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科技大学部门文件
- 格式:doc
- 大小:59.50 KB
- 文档页数:4
江苏科技大学关于国家助学贷款贷后管理实施意见江科大校学…2005‟108号各院(部),有关部门:为做好国家助学贷款的贷后管理工作,有效化解国家助学贷款的信贷风险,保证我校国家助学贷款工作持续、健康地开展,现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特提出如下意见。
一、健全国家助学贷款管理机构1.健全学校国家助学贷款的管理机构和工作体系,学校成立“助学贷款工作领导小组”,在省教育厅“国家助学贷款管理中心”的指导下,负责处理全校国家助学贷款的各项日常事务,日常办事机构设在学生处。
2.各院(部)学工办指定专人负责本院(部)学生国家助学贷款工作,按照学校的统一部署,处理国家助学贷款的各项日常事务。
二、加强对贷款学生的教育管理1.建立和完善贷款学生信用档案。
信用档案主要内容有:学生个人的身份证明、户籍、父母的姓名及家庭居住地址,学生个人的学号、所在学院、学历、所学专业、在班级担任的职务、有否学籍变动情况、学习成绩、健康状况、获得学位情况;学生的经济情况,包括学生每年所获的奖学金、助学金、临时困难补助、勤工助学报酬、社会资助、家庭的经济状况、每年家人提供的学习生活费用等;学生的品行记录,包括入学前和入学后的奖励、处分情况等;学生的信用历史,包括入学前后的每笔借款时间、种类、金额、催款记录、利息回收等;学生的就业状况,已就业的要记录单位名称、联系方式(电话和通讯地址)、单位地点。
未就业的要记录毕业后的联系方式,如家人或朋友的联系方式。
升学的要记录所在学校的名称、联系方式、地址。
2.加强对贷款学生的管理。
各院(部)准确掌握贷款学生的动态,确保贷款学生信息的准确、完整。
贷款学生信息如有变动应及时更新并报学生处。
3.贷款学生就业、升学时,其借款资料和信用档案归入个人档案,转入所在单位或学校。
4.进一步加强对贷款学生的信用教育,将“诚信”教育作为学生思想品德课和毕业生就业指导课的内容之一,列入学校的教育计划,各院(部)要将信用教育作为学生教育管理日常工作来抓。
本科培养方案第二课堂要求选修学分评定管理办法江科大校教〔2009〕21号根据《关于修订2008年级本科培养方案的原则意见》(江科大校教[2007]149号)文件精神,学校自2008级本科学生起将第二课堂教学活动对学生的修学要求明确列入本科培养方案。
为了明确第二课堂修学项目、分值和成绩认定标准,规范教学组织方式和教学管理工作程序,保障人才培养方案顺利、有效地实施,特制订本管理办法。
一、修读要求、成绩评定按照2008级本科培养方案的规定,学生在校期间除修满必修、选修理论课程和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学分以外,还须获得4个第二课堂学分方能毕业。
学生在校期间应结合自己的兴趣、特长和能力,自主合理安排时间,积极参加各类第二课堂活动,取得相应学分。
学生参加第二课堂活动的成绩评定采用等级记分制,根据学生参加活动项目的对应累计分值确定总评成绩。
成绩与累计分值的对应关系如下:优——累计分值在6分(含)以上;良——累计分值在5分(含)以上,6分以下;及格——累计分值在4分(含)以上,5分以下;不及格——累计分值低于4分。
学生参加第二课堂活动评定成绩以“实践能力与素质拓展”(4学分)的科目名称记入学生成绩档案。
成绩及格及以上者获得相应学分。
二、分值申报、认定程序学生第二课堂教学活动成效的申报受理和分值、成绩认定,由所在学院团委和教务办公室具体负责,工作程序如下:1.学院教务办公室面向学生宣传学校相关管理政策和制度;2.学生参加第二课堂活动,获得活动项目的书面证明材料;3.每学年末,学生填写本学年的《第二课堂活动分值认定申请表》并附相关证明材料,各班团支部对材料进行汇总整理,班内公示、核实后,提交所属学院团委;4.学院团委对申报材料复核、确认后,登记学生申报的项目及分值,并于下学年初将学生累计分值情况向学生进行通报。
5.学院团委在学生拟毕结业学期的第15周,依据其所获累计分值评定第二课堂成绩。
学院教务办公室将及格以上获得该项学分的学生成绩录入学生成绩档案,并做好相应成绩书面评定材料的保管工作。
(管理制度)江苏科技大学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管理办法(修订)江苏科技大学文件江科大校教〔2008〕43号关于印发《江苏科技大学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管理办法(修订)》的通知各学院,有关部门:现将《江苏科技大学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管理办法(修订)》印发给你们,希遵照执行。
二○○八年三月十七日江苏科技大学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管理办法(修订)毕业设计(论文)教学过程是实现本科学生培养目标要求的重要阶段,是基础理论学习深化和升华的重要环节,是全面检验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培养效果的主要手段。
为加强对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规范化管理,根据上级有关规定和本科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现对我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管理办法进行重新修订。
壹、组织管理1.我校的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实行校、院二级管理;学校的毕业设计(论文)工作于分管校长的统壹领导下,由教务处进行宏观管理。
各学院负责本院的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管理和质量控制。
2.各学院建立毕业设计(论文)工作领导小组,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制定本院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计划,且组织实施。
二、毕业设计(论文)目的和要求毕业设计(论文)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获得从事专业工作所必需的基本训练和科学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
