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模式血流成像在预测人工动静脉内瘘血流量中的价值
- 格式:pdf
- 大小:450.27 KB
- 文档页数:3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监测人工动静脉内瘘中的应用价值分析摘要:本文对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监测人工动静脉内瘘当中的应用情况进行分析与综述,主要为借助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目标血管进行筛选、检查及定位等,术后借助其对人工动静脉内瘘的功能情况、流量情况、流速情况以及并发症等进行观察,以将人工动静脉内瘘的应用安全性提升,同时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概率提升。
关键词:人工动静脉内瘘;彩色多普勒超声;监测近年来,临床中终末期肾病的临床发生概率伴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及饮食习惯的改变呈现明显上升的趋势。
血液透析是对该疾病进行治疗常用的措施,目前临床主要通过将人工动静脉内瘘建立,将血液循环形成,以对长时间的血液透析治疗提供便利[1]。
目前临床当中常用的一种造瘘方式即为桡动脉-头静脉吻合,多使用血管端侧吻合,少数使用端端吻合,侧侧吻合。
彩色多普勒超声因具备无痛、操作简便、无创、可反复开展检查、准确率高以及无禁忌症等优势,成为临床对人工动静脉内瘘目标血管进行选择与监测的首选措施[2]。
其可以对内瘘功能进行监测,对临床判断内瘘成熟程度有重要意义,同时有利于临床医务人员尽早发现内瘘相关并发症,并且可以开展具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将人工动静脉内瘘的使用时间延长,将终末期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生存质量提升。
1、彩色多普勒超声应用于人工动静脉内瘘术前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以对上肢头静脉走行情况、管腔内径情况、内膜情况以及流速等进行检测,对是否有静脉分支变异情况及走行异常情况存在进行判断。
一旦发现有异常存在,即可对前臂正中静脉和贵要静脉进行探查,以对合适的配对血管进行寻找。
采用相同的方式对桡动脉进行检测,目前临床中对血管内径以及血管流速等尚未有统一的要求出现。
相关研究指出[3],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以对内瘘手术的成功率进行预测,在人工动静脉内瘘术前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目标血管进行定位和指导等,可以将手术的用时减少,同时将一次手术成功的概率提升。
2、彩色多普勒超声监测人工动静脉内瘘功能人工动静脉内瘘术后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内瘘功能进行监测具有重要意义。
164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年10月 第3卷第19期2 结果两组诊断正确率、特异性、敏感性接近,见表。
表 两组诊断正确率、特异性、敏感性[n(%)]组别例数正确率特异性敏感性观察组3837(97.37)36(94.74)36(94.74)对照组3836(94.74)37(97.37)35(92.11)χ2-0.5260.5260.815P->0.05>0.05>0.05观察组护理风险发生率为5.26%(2/38),对照组为18.42%(7/38),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χ2=11.082)。
观察组患者焦虑评分为(19.6±3.3),对照组为(33.4±3.9),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2.145)。
3 讨论颅内动脉瘤病因尚未完全阐明,因病灶所在区域较为特殊,难以通过病理检查的方式进行诊断,目前多以影像资料作为诊断依据。
有学者研究发现,应用三维CT 血管造影技术,诊断正确率、特异性、敏感性均在90%以上[2]。
我院研究结果与此相似,该技术可借助血管分布态势以及脑组织三维信息进行病情分析,因肿瘤发生后血管会出现物理性变化,包括新生血管和走向改变等,病灶区域呈现出高亮度特征,可作为诊断依据。
护理方面,我院通过规范性干预、心理干预、并发症干预三项措施,确保整个检查过程高效有序,且不会出现感染、反复穿刺等问题,患者心理态势更理想,并发症发生率降低。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风险发生率、焦虑评分均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三维CT血管造影可准确诊断颅内动脉瘤,准确率和特异性、敏感性均较高,与护理方式无关。
但护理干预能够改善患者心理态势,且有助于控制护理风险发生率,可推广。
【参考文献】[1]徐兴强.三维CT血管造影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的应用[J].中国社区医师,2016,32(14):106+108.[2]曾文勇,黄进帮,邵思辉,等.三维CT血管造影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的应用及护理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15,31(07):140+142.血液透析是临床治疗急性、慢性肾功能衰竭疾病的重要方式,其指的是将患者血液引流出来,通过一根内置无数空心纤维的连接管与透析机相连,利用吸附、超滤、弥散等原理完成物质互换,清理血液内代谢废物、纠正患者水电解及酸碱平衡,同时滤除多余水分,在重新将已净化后的血液会注入患者体内[1]。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长期透析动静脉内瘘并发症评估价值于登锋;袁志红【摘要】目的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长期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2015年2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64例长期透析患者当做研究对象,均利用彩超多普勒超声进行动静脉内瘘瘘口、头静脉以及桡动脉解剖结构、血流动力学的检测.结果超声检测显示,64例长期透析患者中,有48例动静脉内瘘较为通畅,有6例形成血栓,5例狭窄,3例假性动脉瘤,且窃血综合征与心衰各1例;血管狭窄者瘘口血流量、头静脉内径、吻合口内径以及桡动脉内径均明显小于正常者(P<0.05),且其血流量依然可以达到250ml/min.