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表演专业课程设置与课程进度表
- 格式:doc
- 大小:12.50 KB
- 文档页数:3
影视表演课程课时教案(多应用)教案影视表演课程课时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影视表演的基本概念、要素和技巧。
2.培养学生对影视表演的兴趣和热爱,提高他们的表演能力。
3.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模仿和实践,掌握影视表演的基本技巧。
4.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二、教学内容1.影视表演的基本概念:影视表演是指演员在电影、电视剧等影视作品中,通过语言、动作、表情等手段,塑造角色形象,传达作品主题的一种表演艺术。
2.影视表演的要素:演员、剧本、导演、摄影、音乐、美术等。
3.影视表演的技巧:角色分析、情感表达、语言表达、身体语言、表演节奏等。
三、教学方法和手段1.讲授法:讲解影视表演的基本概念、要素和技巧。
2.案例分析法:分析经典影视作品中的表演技巧和表演风格。
3.模仿练习法:学生通过模仿经典影视作品中的角色,提高表演能力。
4.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表演经验和感受。
5.角色扮演法:学生扮演剧本中的角色,进行表演实践。
四、教学步骤1.导入:通过播放一段经典影视作品片段,引起学生对影视表演的兴趣。
2.讲授:讲解影视表演的基本概念、要素和技巧。
3.案例分析:分析经典影视作品中的表演技巧和表演风格。
4.模仿练习:学生通过模仿经典影视作品中的角色,提高表演能力。
5.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表演经验和感受。
6.角色扮演:学生扮演剧本中的角色,进行表演实践。
7.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五、教学评价1.学生对影视表演的基本概念、要素和技巧的掌握程度。
2.学生在模仿练习和角色扮演中的表现。
3.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沟通能力。
4.学生对影视表演的兴趣和热爱程度。
六、教学资源1.经典影视作品片段。
2.影视表演教材和参考书籍。
3.影视表演相关网站和视频。
七、教学建议1.教师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影视表演的技巧。
2.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提高他们的表演创造力。
影视演员培训计划表模板培训目的:通过系统、全面的培训,提高学员的表演技能和行业素养,为其日后在影视行业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培训对象:热爱影视表演、具有表演潜力和激情的学员。
培训时间:为期半年,共计24周。
培训课程设置:第一周至第四周:表演基础课程- 课程内容:- 表演基础理论- 肢体语言和表情训练- 角色理解和刻画- 台词训练和朗诵- 演员形象打造- 学习目标:帮助学员打好表演基础,提高表演技能和专业素养。
第五周至第八周:影视表演技巧- 课程内容:- 影视表演技巧- 角色分析和演绎- 情绪表达和转换- 镜头感的训练- 演员配合训练- 学习目标:让学员了解影视表演的技术要求,掌握不同角色的表演技巧。
第九周至第十二周:影视剧演练- 课程内容:- 剧本分析和解析- 角色定位和演绎- 影视剧场景模拟- 影视剧组合练习- 专业导演指导- 学习目标:通过实践演练,培养学员在影视剧中更加自如地表现自己的能力。
第十三周至第十六周:影视情景表演- 课程内容:- 情景表演技巧- 情绪转换和表现- 演员间互动训练- 情景角色创作- 情景表演训练- 学习目标:让学员在不同情景下表演的更加自然和真实。
第十七周至第二十周:影视原创表演- 课程内容:- 剧本创作技巧- 角色设定和演绎- 剧情深化和改编- 组织影视表演- 影视表演实践- 学习目标:培养学员创作和表演影视作品的能力,提升其实战能力。
第二十一周至第二十四周:综合演练和毕业展示- 课程内容:- 剧本演练和改进- 表演项目整合练习- 影视演员综合技能训练- 毕业展示准备- 毕业展示演出- 学习目标:通过综合演练和毕业展示,检验学员在培训期间的表演能力,并为其未来的职业发展做好准备。
培训师资力量:本培训计划将邀请具有丰富表演经验和教学经验的专业演员、导演和编剧担任培训师,他们将为学员提供全面、专业的指导和训练,帮助学员在短时间内取得明显的进步。
培训评估方式:为了确保学员在培训期间的学习效果,本培训计划将采取多种评估方式,包括课堂考核、作品展示和综合评价等,以便全面、客观地评估学员的表演能力并进行等级认证。
影视表演课程课时教案一、第一课时:影视表演基础1. 教学目标:了解影视表演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掌握表演的基本技巧。
2. 教学内容:影视表演的定义、特点、基本技巧。
3. 教学方法:讲授法、示范法、实践法。
4. 教学步骤:(1) 引入:讲解影视表演的定义和特点。
(2) 讲解:介绍影视表演的基本技巧。
(3) 示范:老师示范基本技巧。
