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上册 3.4中国的海洋资源
- 格式:ppt
- 大小:3.71 MB
- 文档页数:27
3.4 中国的海洋资源班级:姓名:一、基础知识积累1、我国的四大海产是:大黄鱼、小黄鱼、带鱼、乌贼。
2、我国的四大渔场是:黄渤海渔场、舟山渔场、南海沿岸渔场、北部湾渔场。
其中最大的渔场是舟山渔场。
3、我国的海盐产量居世界首位,我国的四大盐场是:长庐盐场、淮北盐场、布袋盐场、莺歌海盐场。
其中最为著名的盐场是长芦盐场。
4、我国海洋资源面临的问题:海洋灾害频繁,局部海域环境污染加剧,近海渔业资源衰竭等。
5、海洋污染中对环境污染最严重的是石油污染。
6、怎样保护“蓝色国土”:实行海洋资源的综合管理,提高海洋环境的保护力度,用高科技促进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7、我国近海渔场很多。
东海素有天然鱼仓之称。
舟山渔场是全国性的大渔场。
北方的渤海海湾渔场以盛产对虾著称。
二、练习题1、我国发展海洋水产业的有利条件是(C)A、我国近海无污染B、我国沿海跨五个温度带C、大陆架宽而浅D、我国海洋生物资源较为单一2、舟山渔场所在的主要海区是(C)A、渤海B、黄海C、东海D、南海3、我国东部濒临的海洋自北向南依次跨(C )A、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B、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C、暖温带、亚热带、热带D、热带、亚热带、暖温带4、有人称海洋为“乌金的存储库”是因为(B)A、海洋中鱼、虾、藻类等水产十分丰富B、海洋石油资源丰富C、海洋盐类储量大D、海水中含有丰富的铀矿5、在各种海洋污染物中,对海洋生物资源危害最大的是 (D)A、城市排放的固体垃圾B、工业和城市排放的污水C、工业排放的大量废气D、石油污染物6、关于中国海洋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A、中国近海有鱼类和虾贝等数千种B、近海石油储量丰富,估计达1万亿吨.(2.2亿吨)C、中国沿海地带滩涂宽广,适宜发展盐业(海水养殖业)D、海洋资源丰富,开发利用程度很高7、目前,我国合理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应该采取的措施是(B )A、限制沿海盐业生产B、防止海洋污染C 、禁止过度捕捞海洋生物D 、禁止海区采油8、我国目前在渤海、南海部分海域某些月份实行“休渔期”的目的是(B )A 、让捕鱼船只器械有修补的时间B 、控制捕鱼的大小和数量,实施渔业的可持续发展C 、实施分区管理,争取提高捕鱼产量D 、防止海水污染的恶化9.读 图3—12,完成下列各题。
第四节中国的海洋资源一:多样的生物资源1、原因:地跨多个温度带、大陆架面积广阔、海水温度适中2、四大海产:大黄鱼、小黄鱼、带鱼、乌贼3、四大渔场:黄渤海渔场、舟山渔场、南海沿岸渔场和北部湾渔场其中以舟山渔场最大,为什么舟山渔场能成为我国最大的渔场?主要原因在于:(1)舟山渔场处在暖流与寒流的交汇处,海水温度适中,有利于鱼类的生长。
(2)长江的入海口带来丰富的鱼类营养物质。
(3)位置适中,是多种经济鱼类洄游的必经之地。
4、海水养殖品种主要有:海带、紫菜、虾、扇贝、牡蛎、鲍鱼等。
二:丰富的矿产:石油、天然气、海底砂矿我国海洋资源中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
还有丰富的滨海砂矿,如:石英砂、钛铁矿等。
三:巨量的化学资源:海盐、镁、溴、碘等。
我国海盐产量居世界第一位。
我国的四大海盐盐场分布(自北向南):长芦盐场、淮北盐场、布袋盐场、莺歌海盐场等(前二者为北方盐区,在渤海、黄海沿岸,占我国海盐总产量的85%;后二者为南方盐区)。
海水中有80多种元素,我国目前开发利用海洋化学资源主要是从海水中提取海盐和镁、溴、碘等化学元素,以及淡化海水等。
我国第一大渔场是(舟山渔场),它位于(东)海。
东海有“天然鱼仓”之称。
我国最大的盐场是(长芦盐场),它位于(渤)海。
四、海洋空间的利用1、按利用目的可分为五类:生产场所、贮藏场所、交通运输设施、居住及娱乐场所、军事基地。
2、按照海洋工程的结构可分为两类:固定式建筑、用索链锚泊在海面上的漂浮式建筑。
五、保护“蓝色国土”1、中国海洋资源开发面临严峻的问题有哪些?海洋灾害频繁、环境污染加剧、近海渔业资源衰竭等。
2、造成海洋环境污染的原因主要有哪些?工业废水污染、石油污染物、赤潮灾害等。
3、如何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①禁止过度捕捞海洋生物资源。
②防止海洋污染。
五、精选习题1、海洋的污染来源,主要有大汽、固体垃圾、石油、污水等;其中四类污染物中,石油对海洋生物资源危害最大;目前我国已在渤海、东海、南海等海域开采了石油。
授课日期课题第四节中国的海洋资课型新授教目标1使生认识海洋中有丰富的生物资和非生物资,开发利用海洋资的巨大潜力和美好前景,开发海洋资的重要性。
2使生了解我国发展海洋水产业的有利条件、主要渔场分布。
3使生了解我国海盐和海底石油资开发利用、分布状况。
4使生树立合理开发利用、保护海洋资的观念,树立海洋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重点难点1认识我国有丰富的海洋资。
2使生树立合理开发利用保护海洋资的观念,树立海洋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教具我国近海主要渔场和海流分布图,我国沿海主要渔场分布图。
教法讲述法、讨论法。
教过程步骤[] 教师活动生活动时间一二新课导入大海是生命之,它不仅美丽,而且富饶。
21世纪将是海洋的世纪。
今天我们就一起了解我国丰富的海洋资。
讲授新课1.丰富的海洋资1丰富的海洋资我国国土辽阔,海陆兼备,海岸线长达18000千米,有6500多个岛屿,海洋有丰富的水产资、石油资、海盐资、海洋能。
[]2开发利用海洋资的意义海洋的开发利用潜力巨大,前景广阔。
向海洋进军,让海洋资眼务于人类,对我国经济的发请同们读中国分层设色地形图,回答:(1)我国从北向南濒临哪几个近海?(2)你认为我国海岸线的长度是长还是短?大陆架的分布是否宽广?根据课文中介绍的我国鱼类、虾、蟹、贝、藻、海洋石油、海洋能、滩涂等数据,我们可以分析、概括出我国海洋资十分丰富的特点。
535步骤教师活动生活动时间[] 三展具有重要意义。
