则将数轴上a处作一条长度为1/b的线段,通过数轴上b处作垂线,该垂线的长度即为a/b的结果。
七、数轴与坐标系的关系数轴是坐标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二维平面直角坐标系中,x轴和y轴分别是横坐标轴和纵坐标轴,用来表示平面中的点的位置。
而在三维空间直角坐标系中,除了x轴和y轴,还有z轴,用来表示三维空间中点的位置。
初一数学数轴教案通用6篇初一数学数轴教案通用6篇我们的教学目标是帮助同学们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并培养扎实的基础知识和良好的学习态度。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一数学数轴教案,如果大家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初一数学数轴教案(精选篇1)教学目的:理解一元一次方程解简单应用题的方法和步骤;并会列一元一次方程解简单应用题。
重点、难点1、重点:弄清应用题题意列出方程。
2、难点:弄清应用题题意列出方程。
教学过程一、复习1、什么叫一元一次方程2、解一元一次方程的理论根据是什么二、新授。
例1、如图(课本第10页)天平的两个盘内分别盛有51克,45克食盐,问应该从盘A内拿出多少盐放到月盘内,才能两盘所盛的盐的质量相等分析:等量关系;A盘现有盐=B盘现有盐检验所求出的解是否合理。
培养学生自觉反思求解过程和自觉检验方程的解是否正确的良好习惯。
例2.学校团委组织65名团员为学校建花坛搬砖,初一同学每人搬6块,其他年级同学每人搬8块,总共搬了1400块,问初一同学有多少人参加了搬砖 1.题目中有哪些已知量(1)参加搬砖的初一同学和其他年级同学共65名。
(2)初一同学每人搬6块,其他年级同学每人搬8块。
(3)初一和其他年级同学一共搬了1400块。
2.求什么初一同学有多少人参加搬砖3.等量关系是什么初一同学搬砖的块数十其他年级同学的搬砖数=1400三、巩固练习教科书第12页练习1、2、3四、小结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关键在于抓住能表示问题含意的一个主要等量关系,对于这个等量关系中涉及的量,哪些是已知的,哪些是未知的,用字母表示适当的未知数(设元),再将其余未知量用这个字母的代数式表示,最后根据等量关系,得到方程,解这个方程求得未知数的值,并检验是否合理。
最后写出答案。
五、作业初一数学数轴教案(精选篇2)学习目标1.知道数轴上有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能将已知数在数轴上表示出来,能说出数轴上的已知点所表示的数,知道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2.了解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数轴数轴: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注意:⑴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称为数轴的三要素,三者缺一不可.⑵单位长度和长度单位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指所取度量单位的长度,后者指所取度量单位的名称,即单位长度是一条人为规定的代表“1’的线段,这条线段可长可短,按实际情况来规定,同一数轴上的单位长度一旦确定,则不能再改变.⑶数轴的画法及常见错误分析①画一条水平的直线;②在这条直线上适当位置取一实心点作为原点:③确定向右的方向为正方向,用箭头表示;④选取适当的长度作单位长度,用细短线画出,并对应标注各数,同时要注意同一数轴的单位长度要一致.数轴画法的常见错误举例:有理数与数轴的关系:一切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出来.在数轴上,右边的点所对应的数总比左边的点所对应的数大.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正数大于一切负数.注意:数轴上的点不都代表有理数,如 .利用数轴比较有理数的大小:数轴上右边的数总大于左边的数.因此,正数总大于零,负数总小于零,正数大于负数.知识点1:数轴及其画法(1)规定了______、______和______的______叫数轴. (2)所有的有理数都能用数轴上的______来表示. (3)画出数轴,并在数轴上表示下列各数23450523---,,,,,知识点2:数轴上点的确定(4)指出数轴上A,B,C,D,E 各点分别表示什么数?(5)数轴上,表示-3的点到原点的距离是______个单位长,与原点距离为3个单位长的点表示的数是______。
(6)数轴上A ,B 两点分别在原点的两旁,并且与原点的距离相等,已知点A 表示的数是-10,则点B 表示的数为______.(7)数轴上有一个点从原点开始向左移动3个长度单位,再向右移动5个长度单位后,它所表示的有理数是( )A .3B .5C .-3D .2(8)如图所示,小明在写作业时,不慎将两滴墨水滴在数轴上,根据图中的数值,试定墨迹盖住的整数共有几个4.1知识点3:用数轴比较大小(9)如图,有理数a,b在数轴上对应的点如下,则有( ).(A)a>0>b (B)a>b>0 (C)a<0<b (D)a<b<0(10)画出数轴并标出表示下列各数的点,并用“<”把下列各数连接起来。
2009---2010学年度上学期七年级数学科教案
课题:数轴
学习目标
①识记数轴的三要素并会画数轴;
②能将已知数在数轴上表示出来,能说出数轴上的已知点所表示的数.