(4) 实践:学生分组练习,老师指导。
二、第二课时:角色创造1. 教学目标:了解角色创造的重要性,学会创造角色的方法和技巧。
2. 教学内容:角色创造的意义、方法、技巧。
3. 教学方法:讲授法、示范法、实践法。
4. 教学步骤:(1) 引入:讲解角色创造的意义。
(2) 讲解:介绍角色创造的方法和技巧。
(3) 示范:老师示范角色创造的过程。
(4) 实践:学生分组练习,老师指导。
三、第三课时:情感记忆与释放1. 教学目标:了解情感记忆与释放的重要性,学会运用情感记忆与释放来丰富表演。
2. 教学内容:情感记忆与释放的概念、方法、技巧。
3. 教学方法:讲授法、示范法、实践法。
4. 教学步骤:(1) 引入:讲解情感记忆与释放的概念。
(2) 讲解:介绍情感记忆与释放的方法和技巧。
(3) 示范:老师示范情感记忆与释放的过程。
(4) 实践:学生分组练习,老师指导。
四、第四课时:舞台表演与影视表演的差异1. 教学目标:了解舞台表演与影视表演的差异,学会适应不同表演形式。
2. 教学内容:舞台表演与影视表演的差异、适应不同表演的方法。
3. 教学方法:讲授法、示范法、实践法。
(1) 引入:讲解舞台表演与影视表演的差异。
(2) 讲解:介绍适应不同表演的方法。
(3) 示范:老师示范适应不同表演的过程。
(4) 实践:学生分组练习,老师指导。
五、第五课时:表演技巧训练1. 教学目标:学习并掌握一些基本的表演技巧,提高表演能力。
2. 教学内容:表演技巧的种类、训练方法。
3. 教学方法:讲授法、示范法、实践法。
4. 教学步骤:(1) 引入:讲解表演技巧的种类。
一、课程基本信息1. 课程名称:表演艺术2. 课程代码:TXXX1013. 课程性质:专业核心课程4. 适用专业:表演系5. 学分:XX学分6. 学时:XX学时二、课程目标1. 知识目标:- 掌握表演艺术的基本理论、历史与发展。
- 了解国内外表演艺术流派及其特点。
- 熟悉表演艺术的创作方法和技巧。
2.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表演能力,包括台词、形体、音乐、舞蹈等。
- 培养学生具备即兴表演、角色塑造、情感表达等综合能力。
- 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舞台管理、剧作创作等辅助能力。
3. 素质目标:- 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艺术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
三、课程内容1. 表演艺术基本理论- 表演艺术的概念与特征- 表演艺术的历史与发展- 国内外表演艺术流派及其特点2. 表演技巧与训练- 台词朗诵技巧- 形体表演技巧- 音乐、舞蹈表演技巧- 即兴表演训练- 角色塑造与情感表达3. 表演艺术实践- 剧本分析与解读- 舞台管理实践- 剧作创作与排练- 舞台表演实践4. 跨学科知识拓展- 视听艺术与表演艺术的关系 - 戏剧与影视表演的相互影响 - 表演艺术与新媒体技术四、教学方法与考核方式1.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案例分析法- 角色扮演法- 实践教学法- 小组讨论法2. 考核方式:- 平时成绩(30%):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
- 期末考试(70%):包括笔试、口试、实践表演等。
五、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学期:- 表演艺术基本理论- 表演技巧与训练- 表演艺术实践2. 第二学期:- 跨学科知识拓展- 表演艺术实践- 期末考试六、教材与参考书目1. 教材:- 《表演艺术概论》- 《表演技巧与训练》2. 参考书目:- 《中国戏剧史》- 《西方戏剧史》- 《表演艺术美学》- 《表演艺术教程》七、教学资源1. 教学场地:表演教室、排练厅、多媒体教室等。
《影视表演》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20230493课程名称:影视表演英文名称:The film and television performances课程类别:必修课学时:48学时学分:3学分适用对象: 数字媒体艺术本科专业考核方式:考查先修课程:《数字媒体艺术导论》二、课程简介《影视表演》课程是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重要专业拓展课。
本课程根据数字媒体专业学生的需求来制定教学内容,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影视表演创作方法,能将影视表演艺术与技巧融入数字媒体专业技术为主要目的。
教学手段上,通过课堂讲授、讨论与表演练习实践,建立学生正确的影视表演艺术创作观,提升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的感知能力,同时使学生了解演员在舞台表演及镜头前所需的表演技巧,帮助学生掌握表演与各元素间的有机联系,明白生活与艺术、情感与表现的关系,并自觉将生活作为创作的源泉。
