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2019-中小学校长培训规定(教育部令第8号)word版本 (4页)

2018-2019-中小学校长培训规定(教育部令第8号)word版本 (4页)

2018-2019-中小学校长培训规定(教育部令第8号)word版本 (4页)

2018-2019-中小学校长培训规定(教育部令第8号)word版本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予以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随意编辑修改! ==

中小学校长培训规定(教育部令第8号)

中小学校长培训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8号

1999年12月30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提高中小学校长队伍的整体素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和国家有关规定,特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国家和社会力量举办的全日制普通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

第三条各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根据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按照校长任职要求,有计划地对校长进行培训。

第四条中小学校长培训要坚持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服务的宗旨,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和理论联系实际,学用一致,按需施教,讲求实效的原则。

第五条参加培训是中小学校长的权利和义务,新任校长必须取得“任职资格培训合格证书”,持证上岗。

在职校长每五年必须接受国家规定时数的提高培训,并取得“提高培训合格证书”,作为继续任职的必备条件。

第二章内容与形式

关于公布 “教育部—微软(中国)“携手助学”二期 创新教师培训

吉林省电化教育馆函件 吉电教馆函字【2013】2号 关于公布“教育部—微软(中国)“携手助学”二期 创新教师培训项目吉林省信息技术教师培训工作”评优结果的通知各市(州)电教馆(部): 根据省教育厅关于开展教育部—微软(中国)“携手助学”二期创新教师培训项目信息技术教师培训工作的通知(吉教师字〔2012〕79号),吉林省电化教育馆组织相关人员对这次培训工作的各种数据进行了量化考评,从中评选出优秀组织机构、优秀管理员及优秀辅导教师。并从这次全省培训的六千多名信息技术教师中评选出优秀学员予以表彰。 现将这次评优结果名单予以公布(见附件)。 附件1:优秀管理机构名单 附件2:优秀管理员名单 附件3:优秀辅导教师名单 附件4:优秀学员名单 吉林省电化教育馆 2013年3月8日

优秀管理机构名单 1、长春市电化教育馆 2、辽源市电化教育馆 3、通化市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优秀管理员名单(17人) 孙高扬长春汽车经济技术开发区教师进修学校姜龙家长春市第九十七中学 吕红专四平市教育学院 马立峰通化市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穆德惠长春市电化教育馆 刘璐长春市电化教育馆 张敏辽源市电化教育馆 李宏军辽源市电化教育馆 韩晓梅吉林市教育学院 陈晓华吉林市教育学院 刘春玖四平市教育学院 宋韬白山市电化教育馆 刘明长白山保护开发区教育局教研室 何婧雯松原市教育学院 金红兰延边州电化教育馆 王大志白城市教育技术装备处 张丽娜吉林省第二实验学校

优秀辅导教师名单(61人)刘建敏梅河口市教育技术中心 董国洋通化县教师进修学校 马伟辉南县教师进修学校 张大明通化市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董义柳河县教师进修学校 韦广新松原市前郭县教师进修学校 高元栋松原市乾安县教师进修学校 李建彪松原市长岭县教师进修学校 李亚菊德惠市教师进修学校 李庆国九台市教师进修学校 卢季斌榆树市教师进修学校 杨修嘉长春市双阳教师进修学校 彭杰长春市绿园教师进修学校 郭宇辉长春市朝阳教师进修学校 夏羽农安县教师进修学校 杨丽红长春市电化教育馆 崔立军长春市电化教育馆 姚伟旭长春市宽城教师进修学校

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研究生培养工作的几点意见》(教研2000l号)