2.主要渔场和海洋水产1我国发展海洋水产的有利条件[]2我国最大的渔场舟山渔场是我国最大的渔场。
它是多种经济鱼类洄游的必经之处,每年有小黄鱼、墨鱼、带鱼等几次大鱼汛。
3.海盐和海底石油为什么我国北方海域产盐多,南方海域产盐少?(从地势、气候两方面分析)。
我国最大盐场在哪儿?(长芦)4.海洋资的保护1禁止过度捕捞海洋生物资2防止海洋污染【小结】以海洋资为开发对象,以各种先进的技为手段,在海洋进行各项经济活动将是21世纪的工作之一。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3.4《中国的海洋资源》参考教案(合集五篇)第一篇: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3.4《中国的海洋资源》参考教案《中国的海洋资源》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了解海洋资源的主要类型及开发利用的现状和前景。
2.了解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和保护海洋环境的重要意义。
3.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图片、案例分析地理事物的能力。
4.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在公众面前发表自己观点的能力。
5.通过学习海洋资源的利用和保护,使学生认识到珍惜和保护海洋资源的重要性,认识人类利用海洋资源合理与否,会影响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培养学生“环境保护人格(绿色人格)”。
【重点、难点】1.认识我国丰富的海洋资源。
2.合理利用和保护海洋资源。
【教学方法】采取“任务驱动式”的教学方法,与小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相结合【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学生活动] 找朋友激发学生兴趣生物资源海盐矿产资源蟹化学资源石油二、明确目标多媒体明确目标三、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丰富的海洋资源A.生物资源[学习任务一] 1.阅读P79页前4自然段回答下列问题(1)我国多种海洋生物资源生长繁殖的优越的自然条件有哪些?(2)我国著名的四大海产是什么?(3)我国海水养殖的品种有哪些?四、精讲点拨知道我国的四大渔场吗?其中哪个渔场最大?结论:(黄渤海渔场、舟山渔场、南海沿岸渔场、北部湾渔场,其中舟山渔场最大。
)[过渡]海洋为我们人类提供了多种多样的海洋生物资源,同时还蕴藏有丰富的海洋矿产资源、B.丰富的矿产资源[学习任务二] 1.阅读P79页五、六两自然段回答下列问题我国沿海地区有哪些丰富的矿产资源?它们的储量怎样?[过渡]我国有多种海洋生物资源,丰富的矿产资源,那么化学资源呢? C.化学资源 [学习任务三]:1.阅读P80页,回答下列问题(1)目前,我国开发利用的海洋化学资源主要是从海水中提取的有哪些?(2)我国海盐的主要产区在哪儿?为什么?著名的盐场有哪些?五、拓展延伸1.海洋里不仅有丰富的生物资源、矿产资源、化学资源,而且还蕴藏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如:海浪、潮汐、风能等。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3.4《中国的海洋资源》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中国的海洋资源》是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四节的内容。
本节内容主要介绍了我国海洋资源的概况、开发与利用,以及海洋资源的保护。
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海洋资源的特点、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保护海洋资源的情感。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对地理知识有了一定的积累,但对于海洋资源这一块,可能还处于较为陌生的状态。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从实际出发,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了解和掌握我国的海洋资源。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海洋资源的种类、分布、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学会运用地图、图表等资料,分析我国海洋资源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保护海洋资源的情感,增强学生的海洋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我国海洋资源的种类、分布、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教学难点:如何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图表等资料,分析我国海洋资源的特点。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课堂讲授、案例分析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地图、图表等资料,生动形象地展示我国海洋资源的特点、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以我国海洋资源的图片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关注我国的海洋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了解我国海洋资源的种类、分布。
3.课堂讲授:教师讲解我国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和合理利用海洋资源。