【英文课程简介】The course "Film and Television Performance" is an important professional extension course for digital media art majors. This course will develop teaching content according to the needs of digital media majors, so that students can master certain methods of film and television performance creation, and can integrate film and television performance art and skills into digital media professional technology as the main purpose. Teaching means, through lectures, discussions and performance practice, establish the correct view of film and television performing arts students, improve observation life, experience life awareness, at the same time to make the students understand the actor on the stage performances and lens should be before the performance skills, to help students grasp the performance and the organic connection between each element, understand life and ar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motion and expression, and consciously to life as the source of creation.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影视表演》是数字媒体艺术和动画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
影视表演专业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影视表演的基本理论,包括表演技巧、角色分析和情感表达。
2. 学生能够了解影视剧本的结构和特点,并运用到实际表演中。
3. 学生掌握影视拍摄的基本流程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不同的表演技巧,如表情、肢体语言和台词,准确塑造角色形象。
2. 学生具备良好的角色分析能力,能够深入理解角色内心,展现角色的个性特点。
3. 学生具备一定的即兴表演能力,能够灵活应对拍摄现场的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影视表演的热爱,增强对艺术创作的尊重和责任感。
2. 学生在团队合作中学会相互尊重、支持和信任,培养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
3. 学生通过表演体验不同的人生角色,增强同理心,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影视表演专业核心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表演技能和创作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具有一定的表演基础,对影视表演充满热情,具有较强的表现欲和创造力。
教学要求:结合课本内容,注重实践与理论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达到预定的学习成果,为未来从事影视表演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表演基础理论:包括表演艺术的基本概念、表演技巧的分类及应用、角色分析的方法等。
参考教材相关章节,通过实例分析,使学生深入理解表演理论知识。
2. 影视剧本解读:分析影视剧本的结构、情节、角色等要素,学会如何从剧本中提取关键信息,为表演提供依据。
结合教材案例,进行剧本解读实践。
3. 表演技巧训练:涵盖台词、表情、肢体语言、情感表达等方面,通过分组练习、角色扮演等形式,提高学生的表演技能。
4. 角色分析与塑造:学习角色分析的方法,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能够深入挖掘角色内心,塑造鲜明的角色形象。
5. 影视拍摄流程及团队合作:介绍影视拍摄的基本流程,强调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
影视表演专业模块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并掌握影视表演的基本理论知识,包括表演技巧、角色分析、情感表达等。
2. 学生能了解影视剧本的结构和特点,并能够分析剧本中的人物关系、情节发展等。
