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井镇中心幼儿园科学发现室活动记录表
- 格式:doc
- 大小:15.50 KB
- 文档页数:2
幼儿园科技教育主题活动记录表幼儿园科技教育主题活动记录表活动时间:2021年9月10日活动内容:1. 课前小游戏:利用投影仪播放幼儿喜爱的卡通动画片,锻炼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注意力。
2. 科技课程:通过幼儿专用计算机软件,引导幼儿学习数字、字母、图形等基本概念及其认知能力。
并给予奖励和表扬,提高幼儿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3. “创意时刻”环节:幼儿自行选择教具及工具,以自己的创意手工制作简单机械模型,培养幼儿们眼手协调能力和创意思维能力。
4. 亲子互动体验:通过VR眼镜带领幼儿们进入五彩斑斓的动漫世界,与家长一起借助手感设备互动体验,加强亲子情感的交流。
5. 活动总结:通过幼儿的回答和自身的观察记录,总结出课堂好学生、提问积极者、进步明显者等优秀表现幼儿,当场为其颁发证书和小奖品,激励幼儿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更加努力奋斗。
活动思路:本次科技教育主题的活动以“动漫月”为主题,通过建构有趣的课程内容,让幼儿通过视、听、触等方式去感受科技的乐趣,使幼儿对科技有一个更加深入的认识和体验。
在技术设施的支撑下,科技教育不再是枯燥的概念和观念,而是让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学习,发掘和激发他们的潜能和兴趣。
在活动设计的过程中,我们结合幼儿园常规活动,融入了多种科技设施,比如VR眼镜、手感设备、计算机等等。
对这些技术设施进行详细的讲解,希望幼儿们可以更深入的了解到这些科技产物的作用和使用方法,并通过与家长的互动,将科技和生活更加紧密的结合起来。
在课堂教育环节上,我们创造了一个幼儿化“算数课堂”,利用计算机软件让幼儿玩出了各种有趣的数字、字母和图形,从而既学习了基本知识,又培养了幼儿的玩乐能力。
此外,我们开设了“创意时刻”,鼓励幼儿们自己动手去体验和玩转机械制作模型,既可以欣赏到自己的创意和动手能力,也可以通过模型制作,将知识内化,让幼儿们更加深刻的理解科技和工程原理。
经过以上多种环节的体验和掌握,幼儿们对科技不再害怕,也不再抵触,真正做到了学习科技知识就像玩游戏一样,轻松愉快、愉悦学习。
【幼儿园科学探究教育主题活动记录表范例】一、引言在幼儿园阶段,科学探究教育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通过科学主题的活动,幼儿能够培养观察、探索和实验的能力,从而在早期就对科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为了更好地记录和评估这些主题活动,制作一份科学探究教育主题活动记录表显得至关重要。
二、主题活动记录表的作用1.记录每次主题活动的具体内容,包括主题名称、设立目的、相关问题等。
2.评估幼儿对主题活动的参与和表现,以及对科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3.统计每次活动所需的材料、费用等,以便更好地规划后续活动。
4.为教师提供参考,便于对每次主题活动进行总结和改进。
三、科学探究教育主题活动记录表范例活动日期主题名称设立目的活动内容参与情况教师评价2023.01.10 探究春天的到来让幼儿了解春天的特点,培养观察能力1. 观察春天的花草变化 2. 通过图画表现春天的特点积极参与,乐于观察和讨论幼儿们对春天的认识有待加强2023.02.15 探究植物的生长让幼儿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1. 种植小盆栽并进行观察 2.讨论植物的生长规律积极参与,能够用简单语言描述植物的生长过程对植物生长规律的理解还比较浅显四、个人观点和理解科学探究教育主题活动记录表的制作对于幼儿园的科学教育至关重要。
通过记录和评估每次主题活动的情况,幼儿园可以更好地规划和改进后续活动。
这也为家长和学校提供了对幼儿科学学习情况的直观了解的途径。
我认为科学探究教育主题活动记录表的制作是非常有必要的。
五、总结与回顾制作幼儿园科学探究教育主题活动记录表的范例,我们可以看到这不仅是一份简单的记录表,更是对幼儿科学教育的一种全面评估和回顾。
只有通过不断总结和改进,幼儿园的科学教育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幼儿的成长。
六、结语通过本文的详细阐述,我希望能够为您提供一份有价值的关于幼儿园科学探究教育主题活动记录表范例的参考,也希望您能够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提高这一工具的使用效果。