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可有效检测长期透析患者自身动静脉内瘘血管具体通路情况,准确诊断各种内瘘并发症,同时找出低血流量原因,给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重要参考.【期刊名称】《罕少疾病杂志》【年(卷),期】2018(025)002【总页数】3页(P33-35)【关键词】彩色多普勒超声;长期透析;动静脉内瘘;并发症【作者】于登锋;袁志红【作者单位】河南省漯河市第三人民医院超声科河南漯河462000;河南省漯河市第三人民医院超声科河南漯河462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5.1;R543对于终末期肾脏部位疾病患者,长期血液透析常用血管通路就是自体动静脉内瘘(artetiovenousfistula,AVF),AVF通畅性会对血液透析进行情况产生直接影响。
导致内瘘失功常见原因为内瘘血栓产生与狭窄,长期血液透析患者面临较高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发生风险。
内瘘血栓产生与狭窄临床评估金标准为血管造影,可是血管造影带有创伤性,不适合用于常规检查以及随访观察。
彩超能够对内瘘血管进行无创评估,对动静脉内瘘并发症评估发挥着巨大作用[1-2]。
本文以64例长期透析患者当做研究对象,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长期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应用价值,现作如下汇报。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以2015年2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64例长期透析患者当做研究对象,并采取前臂桡动脉以及尺动脉标准内瘘,包括男37例,女27例,患者年龄42~70岁,平均(57.4±9.6)岁,原发病种类:22例(34.37%)肾小球疾病,17例(26.56%)糖尿病肾病,13例(20.31%)高血压肾病,6例(9.38%)多囊肾,6例(9.38%)其他;内瘘应用16~68个月,平均(40.3±21.6)个月,每周进行2~3次透析,平均(2.6±0.3)次,并且每次4小时。
多模态超声评估尿毒症患者动静脉造瘘术前桡动脉弹性变化及病理对照研究1. 引言1.1 背景尿毒症是一种严重的肾脏疾病,患者需依靠透析或肾移植来维持生命。
动静脉造瘘术是尿毒症患者进行透析前必须进行的手术,以便建立血管通路。
术前的评估和预测患者血管状态的方法仍然有待改进。
近年来,多模态超声技术在评估心血管疾病方面表现出色,特别是在血管弹性方面的应用。
桡动脉是透析患者最常用的血管之一,其弹性变化可以反映出患者的血管健康状况。
通过多模态超声评估尿毒症患者的桡动脉弹性变化,可以为动静脉造瘘术前的临床决策提供更多参考信息。
本研究旨在探讨尿毒症患者桡动脉弹性变化与动静脉造瘘术前的关系,从而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准确的风险评估和手术方案制定。
通过对比研究分析,我们希望能够为改善尿毒症患者的生存质量和手术效果提供科学依据。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多模态超声评估尿毒症患者动静脉造瘘术前桡动脉弹性变化及病理对照研究,探讨桡动脉弹性指标在尿毒症患者动静脉造瘘术前的变化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研究旨在全面了解尿毒症患者桡动脉弹性的改变情况,探讨其与造瘘术前的相关性,并通过病理对照研究,深入探讨桡动脉弹性指标与尿毒症患者动静脉造瘘术前病理变化之间的关系。
通过本研究,希望能够为尿毒症患者术前评估及治疗提供更为全面和准确的依据,为临床实践提供科学依据,促进尿毒症患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的提升。
1.3 研究意义尿毒症患者是一种常见且严重的疾病,其中动静脉造瘘术是一种常见且有效的治疗方法。
术前对患者动脉弹性变化的评估以及与病理状态的对照研究在临床实践中仍显得非常重要。
研究意义在于通过多模态超声评估术前桡动脉弹性变化,可以为临床医生提供更为全面的术前评估指标。
这不仅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了解患者的动脉状况,还可以为手术前的风险评估提供更多信息。
与病理状态的对照研究也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理解造瘘术前桡动脉的病理改变,从而更有效地进行治疗方案设计。
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疑难动静脉内瘘穿刺血透患者中的应用1. 引言1.1 背景血透患者是一类需要通过动静脉内瘘进行穿刺进行血透治疗的患者群体。
动静脉内瘘穿刺血透是一种重要的透析治疗方法,可以有效帮助肾功能衰竭患者清除体内代谢产物。
在进行动静脉内瘘穿刺时,存在一定的难度和风险,特别是对于那些血管病变较为严重或位置较为复杂的患者来说,传统的穿刺技术可能无法满足精准和安全的要求。
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的穿刺技术应运而生。
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可以清晰地显示血管的位置、走向和血流速度,帮助医生更加准确地选择穿刺点和路径,减少穿刺过程中的风险和并发症发生。
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疑难动静脉内瘘穿刺血透对于提高穿刺准确性、减少并发症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背景】部分内容结束。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疑难动静脉内瘘穿刺血透患者中的应用情况,评估其对血透操作的指导作用及影响。
通过对比传统穿刺方法和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穿刺的效果和并发症情况,寻求更加安全和有效的穿刺方式,提高血透操作成功率,减少患者的痛苦和不适感,同时增加操作者的自信心和技术水平。
研究目的还包括对照组和实验组的数据对比分析,以及长期随访结果的观察和总结,为临床实践提供更为可靠的指导和依据。
通过本研究的开展,希望为临床血透操作提供更科学、更先进的技术支持,提高疑难动静脉内瘘穿刺血透的成功率和安全性,为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保驾护航。