3. 学生掌握影视表演中的舞台布景、道具使用、灯光音响等基本要素。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表演技巧,独立完成角色的塑造和表演。
2. 学生具备团队协作能力,能够与他人共同完成影视作品的拍摄。
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评价影视表演作品,提出改进意见。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影视表演艺术的热爱,增强对文化传承和创新的意识。
2. 学生通过表演实践,学会尊重他人,培养同理心,提高人际沟通能力。
3. 学生在创作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关注社会现实,传递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影视表演专业模块课程,以实践为主,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培养学生的表演技能和创作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表演基础,对影视表演充满兴趣,具有较强的表现欲望和创造力。
教学要求: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实践式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作潜能。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表演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达到上述课程目标,为未来的影视表演事业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影视表演基本理论:- 表演技巧:包括身体语言、台词表达、情感传递等。
- 角色分析:学习如何分析剧本角色,把握人物性格、动机、背景等。
- 情感表达:掌握不同情感的表达方法,提高情感的真挚性和感染力。
2. 影视剧本分析:- 剧本结构:学习剧本的基本结构,了解幕、场、情节等概念。
- 人物关系:分析剧本中的人物关系,把握角色间的互动。
- 情节发展:梳理剧本情节,理解故事线索和转折点。
3. 影视表演实践:- 舞台布景:了解舞台布景的基本原则,学会运用布景增强表演效果。
- 道具使用:掌握道具的正确使用方法,提高表演真实感。
小学影视表演节目教案教案标题:小学影视表演节目教案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影视表演的基本概念和技巧。
2. 提高学生的表演能力和自信心。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创造力。
教学内容:1. 影视表演的基本概念和技巧:角色扮演、表情、动作、声音等。
2. 剧本创作和改编。
3. 舞台布置和道具准备。
4. 影视表演的排练和演出。
教学步骤:第一课:介绍影视表演1. 引入:通过观看一段小学生影视表演的视频,激发学生对影视表演的兴趣。
2. 讲解影视表演的基本概念和技巧,如角色扮演、表情、动作、声音等。
3. 分组活动:让学生自由组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角色进行表演,并展示给全班。
第二课:剧本创作和改编1. 讲解剧本的基本结构和要素,如情节、对话、角色等。
2. 分组活动:让学生自由组成小组,每个小组根据自己的创意编写一个简短的剧本,并进行改编。
3. 学生展示:每个小组派代表上台表演他们的剧本片段。
第三课:舞台布置和道具准备1. 讲解舞台布置和道具在影视表演中的重要性。
2. 分组活动:让学生自由组成小组,每个小组设计一个舞台布置和准备相应的道具。
3. 学生展示:每个小组派代表上台展示他们的舞台布置和道具。
第四课:影视表演的排练和演出1. 分组活动:让学生按照角色分组进行排练。
2. 教师指导:教师对每个小组的表演进行指导和反馈。
3. 学生演出:每个小组在班级或学校的舞台上进行影视表演。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表演技巧的改善情况。
2. 对学生进行个别评价,包括角色扮演、表情、动作、声音等方面的表现。
3. 学生自评和互评,鼓励他们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教学资源:1. 影视表演的视频素材。
2. 剧本创作和改编的指导材料。
3. 舞台布置和道具准备的示例图片或视频。
4. 影视表演的排练和演出场地和设备。
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剧院或电影院,让他们亲身体验影视表演的魅力。
2. 组织学生参加学校或社区的影视表演比赛,展示他们的才艺和成果。
戏剧影视表演专业的课程1. 专业概述戏剧影视表演专业是一门以培养具备戏剧、影视表演技能和艺术素养的专业人才为目标的学科。
该专业旨在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和实践训练,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表演基本功和创作能力,能够胜任戏剧、电影、电视等各种类型的角色扮演和表演工作。