关于加强和改进研究生培养工作的几点意见 教研[2000] l号(二○○○年一月十三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委、教育厅,广东省高教厅,国务院有关部委教育司(局),中国人民解放军学位委员会,中共中央党校学位评定委员会,有关研究生培养单位: 为贯彻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科教兴国战略,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适应国家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对各类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建立有一定先导性的、结构合理的,有利于高层次创新人才脱颖而出、提高研究生全面素质和培养质量的研究生教育体系,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和改进研究生培养工作。 1995年全国研究生工作座谈会以来,国家和各培养单位相继出台了许多措施,有力地推动了研究生教育工作的改革与发展,较好地适应了国家"九五"期间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与此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研究生培养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尚未解决的难点问题,而且随着形势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入,又出现了一些较为突出的新问题,主要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研究生教育发展的调节机制尚未完全建立;研究生培养规模还不能很好满足社会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需要;研究生教育的质量意识尚不强;研究生培养条件的改善相对滞后;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需进一步加强;能够适合于培养高水平博士的生源不足:现行研究生培养制度、培养模式等还不能完全适合于人才的个性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实践能力培养,与社会的实际需要还有较大的差距;研究生教育的质量保证体系亟待建立和完善等。 上述问题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影响了研究生教育适应社会需要的程度,制约了研究生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为解决好这些问题,就今后几年的研究生培养工作提出以下几点意见: 一、研究生工作的基本方针是:深化改革,积极发展;分类指导,按需建设;注重创新,提高质量。 (一)研究生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必须紧密结合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鼓励有条件的培养单位在研究生培养模式和学制等方面,根据社会对不同学科、不同类型研究生的要求进行改革和新的探索,不断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和适应社会需求的程度;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加大应用性人才培养的比重。 (二)根据区域、行业和学科的发展水平及其对高层次人才数量、质量和类型的要求,对研究生工作进行分类规划与指导。采取多种措施扶持中西部地区研究生教育的发展;重视改善研究生培养条件,国家要加强研究生培养基地的建设,适时新增一批研究生院。培养单位通过应用型人才,特别是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逐步培育一批产学研基地。 (三)推进素质教育,突出对研究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创业精神的培养,增进研究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强化全面质量观,把保证和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上;国家和省级研究生教育管理部门,培养单位应采取措施,建立健全研究生教育的质量保证体系,确保并进一步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二、改革研究生培养制度和培养模式,形成有利于高层次人才成长的培养机制。 (一)科学规划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研究生的培养目标。 硕士生教育承担着既为博士生教育输送合格生源,又为社会培养各类高层次专门人才的任务。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应在强调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学习,重视综合素质、创新和创业精

教育部网络培训在线培训课程

教育部网络培训在线培训课程 序号在线课程序号在线课程 教育学类、体育学类、心理学类、艺术类 1中国教育史10心理学史 2教育学原理11心理学研究方法 3教学设计12实验心理学 4教学理论与设计13认知心理学 5教育心理学14管理心理学 6大学体育15心理统计学 7运动生理学16心理测量 8运动心理学17中学生心理辅导 9大学生心理健康18设计素描 经济学类 19西方经济学28金融工程学 20产业经济学29金融投资学 21微观经济学30证券投资学 22宏观经济学31财政学 23计量经济学32投入产出分析 24工程经济33国际贸易实务 25国际经济学34中国税收 26金融学35保险学 27国际金融学36商业银行管理 中国语言文学类、外国语言文学类、新闻传播学类 37大学语文48英语写作 38写作49西方文化概论 39古代汉语50西方文明史 40文学理论51美学 41中国文学批评史52传播学 42中国古代文学史53外国新闻传播史 43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先秦—六朝)54品牌学 44外国文学史55广告学概论 45比较文学56图片摄影 46比较文学与外国文学史57数字传播技术应用 47语言学58动画影片制作 工商管理类、公共管理类、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图书档案学类 59基础会计74市场营销学 60中级财务会计75营销策划 61管理会计76营销风险管理 62企业会计学77网络营销实务 63财务分析78电子商务概论 64财务报表分析79电子金融 65会计信息系统80电子商务系统结构与应用66审计学81企业资源规划实践 1 / 4

67管理学82前厅运行与管理 68财务管理学83企业物流管理 69项目管理学84外贸单证操作 70战略管理85旅游学概论 71公司治理86行政管理学 72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87管理信息系统 73组织行为学88文书学 法学类、政治学类、社会学类、哲学类 89商法学96国际私法 90民法学97国际环境法 91刑法学98中国政治思想史 92国际法99发展政治学 93刑事诉讼法100比较政治制度 94知识产权法学101社会学概论 95中国法制史102形式逻辑 数学类、统计学类 103高等数学111数理方程(李元杰数字教学示范)104高等代数112数理统计 105线性代数113复变函数 106概率与统计114离散数学 107经济数学115数值分析 108数学建模数学116偏微分方程 109建模与数学117统计学导论 110实验数学分析118运筹学 物理学类、力学类 119大学物理125电磁学 120大学物理(李元杰数字教学示范)126数学物理方法 121大学物理实验127量子力学 122力学128计算物理 123热学129物理与艺术 124光学 化学类 130大学化学134分析化学及实验 131基础化学135结构化学 132普通化学136物理化学 133有机化学及实验137高分子化学 电气信息类 138大学计算机基础157计算机安全 139计算机应用基础158人工智能 140Visual Basic 程序设计159微机接口技术 141C语言程序设计160单片机原理 142C++程序设计161数字图像处理 2 / 4

教育部培训管理制度

教育部培训管理制度 一、教育部培训宗旨 1、培训在公司活动中的地位 培训是企业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岗前培训、员工发展类培训,员工的职业发展、继任者发展培训等必须接受公司的内训和外训培训,新员工上岗后要进行岗位专业技能培训,培训工作在企业中始终是一项长期、持续的造血工程。通过形式多样、务实有效的培训,有利于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提升管理者的管理水平,促进企业整体实力的增强。 2、培训目的 (1)帮助各部门主管经理及时掌握公司内、外部环境条件的变化。了解公司员工的思想状况与工作情况和对相关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状况,提升员工对组织的认同感,增强团体意识和沟通协作性。(2)使基层管理人员尽快掌握必要的管理技能,明确自己的职责,改变自己的工作观念,熟悉工作环境,习惯新的工作方法。 (3)使专业人员熟练掌握公司产品的各种知识和技能,及时了解各自领域里的最新知识与市场发展相适应。 (4)为员工提供再学习和深造的机会,以实现其个人的价值。(5)对一般员工的培训是使其详细了解公司及产品概况,掌握工作规范要点,必要的工作技能,明确责权界限,以求按时保质保量完成