③理解相反数的概念,知道互为相反数的一对数在数轴上的位置关系,会用数轴比较有理数的大小。
情感目标:经历观察、操作、想象、推理、交流等活动,感受数学与生
活的紧密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经历观察、操作、想象、推理、交流等活动,深刻理解数轴的概念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数轴的建模过程;利用数轴比较有理数的大小。
教学方法:自学辅导法
课型:新授课
学情分析:在小学里已经学习过在“射线”上用点来表示数和读出或写出“射线”上的点所表示的数,对数与点的这种对应关系有了初步的认识和理解。
上一节又学习了有理数的概念,为数轴概
念的建立和进一步学习数轴上的点与有理数的对应关系积累了必要的学习经验,具备了“表
示”的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
数轴是用“长度”度量各类量的抽象概念,日常生活中常见的
用温度计度量温度,用弹簧秤(刻度在直线上)称重量等,都已为学生学习数轴概念打下了
基础。
教学过程的设计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情景一:在中国地图上兰州相对于西安的位置,让学生体会生活中的平面问题可以转化为具体的直线问题来研究。
情景二:让学生在一条直线上画出学校的餐厅、公寓楼、办公楼、教学楼的相对位置,餐厅与公寓楼相距100米,公寓楼与办公楼相距50米,办公楼与教学楼相距120米。
从而使学生
对本节课的学习目的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情景三:让学生仔细观察温度计对比学生所画图形与温度计的区别,学生会发现,温度计上有0刻度,0刻度以上为正数,0刻度以下为负数,那么我们能不能用类似于温度计的图像来
表示有理数呢?从而引出课题----数轴。
出示学习目标1
①识记数轴的三要素并会画数轴;
②能将已知数在数轴上表示出来,能说出数轴上的已知点所表示的数.
二.动手动脑,探索新知。
活动1:数轴概念的探究(学生看书43页,3分钟)
让学生仔细观察温度计,并动手画一条数轴
教师示范画数轴的过程,引导学生发现画数轴的关键是: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给出数轴的定义。
活动2探究有理数与数轴上的点的关系
1)
出示一组温度计图片,让学生读出其温度值。
2)
温度计上有0刻度,单位刻度,它是一条数轴吗? 3)
如果不是数轴,那么它能抽象成一条数轴吗? 4) 如果是-6℃,你能在数轴上表示出它吗?5.5℃呢?
观察数轴,思考下列问题(小组讨论完成,5分钟)
1)
原点表示什么数? 2)
原点的右边表示什么性质的数?原点的左边呢? 3) 请在数轴上表示下列各数:3;-4;-3.5;0.2;-21。
教师引导总结:
数轴上原点左边的点表示的数是正数,原点右边的点表示的数是负数。
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
3活动3:知识点巩固
学生看书上的例1、例2.(作业的范本)
出示学习目标2
理解相反数的概念,知道互为相反数的一对数在数轴上的位置关系,会用数轴比较有理数的大小。
再探新知
学生自学课本44页“想一想”、45页“议一议”和例题3. 7分钟后,回答下列问题 :
①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符号不同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
B .
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必是一个正数,一个负数。
C .
的相反数是3.14. D . 0.5的相反数是-21。
② 在数轴上画出表示下列各数的点,并通过数轴排列大小(由大到小)-3.5,4,-1.5,0.1,0,
1.9,-
2.
③有理数a,b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试比较a,b,-a,-b的大小,并用﹙>﹚号把它们连接起来
————————————————→
三.课堂小结
1. 本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2.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3.你认为画数轴时最易忘掉什么?
四.布置作业习题2.2 知识技能1,2,3,4,5.
五.板书设计
六.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