1.3 研究意义疑难动静脉内瘘穿刺血透在临床上属于一种复杂的操作,常常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引起操作不顺利甚至失败。
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的疑难动静脉内瘘穿刺血透技术的引入,可以有效地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减少操作的风险,减轻患者的痛苦,对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的疑难动静脉内瘘穿刺血透技术,可以准确定位血管的位置和走向,避免了盲目穿刺可能造成的血管损伤和血肿等并发症。
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以实时监测血流情况,确保穿刺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人工动静脉瘘的超声评价(AVF)一.概述1.多普勒超声对于应用人工动静脉瘘(AVF)进行透析的患者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不仅是一种无创的检查方法,更能详细显示血管的具体情况。
2.在建立透析通道前寻找适于建立自体AVF的动静脉,建立通道后判断AVF的血流通畅性,有无狭窄,有无血栓形成及血管周围的包块,如血肿、假性动脉瘤等。
血透通道的建立,最常用的AVF是前臂桡动脉及头静脉。
二.概念1.血液透析:将血液从患者身体引出经体外半透膜的透析装置,滤掉大部分废物及多余水分,将血液再回输入人体的过程。
2.透析用动静脉内瘘:指将上肢动脉和邻近表浅静脉做血管吻合,经一段时间成熟后,表浅的静脉动脉化,用于血液透析穿刺,反复建立体外血液循环。
3.自体动静脉内瘘(AVF)是通过外科手术,吻合患者的外周动脉和浅表静脉,使得动脉血流至浅表静脉,达到血液透析所需的血流量要求、并便于血管穿刺,从而建立血液透析体外循环。
三.目的评价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的通畅性,检测内瘘并发症,如血栓、狭窄、闭塞、窃血、静脉瘤样扩张、血肿、动脉瘤等。
四.适应证1.内瘘的震颤、杂音减弱或消失。
2.术后引流静脉属支过多致瘘难以成熟。
3.透析时针刺困难。
4.透析时血流量下降、动态静脉压增高、通路再循环增大。
5.瘘侧肢体水肿和(或)疼痛、穿刺后出血时间延长。
6.不可解释的Kt/v(透析充分性的一项指标)。
7.疑诊狭窄、血栓、窃血、血肿、动脉瘤或静脉瘤样扩张等并发症。
五.禁忌证与局限性通常无禁忌证,出现以下情况时检查受限:1.检查区域溃疡或针刺后针孔处出血使用绷带。
2.极严重的低血压(血流量及流速受影响)。
六.仪器设备彩色多普勒超声仪,5~12MHz线阵探头。
七.检查前准备一般无需特殊准备,被检者应充分显露上肢。
1.病史:了解简要病史,包括造瘘具体情况,如次数、位置、吻合方式、每次使用时间、内瘘失败的原因,现用内瘘情况;了解有无上肢或颈胸部手术史或有创性检查及治疗史。
血液透析动静脉造瘘术前与术后的超声应用价值作者:陈子元尹凤英来源:《中国现代医生》2014年第23期[摘要] 目的观察并分析采用超声技术对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造瘘手术前后临床治疗和诊断的应用情况。
方法对我院收治的72例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造瘘手术前和手术后进行超声检测,选择合适的血管并对人工动静脉瘘的功能进行评价分析。
结果超声显示血流量低的造瘘成功率为25.00%;正常血流量造瘘成功率55.56%;血流量高造瘘成功率19.44%。
正常组成功率明显高于高、低血流量组。
手术后1、2、4周内患者的血流量和血流速度在稳定增长。
结论采用超声技术对患者血液透析动静脉造瘘进行诊断和监测,有利于提高该疾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水平,对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有一定作用。
[关键词] 血液透析;动静脉造瘘;超声[中图分类号] R459.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4)23-0049-03[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and analyze the application of ultrasonography to clinical treatment and diagnosis of patients with hemodialysis before and after artificial arteriovenous fistula. Methods A total of 72 cases with uremia hemodialysis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received ultrasonography before and after artificial arteriovenous fistula. The suitable blood vessels were selected, and the functions of artificial arteriovenous fistula were evaluated and analyzed. Results The ultrasound indicated that the success rate of fistulization with low blood flow was 25.00%, and that with normal blood flow was 55.56%, and that with high blood flow was 19.44%. The success rate of the normal group was evide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high or low blood-flow group. The blood flow and blood velocity of patients 1 week, 2 weeks and 4 weeks after operation increased steadily. Conclusion Applying ultrasonography to diagnose and monitor the patients with hemodialysis of artificial arteriovenous fistula can improve the diagnostic level and treatment level for the disease, which can be promoted and applied in clinical practice.