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八年级地理中国的海洋资源1 最新
- 格式:doc
- 大小:29.51 KB
- 文档页数:6
《中国的海洋资源》说课稿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湘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四节《中国的海洋资源》。
下面我将从背景分析、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这三个方面阐述我的说课稿。
一、背景分析1、说教材本节教材内容包括多样的生物资源、丰富的矿产资源、巨量的化学资源和保护“蓝色国土”。
这节教材虽然内容难度较小,但是对培养学生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全球意识,可持续发展观都具有重要意义。
2、说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我设计如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要求学生掌握我国海洋资源中的生物资源、矿产资源和化学资源,理解海洋空间的利用。
(2)方法与过程通过学生观察阅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与提取信息能力。
通过对舟山渔场成因的分析,培养学生知识运用的能力。
通过了解海洋资源利用的现状,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积极参与探索,使学生进一步形成自主意识和提高学习兴趣。
通过“保卫蓝色国土”的学习,增强学生对环境、资源的保护意识和法制意识,培养学生关心和爱护环境的行为习惯。
3、学习任务和学生情况分析新课标指出: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所以我确定更贴近学生生活的生物资源为本课重点,由于内陆地区大部分学生对海洋都比较陌生,而且对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是探究性问题,对初中学生而言具有一定难度,为此我确定保护“蓝色国土”为本课难点。
4、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资料,借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突出教学重点,提高教学效率。
学生准备课外搜集信息,以便学生自主探究知识,激发思维。
二、教学过程设计为了完成上述教学目标,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流程:创设情景,导入新课;观察阅读,了解内容;整理信息,深入探讨;拓展延伸,培养情怀;互动小结,布置作业。
下面我将就这五个教学环节作逐一表述:(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进入课堂后我首先出示三幅图片,配上伴音《我爱这蓝色的海洋》,让从未见过大海的学生闻到海洋气息,看到海洋的丰富资源,激发学生探索海洋资源的热情。
第四节中国的海洋资源【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我国海域辽阔、自然条件优越、海洋资源丰富。
2.使学生了解我国发展海洋水产业的有利条件,主要渔场的分布和成因。
3.了解我国海盐生产和海底石油资源开发利用状况,主要盐场和近海油田的分布。
4.树立合理利用海洋资源、保护海洋资源和海洋环境的观念,进一步培养学生科学的资源观和环境观。
【教学重点】1.我国优越的海洋自然条件和丰富的海洋资源。
2.发展海洋水产业的有利条件,主要渔场的分布和成因。
3.合理利用和保护海洋资源。
【教学过程】(新课引入)朗诵一篇赞美大海的诗或短文,以激起学生对大海的向往和渴求。
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入新课:大海是生命之源,她不仅美丽,而且十分富饶。
这节课,我们要学习并了解的,就是我国丰富的海洋资源。
这节课的引入,也可采用开门见山的方式或从学生日常所知的海产品来引入。
(讲授新课)一、丰富的海洋资源1.学生阅读课文引言。
教师提问:“天然蛋白质仓库”、“乌金的储存库”、“盐类的故乡”、“能源的源泉”,这几句话的含义是什么?引导学生思考后得出答案:这几句话分别说明海洋中有丰富的水产资源、石油资源、盐类资源(如从海水中提取的食盐)和海洋能源。
2.展示分层设色的中国地形挂图。
读图提问:①我国东部濒临哪几个海域?大陆海岸线有多少千米?②我国大陆架的分布特点是什么?③我国海域南北跨哪几个温度带?以此说明我国有辽阔的海域,优越的海洋自然条件。
3.学生自学:运用课文中的三组数字,从海洋水产、海底石油和海洋能源、沿海滩涂三个方面引导学生分析课文,自己得出我国海洋资源丰富的特点。
4.教师讲述:我国海域辽阔,自然条件优越,海洋资源十分丰富。
但目前开发利用的程度还很低。
这也说明我国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的潜力巨大,前景广阔。
因此,向海洋进军,让海洋资源为人类服务,对我国经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教师在讲述这段内容时,应注意培养学生树立海洋意识。
二、主要渔场和海洋水产1.复习提问: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日本北海道和加拿大纽芬兰岛等地的海域,为什么会形成著名的渔场?(教师提示,学生回答:因为有寒暖流交汇。
第四节中国的海洋资源一:多样的生物资源1、原因:地跨多个温度带、大陆架面积广阔、海水温度适中2、四大海产:大黄鱼、小黄鱼、带鱼、乌贼3、四大渔场:黄渤海渔场、舟山渔场、南海沿岸渔场和北部湾渔场其中以舟山渔场最大,为什么舟山渔场能成为我国最大的渔场?主要原因在于:(1)舟山渔场处在暖流与寒流的交汇处,海水温度适中,有利于鱼类的生长。
(2)长江的入海口带来丰富的鱼类营养物质。
(3)位置适中,是多种经济鱼类洄游的必经之地。
4、海水养殖品种主要有:海带、紫菜、虾、扇贝、牡蛎、鲍鱼等。
二:丰富的矿产:石油、天然气、海底砂矿我国海洋资源中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
还有丰富的滨海砂矿,如:石英砂、钛铁矿等。
三:巨量的化学资源:海盐、镁、溴、碘等。
我国海盐产量居世界第一位。
我国的四大海盐盐场分布(自北向南):长芦盐场、淮北盐场、布袋盐场、莺歌海盐场等(前二者为北方盐区,在渤海、黄海沿岸,占我国海盐总产量的85%;后二者为南方盐区)。
海水中有80多种元素,我国目前开发利用海洋化学资源主要是从海水中提取海盐和镁、溴、碘等化学元素,以及淡化海水等。
我国第一大渔场是(舟山渔场),它位于(东)海。
东海有“天然鱼仓”之称。
我国最大的盐场是(长芦盐场),它位于(渤)海。
四、海洋空间的利用1、按利用目的可分为五类:生产场所、贮藏场所、交通运输设施、居住及娱乐场所、军事基地。
2、按照海洋工程的结构可分为两类:固定式建筑、用索链锚泊在海面上的漂浮式建筑。
五、保护“蓝色国土”1、中国海洋资源开发面临严峻的问题有哪些?海洋灾害频繁、环境污染加剧、近海渔业资源衰竭等。
2、造成海洋环境污染的原因主要有哪些?工业废水污染、石油污染物、赤潮灾害等。
3、如何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①禁止过度捕捞海洋生物资源。
②防止海洋污染。
五、精选习题1、海洋的污染来源,主要有大汽、固体垃圾、石油、污水等;其中四类污染物中,石油对海洋生物资源危害最大;目前我国已在渤海、东海、南海等海域开采了石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