毕业设计(论文)作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壹次较为系统的训练,应注重以下方面能力的培养:(1)调查研究、查阅中外文献和收集资料的能力;(2)理论分析、制定设计或试验方案的能力;(3)设计、计算和绘图的能力;(4)实验研究和数据处理的能力;(5)编制设计说明书及撰写论文的能力;(6)外语、计算机应用能力。
各学院要加强对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领导,按照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和毕业设计(论文)教学目标的基本要求,重视和加强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人才培养质量及教学管理工作水平。
江苏科技大学部门文件教务处…2017‟52号关于组织开展学校语言文字工作达标建设的通知各学院,各部门,张家港校区:根据《省语委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语言文字工作做好达标验收的通知》(苏教语…2017‟1号)文件精神(以下简称:省通知),为进一步做好语言文字工作,经研究决定,现组织开展全校语言文字工作达标建设活动。
有关事项安排及要求如下:一、学校拟于2019年下半年接受省厅语言文字工作达标验收。
自现在起至2019年底,为达标强化建设期。
二、各部门、学院应根据“省通知”精神,针对“高校语言文字工作考核要点”指标体系的要求,按学校相应分工部署及时间进度要求,结合本单位业务范围和工作职能,对标找差,制定计划、落实具体措施,开展好达标建设工作。
各单位在开展建设工作过程中,要注重工作实证材料的收集、整理和存档保存。
在学校组织接受省厅达标验收时,能为学校“自评报告”提供充分的工作措施、成效文字介绍材料,以及相应的图片、业务工作文档支撑材料。
同时,做好接待省语委专家进校现场抽查的准备。
三、张家港校区教学工作部参照省厅文件和本通知精神,牵头负责组织开展好本校区达标建设和验收准备工作。
四、学校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将于达标建设期间,将适时开展中期建设成效检查督导活动。
特此通知。
附件:2017-2019年学校语言文字工作考核达标建设措施及部门分工方案江苏科技大学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办公室教务处2017年12月6日江苏科技大学教务处 2017年12月6日印发2017-2019年学校语言文字工作考核达标建设措施及各单位分工方案核要求子册)使用语言文字意识学时学分训注:各部门、学院在遵循“时间进度要求”栏标示的时间节点开展工作活动的基础上,可根据业务实际另行扩充组织工作活动。
江苏科技大学文件江科大校〔2019〕43号关于印发《江苏科技大学专利管理办法》的通知各部门:《江苏科技大学专利管理办法》已经校长办公会议讨论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江苏科技大学2019年2月28日江苏科技大学专利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鼓励学校教职员工发明创造,保护发明创造专利权,促进科技进步和创新,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学校师生员工作出的职务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学校,申请被批准后,学校为专利权人,未经学校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无权使用和转让。
第三条学校专利工作由科技处归口管理。
第二章专利申请与分级第四条职务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发明人(设计人)应通过学校专利管理系统提交,并委托与学校签订协议的专利代理机构办理相关申请事务。
第五条与外单位(个人)合作完成的发明创造,共同申请专利时各方应订立书面协议,明确专利申请人和发明人(设计人)的组成及次序,并对专利费用的分担以及运营收益占比作出约定。
第六条申请国(境)外专利的,发明人(设计人)应在取得本国优先权之前提出,并进行国家局查新检索(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检索咨询中心),经学校审批后推荐申报。
第七条发明创造的内容具有军工背景的或源于涉密军工科研的,应申请国防专利。
第八条学校对授权的国内发明专利实行分级化管理,发明人应在发明专利授权后3个月内登录专利管理系统填写调查问卷,由系统生成相应的分级等级。
第三章专利费用及资助第九条学校作为第一申请人申请国内专利的,按以下标准资助,不足部分由发明人(设计人)承担。
第十条学校作为第一申请人申请国(境)外专利的,所得各级政府专项资助,全额转拨发明人(设计人),如有不足,则在授权后对该授权国家(地区)所发生费用的不足部分另行资助:其中学校资助40%,学院可资助30%。
第十一条专利资助由科技处定期下拨,进入发明人个人科研基金账户。
第十二条具有以下情况之一的,学校不予资助:(一)未通过学校专利管理系统提交申请的;(二)未经学校审批推荐申请国(境)外专利的。
江苏科技大学部门文件设备发…2006‟08号关于规范课程实验指导书、学生实验报告的格式与基本内容要求的说明(供参考)为提高实验教学运行质量,进一步加强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内涵建设,加强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现对课程实验指导书和学生实验报告等实验教学文件提出如下规范要求,请各学院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认真加以整改。
1.课程实验指导书以课程为单位,使用十六开纸和统一格式封面,并装订成册 (封面格式见附件1)。
2.课程实验指导书第一页为封面,要求见附件1;第二页为前言,要求见附件2;第三页为目录;第四页开始为实验项目指导书,要求见附件3。
3.学生实验报告可以电子和书面两种形式提交,其中书面报告原则上使用现行“实验报告簿”(校园内有售),内容要求见附件4,电子报告由指导教师参照书面报告要求明确。