[Key words] Hemodialysis; Artificial arteriovenous fistula; Ultrasonography肾脏终末期疾病替代治疗的主要方法之一为血液透析[1],而作为尿毒症患者进行血液透析的血管通路的动静脉内瘘(arteriovenous fistula,AVF),因其在临床上可以长期使用、患者的并发症少,且手术操作和其他手术相比简单,在临床上成为建立血液透析通路的首选方法。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人工动静脉内瘘的临床应用发表时间:2016-04-18T16:17:20.027Z 来源:《医师在线》2015年12月第24期供稿作者:陈明峰李祁[导读] 江苏省苏州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 215300 近年来尿毒症患者以人工动静脉内痿为血液净化主要手段,故监测动静脉内痿的功能状态、维持动静脉内瘘血流通畅尤为重要。
陈明峰李祁江苏省苏州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 215300[摘要]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尿毒症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50例尿毒症患者的人工动静脉内瘘,重点观察吻合口和内瘘动静脉的内径、管腔内、外、血管壁和血流情况,评估动静脉内瘘的功能状态。
结果 50例尿毒症患者,40例人工动静脉内瘘血流通畅,血液透析量达到血液透析量要求;10例出现并发症。
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是监测尿毒症患者人工动静脉内瘘功能状态的有效辅助检查手段,能及时发现并发症,为临床采取措施提供参考意见,可延长人工内瘘的使用时间。
[关键词]尿毒症;人工动静脉内瘘;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application of 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 in autogenous arteriovenous fistula in the uremia patients. Methods Fifty uremia patients with autogenous arteriovenous fistula are examined by 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 including the anastomoses site, internal diameter of arteriovenous fistula and the hemodynamic in the anastomoses ,to evaluate the function of the fistula. Result Of the 50 patients,40 are functioned well, anastomoses blood flow accomplish the demand,10 arteriovenous fistula patients have complications. Conclusion 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 is an effective method to examine the function of arteriovenous fistula, evaluting complications in time, supplying reference for clinical treatment ,extending the usage of autogenous arteriovenous fistula.近年来尿毒症患者以人工动静脉内痿为血液净化主要手段,故监测动静脉内痿的功能状态、维持动静脉内瘘血流通畅尤为重要。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结构功能评估及并发症诊断价值发布时间:2021-11-23T08:28:26.141Z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29期作者:高瑞成杜妮娜李萌[导读]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结构功能评估及并发症诊断价值。
高瑞成杜妮娜李萌鸡西鸡矿医院黑龙江鸡西 158100【摘要】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结构功能评估及并发症诊断价值。
方法:取血液透析治疗患者80例,置入动静脉内瘘(A VF),施行二维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评估A VF血流状况、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①和术前比较,术后2周、4周、6周等时段A VF结构功能均明显提高,数据比较有意义(P<0.05)。
②80例血液透析患者,A VF血流通畅率为68.75%、并发症发生率为31.25%。
结论:针对血液透析且置入动脉内瘘患者,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可直观探查血管管径、血流状况,评估其结构功能和并发症,为后续防治提供依据,可推广。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结构功能;并发症血液透析为终末期肾病患者首选治疗方案,血管通路是否畅通是影响透析质量、是否成功的关键。
原因为:该方案治疗时患者置管方式多样,如动静脉内瘘、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及人工移植血管等,而动静脉内瘘是通过上臂、前臂等部位动静脉吻合的外科术式,具有操作简便、安全度高、并发症低等优势,还可有效满足血液透析期间血流量需求,即做好该血管通路保护尤为必要。
取血液透析治疗患者80例,明确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效果。
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基本资料取血液透析治疗患者80例,课题时间2020年1月到2021年3月,男性49例、女性41例;年龄区间(53.29±11.27)岁。
1.2方法取彩色多普勒超声仪(PHILIPS EPIQ 7型号)、探头频率为12-5MHz、18-5MHz,由5年以上超声科医师施行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