2. 课程设置2.1 基础课程•戏剧基础:介绍戏剧的历史、发展和基本概念,培养学生对戏剧艺术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影视基础:探讨电影、电视等影视媒体的特点和制作流程,了解影视行业的运作方式。
•表演技巧:包括身体语言、声音控制、情感表达等方面的训练,提高学生的表演技巧。
2.2 专业课程•角色塑造:学习角色分析方法,通过研究文本和社会人物塑造角色形象。
•口语表达:培养学生的口才和演讲能力,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流利度。
•舞台动作:学习舞台上的动作技巧和肢体语言,提升舞台形象和表演效果。
•影视表演:通过模拟电影、电视剧等真实情境进行实践训练,培养学生在镜头前的表演能力。
2.3 创作课程•剧本创作:教授剧本写作技巧,培养学生对故事结构和角色塑造的理解能力。
•导演基础:介绍导演的职责和工作流程,培养学生对整个创作过程的把握能力。
•影视剪辑:学习影视剪辑技术,了解剪辑对影片节奏、情感传递等方面的影响。
3. 实践教学3.1 实习实训戏剧影视表演专业强调实践能力的培养,在课程中设置了一定比例的实习实训环节。
学生将有机会参与校内外戏剧、电影、电视等项目的制作和演出,锻炼自己的表演技巧和团队合作能力。
3.2 演出实践学校会组织定期的演出活动,让学生有机会在舞台上展示自己的才华。
这不仅是对学生表演能力的考验,也是他们与观众交流、感受艺术的机会。
4. 就业前景戏剧影视表演专业毕业生可以在戏剧院团、电影制片公司、电视台等单位从事演员、导演、编剧等相关工作。
随着中国电影产业的快速发展,戏剧影视表演专业的就业前景越来越广阔。
结语戏剧影视表演专业课程全面涵盖了戏剧、影视表演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培养。
影视表演与拍摄实践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本课是影视传媒系影视表演专业的主课。
•通过理论学习和拍摄小品、短片的实践,使同学们懂得影视表演和话剧表演的相同点与不同特性,掌握影视演员应知应会的常识,学会在镜头前表演的技巧和能力,同时通过影视拍摄,知道电视、电影生产的流程,培养一专多能学习场记、副导演、摄像、灯光、剪辑、配音的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
•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声、台、形、表的基础课成绩再次被综合、合成和全面实践,最后通过拍片(而不是演大戏)来完成毕业作品和毕业论文,完成三年的学习。
二、本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通过理论学习,懂得戏剧表演的特性和电影表演的特性,懂得摄像机、灯光、录音与表演造型的关系,懂得蒙太奇的基本原则和演员如何与导演合作创作的关系。
•通过拍摄短片,使同学们学会面对摄影机,灯光和录音话筒前的表演,培养电影镜头感。
•通过拍片实践、学生自编、自导、自摄、自己编辑、配音,学会一专多能,掌握摄像、场记、副导演和编辑工作的技能,为学生就业拓宽路子。
三、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重点:让学生掌握电影表演与话剧表演的区别,具有表演的镜头感。
难点: 1 )学生在镜头前自然真实的表演2 )对摄影机,灯光,录音的配合和适应四、本课程的特色:改变过去以戏剧表演为教学的模式,改成以电影表演为主的教学模式,戏剧教学则为基础训练,以拍短片为毕业作品,培养电影人才。
五、课程的教学内容与要求:•影视表演艺术概论:讲述开设影视表演课的目的,为什么要开设这门主课,这门课如何进行教学和实训。
什么是表演艺术?什么是影视表演艺术?一个演员应该具备哪些条件?如何才能使自己成为一个好演员。
向学生布置:镜头前表演的作业。
2. 论影视表演和话剧表演的异同:两种艺术是双胞胎姐妹艺术,但不是一个卵细胞分裂出来的孪生孩子,而是两个卵细胞生成的龙凤胎,由于话剧和电影的起源不同,带来两种表演艺术不同的属性,带来十一点不同的艺术特点。
《影视表演》教学大纲1.课程的基本描述2.教学定位2.1 课程教学目标本课程是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及音乐表演专业基础课程,本门课程是融汇当今世界范围内各流派表演的训练方法。
既包括生命感知、规定情境、想象力、交流与适应等练习,也包括台词、节奏、性格塑造和即兴表演。
大大提高学生的认知和理解能力、拓宽思维表演能力,增强团队协作能力。
2.2课程的主要特点本门课程在高效、简洁、个性等十大表演观念的基础上,引介了以斯坦尼体系及其分支迈克尔·契诃夫、李·斯特拉斯伯格之表演方法为代表的生命性训练法,以及梅耶荷德有机造型术、格洛托夫斯基身体训练、铃木忠志下肢训练、雅克·勒考克形体戏剧、中性面具和小丑哑剧等身体性训练法。
此外还结合了赵淼的三拓旗剧团、杨扬的形体表演创作课及李六乙导演的话剧《安提戈涅》来探索身体性训练法在国内的运用。
2.3教学方法基于本门课程的特点,课程主要运用传统授课方式、翻转课堂、案例教学、基于问题式教学、探究式教学等教学方法,利用多种教学手段教学方法,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影视表演,与其他表演形式的不同及独特之处,通过翻转课堂,学生会查阅更多的相关资料,提出实际问题让学生在表演中来判定并解决,也会给出指定的环境要素等来完成探究式教学,使学生的影视表演水平获得提高。