也欢迎您与我共享您对于幼儿科学教育的理解和经验。
科学发现室活动记录XXX幼儿园科学发现室活动记录活动时间 9.21 活动人数20活动内容好玩的跳跳蛙活动目标1.了解弹簧的特性,培养探究意识。
2.运用弹簧原理制作跳跳蛙,体验活动乐趣。
观察与分析过程:一、导入活动,激发幼儿探究兴趣。
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件小东西,你们看,这是什么?(师出示“弹簧”)它要和我们一起做游戏。
二、通过玩一玩、演一演的形式,了解弹簧的特性。
1.玩一玩小弹簧,让幼儿自由探索弹簧的特性。
要求:拉一拉小弹簧,你会发现什么?压一压小弹簧,它又会怎样呢?压得轻与重,又会有什么不同呢?好,请小朋友拿出小弹簧,一起玩一玩。
幼儿操作,教师个别指导。
师小结:小弹簧,真有趣,拉一拉,会弹回去;压一压,会跳起来;压得轻,跳得低;压得重,跳得高;说明它是有弹性的。
2.演一演:我是一根小弹簧,巩固弹簧特性。
师:小弹簧的本领真多啊,下面,请你来当一根小弹簧,我当压弹簧的大力士,我压,你蹲,我松手,你跳起,好,卷卷卷,卷成一根小弹簧,哈哈,真好玩;压一压,跳一跳;压得轻,跳得低;压得重,跳得高,压压压,跳跳跳!三、根据弹簧特性,制作纸弹簧玩具——跳跳蛙。
1.出示纸弹簧跳跳蛙,激发制作兴趣。
小弹簧真有趣。
瞧,把小青蛙都吸引来了。
(出示纸弹簧小青蛙)呱呱呱,我是一只跳跳蛙,压一压,跳一跳;压得轻,跳得低;压得重,跳得高。
原来这也是一根什么?(弹簧)看用什么做的?它是一根用纸做的纸弹簧。
2.让幼儿猜测折纸弹簧的方法。
猜一猜,纸弹簧是怎么做成的?(幼儿猜测)3.教师示范讲解制作跳跳蛙。
(1)拆掉一根纸弹簧,引导幼儿观察两根纸条交替折的方法。
(2)师示范用两根纸条折纸弹簧:两根小纸条,一根横来一根竖,头碰头,边对边,然后用双面胶帮忙固定,双面胶的外衣脱下后,放在篮子里,保持干净、卫生。
(3)哪根纸条在下面,下面纸条往上折,边线一定要对齐,两种颜色交替折,一层一层往上折,折到边缘双面胶固定,注意卫生。
幼儿园科学活动观察记录活动名称:探索水的性质活动目的:培养幼儿对水的兴趣,观察水的性质,通过实践探索了解水的不同状态和性质。
活动时间:一个上午活动地点:幼儿园室内活动室活动准备:2.准备一些水,可以是自来水和纯净水;3.准备一些小漏斗,可以是塑料的;4.准备一些小浴盆;5.准备一些小油滴瓶;6.准备一些彩色纸片,让幼儿用来观察水的折射现象;7.准备一些玩具船;8.准备一些砧板和刀子。
活动过程:1.导入环节:2.实践探索:(2)水的状态变化:给每个幼儿提供一个小碗和纸巾,让他们倒一些自来水到碗里,观察水的状态。
然后引导幼儿往碗里倒入热水,观察热水的变化。
再引导幼儿将碗里的水倒入小浴盆中,观察水的状态变化。
最后让幼儿用纸巾擦干碗和浴盆,观察水的消失情况。
(3)水的折射:给每个幼儿提供一张彩色纸片,让他们将纸片在阳光下握在手中,观察纸片的颜色。
然后引导幼儿将纸片放入水中,观察纸片的颜色是否发生变化。
再引导幼儿将纸片取出水中,观察纸片的变化情况。
3.讨论总结:(1)引导幼儿将观察到的现象进行总结,如水的多样性,水在不同状态下的变化,水的折射等。
(2)引导幼儿回答一些问题,如水的颜色为什么是无色的?水还有其他状态吗?为什么水在热的时候会变成蒸汽?为什么彩色纸在水中会变色?(3)小结与评价:夸奖幼儿们对观察的认真态度和勇于提问的好习惯,并对他们的回答进行肯定和指导。
活动延伸:1.利用玩具船在水中进行比赛,观察船在不同状态的水中的移动情况。
2.利用小油滴瓶向水中滴入一些油滴,观察油滴的行为。
3.利用砧板和刀子进行实验,观察水的表面张力。
4.小组合作:让幼儿们分组进行观察实验,鼓励他们提出更多的问题,并展示实验结果。
活动效果评价:通过这次水的性质探索活动,幼儿们通过实践观察,对水的多样性、状态变化和折射等性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他们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和好奇心,在实践中积极探索,提出问题,并勇于思考和尝试。
同时,通过小组合作和集体讨论,培养了幼儿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儿童年龄观察者日期
观察项目观察
密切的观察
使用不同的感官
注意物体在时间上的变化
用各种方法记录观察结果
其他
识别关系对比、比较不同物体或事件
根据各种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
其他
形成假设
根据观察进行假设
问“如果……会怎样”之类的问题
尝试解释原因
其他
实验
创设实验情境
创新地操纵物体
其他
对自然活动感兴趣
对自然现象显示出强烈的内在兴趣
问与其观察物体有关的问题