4.前言、实验项目指导书、学生实验报告的格式与基本内容要求(附件2、附件3和附件4)仅供参考,指导教师应根据各课程和实验项目的具体情况,内容和格式上可以加以调整,突出“个性”。
5.原则上“镇江船舶学院“时期编印的指导书必须全面修订,即使内容完全不变的课程,形式上也要按本要求重新编印。
6、对于“华东船舶工业学院”时期编印且形式上符合上述要求的指导书,若其中个别实验项目不适应内涵要求需要修改、目前库存量较大的,其中修改的项目指导书以活页形式补充,不要求重新编印。
附:1.课程实验指导书封面格式2.课程实验指导书前言内容要求3.具体项目指导书格式与基本内容要求4.学生实验报告基本内容要求设备与实验管理处二○○六年五月九日附件1:课程实验指导书封面格式《—课程名称—》实验指导书×××编写适用专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江苏科技大学_______学院年月附件2:课程实验指导书前言内容要求前言本课程的基本内容介绍,通过学习学生需要掌握的基本知识。
江苏科技大学部门文件教务处发〔2009〕3号江苏科技大学本科生团队毕业设计(论文)暂行规定为进一步贯彻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若干意见》和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的文件精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及综合运用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加强对本科生团队毕业设计(论文)的组织、管理和指导,特制订本规定。
一、总体目标通过团队毕业设计(论文),注重学生能力、知识和综合素质的协调发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努力培养出社会所需的高素质人才。
二、团队的构成和基本要求1、每个团队应不少于3位学生,团队可以由同一专业的学生组成,也可以跨学科、跨专业组建毕业设计(论文)团队;2、团队有总的指导教师,每个学生有各自的指导教师;3、选题科学,符合本专业培养目标和教学要求,各子课题设计合理,分工明确,研究内容有机联系;4、注重相互之间的实质性协作与配合,具有较强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5、设计作品整体质量较高。
三、团队毕业设计(论文)的工作规定1、本科生团队毕业设计(论文)的指导教师必须组成指导小组,小组负责人负责整体组织与协调工作,各指导教师有具体分工。
2、团队毕业设计(论文)由学院或老师自行组织,由几个学院共同合作的跨学科团队可以请学校出面协调。
3、团队成员要有协作性,相互有交流、协作和帮助,不允许有代作现象。
4、团队负责人在毕业设计(论文)开始前,应填写好江苏科技大学团队毕业设计(论文)课题申报表,相关学院要签署意见,并在执行过程中给予支持。
申报表报送教务处实践教学管理科审核、备查。
5、团队要有团队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要制定相应的工作计划,指导小组负责人在中期要对团队中各学生完成的总体情况作出书面评价,提出意见与建议,并填写团队毕业设计(论文)中期小结。
毕业设计(论文)结束后,在完成团队中每个人毕业设计(论文)的同时,还要完成团队设计(论文)的总报告,要求5000字以上,目标明确,结构清晰,分工明确,论述完整。
江苏科技大学部门文件
教务处〔2018〕29号
关于公布江苏科技大学2018年高等数学竞赛暨江苏省普通高校第十五届高等数学
竞赛初赛结果的通知
各学院、蚕业研究所,有关部门:
为了培养人才、服务教学、促进高等数学课程的改革和建设,增加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为广大学生提供一个展示基础知识和思维能力的舞台,我校于2018年3月份举办了江苏科技大学2018年高等数学竞赛,此次大赛也是江苏省普通高校第十五届高等数学竞赛初赛,共1028人参加。
根据竞赛组委会评选评审,共评出特等奖18人,一等奖20人,二等奖59人,三等奖49人。
现将本次竞赛获奖正式名单公布如下(见附件),希望各获奖
个人再接再厉,为推动我校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有效开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附件:
江苏科技大学2018年高等数学竞赛获奖名单
教务处、理学院
二〇一八年六月十四日江苏科技大学教务处2018年6月21日印发
附件:
江苏科技大学2018年高等数学竞赛获奖名单。
江苏科技大学文件江科大校教〔2008〕154号————————————————————————————————关于印发《江苏科技大学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管理办法》的通知各部门:现将《江苏科技大学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管理办法》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八年九月二十八日江苏科技大学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管理办法为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符合时代发展和学校特色的教育规律及教育教学方式、方法,解决学校在教育教学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校设立“江苏科技大学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以下简称教改项目)并制定本管理办法。
学校通过项目管理方式给予教改课题经费支持与政策保障,鼓励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对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管理运行机制及评价体系等的改革进行探索和研究。
一、立项原则校级教改项目立项,一般每两年进行一次。
申请和审批立项教改项目应遵循以下原则:1.立项选题要符合高等教育教学发展规律和学校总体建设思路,对提高本科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水平具有积极作用,能为学校教学改革、教学建设和教学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成果。