其本职工作。 (6)提高员工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改善公司人才结构,为企业培养和储备人才,使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7)激发员工求知欲、创造性、发掘员工知识更新、能力更新的潜力。 (8)达到理想的管理者必须是合格的培训者的要求。 (9)加强企业内部的团队修练,增加企业自身的凝聚力,增进员工对企业文化、经营理念和产品功效、市场信心的理解。 (10)通过培训减少员工在工作中的失误,避免发生事故后推诿,同时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 3、培训原则 (1)经常鼓励员工积极参加学习和培训。 (2)预先制订培训后期要求达到的标准,相关申请表格和培训反馈效果表应及时归档和总结。 (3)积极指导每位员工的培训和学习,了解员工培训前、中、后接受及吸收情况。 (4)培训和学习应是主动的而不是被动的,教育部应做到公司战略和个人目标相匹配,认真做好评估不同岗位成员所需的知识、技能、态度。 (5)参加培训者能从培训中有所收获,培训后都应考核,通过笔试、口试等方式衡量培训质量。 (6)采用适当的培训方式、方法。如会议式培训、各类展览会、交

关于2019年度采集平台负责人培训的报告

关于2019年度采集平台负责人培训的报告 教务处蔡品 根据《关于开展高职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平台培训的通知》(职教诊改〔2019〕17 号)要求,我受教务处委派于8月27日至8月29日赴常州参加了2019年度采集平台第二期培训。本次培训由全国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专家委员会主办,由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承办。来自全国各省(市、自治区)教育厅(局)及全国各高职院校的300余人参加了第二期培训。 开幕式上教育部职成司高职处朱正茹老师作动员讲话,她以《让数据说话,用数据管理——推进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为题,阐述了“什么是数据采集、数据如何采集、采集的数据如何使用、采集数据要达到什么效果”四个方面的问题,强调了准确采集数据、强化数据分析的重要性。人才培养状态数据是教育部开展“国家级示范校、三年创新发展行动计划”等项目绩效评价的重要依据,是“双高”计划遴选等国家各类重大项目的重要参照,因此高职院校应高度重视人才培养状态数据采集工作,加强数据采集管理,保证数据采集的准确性,加快建设校级数据中心,强化数据分析及利用,提升院校科学决策水平。 全国诊改专委会主任委员杨应崧教授做了《以“诊改”为动力,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的讲座。主要阐述了“诊改”对信息化建设的要求、“诊改”与新工业时代的关系、以“诊改”促院校信息化建设等内容。信息化建设的高度决定诊改的深度,诊改的支撑是平台、瓶颈是平台、成败在平台。诊改对信息化建设提出了“人人是主人、全过程覆盖、全方位涵盖、全时空交流、定时定位展

示、具备智能功能”等要求,诊改对于数据采集提出了“源头采集、限时采集、多个方位、多个维度、整个流程、透明安全”等要求。因此推进建设智能化校园,建立起“元数据(即无法再拆分的数据)中心”,扫除部门壁垒,消除信息孤岛,实现技术融合、数据融合、业务融合是职业院校发展的必由之路。高职院校应以服务师生员工为宗旨,坚持“应用驱动”,将网络信息技术融入教学与管理,使诊改成为常态,促进管理模式转变、工作方式转变、教学形态转变、办学形态转变。最后杨教授通报了全国诊改专委会相关工作信息:已制定《高等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复核工作导引》和《高等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复核工作手册》;正在制定《高职院校内部质量管理与运行元数据标准》;拟制定《智能化校园建设导则》;拟组织开展智能化校园建设调研及试点;2019年8月29日至31日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海)期间,上海将发起首个人工智能助力教育健康发展的倡议。 全国诊改专委会委员、平台组副组长何锡涛教授做了《理解复核内容,发挥平台支撑作》的讲座。诊改复核目的强调了“以教育教学管理信息化平台(简称平台)建设为支撑……建立常态化的自主保证人才培养质量机制”,诊改的基本原则之一是“关注诊改轨迹。坚持数据分析与实际调研相结合,基于学校平台数据分析,以轨迹变化为关注点,辅以实际调查研究,做出与事实相符的判断。”复核的两大内容之一就是“平台建设与应用”,复核学校平台对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运行的支撑情况,重点复核平台的顶层设计、建设、应用及成效。主要包括学校是否按智能化要求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