报告有关自然环境方面的经历
其他
自然世界的知识
显示出不同寻常的大量知识
提供信息和回答问题
其他。
幼儿园兴趣小组活动记录表幼儿园兴趣小组活动记录表日期:2021年5月20日时间:下午2点-4点地点:班级活动室活动主题:科学探索负责老师:李老师、张老师参与孩子:全班学生活动内容:1. 介绍物质的三态老师向孩子们介绍物质的三态,包括固态、液态和气态,并通过视频和实物示范的形式展示了不同物质的态变过程,让孩子们形象地理解三态的概念。
2. 制作小风车老师向孩子们讲解了风力的概念,并引导孩子们制作小风车。
孩子们用彩纸和牙签制作叶片和框架,然后将叶片固定在框架上,最后用别针固定在原子笔的笔套上,使小风车可以自由旋转。
3. 探究沙漏老师向孩子们介绍了沙漏的原理,并手工制作了一个沙漏模型。
孩子们观察沙漏中沙子的流动情况,了解沙漏的计时原理。
4. 制作火箭老师带领孩子们制作了一个简单的火箭模型,孩子们在老师的指导下用纸杯、气球和纸片制作了火箭,并进行了简单的火箭发射实验,让孩子们感受到了火箭起飞的刺激和乐趣。
活动反思:本次活动主题为科学探索,旨在通过多种形式的科学实验和制作活动,提高孩子们对科学的兴趣和了解,让孩子们了解物质的三态、沙漏的原理、风力的作用等科学知识,并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感受到科学知识的乐趣。
活动的设计充分考虑了孩子们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实施过程中孩子们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和积极性,积极参与实验和制作,团队合作能力也得到了锻炼。
同时,活动还能够促进孩子们的手眼协调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发展,提高孩子们的社交交往能力和表达能力。
需要进一步完善活动流程和内容,充分发挥孩子们的主动性和创造力。
结语:通过本次科学探索活动,孩子们从中学到了丰富的科学知识,也感受到了科学的神奇和乐趣,不仅提高了孩子们的科学素养,也为他们今后的生活和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同时,活动也增进了孩子们的感情,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为今后的教育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幼儿园开展科普教育活动记录表日期:2022年9月1日地点:XXXX幼儿园参与人员:幼儿园教师、幼儿及家长活动目的科普教育活动的目的是通过有趣、寓教于乐的方式,激发幼儿对科学和自然的兴趣,培养其科学观念和探究能力,促进幼儿全面而健康的发展。
活动内容1.上午9点:活动开场–播放科普教育视频,介绍科学的概念、意义和方法。
–组织幼儿一起进行互动问答,引发幼儿思考和好奇心。
–讲解科学实验的基本步骤和安全注意事项。
2.上午9点30分:室内科学实验展示–设立多个实验台,每个实验台上都摆放了不同的科学实验器材。
–老师引导幼儿依次观察和操作实验器材。
–幼儿根据老师的指导,亲自进行实验,如冰块融化、沙漏倒计时等。
3.上午10点:参观科学展览–导师邀请了科学院的专家,为幼儿设计了一场科学展览。
–幼儿们参观了展览厅,展示了种子发芽、昆虫标本、恐龙化石等展品。
–专家现场解答幼儿的问题,介绍展品背后的科学知识。
4.上午10点30分:户外科学探索活动–带领幼儿到幼儿园的植物园进行户外科学探索活动。
–指导幼儿观察并记录不同植物的特点,了解植物生长的过程。
–组织小组游戏,如种子传递、捉迷藏等,培养幼儿合作精神和动手能力。
5.下午2点:科学绘画艺术活动–老师为幼儿介绍与科学相关的名画和艺术家。
–幼儿根据老师的示范,用颜料和画笔进行科学主题绘画创作。
–幼儿们分享自己的作品,发表对科学的感悟和了解。
6.下午2点30分:小小科学家大赛–组织小小科学家大赛,让幼儿展示自己在科学实验方面的技能。
–幼儿们进行小组合作,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指定实验。
–评委评分并颁发小小科学家奖,鼓励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
7.下午3点30分:活动总结–老师和幼儿们一起回顾当天的活动,并分享感受和体会。
–给予幼儿积极的反馈和鼓励,肯定他们的表现和进步。
–告知幼儿随后继续开展科普教育活动的计划。
活动效果与评价通过本次科普教育活动,幼儿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和评价:1.增加了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