2.项目注重集成和应用已有成果,具有继承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使教育教学改革能够循序渐进,不断深化,预期能取得明显的改革成果,并具有使用和推广价值。
3.项目方案立意新颖,论证充分,目标明确,计划切实可行,实施方案科学,经费预算合理,具备完成项目任务的基本条件。
4.对创新意识突出、改革力度较大的教学研究与改革项目予以积极扶持,重点资助。
5.项目负责人应具有中级以上职称,具有较丰富的教学、教学研究或教学管理经验,并具有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能胜任承担的研究实践任务。
在每次申报教改项目中,个人作为项目负责人限申报1项。
6.立项选题的内涵不应与学校已立项在研项目或已验收结题项目的研究、实践内容具雷同之处。
杜绝相似、相近课题重复立项。
江苏科技大学部门文件教务处〔2015〕57号————————————————————————————————————————关于组织开展2016届毕业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通知各学院:为进一步提高我校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教学管理工作水平,确保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教学质量,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总体时间安排本届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管理工作继续采取过程管理与阶段管理相结合的模式,各阶段的工作重点是:1.第一阶段(第七学期截至第16周):完成工作计划,确定指导教师,确定并公布学生选题。
各学院组织制订本学院2016届毕业设计(论文)指导与管理工作的计划,并将工作计划于本学期第14周周末前由毕业设计系统进行提交。
做好毕业设计(论文)的准备工作,确定指导教师名单,指导教师确定选题,并向学生公布毕业设计(论文)的题目、经双选后确定选题并经毕业设计系统进行发布。
2.第二阶段(第七学期第17周-第八学期第2-4周):,做好指导学生撰写毕业设计(论文)前期工作,做好任务书下达和指导学生撰写完成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工作,完成进入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学生资格审查工作。
各学院组织指导教师及毕业班学生认真学习《江苏科技大学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管理办法(修订)》(江科大校教[2008]43号),开展资料收集、外文文献翻译、文献综述等写作知识讲座,做好指导学生撰写毕业设计(论文)前期工作材料;下达任务书、进行开题报告,落实选题的研究目标、内容、方法、步骤和措施等,开展前期的检查工作。
教务处也将对前期工作的落实情况进行抽查。
依据学校《江苏科技大学本科学生学籍管理办法(修订)》(江科大校教[2008]140号),从05级学生开始,学生在进入毕业设计(论文)之前,须通过资格审查。
若教学计划规定的学分总量与学生当前所获得学分总量之差大于36学分(不含36学分),则不具有进入毕业设计(论文)的资格。
根据这一精神,各学院务必在第八学期第3周完成学生进入毕业设计(论文)的资格审查工作,并于第3周将资格审查结果向学生公示,于第3周末将没有资格进入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学生名单汇总后上交教务处实践教学管理科(没有资格进入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学生需经学生本人签字确认),同时将没有毕业设计资格的学生名单从毕业设计系统中删除。
科技大学公文处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使我校公文处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根据国务院发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国发[2000 ]23 号)及教育部有关公文处理的规定,结合本校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公文是指学校在党政管理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法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文书,是依法处理党务、行政和进行公务活动的重要工具。
第三条公文处理指公文的办理、管理、立卷、归档等一系列相互关联、衔接有序的工作。
第四条公文处理应当坚持实事求是、精简、高效的原则,做到及时、准确、安全、保密。
第五条党委办公室、党办校办是本校党政系统公文处理中心,主管全校党政公文处理并对各部门进行业务指导。
各部门应有一位负责人分管公文处理工作,并设专人进行公文处理和立卷归档工作。
第二章公文种类第六条本校常用公文种类(一)决定用于对学校重要事项或重大行动做出安排,奖惩有关单位及人员。
(二)决议用于经会议讨论通过的重要决策事项。
(三)指示用于布置工作,提出开展工作的原则和要求。
(四)布告、通告用于公布应当普遍遵守或周知的事项。
布告一般是公开张贴的。
(五)通知用于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传达要求有关单位办理和需要周知或执行的事项,任免人员。
(六)通报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或交流重要情况。
(七)报告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
(八)请示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
(九)批复用于答复下级机关的请示事项。
(十)意见用于对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