4.案例分析:分析典型的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海洋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5.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如何保护和合理利用海洋资源,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3.4中国的海洋资源素养提升练(含解析)第四节中国的海洋资源基础过关全练知识点1丰富的海洋资源【综合思维】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规定,中国有近300万平方千米的管辖海域。
中国海洋自然环境优越,海洋资源丰富,是名副其实的海洋大国。
据此回答1—2题。
1.下列对中国优越的海洋自然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A.跨多个温度带B.大陆架面积宽广C.海水温度适中D.近海海阔水深2.下列关于中国海洋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A.中国海洋生物资源丰富,拥有世界上全部的海洋生物资源B.中国海水养殖业发展迅速C.中国海洋石油资源丰富,已经不需要进口石油资源D.布袋盐场是中国最大的盐场3.下列海产不属于中国著名四大海产的是()中国海洋石油集团在中国珠江口盆地发现大型油气田(图中星号处),命名为“惠州26-6”,探明油气层厚度超过400米,地质储量5 000万方油当量,这是中国在珠江口盆地自营勘探发现的迄今最大油气田。
结合图片完成4—5题。
4.中国在珠江口盆地发现大型油气田的意义是()A.说明了中国拥有丰富的海洋油气资源B.有力地支援了北京的经济发展C.能够实现油气资源的自给D.完全替代了煤炭资源5.图中盐场所在地区有利于晒盐的气候条件是()A.处于中纬度地区,降水多B.地势高,气温低C.气温高,阳光充足,降水少D.地处亚热带季风区知识点2海洋资源的保护【新情境·生活情境】读漫画,完成6—8题。
6.图中揭示的问题是()A.海洋生态破坏B.海洋污染C.海洋渔业发达D.海洋渔业发展前景不大7.导致图示问题的原因是()A.人们喜食小鱼B.过度捕捞C.海洋污染D.气候的变化8.解决图中所示问题的措施有()A.禁止鱼类产品上市B.治理海洋污染C.植树造林,调节气候D.实施“休渔期”制度能力提升全练9.(2023山西晋中平遥期中,4,★★★)有关我国海洋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A.我国的黄海素有“天然鱼仓”之称B.我国目前对海洋资源的开发程度已经很高了C.我国的海盐产量在世界上不占重要地位D.要保证海洋生物资源的永续利用,应该做到捕养结合【新考向·国防教育】【新考向·家国情怀】“向海而兴,开海而盛”,海洋是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术空间与资源保障。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3.4《中国的海洋资源》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中国的海洋资源》是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四节的内容。
本节内容主要介绍了中国海洋资源的概况、开发与利用,以及海洋资源的保护。
通过本节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中国海洋资源的特点、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高对海洋资源保护的认识。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我国的海陆分布有了初步的了解。
但他们对海洋资源的开发与保护的认识还不够深入,需要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培养他们关爱海洋、保护海洋资源的情感。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中国海洋资源的种类、分布及开发利用现状;掌握海洋资源的保护措施。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地图、图表等资料,培养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通过小组讨论,提高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关爱海洋、保护海洋资源的意识,增强学生的环保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中国海洋资源的种类、分布及开发利用现状。
2.难点:海洋资源的保护措施及意义。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海洋资源开发与保护的案例,使学生深刻理解海洋资源的重要性。
3.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素材:地图、图表、案例资料等。
2.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黑板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投影仪展示我国海洋资源的图片,如海滨风光、海洋生物等,引导学生关注我国丰富的海洋资源。
然后提出问题:“你们知道我国海洋资源的种类吗?它们是如何分布的?”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5分钟)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我国海洋资源的种类、分布及开发利用现状。
在此过程中,教师可通过讲解、展示图表等方式,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根据教材提供的案例,分析海洋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措施。