3.知识点与学时分配3.1 课程覆盖的知识领域和知识单元汇总4.案例设计本课程案例部分所设计的案例均为影视表演课程所必需的而且是经典的部分。
通过翻转课堂对经典案例的解读来理解影视表演的实际内涵,通过对案例的具体分析和实践来提高表演技巧,明晰表演的意义,在表演中学会思考,在表演过程中实践台词、声音、话语对表演的支撑。
通过集体表演来提高团队合作意识。
5.作业设计作业一:论文:关于影视表演的小论文作业二:实践:根据本门课程所学,运用表演技巧,创作一部小戏,要求自编、自导、自演。
6.考核与成绩评定6.1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本门课程的性质与授课内容的特点,决定了本门课程理论和实践各占百分之五十。
影视表演班小班教学安排影视表演班小班教学安排课时安排:影视表演班小班星期六下午(2:00-4:30)2:00-2:50表演课3:00-3:40台词3:50-4:30形体、声乐影视表演班小班星期六晚上(6:00-8:30)6:00-6:50表演课7:00-7:40台词7:50-8:30形体、声乐(五一之后所有上课时间往后调整半小时)表演台词课:课时共16周×2节,共32课时,共分解放天性、感受、观察、体验、模仿、创作六大部分。
每部分设置5-6课时。
根据训练重点,每部分安排不同的教学内容。
周次教学重点内容设置配套练习第一周解放天性自我介绍、游戏儿歌表演第二周解放天性注意力、判断力训练儿歌表演第三周解放天性、感受力信任、配合训练角色感受第四周感受力、想象力肢体感受、情绪感受角色判断第五周感受力、想象力角色关系练习情节设置、矛盾冲突第六周感受力、想象力不同情绪感受及体验根据台词设计情节第七周观察力、角色体验观察生活、模拟角色模拟情节练习第八周观察力、角色体验固定角色、情节表演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第九周观察力、角色体验情景表演、无实物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第十周模仿、信念无实物、角色表演动、静物模仿第十一周模仿、信念无实物、角色表演情景表演第十二周模仿、信念有实物、情景表演设计情节、矛盾第十三周创作观察生活练习一度创作第十四周创作观察生活练习一度创作第十五周创作故事、剧本二度创作第十六周创作故事、剧本二度创作第一周上课内容设计1自我介绍大声的自我介绍,训练孩子的交际能力,提高学生的自我展示愿望2游戏《谁最棒》训练还是的气息、肺活量,同时提高孩子的自信心3鬼脸游戏通过游戏,解放天性,让孩子在集体环境中摆脱羞怯和不自在4身体、五官训练孩子的反应速度5声东击西训练孩子的反应速度6儿歌练习大致了解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练习让学生大致了解语言表演的内容。
影视表演专业课程设置与课程进度表
(一)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指定选修课课课成学时分配开课
学期与周学时学程程绩课程名称类编方分理论实践上机一二三四五六七八别号式
思想道德修养 2 32 2 1 ?
毛泽东思想概论 2 32 2 2 ?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3 48 3 3 ?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3 48 3 4 ? 公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 5 3 48 3 要思想
法律基础 2 32 2 6 共 ?
大学英语 16 256 4 4 4 4 7 ?
课计算机应用基础 6 48 48 3 3 8 ?
体育2 64 2 2 9 Ο
国防教育与军事训练 2 30 30 10 Ο ?
小计 41 474 94 48
艺术概论 2 32 3 11 ?
学术论文写作 2 32 2 12 ? 专
剧作概论 2 32 2 13 ? 业
视听语言 3 32 16 3 14 ? 基
中国电影史 3 32 16 3 15 础 ?
影片欣赏 3 24 24 3 与 16 ?
专名著导读 2 32 2 17 ?
业声乐 12 96 96 3 3 3 3 18 ?
课形体 12 3 3 3 3 19 ?
台词 15 3 3 3 3 3 20 ?
表演 60 480 480 4 4 4 4 12 12 20 21 ?
总计 157
(二)选修课
1 剧作基础Ο
2 2
2 电影导演基础 2 2 Ο
3 中国传统文化 2 2 Ο 选
4 古典诗词鉴赏 2 2 Ο
5 应用美术 2 2 修Ο
装饰绘画6 2 2 Ο
课 2 7 篆刻2 Ο
8 摄影 2 2 Ο
9 广告设计2 2 Ο
10 中外名曲鉴赏 2 2 Ο
注:选修课必须选购16学分。
(三)实践教学环节学期安排(周数) 序学
实践教学
号分一二三四五六七八
公益劳动 1 1 1
社会实践 2 2 2
艺术实践 2 2 3
毕业创作 7 7 4
毕业论文 4 4 5
总计 16
注:毕业创作与毕业论文完成后应进行论文答辩,通过者才能按规定发给毕业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