(十一)函用于机关单位之间或与校外一般单位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
(十二)会议纪要用于记载、传达会议情况和议定事项。
第三章公文格式第七条公文一般由标题、主送机关、抄送机关、发文字号、密级、紧急程度、签发人、正文、附件、发文机关、成文日期、印章、主题词等部分组成。
(一)发文机关标识应当使用发文机关全称或规范化简称;联合行文,主办机关排列在前。
江苏科技大学文件江科大校…2018‟110号关于印发《江苏科技大学本科教学工作基本规程》的通知各学院、蚕业研究所,有关部门:现将《江苏科技大学本科教学工作基本规程》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江苏科技大学2018年5月22日江苏科技大学本科教学工作基本规程一、总则第一条为贯彻落实《教育法》、《教师法》和《高等教育法》等关于高校教学工作的相关规定,加强教学基本建设,明确教学工作职责,促进教学与教学管理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保证各项教学活动有效开展,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人才培养是学校的根本任务,教学工作始终是学校的中心工作。
本科教学是学校教育事业的主体和基础,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点和关键。
学校各方面工作必须以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为核心,遵循教育教学活动规律,强化教学工作规范意识,坚持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
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第三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下简称:培养方案)是学校达成人才培养目标和保证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文件,是组织教学活动、开展教学建设、核定教学编制的基本依据。
制定培养方案应符合人才成长和教学工作规律,既要保持一定的稳定性,又要根据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的需要进行适时调整。
学校一般每隔4-5年组织一次培养方案全面修订工作。
第四条制订培养方案的一般程序是:1.调研论证与方案制订:广泛调查相关领域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对人才培养的最新需求,学习、领会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相关文件精神及规定;教务处提出制(修)订培养方案的原则意见和工作要求;各学院组织制(修)订所属专业培养方案,专业负责人牵头落实具体工作。
2.审定与批准:培养方案需经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审议、学院教学工作委员会审核后,提交学校相应学科专家组和学校教学工作委员会评审通过(个别专业制(修)订培养方案,可由学校专业规划与建设委员会代行评审);报学校审批,由校长签批后执行。
第五条培养方案实施工作具有高度的严肃性,未经批准不得随意变动。
江苏科技大学部门文件国际处〔2016〕11号关于印发《江苏科技大学中澳项目、中乌项目高水平示范性建设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相关学院:现将《江苏科技大学中澳项目、中乌项目高水平示范性建设工程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国际合作与交流处/ 国际学院2016年12月30日江苏科技大学中澳项目、中乌项目高水平示范性建设工程实施方案根据《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公布<首批中外合作办学高水平示范性建设工程培育点>的通知》(苏教办外[2016]17号),我校与澳大利亚拉筹伯大学合作举办工商管理专业本科教育项目(以下简称“中澳项目”)、与乌克兰马卡洛夫国立造船大学合作举办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本科教育项目(以下简称“中乌项目”)被列入首批江苏省中外合作办学高水平示范性建设工程培育点,两个项目各有4门课程入选课程培育点。
为确保分阶段、有计划、有重点地实施并完成工程建设任务,切实将中澳项目、中乌项目建设成为中外合作办学高水平示范性项目,成为江苏科技大学的精品工程,特制定此方案。
一、建设目标通过加强与国外大学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引进国外大学先进的教育资源、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大幅度提高我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自身能力,取得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培养高素质的国际化人才,与同层次的非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建成的高水平示范性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教学质量达到或超过引进高校的水平,并在世界同领域具有先进性和竞争力,对相关专业或专业群、以及其他非中外合作办学学科专业建设形成辐射和借鉴作用,逐步扩大先进的教学方法和课程的应用范围,推动学校整体办学实力和教育国际化水平的提高,产生明显的社会效益。
二、建设原则1.以国家和省关于“建设高水平示范性中外合作办学”文件精神及领导讲话要求为基本依据。
2.结合现有基础和建设目标要求,加强总体规划和顶层设计,强调过程管理,责任到人。
3.分类指导。
根据两个项目不同的学科特色与办学条件,结合我校“建设国内一流造船大学”的发展目标,在实施方案的框架下分别制定各项目的实施细则,明确各项目的建设指标。
