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三古代诗歌阅读

  • 格式:doc
  • 大小:157.00 KB
  • 文档页数:13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三古代诗歌阅读

专项强化演练四

1.阅读下面一首元曲,完成后面的题目。

【中吕】普天乐⋅平沙落雁

鲜于必仁

稻粱收,菰蒲秀,山光凝暮,江影涵秋。潮平远水宽,天阔孤帆瘦。雁阵惊寒埋云岫,下长空飞满沧洲。西风渡头,斜阳岸口,不尽诗愁。

注:①平沙落雁:此为”潇湘八景”的第五首。②菰(ɡū):一种多年水生草本植物。③沧洲:水边比较开阔的地方,常指隐士住地。

(1)曲中”山光凝暮”和”雁阵惊寒”化用了哪篇文章中的句子?

(2)”天阔孤帆瘦”中的”瘦”字用得精妙传神,请简要分析。

(3)这首散曲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请从景和情的角度简要分析。

解析:三道题分别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语言和分析诗歌的意境的能力。第(1)题考查的表达技巧是用典,曲中的”山光凝暮”实际上化用了”烟光凝而暮山紫”。对于第(3)题,在分析意境时要抓住曲中”孤帆”“雁阵”“落日”三个最能触发诗人羁旅思乡之愁的意象,按照”描述画面→概括特征→揭示情感”逐步逐层进行表述。

参考答案:(1)王勃的《滕王阁序》。

(2)”孤帆瘦”的”瘦”字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既突出了辽远秋空下孤帆之小,又投射出作者内心的忧伤之情。

(3)这首散曲写的是清秋时节辽远开阔的江边晚景,渗透着作者漂泊异乡的无限忧思。稻谷已经收割,水边的菰蒲婀娜秀美;山光暮色凝聚,江水宽阔平静,秋空辽远空旷,反衬孤帆更加瘦小,作者油然而生孤独之感。雁阵为秋寒所惊,穿过山边薄云,落在江边沙滩上;红日西沉,秋风吹拂着渡口,面对雁阵和落日,作者产生了无尽的乡思之情。

2.阅读下面一首元曲,完成后面的题目。

【中吕】普天乐

滕宾

翠荷残,苍梧坠。千山应瘦,万木皆稀。蜗角名,蝇头利,输与渊明陶陶醉。尽黄菊围绕东篱,良田数顷,黄牛一只,归去来兮。

(1)散曲中的”千山应瘦,万木皆稀”运用了和的修辞手法。

(2)这首散曲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试结合全曲简要分析。

解析:分析诗歌中的情感要抓住其中的意象、时代背景、作者生平、诗歌类别和情感语等,如曲中的”归去来兮”就是直接点明全曲思想感情的情感语。”陶渊明”和”东篱”则是揭示作者归隐之志的关键意象。

参考答案:(1)对偶比拟

(2)鄙视、批判官场的名利,如”蜗角名,蝇头利”;向往自由自在的田园归隐生活,作者构想了”黄菊围绕东篱”“良田数顷,黄牛一只”的美好田园生活图景,结尾又以”归去来兮”表浩然归隐之志。

3.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夜坐

张耒注

庭户无人秋月明,夜霜欲落气先清。

梧桐真不甘衰谢,数叶迎风尚有声。

注:张耒自幼有雄才,然而仕途却十分坎坷,晚年罢官后,投闲困苦,却口不言贫。

(1)请概括诗的前两句所描写的秋夜环境特点,并分析其作用。

(2)《文心雕龙⋅明诗》说:”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请分析诗人闻声所兴之”感”。

解析:这两道题分别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分析诗人的情感的能力。分析秋夜特点要抓住两点:”庭户无人”“点明静谧”,”秋月明”“夜霜”暗点清冷。分析情感要联系题后注释中的作者的人生经历,才能体悟到诗中所表现的性格。由注释中的”仕途却十分坎坷”、罢官后”口不言贫”可知其有刚毅而超脱的性格。

参考答案:(1)该诗描写了一个静谧优美、萧瑟清寒的秋夜。这个环境描写为下文写景抒情作了铺垫:因为静谧,诗人才独坐细听秋声;因为萧瑟,孤独的诗人才会联想到自己的际遇并有所感触。

(2)诗人从几片桐叶迎风抖动有声、仍不甘心凋零的景象中感受到了刚强的抗争精神,并以”尚”字暗示出内心的倔强之态,表明了自己面对人生困难时积极抗争的人生态度。

4.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采莲子(其二)

皇甫松

船动湖光滟滟秋,贪看年少信船流。

无端隔水抛莲子,遥被人知半日羞。

采莲曲

白居易

菱叶萦波荷飐风,荷花深处小船通。

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

注:①萦波:在水波上旋转浮动。②飐风:在水中摇摆。③搔头:古代妇女绾发的簪子。

(1)两首诗都运用了的表现手法。

(2)两首诗中的采莲女形象有何异同点?请简要分析。

解析:两道题分别考查了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和形象的能力。鉴赏人物形象要抓住两首诗中的细节描写。皇诗中姑娘向小伙子抛掷莲子的细节充满了戏谑、挑逗和爱慕,既活灵活现地表现出江南水乡姑娘大胆热情的性格,又透露出姑娘复杂细腻的心理。白诗中”逢郞欲语低头笑”的细节写尽了豆蔻少女的娇羞之美,给人留下了无尽的想象空间。

参考答案:(1)细节描写

(2)相同点:两首诗都表现了初恋少女特有的纯真羞怯。白诗以面对小伙子”欲语低头笑”的细节表现其羞怯,皇诗以抛莲子的逗情举动被人远远看见而难为情了半天的夸张性细节表现其羞怯。

不同点:皇诗中的采莲女还具有大胆直率的性格,作者以采莲女出神凝视意中人的憨态和向那岸上小伙子抛掷莲子的举动,表现了其热烈渴求爱情的鲜明个性。

5.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新城道中(其一)

苏轼

东风知我欲山行,吹断檐间积雨声。

岭上晴云披絮帽,树头初日挂铜钲。

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

西崦人家应最乐,煮葵烧笋饷春耕。

注:①新城:宋代杭州的属县。此诗作于自富阳赴新城途中。②积雨:多日不停的雨。

③絮帽:绵帽。④铜钲(zhēnɡ):古代状如钟的铜制乐器。⑤西崦(yān):西山地区。⑥饷:给在田间劳动的人送饭。

(1)这首诗的第五、六句是”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的名句,请从所运用的修辞方法的角度简要分析。

(2)颔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简要分析。

解析:(1)”故物皆著我之色彩”实际上就是移情于物,第五、六句以拟人的修辞方法写出了”野桃”“溪柳”的勃勃生机。不明言野生的桃树鲜花绽开,而以”野桃含笑”这拟人化的诗语生动形象地写出;不写溪边柳的枝条被春风吹得摇曳多姿,而以”溪柳自摇”这拟人化的诗语写出。(2)分析意境类试题要指出”意”(情感)和”境”(画面)两个方面,”境”是用比喻的手法描绘出的”岭上飘浮晴云”和”树头旭日初升”,”意”是景中蕴涵的饱览秀美春光时的

愉悦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