江苏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学院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更好地促进我院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开展,鼓励和调动学院教师指导和学生参与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活动的积极性,加强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统筹和管理,依据江苏科技大学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特制订此管理办法。
第二条本管理办法主要涉及内容有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组织与领导、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的管理与使用、本科生创新计划的管理与实施、省级以上大学生科技竞赛的管理、大学生学术科技社团管理及其他相关政策。
第二章组织与领导第三条成立江苏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学院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组长由学院院长担任,成员包括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各系(中心)主任、行政办公室主任、教务办公室主任、团委书记及3名热心于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的优秀教师代表。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学院团委。
第四条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是:全面负责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的管理和决策,负责工作经费的落实,解决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中遇到的重大问题。
具体的工作分工为:院长负责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经费的落实,副院长负责具体组织实施;自动化系、电子系、实验中心负责省级以上大学生科技竞赛指导老师的配备及参赛工作;行政办公室负责各类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指导老师工作量的认定;教务办公室负责各类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参与学生学分的认定;学院团委负责各类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的日常管理与活动开展,配合自动化系、电子系、实验中心做好各类科技竞赛参赛学生的选拔、管理等。
第三章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的管理与使用第五条为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参加各类学术科技活动,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设立江苏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学院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以下简称“创新基金”)。
第六条创新基金来源于学院行政拨款、社会资助等。
学院每年从办公经费中列专项经费充实创新基金,并接受社会的资助;对于出资5万元以上的社会资助者可获得年度专项基金冠名权。
江苏科技大学部门文件教务处〔2021〕25号关于2021级本科学生转专业组织工作安排的通知各学院:为了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学习踊跃性,鼓舞学生个性进展,表现因材施教原那么,依照我校《一般本科生转专业治理暂行方法》(华船院教[2004]49号)文件,现启动2021级本科学生转专业选拔组织工作,有关安排事宜通知如下:一、各学院于本学期第16周末(6月13日)下班前依如实际办学条件情形,填报《学院同意2021级转专业学生名额打算表》(见附件1);教务处于第17周汇总审核后报校领导审批,第18周发布各专业接收转专业学生的确信名额。
二、各学院于下学期开学(9月1日)前按有关规定对所属专业学生第一学年必修课学习成绩(学分绩点)进行测算、排名,同时受理学生转专业申请,进行申请资格审查(按学校规定,本专业成绩排名在前20%且初修课程无不合格的学生或确有专长的学生,具有申请资格)。
各学院于9月2日(第1周周二)前将《学生转专业申请表》和相应报名费集中交学籍与考务科。
学生向所属学院申请报名的时刻统必然于8月29日至8月31日(开学前3天),过时不予受理。
成心向转专业的学生,可于本学期末及暑假期间提早填写好《学生转专业申请表》的个人、家长情形及意愿等栏目,以便开学前及时办理书面报名手续。
通过受理资格审查的学生,按每生100元的标准交纳报名费。
社会体育和合作办学相关专业的学生不参加转专业选拔。
三、教务处统一组织申请转专业学生的选拔考试。
1.转入工学、理学类专业(信息与计算科学、统计学专业除外)考试科目为《大学英语》、《高等数学(工理类)》;转入信息与计算科学、统计学专业考试科目为《大学英语》、《数学分析》;转入经济、治理类专业考试科目为《大学英语》、《高等数学(经管类)》;转入英语专业考试科目为《英语听力》、《英语口语》。
《大学英语》科目不指定专门的转专业选拔考试大纲,其考试范围、难度及方式原那么上与学校《大学英语》2级水平相当。
江苏科技大学部门文件研究生院〔2015〕22号关于对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点进行校内评估的通知有关学院:为进一步加强学科建设,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加快构建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达到以评促建的目的,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办法》(学位〔2014〕4号)、《关于开展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工作的通知》(学位〔2014〕16号)以及《关于印发《江苏科技大学合格评估和动态调整暂行办法》的通知》(江科大校〔2015〕6号)、《关于印发《江苏科技大学学位授权点自我评估方案》的通知》(江科大校〔2015〕51号)等文件精神,决定对我校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点进行合格评估校内自评工作。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评估学科1.学校现有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点需参加评估,具体名二、评估程序1.学位授权点填报评估材料:学位授权点组织填报《江苏科技大学学位授权点评估基本情况报告》(见附件一),各学位授权点申报材料必须是本学院本学位授权点人员和非本学院但担任本学位授权点的研究生导师在近五年(2011年9月1日至2015年8月31日)以学校名义取得的成果。
2.专家评估:研究生院组织专家对参评的各学位授权点评估材料进行评议并提出评估意见。
3.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议:校学位评定委员会根据专家意见对评估结果审定,并结合人才需求、学科条件和学科发展规划,对参评学位授权点是否进行学位授权点动态调整作出决议。
4.学位授权点动态调整:根据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决议,如确定进行学位授权点动态调整,按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省教育厅相关文件规定,组织开展学位授权点动态调整工作。
5.对主动提出进行学位授权点动态调整的学院,在达到学位授权点标准的前提下,学校优先考虑在该院增设新的学位授权点。
三、时间安排1.9月4日前,相关学院将《江苏科技大学学位授权点评估基本情况报告》纸质材料一式10份和电子稿交研究生院。
2.9月10日前,学校组织专家组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位授权点评估要素》(见附件二)进行评审。
江苏科技大学部门文件研 [2009] 111 号关于研究生科技节暨第五届研究生学术论坛的表彰决定各有关学院:为进一步推动我校研究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营造浓厚的科技学术氛围,增强研究生学术科研水平,提高我校研究生培养质量,我校于2009年10月20 日至12月7日期间举办了江苏科技大学研究生科技节暨第五届研究生学术论坛。
活动期间,研究生积极撰写学术论文,各有关学院精心组织研究生科技节有关活动。
各学院除组织学院研究生学术论坛现场学术交流外,共组织研究生参加在我校举办的1次全国学术会议、1次全省学术会议,组织了11场高水平的学术报告和8项科技、学术活动。
研究生科技节暨第五届研究生学术论坛的开展,极大地丰富了研究生的科技、学术活动,营造了浓厚的科技学术氛围。
为鼓励学院进一步开展研究生的科技、学术活动,经研究,决定:授予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和电子信息学院研究生科技节暨第五届研究生学术论坛“优秀组织奖”。
同时经过专家组的评审,刘昆等22名同学的论文被评为“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李有文等26名同学的论文被评为“优秀学术论文”二等奖;储海平等41名同学的论文被评为“优秀学术论文”三等奖。
对获得表彰的集体和个人,学校将颁发荣誉证书和奖金。
希望被表彰的集体和个人戒骄戒躁,再接再厉,在今后研究生的各项科技、学术活动中积极进取,取得更好成绩。
希望广大研究生要以获奖研究生为榜样,不断加强科学研究,为进一步增强科研水平、提高科研创新能力而不断努力。
附:“优秀学术论文”表彰名单党委研究生工作部二ОО九年十二月二十五日“优秀学术论文”表彰名单一等奖 (22篇)《不同形状船艏撞击下舷侧结构碰撞性能研究》—刘昆(072010021)《船用柴油机机架零件铣削加工过程中的参数优化研究》—兰天旭(072020003)《自适应同步控制策略在3-PRR 平面并联机构中的应用》—朱振华(072020019)《摩托车前悬架冲击试验测控系统研究》—黄练(072020040)《基于DSP和Lab VIEW的数控机床刀具的实时监测》—黄建(072020026)《某船用柴油机缸盖表面对流换热系数的研究》—杨彦锋(072020014)《基于RS预处理的FSVM分类方法研究》—胡学坤(072030060)《单级式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最大功率点跟踪方法研究》—徐鹏来(072030015)《基于灰关联投影的多功能电子战系统作战效能评估方法》—李婧娇(072030026)《柔性遥操作机器人系统的滑模变结构控制》—王春景(072030054)《基于人工鱼群的改进粒子滤波算法》—李冀(072030052)《我国船舶产业市场结构与绩效关系实证研究》—李根(072040078)《固定对象流水线的分析与组织设计》—金利华(072040006)《基于UML和IDEF的进销存系统设计与开发》—杜晓明(072040003)《沸石咪唑酯多孔骨架材料的合成、结构与性能》—肖洁(072060089)《高速电气化铁道用CuSn合金接触线成形工艺研究》—支海军(072060026)《循环热处理对22MnCrNiMo系泊链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姚良(072060024)《TU2无氧铜与铪的真空钎焊》—骆晓萌(072060029)《提喻的生成理据和工作机制》—纪燕(082080010)《试论语言经济性与词类功能转换》—汪颖(082080012)《Molecular cloning and stress-induced expression analysisof a novel ethylene responsive transcription factor gene MaERF1 from mulberry (Morus alba) 》—方荣俊(072300019)《串联亲和纯化技术在家蚕与杆状病毒蛋白质复合体研究中的初步探索》—孙霞(072300012)二等奖 (26篇)《Information Processing of the Hull Structure Orientedto Ship Structure Knowledge-type Military Specification》—张红沁(072010034)《金属切削刀具内温度的三维有限元分析》—杜美憬(072020050)《基于喷雾冷却实验的温度采集系统的设计》—李有文(072020030)《基于双GPS接收机的船舶定向系统在ARM上的实现》—姚茂军(072020034)《基于MLS改进算法的曲线拟合技术研究》—李敏(072020021)《双通道涡流检测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周世恩(072020038)《箱体类零件的工步排序方法研究》—刘洋(072020010)《二维逆云控制器设计及其应用研究》—徐燕娟(072030074)《基于文化遗传算法的雷达组网优化部署》—蔡婧(072030021)《船舶航向模糊滑模控制及仿真》—陈高阳(072030032)《基于DSP的改进粒子滤波算法》—薄超(072030003)《不确定广义大系统的非脆弱分散鲁棒控制》—肖豪(072030056)《基于知识链的知识转移价值增值模式研究》—黄伟(082040093)《员工参与利润分配与法定公益金的若干思考》—卢玮哲(082040067)《基于产业集群的服务外包技术外溢机制研究》—江冬锐(082040084)《基于系统动力学的江苏省区域物流系统分析》—何萍(082040015)《绢云母表面改性及其对环氧涂料防腐性能的影响》—王晓艳(072060030)《Green Synthesis of 1, 8-dioxo-octahydroxanthene Derivatives using Catalyticamount of H2SO4in water》—王瑞华(072060081)《水性纳米TiO2改性氟碳外墙涂料的研究》—王文明(072060082)《高温回火对R4s级系泊链钢闪光焊焊缝组织性能影响》—高平(072060013)《Cultural Models and the Differences of Emotional Metaphors》—夏惠君(082080017)《Metaphors in English Poetry》—胡雅丽(082080007)《Cognitive Perspective on the Dynamic Adaptability of Context》—周媛媛(082080018)《家蚕感染BmNPV晚期马氏管蛋白质组与ATP合酶β亚基表达时相的研究》—王娜(072300013)《家蚕黄茧近等基因系SSH文库的构建及部分EST序列分析》—李刚(072300021)《A Modified Technology for the Silk Fibroin-L-asparaginase Bioconjugates》—曹阳(072300002)三等奖 (41篇)《某船舶机舱火灾中火旋风漂移特性的计算与分析》—王亮(072020059)《基于NASTRAN船用锚机底座有限元分析》—郑锡超(082010027)《预应力钢压杆屈曲分析》—朱晶晶(072010013)《一种新型PDF控制算法在离合器远程控制上的应用研究》—王辉(072020033)《船用柴油机协同CAD子系统及其关键技术交流》—翟纯纯(072020016)《旋转直线永磁电机有限元仿真》—卢蓉芝(072020041)《船用柴油机机架零件铣削加工动力学建模与仿真研究》—吴春桥(082020015)《基于黑板模型的虚拟人上肢行为规划系统研究》—杨志祥(072020045)《基于RCM的曲轴维修周期研究》—魏海洲(072020044)《基于DDS的涡流传感器激励信号源的设计》—李飞(072020028)《参数化驱动的3D智能锥齿轮设计系统研究》—李庆伟(072020008)《基于免疫原理和协议分析的入侵检测模型研究》—曹传林(082070018)《搜索引擎中的数据挖掘》—林炎钟(082070020)《基于RBF神经网络整定的调距桨PID控制》—储海平(072030033)《智能家居低功耗传感器网络的研究与设计》—蔡蓝图(072030031)《电力推进船舶供电系统故障分析》—李豪举(072030035)《一维子阵自适应数字波束形成算法研究》—严玉银(072030018)《舰船噪声特征提取及识别技术的研究》—华贤兵(072030007)《基于混沌神经网络的图像复原技术》—丁伟(072030023)《一种基于CT影像的肺癌病灶计算机辅助检测方法》—刘晓俊(072030012)《从金融危机看社会信用的丧失》—顾雯雯(082040055)《浅议企业专利权资产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孙守杰(082040092)《知识产权评估方法探析》—戴琰琦(082040085)《基于耗散结构论的高校隐性知识转移机理分析和模型研究》—张朝宾(082040089)《基于Web使用挖掘的用户行为分析》—夏聪(082040025)《35CrMo钢强韧化工艺试验研究》—曾刚(072060025)《配位聚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性能研究》—陆润芹(072060088)《Si含量对TiAlSiN薄膜微结构与力学性能的影响》—薛安俊(072060022)《改性纳米氧化锌对丙烯酸聚氨酯防腐性能的影响》—张海凤(072060033)《团簇电子结构与光谱性质的理论研究》—高从花(072060008)《嘌呤2, 6位芳胺基取代衍生物的微波合成》—唐丛焕(072060080)《Al2O3弥散强化铜与CuCrZr合金的真空钎焊及热处理》—邹坤(072060027)《Conceptual Metaphor in American Presidential Inaugural Addresses》—薛娇(082080005)《Sexual Discrimination in Advertisements》—朱晓萍(082080003)《A Cognitive Approach to Translating Metaphors》—陶丽娟(082080014)《一株芴降解菌的分离筛选及降解特性研究》—王晓朝(072300014)《5-氟尿嘧啶丝素蛋白-壳聚糖微囊制备的研究》—张鋆(072300015)《SSH与cDNA芯片技术在家蚕第二白卵近等基因系基因差异表达研究中的应用》—任晓俊(072300011)《家蚕二化性品种滞育卵低温催青的蚕卵蛋白表达差异分析》—章扬(072300008)《Factors Influencing the Biosynthesis of 1-Deoxynojirimycin in Morus alba L》—娄德帅(072300022)《用GFP基因标记梅花鹿生茸区骨膜细胞》—王大涛(07230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